最新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

一、厘米、分米、米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能估测熟悉物品的长度。

教学设计:反思:个别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是没有对齐0刻度线,需要加强测量物体的练习。

第二课时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设计:反思:通过学生亲自动手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感觉到厘米这个单位小了,需要一个更大的适合的单位。

在教授1米=100厘米时,有的学生在观察米尺时不是很理解,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认识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认识分米,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米尺、直尺、8厘米、1米、60厘米的彩带各一根,长纸条。

教学过程:反思: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分米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分米的应用上学生把握不是特别准确,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加强单位换算的联系。

(完整版)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教学重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 课时信息窗1:第1 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二、重点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课题: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A.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

(提出问题)2、探索新知:(一)千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 10 个一百是 1 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 1 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 10 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 页纸,1000 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从99 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

(关注99-100、101、110 几个段的拨珠)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 125 的组成。

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并说一说组成。

(关注空位)(三)千以内数的读法1、376 是多少?怎么读?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
3、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
3.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
3、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估数,理解近似数
教学设想
1200○950 895○806
第2课时
自主练习:
1、第1题:结合现实情境比较数的大小的题目。题目中有位数相同和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两种情况。教师可多为学生提供现实性的素材,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现实生活中较大数的感性认识。
2.在○里填上“<”或“>”
987○ 1002 658 ○568 879 ○883
2.学生写数比读数好,读数时经常漏写数位,把汉字写为数字,应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2、学生写数比读数好,读数时经常漏写数位,把汉字写为数字,应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1.个别学生808不会写,写数时应强调把数读完再写,先写好数位,再写数。
2、读数、写数有的学生分辩不出,以后须多练习。
2.读数、写数有的学生分辩不出,以后须多练习。
(2)、一十一十的数,从五百八十数到七百一十
(3)、一百一百的数,从二百数到一千
2.我说你写
3.432.304.840每个数中的“4”各表示多少呢?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1000的大小,并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大数的写法和读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并将它写出来好吗?
(1)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
(2)怎样写三百和八百零八呢?
4.学习数的组成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啦!(课件播放许多图形在一起跳舞的场景)在这些图形中,数角最可爱了,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生:想!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揭示课题:认识角。

[评析:新课伊始,通过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建构1、联系生活实例感知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师: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吗?学生指角时,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2:正方形上有角。

(边说边到投影上指)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

(边说边指)生4:钟面上有角。

(边说边指)2、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小朋友看屏幕。

动画演示,分别画出剪刀、长方形纸片、钟面上的角。

师:(指画出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总第1课时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2012年2 月27 日第 1 节总第6 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CHUFUQIANGTIGONG
8/15/2013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2012年 3 月 1 日第 3 节总第 12 课时
XXX小学活页教案
教师引导:学校运动场有这样的四个看台,请你估计一下学校运动场看台大约能坐多少人?
先估计一个看台有大约有多少人,再推断四个看台大约有大约有多少人。

XXX小学活页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总第17课时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教案涵盖了全册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数据统计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形分类和识别。

3. 引导学生了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测量单位,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4.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5. 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力、注意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认识几何图形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的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异同。

3. 教学方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三单元:测量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测量单位,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2.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方法,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等。

第四单元:数据统计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够运用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运用图表展示数据。

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备课(全册)

小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备课(全册)

柳山镇
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侯瑞增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侯瑞增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三、独立学习,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估算。

273+302≈ 297+401≈ 352
698-505≈ 709-604≈ 653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国伟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国伟使用教师:。

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目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品的过程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余数与除数关系中的重要性。

3.体会数学与正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教学难点: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磁铁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图的游戏。

出示磁铁卡片,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顺序排列。

师:我猜第15个应该摆放绿色的卡片,第20个应该摆放黄色的卡片,对吗?谁愿意上来验证一下?学生验证。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卡片的颜色呢?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了。

【设计意图:利用猜颜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为什么老师这么快猜出来,有什么秘密?”的问题。

这一生成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你问我说师:我们班参加过野营的同学请举举手,好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参加野营得最大感受。

(学生发言)野营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学生说说)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野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野营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画面,你能够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生:①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个人?②7根火腿肠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③17瓶酸奶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④12个草莓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教学重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课时信息窗1: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二、重点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课题: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A. 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 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

(提出问题)2、探索新知:(一)千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

(关注99-100、 101、110几个段的拨珠)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

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并说一说组成。

(关注空位)(三)千以内数的读法1、376是多少?怎么读?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2、读出下面的数629 700 360 204(关注零的读法)3、练习1、写出下面的数四百一十七五百五十二百零三九百2、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组成。

701 680 2474、小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计数单位百千、数位顺序、千以内数的读写及数的组成。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

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到农村的广阔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农村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先进文化。

教学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

然后,在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2、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

让学生数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随便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应当采用多种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运用的时候也不是说一根一根数完就两根两根数,十根十根数完就一百根一百根数,什么时候要一根根数,什么时候要十根十根数,什么时候需要一百根一百根数,每一种方法数的时机,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数数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数而且突破了难点。

通过教师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数而且能有条理地数。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还重视了对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百、千的含义。

2、正确读写万千以内各数。

二、重点难点千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前置复习数的读写及组成2、练习:1、学生口答:几个百是1千?几个十是一百?()个百是三千。

()个十是600。

2、填一填。

A.B.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3、自主练习:1)、利用计算器拨一拨。

(注意学生拨珠过程。

)2)学生独立填一填,并说明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并补充5道。

(教师拨,学生说)4)同学之间一个说数,一个写数,各写5个。

5)说一说下列各数的组成。

A.607 254 36 482 600B.一个数由5个百,3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6)相互练习:说数、拨珠、说组成。

(5分钟,小组内进行)7)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3、课堂小结。

四、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本节课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把练习课变成了活动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

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各种数学游戏,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因此儿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间,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安排,可以使学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玩”与“乐”中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3、要在练习课中体现评价的功能,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是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亲体下进行的,主要以表扬为主,在关注学生现实表现的同时,激起每个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特别关注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忽视在练习课中的评价作用,在声声真挚的评价声中,为学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启迪孩子的悟性与自信,使其更好的发展。

信息窗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身边的数据。

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的知识?能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吗?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更大这样的数,你瞧:(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这是老师收集到的数据,你呢?(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并展示。

)二、认识计数单位“万”1、故事竞猜:课件出示故事画面森林里小猪、小熊、小猴比赛数数,大象当裁判。

它们从989开始数,比比谁先数到5000。

小熊是这样数的:989、990、991、992、993……小猪是这样数的:989、990、1000、1010、1020、1030、1040……小猴是这样数的:989、990、1000、2000、3000……(1)小朋友你猜猜谁先数到5000?为什么?数数都可以怎样数?(2)你能像小猴这样继续数下去吗?试试看。

(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师生一起边数边拨,当拨到9000时,问:再拨1000是多少?怎样拨珠?小结:10个1000是10000,这就用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万”(板书:万),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你能联系前面的知识说说吗?(4)今天学了“万”你觉得应该怎样补充数位顺序表?(5)读数位顺序表。

从右往左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2、感知“一万”。

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我们来看看吧。

A、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军。

你知道她围着体育场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吗?(25圈)(课件二)B、我们学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万人大约有多少?(10个我们学校这么多人。

)(课件三)C、一张纸非常薄,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1毫米。

一万张纸叠起来有多厚呢?(1米)(课件四)D、如果每秒数一个数,连续不停的数,数到一万,大约需要多长时间?(3小时,就是同学们从上早自习起到第三节课下课那么长的时间。

)(课件五)3、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刚才听你们读起这些数时都那么流利,真不错。

那你们是怎么读的呢?(1)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教师一次在计数器上拨出3个百、6个十和5个一。

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

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再在千位上拨上2个千。

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

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千位上的“2”读作“二千”,百上的“3读作“三百”,十位上的“6”读作“六十”,个位上的“5”读作“五”。

)学生齐读一遍。

学生尝试写数。

(一生板演,并讲解:千位上写2,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6,个位上写5。

)练习:师在每个数位上再添一个珠。

问: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3个千、4个百、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学生试读写,一生汇报,一生板演。

(2)认、读、写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个千、7个十、6个一)。

问: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你能读出它是多少吗?(强调:百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读作“零”。

)你能写出来吗?(一生板演)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个千、6个一)。

问: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应该怎样读?学生试读,指名汇报,强调: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学生尝试写数,一生板演。

练习:师写出6003,让学生说一说它的组成和读法。

独立练习P17第2题(强调:末尾的0不读)问:像这样的万以内的数,你们在生活中遇见过吗?把你们收集到的数据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读一读。

请几生汇报:1202,6078,2002,6008,2260,2200,2000。

读一读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

三、练一练。

1、P18D32、发散练习:按要求写数。

(1)4个千和9个百组成的数是()。

(2)4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3)4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4)1个万、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5)写一个比 3205 小的四位数。

(6)写一个比 9080 大的四位数。

(7)写一个最接近 10000 的四位数。

(8)写一个比 7839 小 2000 的数。

(9)写一个比 6045 大 5 的数。

(10)组数游戏:请你用0、6、0、1组成四位数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