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理论前沿论文之
营销策划论文参考文献

营销策划论文参考文献导语:营销策划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营销策划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下面是分享的营销策划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1]段小明,胡波,郑兴华,解晋东.化妆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xx(11)[2]董维维,庄贵军.中国营销渠道中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关系型治理的影响[J].管理学报.xx(10)[3]杨惠.国外品牌轴承在中国市场的渠道管理浅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xx(05)[4]李杨.营销渠道理论综述[J].经营管理者.xx(06)[5]石凯鸣.内外超市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比较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xx(10)[6]刘小莲.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经营战略策略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xx(06)[7]瞿莉娜.现代企业营销渠道体系的整合与创新途径[J].现代营销(学苑版).xx(05)[8]郭华山,赵毅.国内外化妆品市场观察[J].日用化学品科学.xx(04)[9]杨柏超.我国化妆品行业网络营销问题和对策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xx(03)[10]赵陈婷,岳彩周,陈岳峰.本土化妆品连锁路在何方[J].中国连锁.xx(10)[11]闫欣洁.浅析国内化妆品市场的消费现状与趋势[J].经营管理者.xx(09)[12]陈强.国内外化妆品市场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xx(01)[13]陆鹏,文华.中国高端百货与高端化妆品对弈中的华丽转身[J].中国化妆品(行业).xx(03)[14]陆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销渠道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xx(02)[15]Tony.大卖场超市逼宫化妆品专营店[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xx(11)[16]刘伟,金远平.基于J2EE的渠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xx(10)[17]本刊部,张萍,郭俊.xx,中国化妆品法规年--年度化妆品行业法规大事记[J].中国化妆品(行业).xx(01)[18]龚振,陆巍,钟爱群.基于渠道权力的营销渠道结构整合[J].商业时代.xx(11)[19]范小军,陈洁,陆芝青.营销渠道变革与模式选择研究理论述评[J].企业经济.xx(03)[20]杨晶,江红红.SuperMario勇闯第一关:怎么管理经销商?[J].现代营销(学苑版).xx(11)[21]朱桂平.客户关系管理与分销渠道整合[J].商业时代.xx(24)[22]赵晓飞.营销渠道的选择及评价标准研究[J].市场研究.xx(08)[23]张继明.从药店到俱乐部--畅谈化妆品营销模式最新走向[J].日用化学品科学.xx(05)[24]贺艳春,张志海.营销渠道结构演变的理性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x(03)[25]冯赳善.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xx[26]李南.我国化妆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xx[27]王佳蕾.上海莱姿化妆品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xx[28]吴丹青.泉州市化妆品安全问题及其治理研究[D].华侨大学xx[29]董冰心.特殊用途化妆品现状及监管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xx[30]袁铮.化妆品营销渠道研究[D].四川大学xx[31]苗丹.化妆品购买行为偏好研究[D].渤海大学xx[1]弗雷德·R·戴维着.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xx.[2]斯蒂芬.P.罗宾斯着.管理学.中国人民出版社,xx.[3]邓胜梁,许绍李,张庚森着.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策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70-271.[4]Louise.Boone,David.Kurtz.当代市场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xx.[5]李睿.我国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创新研究.现代商业,xx,(6):96-97.[6]段玉英.市场营销调研探讨[J].前沿,xx(9):97.[7]杨淑红.浅析我国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技资讯,xx.12.[8]王国栋.营销理论的历史和未来,江苏商论,xx,(11):60-61.[9]肖凤桢,韦秀长.4P真的过时了吗.经济师,xx,(6):267.[10]杨涛,葛松林.企业营销渠道系统创新动因分析.商业研究,2000,(5):91-93.[11]伯特·罗森布罗姆着.营销渠道管理.李乃和,莫俊芳等译.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xx:140-214.[12]菲利普科特勒等着.营销渠道管理.李乃和,奚俊芳等译.第11版.华夏出版社,xx.[13]臧良运.关系营销的发展及其实施策略[J].商业时代,xx,(9):20.[14]刘辉.基于关系营销的销售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xx,(8):15.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1.谈谈营销策划中广告策划的应用2.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3.营销策划中广告运用策略4.分析营销策划课程模块教学5.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营销策划》教学中的运用6.营销策划实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7.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中的问题与对策8.市场营销策划完善措施探究9.市场营销策划存在问题分析。
香格里拉7p论文1

一、香格里拉酒店简介久负盛名的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坐拥旖旎外滩美景,以其热情周到的香格里拉式产品及世界一流餐饮美食而闻名国内外。
酒店地处上海乃至全国的商业中心地带--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毗邻浦江而建,俯瞰迷人风光,地理位置无与伦比。
距离浦西市中心只需15分钟路程,离上海国际机场也只有30分钟的车程。
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2005年7月耗资1亿3千万美金的紫金楼扩建工程圆满完工,隆重推出多套新增客房和套间,同时还包括了集世界时尚最前沿的设计于一体的餐厅和酒吧、除现有大宴会厅外又增加--盛事堂大宴会厅、香格里拉特有的“气”水疗设施以及新增设的别致的“阳光房”室内游泳池。
紫金楼共36层,其内豪华客房的构造延续了酒店宽敞舒适的美誉,房间面积至少54平方米(581平方英尺)。
2009年,浦江楼又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贵宾。
经过改造后的客房在设计上中西合璧,融和了欧洲经典风格及中国花卉元素。
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2009年再次荣获“中国酒店金枕头奖”。
二、环境分析1、微观营销环境(1)企业内部环境酒店内部营销环境有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
供应商在原材料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提供的资源价格也会影响到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利润。
所以香格里拉的企业内部营销环境也是在占据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
营造良好经营环境要从企业内部做起,这是企业战无不胜的原理。
(2)顾客顾客是一切产品的中心。
一切的营销活动都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中心。
香格里拉酒店的主要的顾客就是广大的消费者,一但脱离了消费者,香格里拉酒店就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3)竞争者香格里拉酒店的较为强劲的竞争者数不胜数。
消费者消费的时候都是根据酒店的文化和产品去的。
面对有限的市场,各公司疯狂的降价,使得该酒店的市场占有率下降,销售额逐年减少,竞争对手分析,在高档酒店的竞争中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如希尔顿酒店,北京酒店等著名酒店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4)公众广告的效果和在宣传的力度。
崔迅(营销前沿专题)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前沿类课程。
旨在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理论及实践等的最新动态。
This course is a frontier course for sen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marketing.It aim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2.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原则包括:市场营销理论前沿、市场营销企业实践活动前沿和社会消费需求变化新动态等方面。
具体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当时有关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学习、理解其他专业课程基础上,对市场营销有关前沿问题的进一步了解,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是做好毕业论文准备之一。
二、课程目标(一)专业教育目标:使学生了解营销理论或方法的前沿问题,以及营销实践等焦点问题。
提高、拓宽学生- 1 -专业思维能力和视野,提升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了解市场营销有关的理论前沿问题,或学术上典型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
(2)了解企业营销实践中出现的新的典型情况、新思路或新做法。
(3)了解社会消费需求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二)思政教育目标:本课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先做人,再做营销”。
培养学生在营销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讲求伦理道德。
要以科学务实的精神探索社会主义新形式下市场营销的规律;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发、创造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以强烈的责任感为企业顾客、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增进社会福祉。
在市场营销课程学习阶段争取机会参加社会调研,参与企业的营销咨询和策划,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于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认识及毕业打算

关于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认识及毕业打算10工商1班D1******* 俞晓凤第一部分、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
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一、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同时又使企业获得增值效益的经营活动和管理职能。
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负责识别、预测和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又使企业有利可图的管理职能。
市场营销正是通过市场来促进交换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活动,它渗透生产和消费领域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促进买方和卖方加以顺利实现。
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
简称“营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二、关于市场营销理论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市场营销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创立,源于工业的发展。
这时市场营销学的研究特点是:a. 着重推销术和广告术,没有出现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概念和原则;b.营销理论还没有得到社会和企业界的重视。
第二阶段:应用阶段。
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结束为应用阶段,此阶段市场营销的发展表现在应用上。
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开始走向社会,被广大企业界所重视。
第三阶段:形成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市场营销学的发展阶段,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
80年代至今,为市场营销学的成熟阶段,表现在:a.与其他学科关联,b.开始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80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革命时期,开始进入现代营销领域,使市场营销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关于市场营销的作用第一,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满足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需要。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产品、价格、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的矛盾。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在一篇科学严谨的学术论文中,引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搜集的营销策略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论文参考文献一:[1]卫海英,王贵明.品牌资产构成的关键因素及其类型探讨[EB/OL].预测,2003-03-15:[2]于春玲,王海忠.赵平.品牌权益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评述[EB/OL],财经问题研究,2005-07-10:[3]范秀成.基于顾客的品牌权益测评:品牌联想结构分析法[EB/OL].南开管理评论,2000-06-12:[4]丁家永.整合营销观念与锻造核心竞争力[EB/OL].商业研究,2004-08-15:[5]马瑞华.城市品牌定位与品牌溢价[EB/OL].商业研究,2006-08-21:[6]何志毅,赵占波.品牌资产评估的公共因子分析[EB/OL].财经科学,2005-01-10:[7]李倩如,李培亮.品牌营销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8]管信林.市场营销战略若干问题探究[EB/OL].安徽大学学报,1994-01-09:[9]段齐昌.市场营销战略研究[EB/OL].佛山大学学报,1995-05-25:[10]邱红彬;论品牌定位系统及其应用[EB/OL].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04-08:[11]石涛.基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打造[EB/OL].中国安防,2006-03-01:[12](美)戴维·阿克.《管理品牌资产》.奚卫华,董春海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3]陈春花.品牌战略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5-48.论文参考文献二:[1]伍青生、余颖、郑兴山,精准营销的思想和方法,市场营销周刊,2006年8月第一版.[2]尹启华、邓然,精准营销研究现状,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9期.[3]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等,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4]徐海亮,论精准营销的体系及理论,中国邮政报,2006年,914期.[5]刘征宇,精准营销方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月.[6]徐海亮,精准营销理论,2006年7月.[7]周建民,市场营销理论的百年发展与创新,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2月.[8]董秀明,依托营销网络,实施精准营销,提升ZH品牌价值,2012年全国网建会主题报告.[9]单国荣,论ZH品牌精准营销六大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商业,2012年.[10]伍青生、余颖、郑兴山,营销新发展:精准营销,经济管理,2006年.论文参考文献三:[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第十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安涛,共性问题均有东风日产略好北京现代、东风日产质量与售后分析[J],品质汽车,2013(12)[3]韩辉,销售人员培训与管理教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4]李飞,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创新100营销人前瞻2012[Z],成功营销,2013(1)[6]张莹,梅强,我国汽45店的销售现状及原因分析[J],经营观察,2006(5):23一26[7]赵富强,汽车营销模式的国际比较[J],北京汽车,2012(3)[8]邱华桢,轿车品牌专卖模式及其发展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0):125‐127[9]康灿华,跨国公司在华汽车营销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张立玮,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1):34‐37[11]胡娟,销售渠道管理,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5‐100论文参考文献四:[1]弗雷德·R·戴维着.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斯蒂芬.P.罗宾斯着.管理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3]邓胜梁,许绍李,张庚森着.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策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70-271.[4]Louise.Boone,David.Kurtz.当代市场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李睿.我国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创新研究.现代商业,2009,(6):96-97.[6]段玉英.市场营销调研探讨[J].前沿,2005(9):97.[7]杨淑红.浅析我国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技资讯,2007.12.[8]王国栋.营销理论的历史和未来,江苏商论,2005,(11):60-61.[9]肖凤桢,韦秀长.4P真的过时了吗.经济师,2003,(6):267.[10]杨涛,葛松林.企业营销渠道系统创新动因分析.商业研究,2000,(5):91-93.[11]伯特·罗森布罗姆着.营销渠道管理.李乃和,莫俊芳等译.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40-214.[12]菲利普科特勒等着.营销渠道管理.李乃和,奚俊芳等译.第11版.华夏出版社,2004.[13]臧良运.关系营销的发展及其实施策略[J].商业时代,2008,(9):20.[14]刘辉.基于关系营销的销售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08,(8):15.。
网络环境下图书市场营销的对策分析-以新华书店为例论文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三年数据,仅2018年一年,图书市场的零售销售额就为1223.59亿元,受网络冲击较大。在国外,亚马逊等网络书店也开始抢占实体图书市场,O2O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近些年被广泛采用于图书销售。在国内研究领域,对于互联网下实体图书市场营销,目前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鲜少有关于实体书店在网络时代营销策略方法的研究。
Key words:Xinhua bookstore ,Marketing ,Model ent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y bookstore ,Book distribution
新华书店作为国内一家古老的国有图书发行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图书销售系统。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民读书风兴起,中国梦的复兴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崛起。但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体图书市场机危并存,此篇论文主要以新华书店为例子,研究在互联网影响之下实体图书市场的销售。
关键词:新华书店,营销模式,实体书店,图书发行
Abstract
Xinhua Bookstore has been a state-owned traditional culture company for over 80 years. However, as the Internet ag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ise of online marketing has led some online bookstores to rapidly take over the operating share of the physical book market. Analyz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develop the right marketing strategy.
田丽-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认识

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认识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很荣幸能在我大二的时候,学习了《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的确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到处要和经济打交道,所以多了解和掌握跟经济有关联的知识尤为重要。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浅显地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教人们如何销售东西的。
然而,当经过老师专业的上课和讲解之后,我发现市场营销是一门很有内涵和深度的学问,不仅仅是如何销售商品,它是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顾客,及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织与其利益关系人受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其中包括市场机会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组合,确定营销计划,产品生产,营销活动管理以及售后服务,信息反馈,还有营销的各种策略分析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现在我就说说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认识。
通过一个学期的市场营销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对市场营销的兴趣更浓了。
自己平时就喜欢看一些营销的案例,再加之老师总是会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说一些各行各业品牌营销的案例,更是激起了我想要深入研究的求知心。
本来还感觉没趣的理论知识,加上老师的介绍与讲解,变得生动,也就加深了我对知识的了解和吸收。
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不能说把市场营销的全部知识都学透彻或是全部掌握,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让我们跟市场营销有了非常亲密的接触,对于市场营销有了全新的理性认识,还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系统了解。
市场营销,可以说是跟我们的生活最贴近的一门课程,不论是超市,还是大街小巷都有经济和市场的身影,这些不都是市场营销么?全新的认识引起了我对这门课极大的兴趣。
我们所学的市场营销学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穿、从企业战略到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者行为分析、组织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调研与预测以及营销战略等等。
这是一门非常成体系的课程。
我注意到,我们所学的《市场营销学》这本书,跟其他市场营销学的书籍有一些小小的不同,内容详实而且还有很多企业案例,这些案例有点符合我们的消费市场,有点贴切我们的生活区域,让我感动自然也有动力和兴趣去学习和了解。
新营销环境下企业渠道的变革与创新

新营销环境下企业渠道的变革与创新作者:李丹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6期[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剧烈,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日趋复杂,产品、价格、促销等三大营销策略已经难以取胜,渠道变革和创新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和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目前一些企业渠道面临的困境,分析其原因,提出渠道创新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渠道渠道变革渠道创新[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13-01在产品、价格、促销活动同质化趋势加剧的环境下,企业凭借产品优势、价格竞争、促销活动赢得市场已非常困难。
如今,销售渠道已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重心,并成为企业制胜的武器,所谓渠道为王,渠道制胜。
在企业的营销环境不断变化和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重视渠道管理与创新是企业成功的重要途径。
一、当今企业渠道的困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市场逐渐细化,原有的渠道已不再适应。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整个渠道系统或部分渠道系统必须随时进行变更和创新。
正确地分析自身渠道的优劣势,对已有渠道进行结构调整,尝试和探索新渠道,这是新营销环境下企业渠道的必然要求。
国美苏宁的日益强大,使传统的家电渠道模式受到了重创。
2004年,格力与国美分手,自建渠道,曾经一度获得发展,时隔3年,再度与国美联手。
2008年,全球PC巨头戴尔公司决定放弃单一直销模式,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波多黎各,戴尔电脑将进入沃尔玛超市进行销售,并逐步向全球铺开。
这项渠道变革被认为是戴尔公司颠覆性的战略变革。
可口可乐按照消费者消费行为进行分类,建立“101渠道系统”,采用高密集型分销渠道,在国内饮料竞争的初级阶段曾发挥了极大的效力,让其将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远远甩在了后面。
但是,好景不长,百事可乐在可口可乐渠道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可口可乐打了个措手不及。
中国的洗发水好迪、拉芳、蒂花之秀、采乐等学习舒蕾,采用“终端营销”模式,曾经风靡一时,如今销售一路下滑,很多品牌已逐渐退出消费者的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理论前沿论文之:
关于声誉营销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市场营销08—2班
姓名:冯永立
学号:200806050208
关于声誉营销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更快,技术手段更新,劳动效率更高,产业裂变更多;另一方面,在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并不断刺激产业大发展的同时,产业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进而导致企业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以及国际国内企业的同台竞技,特别是随着跨国企业对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的加速,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口口相传”、“有口皆碑”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品牌追求的结果——“好的口碑引起7次销售,坏的口碑丧失30个客户”,企业主深知“口碑”对于销售的影响力,也因此尤为注重企业声誉管理。
《辞海》中“声”字就有“名誉”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声誉”解释为“声望名誉”,那么,企业声誉就应该是企业的声望和名誉。
事实上,学术界对企业声誉这一学术术语还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定义。
对企业声誉内涵的理解,不同时期的专家往往是从自己所处的学科角度进行表述的。
关于声誉营销。
符加林博士认为:商标可以体现商品的属性、名
称、包装、价格等内容,因而品牌可以简化为“知名商标”加“良好声誉”。
我国目前情况下,建设品牌的关键也正是要着力于声誉的塑造。
在品牌建设方面,许多企业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完成从“商标”到“品牌”的转化。
而完成这一转化的关键是如何将“商标知名度”转化为“企业声誉”。
基于产品的声誉营销,着重是打造质优,价格公道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美国著名声誉管理学者戴维斯·扬指出:“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当你身处困境时,良好的声誉就是你最重要的财富。
”纽约福德姆大学商学院教授凯文·杰克逊也说:商业的主题是诚信。
有了这个主题后,人们依然要求公司必须创造良好业绩,但是,他们还要求公司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公平交易来取得这些业绩。
因此,杰克逊认为,声誉资本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学新概念,其重要作用是帮助公司在商业环境中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竞争优势;同时帮助企业领导、管理部门在充满猜疑的商业环境中重获信任、树立权威。
众多证据显示,卓越的商誉和非凡的财务绩效之间确有关连性,事实证明,企业声誉分数高于平均值的公司,较有能力维持或获得平均以上的资产报酬率。
在今日商业中,声誉就是一切。
美国伟达公关公司(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公关公司之一,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第一家被中国政府
聘用的外国公关组织),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发现,每五个美国人中,就有四个表示在购买某家公司的产品时会考虑到声誉。
36%的受访者将声誉视为是否购买某样东西的重要因素,超过70%的投资人在做决定时会考虑到声誉——就算收益会因此减少。
这项研究进一步发现,来自美国、英国和欧洲各地的企业领导人相信,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未来会变得更重要,特别是在创造销售,还有召募及留任员工方面。
前些年,大家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乳业地震,导致大品牌“三鹿”在一夜之间破产倒闭。
最近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最直接的经济损失是事件一报道出来,双汇在全国的销售量锐减,直接经济损失达几亿,还不包括品牌价值的损失。
从牛奶添加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到猪肉添加“瘦肉精”以满足消费者“挑肥拣瘦”、在劣质馒头添加了甜蜜素、山梨酸钾、染色剂变身香甜美味的馒头,回收过期馒头加工贴标再上市……当前种种迹象表明,信用危机已经给中国企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消费者的衣食住行不断接受新名词的考验,百姓的化学知识也不断地“与时俱进”,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也在直线下滑。
维护企业声誉,树立良好形象,不仅是企业生存下去的保障,在某种程度来说,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潜在的市场。
认识到企业声誉管理缺位随时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高度重视和营造企业的良好声誉与口碑效应,建立一套可以有效维护企业声誉的预警机制及快速应对策略,已经成为大企业,大品牌公司的共识。
市场经济中,企
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
进行声誉营销必定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符加林博士说:“作为一种判断,我们认为产品和服务严重同质化的中国市场,在经历了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产品加服务竞争之后,声誉竞争必将成为企业竞争新的、更高级的领域。
”
我们将声誉体系分为产品声誉、品牌声誉、企业声誉三个层级。
产品声誉是产品的质量、性价比和售后服务等几方面给消费者留下的整体印象。
其中,产品质量是塑造产品声誉的核心,包括产品的安全性、功能、使用寿命和创新程度等。
品牌声誉是声誉构建的第二层级。
传统观点认为需要用美誉度支持品牌建设,现代观点认为企业的品牌建设必须服务于企业声誉建设。
企业声誉而不是品牌,才是皇冠上的明珠。
企业声誉是指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大众、客户、企业的员工、投资者等对企业的综合印象,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无形资产。
企业声誉体现企业的特性、企业所代表的核心价值以及企业的愿景。
在声誉体系中,三个层级是密切关联的一个整体。
产品声誉是企业声誉体系的物质基础;品牌声誉是企业声誉体系的价值基础;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声誉体系的文化基础。
对企业而言,声誉营销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是顾客满意的基础,是建立顾客忠诚度的保障。
消费者在达成购买之后,对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会形成特定感知,只有当顾客的感知价值超过其预先的期望,顾客才会产生满意,顾客价值也才会被认同。
否
则,不管企业采用何种营销组合策略,只要不能起到增加顾客价值的
作用,其营销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企业的各项营销活动,包括最初的概念研发和市场创意,都必须切合消费者心理,只有从顾客的核
心利益出发,从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出发,最终才可能将概念价值
转化为顾客价值。
但是,任何顾客价值的创造都不是企业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和孤立行为,它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反复沟通和深入互动的结果。
从更高层次来看,企业声誉战略的核心思想往往反映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上,或者说,企业的营销战略如何有效地贯彻和体现企业的声誉战略,就成为
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条件。
一家声誉良好的企业是与其优秀的营销文化紧密相连的,缺乏优秀的营销文化的企业绝不会有良好的声誉。
说企业声誉与企业营销管理是紧密相连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及社会最重要的交界面,企业声誉、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等柔性竞争要素只有通过营销等重要的市场手段及实
体要素来实施才更加有效。
营销的本身,也无不体现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思想、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市场观念与意识形态。
如果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排序,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没有优秀的营销文化,也就无法积累良好的声誉资本。
所以,建设良好的企业声誉,实施企业的声誉战略,预防企业的声誉危机,必须从市场营销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