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初等模型
数学建模培训讲义-建模概论与初等模型

模型建立 建立t与n的函数关系有多种方法:
1. 右轮盘转过第 i 圈的半径为r+wi, m圈的总长度 等于录象带在时间t内移动的长度vt, 所以
m kn
模型建立
2. 考察右轮盘面积的 变化,等于录象带厚度 3. 考察t到t+dt录象带在 乘以转过的长度,即 右轮盘缠绕的长度,有
[(r wkn)2 r 2 ] wvt (r wkn)2kdn vdt
• 亲自动手,认真作几个实际题目
数学建模的论文结构
1、摘要——问题、模型、方法、结果
2、问题重述
3、模型假设
4、分析与建立模型
5、模型求解
6、模型检验
7、模型推广
8、参考文献
9、附录
谢 谢!
二、初等模型
例1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符号表示“一笔画问题”(抽象分析法) 游戏问题图论(创始人欧拉) 完美的回答连通图中至多两结点的度数为奇
3. 对于椅脚的间距和椅腿的长度而言,地面是相对平坦的,
使椅子的任何位置至少有三只脚同时着地。
A
y A
椅脚连线为正方形ABCD(如右图).
模 型
t ——椅子绕中心点O旋转角度
构 f(t)——A,C两脚与地面距离之和 D
B
t
x
成 g(t)——B,D两脚与地面距离之和
O
B
f(t), g(t) 0
D
C
模型构成 由假设1,f和g都是连续函数 A
实际上, 由于测试有误差, 最好用足够多的数据作拟合。
若现有一批测试数据:
t 0 20 40 60 n 0000 1153 2045 2800 t 100 120 140 160 n 4068 4621 5135 5619
第2讲 数学建模初等模型优秀课件

室 设玻璃的热传导系数 为k1,空气的
室
内 热传导系数 为k2,单位时间通过单
外
Ta
位面积由温度高的一侧流向温度低 T1 的一侧的热量为Q
T2
Tb
由热传导公式 Q =kΔT/d
dl d
Q
k1
T1
d
Ta
k2 Ta
x y 其分中 别为(x和ix,yi和i) yi
的平均值
x O
解相应方程组,求得:
a
b
y
n i 1
(xi
n
i1
x)( (xi
yi x)
2
ax
y)
例1(举重成绩的比较)
举重重量是级一(种上限一体般人都能看懂成的绩运动,它共分
九个重量重级),有两抓种举(主公要斤的) 比赛挺举方(法公:斤)抓举
Tb l
k1 Tb
T2 d
解得:
Ta
1 k1l k2d T1 T2
2 (k1l) /(k2d )
Q
k1
T1
(1
k1l k2d )T1 2 k1l k2d
d
T2
k1
d
T1 2
T2 k1l k2d
f(h)
1室
室 外
0.9 0.8
内 T1
类似有
Q
Q'
k1
T1 T2 2d
2
T2 0.7 0.6
和挺举。52 表中给出了1到09 1977年底为14止1 九个
重量级的56世界纪录。120.5
151
60
130
161.5
数学建模

室 内 T1
d
l
d
室 外 T2
Q1
墙
室 内 T1
2d
室 外 T2
Q2
墙
Ta~内层玻璃的外侧温度 Tb~外层玻璃的内侧温度 k1~玻璃的热传导系数 k2~空气的热传导系数
乙安全线
y0 0 x
y1 y0 0
y=f ( x)
y0 y f ( x) y0 x
x0
P(xm,ym)甲 安 x=g(y) 全 区 x1 x
P~平衡点(双方最少导弹数)
精细 模型
x<y x=y
乙方残存率 s ~甲方一枚导弹攻击乙方一个 基地,基地未被摧毁的概率。 甲方以 x攻击乙方 y个基地中的 x个, sx个基地未摧毁,y–x个基地未攻击。 y0=sx+y–x y0=sy y= y0+(1-s)x y=y0 / s
• (4)模型求解: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 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估计)。 • (5)模型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数学的分析。 • (6)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 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 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 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 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 修改假设,再次重复建模过程。 • (7)模型应用:应用方式因问题的性质和建 模的目的而异
0
x0
x
甲方的被动防御也会使双方军备竞赛升级。
模型解释
• 甲方将固定核导弹基地改进为可移动发射架 乙安全线y=f(x)不变
数学建模第二章 初等模型

第二章 初等模型如果研究对象的机理比较简单,一般用静态、线性、确定性模型描述就能达到建模的目的时,我们基本上可以用初等数学的方法来构造和求解模型。
通过下面的几个实例我们能够看到,用很简单的数学方法就可以解决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衡量一个模型的优劣完全在于它的应用效果,而不是它看它采用了多么高深的数学方法。
进一步说,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我们如果能够用初等方法和所谓的高等方法建立了两个模型,而它们的应用效果相差无几的话,那么受人们欢迎并采用的,一定是前者而非后者。
§2.1公平的席位分配设有A 、B 两个单位,各有人数1p 、2p 个,现在要求按人数选出q 个代表召开一次代表会议。
那么怎样分配这q 个席位呢?一般的方法是令:q p p p q 211*1+= q p p p q 212*2+= (2.1)若*1q ,*2q 恰好是两个整数,就以*1q ,*2q 分别作为A ,B 两个单位的席位数,即可以获得一个完全合理的分配方案。
当*1q ,*2q 不是两个整数时,那么怎样分配才合理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给出一种自然的想法,也就是通常所执行的方法。
即由(2.1)式计算出的*1q ,*2q ,用][*i i q q =表示*i q 的整数部分。
当*1q -1q >*2q -2q 时,则用1q +1与2q 分别作为A ,B 两个单位的席位数;当*2q -2q >*1q -1q 时,则用1q 与2q +1分别作为A ,B 两个单位的席位数;而当*2q -2q =*1q -1q 时,就只能由A ,B 两个单位协商来确定那多余的一个席位了。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并被很多人所接受,同时也容易推广到m (m >2)个单位的席位分配问题。
但是这个分配方案是存在弊病的,它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例1 某学校有3个系共200名学生,其中甲系100名,乙系60名,丙系40名。
若学生代表会议设20个席位,公平而又简单的席位分配办法是按学生人数的比例分配,显然甲乙丙三系分别应占有10、6、4个席位。
数学建模初等模型ppt课件

问题分析 通常 ~ 三只脚着地 放稳 ~ 四只脚着地
• 四条腿一样长,椅脚与地面点接触,四脚
模 连线呈正方形;
型 假
• 地面高度连续变化,可视为数学上的连续
设 曲面;
• 地面相对平坦,使椅子在任意位置至少三
只脚同时着地。
理学院 4
模型构成
xx
用数学语言把椅子位置和四只脚着地的关系表示出来
质, 必存在0 , 使h(0)=0, 即f(0) = g(0) . 因为f() • g()=0, 所以f(0) = g(0) = 0.
评注和思考 建模的关键 ~ 和 f(), g()的确定
假设条件的本质与非本质 考察四脚呈长方形的椅子
理学院 7
xx
2.1.2 分蛋糕问题
妹妹过生日,妈妈做了一块边界形状任意的 蛋糕,哥哥也想吃,妹妹指着蛋糕上的一点 对哥哥说,你能过这一点切一刀,使得切下 的两块蛋糕面积相等,就把其中的一块送给 你。哥哥利问题用归高结等为数如学下知一识道证解明决题了:这个问题,
11
理学院
xx
数学模型为
10
y y1 y2 10 x 41.6 10 x 5 2.4 15 41.6
0 x4
4 x 15 15 x
0.8
t 2.5
计算起来很简单。
理学院 12
xx
2.1.4 蚂蚁逃跑问题
数学建模
(Mathematical Modeling)
1
xx
第二章 初等模型
理学院 2
黑
第二章 初等模型
龙
江
生活中的问题
科
技
极限、最值、积分问题的初等模型
数学建模初等模型

数学建模初等模型
数学建模是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建模中,初等模型是指使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来描述和解决问题的模型。
常见的初等模型包括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多项式模型等。
线性模型是最简单的初等模型之一,它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可以用直线来表示。
指数模型描述的是变量之间的指数关系,对数模型则描述的是变量之间的对数关系。
多项式模型可以用多项式函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初等模型进行数学建模时,我们需要确定问题中的关键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数学方程或函数来表示这些关系。
通过对这些方程或函数进行求解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问题的解答或结论。
初等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理解和应用。
它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人口增长、物体运动、投资收益等。
但初等模型也有一些限制,它对问题的描述和解决方法有一定的限制性,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问题。
总之,初等模型是数学建模中的一种简单模型,通过使用基本的数学
概念和方法来描述和解决问题。
它易于理解和应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能需要借助更高级的数学模型和技巧来进行建模和分析。
数学建模之初等模型

工作路面长度:
S (t )
令v(t)=0解得
S (0)
t
0
v(t)dt
20t 3
rt 2 30
tend 100 / r
为无法工作的时刻。此时路面工作长度
S(tend ) S(0)
tend v(t)dt 20tend
0
3
rte2nd 30
1000 3r
问题1:下雪在一小时内速度不变是不合情理的,修改这一假设。
tn
)
tn )2 2 v (t
tn
)
给定路面宽度,即可得到可以穿过十字路口的车辆数。
思考题
(1)分析绿灯亮的时间长度与穿过车辆数之间的关系。 (2) 如果给出以下四个路口的绿灯亮时的车辆通过数,
t
30
30
40
45
n
13
14
52
58
如何评价你的模型?
(3)如果只有红绿灯,则绿灯转红灯时,部分车辆在路上没有穿过十 字路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绿灯时间的一部分变为黄灯。建 模描述黄灯的时间长度。
给出以下数据: (1)铲雪机开始工作时,雪还要下1小时; (2)降雪速度可能随时间变化,最大时积雪的增加量达0.1cm/s。 (3)积雪厚度达1.5m时铲雪机将无法工作。 (4)铲雪机在无雪的路面行驶速度为10m/s。
问题分析和建模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找出两个关系:
(1)铲雪机的工作速度与积雪厚度的关系; (2)降雪引起的积雪厚度与时间的关系。 由于这些关系没有明确给出,而建模要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因此先做以下 模型假设:
模型的描述:
数学建模第二章初等模型

市场稳定问题
在市场经济下,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逐渐长升高,经营者会 觉得有利可图而加大生产量。然而,一旦生产量达到使市场“供过于求”, 价格立即会下跌,生产者会立即减产以避免损失,这样又极有可能造成又 一轮新的供不应求。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如此循环,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 与价格是否会趋于稳定? 所谓“需求”,指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支付能力购 买的商品量。设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量,假设商品量q主要取决于 商品价格p,则称函数 q=f(p) 为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q=f(p)一般是单调减少函数。因q=f(p)为单调减少函数,所 以存在反函数p=f-1(q),我们也称它为需求函数,见下图。
a, b 模型求解:我们来求步长
(1) 由图
为何值,使式 (4) 最小。
所表示,重心离开 B 点上升到最高点所需时间为
t
b 2v
(5)
1 2 gb2 h gt 2 2 8v
由
(1),(2),(3)
及
(5)
式,
(4)
式化成
2 (a b)bmg 1 W m, v2 2 2 8v
又完成一个大步所需时间为
跑步时如何节省能量
• 问题的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跑步的经历, 有人会因此而疲惫不堪,但是有谁会想:怎 样跑步能使我们消耗的能量最少? • 模型假设: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下述假 设:
(1 )跑步所花费的时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两 条腿同时离地的时间;在第二部分时间内一条腿 或两条腿同时落地。这样,人体重心的运动轨迹 如图(1)。
a b v
,因此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为
2 W bmg m, v3 P a b 8v 2(a b) v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B L B[0.45 (B 60)/900]
的大小比较成绩优劣的建议。
上述公式具有各不相同的基准,无 法相互比较。为了使公式具有可比性, 需要对公式稍作处理。例如,我们可以 要求各公式均满足在 B=75公斤时有 L’=L,则上述各公式化为
(1)Austin公式:
(2)经典公式:
(1) L=k1Aa, a<1 (2) A=k2Lb, b<2
(3) B-Bo =k3L3
k越大成绩越好。因而建议 1 根据的大小 L L(B 35) 假设(1)、(2)是解剖学中的统计规律,在假设 (3)中 3 来比 较选手成绩的优劣。 O’ Carroll将体重划分成两部分:B=B0+B1,B0为非肌 肉重量。 根据三条假设可 得L=k(B-B0)β, k和β为两个常数, β=ab/3<2/3,
2.4 经验模型
当问题的机理非常不清楚难以直接利用其他知 识来建模时,一个较为自然的方法是利用数据 进行曲线拟合,找出变量之间的近似依赖关系 即函数关系。
最小二乘法
插值方法
最小二乘法
设经实际测量已得到n组数据(xi , yi), i=1,…, n。将数据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见 图。如果建模者判断 这n个点很象是分布在某 条直线附近,令 该直线方程 为y=ax+b,进而 利用数据来求参 数a和b。由于该直线只是数 据近似满足的关系式,故 yi-(axi+b)=0一般不 成立,但我们希望
[ y i (axi b)] 2
i 1
n
最小。
y
y=ax+b
此式对a和b的偏导数均为 0,解相应方程组, 求得:
n i 1 ( xi x )( yi y) a n 2 i 1 ( xi x ) b y ax
(xi ,yi) 其中 和 y 分别为xi和yi 的平均值
模型3(经典模型)
经典模型是根据生理学中的已知结果和比例关系推导 出来的公式,应当说,它并不属于经验公式。为建立 数学模型,先提出如下一些假设:
(1)举重成绩正比于选手肌肉的平均横截 面积A, 即L=k1A (2)A正比于身高 L的平方,即 A=k2L2 (3)体重正比于身高 L的三次方, 即B=k3L3
(1 k1l k 2 d )T1 T2 T1 2 k1 l k 2 d T1 T2 k1 k1 d d 2 k1l k 2 d
2.3 崖高的估算
假如你站在崖顶且身上带着一只具有跑表功 能的计算器,你也许会出于好奇心想用扔下 一块石头听回声的方法来估计山崖的高度, 假定你能准确地测定时间,你又怎样来推算 山崖的高度呢,请你分析一下这一问题。 我有一只具有跑 表功能的计算器。
在寒冷的北方, 许多住房的玻璃窗都是双层 玻璃的,现在我们来建立一个简单 的数学模 型,研究一下双层玻璃到底有多 大的功效。 不妨可以提出以下 假设: 比较两座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房屋,它们 的 1、设室内热量的流失是热传导引起的, 差异仅仅在窗户不同。 不存在户内外的空气对流。 2、室内温 度T1与户外温 度T2均为常 数。 3、玻璃是均匀的,热传导系数为常数。
方法一假定空气阻力不计ຫໍສະໝຸດ 可以直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 式 1
h
2
gt 2
来计算。例如, 设t=4秒,g=9.81米/秒2,则可求得 h≈78.5米。
我学过微积分,我 可以做 得更好,呵 呵。
除去地球吸引力外,对石块下落影响最大的当 属空气阻 力。根据流体力学知识,此时可设空气阻力正比于石块下 落的速度,阻力系 数K为常数,因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 得: dv
此外,根据统计结果,他 得出B0≈35公斤,β ≈1/3.
故有 L=k(B-35)1/3
模型5(Vorobyev公式)
这是一个前苏联使用的公式。建模者认为举重选手举起 的不光是重物,也提高了自己的重心,故其举起的总重 量为L+B,可以看出,他们更重视的是腿部肌肉的爆发 力。应用与模型4类似的方法,得出了按
根据上述假设,可得
2 3
K k1k2 k3
2 3
2 3
L k1k 2 ( B ) KB k3
显然,K越大则成绩越好,故可用 比赛成绩的优劣。
L LB
2 3
来比较选手
模型4(O’ Carroll公式)
经验公式的主要依据是比例关系,其假设条件非常粗 糙,可信度不大,因而大多数人认为它不能令人信服。 1967年,O’ Carroll基于动物学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 个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公式。O’ Carroll模型的假设条 件是:
§2.5 参数识别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常常需要确定一些参数,选什 么量为参数,怎样选取参数,其中也有一些技巧, 参数选得不好,会使问题变得复杂难解,给自己 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确定参数以后,一般需 要利用数据来获得这些参数的具体取值,例如在 使用经验方法建模时,假如你准备用线性函 数 ax+b来表达变量间的关系,你还要用最小二乘法 去求出参 数a、b的值,这一过程被称 为“参数 识 别”。总之,参数的选取应使其后的识别尽可 能简便,让我们来考察一个实例。
67.5
141.5
180
模型1(线性模型)
将数据画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发现,运动成绩 与体量近似满足线性关系,只有110公斤级有 点例外,两项成绩都显得较低。应用前面叙述 的方法可求出近似关 系式L=kB+C,其中B为 体重,L为举重成绩。你在作图 时L轴可以放 在50公斤或52公斤处,因为没有更轻级别的 比赛,具体计算留给读者自己去完成。
室 外
室 内 Ta
Tb T1
设玻璃的热传导系数 为k1,空气的 热传导系数 为k2,单位时间通过单 位面积由温度高的一侧流向温度低 的一侧的热量为θ 由热传导公式 θ=kΔT/d
T2
d
l 解得:
d
Ta
1 k1l
k 2 d T1 T2 2 (k1l ) /( k 2 d )
T1 Ta Ta Tb Tb T2 k1 k2 k1 d l d
插值方法
在使用 最小二乘法 时,我们并未要求得到的拟合曲线一定 要经过所有的样本点,而只是要求 了总偏差最小。当实际 问题要求拟合曲线必须 经过样本点 时,我们可以应用数值 逼近中的 插值法。 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要求,存在多种不同的插值方法,有 只要求过样本点的 拉格朗日插值 法、牛顿插值法 等,有既 要求过插值点(即样本点)又对插值点处的导数有所要求 对插值法感兴趣的 同学可以查 的样条(Spline)插值,甚至还有对插值曲线的凹凸也有 阅相关书籍,例如由 李岳生编著上 要求的B样条插值法 。本课不准备详细介绍这些细致的插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样条与 值方法,只是提请读者注意,在建立经验模型时,插值法 插值》(1983年出版)等。 也是可以使用的数学工具之一。
模型2(幂函数模型)
线性模型并未得到广泛的接受,要改进结果, 能够想到的自然首先是幂函数模型,即令L=kBa, 对此式取对数,得 到lnL=lnk+a lnB。将原始数 据也取对数,问题即转化了线性模型,可用最 小二乘法求出参数。几十年前英国和爱尔兰采 用的比较举重成绩优劣 的Austin公式: L′=L/B3/4就是用这一方法求得的。
F m
令k=K/m,解得
v ce
dt
mg Kv
kt
g k
代入初始条件 v(0)=0,得c=-g/k,故有
g g kt v e k k g g kt 再积分一次,得: h t 2 e c k k
g g kt g g 1 kt g h t 2 e 2 (t e ) 2 k k k k k k
若设k=0.05并仍设 t=4秒,则可求 得h≈73.6米。 多测几次,取平均 令k→ 0+ ,即可 值 听到回声再按跑表,计算得到的时间中包含了 得出前面不考虑空气阻力时的结果。 将e-kt用泰勒公式展开并 进一步深入考虑
①
反应时间,不妨设平均反应时间 为0.1秒 ,假如 仍 设t=4秒,扣除反应时间后应 为3.9秒,代入 式①,求得h≈69.9米。
(3)O’ Carroll公式:
75 4 L L B 2 75 3 L L B 1 40 3 L L B 35
29250( B ) L L 75 B(465 B )
3
(4)Vorobyev公式:
将公式(1)—(4)用来比较1976年奥运会的抓举成绩,各 公式对九个级别冠军成绩的优劣排序如表 所示,比较结果 较为一致,例如,对前三名的取法是完全一致的,其他排序 的差异也较为微小。 体重 (公斤) 52 56 60 67.5 75 42.5 90 110 抓举成绩 (公斤) 105 117.5 125 135 145 162.5 170 175 O’ Austin 经典公式 Vorobyev Carroll 138.2(7) 134.0(8) 139.7(8) 138.8(7) 146.3(4) 142.8(6) 145.7(4) 146.6(4) 147.8(3) 145.0(3) 146.2(3) 147.7(3) 146.1(5) 144.8(5) 144.7(6) 145.8(5) 145.0(6) 145.0(3) 145.0(5) 145.0(6) 151.3(1) 152.2(1) 153.5(1) 152.1(1) 148.3(2) 150.5(2) 152.9(2) 150.3(2) 131.8(8) 135.6(7) 141.9(7) 138.5(8)
第二讲
初等模型
制作人:王兵贤
2.1 舰艇的会合
某航空母舰派其护卫舰去搜寻其跳伞的 飞行员,护卫舰找到飞行员后,航母通知它 尽快返回与其汇合,并通报了航母当前的航 速与方向,问护卫舰应怎样航行,才能与航 母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