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图
01北黑线(龙镇至黑河段)升级改造工程 施工图 隧道篇 第一章 隧道

加强支护措施。
4、进一步优化在隧道下方设置的泄水洞方案,考其可实施性、
工程难度,做好洞内排水方案的防寒保暖措施。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隧道下方设置的泄水洞已改为深埋中心
水沟,检查井设置保温措施。
5、本项目地处严寒地区,应明确洞口侧沟的排水保暖措施。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洞口侧沟填塞聚氨酯泡沫作为防寒保暖
措施。
6、进一步优化渣场位置,减小弃渣运距。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已优化渣场位置,取消隧道专业原选定
渣场,弃渣于路基专业配合当地政府选定渣场弃渣,兴华隧道弃渣全
部用于路基回填,卧牛隧道、额雨隧道、新乡隧道运距分别为 16km、
7.5km、3.5km。
第 2 页 共 78 页
北黑线(龙镇至黑河段)升级改造工程
黑线(龙镇至黑河段)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
[咨交通(2020)153 号]。
(4)集团公司有关生产安排。
2、设计范围
北黑铁路龙镇站(不含)至黑河站(含),里程范围:既有线里
程范围为 K63+500 至 K303+434,既有线长度 239.934km;升级改造
后线路正线起点不变,终点为黑河南站(新建站),里程范围 K63+500
四、附件:............................................ 45
1、隧道表............................................. 45
2、主要工程数量表..................................... 45
已细化洞口支护措施,并确定明暗分界范围。
3、新乡隧道进口洞口存在危岩落石风险,应采取针对性设计,
隧道工程工程

工程量计算规则D.4.1 土质隧道开挖1.土质隧道是按平洞出土考虑的,隧道出土须通过竖井时,可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工程量,加入隧道竖井出土子目。
2.土质隧道的平洞和竖井开挖与出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纸断面尺寸:土质另加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允许超挖量计算:软石参照岩石隧道有关说明执行。
D.4.2隧道岩石开挖1.隧道的平洞、斜井和竖井开挖与出碴工程量,按设计图开挖断面尺寸,另加允许超挖量以立方米计算。
本定额光面爆破允许超挖量;拱部为15cm,边墙为10cm 若采用一般爆破,其允许超挖量:拱部为20cm,边墙为15cm。
2.隧道内地沟的开挖和出碴工程量,按设计断面尺寸,以立方米计算,不得另行计算允许超挖量。
3.平洞出碴的运距,按装碴重心至卸碴重心的直线距离计算,若平洞的轴线为曲线时,洞内段的运距按相应的轴线长度计算。
4.斜井出碴的运距,按装碴重心至斜井口摘钩点的斜距离计算。
5.竖井的提升运距,按装碴重心至井口吊斗摘钩点的垂直距离计算。
D.4.3岩石隧道衬砌1.隧道内衬现浇混凝土和石料衬砌的工程量,按施工图所示尺寸允许超挖量(拱部为15cm,边墙为10c m)以立方米计算;混凝土部分不扣除0.3壮以内孔洞所占体积。
2.隧道衬砌边墙与拱部连接时,以拱部起拱点的连线分为界线,以下为边墙,以上为拱部。
边墙底部的扩大部分工程量(含附壁水沟),应并入相应厚度边墙体积内计算。
拱部两端支座,先拱后墙的扩大部分工程量,应并入拱部体积内计算。
3.喷射混凝土数量及厚度按设计图计算,不另增加超挖、填平补齐的数量。
4.喷射混凝土定额配合比与设计要求不同时,应进行换算。
5.混凝土初喷5 cm为基本层,每增5 cm按增加定额计算,不足5 cm按5 cm计算,若作临时支护可按一个基本层计算。
6.喷射混凝土定额已包括混合料200m运输,超过200m时,材料运费另计。
运输吨位按初喷5 cm拱部26t/100 m2,边墙23t/100 m2;每增厚5 cm拱部16t/100 m2,边墙14t/100 m?。
市政公用工程(隧道工程)可研初设施工图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说明:对于非独立立项的隧道,道路工程已论证的内容可以略去。
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中、短隧道,部分内容可以简述1概述简述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意义。
研究工作的简要过程。
1.1编制依据1.1.1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及有关文件。
1.1.2工程项目的委托合同书。
1.1.3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的专业系统(如路网、轨道线网、航道、风景区、重要管线等等)规划文件。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研究内容。
1.3主要研究结论及项目在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及推荐方案。
2现状评价及建设必要性分析2.1拟建项目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2.2道路、桥隧及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规划实施状况。
2.3相关的其它交通设施(公路、轨道、水运等)现状及规划实施概况。
2.4项目影响范围的交通量预测。
2.5分析线位处规划用地情况。
2.6论证隧道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
2.7隧道建设对城市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3自然条件及基础资料3.1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周围景观环境、自然条件等。
3.2相关基础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交通量、管线、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等资料。
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应进行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
3.3必要时提出与工程相关的专项基础资料的研究计划。
4建设规模及设计技术标准4.1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4.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的选用(包括隧道线形、设计行车速度、荷载、净高及建筑限界、抗震设防等)。
4.3建设规模及论证。
5工程方案论证5.1线位方案选择。
5.2隧道方案设计。
5.2.1隧道总体布置。
5.2.2隧道横断面布置。
5.2.3隧道纵断面设计。
5.2.4施工方案。
5.2.5弃渣处理方案。
5.3隧道接线(引桥及引道)方案设计(详相关专业设计深度)。
5.4环保要求及绿化、美化设计。
隧道联络通道施工

隧道联络通道施工1.7.1 概况本标段2个区间共设联络通道共3座,其中两座联络通道兼泵房。
各联络通道汇总表序号区间结构里程1联络通道CK11+970 纬三路站~东沽公路站2 联络通道兼泵房CK12+5403 东沽公路站~咸水沽北站联络通道兼泵房CK13+730拟构筑区间联络通道所在位置的隧道管片为钢管片,隧道内径为 5.5m,联络通道衬砌采用二次衬砌方式,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永久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临时支护层和结构层之间安装防水层。
联络通道结构见下图(联络通道详细结构以设计图为准)。
联络通道兼泵站结构图联络通道结构图1.7.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件本标段联络通道处于地层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区间里程结构地质情况1.7.3 施工方案的选择1.7.3.1 冻结土体加固、矿山法暗挖构筑方案根据上述施工条件并结合设计要求,采用“隧道内水平冻结加固土体、隧道内暗挖构筑”的全隧道内施工方案。
即:施工前,实施小导管进行地基预处理;在隧道内利用水平孔和部分倾斜孔冻结加固地层,使联络通道及泵站外围土体冻结,形成强度高,封闭性好的冻结帷幕;在冻土中采用暗挖法进行联络通道的开挖构筑施工。
地层冻结和开挖构筑施工均在区间隧道内进行。
1.7.3.2 方案设计技术要点在施工中需采取切实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联络通道施工的安全并保证施工工期。
根据本公司施工联络通道经验,提出以下技术要点:1)根据以往联络通道施工的成功经验,用金刚石取芯钻开孔,跟管钻进法下冻结管。
冻结孔开孔前,在布孔范围内打小孔径探孔,探测地层稳定情况。
如发现有严重漏水冒泥现象,先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壁后注浆,以提高孔口附近地层稳定性,然后再钻进冻结孔。
每个钻孔都设有孔口管,并安装钻孔密封装置。
2)针对施工冻结孔时容易产生涌砂涌水现象,采用强力水平钻机,尽量实现无泥浆钻进。
如发现钻孔泥水流失,及时进行补浆。
3)由于混凝土和钢管片相对于土层要容易散热得多,会影响隧道管片附近土层的冻结速度,从而影响冻结帷幕的整体稳定性和封水性。
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隧道出洞施工方案一、正洞施工方案简述杭新景高速公路×××合同段隧道共4座,总长2809m,全部采用分离式设计。
进出口均设计有5~25m明洞,明洞施工采用明挖法。
洞口段施工工艺:开挖洞口段土石方,进行边仰坡加固,施做超前大管棚,施做明洞,进行洞顶回填反压,暗洞开挖。
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本标段隧道采用单口掘进施工方案。
1、隧道较短,最长530m,最短160m,不是本标段的工期控制工程,在合同工期内能够按时贯通。
2、进出口同时掘进需配备两套施工机械,且需对洞口风、水、电、便道等临时设施进行建设,增大了工程的投入。
3、各隧道另端洞口因受征地拆迁、地形限制、便道修筑困难等因素影响,开辟工作面干扰大,运输条件差,材料机具进场困难,制约着工程的正常施工。
4、各隧道另端洞口开辟工作面临时设施需占用大量农田、耕地,破坏了环境,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5、多开辟隧道工作面,管理跨度大,质量不易控制。
二、出洞施工方案原设计隧道洞口都有超前大管棚,在超前大管棚的保护下进洞开挖,由于受上述因素的限制,本标段采用单口掘进施工方案,由一个方向贯通隧道。
根据“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尽量不刷或少刷坡,保持山体的原始平衡,避免洞口塌方,结合各洞口的地形,我部拟采用“顶设导坑贯通,部分挖方量大的明洞采取明洞暗做,贯通后由洞外向洞内留核心土环向开挖的施工组织方案”,取消贯通洞口的大管棚超前支护,改用超前注浆小导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施工安全。
(一)顶设导坑贯通施工1、开设导坑前的处理。
在单口掘进至设计明暗洞交接里程向洞内30m 处开设顶设导坑,顶设导坑开设前,对已完成段岩体进行注浆加固。
上下台留10m台阶,上台掌子面喷5cm厚混凝土封闭,上台钢架拱脚每隔2m设一道水平支撑,形成临时封闭环,下台仰拱施工完成,形成闭合环。
2、进行顶设导坑开挖。
顶设导坑置于隧道拱部中央,导坑4.5m×3.5m,φ42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环向间距25cm,I18钢架50cm一榀,φ200圆木(或方木)排架支撑,间距50cm×50cm。
隧道(钢拱架)

x x x x x x x x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合同号:ZB1监理单位:编号:工程开工申请单(分项工程开工)A—08—1xxxxx连接线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合同号:ZB1监理单位:编号:技术交底记录表A—32霍州至永和关高速公路东段蒲县连接线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合同号:ZB1监理单位:编号:技术交底记录表A—32钢拱架安装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①霍永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路基合同文件及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二、现场人员、材料、机械配置一览表型钢钢架采用冷弯成型。
钢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放在水泥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小于2cm。
钢架在开挖或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
(2)钢架架设要求安装前清除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
Ⅴ级围岩小净距洞口加强段,预留变形量为16cm.钢架安装允许偏差:钢架间距、横向位置和高程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超过±5cm,垂直度误差为±2°。
钢架拼装可在开挖面以外进行,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密贴。
(1)防止钢架下沉的措施拱部开挖安装型钢拱架后,由于断层破碎带围岩的自稳性较差以及各部开挖拉开了一定距离,钢架短时间内不能全断面闭合,有可能会出现拱顶钢架下沉,导致围岩失稳或侵入衬砌界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钢架安装以后的监控量测,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以防止拱顶钢架下沉。
具体措施如下:(2)加强对钢架的锁脚固定措施由于采用分部开挖方法,拱部钢架安装后,钢架暂时不能全断面封闭钢拱架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①钢架严格按设计位置安设,钢架之间采用钢筋纵向连接,并要保证焊接质量。
钢架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围岩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时,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②钢拱架的拱脚采用锁脚锚杆等措施加强支承。
③钢架应尽可能多地与锚杆露头及钢筋网焊接,以增强其联合支护的效应。
鹧鸪山隧道洞口段施工图设计说明C2

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 C2标段鹧鸪山隧道施工图设计说明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 鹧鸪山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 C2标段编制: 复核: 审核:1 概述1.1 设计依据(1)我院与招标人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2)交设经[2011]123号设计任务书:关于下达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两阶段初步及施工图勘察设计任务的通知;(3)《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 (4)《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地质详勘报告》。
1.2 隧道总体设计原则(1)隧道设计遵循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基本原则。
设计中基于完整的勘测、调查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交通量及其构成,以及营运和施工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环保等综合比较。
(2)隧道主体结构按永久性建筑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加强了隧道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等主体结构设计与照明、供配电、消防、交通监控等营运设施设计之间的协调,形成合理的综合设计。
(3)隧道设计体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思想,制定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总体方案,施工中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隧道设计参数。
(4)隧道设计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5)隧道设计符合国家有关国土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的要求。
注意节约用地,保护农田及水利设施,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妥善处理弃渣和污水。
1.3 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为隧道洞口段设计,即 左线ZK187+893~ZK188+493;右线K187896~K188+496,左右线各600m 。
包括洞口段平纵面、洞门、结构、防排水、超前支护、施工工序、监控量测、超前预报等设计。
1.4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隧道设计速度:80km/h3)隧道建筑限界见表1和图14)隧道路面横坡:单向坡2%(直线段),超高不大于±4%。
铁路隧道施工图设计

主编单位: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2007年10月1日
三、文件编制要求
设计说明内容组成 一、初步设计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二、设计说明(总的工程情况、设计内容、工程数量与其他专业设
计接口说明、采用的先进技术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三、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四、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方法、地质超前预报措施及其他) 五、运营注意事项(特长隧道设备使用、养护、维修及事故逃逸措
五指山隧道
狗磨湾三线隧道
二.隧道院铁路建设主要业绩
铁路勘测设计项目获奖情况
序 号
项目名称
设计时间
获奖情况
1 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 1981-1982 1989年获铁道部衡广复线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
2
侯月铁路云台山
19பைடு நூலகம்5-1988
1999年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2000年获国家优秀设 计铜奖
1990年获铁道部大秦一期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 3 大秦铁路军都山隧道 1984-1987 1991年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
奖。
4 京九铁路五指山隧道
1993
获建筑行业鲁班奖,1999年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 铁道部优秀设计一等奖,首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 大奖
5 谕怀线圆梁山隧道工程 2001.3 获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6 谕怀线金洞隧道工程 2001.3
2008年获得中国中铁优秀设计一等奖
铁路勘察设计项目
线路
琼州海峡通道规划
本次研究根据建设条件、海峡两岸规划以及以往研究情况,在长约80的海 峡范围内拟定了西、中、东三个通道位置进行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