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合集下载

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之三(骨囊肿)

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之三(骨囊肿)

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之三(骨囊肿)正文: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样病变,主要以囊性病变形式出现。

它们可以发生在骨骺、骨干或骨膜等部位,具有不同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一、骨囊肿的分类骨囊肿通常根据其发生的位置和形态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位置,骨囊肿分为骨骺囊肿、骨干囊肿和骨膜囊肿。

根据形态特点,骨囊肿分为单房囊肿、多房囊肿、巨大囊肿和囊样变。

1.骨骺囊肿:骨骺囊肿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长骨骺端。

影像学上呈边界清晰的囊状影像,囊腔内可见压缩变形的骨组织。

2.骨干囊肿:骨干囊肿常见于中年人,多发生在成人长骨干部位。

影像学上表现为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状影像,囊壁较薄,囊内可见液-液平面。

3.骨膜囊肿:骨膜囊肿多见于中年人,主要发生在骨干的膜下。

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限性骨膨胀性病变,囊壁较薄,囊腔内可见液体或软组织密度影像。

二、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1.X线表现:骨囊肿在X线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影像,边界清晰。

囊肿周围骨质正常或有轻度硬化,囊壁较薄。

2.CT表现:CT适用于评估骨囊肿的大小、形态和囊内结构。

囊壁较薄且均匀,囊腔内可见液-液平面或液体密度。

3.MRI表现:MRI对于骨囊肿的软组织成分显示更为敏感。

囊内液体呈低信号,囊壁呈高信号。

三、骨囊肿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包括骨囊肿与其他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区分。

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转移灶等。

1.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通常表现为多房性、囊实性或实性的骨病变,囊肿壁较厚,囊内可见骨小梁。

2.骨肉瘤:骨肉瘤表现为破坏性骨病变,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囊肿壁较厚,囊内常见骨小梁和软组织结节。

3.骨转移灶:骨转移灶可呈多发性或单发性病变,囊腔多呈实性或软组织密度,囊肿壁较厚。

四、附录附件1:骨囊肿X线片示例附件2:骨囊肿CT影像示例附件3:骨囊肿MRI影像示例附件4:骨囊肿病理切片示例附件5:骨囊肿临床资料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骨囊肿:指以囊状结构为主体的骨肿瘤样病变。

常见骨肿瘤影像诊断

常见骨肿瘤影像诊断
.
Erdheim-Chester病
ECD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细胞来源不明的非朗格罕 组织细胞增多症。
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包括3个亚型: (1)树突状细胞 来源的包括朗格罕组织细胞增多症(LCH )或组织 细胞增多症X,Hand-Schller-Christian病和非类 脂组织细胞增多。(2) 非朗格罕组织细胞增多症, 包括血吞噬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伴有大量淋巴 结病的组织细胞增生症和脂肪肉芽肿。(3) 恶性 组织细胞增多症。
tumor”)
.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体各系统肿 瘤的组织学分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修 改。
1972年颁布WHO第一版骨肿瘤组织学分 类和1993年制定的第二版组织分类后,
2002年公布新的世界卫生组织骨肿瘤分 类(WHO Classification of bone tumours)。
.
.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定义
(Definition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s)
➢ 组成骨骼的各种细胞成份不受机体调节,异 常而无限制地生长,形成新生物,称骨肿瘤。
➢ 病变形态或其某一阶段的生长方式类似骨肿 瘤,称为瘤样病变。
.
2008年WHO的骨髓肿瘤分类表
2. 嗜酸性和畸形PDGFRA/B受体与FGFR1受体的髓系和淋巴肿瘤 (Myeloid and lymphoid neoplasms associated with eosinophilia and abnormalities of PDGFRA, PDGFRB, or FGFR1)
.
二、成软骨性肿瘤 (一)良性 1.软骨瘤(Chondroma) 2.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3.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 4.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 (二)恶性 1.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2.近皮质软骨肉瘤(Juxatcortical Chondrosarcoma) 3.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imal Chondrosarcoma) 三、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范围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表现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表现

医学ppt
4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医学ppt
30
医学ppt
31
医学ppt
32
医学ppt
33
大小和数量
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在组织学上为相似的病变,但 是,骨样骨瘤的瘤巢直径小于1.5cm,而骨母细胞瘤 的瘤巢直径则大于1.5cm。 长管状骨骨皮质内的边界清晰,溶骨性病灶若长度小 于3cm则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若大于3cm为非骨化 性纤维瘤。 长管状骨内1-2cm的软骨性病灶多为内生软骨瘤,但 是若病灶大于4-5cm则低级别软骨肉瘤的可能性升 高。
医学ppt
34
大小和数量
原发骨肿瘤为单发性,而其他病变可多发
多发硬化性病灶可为转移瘤或骨斑点症
多发溶骨性病灶在40岁以上者中多为转移瘤、
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但是,一些
良性病变,比如多发棕色瘤也可有相似的影像
学表现。
医学ppt
35
医学ppt
36
骨皮质侵犯
若骨髓内病灶进行性扩张,则可致骨皮质内表 面侵蚀,称为骨内膜扇贝样改变。 若骨髓内病灶侵袭骨皮质,而骨皮质有时间在 皮质的外表面形成骨膜,这样骨质可呈“气球 样”改变 来源于骨皮质外表面的病灶可侵蚀骨皮质外 层,称为蝶形缺损。
病灶边缘
单个局灶性病变称为“geographic”(圆形?不好意思, 这个不会翻译,向大家请教),为1型病灶,并 可进一步分为 1a型:边界清晰,有硬化缘;1b 型:边界清晰,无硬化缘;1c型:局部溶骨性 病灶,边界不清。而2型病灶为边界不清,宽移 行带,“虫蚀样”病灶。3型病灶为小的、不规 则、边界不清的溶骨性渗透性病灶。
医学ppt

影像诊断学-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影像诊断学-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病率低,但其临 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却复杂而多变,影像 学检查除对少数征象典型的易于确诊外,大 多数病例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不同的肿 瘤病变有同样的影像学表现,同样的肿瘤病 变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上更不具 特异性,有的病例连病理学检查诊断也有一 定困难。因此,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和病理 检查才是诊断骨肿瘤的正确途径。
是软骨化骨最常见的肿瘤,又称外生骨疣。
分单发与多发,多发者有遗传性,易恶变。
1、病理: (1)骨性基底:由骨质构成瘤体,与骨干相连; (2)软骨帽:由软骨构成帽盖,可钙化。 (3)纤维包膜 2、临床表现: (1)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常见于长骨干骺
端,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常见。
(2)一般无症状,可扪及局部硬结;增大后压 迫神经引起疼痛和畸形,近关节的有运动障碍。
• 软骨破坏:肿瘤对骨骺软骨,骺板软骨 和关节软骨的破坏,先期钙化带消失, 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和消失,关节间 隙增宽或狭窄,关节内出现肿块。以前 认为软骨组织是恶性肿瘤的屏障,现被 否认。
• 瘤骨:象牙质样、棉絮状和针状瘤骨, 后两者为恶性。
• 瘤软骨:环状钙化是诊断软骨肿瘤的重 要依据,X线呈环状或半环状,小约为 1mm,大约为2-3cm,中心呈磨砂玻璃样, 不同于结核钙化和瘤骨,可见钙化密度 改变可疑为恶变。
(三)骨肿瘤的影像分析步骤
1、发病部位:各种肿瘤都有其好发部位,熟悉发 病部位对诊断骨肿瘤有较大价值。
2、病变数目:大多数原发性骨肿瘤为单发病灶, 骨髓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常多发。
3、骨质破坏:良性肿瘤常为囊性和膨胀性破坏, 恶性肿瘤常见浸润性破坏。
4、肿瘤骨:肿瘤细胞形成的骨组织,可呈象牙质 样、棉絮样、放射状高密度影。
3、X线表现
(1)肿瘤为附着于干骺端的骨性突起,随 骨的发育而移向骨干。

成骨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成骨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成骨性肿瘤(一)骨样骨瘤1.X线表现好发胫骨、股骨等长管状骨的骨干,绝大多数发生于骨皮质,其次为骨松质和骨膜下,少数发生于骨的关节囊部位;呈偏心性类圆形低密度区;皮质增厚、硬化;瘤巢具有特征性;分型:①皮质型; ②松质型;③骨膜下型。

2. CT表现瘤巢所在的骨破坏区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央可见瘤巢的不规则钙化和骨化影,周边密度较低为肿瘤未钙化的部分。

骨破坏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环、皮质增厚和骨膜新生骨。

3. MRI表现未钙化部分在T1WI上呈中等或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钙化部分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

肿瘤增强后强化明显。

瘤巢周围骨质硬化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和骨髓水肿T1WI呈低信号, T2W1呈高信号(图10-5-1)。

二)骨肉瘤1. X线表现(1)观察要点:①骨质破坏;不规则斑片状、虫蚀状或大片状。

②肿瘤骨;致密、絮状、毛玻璃状和针状瘤骨;3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④软组织肿块:其中可有瘤骨。

(2)X线表现分型: ①溶骨型骨肉瘤:骨质破坏的形态及部位;较大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Codman三角),②成骨型骨肉瘤:肿瘤骨呈象牙状;放射状或不规则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快或肿胀。

③混合性骨肉瘤: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硬化(成骨),边界不清:软组织肿胀(或肿块);不规则骨膜反应。

@将殊类型骨肉瘤:多发硬化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图10-5-2).2. CT表现大致同线,能显示瘤体的直接征象, MPR重建对诊断和观察周围组织情况、肿瘤在髓腔内蔓延的情况有很大的意义,增强扫描对肿瘤实质部分的强化显示较好,可见明显强化,坏死部分无强化,能将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区分得更清楚(图13. MRI表现MRI扫描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肿瘤的骨外扩展与髓腔浸润的范围,以及病变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

发现瘤骨更敏感,显示软组织更清晰;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2WI显示最好,形态表现与CT相似,但显示细小骨质改变能力不及CT;大多数肿瘤T,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 T1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肿块外形不则,边缘不清楚(图10-5.4)。

医学影像学课件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学课件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影像表现
慢性骨脓肿 (Brodie脓肿)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左胫骨远端干骺端结核
胸椎结核
短骨骨干结核
右膝滑膜型关节 结核
非持重部位(胫 骨关节面内侧缘) 边缘性骨质破坏, 膝关节间隙变窄。
可能是 什么病 呢?
啊…… 这又是 什么病 呀?
……连着三张 片子都答不出 来,看来今天 一定要好好听
课啦!
3.骨肿瘤的分类
良性骨肿瘤(瘤细胞分化成熟,
原发性骨肿瘤
(瘤细胞分化程度不
一,异型性明显,危
及生命。)
转移性骨肿瘤 (多发)
4.骨肿瘤的影像分析步骤 (1)发病部位 (2)病变数目 (3)骨质变化 (4)骨膜增生 (5)周围软组织变化
分论
一、骨软骨瘤
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10-20岁青少年多见,发生 于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好发。
[X线表现]
(1)肿瘤性不规则的骨增生(肿瘤骨): 象牙质样瘤骨、棉絮样瘤骨、针状瘤骨
(2)肿瘤性骨破坏:松质骨破坏表现为斑片 状、虫蚀状或不规则大片溶骨性破坏
(3)骨膜反应:葱皮样、骨膜(Codman )三角 (4)软组织肿块
股骨骨肉瘤(成骨型)。
股骨下段髓腔内毛玻璃样 密度增高,局部有大量肿 瘤骨呈絮片放射状伸入软 组织肿块中,其上方邻近 之骨膜新骨呈三角形“袖 口状”。
骨肿瘤
学习目标
1、掌握骨软骨瘤的好发部位及其典型影像学表现 2、掌握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及其典型影像学表现 3、掌握骨肉瘤好发部位及其典型影像学表现 4、能够自己归纳良恶性骨肿瘤的异同。
总论
一、有关骨肿瘤的一些病理知识 1.骨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 (2)浸润性生长 (3)外生性生长 2.骨肿瘤的蔓延和转移 (1)直接蔓延 (2)肿瘤转移

股骨颈常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股骨颈常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强 扫 描 无 明 显 强 化 ;动脉 瘤 样 骨囊 肿 2例 ,表 现 为 股 骨 颈 囊 样 溶 骨 性 骨 破 坏 ,中 心 型 ,边 缘 硬 化 ,CT 扫 描 可 显 示 多 发 囊
腔 ;骨 纤 维 异 常 增 殖 症 2O例 ,表 现 为 股 骨 颈 地 图样 、略 膨 胀 骨 质 破 坏 区 ,边 界 清 楚 ,边 缘 硬 化 明 显 ,内 多 呈 磨 玻 璃 样 密 度 。
【摘 要】 目 的 分 析 股 骨颈 常见 肿 瘤 和 肿 瘤 样 病 变 的 CT 表 现 ,探 讨 相 关 的 临 床 影 像 特 点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55例
经 病 理 证 实 的股 骨 颈 肿瘤 和 肿 瘤样 病 变 CT表 现 ,总 结 常 见 的 股 骨 颈 肿 瘤 和 肿 瘤 样 病 变 的影 像 学 特 征 。结 果 骨 样 骨 瘤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9011(2013)05—0773—04
CT findings of tumor or tum or-like lesions in fem oral neck KON G Ling—yi,yU A —hong,QM N Zhan—hua,CHENG Xiao—guang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013年 第 23卷 第 5期 J Med Imaging Vo1.23 No.5 2013
股 骨 颈 常见 骨 肿瘤 和 肿瘤 样 病 变 的 CT 诊 断
孔 令 懿 ,于 爱 红 ,钱 占 华 ,程 晓 光
(北 京 积 水 潭 医 院 放 射 科 北 京 100035)
坏 ,累 及 骨 皮 质 ,伴 或 不 伴 周 围 软 组 织 肿 块 形 成 ;骨 髓 瘤 2例 ,表 现 为 单 发 或 多 发类 圆形 溶 骨 性 骨 质 破 坏 ,边 界 清 楚 ,多 发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皮样囊肿。MRI T1WI(A)及T2WI(B)可见右侧顶 骨病灶,T1WI、T2WI呈均匀高信号,边界清 晰
二 恶性颅骨肿瘤 原发 成骨细胞瘤(成骨肉瘤)
• 无恶性表现,但有侵袭性,甚至出现肺转移或恶 变,故将其归入原发性有恶性倾向的肿瘤之列
• 骨肉瘤年龄分布较广,70%为10-25岁,全身骨骼 均可受累,但主要见于四肢长骨,而颅骨骨肉瘤 罕见;
颅骨表皮样囊肿。A.颅骨侧位X线显示左侧顶骨圆形单房透亮区,边界清晰, 有明显的硬化边。 B.横断面CT扫描显示内板膨胀变薄,外板缺损,相邻颅骨呈喇叭口形改变
• 皮样囊肿
注释:又称为胆脂瘤。好发于20~30岁,内衬鳞状上皮 较厚,其内含有毛发、皮脂腺、汗腺, 常位于中线附近或眼眶周围。
影像学表现: CT:密度不均,壁或内部可见钙化。MRI:大多数皮样 囊肿由于皮脂腺分泌物内脂肪较多, T1WI、T2WI多呈高信号。与表皮样囊肿相比,皮样囊 肿通常壁较厚且强化明显。
样及皮样瘤
• 青壮年,颅骨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主要位于中线周围,以 额骨顶骨多见,源于异位的外胚叶组织。
• CT表现为病灶区板障局限性增宽,内外板膨出、菲薄或消 失,缺损骨边缘清楚。病灶常有完整的包膜,CT值高低不 等,可为脂肪密度至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CT 值常在-70—120HU之间
• MRI :囊肿多呈长T1 、长T2 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通常不 强化。由于囊内容物成分不同,如混有陈旧性出血也可见短 T1 长T2的不均质信号。邻近硬脑膜及脑组织可见受压推移 表现
右侧颞骨软骨母细胞瘤病例
患者:女性,60岁。右耳闷塞1月余.无头痛。 查体:右耳外道前上壁有一肿物.呈肉色样,表面光滑,能窥 及紧张部分耳膜未见异常 。
二 恶性颅骨肿瘤 原发 颅骨纤维黄色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
良性骨肿瘤 恶性骨肿瘤 骨肿瘤样病变
上图:左侧额窦骨瘤 右图:左侧顶骨骨瘤
右股骨下段骨软骨瘤
右股骨下段骨软骨瘤(软骨帽 钙化)
腓骨近端骨巨细胞瘤 Grade Ⅰ
M, 20 yr
右侧股骨外侧髁骨 巨细胞瘤
Cor
Sag
CT of the same patient
CT发现更多病变 (多个椎体受累)
M, 10-year old
肩关节疼痛
X-ray: 左侧肱骨骨 囊肿合并骨折
跟骨骨囊肿
右侧肱骨骨囊肿合并病 理性骨折
左侧股骨骨囊肿合 并病理性骨折
右侧肱骨骨干骨 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
FS-T2WI
T1WI+C 男,7岁,左肱骨中上段骨囊肿--MRI
女,33岁,右髋关节痛半年(骨囊肿)--X线
右侧胫骨骨巨细胞瘤 (grade II)
右侧胫骨骨巨细胞瘤(grade III)
右肱骨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
T1WI
T1WI+C
男,31岁,左肱骨骨巨细胞瘤(Grade 3)—X线、MRI
T1WI
FS-T2WIຫໍສະໝຸດ T1WI+C男,27岁,左肱骨上端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骨折—MRI
右股骨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X线
第二趾近节趾骨骨巨细胞瘤—X线
M, 15yr 骨肉瘤合并肺、骨转移
同一病人的胸片显示肺 多发转移瘤
M, 14yr. 发现右肩肿块来诊 X-ray: 右侧肱骨骨肉瘤
Soft tissue window Bone window COR
CT of the same patient
Soft tissue window
SAG
Bone window
TRA Bone window
T2-SPIR COR
T1-WATS+C COR
MRI of the same patient
T1-WATS TRA
T1-WATS+C SAG T1-WATS+C TRA
报告书写
影像所见: 右侧肱骨上段可见多发不规则片状骨质破坏
区,并见片絮状高密度瘤骨形成,肱骨头颈处部 分皮质中断,骨皮质外可见明显层状骨膜增生, 并见Codman’三角形成。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内 亦可见片絮状高密度瘤骨形成。余右肩关节骨质 尚完整,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右肩关节间隙未见 增宽或狭窄,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男,15岁,左下肢疼痛数月(骨囊肿)--X线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
股骨骨肉瘤(混合型)—X线
T1WI Cor
T1WI Sag 股骨骨肉瘤—MRI
T1WI+C Sag
颅骨多发骨转移瘤
男,30岁,转移瘤(阴茎Ca)--X线
女,48岁,转移瘤(乳Ca)--X线
乳腺癌骨转移瘤(溶骨性)
脊柱成骨性转移瘤 (L4)
M, 53yr Metastasis of T10 spine
T2W-TRA
T1W-SAG
T2W-SPIR SAG
MRI of the same patient
T1W-TRA +C
肺癌溶骨性骨转移
X-ray find a metastasis in T12( the 12th thoracic vertebra)
Compress fracture
肺癌溶骨性骨转移
影像诊断: 右侧肱骨上段骨肉瘤(混合型)。
女,20岁,右下颌骨骨肉瘤(成骨型)—CT
骶髂关节骨肉瘤(溶骨型)累及左侧髂骨、骶骨—CT
右侧髋臼骨肉瘤(混合型)—X线
T1WI
T2WI
T1WI+C 右侧髋臼骨肉瘤--MRI
T2WI Cor T2WI
右股骨骨肉瘤(混合型)—X线
T1WI
T2WI 股骨骨肉瘤--MR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