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
电气元件辅件装配工艺守则样本

电气元件辅件装配工艺守则1、总则1.1 本工艺守则重要根据GB7251.1-1997。
1.2本工艺守则合用于本厂生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电器元件、辅件安装之用。
1.3应按元件制造厂规定技术规定和安装条件(如需要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所需要空间),使用条件进行按装,对于手动开关按装,必要保证开关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4按装时应遵守本工艺守则外,还应与一、二次线工序互相配合。
1.5工具:卷尺、大小规格板手、套筒、丝锥、工位器具等。
1.6 领料后工位器具应做恰当标记。
2、规定2.1 安装前应看图纸、制作表及技术规定,领料时应按制作表认真核对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否与图纸相符,并检查元器件与否具备国家批准生产允许证、安全认证标志及合格证书和产品阐明书,如无上述证书未经技术部门或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不得安装。
2.2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已损坏元器件不得安装。
2.3 安装前必要擦净元器件上灰尘及油污。
2.4 具备装配图纸产品,必要按装配图安装。
2.5 安装元器件时应满足如下条件:○1操作以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妨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也许;○2维修容易。
应可以以便更换元器件及元器件维修构造连线;○3保证各种元器件飞弧距离和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见表一、见表二、见表三);○4必要保证一次线、二次线制作及安装距离。
2.6 元器件安装顺序应从上至下,由左到右。
2.7 对于并排(列)使用元器件,应按运营先后顺序并列安装。
2.8 同型号成套开关设备,应保证安装一致性,对装有电器元件门、支架、横档、操作手柄、金属零部件与框架接合处,应有一处有接地垫片来保证设备漏电持续性。
2.9 运营需要操作电器元件,安装高度不得高于1900 mm 、不得低于400 mm ;用于紧急动作元件安装高度不得高于1600 mm 、不得低于800 mm ;运营中需要观测仪表、仪器,安装高度不得高于mm 。
2.10 同一种合同成套设备,相似型号、规格元件选用应一致。
开关柜电器元、辅件安装工艺守则

4.2.3 所有元器件都应安装平整,不应有明显的歪斜或仰俯现象。
4.2.4 元器件的排列要考虑相间和相对地距离应符合标准,一般大于20mm,最小不得小于10mm,接触器的位置应离开地面250mm以上。
4.2.5 待所有元器件的排列位置确定后,才能进行钻孔攻丝、去毛刺和安装。
4工艺过程
4.1安装准备
4.1.1 核对领料清单与图纸规定的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一致,若有差错由办公室提出,会同有关部门解决。
4.1.2 领取材料时,应将所领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数量与领料单仔细核对,领料时要小心轻放,并检查元器件外表是否有损坏情况,主要元器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和本厂检验合格证。
黑灰白
无特定含义
除单功能的“停止”或“断电”按钮外的任何功能
5质量检验
5.1检查元器件是否符合图纸规定的型号、规格数量、有无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和本厂检验合格证。
5.2元器件有否破损,安装是否平整、美观,紧固件是否松动。
5.3垫圈、齿形垫圈,衬垫是否按规定放置,螺栓、螺母配合有无露牙超过规定,有无打滑及损坏镀层现象。
4.2.9 安装元器件所用的绝缘板加工后应进行防潮处理即浸防潮漆。
4.2.10产品安装完毕后,应将接地装置涂上凡士林以保证安装和运行时接触良好。
4.2.11在安装一次元件和安装板时应使用齿形垫圈,并保证接地点与主接地点的电气连接良好。
4.2.12在安装塑壳断路器、框架式断路器以及直流、交流接触器时应注意飞弧距离,具体数据参见产品使用说明书。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电器元、辅件安装工艺守则
QC7.5-05-06
编制:
电器元件安装工艺要求

电器元件安装本工艺守则根据《JB/DQ6142》、《GB7251-97》、《GB50171-92》,并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编制。
一、元件领用:1.1接图纸后,熟悉图纸,按照材料计划单并根据平衡使用的材料元件到电器元件库房领取所需电器元件,并认真核对规格型号。
属电学三表、电流、电压、时间继电器必须送检验员检定合格方可安装。
不合格品退回库房。
1.2所有电器元件、辅件在安装前必须检查有无出厂合格证,厂家生产许可证,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进行外观检查,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如有破损,或影响电气和机械功能,无出厂合格证者,严禁使用。
1.3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热继电器的整定值,线圈的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元件安装:2.1所有电器元件、辅件应按照元件制造厂的安装使用说明书的安装要求(使用条件、灭弧距离、拆卸灭弧罩所需距离等)进行正确的安装。
2.2严格按照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图纸及元件明细表、安装布置图(如有)的要求核对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规格型号后安装到位,要求横平坚直。
2.3安装时应尽量考虑方便用户维修。
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
2.4所有元件均应牢固固定在骨架和支架上,紧固螺丝必须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锌层等现象,并采取防松措施,紧固后螺丝应露出螺母1-8螺距。
不接线的螺丝也应拧紧,所有紧固件必须镀锌。
所有元件的出线端应配有接线螺钉,并应进行紧固。
联屏螺钉也应配齐紧固。
2.5对双面维修的开关柜、箱可用螺栓带帽紧固,对单面维修的开关柜、箱必须用攻丝的方式固定。
2.6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应与设备内各元器件的保护接地点直接连接或利用保护导体连接。
2.7对于盖、门、覆板等部件,如上面没有安装电器元件,一般应用金属螺钉或金属绞链连接,以保证电连续性;如果上面装有工作电压值超过安全电压范围的电器设备时,应采用保护导体(一般为黄绿双色线),将这些器件与保护电路连接。
电装工艺守则

电装工艺一、目的为确保产品电装质量,特制定本守则。
二、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整机及单元(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块、腔体等)手工装配焊接的要求及作为质量检验的依据。
三、工艺要求操作者必须熟悉图纸(如装配图、接线图、明细表、导线表)和工艺的有关要求后,才能着手进行操作。
图纸若有更改,有关人员应按更改手续在图纸上作更改标记,并签上姓名和日期。
元件的引线在焊装之前,必须搪锡,以保证焊接的可焊性。
根据焊接的对象不同,正确选用以下的焊接方法:钩焊:指孔状的焊片形式。
绕焊:指无孔方柱或圆柱形的接线柱形式(如穿心电容器)插焊:指有孔接线柱形式(如接插件、穿心铆钉、有孔焊片等)。
搭焊:指无孔的焊片形式。
注:凡采用钩焊和插焊的有孔焊片应两面吃锡,当因焊接的导线粗,不能实现钩焊和插焊时,则允许采用搭焊(包括调试元件),但必须两面吃锡。
当一个接线柱焊接两根以上粗的多股线时,则应分别绕接后再施焊。
对于调试元件一律采用搭焊,其元件引线不要剪短或任意弯曲,待调试完毕后再按第4.4条规定焊好。
装焊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每个焊点处不得超过三根引线,其中的晶体管脚焊接处不得超出两根引线。
根据不同的焊接对象应正确调节不同的焊接温度:260℃~450℃(烙铁控制台指示温度)焊接场效应集成电路(CMOS电路)时,电烙铁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并在手腕上带防静电手腕进行焊接。
根据焊点的大小,器件引线粗细,更换相适应的烙铁头进行焊装,焊接前应清除烙铁头上的氧化层及污物。
焊接插头座时,应严格控制焊锡的用量,以防止松香流入造成接触不良。
在焊接低频插座、小型继电器等容易产生短路的焊接物,其焊接点处应加套大小适当的热缩套管,以免相互间产生短路。
对于低频插头座上的短接线(指活动的孔状接线柱)均用ASTVR型软接导线,不允许用镀银铜线短接,以免增加插头座插拔力和在插拔时针孔受力使短接线断裂。
绑好的线扎应按图纸要求安装在指定位置上,并在适当位置选用卡箍获固线基座固定。
元器件安装工艺

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 • 95精选文库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 29.952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屏、台、箱)等成套开关设备的元器件安装。
2. 工具气动枪、拉铆枪、电工刀、螺丝刀、钢丝钳、尖嘴钳、圆夹钳、扳手、 (挫 刀)、小锤、橡皮锤或尼龙锤、钢卷尺、直尺、钢锯、万用表。
3. 操作前准备工作3.1所领用的各种元器件必须是经过检查合格的产品,并附有生产厂合格标签方能进行领用与安装。
(注:合格证和说明书出厂时随机附上)3.2查对制造规范,核对电器元件型号、规格、数量与制造规范要求是否相符。
3.3备齐所有的安装元器件及紧固件。
3.4领用紧固件,需用专用紧固件车、盒,不得随便用其它物件代替。
4. 安装要求4.1元器件安装必须按施工接线图、按标准、按工艺文件进行安装。
4.2元器件的安装应排列整齐、美观,面板后的元器件安装应便于接线、检测和 维护。
4.3低压柜一、二次出线位置,元器件安装位置距地面不得小于250mm 以上,环境条件不允许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高压柜出线端面距地不低于底图总号咼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18页第1页700mm 。
旧底图总号标准化日期提出部门工艺部审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兀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咼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18页第2页4.4在强电系统中选用的弱电元件应加双重绝缘保护措施(即在元器件与安装板之间加装绝缘板)。
4.5显示元件及按钮的颜色排列见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4.5.1在同一工程中,客户对显示元件及按钮排列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客户要求进行安装;无特殊要求时,可按本公司规定执行。
4.6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包括使用条件、安装尺寸、飞弧距离、维护、拆卸灭弧罩所需要的空间和手动操作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产生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安装电器元件的工艺要求

安装电器元件的工艺要求
1.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为底座的中心端。
2.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齐整,匀称,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更换。
3.紧固各元件时要用力匀称,紧固程度适当。
在紧固熔断器、接
触器等易碎元件时,应用手按住元件一边轻轻摇动,一边用旋具
轮换旋紧对角线上的螺钉,直到手摇不动后再适当旋紧些即可。
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
1.布线通道尽可能少,同时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
层密排,紧贴安装面布线。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不能交叉。
非交叉不可时,,该
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就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
变换走向时应垂直。
4.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5.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高至低,先控制
电路,后主电路,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6.在每根剥去绝缘层的导线两端要套上编码套管。
所有从一个接
线端子(或接线桩)到另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的导线必须连
接,中间无接头。
7.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
露铜过长。
8.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应保持一致。
9.一个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
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电器元件安装工艺作业指导书

3.2.6配电柜内总开关距箱顶距离的要求:
当总开关为125系列塑壳开关时,开关上边缘距柜顶不小于250MM。
当总开关为250系列塑壳开关时,开关上边缘距柜顶不小于300MM。
当总开关为400、630系列塑壳开关时,开关上边缘距柜顶不小于350MM。
3.7其他元件安装固定:
a、晶体管、集成块等电子元件或体积较小,元件重量小于15克的,必须先安装在绝缘底板上,整齐排列,根据元件的类型选择焊接固定或小型紧固件固定,必要时,另做支架固定,固定后整体安装在装置内。
b、电阻、分流器应做支架安装固定,不得悬挂在电器端子或结构上。
4、元件装配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d、箱、柜门元件安装固定:
将元件装入规定孔位,用锁母、卡子或螺栓、垫圈、螺母固定牢固后,试用手搬动元件,不得上下、左右、前后晃动。多只元件排列时应平直。
e、动力箱、电表箱、照明箱配线应走暗线,套橡胶圈。
电度表箱应打电度表(三相表、单相表)进出线孔,102以下表与孔距离为:L=50mm,162以上表与孔距离为L=80mm,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请示技术部门。
5.4从元件上拆下的零件应齐全,妥善保管。
5.5每件具有产品合格证的电气元件,要把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集中放置在塑料袋中,最终交予用户。
4.5元件装配时,应轻拿轻放,不得磕碰,划伤元件壳体表面;不得损坏装置表面的涂漆层。
4.6需调整元件的安装位置时,必须松开全部螺栓,不得用手锤或搬手重击元件或零、部件。
4.7接地点必须标有接地标签符号,紧固件、接触部位不得粘漆、生锈,应用砂纸或锉清理干净。
4.8元件固定完毕后,应将安装时拆下的螺栓、保险芯、开关盖、把手、灭弧罩等零部件全部按原状安装好,如影响接线工作时,要与下道工序做好协调工作。
电气装配工艺规范

电气装配工艺规范2009-02一、安装前的准备1、检查电气元件数量、型号、规格是否与图纸相同。
2、检查电气元件质量:外观是否完好;动作部件是否灵活;3、配件是否齐全。
4、检查控制柜质量:外观是否完好,柜门柜体是否有损伤。
5、按照电路图准备好导线和其他辅助材料,并备好工具。
二、电气元件的安装1、按电气元件安装图安装电气元件,应做到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2、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应按照器件的使用说明要求;要做到安装牢固,不松动;如使用螺丝固定,应配套使用平垫、弹簧垫。
3、走线槽的安装要做到“横平竖直” ,安装牢固;切口平整光滑,无毛边;接头应严密无缝隙;走线槽盖外表光滑无明显损伤,连接处整齐无缝隙。
4、注意事项:PLC安装在接线完成并清洁控制柜之前不得拆掉外面的保护纸套(黄色纸套),防止线头落入。
三、母线的安装。
1、母线要平直,无弯曲,无折痕;安装要牢固,不松动;同一方向的打弯应一致,保持在同一平面。
2、母线外表要套上热缩管,热缩管除接线处外不得有破损外露母线处;由上到下的颜色为黄、绿、红,分别对应L1、L2、L3相。
3、母线除导线外不得与其他导体(如控制柜体)接触,要保持最少20mm勺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空气击穿。
4、母线使用螺栓与导线进行连接时,或母线与母线采用螺栓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母线接触面保持清洁,螺栓孔周边无毛刺;2)连接螺栓两侧有平垫圈,相邻垫圈间有大于3mm&勺间隙,螺母侧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3)螺栓受力均匀,不使电器勺接线端子受额外应力;4)连接处距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小于50mm保证母线通电后,使母线可自由伸缩,防止局部过热及产生热膨胀后应力增大而影响母线安全运行。
5 、注意事项1)切割母排应用机械方法,严禁使用气焊或电焊。
2)母排在校正、校平时,不得使用铁锤直接敲打。
四、接线1、放线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长短来落料,尽量选择最短路径;一端根据实际需要留有一弹性弯头,另一端放有100~ 150毫米的余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 码 3/6
左右侧方向
20
20 25
制订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标题
低压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CXD3-7.5- 生效日期
3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页 码 4/6
对于塑壳开关,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并排靠近安装。 3.2.3 交流接触器的安装
a 有飞弧距离要求的接触器,要考虑其安全间距。 b 接触器与热继电器、时间头、辅助触头配合使用时,要配合得当,插接牢固可靠。 c 常用接触器 CJ20 的飞弧距离见表 5 d 拉触器安装位置有特殊要求时,以相应接触器的技术要求为准:
得改变(部分进口与仿进口产品允许下进上出线)。 b 空气开关的安装要满足其飞弧距离和绝缘距离要求(参见开关说明书),部份空气开关
制订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标题
低压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CXD3-7.5-3 生效日期
页 码 2/6
的飞弧距离和绝缘距离见表 1 至表 4。 c 安装好后,应手动分合 3 至 5 次,动作要求可靠,无卡阻现象。
dz20空气开关的飞弧距离dw15飞弧距离me的飞弧距离空开型号飞弧距离fmmdw1520250dw15400250dw15630250dw151000350dw151600350dw152500350dw154000350型号me6301900250me20002900350me32003200350me4000400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低压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制订单位技术质检部文件编号cxd3753生效日期左右侧方向dz20y10015080dz20j10015080dz20g10020080dz20s10015080dz20c1601005020dz20y20015080dz20j20015080dz20g20020080dz20c2501505020dz20s25015080dz20c4001508025dz20y40020080dz20j40020080dz20g40025080dz20c63015080dz20y63020080dz20j63020080dz20s63020080dz20y125020080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低压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制订单位技术质检部文件编号cxd37546对于塑壳开关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并排靠近安装
DZ20 空气开关的飞弧距离
制订
表2
DW15 飞弧距离
空开型号 DW15-20 DW15-400 DW15-630 DW15-1000 DW15-1600 DW15-2500 DW15-4000
飞弧距离 F(mm) 250 250 250 350 350 350 350
ME 的飞弧距离
表3
型号
F
ME630~1900
表1
A 150 150 200 150 100 150 150 200 150 150 150 200 200 250 150 200 200 200 200
飞弧距离 B 80 80 80 80 50 80 80 80 5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动触头上。 b.刀开关操作手柄要转动灵活,触头要接触可靠。
制订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标题
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CXD3-7.5-3 生效日期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页 码 6/6
c.安装好后,要进行分合闸试验,调整好刀闸在同一直线上,保证合分闸时每相闸的同 期性。
3.2.6 电流互感器的安装 a.电流互感器(如 LM81-0.5,LMZJ1-0.5)应固定在安装条上,固定母线式的应固定在 母线上,部分进口仿的电流互感器可用绝缘板,绝缘扎带绑在母排上。 b.穿心电流互感器要注意其穿心匝数。 c.电流互感器的一次进线端为 L1 或 P1,负荷端为 L2 或 P2。
制订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标题
低压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CXD3-7.5-3 生效日期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页 码 1/6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低压成套电气设备的元器件安装,作为指导生产和检验用。
2 使用工具和材料: 2.1 工具:开口扳手、套筒扳手、螺丝刀、木锤、手电钻、丝攻、角尺、钢卷尺。 2.2 材料:按领料单领取所需的电气元件和装配时要用到的各种标准紧固件。 3 工艺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元器件安装应牢固可靠、布置合理、排列整齐,绝缘器件无裂纹缺损。 3.1.2 元器件安装要满足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同时要考虑一、二次接线及维修方便。 3.1.3 所有元器件的附件(如灭弧罩、隔弧板等)不得随意弃掉不用。 3.1.4 安装完毕后,不得有任何异物(如螺钉、工具等)留在元器件内部和外壳上。 3.1.5 同一型号规格的产品(应保持一致),元器件安装应保持一致。 3.2 常用元器件安装 3.2.1 指示灯和按钮的安装:
F(mm) 10
30
60
70
80
100
110
1200
3.2.4 HH15 和 QSA 的安装要求:
a.定位:对于固定安装的,安装位置已定;对于抽屉安装的,安装位置与门板的距离见
附图和表 6(HH15 与 QSA 相同)。
表6
参数 型号规格
QSA 63 125
QSA 160
L1 165~225 220~270
L2 165~385 220~390
QSA 630
250~265 250~529
b.调整开关的上下,左右位置,使操作杆和操作手柄配合得当。 c.手柄与门要可靠联锁,当开关在闭合位置时,柜门不能打开。 3.2.5 刀开关的安装: a.刀开关只能垂直安装,不允许水平安装或倒装,电源进线侧应在静触头上,负荷侧在
制订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标题
低压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CXD3-7.5-3 生效日期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页 码 5/6
表5
型 号 CJ20-16 CJ20-40 CJ20-63 CJ20-100 CJ20-160 CJ20-250 CJ20-400 CJ20-63
a 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必须符合要求,(图中有特殊规定的例外)。 b 指示灯:停止状态用绿色,运行用白色或红色,过载用黄色,电源指示可按相序色标
配。 c 按钮:起动用绿色,停止用红色,试验或其它用途的可选用除红、绿二色以外的其它致。 3.2.2 空气开关的安装 a 通常情况,空气开关正向安装,上端进线,下端出线,如水平安装时其进出线方向不
250
ME2000~2900
350
ME3200~3200
350
ME4000
400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标题
低压电气元器件安装工艺守则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CXD3-7.5-3 生效日期
型号
DZ20Y—100 DZ20J—100 DZ20G—100 DZ20S—100 DZ20C—160 DZ20Y—200 DZ20J—200 DZ20G—200 DZ20C—250 DZ20S—250 DZ20C—400 DZ20Y—400 DZ20J—400 DZ20G—400 DZ20C—630 DZ20Y—630 DZ20J—630 DZ20S—630 DZ20Y—1250
3.2.7 仪器仪表的安装 a.仪器仪表要排列整齐,同一批产品要求仪器仪表安装在同一高度。 b.用观察窗观察箱内的仪表时,仪表的指示要在视线范围内。
3.2.8 端子安装 a.端子可以横装也可以坚装,但要保持有足够的接线空间。 b.端子应标有端子排列序号。 c.端子的大小应根据安装导线截面选用。
4 注意事项 4.1 所有元器件必须轻拿轻放,以免损伤和降低其精确度。 4.2 元器件本身已调整好的参数,不要随意调整。 5 工艺过程 5.1 按照图纸和领料单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5.2 根据图纸对照实物,看其型号规格是否相符。 5.3 按照一次布置图依次安装元器件。 5.4 调整其垂直度,水平度。 5.5 紧固 5.6 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