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种植及茯苓多糖提取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种植及茯苓多糖提取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种植及茯苓多糖提取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种植及茯苓多糖提取项目建

议书

项目建议书

1、自然概况

罗田县位于大不山南麓,湖北省东部,黄冈市北部,总面积212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6万亩。2006年底,总人口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81万人。地处东径115°06′至115°46′,北纬30°35′至31°16′之间,属中纬度地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南受长江水温调剂,北依大不山天然屏障,春暧秋凉,冬(干)冷夏(湿)热,光照充足,无

霜期长,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2047.1小时,年均气温16.4℃,平均降雨量1330mm。全县土壤种类较多,以酸性为主,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种植,境内已查明的植被有乔灌木74科664种,草木植物56科164种,是湖北仅存的几个植物标本库之一,是全国闻名的“茯苓之乡”、“板栗之乡”、“甜柿之乡”。

拟招商引资的罗田县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茯苓多糖提取项目,要紧实施的地道中药材品种为茯苓、射干、苍术。罗田人工培养茯苓历史悠久,“九资河茯苓”久负盛名,曾经是出口免检产品。苍术属罗田地道中药材品种,是正宗的“汉苍”,又名南苍术。射干亦为罗田的地道品种。市场需求量大,在国外专门是日本拥有宽敞的市场,一直供不应求。本项目建设具备“原产地”基础条件,罗田特有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条件符合茯苓、苍术、射干生长的生态环境要求,能够保住上述药材符合“地道药材”的地理学和“原产地”概念,确保其内在品质不发生变异。

2、项目建设业主概况

拟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业主——罗田县供销社中药材始建于1956年,现拥有固定资产800余万元,总资产3000余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4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90人,占职工总数62%,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15人,90名专业技术人员中,药学技术人才83人,占92%,其他类7人,大专以上学历10人,中专毕业43人。公司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公司下设1个批发部,1个配送中心,4个农副产品经营部,1个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遍布全县各乡镇的连锁药品经营门店50多个。该公司是我县唯独一个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药品经营企业。年收购中药材达1000吨以上,品种达515种,加工销售中药材360吨,实现加工增值100万余元,年创税200多万元。

公司以70年代以来先后通过了多项达标,并参与了茯苓菌种、茯苓多糖提取、茯苓酒等多项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近年来又与湖北省中医药研究所、华中农大真菌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行了“茯苓品种选优良种培养”项目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阻碍茯苓质量的夹砂及松泡现象。公司中药饮片厂的专利产品“清润茶”已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生产加工能力正逐步扩

大。近年来公司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生产种植模式,扩大了地产药材的种植面积。2003年公司九资河茯苓生产、加工基础生产茯苓菌种(母种)10万袋、(生产种)12万袋,向社会农户推广茯苓优良菌种2 0万袋,基地拥有茯苓50万窑,社会农户拥有茯苓150万窖。公司三里畈宜林中药材种苗基地,2003年可提供60吨商品药材,可提供优质药材种苗上亿万株,可提供优质中药村种子2万公斤。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⑴是进展经济,富民兴县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能为全县药农提供先进的种管技术和优良的种子种苗,促进全县中药材种植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商品性,并通过对中药材的加工增值,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全县受益。

⑵是满足人们用药需求,造福人类的需要。本项目所选中药材品种及项目,用途广泛,是许多疾患治疗的理想药物。如茯苓及其衍生物无毒、无异味、安全可靠,具有多种活性,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市场供不应求,本项目建成后,可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们用药需要,为人类造福。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⑴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近年来高度重视进展现代中药产业,《罗田县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把现代中药产业化列为国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进展的重大专项,随后,国家计委出台了《现代中药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推进打算》,为本建设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

⑵本建设项目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念山水经、走特色路是罗田的富民兴县之策,中药材产业是罗田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产业,本建设项目已列入罗田县“十一五”规划,并出台了与之配套的优待政策。规划进展目标是,到2010年,新进展药材基地1.5万亩;实现中药材生产总值1.8亿元,税利2800万元。

⑶本建设项目有较好的基础条件。项目业主单位通过几十年的进展,已成为罗田县唯独一个集生产、收购、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有较强

经济实力,众多专业人才,完备销售网络的综合性药品经营企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建设项目已有一定的基础,只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提标准、上等级,即可达到项目设计要求;茯苓多糖提取项目,由于业主单位自始至终参与了茯苓多糖提取的研究,并申请了中试立项,湖北首化学研究所(茯苓多糖提取技术知识产权拥有单位)承诺为其提供合理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

⑷本项目建设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建设区位于罗田九资河镇,气候温顺潮湿,土壤深厚肥沃,立地条件较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保肥保水能力强,是中药材种植的最适宜地区加之该镇又是国际名牌——“九资河茯苓”的原产地,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

三、市场分析与推测

回来自然、绿色医疗已成为新时代的医疗、保健潮流,中药材生产在深山野林之中,没有污染、无毒副作用小,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睐,市场供需缺口专门大,价格节节上升。国内市场历来需求旺盛,随着中国加入WT O后,国际市场也出现出良好的进展态势,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稳步上升,俄罗斯、日本的要货量逐年增加,欧美等西方国家也逐步认同了中医药的疗效,放宽了中药的操纵政策,只要符合标准,中药制剂就可进入该国市场。因此,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市场前景宽敞。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

1、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项目

要紧是推行GAP规范化种植,实施茯苓、射干、苍术以及罗田其他地道药材的SOP操作规程。在公司原有的茯苓菌种基础,茯苓加工厂的基础上,新建、扩建原有规模,使茯苓菌种更新复壮,解决菌种衰老退化,提升茯苓产品质量。使茯苓平均单产量增加到2.5公斤/窖。全面推广茯苓加工“四改”新技术,通过扩建的茯苓加工厂,茯苓的加工量由原先的30万公斤增加到100万公斤,其中出口规格产量由原先的20%提升到30%,每年向社会(农户)推广茯苓优良菌种200万袋,进展茯苓生产200万窖,年产鲜茯苓500万公斤。连续推行“基地+农户”种植模式,扩大种苗基础,使其达到500亩,年向社会(农户)提供优良药材种苗(要紧为苍术)2亿

株,提供优质种子(要紧为射干)5万公斤,进展社会(农户)种植中药材5万亩。与之配套的中药饮片加工,旨在肥罗田的地道中药材加工增值,在原中药饮片的基础上,扩建、改建加工厂房,使其占地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其中加工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仓库面积500平方米,干燥晒场100 0平方米,其它生活区500平方米,对原有部分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并引进四条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其中一条以加工“清润茶”为主导产品的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达到年生产加工中药饮片300万公斤,生产加工茯苓精片500吨,生产中药饮品10万箱,并通过GMP认证,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

2、茯苓多糖提取项目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农业科学的方法和原理对茯苓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终端产品的开发,采纳“羧甲基化”生产茯苓聚糖,对茯苓附产品(苓皮、苓粉、碎苓)采取加工转化为水溶性茯苓多糖。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加工提取多糖30万公斤。

五、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方式

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600万元,其中,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项目打算投资1000万元;茯苓多糖提取项目打算投资投资2600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全部招商引资。

六、项目实施打算

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建设分3个时期进行:

第一时期为前期预备时期:用3个月时刻完成项目建设的立项,可研报告的编制、项目设计、筹措资金、工程招标等工作及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第二时期为工程施工建设时期:用18个月时刻完成厂房及附建工程建设、种植园建设及购置设备和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第三时期为检查验收时期:用3个月时刻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竣工决算。

七、建设项目效益推测与分析

1、项目建设生态、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进展中药事业,挖掘中医药的庞大潜能,对茯苓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开发,造福人类,造福社会,其社会生态效益要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罗田地道药材资源专门是茯苓资源,向山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供应良种,疏通销售渠道,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加速成果转化,开发系列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确保人民的躯体健康;二是持续创新产品,扩大出口,为本地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地点财源;三是依靠资源优势,大力进展生态农业,有效利用生态条件,确保项目用材的永续利用,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四是带动有关产业的整体进展,实现加工增值。

2、项目建设经济效益推测与分析

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达产期收入、成本、毛利估算表

销售售费用按销售额的1%,为2810×1%=28.1万元;

治理费用按销售额的2%,为2810×2%=56.2万元;

销售税金及附加按销售额的7%,为2810×7%=196.7万元;

A、年创净利

=[1031.6-(28.1+56.2+19637)]×(1-所得税率33%)

=502.9(万元)

B、项目项目投资净现值(折现率按10%,项目期按20年)

=502.9(P/A,10%,20)(p/s,10%,2)-1000

=2538.22(万元)

C、投资回收期=1000/502.9=2(年)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创净利502.9万元,投资现值达2538.22万元,2年即可回收投资成本,在财务上可行。

⑵茯苓多糖提取经济效益分析

每年加工提取茯苓多糖30万公斤,产值3000万元,提取成本1400万元,扣除税费300万元(销售费率1%,治理费率按2%,税金及附加费按7%),实现税前利润1300万元。

A、年创净利

=1300×(1-33%)=871(万元)

B、项目投资净现值

=871(P/A,10%,20)*(P/S,10%,2)-2600

=3528.04(万元)

C、投资回收期=2600/871=3(年)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创净利871万元,投资净现值达6128.04万元,3年可收回投资成本,在财务上可行。

八、结论及建议

该建项目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罗田资源优势,发挥项目建设业主单位生产加工技术之长而拟兴建的,具有十分宽敞的进展前景,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明显,建设方案合理,投资规模适度,只是目前缺少资金投入,一时难以启动整个项目的实施,因此热忱欢迎宽敞客商前来独资或合资,投资兴业,共谋进展。

怎么种植茯苓

怎么种植茯苓 篇一:茯苓栽培技术 茯苓栽培技术 一、茯苓简介及选种 茯苓味味甘淡,性平无毒,能入心、脾、肺、肾四经,具有利尿、安神、健脾之功效,能主治体虚浮肿、小便不利、脾虚虚弱、心神不安、健忘、心悸失眠、梦遗白浊、腹泻等症。除以上药用价值外,食用上也是一种佳品。我们经常吃的有茯苓饼、茯苓膏等,还可以在我们平时的饮食中加入一些茯苓做为食疗保健的营养品。由于茯苓也属于食用菌类,所以茯苓的菌丝跟其他的食用菌菌丝一样,呈白色或者灰白色,而我们采收的是就是它的菌核体,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的像拳头那么大,大的直径可以达到35~45cm左右或更大。表皮较薄,呈浅灰棕色或黑褐色,粗糙呈瘤状皱缩,有时部分剥落,内部白色稍带粉红,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茯苓为兼性寄生菌,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cm,喜干燥环境。由于茯苓也是食用菌类的一种,所以茯苓的菌种也是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级别,同其他食用菌一样,茯苓菌种的制种也是要经过从母种接种,扩大繁殖成原种,再由原种扩大繁殖成栽培种这样一个过程。具体的操作上也同其他食用菌的制种操作一样,大家可以参考其他食用菌的制种过程。从有关单位购买母种来进行扩大繁殖,也可以直接从正规单位购

买栽培种来进行栽培。菌种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茯苓的菌种分为四种,即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和广温型。这几种类型在外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第二点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购买。海拔在700米以上的购买中温型和低温型的菌种,海拔在700米以下的购买高温型和广温型的;最后就是在购买菌种时要看好菌丝是否长满并无且其他杂菌。 二、茯苓栽培技术 茯苓的栽培方法可以分为段木栽培、树兜栽培、松针栽培和室内栽培法4种。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是段木栽培法。栽培时间和地域上几乎没有限制,只要适合其生长所需条件就可以栽培。 2.1栽培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树木的选择 段木栽培茯苓以松木为主。虽然任何松树都是人工栽培茯苓的适生树种,但主要采用的松树品种有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赤松、红松、黑松等,也可用杉树和枫香树栽培茯苓,但产量低。松树最好选择生长10~15年左右或者树干直径为10~40cm的松树。生长在阴坡的树木比生长在阳坡的树木栽培茯苓效果好一些。因为阴坡肥沃之地的松树生长高大笔直,松枝较少,材质适中,茯苓产量较高。阳坡的松树树多弯曲,枝多材硬,不利于茯苓菌丝生长。同样的道理,生长在山下的松树比生长在山上的松树栽培茯苓产量高一些。 砍树 砍树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砍树备料,

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

泰达永利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 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逖谟闸锃 (2) 一、项目概要逖谟闸锃 (2) 二、结论逖谟闸锃 (4)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逖谟闸锃 (5) 一、项目建设背景逖谟闸锃 (5)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逖谟闸锃 (6)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逖谟闸锃 (7)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逖谟闸锃 (9) 一、产品简介逖谟闸锃 (9) 二、市场需求逖谟闸锃 (12) 三、社会需求逖谟闸锃 (12) 四、生态改善逖谟闸锃 (13) 五、经济发展逖谟闸锃 (13)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3)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3) 二、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4)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及内容逖谟闸锃 (14)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逖谟闸锃 (14) 二、项目规划、布局逖谟闸锃 (16) 第六章实施进度安排逖谟闸锃 (19)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逖谟闸锃 (20) 一、投资概算逖谟闸锃 (20) 二、资金筹措渠道逖谟闸锃 (20) 第八章效益分析逖谟闸锃 (21) 一、经济效益逖谟闸锃 (21) 二、社会效益逖谟闸锃 (22) 三、生态效益逖谟闸锃 (22) 第十章结论逖谟闸锃 (23)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承德泰达永利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承德泰达永利种植专业合作社 3.建设地点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平房沟村

4、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 5、建设内容、规模 (1)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000亩,其中桔梗300亩,苦参300亩,黄柏1000亩,黄芩200亩,黄芪200亩。 (2)建设中药材加工厂1座,厂址选择:双桥区双峰寺镇平房沟村,占地面积30亩,主要包括厂房、仓库、冷库、晒场等建筑的建设以及加工设备和仓储设备的购进。 6、投资规模及筹措渠道 (1)、投资概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中草药种植基地投资200万元;基础设施需投资400万元;药材加工设备投资150万元;配套建筑工程投资200万元;其他投资150万元。 (2)筹措渠道 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申请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由合作社与北京同仁堂承德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合作引资获得700万元。 7、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怎么样种植茯苓-茯苓种植

怎么样种植茯苓-茯苓种植 更多茯苓种植相关资讯请访问 茯苓系常用大宗中药材,可食用亦可入药。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品年销售量达1000万公斤。其栽培方法如下: 一、选地整地 茯苓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为宜。土壤以黄砂土为好,粘土、砂砾土不宜种植,且不宜连作。选好地后,深翻时要除净杂物,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块,彻底除净杂物。 二、备料 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因此,栽培茯苓要以松树为材料。在生产上主要分为干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 1.干段木备料法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然后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 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俗称“留筋”)。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 2.树蔸备料法在秋、冬季砍伐松木时,选择直径12cm以上的树桩,将其周围1?5m范围内的杂草、表土铲除干净,灌木砍掉,深挖0.8m左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铲去4面树皮,留下4条两指宽的引线。露出地面的树根

最多留4,6条,将其余的根截断。对树根也要铲皮3面,左右侧各留1条手指粗的引线,留根长度1,1.5m。上述各项工作,宜在上年冬季进行。 三、接种 1.接种季节 茯苓接种分春、秋两季。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秋季各地气温相差不大,茯苓可在立秋前后接种。 2?接种方法 茯苓栽培是以菌种或鲜茯苓个(菌核)作为“种子”进行繁殖。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塑料)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鲜茯苓个繁殖则是选用皮薄、嫩红褐色的鲜茯苓个,用竹刀切成带皮、重为0.1,0.15kg的片块作为接种用的繁殖材料。 接种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窖,窖深20cm,宽40,50cm,长度依段长而定。稍平整窖底,撒上杀白蚁药并与土拌匀,将段木顺坡向摆入窖内。先放入两段。用菌种接种时,先在两段木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宽 =150cm×10cm的新口,用镊子将瓶内长有菌丝的松木段片取出,平摆在段木间新口处,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再放一条段木(两段木重20kg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木),覆土10,15cm。用鲜茯苓块接种则在段木的上端锯几处,将鲜茯苓块贴上,轻轻摩擦后用手压紧,用土覆盖。树蔸接种则是在树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和鲜茯苓块分别接种在树蔸的新口处,盖上松木片和松叶,盖土15,17cm,窖面要堆成龟背形。 四、田间管理

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现代农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 二、项目单位概况: 万全县位于八滩盆地西南部,二龙山脉北段南麓,东经104o26'36″-105o10'17″,北纬30o31'57″-31o17'05″,东邻三台,南连大英、乐至,西靠金堂、广汉,北接旌阳、罗江和绵阳。全县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约140公里,幅员面积2063平方公里。罗(江)桂(花)公路纵贯南北,成(都)德(阳)南(部)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成(都)达(川)铁路,成(都)南(充)高速公路横穿中江南面乡镇,乡镇公路四通八达,其中大部分乡镇已建成二级水泥路。万全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绝大部份为丘陵,一般海拔500-600m。县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总降雨量880毫米、多年平均日照1310小时。境内有凯江、郪江等主要河流穿境而过,40%以上耕地由都江堰人民渠引水灌溉。 万全县中药材种植传统悠久,长达200余年,人工栽种药材品种20余个,尤以丹参、白芍闻名遐尔。县内宜种药

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宜种地20万亩。中江是“全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县”,“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八滩)丹参规范化种植中江科技示范区”、八滩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丹参基地”。 三、项目拟建地点 石泉、集凤、合兴、古店、兴隆、辑庆、南山、南华、等10余个乡镇。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2009年全县中药材播种面积6.8532万亩,药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1-10月完成3.12亿元,实现利税0.31亿元,药业规模企业总产值达6.0亿元,实现利税0.4亿元。 1、建设规范化种植核心示范区 按照国家医药管理局GAP认证要求,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区200亩,根据生产情况、技术要求,分期分批对示范村社进行集中培训、做现场、分发书面技术资料等,使生产技术统一,药材质量稳定可靠。 2、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在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有与生产规模配套的良种繁育基地100亩,满足基地生产需要。 3、建立生产基地 按照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建立1000亩的生产基地,做到路网、田网、水网、电网配套,建成后基地灌溉保证率达7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绿色防控面积50%以上。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附件三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课程编号: 学时:4周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 内容概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 法。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 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 想。 建议选用教材:《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 3、《药剂学》; 4、《GMP规范》; 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1版; 6、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 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4周学分:4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确定主要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主要制药设备的安装图,要求计算机AutoCAD 绘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5、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分方法: 6、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指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 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车间布置是否合理,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课程设计结束后,由任课教师以及相关教师主持课程设计答辩会,全班同学按设计组分别进行汇报和答辩;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原理》的化工单元操作及管路计算; 《药剂学》的主要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GMP规范》的有关车间设计的内容; 《化工制图》及AutoCAD内容; 《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形式和学时分配 1、课程设计:从以下给定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题; 2、设计时间为2周;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研究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研究 胡朝暾, 肖 毅, 周鹏飞, 付 明, 胡 兴 (怀化学院11生命科学系; 21民族药用植物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怀化 418008) 摘 要:对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和抑菌试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设计了两种不同提取茯苓多糖的方法,分别为:稀碱浸提法和水提醇沉法1通过比较上述两种不同方法的多糖提取率,发现稀碱浸提法的提取率较高,是一种较好的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1另外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对两种方法所提茯苓多糖进行抑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特别对大肠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效果明显1 关键词:茯苓; 茯苓多糖; 多糖提取; 抑菌试验 中图分类号:Q949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2)08-0015-04 收稿日期:2012-07-28 基金项目:湖南教育厅一般项目(09C756);怀化学院青年基金项目(HHUQ2009-12);民族药用植物研究与利用湖南省 重点实验室委托项目(HHUW2011-53)1 作者简介:胡朝暾(1977-),男,湖南安化人,怀化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蜘蛛生理学、生态学和蜘蛛毒素1 茯苓(poria cocos (Schw 1)Wolf)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依附松树根生长1茯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等地[1]1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和历史悠久的食品,也是湖南靖州重要的生物资源1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茯苓的药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15神农本草经6中,把茯苓列为上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0的作用1此外,茯苓也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食品1早在唐朝集市食摊上就有用茯苓、糯米、白术磨粉制成的茯苓糕,后来先后又出现了茯苓包子、茯苓粥1因此,茯苓也是国家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0的一种1药理实验表明茯苓具有渗湿利尿、合胃健脾、宁心安神、抑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降低血糖的功效[2-5] 1其中主要功能体现者为 茯苓多糖1 茯苓多糖(pachy man)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真菌多糖,约占整个茯苓菌核干重的70%-90%[6]1茯苓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催眠、抗炎等作用[7],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1茯苓多糖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从而为肿瘤、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还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用于保健品的开发与研制1因此,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开发意义重大1故对茯苓多糖的提取进行探索,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初步的检测1 2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茯苓:购自湖南怀化市靖县茯苓大市场1带回实验室后切成小块后用粉碎机粉成粉末,放入30e 的烘箱中干燥后备用1 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来自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微生物学实验室1212 试剂与溶液的配置21211 基本培养基: 牛肉膏3克,蛋白胨10克,NaCl 5克,琼脂5克,水1000ml 、pH 710~712、121e 灭菌20min 121212 5%苯酚试剂的配制: 称取苯酚5g,加水100ml 使溶解,至棕色瓶中,得浓度为5%苯酚试液121213 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105e 干燥恒重的葡萄糖50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容量瓶中121214 茯苓多糖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茯苓多糖50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容量瓶中,过滤,滤液备用121215 015麦氏比浊管的配制 01048mol P L 的Bacl 2015ml 和0118mol P L 的H 2SO 4 第31卷第8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1311No 182012年8月 JOURN AL OF HUAIHUA U NIVERSITY Aug 1,2012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目录 1.课设目的 (1) 2.背景与基本原理 (1) 2.1背景 (1) 2.2基本原理 (1) 2.2.1基本概念 (1) 2.2.2基本策略: (2) 2.2.3边缘检测 (3) 2.2.4导数和噪声 (4) 2.2.5高斯拉普拉斯(LOG) (4) 2.2.6边缘连接和边缘检测 (4) 3.源代码 (5) 3.1对于只有车牌无车身的图像: (5) 3.2对于有车身和车牌连接的图像 (5) 4.处理结果 (6) 4.1对于只有车牌无车身的图像: (6) 4.2对于有车身和车牌连接的图像 (8) 5.心得体会 (9) 6.参考文献 (9)

1.课设目的 1)加强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解 2)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背景与基本原理 2.1背景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图像分割的方法和种类有很多,有些分割运算可直接应用于任何图像,而另一些只能适用于特殊类别的图像。有些算法需要先对图像进行粗分割,因为他们需要从图像中提取出来的信息。许多不同种类的图像或景物都可作为待分割的图像数据,不同类型的图像,已经有相对应的分割方法对其分割,同时,某些分割方法也只是适合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图像分割。分割结果的好坏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及要求衡量。在本报告中是对车辆牌照中的文字和数字部分进行处理。 2.2基本原理 2.2.1基本概念 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是指将图像中具有特殊涵义的不同区域区分开来,这些区域是互相不交叉的,每一个区域都满足特定区域的一致性。图像分割是图像识别和图像理解的基本前提步骤

茯苓多糖的提取

茯苓多糖的提取技术 作者:周琳班级:食品0931班 【摘要】茯苓多糖为我国传统中药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血脂、保肝、催眠等作用,可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促进其开发应用,文章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近几年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茯苓多糖,提取,超声波法 1.引言 自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多糖(zymosan)具有免疫增强以及抗肿瘤作用以来,人们对多糖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茯苓多糖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什么作用呢?茯苓多糖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真菌多糖,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约占整个茯苓菌核干重的70%~90%[1],其化学组成为(1→3)-β-D- 葡聚糖[2]。茯Poria cocos (Schw.) Wolf又称茯菟、茯灵、松薯等, 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在我国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自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以及抗肿瘤作用以有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南等省。茯苓是一味使用历史悠久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谓其“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宁神,不饥延年。”《本草纲目》也记载:茯苓“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历代医家均肯定茯苓既有滋补强身作用,又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茯苓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能治疗脾胃虚弱、遗精早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小便不利、呕吐腹泻等症。其主要有效成分茯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其不仅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其性味甘、淡、平,归脾胃肺肾经,有利水渗湿、益脾宁心之功效。主治气虚劳伤、水肿、痰饮、呕吐、腹泻、热淋、遗精、惊悸、健忘等证。茯苓多糖是茯苓的有效部位之一,为灰白色粉末,味微咸,无臭,略有吸湿性。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肝与催眠、

茯苓

茯苓的本草学研究 【摘要】从本草学的角度对中药茯苓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茯苓的应用历史;古人对茯苓生长现象的认识;古代茯苓所用品种的考证;茯苓人工栽培的历史和栽培方法;古代对茯苓伪品的鉴别方法以及古今人们对茯苓的合理利用等。茯苓的应用历史极为悠久,古人对茯苓的生长现象认识较为肤浅,其观点又分为是松脂生成和松的营养物质生成两大类,所用品种古今一致。在梁代就已开始人工栽培茯苓,明清时代茯苓的栽培技术就已相当先进,在清代就已出现茯苓的伪品,其鉴别真品的方法较为粗糙,茯苓除做药用外,古今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 【关键词】茯苓品种考证栽培应用 茯苓古今均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云:“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现对茯苓的有关问题从本草学的角度探讨如下。 古人对茯苓的认识 茯苓是一种真菌,对菌类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在英国物理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65~1703年)发明显微镜之后的事,其历史不到300年。漫长的古代社会,人们一直徘徊在宏观世界之中,所以对茯苓这类菌类植物了解并不深入,关于茯苓是怎样生成的,古人的认识并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茯苓是由松树的树脂变成。如《淮南子》云:“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东汉高诱注云:“茯苓者,松脂也。菟丝生其上而无根,一名女萝也。”这里所云的“菟丝”显然不是指现在旋花科植物菟丝,因为松树不是旋花科植物菟丝的寄主,而是指茯苓的菌丝生于地面,或者是现代的松萝科松萝。《证类本草》引《典术》云:“茯苓者,松脂入地,千岁为茯苓。望松树赤者下有之。”[1]《本草述钩元》“茯神”项下引类明曰:“茯苓是古松流肪入地,久得霜露泉壤之精气而成。”[2]这些文献所述都认为茯苓是松脂变成。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党支部 圣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二O 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东寨镇上三坝村。东寨镇上三坝村位于312国道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三干渠上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庙儿庄,全村辖6个村名小组,335户,138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0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6.5亩。全村以优质啤酒大麦、小麦种植为支柱产业,以发展舍饲养殖和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其中:甘草4000亩;黄芪6000亩),年产甘草*吨,黄芪*吨。 2)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1个,产品为:黄芪、甘草等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2年5月—2014年5月)。 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寨镇上三坝村。 (2)项目带动能力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全村335户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药材试种植基本情况 (一)种植情况 2011年,在圣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本村种 植甘草2000亩,黄芪2000亩,总计种植4000亩,总产值20万元。按照本村中药材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种植 中药材1万亩,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专业院校、 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为产业 链的全新中药经营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规范化、集约化。进而 使中药材生产成为本村继洋葱、洋芋之后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种植中药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一是增加了本 村农民的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平均收入达7000元,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每亩新增收入800元以上,概算2011 年全村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显著。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是促进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按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在土地种

年处理300吨茯苓提取车间浓缩工段工艺设计

引言 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制药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中药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主要设备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上的合理性两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茯苓有成效成分的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工艺设计。茯苓提取车间浓缩工段工艺设计主要为了蒸出水,是提取液浓度增大,主要研究浓缩工段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及其工艺计算并且绘制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提取液的浓缩是现代中药制药的关键工艺和技术之一。浓缩工艺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为此,开发了许多先进的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如冷冻浓缩、蒸发浓缩、膜浓缩、树脂吸附分离浓缩,在茯苓提取车间浓缩工段即用了蒸发浓缩。蒸发作为浓缩的重要手段,既能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对中药的品种又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中药生产中应用最早也最广泛。

第1章茯苓提取工艺 1.1茯苓简介 【别名】茯灵、云苓、松苓。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1.1茯苓化学成份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 含量最高可达75%, 为一种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常称为茯苓多糖(PPS), 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 2.三萜羧酸茯苓酸、土莫酸、齿孔酸、松苓酸、松苓新酸等.又报道尚含7, 9(11)-去氢茯苓酸、7, 9(11)-去氢土莫酸、多孔菌酸C及3, 4-裂环-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等.多孔菌酸外用于肝脏具细胞毒作用.此外,含组氨酸、腺嘌呤、胆碱、β-茯苓聚糖酶、蛋白酶、辛酸、月桂酸、棕榈酸、脂肪、卵磷脂、麦角甾醇、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等. 1.1.2茯苓的作用 1.药理作用 (1) 抑菌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茯苓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 利尿作用:25%茯苓醇浸剂给正常兔腹腔注射0.5g/Kg,出现利尿作用。用切除肾上腺的大鼠实验证明,利尿作用与影响肾小管Na+的吸收有关。 (3) 免疫作用:茯苓聚糖对正常及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4) 镇静作用:茯苓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过度的兴奋,同时对戊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有明显的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编辑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菌核含多种成份: 三萜类: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 [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 (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乙酸(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多糖: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苓多糖(PPS),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2]

茯苓的种植技术

茯苓的种植技术 茯苓系常用大宗中药材,可食用亦可入药。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品年销售量达1000万公斤。其栽培方法如下: 一、选地整地 茯苓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为宜。土壤以黄砂土为好,粘土、砂砾土不宜种植,且不宜连作。选好地后,深翻时要除净杂物,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块,彻底除净杂物。 二、备料 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因此,栽培茯苓要以松树为材料。在生产上主要分为干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 1.干段木备料法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然后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俗称“留筋”)。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 2.树蔸备料法在秋、冬季砍伐松木时,选择直径12cm以上的树桩,将其周围1?5m范围内的杂草、表土铲除干净,灌木砍掉,深挖0.8m左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铲去4面树皮,留下4条两指宽的引线。露出地面的树根最多留4-6条,将其余的根截断。对树根也要铲皮3面,左右侧各留1条手指粗的引线,留根长度1-1.5m。上述各项工作,宜在上年冬季进行。 三、接种 1.接种季节 茯苓接种分春、秋两季。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秋季各地气温相差不大,茯苓可在立秋前后接种。 2.接种方法 茯苓栽培是以菌种或鲜茯苓个(菌核)作为“种子”进行繁殖。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塑料)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鲜茯苓个繁殖则是选用皮薄、嫩红褐色的鲜茯苓个,用竹刀切成带皮、重为0.1-0.15kg的片块作为接种用的繁殖材料。 接种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窖,窖深20cm,宽40-50cm,长度依段长而定。稍平整窖底,撒上杀白蚁药并与土拌匀,将段木顺坡向摆入窖内。先放入两段。用菌种接种时,先在两段木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宽=150cm×10cm的新口,用镊子将瓶内长有菌丝的松木段片取出,平摆在段木间新口处,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再放一条段木(两段木重20kg 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木),覆土10-15cm。用鲜茯苓块接种则在段木的上端锯几处,将鲜茯苓块贴上,轻轻摩擦后用手压紧,用土覆盖。树蔸接种则是在树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和鲜茯苓块分别接种在树蔸的新口处,盖上松木片和松叶,盖土15-17cm,窖面要堆成龟背形。 四、田间管理 1.查窖补缺接种后7-10天,便可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这时应检查各窖内的菌情,以便及时补缺。1清晨露水未干时在种植地内察看,若窖内段木已长有茯苓菌丝,则窖上土干燥无露水;若窖上有露水,则说明段木未长有茯苓菌丝。2从窖旁把土挖开,发现段木下段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X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党支部 圣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X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东寨镇上三坝村。东寨镇上三坝村位于312国道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三干渠上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庙儿庄,全村辖6个村名小组,335户,138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0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6.5亩。全村以优质啤酒大麦、小麦种植为支柱产业,以发展舍饲养殖和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X化种植基地10000亩(其中:甘草4000亩;黄芪6000亩),年产甘草*吨,黄芪*吨。 2)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1个,产品为:黄芪、甘草等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2年5月—2014年5月)。 3、项目辐射X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X围

本项目建设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寨镇上三坝村。 (2)项目带动能力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全村335户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药材试种植基本情况 (一)种植情况 2011年,在圣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本村种植甘草2000亩,黄芪2000亩,总计种植4000亩,总产值20万元。按照本村中药材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种植中药材1万亩,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为产业链的全新中药经营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规X化、集约化。进而使中药材生产成为本村继洋葱、洋芋之后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种植中药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一是增加了本村农民的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平均收入达7000元,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每亩新增收入800元以上,概算2011年全村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显著。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是促进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按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在土地种植无风险且产出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之下自发将零碎的土地交由基地租

土茯苓的种植产量分析

土茯苓的种植产量分析 一亩的用量在6-10吨左右木材,茯苓菌种每亩需要1800-2000袋,每袋1.8元,田间管理还是比较轻松。 最高出个5000公斤也会有,低的出1000公斤也正常,现在茯苓价格在3元左右。当年可以收获。 一、资源分布及功效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随着这几年对土茯苓的市场需求变大,很多产区现在已经很难组织比较大的货源了。现在主要产区在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有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等作用。 二、供求关系简述 市场上销售的土茯苓基本上都是野生品种,资源的再生时间是3到5年,随着这几年大量的采挖,产区的产量逐年递减。在贵州遵义等地现在已有少量的家种土茯苓,由于投入成本比较大,及生长周期比较长,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种植。随着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极大的刺激了土茯苓需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食用方面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加。 三、历史行情回顾 1、1996-1997年(AB区间):在95年土茯苓的价格比较低只有 2-3元,需要到深山里采挖,回来之后还需要去除须根、洗净、干燥,工序比较繁杂,也比较辛苦,很多人宁愿去外地打工也不愿意去采挖,这也就造成了产区当时的库存不丰。随着药厂对土茯苓需求变大,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市场价格也由4.5元升到7.2元左右。

2、1998-2003年(BC区间):当时产区的野生土茯苓资源还很充裕,闲置的劳动力也比较多,往年的陈货也比较多,造成产区的存货量迅速堆积。在这长达6年的时间里,因为产地还有原来的存货还没有消化,很多药商不敢囤货,一般都选择随购随销,市场需求不足,价格也回到了4.3元左右。 3、2003-至今(CD区间):随着经济水平的、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很多饭馆、酒店都会进行大量采购,在2010年估计消耗了1000吨左右,2011年消耗了1300吨左右2012年消耗了1500吨左右。随着前几年的采挖,土茯苓的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增加了采挖的难度。这几年价格都是稳中有升,目前的市场价格是16元左右。典型的上升趋势,每一次回调都没有打破起涨点。 四、后市行情预测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虽然目前的产量还可以勉强供应市场的需求,随着野生资源的进一步采挖,必定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贵州等地现在已经有少量的家种土茯苓,鉴于其生长周期长,短时间内见不到收益,只有等到一个满意的价位农户才会大面积种植。从价格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2003年到现在价格呈现稳步攀升的势态,这也正是野生资源有限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从2012年6月至今市场价格没有选择先下跌然后在上涨,而是在15元左右徘徊,徘徊的时间越长,向上的信心越坚定,通过时间来换取空间。在未来几年大体是稳中有升。

中药材种植项目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种植项目项目建议书 篇一:2011年4200亩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县******乡二O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县******乡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承德市******县。******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内蒙古的赤峰市相连,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西邻旅游胜地承德,南与唐山连接。自古以来,******就有“鸡鸣三省,通及辽蒙”之称,历史上是沟通关内外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发展成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重镇。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2000亩(其中:秦归14000亩;木香5000亩;秦艽3000亩;桔梗3000亩;天冬3000亩;续断8000亩;付子6000亩)。达产后年产干品药材秦

归224吨;木香250吨;秦艽75吨;桔梗120吨;天冬120吨;续断320吨;鲜付子1200吨。 2)建设加工中药材饮片的初级加工厂1座,产品为:秦归、木香、秦艽、桔梗、天冬、续断、付子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3)建设期限 建设期1年(2011年5月—2012年4)。 3、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4833.49万元,资金按构成分列如下:(1)建设工程费1916.33万元,占总值的39.65%;(2)设备购臵及安装工程费506.40万元,占总值的10.48%;(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92万元,占总值的11.89%;(4)预备费149.88万元,占总值的3.10%;(5)建设期利息70.47万元,占总值的1.46%;(6)流动资金1615.50万元,占总值的33.42%。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乡及周边乡镇海拔范围800—1200m的高半山区的栽培适宜区。 (2)项目带动能力 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105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直接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