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破解离子推断题
离子推断四项基本原则

离子推断四项基本原则离子推断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离子。
离子推断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溶液的颜色变化、沉淀的产生、气体的生成和火焰的颜色。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项基本原则。
一、溶液的颜色变化在进行离子推断实验时,通常会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水中,观察其溶液的颜色变化。
不同离子所形成的溶液具有不同的颜色,这是由于离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比如,溶解氯化铁(FeCl3)形成的溶液呈现黄色,溶解硫酸铜(CuSO4)形成的溶液呈现蓝色。
因此,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种类。
二、沉淀的产生当两种溶液混合时,如果其中存在会产生沉淀的离子,那么沉淀会在溶液中形成。
沉淀的产生是离子推断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常见的沉淀反应有氯化物与银离子的反应、碳酸盐与钙离子的反应等。
例如,当氯化物与银离子反应时,会产生白色沉淀;当碳酸盐与钙离子反应时,会产生白色沉淀。
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可以推断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
三、气体的生成在离子推断实验中,有些离子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气体。
气体的生成可以通过观察溶液中的气泡、气体的气味等来判断。
例如,当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时,会产生气泡,并伴有气味的变化,这表明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气体的生成情况,可以进一步推断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种类。
四、火焰的颜色离子在火焰中燃烧时,会产生特定的颜色。
这是因为离子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它们在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不同,从而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可以初步推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
例如,钠离子在火焰中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的火焰,钾离子会产生紫色的火焰。
因此,通过火焰的颜色变化可以推断出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种类。
总结起来,离子推断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溶液的颜色变化、沉淀的产生、气体的生成和火焰的颜色。
通过观察和判断这些现象,可以初步推断出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种类。
离子推断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一步推进化学研究和应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推断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推断题利用离子反应进行物质的推断是推断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既考查了常见离子的典型性质,又考查了考生的推断能力。
这类试题常将物质拆分为离子,通过实验并根据其现象推断出相关物质。
解答此类试题,易出现一错全错的连锁错误,因此,解答的关键是依据题目表述的现象和离子的性质,初步推出可能的物质,然后逐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离子推断中的“四项基本原则”1.(2013·上海高考)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2-4、CO2-3、NH+4、Fe3+、Al3+和K+。
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Cl-)≥0.4 mol/LC.SO2-4、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O2-3、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2.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几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3.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2-3、SO2-4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第07讲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精讲)(原卷版)

第7讲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核心素养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理解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并运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能运用正确的模型理解离子的检验与推断的规律。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离子共存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发生下列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1、发生复分解反应。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 2+与CO 2-3,Ag +与Br -,Ca 2+与SO 2-4等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 +4与OH -,H +与CO 2-3、HCO -3、S 2-、HS -、SO 2-3、HSO -3 等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 +与CH 3COO -、CO 2-3、S 2-、SO 2-3等因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 -与NH +4因生成的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 +与OH -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 3+、NO -3、ClO -、MnO -4 (H +)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 2-、I -、Fe 2+、SO 2-3等)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发生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共存:弱酸对应的阴离子和弱碱对应的阳离子相互促进双水解进行到底。
如Al 3+、Fe 3+、NH +4与CO 2-3、HCO -3、S 2-、HS -、AlO -2等。
4、络合反应:如Fe 3+和SCN -。
【知识拓展】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1、一色。
即溶液颜色。
若限定无色溶液,则Cu2+、Fe3+、Fe2+、MnO-4、Co2+、Cr2O2-7、CrO、Cr3+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2、二性。
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在强酸性溶液电,OH-及弱酸根阴离子(CO2-3、SO2-3、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Mg2+、Al3+、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H2PO-4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可能大量存在。
选考化学 离子推断

7
@《创新设计》
(1)由①可知,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其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写出实验②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通 入 过 量 CO2 充 分 反 应 后 , 需 将 反 应 后 的 混 合 溶 液 加 热 再 过 滤 , 其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K+,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解析 K2SO4、Ba(OH)2、Na2CO3混合物溶于水,滤渣中含有不溶于盐酸的BaSO4, 不符合第三步的结果,故A错误;Na2CO3、AgNO3、KNO3混合物溶于水,碳酸银为 滤渣,其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银沉淀,不符合第三步的结果,故B错 误;K2CO3、NaCl、Ba(NO3)2混合物溶于水,碳酸钡为滤渣,可以完全溶于盐酸,生 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第三步的结果,滤液中可能是碳酸根离子剩余,也可能是钡离 子剩余,若碳酸根离子有剩余,加入氯化钡会有白色沉淀,符合第二步的结果,故C 正确;KNO3、MgCl2、NaOH混合物溶于水,氢氧化镁为滤渣,其溶于盐酸无气体产 生不符合第三步的结果,故D错误。 答案 C
【KS5U推荐】突破11 离子推断-冲刺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特色突破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一、【突破必备】1.离子推断四原则离子推断题的解答在于掌握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之间的共存情况,解题时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2.离子推断常见解题思路离子推断题将离子共存、离子检验设定在一个可能的离子组中,要求通过多重推断,确定某些离子肯定存在,某些离子肯定不存在,某些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的最后还设置一个探究问题或者一个计算题。
其一般解题思路如下所示:根据实验操作和反应现象,判断一定含有的离子→根据能否共存,判断一定不含的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判断还含有的离子或可能含有的离子二、【真题示例】【真题示例1】(2016新课标Ⅱ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答案】C【真题示例2】(2016上海卷)(双选)已知:SO32-+I2+H2O→SO42-+2I-+2H+。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
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C.肯定含有SO32−D.肯定含有NH4+【答案】BC【解析】溶液本身无色,说明没有Fe2+。
加入溴水任然无色,说明溴水发生了反应,且产物无色,I-和-23SO均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此时反应后无色,说明没有I2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23SO。
由于-23SO的还原性比I-强,故I-是否存在无法判断。
瞻前顾后——突破离子推断题

技法点拨瞻前顾后———突破离子推断题■ 于小俊离子推断题作为高考的重要题型,考生容易入手,但得分率低。
该题型考查两点:一是分析推理,二是规范书写。
推理结论的正确性通过规范书写来体现。
推理过程不仅考查典型离子的性质检验,而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要求很高。
推理过程有清晰的思路方法,瞻前顾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例1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O -3、SO 2-4、Cl -、I -、HCO -3、K +、Mg 2+、Fe 2+、Ba 2+、Al 3+。
取该溶液进行实验确定成分:(1)取少量该溶液,测定溶液pH =0(2)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Cu 片和浓H 2SO 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3)取少量该溶液,加少量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4)取(3)中上层清液,加足量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 3(5)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可知:(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设计实验验证该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O -3、SO 2-4、Mg 2+、Al 3+;Fe 2+、HCO -3、I -、Ba 2+(2)Cl -,取原溶液少量滴加Ba (NO 3)2溶液,过滤,滤液中加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稀硝酸不溶解,说明有Cl -,反之没有。
【解析】据无色透明可知原溶液无Fe 2+;实验(1)pH =0可确定原溶液不存在HCO -3;实验(2)确定有NO -3,因为NO -3(H +)具有强氧化性,I -与之不共存;实验(3)确定含SO 2-4,Ba 2+与之不共存;由于实验(3)中加入BaCl 2而引入Cl -,无法证明原溶液是否有Cl -;据实验(5)判断原溶液含有Mg 2+和Al 3+。
高中化学离子推断题型的四个原则应用策略

高中化学离子推断题型的四个原则应用策略赵明霞(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ꎬ甘肃平凉743400)摘㊀要:文章介绍了确定性㊁引入性㊁电中性和互斥性原则的含义和作用ꎬ明确了它们在推断过程中的重要性ꎬ然后详细分析了每个原则的应用策略ꎬ包括确定必有离子㊁排除不可能的离子组合㊁检查电荷守恒和谨慎对待其他物质.关键词:离子推断ꎻ四个原则ꎻ应用策略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36-0137-03收稿日期:2023-09-25作者简介:赵明霞(1979.11-)ꎬ女ꎬ甘肃省静宁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化学离子推断是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之一ꎬ也是解题的关键.离子推断题型的解答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确定性㊁引入性㊁电中性和互斥性.这些原则帮助学生根据题干所给反应的特征现象得出必有离子ꎬ并通过排除与其共存不可能的离子㊁检查离子间的电荷守恒关系以及谨慎对待引入的其他物质ꎬ以准确推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1确定性原则确定性原则是离子推断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ꎬ可以通过分析反应的特征现象来推断必有的离子种类.其中ꎬ颜色变化是一个常见的特征现象.很多离子能够引起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ꎬ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ꎬ可以初步推断出存在的离子种类.沉淀的生成也是确定性原则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溶液中ꎬ当两种离子相遇形成不溶于溶液的沉淀物时ꎬ通过观察沉淀的形成和性质ꎬ可以推断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组合.还有一些特征现象可以用于确定性推断ꎬ如气体的释放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㊁电导率的变化等.这些现象都提供了宝贵的线索ꎬ帮助学生准确推断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1].例1㊀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㊁NH+4㊁K+㊁Al3+㊁SO2-4㊁CO2-3㊁Cl-等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1)向10mL该溶液中加Ba(NO3)2溶液至过量ꎬ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6.99g白色沉淀ꎻ(2)另取10mL该溶液ꎬ滴加NaOH溶液ꎬ随NaOH溶液的加入ꎬ沉淀和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㊀㊀).图1㊀离子溶液反应气体变化A.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mol L-1B.根据信息分析该溶液中存在焰色反应呈紫色的离子C.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2+2H2O731D.另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Ba(OH)2溶液ꎬ能使Al3+和SO2-4同时完全沉淀解析㊀由题意得ꎬ向10mL该溶液中加Ba(NO3)2溶液至过量ꎬ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6.99g白色沉淀.根据确定性原则ꎬ该沉淀一定为BaSO4沉淀.因此n(SO2-4)=n(BaSO4)=6.99g233g/mol=0.03molꎬc(SO2-4)=0.03mol0.01L=3mol/Lꎻ此时ꎬ另取10mL该溶液ꎬ滴加NaOH溶液30mL时生成沉淀㊁并且沉淀最终全部溶于NaOH溶液中ꎬ即bc段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2H2Oꎬ则根据确定性原则ꎬ原溶液中含有Al3+ꎬ一定不含Mg2+㊁CO2-3ꎬn(Al3+)=n[Al(OH)3]=0.01mol.由题意可得ꎬ加入20mLNaOH溶液时生成NH3ꎬn(NH3)=n(NH+4)=0.02molꎬc(Al3+)=0.01mol0.01L=1mol/Lꎬc(NH+4)=0.02mol0.01L=2mol/Lꎬ此时有2c(SO2-4)>c(NH+4)+3c(Al3+).且溶液不显电性ꎬ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ꎬ由于K+浓度不确定ꎬ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含有Cl-ꎬc(K+)ȡ1mol/Lꎻ综上ꎬ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㊁K+㊁Al3+㊁SO2-4ꎬ一定不含有Mg2+㊁CO2-3ꎬ可能含有Cl-ꎬ据此分析解答ꎬ可以简化题目.针对A选项ꎬ由图1可知ꎬ0.01molAl(OH)3完全溶于10mLNaOH溶液ꎬAl(OH)3+OH- AlO-2+2H2Oꎬ则c(NaOH)=0.01mol0.01L=1mol/Lꎬ故A正确ꎻ针对B选项ꎬ由上述分析可知ꎬ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ꎬ则该溶液中存在焰色反应呈紫色的离子ꎬ故B正确ꎻ针对C选项ꎬbc段Al(OH)3溶于NaOH溶液ꎬ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ꎬ故C正确ꎻ针对D选项ꎬ原溶液中c(Al3+)=1mol/Lꎬc(SO2-4)=3mol/Lꎬ则恰好同时沉淀SO2-4㊁Al3+时消耗n(Ba2+)ʒn(OH-)=3mol/Lʒ3mol/L=1ʒ1ꎬ所以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Ba(OH)2溶液ꎬ不可能使Al3+和SO2-4同时完全沉淀ꎬ故D错误.2引入性原则引入性原则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原则ꎬ它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引入其他物质时需要谨慎分析其引入的离子种类ꎬ以避免对结果产生干扰.当在实验中选择性地加入某种试剂后观察到沉淀或反应时ꎬ就需要综合考虑引入的离子和已知条件进行推断.因此ꎬ在使用引入试剂时ꎬ需要仔细考虑引入的离子种类ꎬ并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断[2].引入性原则的应用包括解决复杂离子组合问题.当在实验中遇到未知的沉淀或反应时ꎬ通过分析已知的物质和引入的试剂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断ꎬ并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种类.例2㊀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㊁Cl-㊁OH-㊁SO2-3㊁SO2-4等离子.小明打算检验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ꎬ他所拥有的试剂有:盐酸溶液㊁硝酸试剂㊁硝酸银和硝酸钡溶液ꎬ以及溴水和pH试纸.其中ꎬ检验OH-的实验方法省略ꎬ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图2所示.(1)请帮小明选择试剂①.(2)现象c表明小明所检验出的离子是什么?(3)白色沉淀A加试剂②ꎬ得到气体和沉淀ꎬ请帮小明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无色溶液C加试剂③得到溶液Dꎬ请写出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写出气体E通入试剂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图2㊀阴离子检验过程图831解析㊀检验离子存在性时ꎬ往往需要使用辅助溶液进行检验ꎬ这时候不免要在原溶液中引入其他离子.(1)在本题中ꎬ①SO2-3㊁SO2-4与Ba(NO3)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亚硫酸钡和硫酸钡白色沉淀ꎬ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ꎬ二氧化硫气体E能使溴水褪色ꎬ硫酸钡不溶解于硝酸中ꎬ故试剂①为Ba(NO3)2溶液ꎬ试剂②为盐酸或硝酸ꎬ试剂④为溴水ꎬ无色溶液C呈碱性ꎬ加入过量试剂③硝酸调整溶液呈酸性ꎬ再加入试剂⑤硝酸银溶液ꎬ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ꎬ故(1)答案为:Ba(NO3)2.在这个过程中ꎬ根据引入性原则ꎬ应考虑到试剂①的离子不能影响到原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ꎬ同时在检测时ꎬ不能影响原溶液离子的检测.(2)根据题意ꎬ原溶液呈碱性ꎬ因此无色溶液C呈碱性ꎬ加入过量试剂③硝酸ꎬ调整溶液C呈酸性ꎬ是为了不让已经检验出的氢氧根影响原溶液离子的检验ꎬ再加入试剂⑤硝酸银溶液ꎬ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ꎬ故现象c检验出的阴离子为Cl-. (3)亚硫酸钡可以和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钡盐和水以及二氧化硫ꎬ故试剂②为盐酸或硝酸ꎬ即BaSO3+2H+ Ba2++SO2ʏ+H2Oꎬ故答案为:BaSO3+2H+ Ba2++SO2ʏ+H2O. (4)前已述及ꎬ无色溶液A中含有OH-ꎬOH-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氧化银黑色沉淀ꎬ干扰对Cl-的检验ꎬ所以加入过量稀硝酸中和OH-ꎬ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ꎬ故答案为:中和OH-ꎬ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5)溴单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ꎬ离子方程式:Br2+SO2+2H2O 4H++SO2-4+2Br-.故答案为:Br2+SO2+2H2O 4H++SO2-4+2Br-.3电中性原则电中性原则是离子推断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ꎬ它基于离子间的电荷守恒关系ꎬ能够判断已确定离子组合是否符合电中性原则.当已确定的离子间存在电荷缺失或电荷过多的情况时ꎬ可以据此推断溶液中还有哪些离子存在.通过电中性原则ꎬ还可以判断存在于溶液中的离子的相对浓度.以例1为例ꎬ加入20mLNaOH溶液时ꎬ生成NH3ꎬn(NH3)=n(NH+4)=0.02molꎬc(Al3+)=0.01mol0.01L=1mol/Lꎬc(NH+4)=0.02mol0.01L=2mol/Lꎬ此时计算出2c(SO2-4)>c(NH+4)+3c(Al3+)ꎬ因此根据电中性原则ꎬ推断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ꎬ由于K+浓度不确定ꎬ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含有Cl-ꎬ但可以判断出c(K+)ȡ1mol/Lꎬ这便是电中性原则的妙用.4互斥性原则互斥性原则是离子推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基于已确定的离子种类ꎬ通过分析离子之间的反应规律和物理性质ꎬ判断哪些离子不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在化学实验中ꎬ不同的离子具有不同的性质ꎬ它们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共存不稳定的情况.互斥性原则就是根据这些特性来排除与已确定离子共存不可能的离子.仍以例1为例ꎬ取10mL该溶液ꎬ滴加NaOH溶液30mL时生成沉淀㊁并且沉淀最终全部溶于NaOH溶液中ꎬ即bc段离子反应为Al(OH)3+OH- AlO-2+2H2Oꎬ则根据确定性原则ꎬ原溶液中含有Al3+ꎬ但根据互斥性原则ꎬ原溶液一定不含Mg2+和CO2-3ꎬ这是因为原溶液含Al3+ꎬ则不可能存在CO2-3ꎬ而加入OH-过程中ꎬ沉淀最终消失ꎬ因此根据互斥性原则ꎬ不可能存在Mg2+.参考文献:[1]向太平ꎬ王繁ꎬ卿恩平.有序思维建模破解离子推断[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ꎬ2021(07):5-6. [2]洪兹田ꎬ陈女婷.离子推断题破解之道[J].广东教育(高中版)ꎬ2018(10):64-67.[责任编辑:季春阳]931。
第2章微题型14应用四原则进行离子推断

题型一与离子共存结合的离子推断1.(2020·济南第二中学月考)某溶液含有K+、Fe3+、SO2-4、CO2-3、I-中的几种。
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A.K+B.I-C.SO2-4D.CO2-32.(2020·珠海市第二中学月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现做以下实验: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关于白色粉末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CaCl2、K2CO3,可能含有Ba(NO3)2B.肯定含有Ba(NO3)2、K2CO3,可能含有CaCl2C.肯定含有K2CO3,至少含有Ba(NO3)2和CaCl2中的一种D.CaCl2、K2CO3、Ba(NO3)2都存在3.(2020·福建龙海二中月考)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有Cu2+、Na+、CO2-3、Ba2+、Cl-、SO2-4,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再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CO2-3B.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u2+、Ba2+、SO2-4C.可能存在的离子有:Na+、Cl-、SO2-4D.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沉淀为硫酸银题型二与计算结合的离子推断4.(2020·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三月考)现有一混合物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2-3、SO2-4,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后,收集到气体0.05 mol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4.3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一定不存在K+B.100 mL溶液中含0.005 mol CO2-3C.一定存在Cl-D.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Mg2+5.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O-3、Cl-、SO2-4、CO2-3、NH+4、Fe3+、Al3+和K+中的若干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推断题
离子推断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题型,浙江考题中以选择题/解答题形式出现. 离子推断是利用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对离子进行推断.此类试题综合性强、隐蔽性大,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掌握程度,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题目千变万化,但经过对试题整理、归纳,发现解题过程中离不开四个解题原则,只要熟练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即可迅速破解.
(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CrO4-)
(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
(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
(4)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真题精练:
例一、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而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Na+、Al3+、Mg2+、SO42-
B.肯定有Na+、Al3+、Mg2+、Cl-
C.肯定没有K+、HCO3-、MnO4-
D.肯定没有K+、NH4+、Cl-
无色溶液..........因MnO4-为紫红色将其排除...............肯定性
加入过量Na2O2,其与水反应可视为生成NaOH和O2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可能为CO2(与HCO3-反应生成或O2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与题意不符.....排除NH4+
白色沉淀先逐渐增多后部分溶解:溶解——有Al3+未完全溶解——有Mg2+
确定Al3+、Mg2+.....排除HCO3- ...................互斥性
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有SO42-
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火焰......有Na+。
因未进行后续实验,K+无法确定
例二..........电中性原则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
、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
③第三份加足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4.66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________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2)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克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沉淀化学式),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加AgNO3有沉淀......Cl-CO32-或SO42-待定
加NaOH并加热有气体.....NH4+0.08mol
加BaCl2有沉淀,加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易知沉淀为BaCO3和BaSO4
m(BaSO4)=4.66g m(BaCO3)=12.54g-4.66g=7.88g
n(SO42-)=0.02mol n(CO32-)=0.04mol
确定CO32-、SO42- ,可排除Mg2+、Ba2+
依据电中性原则,K+一定有,且至少有0.04mol,Cl-可能有
例三........进出性原则
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先前加入了NaOH溶液......因此现象一不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葡萄糖酸与葡萄糖化学性质不同,本身就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现象二不能说明试液中不含葡萄糖酸根
滤液中加氨水无沉淀产生,说明无镁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钙离子(这里不是很好,Ca(OH)2微溶,Mg(OH)2难溶,凭什么一个沉一个不沉)
先氧化再检验Fe3+,只能说明原物质中含铁元素,不能说明Fe2+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