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传统文化 PPT

合集下载

佛山武术文化 PPT

佛山武术文化 PPT
宝芝林和黄飞鸿的医术声名在外和黄飞鸿本人的医德也 有很大关系,他不但不藏私,还向社会公开跌打涵浸泡方 法和防暑凉茶验方,希望有助于劳苦大众
黄飞鸿与舞狮
舞龙舞狮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 育运动,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龙狮文化。 佛 山南海是南狮的发祥地。南狮泛指流传于南方的舞狮,分 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以广东等地的舞狮最具代表 性。南狮动作大而威猛,造型夸张浪漫,讲究神韵,两脚 着地,狮头和狮尾分开,各由一名演员摆弄,配以大锣、 大鼓、大钹等,鼓乐雄壮,闻之令人振奋。
《世济忠义记》在谈到这场战争胜利的因素时说“无甲兵之
援,险塞之限,徒以忠义之所激发,能使阡陌耜之辈,奋而成为 精兵,而大敌破者,非此也耶!”实际上,在恶劣的条件下取得 战争的胜利,“忠义”或士气仅是一个方面,“阡陌耒耜之 辈”“成为精兵”,离不开长期的技击训练,离不开武术的繁荣 和普及。可以肯定,当时,佛山已是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
身材体魄而至知识程度,文化修养而至吸收能力,先作充分了解,更根
据每个学者不同所需,作出不同的方法而教,务使每一个学者都能更易
学习和吸收。
➢ 教拳过程中极之注重黐手和自由搏击的练习,这是培养学者对咏春
的喜爱和信心, 从而引导学者进一步对咏春拳的法度和木人桩之研究。
一直以来,咏春拳都只有少数传人。 直到叶问在港传技的20 余年,情况才有所改变。叶问生前培养出了梁相、叶步青、招允、 李小龙等一班出色之弟子,分别都能继承宗师遗志,把咏春拳进 一步发展。其中最为有成就的就是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功夫之王 李小龙宗师。上世纪60年代,李小龙赴美国发展,创办“振藩国 术馆”逐步成名,通过电影将咏春拳传播至世界各国。

岭南文化佛山介绍

岭南文化佛山介绍

“石湾瓦,甲天下”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 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自古有“石湾 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 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 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 瓷活化石”。
“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 剧最早的戏行组织—— 琼花会馆。2004年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古人描 绘的“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南方铸造中心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西 汉,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 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 为南中国冶炼中心,以至 “佛山之冶遍天下”。张 心泰在《粤中小识》中道: “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 于粤,而冶铁之工,莫良 于佛山”。 岭南成药之乡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产品 种类齐全的古方正药历史有400余年, 涌现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 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 号名药。
行通济、无闭翳
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 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 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 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 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 “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无忧愁、无衰气。行通济 每 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 九出十三归: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 意念。如今,则以防滑条取代台阶,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体现了过桥祈福的意 念。 佛山街头,一到春节,不少小朋友都会举着风车出游逛街,随风转动的小风车成为节 日里一道温馨的风景。在广东的节日习俗中,风车是以转运为意头的节庆用品,象征 着“时来运转”或者是“一帆风顺”,一件小风车也寄托着人们在新的一年中全家人 都能幸福安康的希望。在传统的行通济习俗中,大人们手捧生菜祈求生财吉祥,孩子 们则会在正月十六那天手捧风车,在父母的搀扶下或者坐在父母的肩头走过通济桥。 此外,与风车一样,风铃也有一个相当好的寓意,就是预示着今年走完通济桥后会招 来福音。

佛山传统文化-推荐

佛山传统文化-推荐

百年传承 佛山记忆பைடு நூலகம்
粤剧
龙舟
刺绣
石湾陶瓷
狮头
佛山秋色
木版年画
剪纸 龙舟
1 (1)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公 元前22 1年, 秦国采 取远交 近攻、 分化瓦 解,相 继灭掉 东方六 国。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 黔一带 西南夷 的控制 。 (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4、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 问自己 ,将来 的打算 ,并朝 着那个 方向去 实现。 而不是 无所事 事和做 一些无 谓的事 。 5、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 必有用 ,自己 是整个 宇宙中 很重要 的一个 程序, 要相信 自己的 潜力。 6、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国家; 7、建立起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 家,是 历史发 展的必 然,也 是客观 需要; 8、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交融,推动 了统一 多民族 国家政 治、经 济、社 会的发 展. 9、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 强了中 央集权 ;

佛山主题文化设计ppt课件

佛山主题文化设计ppt课件

1 广告灯箱+雕塑+花钵+座椅 2 广告灯箱+情景雕塑+标示+花钵+座椅
3 电梯间特色景墙 4 木桩灯具小品
结合咏春拳拳法通过现代时尚的材质塑造练拳场景空间 的雕塑和互动的景观装置
场景效果图-(咏春文化发展期)
场景效果图-(咏春文化发展期)
场景效果图-(咏春文化发展期)
场景效果图-(咏春文化发展期)
发 展
起源
起源
起源 严咏春
发展 梁赞
高潮 叶问 李小龙
起源
金街入口广场一
金街入口广场的昭示性、引导、展示
1
2
4
5
6
3
6
文化展示主题:咏春拳的起源 文化展示运用:景墙+雕塑+能包含文字图案内容的小品 文化展示体验:观赏(视觉感受),感受(咏春文化氛围)
起源
金街入口广场一
1
2
4
5
6
3
6
1 入口雕塑组合 2 互动雕塑装置 3 入口雕塑 4 入口标识
3 咏春拳互动景观
4 咏春拳影视展示空间
5 中心交卷雕塑景观
场景效果图
演绎
金街入口广场二
金街入口广场的昭示性、引导、展示
5
26
5
3
1
4
1 入口雕塑 2 互动景观装置
3 咏春木桩小品 4 入口特色雕塑 6 入口标示
1
5
3
2
45
相关建议:建立建筑外立面能加入互动的元素 以更好的突出景观外部空间的互动性和文化性
咏 春 拳
刚柔、像形神意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阴阳并用, 以气透劲
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 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 气力消耗量少

佛山古建筑.ppt

佛山古建筑.ppt

室 内 特 色
凤全 来园 峰的
中 心
上 峰 的 小 道
凤来峰上眺望园内 景色
凤来峰下的小石洞
小姐楼--清晖园最特别的主体建筑物,它的形状象 一艘船,我们称为船厅。它是整个清晖园的建筑精 华所在。它是模仿苏州寄畅园的船厅式样,又参照 珠江的紫洞艇而建成的一座两层楼舫.
其后,复经廷槐之子龙元任,孙龙景灿,曾孙龙诸 慧,一门数代精心管建,格局始臻定型。
“八角壁裂池”,整个水池是以石头砌成,没有用水泥、石 灰边接,但水不往外泄漏。池中有八条陶瓷烧成的红鲤鱼, 围成一圈向中央的宝珠喷水,十分壮观。
清晖园的建筑艺术主要表演在如下几个方面:
1、品种齐全的建筑形式(亭、榭、厅、轩、馆、楼、阁、廊、舫等)。 2、独特的建筑外观(清晖园的亭独树一格,与其它园林颇为不同)。 3、鲜明的岭南水乡特色(全国仅得一“例“小姐楼(船厅)”,是对
园内到处可见的大鲤鱼
佛山老街道
东华里旧城改造
珠江河上特有的“紫洞艇”摹拟)。 4、多姿多彩的窗。 5、别具一格的雕花地砖(全是手工制造,没有上釉,因而吸水性强,
易长绿苔)。 6、各种艺术形式共冶一炉(将建筑艺术、美术、文学和书法等巧妙运
用)。 7、独具特色园林布局(园林布局不拘一格,追求灵活多变,充满自然
之趣)。 8、题材丰富的灰塑壁画(以浮雕式壁画为主,技艺新颖、题材丰富、
清浑园 中最浪漫的 传说则隐匿 于绿云深处 的竹叶雕花 窗棂间。船 厅,因为曾 经居住过龙 家那位才华 馥比仙、气 质美如兰的 龙吟芗小姐, 掠过堂前的 风,也多了 几许旖旎。 船厅也因此 有了一个温

百 寿 图 ”
在中国5万多个汉字里,“寿”字的使用频率最高,从甲骨 文开始就被人们广泛运用,它字意吉祥且体态多样,寿文化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书法的演变过程中,“寿”字已 经被概念化、图案化和艺术化了,成为了一个蕴含着期盼祝 福之意的吉祥符号,变化极为丰富。一个寿字可用多种字体 形态表现出来,根据字体的形状来划分,字形长的叫“长 寿”,字形圆的叫“圆”寿,也有用多字来表示的,如眼前 的“百寿图”。

佛山旅游文化资源模板.ppt

佛山旅游文化资源模板.ppt
倾城倾国桃花园。
佛山八大景之八——南国桃园
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被誉为“中国好莱 坞”。在此拍摄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 《太平天国》等。游人摩肩接踵而至,争看 香港地的风采,古战场的硝烟……
作业
简述佛山八大旅游景点的情况。
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 是石湾陶瓷业繁盛时期生产技术进步的产物,是我国南 方陶瓷生产技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对石湾陶瓷业的发 展起到重要作用。
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南风古灶及高灶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又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被誉 为“活的文物”。
佛山八大景之五——陈村花卉世界
佛山八大景之五——陈村花卉世界
陈村花卉世界是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信息、观光 旅游于一体的大型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
它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 300 多家国 内外花商进驻经营,其中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 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 湾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占地面积一万亩,总投资 达 10 亿元,花卉品种达 2000 多个,是国内最大的花 卉种植地和花卉交易市场。
佛山概述
佛山八大景之一——祖庙
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 丰年间(1078-1085年),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 玄天大帝,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 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因“历岁 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而被称为祖庙, 1962年划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山 市博物馆管理。
第八章 佛山旅游文化资源
佛山概述 佛山旅游八景
佛山概述
佛山是一座古老而又年 轻的城市,位于广东省 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 地,东倚广州,西接肇 庆,南连珠海,北通清 远,毗邻港澳,地理位 置十分优越。自然资源 主要有陶土、岩石、玻 璃砂、稀有金属和塘鱼、 水稻、甘蔗及品种繁多 的水果、花卉等。

佛山传统文化(完美版)

佛山传统文化(完美版)
百年传承 佛山记忆
粤剧

龙舟
刺绣
石湾陶瓷
狮头
佛山秋色
木版年画
剪纸 龙舟
1.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 家,创 造了世 界经济 增长史 上的新 奇迹。 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 生翻天 覆地的 变化。 3、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 转折 4、理解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成果 5.所有制 形式单 一,排 斥多种 经济形 式和经 营方式 。 6.经营决 策集中 在国家 手中, 企业缺 乏自主 权。 7.分配实 行统收 统支, 国家统 负盈亏 ,吃“ 大锅饭 ”。 8.否定商 品经济 的存在 ,否定 市场及 价值规 律对经 济的调 节作用 。

211宿舍佛山饮食文化PPT

211宿舍佛山饮食文化PPT

还有很多的美味还没有细细的跟大家说,现 在就上一部分图,再概括佛山本地原产的传统 点心小吃,讲述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
北香园饺子
苹果千层酥
飘 香 榴 莲 酥
蟹肉灌汤包 叉烧包
荷香莲花酥
吃过翻寻味 行过路过米错过啊
现在让我们走进佛山的美食故事
和味啊 好好味啊 劲好吃
佛山民丰物阜,自古人们食不厌 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 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 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 食也名闻遐迩: 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 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 创始于明代,味略方献夫任史部尚书时,一天四 更起床,洗完毕,准备用早点,岂料仆人迟迟没拿上来。他到厨 房一看,厨子迟了起床来不及做点心。方献夫见案板上有已发酵 好的面团,便急中生智,叫厨子在面团中加上鸡蛋和糖揉匀,做 成一个大饼子,放在炉子上烤。一会儿饼子烤好,匆匆上朝去了。 方献夫来到朝房,见还有时间,便拿饼子就着清茶吃了起来,饼 子松软甘香,十分可口。同僚们闻到饼香四溢,都咽口水了,有 官员还探过头来问吃什么饼子。方献夫故乡情浓,不假思索便说: “这是西樵大饼。”散朝后,方献夫命厨子如法炮制,做了几十 个大饼子,第二天上朝时带到朝房,分给同僚享用。同僚们边吃 边啧啧称赞饼子可口,西樵大饼便在朝中美名扬了。方献夫也经 常命厨子烤制,供自己吃或招待客人。后来方献夫称病还乡,在 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10年,将制饼方法教给山民。好方法加上 西樵山好泉水,制出来的西樵大饼更可口了,又因为饼子形如满 月寓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 都以此作礼品送人。到了清未民初,西樵大饼做得最好的是离西 樵山不远的民乐圩一饼家,它制出来的西樵大饼除了甘香、松软、 清甜外,还有刀切不掉渣,暑天在桌上放上10天半月不变质的特 点,广州、佛山的商人纷仿制,但色、香、味均无法与地道的西 樵大饼媲美。今天点心琳琅满目,但地道的西樵大饼还是很有市 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木版门画,除了为人们所熟悉的杨柳青和桃 花坞版画外,佛山的民间木版门画也具有相当悠久的 历史。早在500多年前的明代,佛山就有木版门画制作, 清代中叶至抗日战争前是它的全盛时期。每年门画季 节,从事门画的画、刻、印的作者近千人,出版及发 行的有70余家,年销量1万份以上,成为华南门画产区 的中心。佛山民间木版门画,是一种木版五色彩印, 由于经过民间艺人几百年来的千锤百炼,艺术上十分 精湛。它的特点是线条明朗有力,色彩绚丽,造型健 美,洋溢着吉祥、喜悦、和平的气氛。主要有《送 子》、《秦叔宝》、《尉迟公》、《太平盛世》、 《五谷丰登》、《谷仓常满》、《年年有余》、《烧 喜炮》、《老鼠嫁女》、《六畜兴旺》、《猪牛平安》 等300余种
佛山-传统文化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
粤剧最早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就建在佛山。在 佛山祖庙,有一座华南地区最著名的古戏台——万福台。 万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是岭南地区规模 最大、装饰最堂皇、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在过去,祖 庙万福台每逢喜庆节日、神诞都会举行粤剧演出,尤其 是每年秋收之后,几乎每晚都有演出,四乡来看大戏者, 络绎不绝。现在,佛山还盛行有“私伙局”,粤剧爱好 者自发组织,吹拉弹唱,怡然自乐。他们以能在万福台 演出为荣。佛山近年来在祖庙万福台举办了多场粤剧演 出、比赛。让粤剧爱好者着实过上一把“粤曲瘾”,更 将粤剧文化推向一个新高潮,展现了佛山“粤剧之乡” 风采。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粤剧的重要发源地
石湾陶塑
石湾陶塑技艺是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 街道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传统制陶技艺。丰富的 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陆畅达的交通条件, 使石湾成为中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石湾陶,景德瓷 ",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髓。与景德镇陶瓷业不 同,石湾窑是民窑,与官窑有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为 市场需要生产,为外销需要而生产。除了生产日常用陶 瓷外,还大量生产美术陶瓷等作品。
佛山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多用于迎神祭祀活动, 也用于戏装。因是在铜箔上凿花,故称铜凿金 花。佛山铜凿金花曾成为佛山镇一宗大批量生 产和出口的民间手工艺品。
人民反抗侵略的社会思潮。因此有人称石湾陶塑题材"堪称为一 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佛山冶铸文化源远流长,有关炒铁铸铜的传说、奉祀、 街名及文物古迹,至今可见。佛山市区新安街一直到 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条打铁街,打铁师傅云集于此。 街上有座“国公古庙”,始建于明,清代以后多次修葺扩 建,现存山门、香亭及大殿等主体建筑。明清时期, 该庙是佛山打铁行业的师傅店。相传唐代开国元勋、 鄂国公尉迟敬德是铁匠出身,后来被奉为打铁行业的 祖师。该庙是佛山炒铁业神诞活动及祭祀祖师的重要 场所,庙前原有的大戏台及大地堂,为演戏用。现庙 内尚存载有清同治年间炒铁业18行捐资修庙的碑记一 通,对研究当时炒铁的规律及其分工以至行业、行业 神崇拜的习俗有重要价值。在佛山的古街道,有不少 街名都与铸铁有关,如铁砧街、铁香炉街、铁门链街、 铸犁街、钟巷、针巷等,说明佛山早就成为岭南铸造 和锻造的生产总汇。
自明代起,石湾打破了过去单一日用陶瓷出口的状况。艺术陶塑、 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也不断输出国外,尤其是园林建筑 陶瓷,很受东南亚人民的欢迎。至今在东南亚各地以及香港、澳门、 台湾庙宇寺院屋檐瓦脊上,完整保留有石湾制造的瓦脊就有近百条 之多,建筑饰品还是无法统计。
明代以后,种类和题材则渐趋广泛,渔、樵、耕、读、牧、奕、 饮、琴、游、戏乃至拍蚊、搔痒、挖耳等等百姓日常劳动、生活情 景,各类花鸟虫鱼、野兽家畜与菜蔬瓜果等百姓熟悉的事物,以及 达摩罗汉、观音、寿星、济公、八仙、钟馗、关公等等百姓熟悉与 喜爱的神仙人物与历史人物,都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真实生动的 表现,褒忠贬奸、扶正嫉邪、祈福求安、尊老爱幼等等。百姓的道 德观念与社会态度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传神的体现。例如清代末 年就出现过以欧洲侵略者的形象作为外部造型的尿壶,以表达中国
佛山狮头中外驰名,每年都有2000多只 狮头口,远销世界五大洲。自从实行 开放政策以来,佛山狮头生产飞速发展, 年产狮头4300多只,仍供不应求。特别 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 大利亚、毛里求斯、美国、加拿大、法 国和德国的华侨社团,以及港澳地区社 团成批订货,出口外销占年产量的60%, 仍不能满足旅外乡亲的需要。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 墓出土的陶塑可见其艺术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 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 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 新期。 石湾地处南国一隅,向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制陶技艺虽 然达到了一定水准,但与北方诸名窑比较,要逊色得多,在宋代 陶瓷之林中尚无显著地位。南宋至元,佛山是中原汉族移民的聚 居地。他们把北方的汉族陶瓷技艺带到石湾,与石湾原有的制陶 技艺相融合,大大地提高了石湾陶器制造水平与艺术水准。因此, 则 "石湾集宋代各名窑之大成",定、汝、官、哥、钧诸名窑产品 被石湾模仿得惟妙惟肖,八大瓷系的造型与釉色之美以及装饰手 段也全被石湾消化吸收,从而成为南国"善仿"为特色的名窑,特 别是以"广钧"、"泥钧"而名闻天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佛山剪纸全国闻名,已有500多年历史。其风格 既有北方剪纸苍劲雄浑的特色,又有南方剪纸剔 透秀丽、明静清雅、严谨工整的长处。主要有三 大类:单一色调的纯色剪纸、剪绘结合的写料剪 纸、用几种颜色的纸料剪衬而成的衬色剪纸。近 年发展的铜衬料剪纸成为佛山剪纸的主要门类。 它是运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勾雕出画面的主线, 再在底部衬以色纸或在上面绘上颜色。这类剪纸 具有金碧辉煌的特殊艺术效果,很受人们欢迎, 产品远销海内外。剪纸艺术风格越来越受人们喜 爱,不少剪纸作品形式已进入现代化的厅堂装饰, 如大型剪纸艺术作品《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