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学和评估的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分析——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分析——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分析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王㊀畅㊀沈㊀静(云南师范大学ꎬ云南昆明650500)摘㊀要:文章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修订后的二维分类表ꎬ对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从知识类型来看ꎬ本套试题包含全部四种知识ꎻ从认知水平来看ꎬ除 创造 没有考查到ꎬ其他均有所涉及.通过分析试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维度ꎬ以及认知维度的考查.根据量化表ꎬ呈现试题在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上的考查情况.最后ꎬ对试题整体做出全面评价.关键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ꎻ知识维度ꎻ认知过程维度ꎻ试题分析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1-0127-03收稿日期:2023-10-05作者简介:王畅(1998.4-)ꎬ女ꎬ辽宁省阜新人ꎬ硕士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ꎻ沈静(1986.10-)ꎬ女ꎬ云南省昆明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从事化学教学研究.㊀㊀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除了考查知识本身以外ꎬ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素养[1].本文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作为试题分析的理论依据ꎬ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ꎬ希望借此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参考.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修订版)由洛林 安德森主持完成修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ꎬ在继承旧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ꎬ是一种针对学习㊁教学和评估而建立的分类学(后文均简称为修订版).其将教育目标按两个维度进行分类ꎬ即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㊁概念性知识㊁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修订版新加入的元认知知识ꎬ是指对知识的认识和对自身认知的认识.认知过程维度则分为记忆㊁理解㊁引用㊁分析㊁评价㊁创造.这为关心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人们解决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关系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2].2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试题分析2.1考试目标统计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由命题人根据课程标准㊁教材和«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设计.本文分析了选择题(7~13题)㊁非选择题(26~28题)以及选做题(36题)ꎬ得出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目标分类表ꎬ见表1721(非选择题各小题所包含的不同题目依次用a㊁b㊁c㊁d表示).表1㊀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目标分类表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对应题目1.记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9㊁27(1a)㊁35(1)㊁35(4)㊁35(6)8B.概念性知识7㊁11㊁26(1)㊁28(3a)1327(4)㊁35(5)C.程序性知识12㊁28(2a)㊁28(3b)㊁35(2)10㊁12㊁26(2)㊁26(5)㊁26(6)㊁27(1b)㊁28(1)㊁28(2b)㊁28(2c)13㊁35(7)D.元认知知识27(5)26(3)㊁27(2)㊁35(3)26(4)㊁27(3)㊀㊀从表1可看出ꎬ元认知知识与事实性知识考查的最少ꎬ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较多ꎬ可初步认为该套试题难度适中.在认知过程的维度上ꎬ试题考查了五个层面ꎬ重点是 理解 应用 分析 三个层面ꎬ但对于最低认知水平 记忆 和较高认知水平 评价 考查很少ꎬ 创造 很难在试卷上进行考查ꎬ所以没有涉及.以上反映出该试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现将表1中每个单元格中的试题总量作为测量目标的总数ꎬ并构建试题中知识和认知水平分布的频数和频率分布表ꎬ见表2.表2㊀知识和认知水平分布的频率和频率分布表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题量/个比例/%事实性知识514.7%12.9%00.0%00.0%00.0%00.0%概念性知识00.0%411.8%12.9%25.9%00.0%00.0%程序性知识00.0%411.8%926.5%25.9%00.0%00.0%元认知知识00.0%12.9%00.0%38.8%25.9%00.0%总数514.7%1029.4%1029.4%720.6%25.9%00.0%2.2试题的具体分析2.2.1知识维度(1)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化学术语ꎬ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ꎬ宏观描述物质性质并反映物质保存㊁制备等知识.它通常涉及一些特定的化学元素符号㊁化学式或可靠的化学信息.例如ꎬ试卷第36(4)考查了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等ꎬ都是化学学科中具体而确定的内容.化学事实知识反映在试题中较为简单ꎬ这套试题中命中事实知识的题目数量为6道ꎬ占总测量目标的17.6%.(2)化学概念性知识是包含分类和类目的知识㊁原理和概念的知识ꎬ以及理论㊁模型和结构的知识ꎬ反映现象和事实的本质属性.例如ꎬ试题7㊁11㊁12㊁13分别以各物质的化学性质㊁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㊁电化学原理㊁沉淀溶解平衡理论化学模型为测试对象ꎬ可见该试卷的考查项目非常全面.这套试题共7道概念知识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0.6%ꎬ从不同方面实现对学生概念知识的全面测验.821(3)化学程序性知识是具有化学学科的技能和算法的知识.例如ꎬ提取苯甲酸应用蒸馏操作.可见ꎬ此类知识的试题具有更高的水平要求.试题10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ꎬ除了考查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以外ꎬ还涉及了物质的结构㊁电离平衡以及水解平衡等多种知识点.这套试题共15道程序性知识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44.1%ꎬ可见ꎬ该套试卷重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ꎬ突出了高考的选拔性. (4)化学元认知知识是指对认知的认知㊁自我的认知ꎬ还包括情境性知识的相关考查ꎬ大多见于工业流程题.题目26(4)询问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及其是否可行的原因.此类题目难度较高ꎬ所需的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很高.共6道程序性知识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17.6%.2.2.2认知过程维度(1) 记忆 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和提取.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问题有5个ꎬ占总测量目标的14.7%ꎬ数量较少.试题主要包括对常见实验仪器的再认㊁含氧官能团的识别等.(2) 理解 要求学生能解释相应信息ꎬ对物质进行分类ꎬ具有证据推理的素养.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问题有10个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9.4%ꎬ数量相对较多.试题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㊁电化学模型的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对常见物质的性质必须耳熟能详.(3) 应用 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况下执行或使用程序.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问题有10个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9.4%ꎬ数量也相对较多.试题主要包括如何应用化学原理㊁化学概念和化学计算来解决化学试题中的化学问题.(4) 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将材料分解为其组成部分ꎬ确定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ꎬ以此来解决问题.达到这一认知水平的共有7道题ꎬ占总测量目标的20.6%ꎬ表明这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整合和处理能力ꎬ符合考试大纲对备考的相关要求.(5) 评估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某些标准做出判断.此试卷中ꎬ学生 评价 能力主要体现在元认知知识ꎬ占总测量目标的5.9%.这一水平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具体的化学问题做出准确的评价.(6) 创造 要求学生能够将一些元素组合成一个新的结构㊁模型ꎬ或者设计新的化学实验方案等ꎬ很难在通过试卷进行考查ꎬ故在本试卷中并未涉及.3结论3.1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该试卷重点考查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ꎬ且程序性知识偏多ꎬ总体来看ꎬ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符合高考 选拔 功能.3.2试题强调对不同能力的综合衡量这套试题可从认知过程维度最低层次的 记忆 到较高层次的 评价 进行考查ꎬ试题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全面性稍有欠缺.它在体现学生不同层次能力发展的共性的同时ꎬ也能够突出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发展特点.因此ꎬ这套试题可用于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化学的最终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刘安ꎬ奚茂云.研究高考命题导向立意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任务:以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地理创意试题设计为例[J].教学考试ꎬ2019(18):72-74. [2]吴红耘ꎬ皮连生.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 三维目标 说[J].课程 教材 教法ꎬ2009ꎬ29(02):92-96.[责任编辑:季春阳]921。

由“四位教师的故事”想到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读后感

由“四位教师的故事”想到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读后感

由“四位教师的故事”想到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读后感《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读后感一、引言《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是一本研究学习、教学、评估的经典著作。

本书介绍了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理念,如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估等,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理念实现有效的教学。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深入的了解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二、内容介绍《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有九个章节,其核心章节包括:第一章介绍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第二章分析了影响教学认知过程未来发展的因素,第三章探讨了如何实施有效的学习目标,第四章介绍了教师如何学会运用教学工具和技术支持课堂设计,第五章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课堂评估,第六章介绍了评估来支持教学,第七章介绍了如何将分类学技术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第八章探讨了信息技术的影响,最后一章介绍了将分类学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学科中的研究建议。

三、读书感想读完《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我得出的结论是,教育是有技巧的,不断追求改进,教师应该熟悉以下几个原则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充分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根据课程目标,利用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等方法,制定学习目标及评估标准;第三,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习过程;第四,根据学生的学业进度、不同学科的特点,量身定制适当的评估策略;最后,教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发展情况,以更准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从《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一书里,我懂得了利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性,这本书也是读者了解教学与学习理念、思想发展的一本好书。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L.W.安德森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读书笔记二〇一〇年一月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1 绪论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1.1 需要分类学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

产生如下问题:⏹什么联系?⏹什么影响?⏹什么选择?⏹描述是什么意思?“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

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1.2 分类学应用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

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2.1 目标的结构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2.2 目标的具体性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2.3 目标不是什么不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或评估混淆:⏹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

⏹阅读教科书、听老师讲课、从事试验和外出旅游是教学活动,是导致目标达成的手段。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作者:[美] 安德森等著;蒋小平等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年月:2009.11ISBN号:5内容简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修订版)》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4本著作之一。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完成,表明知识分类学习论思想已被课程、教学和评估专家接受,是科学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精彩书摘:产生涉及学习者表征问题并提出满足特定准则的假设或解决方案。

问题最初的表征方式经常暗示可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重新定义或表征问题也许提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

当产生超越先前知识和现有理论的范围或约束时,产生就涉及发散思维并且构成所谓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产生这一术语在本章中的使用是狭义的。

理解也要求产生的过程,如在解释,举例,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认知过程中都包含产生的过程。

然而,理解的目的大多是收敛的(即为了获得单一意义);相反,属于创造类别的产生其目的则是发散的(即为了获得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产生的同义词是假设。

目标实例及其测评题在产生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必须针对给定的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例如,在社会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多种实用方案,与之对应的测评题是“提出尽可能多的,确保人人都有适当医疗保险的方案”。

为了测评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建立一套与学生共同使用的准则,这些准则也许包括备选方案的数目,各种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等等。

在科学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释观察现象的假设,与之对应的测评要求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假设,用以解释草莓长得特别大这一现象。

同样地,为了判断学生回答的质量,教师应该建立起明确定义的准则,并把这些准则交给学生使用。

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The revised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 taxonomy, developed by Benjamin Bloom in 1956, is a valuable tool for educators to use when designing lessons and assessments. It categorizes learning objectives into six levels of cognitive complexity, ranging from remembering and understanding to applying, analyzing, evaluating, and creating. By aligning instructional goals with these categories, teachers can ensure that students are engaging in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and are able to demonstrat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由本杰明·布鲁姆在1956年开发的,对于教育工作者在设计课程和评估时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它将学习目标分为六个认知复杂性级别,从记忆和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通过将教学目标与这些类别对齐,教师可以确保学生参与高阶思维技能,并能够展示对材料的更深刻理解。

One of the strengths of the revised Bloom's taxonomy is its emphasis on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By moving beyond rote memorization and simple understanding,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ngage with the material in a more meaningful way. This can lead to greaterretention of information and better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n real-world situations. Teachers who utilize Bloom's taxonomy are providing their students with the tools they need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solve complex problems.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一个优点在于它强调了高阶思维技能。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安德森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读书笔记二〇一〇年一月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1 绪论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需要分类学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

产生如下问题:什么联系什么影响什么选择描述是什么意思“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

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分类学应用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

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目标的结构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目标的具体性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目标描述示例1、总体目标(1)总体目标的功能在于为政策制定者、课程开发人员、教师和人民大众提供长远观点和奋斗口号。

(2)是当前达不到的某种东西;是为之努力的某种东西,或要成为某种东西。

它是一种宗旨或意图,被陈述的目的在于激发想象和给人民提供他们要努力追求的某种东西。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有感这段时间,我们在刘欣主任的引领下,认真学习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由于水平有限,现把我的学习后的粗浅的认知交流如下。

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我们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果,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以上是对该书的分类做详细的介绍,每个主要类别,又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

这样,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试题)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试题)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试题)1.题干: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别所给的一段文字是否符合逻辑”,这属于布卢姆认知目标中的()。

A:知识水平B:领会水平C:分析水平D:评价水平答案:C解析:分析水平要求学生达到能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认出在推理上的逻辑错;区别真正事实与推理,判断事实材料的相关性。

题干所述属于分析水平。

分析代表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的分析三种形式。

2.题干: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的提问属于()的提问。

A:应用水平B:分析水平C:综合水平D:评价水平答案:C解析:综合水平的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

这类问题常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题干: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和()。

A:实践B:创造C:升华D:重构答案:B解析: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包括记忆(知识)、理解(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4.题干:关于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说,认知领域的目标一共有六个层次。

那么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的提问是()。

A:回忆提问B:理解提问C:应用提问D:评价提问答案:A解析:回忆提问是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复习旧知,求得新知。

5.题干:经过英语老师的苦心劝说,笑笑认识到了英语在其以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刻苦学习英语。

根据克拉斯沃尔的情感领域目标分类,这属于()目标。

A:接受B:反应C:组织D:价值化答案:A解析:接受是指学习者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如学生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意识到某项活动的重要性等。

6.题干:某历史老师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前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根据布卢姆等人对教学目标的分类,该历史老师强调的是认知领域目标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L.W.安德森
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
读书笔记
二〇一〇年一月
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
1 绪论
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1.1 需要分类学
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

产生如下问题:
⏹什么联系?
⏹什么影响?
⏹什么选择?
⏹描述是什么意思?
“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

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1.2 分类学应用
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

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
(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
(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
(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
(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
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
2.1 目标的结构
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
⏹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2.2 目标的具体性
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
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3 目标不是什么
不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或评估混淆:
⏹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

⏹阅读教科书、听老师讲课、从事试验和外出旅游是教学活动,是导致目标达成的手段。

⏹在教学目标中使用“学会”、“能够”这样的短语来陈述,如“学会解二元方程”。

⏹测验或其他评估形式不是目标,如“能够通过二级考试”不是目标。

当没有具体教学目标时,教师常常求助于评估工具来明确总体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意义和教学重点。

这会导致评估任务事实上成了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

虽然这是一种悠久的做法,但这常常导致应试教育。

二修订的分类学结构3 分类学表
3.1 知识维度的类目
3.2 认知过程维度的类目
3.3 为什么要进行目标分析
进行目标的理由主要有六个:
3.4 多种定义形式的运用
多种形式的定义有助于更清晰的理解:
4 知识维度
当前的学习观:
4.1 知识与教材内容的区分
4.2 知识的不同类型
如何描述知识和个体如何表征知识的问题是哲学和心理学中古老而又持久的问题,存在着多种理论与
教材内容(课文)相同,可指向不同的目标,强调不同的类型,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
模型,本书的观点倾向于:
⏹一般的观点源于当代认知科学的观点和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表征的观点。

⏹知识是学习者按理性与建构主义传统组织和结构化的。

(建构主义观点)
⏹知识是具备领域特殊性的,并且与情境相关。

(情境、社会学习观点)
分类学对知识分类的限制条件:
⏹要反映我们的知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应该相对简单而具有实践性,易于使用
⏹在类别的数量上保持某种简约性
对知识的分类:
⏹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反省认知知识
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的区分
关于反省认知知识的合理性
将反省认知知识纳入分类学反映了:
⏹当代有关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对自己的认知控制的知识怎样在学习中起重要的作用的研究。

⏹当代认知的和社会建构的学习模型强调反省认知活动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关于自己的思维的认
知。

反省认知的两个方面:
4.3 知识维度的类目
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反省认知知识
5 认知过程维度
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保持和迁移。

⏹保持,是事后将教学时的材料原封不动的记住的能力
⏹迁移,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或促进新材料学习的能力
“保持重在过去,迁移重在将来”
促进保持的教育目标相对容易制订,但制订教授和评估旨在促进迁移的目标时困难较多。

5.1 三种学习结果的故事
5.2 建构知识和有意义的学习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与知识建构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强调学生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力求理解他们的经验:
⏹注意输入的信息
⏹在思想上将输入的信息组成内在的、一致的表征
⏹将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机械学习是将学习看成是知识获得的途径,学生试图将新的信息添加到他们的记忆中去。

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的过程: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

5.3 认知过程维度
记忆
理解
运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5.4 情境化的认知过程
以上认知过程是去情境化的(孤立的考察每个维度)。

情境在学习和思维中的重要性:
⏹认知过程依赖于它所应用的教材
⏹认知过程依赖于任务的真实性
⏹认知过程在运用时很可能是彼此协调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

⏹大多数真实的学习任务需要若干认知过程和几类知识协调运用。

示例:
5.5 在情境中的教育目标示例
分类学旨在帮助
⏹教师教
⏹学生学
⏹学习评估
5.6 结论
三分类学的运用
6 分类表的使用
分类表对教师或设计者的帮助在于:
6.1 使用分类表分析教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