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A2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易感性的关系

合集下载

青海地区藏族人群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

青海地区藏族人群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

p l i e d o f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 P C R) a n d d e n a t u i r n g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 D HP L C ) t o d e -
显示, 吸烟 O R 3 . 8 0 8 ( 9 5 %C I : 1 . 7 4 2~ 8 . 3 2 1 ) ; 家族肝 炎病 史 0 R 1 4 . 1 9 5 ( 9 5 %C I : 4 . 3 0 4— 4 6 . 8 0 9 ) ;
家族 肝癌 史 O R 5 . 8 5 1 ( 9 5 %C I : 1 . 9 7 2—1 7 . 3 6 0 ) 。 结论
藏族 志 愿 者 ( 对照组) , 应用 P C R、 D H P L C 法检 测 两组 人 群 C Y P 2 E 1基 因 多态 性位 点。 以 非 条件 l o g i s t i c 同归模 型分 析 比较 C Y P 2 E 1 基 因型在 两组 分 布频 率 的差 异 , 以及基 因 多 态性 和 环境 因素 的
迪 吉, 赵君 慧 一 ( 青海 大 学附属 医 院)

要 目的
探 讨青 海地 区藏 族人 群 C Y P 2 E 1 基 因 多态性 和 环境 因素 的 交互作 用 , 以及 与 病例 对 照研 究 。将 青 海地 区藏 族原 发 性肝 癌 患者 ( 病例组) 、 同期 健 康
原发 性肝 癌 的关 系。方法
t e c t t h e T i b e t a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HC a n d C YP 2 E1 g e n e p o l y mo r p h i s m o f h e a l t h y T i b e t a n p o p u l a t i o n . No n—c o n d i t i o n l a

CYP2E1 DraⅠ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青海省胃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CYP2E1 DraⅠ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青海省胃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第23卷第4期CHINA ONCOLOGY 2013 Vol.23 No.4273 CYP2E1 DraⅠ基因遗传多态性 与青海省胃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燕速1 白振忠2 赵健信1 谢大伟1 吴俊麒1 马新福1 王海洁2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青海 西宁 810001;2.青海大学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青海省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致死病因之一,生活环境中的前致癌物质需要经过体内代谢酶代谢并转化为致癌物质,CYP2E1是人体内重要的Ⅰ相代谢酶,已知CYP2E1在不同人种、不同地区存在基因多态性,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E1 DraⅠ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的研究方法,并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世居青海的胃癌患者120例(胃癌组)和与之匹配的同期世居青海的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应用PCR-RFLP技术对两组人群CYP2E1 DraⅠ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在两组间的分布特征。

结果:CYP2E1基因DraⅠ位点各不同基因型(包括C/C、C/D、D/D)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33%、35.00%、6.67%和58.33%、38.34%、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1.00、0.59、0.24);CYP2E1基因DraⅠ位点的等位基因(C和D)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75.83%、24.17%和77.50%、2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7);CYP2E1基因DraⅠ多态性位点突变基因型(C/D、D/D)与高/高中分化胃腺癌的发生相关(χ2=4.49,P=0.03,OR=3.5,95%CI:1.04~11.80),是青海地区发生高/高中分化胃腺癌的危险因素;CYP2E1 DraⅠ野生纯合子(C/C)与低分化胃腺癌的发生相关(χ2=3.97,P=0.049,OR=0.54,95%CI:0.29~1.00),是发生低分化胃腺癌的危险因素。

(优选)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遗传易感性

(优选)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遗传易感性
第八页,共100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类基因组中大约估计每个基因有2个常见的错义突变
在公共数据库中至少有500万个SNPs。 仅有少量(可能为50,000–250,000)SNPs在一定程度上(小到中等度)能反映与
疾病发生危险相关的表型。
根据SNP在基因中的位置,可分为基因编码区SNPs(Coding-region SNPs, cSNPs ) 、 基 因 周 边 SNPs ( Perigenic SNPs , pSNPs ) 以 及 基 因 间 SNPs (Intergenic SNPs,iSNPs)等三类。
基因选择
候选基因(Candidate Genes)
1. 候选基因具有对生物学合理性(biological plausibility)和疾病因果关系(disease causality)
作最大化推理(maximizing inferences)的优点。
2. 候选基因可根据某一特定疾病发生过程中基 因功能信息来加以限制。
基因多态性与基因转录调控 Gene Polymorphism and Regulation of Gene Transcription
展望 Future Prospects
第二页,共100页。
DNA Structure
第三页,共100页。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mutation):由于DNA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 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亦称点突变。
法医研究的罪犯身份的鉴别、亲子鉴定等。 在器官移植中供体和受体间的配对选择。
研究人类起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特征。
第十一页,共100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
今后SNP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SNP数据库的构建:主要目的是发现特定种类生物基因组 的全部或部分SNP。大规模SNP数据库构建只是基因组序 列分析中心可以胜任的工作,常规实验室是不太可能进行 该工作的。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c P c 9的表达 及其 在 S美 芬 妥英 4羟化 代谢 中 Y 2l - 一
的作用 。随后 God ti lsen等用 人 肝 样 本进 行 免疫 斑
的 I相药物代 谢 酶 , 与 外 源性 物质 ( 物 、 物 和 参 毒 药 前致 癌物 ) 代谢 , 使外 源性物 质失 活或激 活 。
慢代谢 型( o r tb l m, M) 后 者 不 良反 应通 p o a oi P , me s 常较高 。遗传多态性 是人类 长期 进化 过 程 中为适应
环境 , 通过 突变改造 药物代 谢酶类 基 因 , 以产 生相应 的酶蛋 白来对付 环 境 中外 来 化合 物 , 因上 的变 化 基 可通过遗传保 留给后 代 , 渐 地 形 成 了人 类 药 物代 渐 谢酶类 的多态性 。分 子 流 行 病学 研 究 表 明 , 癌物 致 代谢酶 的基因多态性 是决 定个体 肿瘤 遗传 易 感性 的 重要基础 , 人体 中 的药 物代 谢 酶 同时 也 是体 内重 要 的致癌物代谢 酶 , 括 I相 和 Ⅱ相药 物 代 谢 酶 。环 包
境 中的化学致 癌 物 或前 致 癌 物进 入人 体 后 , 先 经 首
过 I相代谢 酶的 活化 或 转 化 , 然后 主要 通 过 Ⅱ相代
谢 酶灭活 而解 毒 。有 关 的 代 谢 酶 主 要 有 N 乙 酰 基 一 转 移酶 ( ae t rn frs , N—cyl a seae NAT) 谷 胱 甘 肽硫 转 t 、 移酶 ( lttin Sta seae GS 和 细 胞 色 素 guaho e—-rn frs , T) P5 4 0酶 系 (yo ho 4 0 C P 。CY cte rmeP 5 , Y ) P是典 型
胱 癌 的 P 发 生率显著低 于正 常对 照组。论 文综述 了近年 来 C 2 9基 因 多态性 和肿 瘤 易感性 的相 关研 M YP C1

遗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遗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遗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肿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种因素。

其中,遗传多态性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遗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和相关治疗方法。

遗传多态性是指同一基因在不同个体中存在多种各异的等位基因及其相应的基因表达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对不同蛋白质的编码方式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遗传多态性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多态性是不同人发生同一种肿瘤的差异原因之一。

有很多基因与肿瘤发生的可能性相关。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关于DNA修复基因的研究。

DNA修复基因在人体内负责修复基因组中的错误,保护正常细胞的基因组。

但是,当这些基因出现突变时,它们将无法有效地修复基因组中的错误,这也会使得细胞内的基因发生进一步的改变。

研究表明,DNA修复基因的突变与多种癌症、尤其是结肠癌和乳腺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除了DNA修复基因,一些影响细胞周期的基因也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Cyclin依赖激酶和抑癌基因等都可以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裂,从而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扩张。

针对这些基因的突变或缺陷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异常生长和扩张,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增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基因表达可能会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

例如,ERCC1基因的多态性与铂类药物治疗在不同患者中的效果不同有着密切的关联。

此外,肝肿瘤和乳腺癌等癌症的药物代谢也可能与基因多态性有关。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不同患者中的代谢速度差异,这也可能会导致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差异。

综合以上所述,遗传多态性是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多种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可能会导致细胞异常生长和扩张,增加肿瘤的发生率。

针对遗传多态性进行治疗和选择合适的药物,则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 0 1 0 0 5 9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o h h o t M o n o l i a y,H g :O o l m o r A b s t r a c t b e c t i v e o d e t e r m i n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u s c e t i b i l i t o f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w i t h t h e - T p y p y p j o u l a t i o n s i n I n n e r M o n o l i a . M e t h o d s h e t e c h n i u e s o f A l l e l e s e c i f i c a m l i f i h i s m o f C Y P 2 C 1 9g e n e s o f t h e H a n T - p p g q p p p a n d 6 8H a n a t i e n t s e n o t e s o f C Y P 2 C 1 9 m 1a n d C Y P 2 C 1 9 m 2o f 2 5 4h e a l t h c a t i o n( A S A)w e r e u s e d t o a n a l z e t h e p y g y p y w i t h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 T h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o l m o r h i s m o f C Y P 2 C 1 9 m 1, C Y P 2 C 1 9 m 2a n d t h e s u s c e t i b i l i t p p y p p y o f C Y P 2 C 1 9 m 1o f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a n d t h e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w a s a n a l z e d . R e s u l t s h e e n o t e o f T p g y p p y :w / / / / / / h e a l t h t w t 5 0% , w t m 1 3 3 . 8% , m 1 m 1 1 6 . 2% a n d w t w t 4 0 . 6% , w t m 1 5 0 . 3% , m 1 m 1 9 . 1% . r o u y g p / C Y P 2 C 1 9 m 1m u t a t i o n h e t e r o z o u s( w t m 1)h a d 1 . 8 T h e o n e c a r r i n f o l d h i h e r r i s k o f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 y g y g g p / ) ,w t e h o m o z o u s( w t w t i t h s i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2g r o u s C Y P 2 C 1 9w i l d t h a n t h o s e c a r r i n - y p y g g p y g : / / ) ( o f C Y P 2 C 1 9 m 2o f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a n d t h e h e a l t h w a s w t w t 8 5 . 3% ,w t . 0 5 . T h e P<0 e n o t e r o u p y g y p g p / / s u a r e t e s t s s h o w e d n o s i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2g r o u s m 1 1 4 . 7% a n d w t w t 9 1 . 3% ;w t m 2 8 . 7% . C h i - q g p ( ) m e t a b o l i z e r( PM) w a s 1 3%i n t h e h e a l t h c o n t r o l . 0 5 . T h e e x t e n s i v e m e t a b o l i z e r( EM) w a s 8 7% a n d t h e P>0 o o r y p , r o u w a s s i n i f i c a n c e a n d t h e EM w a s 7 2 . 1% a n d PM w a s 2 7 . 9% i n t h e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r o u . T h e r e g p g p g p . 0 5) . T h e r i s k o f PM s u f f e r i n f r o m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w a s 2 . 6 P<0 f o l d d i f f e r e n c e r o u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 g p g p h i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EM. C o n c l u s i o n h e s u s c e t i b i l i t o f h e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影响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影响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影响概述癌症是一种导致世界各地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疾病,而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NA损伤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维护基因组完整性的机制,在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存在于个体基因组中的多态性可能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功能产生差异,从而影响机体对癌症的易感性。

DNA损伤修复基因和癌症易感性DNA损伤是由自然环境和内源性因素引起的细胞DNA的损伤。

人类细胞具有多种基因参与维持DNA完整性,尤其是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包括BRCA1、BRCA2、TP53、XRCC1、XRCC3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导致DNA修复功能缺陷,进而增加个体对癌症的易感性。

BRCA1和BRCA2基因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等遗传性癌症的主要致病基因。

研究表明,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与癌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这些突变和多态性可能导致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的紊乱,增加遗传性癌症的风险。

同时,BRCA1和BRCA2基因的多态性也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早发性相关。

T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在多种癌症中普遍存在。

TP53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蛋白功能异常或使其易于突变,从而增加癌症的风险。

研究显示,TP53基因的多态性与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易感性相关。

XRCC1和XRCC3基因是DNA损伤修复系统中重要的成员。

XRCC1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基因产品的功能性缺陷,影响DNA单链断裂的修复。

XRCC3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这些多态性可能增加个体对多种癌症的易感性。

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的影响涉及基因组测序、多态性分析和功能性研究等多个方面。

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鉴别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常见突变,帮助识别癌症易感个体。

多态性分析可以确定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缺失等变异,并研究其与癌症的关联。

Cyclin A、CD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

Cyclin A、CD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

南昌大学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Cyclin A、CD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姓名:潘长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科学
指导教师:彭洪云
20060501
图1结直肠癌及正常癌周组织中CyclinA的表达图2结直肠癌及正常癌周组织中CDK2的表达
图3结直肠癌及癌周正常组织中Cyclinh、CDK2的阳性表达率(P<0.01)
图4CyclinA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冈素的关系
斟5CDK2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14
附图
CyclinA的表达正常大肠组织(低倍×100)CyclinA的表达大肠癌中分化腺癌(低倍×100)
A的表达人肠癌低分化腺癌(低倍×100)CyclinA的表达局部淋巴结转移阴性(×200)Cyclin
CyclinA的表达局部淋巴结转移阳性(×200)CyclinA的表达粘膜下层(X200)
Cyclinh的表达肠壁全层(×200)CDK2的表达正常大肠癌组织(X200)
CDK2的表达中分化腺癌(×200)CDK2的表达低分化腺癌(×200)
CDK2的表达淋巴结转移阴性(X200)CDK2的表达淋巴结转移阳性(X200)
CDK2的表达全层(×200)CDK2的表达粘膜下层(X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yclinA2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易感性的关系目的探讨CyclinA2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選取2012年10月~2017年9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180例,同时选择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80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cyclinA2基因的rs769236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结果rs769236 等位基因A(GA+AA)携带者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风险显著高于rs769236GG野生基因型的个体(校正OR=1.825,95%CI=1.133-2.940)。

结论CyclinA2基因rs769236(G/A)位点A变异可能会增加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风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clinA2 promote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and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From Octo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7,180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ed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were selected,at the same time,18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was used to detect the rs769236 locus of cyclinA2 gene and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genotypes and the risk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esults The risk of rs769236 allele A (GA+AA)carrier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s769236GG wild genotype (corrected OR=1.825,95% CI=1.133-2.940). Conclusion CyclinA2 gene rs769236 (G/A)site A mutation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Key word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yclinA2;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增患病人数超过62万人次,且1年生存率还不足50%[1],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占第5位和第3位[2,3],我国是肝细胞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6%[4]。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肝细胞癌主要与HBV、HCV病毒感染、黄曲霉素B1(AFB1)暴露、吸烟、饮酒等致病因素有关[5,6]。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性疾病,细胞周期的调节紊乱容易导致细胞的增殖失控,增殖和凋亡的平衡一旦被打破,便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7]。

国内外均有研究发现,在肝细胞癌中存在着细胞周期素A2(cyclinA2)的过表达,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8,9]。

最近国外有研究发现cyclinA2 基因启动子区rs769236位点G/A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易感性有关[10],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关于cyclinA2 基因rs769236位点G/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

故本文就重点讨论cyclinA2启动子区rs769236位点G/A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分布频率的差异,分析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9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患者180例设为病例组,诊断符合2001年9月第八届原发性肝细胞癌学术会议上通过的原发性细胞肝癌的诊断标准。

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80例设为对照组。

本研究经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所有患者抽血前均未接受过化疗及放疗,均未输过血,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及相关危险因素暴露资料具体标准吸烟、饮酒史:按WHO标准,一生中连续或累计吸烟6个月或以上者定义为吸烟者,每周饮酒至少一次,连续6个月或以上者定义为饮酒者;HBV感染定义:血清感染标志物HBsAg阳性判定为HBV感染;HCV感染定义:血清HCV-RNA及抗HCV均阳性或HCV-RNA单独阳性即可判定为HBV感染。

肿瘤家族史:一级亲属和(或)二级亲属患有癌症者定义为有癌症家族史,否则就定义为无。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EDTA-Na抗凝,用于PCR檢测,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Cyclin A2基因型。

1.2.1 DNA提取采用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公司),提取每份抗凝外周血的总DNA,操作均按说明书进行,将提取好的DNA溶解于pH8.0 TE中,-20 ℃保存备用。

1.2.2 PCR扩增PCR(PCR试剂购自TAKARA公司)扩增含有rs769236(G/A)位点的片段:上游引物5’-CGCTCACTAGGTGGCTCAG-3’和下游5’-CCGAGGAGGTTGCGAAAGG-3’(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PCR 反应在20 μl体系中进行,PCR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 min,然后95 ℃变性30 sec,60 ℃退火30 sec,72 ℃延伸30 sec,共3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

1.2.3 PCR产物凝胶回收将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然后切胶回收,操作均按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promega公司)说明书进行操作。

1.2.4酶切反应建立20 μl酶切反应体系,其中双蒸水10 μl,缓冲液2 μl,PCR回收产物7 μl,Bgl Ⅰ内切酶(Fermentas公司)1 ul,37 ℃恒温2 h,酶切产物以含溴化乙锭(EB)的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凝胶成像系统成像。

PCR 扩增片段为342bp,GG基因型能被Bgl Ⅰ内切酶酶切产生两个片段(259bp、83bp),AA基因型只产生1个片段(342bp),杂合子GA基因型则产生3个片段(342bp、259bp和83bp),见图1。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字2检验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组和对照组的人口学数据、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

以拟合优度?字2检验计算SNP位点各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是否符合哈迪一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HWE)。

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s)及其95%可信区限(CI),分析各基因型与肝癌发生易感性的关系,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2.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HCV感染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饮酒史、HBV感染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肿瘤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yclinA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对照组中cyclinA2 基因rs769236位点(G/A)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字2=0.446,P=0.504)。

Logistic回归分析,rs769236 等位基因A(GA+AA)携带者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风险显著高于rs769236GG野生基因型的个体(校正OR=1.825,95%CI=1.133~2.940),见表2。

3讨论细胞周期素、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共同调控着细胞周期的顺利进行[10,11]。

Wang J等[12]于1990年首次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BV DNA整合部位上检测到CyclinA2基因它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7上,由432个氨基酸组成的,于G1晚期开始合成,其含量在S期逐渐增加,并于G2/M期达到高峰,在M中后期降解。

CyclinA2作为细胞周期的正性调控因子,在细胞周期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分别与CDK2、CDK1相结合,以复合物的形式作用于G1/S期和G2/M期2个检查点的转换,而且具有调节DNA合成和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双重作用[13-15]。

有研究研究证明,CyclinA2不仅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存在高表达[8,9],在非小细胞肺癌[10]、乳腺癌[16]、胃癌[17]、大肠癌[10,18]等多种肿瘤中也存在高表达,并与这些肿瘤的预后及早期复发的诊断关系密切。

近期研究也表明,抑制CyclinA2的表达可以有效阻止肝癌细胞的增殖[19],从而有效控制肿瘤的进一步发生及发展[20]。

CyclinA2可通过Akt/FOXO3a/IQGAP/mTOR等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21-23],但具体机制及其他相关机制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SNP)是人类遗传变异最常见的类型,位于启动子区域的SNP通常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24,25]。

本研究提供了CyclinA2 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相关联的新信息,本研究发现rs769236 等位基因A(GA+AA)携带者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风险高于rs769236GG野生基因型的个体(校正OR=1.825,95%CI =1.133 -2.940);通过进一步的分层分析,发现在无肿瘤家族史者中携带rs769236等位基因A者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风险有显著关联,这说明rs769236位点A变异可能是一个致病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