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政收入视角的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产业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摘要】为更全面深入地分析产业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建立风险价值(V 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湖北省产业结构与财政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第一产业增加值与财政收入呈负相关,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与财政收入呈正相关,且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及第二产业。
湖北省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信息化步伐,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流通业等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和财政收入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产业结构;财政收入;互动关系;V AR模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也对财政和产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大幅提升,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然而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短期性问题仍然突出。
研究湖北省分税制改革以来产业结构状态及变化趋势,理顺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影响的量化关系,对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两者的良性、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产业结构和财政收入之间关系密切,对于其影响关系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
关于产业结构与财政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李平(2009)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变动率及税收总量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同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证实产业结构优化与税收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高凤凤(2012)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发现全国第二、三产业产值与税收正相关,且第三产业产值对税收的影响更大,而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税收呈负相关关系;张华(2008)提出上海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税收超常增长的现象。
关于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徐菁(2008)认为可以通过增加GDP和调整产业结构两种方式促进财政收入增长,而GDP总量的提高主要来自产业结构的优化,所以,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财政收入增长的需要(潘璇,2010)。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科学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财政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构筑河北区域发展

i
环保收费标准 ; 制定鼓励污染减排 的收费政策 ,
加大 污水处 理 收 费 改 革 力 度 , 实 城 镇 污 水 、 落 垃 圾处理 收 费制度 , 探索 试行 重 污染 行 业排 污 费差 别征 收 办 法 , 法 、 面 、 额 、 时 征 收排 污 费 依 全 足 及
返” 的财政激励政策 , 2 1 以 00年为基数 , 企业上
期 ( 第 25 期 ) 总 40
齐协 调 发 展 理 论 。
晕 内涵是 : 一 部分 “
分地 区发 展 慢 点 ,
的地 区 , 终 达 到 最 进 区域协 调 发 展 , 促 进 区 域 协 调 发
化 建设 的战 略任
j 建社 会 主义 和谐 须从 贯 彻 落 实 科 t 的战 略高 度深 会
大意 义 。 ”
进 一 步 推 进 经 济 至 。构筑 河北 区 济 了 机 制在 经 济运 场
向一 圈一 带 一 区
企 业 的生 产 经 营
} 其 市 场 竞 争 能 强 升, 现 经 济 体 制 实
的快速 增长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 现 区 域 经 济 发
! 区域 经 济 发 展 不
域 经 济新 格 局 ,
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 整合各项治理污染资金、
环 境保 护 与建 设 资 金 、 能减 排 资 金 , 筹 用 于 节 统 支持 重大节 能环 保工 程 。 ( ) 二 实施 了有针 对性 的操作 规 定。 河北财 政 支 持 区域 经 济 布局 调 整 的具 体 措 施 主要 侧 重 于 规 范省 以下 财 政 收 入 体 制 。具 体 措 施 有 以下 1 2点 : 1 .对 曹 妃 甸 新 区 、 海 新 区 实 行 省 级 分 享 渤 “ 四税 ” 收人 超 基 数 全 额 返 还 政 策 , 续 支 持 两 继 大经 济增 长极 加快发 展 。 2 对 北 戴 河 新 区 实 行 “ 定 基 数 、 收 全 . 核 超 I
河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2 1 年第2 总第12 02 期( 4 期)
相关研究成果 。 贾康(0 8针对大众对财政收入高 20 )
增 长 的现象 , 出我 国财政 收入 占G P 指 D 比重 提 高主
要受经济发展 、 产业结构变化、 效益与收入提高 、 进
口环节税 收贡 献及 统计 和价 格 因素 的影 响 , 明 了 说 财 政 收入 持 续 高 速 增 长 的 客 观 必 然 性 。 跃 芝 等 纪 (0 9 以 中 国财 政 收 入为 因变 量 、 20) 以第一 产 业增 加
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王建淼(00 分析了经济增长 、 20 ) 产 业 结构 、 有 制结 构 和税 制 变动 对河 北 省财 政 收 所
入 的影响 。 他们 的研究均 为定性分析 , 分析不 足。 定量
宏观税负率低是多数学者 、 政府官员和民众对
河北 省 财政 收人状 况 的印象 。09 , 北省 财政 收 20 年 河 入 占G P 比例 为 1.7 在全 国3个 省 ( 、 D的 04 %, 1 市 自治 区) 中排名 第 2位 。 北 省 是我 国的一 个 经 济 大省 , 8 河 GP D 总量 和人 口均 居全 国第 六位 , 因此 , 对河 北 省宏 观税 负 的研究 具 有重 要 的理 论 和实 践 意义 。 文将 本 在 前人 研究 的基础 上 , 选择合 理 的 因素作 为 自变 量 , 建 立河 北 省 财 政 收 入 影 响 因素 模 型 , 过 对 全 省 通 17 ~0 9 的相关数 据进行 分析 , 出影 响河北 省 98 20 年 找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6 3 4 (0 20 — 0 0 0 10 — 5 4 2 1 )2 0 4 — 4
财政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财政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摘要: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所在。
z市是地处中部的一个地级市。
本文以z市为案例,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理财观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
关键词:财政;县域经济;实证研究近年来,z市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但与全国和全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据2012年县域经济评价体系来对比:z市人均gdp分别为全国和全省的46.9%和57.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4.4和13.3个百分点。
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全国和全省的7%和30%,如果剔除市直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z市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8亿元,人均指标差距更大。
人均粮食产量虽高于全国,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却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总体来看,目前z市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不发达,财政保障能力差,县域经济的发展仍未改变“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现状。
一、制约z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竞争力较弱2012年,z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7.8:42.3:29.9。
近几年虽然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了畜牧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高效农业,但各县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较少,难以形成带动和辐射,农产品深加工及链条经济效益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产优势不突出。
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重点企业规模小,能力弱,全市县域没有一家上市公司。
三产比重虽上升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综上可知,z市产业层次偏低,二、三产业薄弱的局面仍未打破,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较弱。
(二)工业化水平不高,中小企业融资较难在工业化水平方面,z市县域工业经济与地方优势资源不相称,优势支柱产业未形成规模。
总体来看,z市县域工业化基本上处于起步和初创阶段,发展任务非常艰巨。
县域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布局分散,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整体呈现“小、散、差”特征。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首先是 完善竞争环境 , 降低交易 费用 。 易费用是获得准确 交 的市场信息所需付 出的费用 , 以及谈 判和经常性契 约的费用 。 威 廉姆森认 为 , 交易费用分 为两个 部分 , 一是 事先 的交易 费用 , 即 签定契 约 , 定交易双 方的权 利 、 规 责任所 花费 的费用 ; 二是 签定 契约后 。 为解决契约本 身所存在 的问题 , 从改变条款 到退 出契约
” 局, 格 经济结 构 日趋合理 , 产业结 构
不断优化 。
配置到效益 最好 的环节 中去 , 自我发展 , 自主经 营 , 市场竞 争 在 中优胜劣汰 , 大地调动经 营主体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高了产 极 提 业集群 的生 产效率 和创新 能力 。 因此 , 建设 哈大 齐工业走廊 , 必 须为工业走廊 营造 良好的竞争 环境 ,不能 因为要 提高 工业走廊 的竞争力而过分夸大政府 的作用 。 当然 , 政府市场 化并不是要求政府完 全退 出市场 , 在工业走 廊 的建设过 程中尤其是建设初 期 , 府将 起主导作用 。 政 主要表现
在 以下 两个 方 面 。
所花费 的费用 。虽然工业走廊 内的企业都 是建 立在市场公平交 换 的基础上 的 , 但是 由于信息 的不 对称 、 信用遵 守等 问题 , 业 企 的交易费用会 远远大于零 , 以至于社会成 本过高 。 时 , 此 就需 要 政府 制定相关 的法律法规 , 建立一个 良好 的竞争环境 。 正如科斯
的战略部署 ,采取 了一 系列措施 加速结 构调整步伐 。随着河北 省经济 的发展和
产业结构 的不 断调整优 化 ,河北 省农业
( )河北省 三次产业结构 与全 国 一
相 临的辽宁省 , 而且 高于西部 的四川省 。
基于收入视角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T x sa n fr a ster— ir ui f u gt nnileo re,w i rvddt i il eo troen e t u gt a—h r gr o w s uth ds b t no de f aca rsucs hc poie eds pi fnegvrm na b de i em j e t i o b i h h c n i l
r v n e a s a n e o i o e u rd lc l g v r me t e p n i r s w ih s b tn il mp w r d o a o e n n s e e u .T x— h r g r fr d d n t r q i o a o e n n s x e d t e , h c u s t l e o e e lc l g v r me t i m e u a ay
关键 词 : 财政 收 入 ;财政 分权 ;税 收 共 享 ;非税 收 入
中图分类号:F 1 . 8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X 2 1 )2 0 6 — 5 0 4 22 ( 0 1 1 — 0 4 eo eF s a l t n hp b t e n r la d Lo a v r m e t v n e b s d P r p ci ft ic l v h Rea i s i ewe n Ce ta n c l o Go e n n s
Ab ta t B s d o s a e e u e s e t e ti h ss r v e d f c l r fr h s r n C i a p i t g t e c n t u i n l sr c  ̄ a e n f c l r v n e p rp ci , h s t e i e iwe s a eo m it y i h n , o ni h o si t a i v i o n t o b c go n a k r u d, i e lg n ip s b e f a ca e o r e o o a o en n s c u d b o n n a t n t e f c l d c n r ia in d oo y a d d s o a l n n ilr s u c s fr l c l g v r me t o l e d mia tf cs o h s a e e t z t . i i l a o
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问题研究

Jn 2o u. o6
河 北 省 财 政 收 人 占 G P比 重 问 题 研 究 D
课 题 组
( 河北 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 ,河北 石家庄 0 0 6 ) 50 1
摘
要 :财 政 收入规 模 反 映一 国或 一地 区政府 所 掌握 财 力 的大小 ,如果 财 政 收入 规模 过 小 ,将 难
课题主持人:刘亮。课题组成员: 胡德仁 ( 执笔) 、张会敏、宋国学、高桂玲、刘丽。
维普资讯
北省 与人 均 G P相 当的 省 份 比较 ,20 D 04年河 北 省
根据 国 际产 业 结 构 演 进 的一 般 水 平 ,在 人 均 G P D
达到 10 0 0美 元 阶 段 ,三 次 产 业 的 比重 为 1. : 0 9 4 . : 4 . 。 比较 而 言 ,河 北 省 第 一 产 业 比重 要 8 4 o 7
20 O 2 0 03 20 04
32 3 0 . 35 8 3 . 4 7 8 0 .3
60 66 7 . 7O 86 9 . 87 87 6 .9
4. 7 9 4. 3 7 4. 5 6
资料来 源 :历年 《 河北财政年鉴 》 。
12 从横 向上看 .河北 省财 政 收入 占 G P的 比重 . D
4 2 % 上 升到 2 0 年 的 5 0 % ( 表 1 ,后 又开 .1 01 .9 见 )
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两个 口径 ,全部财政收 人 包括地 方 一般 预算 收人 和上 划 中央 的收人 ,本 文
所 指 的财 政 收人 均 指地 方 一 般 预算 收人 ) ,也 就 是
始下降 ,下降到 20 04年 的 46 %。这很大 的原因 .5 主要 是 2O O 2年 实 行 的所 得 税 分 享 改革 引 起 的 ,将
河北财政信息

河北财政信息河北财政信息是指河北省经济运行中与财政相关的数据和资讯。
财政信息对于了解河北省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河北省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等方面对河北财政信息进行分析。
一、河北财政收入河北省财政收入是衡量河北经济发展和财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河北省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外来财政补助等。
税收收入是河北省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外来财政补助是指中央政府对河北省提供的财政资金支持。
河北省财政收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税收政策、产业结构等。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调整税收政策,优化财税体制,力争提高财政收入水平。
此外,河北省还加大对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通过创新税收政策刺激企业发展,进一步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河北财政支出河北省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等方面。
其中,社会事业发展是财政支出的主要领域之一,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
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河北省财政支出在保障公共服务的同时要求合理规划和调配财政资金。
为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河北省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质量。
此外,河北省还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资金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三、河北财政政策河北省财政政策是指河北省政府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调控和管理的政策措施。
河北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和优化财税体制。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河北省财政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税收方面,河北省采取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的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的特点,如:与GDP总量反差巨大,税种结构不合理等,并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的角度,提出以政策调控、税收优惠等手段来发展征收营业说的产业,以实现产业升级并提高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观点。
标签: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增值税营业税
1 产业结构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1.1 基于财政收入的相关概念界定
1.1.1 产业的界定产业作为一个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经济单位,其分类的明确阐述最早出现在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1940年所著的《经济进步的诸条件》中。
该书对三次产业的基本划分,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
2005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进行了重新划分,明确: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本文从研究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税收的复杂性,将产业划分为:主要缴纳增值税的产业和主要缴纳营业税的产业,前者主要包括除建筑业以外的第二产业;后者主要包括第三产业以及以缴纳营业税为主的建筑业,具体涵盖: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教育、新闻、广播,以及社会服务、娱乐、个人生活服务等行业。
同时,因为增值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且地方的分成比例是1/4,而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全部纳入地方财政收入,所以,根据两者对地方收入边际贡献的不同,将主要缴纳营业税的产业划分为第一位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产业(简称为第一位产业),将主要缴纳增值税的产业划分为第二位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产业(简称为第二位产业)。
1.1.2 产业结构的界定传统的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本文的产业结构主要研究缴纳增值税的各产业部门和缴纳营业税的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从“量”的角度而言,是静态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各产业比例关系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数量,即产业投入对财政产出的比例关系;从“质”的角度而言,是指动态地解释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产业部门的替代规律以及产生的相应的财政收入效果。
1.2 基于以上分类的产业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产业结构通过税收收入影响财政收入,具体表现为:①产业结构影响地方税收结构。
2008年河北省的税收中,增值税占21.66%,营业税占31.80%,两者共占税收收入的53.46%。
由此看出,缴纳增值税的各产业部门和缴纳营业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直接影响了河北的税收结构。
②税收结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营业税属于地方税,除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外,其余的营业税都纳入地方财政收入;而增值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且中央占大头。
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角
度看,培植营业税税源的边际效应远远大于扩大增值税税源的边际效应,两者的比例为4:1。
因此,大力发展缴纳营业税的产业,即本文所定义的第一位产业,才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明智之举。
2 从财政收入角度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特点
2.1 河北省财政收入特点分析
通过对表1、表2的分析,得出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的特点:
2.1.1 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的位次相差甚远。
以2007年为例,河北省GDP 全国排名第5,但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GDP的比值为 5.83%,远远低于20%—22%这个合理区间,在全国排名第31位。
这表明河北省的地方财政收入并没有随着国内生产总值规模扩大而同比例增长。
GDP反映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总量,地方财政收入反映的是地方财政效益,如果能够有效调节第一位产业和第二位产业的关系,河北省的地方财政收入还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2.1.2 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的位次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河北省的税收收入大部分纳入了中央国库。
近三年来,河北的国税收入一直大于地方财政的一般预算收入,大约是地税收入的1.5倍。
2.1.3 上交中央国库的税收中增值税所占的比重较大。
如表1所示:2006年——2008年,河北省上缴国库的增值税税额几乎与全省的地方财政收入持平,成为国税的主要来源。
2.1.4 地方财政的税收来源不合理。
一般来说,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源比较广泛的税收结构才可以形成比较合理的地方财政收入,但是河北省税收收入中占比较大的税种是增值税,在全国排名第6,营业税的排名则低于了一般预算收入的排名。
这表明河北省征收增值税的第一位产业比较发达,而为地方财政收入提供全边际效应,缴纳营业税的第二位产业却税源不足,从而制约了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综上所述,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提高河北省财政收入的治本之策在于培植营业税税源,即大力发展第一位产业。
2.2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的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的特点取决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特点。
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2.2.1 以缴纳增值税为主的第二位产业比较发达。
河北省的企业以资源型低端产品为主,主要税源集中在农业、钢铁、电力、采掘、化工、平板玻璃、纺织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具有以下特点:①耗能高、效率低,在形成GDP的同时,转化为财政收入的效益较低;②第二位产业的选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一位产业的
发展。
河北省钢铁、装备制造、医药、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产业价值链不够发达,产品大多属于中间环节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属于重工企业,难以聚集以提供配套服务缴纳营业税为主的第二位产业,从而形成繁荣的区域经济。
以钢铁产业为例,优势产品包括造船用板、压力容器板、管线用板、高强结构板等,这些产品都属于产业链上的中间环节产品。
从上游原料进口来说,大部分依赖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东盟等国家进口;从所需的设备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钢铁生产线是从瑞典奥克斯、英国轧辊、德国GP、意大利茵赛、美国联合电钢、日本日立、新日等国外企业进口,省内配套产品企业较少;从下游产品加工看,河北钢铁集团的优势产品需要进入后续的大型设备加工环节,才能实现最终价值。
同时,作为中间产品生产企业,缺少最终定价权。
这样,在整个价值链上,价值创造基本限定在生产企业之中,不能在企业之外带动附属服务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上发挥的作用较小。
2.2.2 以缴纳营业税为主的第一位产业没有形成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拉动力。
虽然河北省的建筑建材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总体规模在逐年增大,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加大。
但是总体而言,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企业实力弱,没有形成核心产品与特色,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利润率偏低,形成的税收效应并不明显。
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河北地方财政收入
产业结构是在一定空间上形成和存在的,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一旦形成,就奠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结构。
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相对稳定。
因此,调整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政策调控方向的确定。
虽然产业的优化是在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规律支配下进行的,但是当市场自我调配反应迟缓时,宏观的政策调控应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优化。
从宏观方面分析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如需求、要素、贸易、技术等,对其进行宏观安排,鼓励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房地产、商务服务等产业的比重,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3.2 对第一位产业的税收优惠。
借鉴“封山育林”、“放水养鱼”的战略决策,对发展中的第一位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并纳入长期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优惠对第一位产业的培育和扶植作用。
待第一位产业逐渐完善成熟以后,再有步骤地减少或取消税收优惠。
3.3 放缓企业的增长步伐,对企业的考核由规模考核转变为效益考核。
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河北省企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3.4 鼓励第一位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
第一位产业的主要组成企业是民营或中小企业。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仅靠重点建设项目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工程,不能长期地拉动内需,使经济走出低谷。
而促进经济真正步入复苏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创造有利的市场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
列宽松政策为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河北省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以明确的调控政策和具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使产业升级。
在藏富于民、拉动内需的同时,使河北的地方财政收入有一个较快的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2]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3]李文.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注:本论文系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研基金课题“流转税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项目编号:XG2009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