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读后感
了不起的中国简史读后感

了不起的中国简史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那本《了不起的中国简史》,读完后,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跟过年吃了顿热腾腾的饺子似的,暖和又满足。
一翻开书页,就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一眨眼就回到了那古老又神秘的华夏大地。
这书啊,就像是位老朋友,用他那接地气又风趣的语言,把咱们中国几千年的故事娓娓道来,听得我是津津有味,连上厕所都舍不得放下。
它不说那些高大上的学术名词,也不整那些让人云里雾里的复杂理论,就是简简单单地,把历史的脉络给咱捋顺了。
从盘古开天地讲到新中国成立,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像是电影里的精彩片段,一幕幕在眼前上演。
读到夏商周那会儿,我就感觉像是进了博物馆,青铜器、甲骨文,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宝贝,现在却感觉触手可及。
还有那些个帝王将相,他们的智慧和胆识,让我这个现代人都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到了秦汉时期,那更是不得了。
秦始皇一统六国,修长城、建兵马俑,那气势,简直比现在的“基建狂魔”还要狂上几分。
而汉朝呢,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就这么打通了,东西方文明开始交流碰撞,那叫一个热闹。
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唐诗宋词,那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
宋朝的四大发明,更是让咱们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到了明清时期,虽然闭关锁国让咱们吃了不少亏,但那些个文化成就,比如《红楼梦》、《西游记》,还是让人忍不住点赞。
最让我感动的是近代史部分。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里,咱们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
但是,咱们没有屈服,没有放弃。
无数的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每当我读到这些英雄事迹的时候,心里头都跟被火烧似的,热乎乎的,充满了力量。
这本书啊,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更让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韧。
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现在啊,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本书里讲的故事。
了不起的中国简史上读后感

了不起的中国简史上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了不起的中国简史概述三、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四、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五、中国未来的展望六、结尾正文:一、了不起的中国简史概述《了不起的中国简史》是一部面向广大读者的历史读物,旨在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
作者以宏观的视角纵观中国历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使得这部简史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深度。
二、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在这部简史中,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们奋发向前,为我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唐太宗开创盛世;从诸葛亮辅佐刘备,到岳飞精忠报国;从蔡伦改进造纸术,到钱学森投身新中国科技事业,这些人物都让我为之赞叹。
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聪明才智和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努力,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
三、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其独特魅力令世界瞩目。
书中的描述让我更加自豪: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的象形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诸子百家,为人类文明贡献了宝贵的智慧;诗词、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展现出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创新精神。
四、中国未来的展望阅读这部简史,我深感中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其他国家携手共进。
在国家强盛、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起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结尾】《了不起的中国简史》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伟大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为之努力的。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坚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6篇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6篇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成立的。
从最初的几个党员到如今有数以百万计的党员数量,党组织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这些伟大的先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承受了许多磨难和牺牲。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能够有效地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
这些领导者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
通过这本书,我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党员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
这种教育培训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们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不渝地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感到由衷地敬佩和钦佩。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向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学习,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愿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努力。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使命,我将始终跟随党组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伟大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的背景下成立的,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读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读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是一本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著作,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道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行了集体化的农村经济改革,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上的大国。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
通过阅读第四章,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国的发展道路虽然曲折艰辛,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保持了乐观的态度。
我将继续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发展,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读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读后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邹建荣根据现存史学著作,查究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编写的一部历史史料丛书。
这部史书共分为一卷四册,共有内容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建国70年的历史。
从内容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纲,记载了每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重大事件及其影响,能够清晰、全面、深入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邹建荣先生以客观、独立的视角,全面、细腻地表现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史书的内容从政治实践、文化形态、社会生活的变化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记述,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宏大脉络。
史书作者以中国新兴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历史发展现象融入到现代文明伦理思想的框架中,把中国近现代史融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舞台中,赋予历史发展的灵魂,使得中国历史的发展的广阔景象得以描绘出来。
读完《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力量及其延续的影响。
中国的辉煌历史乃为每一个民族提供了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使未来重建祖国的梦想得以实现。
从细节处反映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提示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段历史,有科学地认识中国历史,充分了解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理想和愿望。
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终于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国家走向一个实力雄厚的现代国家。
作为一部历史史料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不仅记述了历史变迁的过程,也为一代代中国人重建祖国提供了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详尽、细致又全面地记录了近代中国近现代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文化的丰富内容,激发起我们对历史的探究,启迪我们认识自身,从而丰富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更加敏感地感受历史,学会珍惜自身所受的先人之恩。
读中国历史简史心得体会

读中国历史简史心得体会中国历史悠久而庞大,充满着传奇与骄傲。
读完《中国历史简史》,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这个伟大国家的文化积淀和发展脉络。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将从远古到现代的中国历史串连起来,将众多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积淀有机地融入到一个整体中。
这种方式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系统和谙熟的认识,不再只是零散的片段记忆,而是能够清晰地看到其中的脉络和变化。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封建时代、战国时期、统一帝国时代以及近代历史等各个时期。
在阅读中,我恍若置身于那些历史时期,与历史人物一同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岁月。
通过读书,我对中国历史的线索有了更加明确的掌握,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在阅读《中国历史简史》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历史中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书中对于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介绍特别深入。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种思想让我意识到中国古代社会强调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正是中国社会和家庭观念的重要来源。
中国历史中还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于国家治理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历史中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强大和独特的精神支柱,它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者,在阅读中,我也对中国历史中的一些困局和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它的家族制度、封建等级和地主剥削等问题,曾经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和科学技术的滞后。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挫败和困境,由于内外因素的交织,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中的这些问题,我更加认识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更加珍惜今天中国取得的各项发展成就。
最后,在阅读完《中国历史简史》后,我深感中国的历史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中形成了今天的繁荣。
中国古代简史读后感3000字

中国古代简史读后感3000字中国古代简史读后感在读完《中国古代简史》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这本书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叙述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对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智慧也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到秦、汉、唐、宋等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每个时期都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
读到秦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的那一段,我不禁对中国古代人才的众多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感到惊叹。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们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古代中国的经济也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从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到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再到宋代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西南边疆的繁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这些都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和多元化。
中国古代的军事也是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统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侵、西南边疆的守卫,再到唐朝的边疆防卫、宋朝的辽金战争,每一个时期的战争都揭示了中国古代军事策略和军事力量的强大。
本书最让我深入思考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化。
古代中国的文化精髓不仅体现在儒家思想上,还表现在诗词、戏曲、绘画等各个方面。
尤其是书中对于唐宋文化和明清文化的描述,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同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造纸、印刷等发明也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我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简史》,我不仅仅学到了古代历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承受和传承的重任。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以此为砥砺前行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简史》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中国简史》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中国简史》读后感800字《中国简史》读后感初读《中国简史》,感觉与其它史籍不同,这本书讲述的内容不可谓之不多,从上古史到中国古代史,到近代史,最后讲述了现代史。
但本书没有对每个时期的人物去过多修饰,也没有对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去做详细的研究,它是更多关注着社会的变迁,重常人,重常事。
因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风化,特殊人所做的特殊的事是山崩。
不知道风化,当然不会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风化,则山崩只是当然的结果。
本书中讲到:人类的天性,本来是爱好和平的;唯生活不足,则不能无争;而生活所资,食为尤亟。
所以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农业,则生计宽裕;而从事务农这一职业,又极其和平,社会能比较安定,在一个相对比较安稳的大环境下,能产生较高的文化。
如两汉时期,因在汉初提倡修生养息,文学方面诸家并起,竞向前途,开辟新途径,散文和辞赋要求句调的调整,词类的美丽;出现编年和表志纪传两体;汉武帝立新声乐府等。
古代的农业社会,彼此之间也都是各自独立,不甚相往来的。
谈到体制,隋唐制度的发展承前启后,尤其对后世发展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隋唐时期设三省六部,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封驳,尚书省承而行之;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唐朝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都隶国子监。
隋唐始设选举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唐朝设明经、进士两科。
唐朝会《六典》,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行政法典。
罗素说:东西洋人,是各有长处的。
西洋人的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
东洋人的长处,在于合理的生活。
追根溯源,西洋文化的根源发生在游牧时代,而游牧民族本来以掠夺为生的,所以西洋人好斗争;中国文化的根源则是农耕社会,生活比较平和,所以中国人喜讲调和。
因此,西洋人是专想克服外物的,更懂得利用天然之力;中国人是专讲与外物调和的,更多地去适应天然之力。
过去的何必还念?一个民族亦当向前迈进,何必回顾以往的事呢?然而要前进,要先了解现状;而要了解现状,则要追溯过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简史》读后感
欧阳学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吕思勉著)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我不是颇有研究的史学家,更不是文笔辛辣的评论家,相对于《中国简史》这本宏大的书,我显得太多于稚嫩,读不出它的缺失与不足,仅仅是读出了个皮毛,更加领会了—“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经典。
读《中国简史》我收获颇多。
原始时期人猿一步步进化发展,由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其间的神奇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秘密。
由元谋人到智人,他们的生理结构在发生变化,心理与行为上亦是如此。
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采集果实,打渔狩猎,群居洞穴,一切都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
再后来,生产资料渐渐丰富,他们也有了美的意识,粗糙的泥陶制品上开始有了最简朴的印记。
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令我眼界大开,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令我不禁啧啧称奇,这是具有真实触感的人类进步。
还有那些在我们记忆中根深蒂固的
传说,蚩尤貔貅,仓颉造文字,伶伦作乐器,嫘祖养蚕纺织,大挠作天干地支,大禹治水,尧禅让……这些神秘的传说为一切都带上了迷幻色彩,使历史不至于枯燥无味。
看着这些传说,我觉得无比自豪,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
启建立了夏朝,“天下为公”的原始氏族社会瓦解了,子承父位的天下私有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自此,宿命般的朝代更替开始了。
吕思勉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各个朝代的兴衰。
名说典故,文化发展,历史名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商汤灭夏桀,武王伐纣,春秋战国,秦的一统天下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民风随和的魏晋南北朝,雍容华贵的隋唐……,政治斗争,时代更迭,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旌旗摇摆,士兵坚毅的脸庞,王者睥睨天下的气魄,自然还有成王败寇的残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
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推移,更是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那斑驳的青铜器,端庄厚重,纹饰华美,反映的不仅仅是青铜文化特有的华贵稳重,那背后的高超技术更是值得我们后
人赞叹不已。
百家争鸣体现的是一种思想的解放。
天下的统一更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统一。
统一简化文字的出现为交流和记载开拓了更广大的空间。
佛教的盛行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信仰,石窟艺术的流传为我们提供膜拜的可能,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那是令我们赞叹不已的美丽。
唐诗宋词楚国离骚,明清小说元散曲,怎能忘记了景德镇的青白瓷?这些都是艺术的结晶,文化的瑰宝!还有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明灭灭的脸。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勾践卧薪尝胆,名医扁鹊,项羽大摆鸿门宴,昭君出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房谋杜谏,武则天称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成吉思汗铁木真,朱棣靖难之变,郑和七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智擒鳌拜……这些我们数不清的名字,道不明的典故,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存在,每每想起总是能勾起我们或敬佩景仰或不屑鄙夷或厌恶唾弃的情感。
最后的是野史和秘史。
这是最有趣的部分却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分。
野史里大多数讲述了皇家的趣闻或骇事,道
出在正史中很难看到的秘密,有趣之余又令我长了见识,各种有违常理甚至于有违伦理的事情在皇宫内闱里似乎成了见怪不怪,这些不登得大雅之堂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对历史的认识,使历史在我的眼中变得更为立体可感,不再那么严肃遥远,而是显得真实和俗世烟火。
而秘史中那一连串的问号令我惊叹不已,甚至于颠覆了我的传统认知!商纣王真的是暴君吗?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吗?《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吗?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种种关于在我们心中早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探讨,体现了历史研究的严谨。
种种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思考与论断更是体现了历史研究的灵活性!原来拓展思维不仅仅是数学的专利!而这些超越了我记忆中传统认知的探讨无形中向我传达一个信息:敢于质疑,忠于现实,还原真实!
《中国简史》全书简洁易懂,增强了可读性。
故事性的叙述使阅读不至于枯燥无味。
野史和秘史的加入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知识面,更是大大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其中还穿插中西方的比较突出我国特点更加鲜明。
例如“火的使用”那一节通过我国和欧洲开始使用火的时间不同,突出我国
人开始使用火何其早!便于读者记忆。
全文语言幽默,结合神话传说,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涵。
全文更是大量引用了各种数据和历史材料,体现了作者的严谨,使本书的可信性大大增强!
正如作者所说“史书使我们对那个时期人的一生轨迹有了一种生动的想象”。
读一本史书,细细品味,就仿佛在看一部宏伟庞大的电影。
滚滚红尘中一幕幕进化演变,时代兴衰在眼前缓缓放映。
古人简单的一举一动在我们的眼里却有了不平凡的意义,或惊叹,或感慨,或疑惑,那是一个我们熟悉却又不熟悉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我们慢慢重叠上历史的步伐,不经意间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沉醉之间却已经经历了几个人生,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才恍然惊醒,细细回想,竟仿如南柯一梦,那其间的千回百转潜移默化之间已经赋予了我们太多的智慧。
而《中国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