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认为:(1)解决死亡的

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2)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3)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

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 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

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

可是,即便人们从生命之根理解了死亡的必至性,仍然会在情感上万分恐惧与

害怕死亡。这一点必须从死亡本质的角度来加以化解。古希腊的圣哲指出:死是人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时,死非常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思虑了。人们对死的害怕、焦虑、恐惧,等等,无不都是一种活着时才有的感受,而死亡一降临,人所有的知觉、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们又怎能害怕呢?既然不能够去害怕,我们活着时就没有必要去恐惧死亡。也就是说,当人存在的时候,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我们不存在死去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害怕。因此,活着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

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本不是起于死亡本身,而是人们从棺材、死尸等死

亡的现象中获得的一些恐怖的观念。仅仅是观念而已,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对象。所以,人类的确可以从主观上努力,改变以至取消这些观念,以消除对死的焦虑、恐惧、害怕和担心。这些有关死亡本质及如何免于对死亡恐惧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当有效的,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经常沉思一下,去倾听古代贤哲的声音,积极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以获得某种生死的智慧,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但是,人们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既然生而必死,自己生前拥有的一切都必然

地要完全丧失掉,那"生"又有何意义呢?我们生前的奋斗、获得、悲欢离合等等,又有什么价值呢?一句话,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既然凡"有"都必归于"无",那又何必要"有"呢?实际上,应该延伸一下再深入地

思考思考:"无"之后又是什么呢?那必是"有"!所以,一个现代人要如中国古

代哲人所说的那样,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大其心",要跳出自己此生

此世的限囿,立于宇宙大化的本体之境来看生死。如此,人又何必要悲泣于自我必死的结局呢?要明白,"我"之死正是"他"之生,"我"必死然后"他"才能生;

有生命之物的死,恰恰是万物之生的前提。况且,没有前者之死,又那会有我们每个人的生?既然"我"之生建基于"他"之死的基础之上,那"我"为何不能当一

下他人之生的基础而无畏地面对死,从而勇敢地步入死途呢?正如我们人在生活中不能太自私一样,我们在生死的问题上同样不能自私。而且,人们在生活中自私一点关系并不太大,不过会造成一些人生中的麻烦罢了;可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一个人若很自私,极不情愿地面对死,那就必然造成自我的生与死的品质极低——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极度地恐惧死。可是,无论你愿意与否都不可能改变人必死的结局,死亡肯定会在某时某刻必然出现。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应在生死的问题上达到心胸广阔,无私地对待生,也无私地对待死。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死时,他也就必能正确地对待生;当一个人真正免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时,其生活与人生便走上了一条坦途。

二、关于死亡的意义

一般人皆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它还进而吞噬掉了所有的人生

意义。但是,人们若明白了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

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死,去沉思死,去由对死的扣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长足的发展,建构出一个健康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这种方法可称之为"生死相长"。

首先,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沉思,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

,这就能使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满内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可见,"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无意义,而

是更凸显出"生"的意义与价值。当一个人能够牢牢抓住生活,不浪费人生中的宝

贵时光,努力地从事各种创造的活动,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并尽可能多地品尝种种人生的滋味,那么,人们就能在死亡来临之际,毫无恐惧,心安理得,并为自己即将永久地安息和为别的生命之诞生做基础而欣喜不已,这就达到了生死两相安的最佳境界了。可见,由"死"可以反观出"生"的真正的意义所

在。任何人在"生"的阶段时都应该生机勃勃,奋发努力;而到了死时,则应该心

安坦然,无所牵挂。

其次,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拥有更健康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常可看见

许多人埋首于求这求那,总以为拥有得越多就越好;在为人处世时,刻薄、吝啬、毫无怜悯心,无所不为。也许他的确成功了,拥有了很多很多,可是他在这个世界上不爱别人,不帮助别人;当然别人也就不会爱他,也就不会帮助他。因此,他在现世的生活就肯定相当的孤独;而当他面对死亡时,他会因为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永久地丧失而痛苦万分。人之生死的吊诡性就在于:人们生前拥有的少,死时就丧失的少,其痛苦也就相对要小;人们生前拥有的越多,死时就丧失的越多,按一般的逻辑,痛苦就必然会大。对于那些在人世间一心只知攫取者而言,这一生死的规律实在是太不利了。

所以,为了避免死时的更大痛苦,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观做极大的改变。

为了生活和生存,我们当然要去谋生,要去赚钱;但我们不能以赚钱为唯一的人生目的,不能以聚财为全部生活中关注的唯一追求。要明白一个深刻的生死之理:人世间的物质性拥有不是人生的一切,甚至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人活着时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情字,是和谐的关系,是温馨的亲情。所以,我们在世间生活,对物质性的东西要拿得起放得下,要以与人和谐生活、爱和助人为乐作为人生中最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并发而为实际的生活准则。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得到他人的爱和帮助,由此我们便由对死亡的体认而获得了做人的正确立场。

再次,死亡的存在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态度。人们若只是沉在日常的生

活中,往往对什么都十分地执着。你的我的他的,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让别人从自己这里取得一丝一毫,什么都得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执着于己的,更盯着他的,还渴望取得你的。而且,对那怕是一点点的损失也无法忍受,那怕是吃上一点点的亏也是坚决不干的。这样的话,人们在生活中一定累得很,苦得很,无奈得很。如果我们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学会由死观生的方法,心胸便会豁然开朗,意识到: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时,是一无所有的来;而我们死时离开这个世间也将赤条条的去。生前的所有,都为暂时而已,我们又何必执着?实际上,我们又何能执着?而且,我们在世间走一遭,与各种人结成各种的关系,实在都是有缘。这些人际的关系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故而是弥足珍贵的。因此,我

们何必执着于你的我的他的呢?又何必因此而形成你我他之间的紧张关系呢?所以,我们如果在生的过程中,稍稍去想想死的问题,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便会想得更开一些,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也能处理得更好一些。这样一种人生的态度当然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益处,而它似乎只能建构在对死亡沉思的基础之上。

最后,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时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生

命自身却相当的脆弱,十分容易受到外在的和自我的伤害。人的此在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意味着人们此生的完全结束,这就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护自己脆弱的生命,不要使之受到损伤,更不要沦入非正常的死亡。我们不仅要细心地保护自我的生命,还要通过各种锻炼和养生努力地活够大自然赋于我们的自然寿命,而且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不要采取自杀的过激行为。人生中的挫折固然很多,人生中的痛苦虽然强烈,但我们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态度咬咬牙也就会过去的。自杀不仅是人生中的怯弱行为,更是对神圣生命的亵渎,它也是一种最不好的解决生死问题的方式。对自杀者而言,人生的所有问题似乎都得到了解决,但对社会和死者的亲人来说,令人痛心的一大堆问题才刚刚开始,这如何是解决生死问题的良方呢?

由此可见,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非常之大,关键在我们能否仔细地去思

索,去发掘,去显现。能够做到这一点,对我们的人生实在是有很多的益处。

三、关于死亡的超越

从根本上而言,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从死之中寻找意义的努力,都源于人

们认为的死是生的全部的毁灭这一观念。如果人们能寻获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意识到死亡并非是人之生的全部归于无,则死亡之恐惧也好,死亡的意义问题也好,都可以迎刃而解。

动物不自觉"生",故而只能在生理性需求的驱策下被动地活着,但它们因此

而免去了死亡的恐惧问题;人类自觉到"生",故而能运用自我的智能与体能去改

变外在的环境,从而能够主动地生活,但却因此同时自觉到了死,品尝到了痛苦的死亡恐惧。可见,造物主是仁慈的、公平的,人类虽然有了比动物多出的"生"的

欢欣,可却要饱尝动物没有的"死"的悲伤。然则,这一人生最大最深刻的痛苦,

却也使人类能够走上寻求超越死亡之路,并因此而更显露出自身的伟大。

人类寻找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走了无数的弯

路,甚至付出了许多生命与血汗的代价。比如,中国古代的方士们、道士们,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服用某种药物(如外丹),或者经过某种身体的锻练(如内丹),便

可达到肉身成仙,永生不死。为了验证这一观念,也为了真正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人投入了无数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做,可是,除了许多人因此而丧命之外,所有的努力均告失败。此外,中外历史上的许多帝王想尽了一切的办法,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来解决尸体防腐的问题,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保存完好的尸体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复活。所以,企图从物理的角度,通过一些实际的操作来使我们人的肉身长生不老是一定会失败的。

一切人类历史上超越死亡的尝试都证明,肉身不朽决无可能。因此,我们只能

另辟途径,从精神之途去求得对死亡的超越。

人之精神与肉体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人的肉体之身是一种实在之物,它只能占

有一定的空间,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之内;而人之精神虽然是人之肉体的一种派生物,但它却能够不受肉体的束缚,既可游于无限的空间,又可回溯和前行于无穷的时间,它是一种真正的具有超越性的东西。精神的这种特殊性,使其可以担负起超越死亡的重任。

精神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可以形成一种凝结物,它就是关系。

人们通过语言将自己的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传达给对方,从而与之建立起了人际的关系。自我的精神传达给对方越多,则所建构的关系就越紧密;同理,他人的精神性的东西也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与自己发生着联系,我们接受得越多,则与之的关系也就越密切。

这样,人与人之间便建立起了由各式各样的内蕴精神质所组成的关系。一般而

言,人们既离不开对物质的摄取以维持身体的存在;同时,人们也离不开精神性的关系,它是人维持一个人的存在的根本。离开了精神性的关系,人也许还活着,但却不是作为人而活,只是作为一个物而存在着。

弄明白了精神的特质,以及其与人的存在的复杂关系,我们便可进而求得超越

死亡的途径和方法了。

人的肉身当然会死,而人的精神性的关系却可永存,这是精神可以超越死亡的

第一个方面。当一个人与他人、与许多的人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关系时,他的肉体虽然经过一定的时间会必然地死去,可这些关系却保持了下来,它超越了个体生命的限囿,通过与他人相系的精神性的纽带而超越了死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下去。很显然,这种精神性的关系对死亡的超越与人们在世间建立的关系之亲密程度

成正比。一个人在世间与他人建立的关系越紧密,其精神性的超越死亡就越持久;一个人在世间与越多的人建立的关系越深,则其精神性超越死亡也就越广泛。可见,人们从精神关系的方面想超越死亡也不是永恒的。人们若想更长久的超越死亡,更广泛地超越死亡,就必须在活着时以一种好的人生观与人生态度去与各种人相交往。不仅要与亲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而且应该与其他的人也保持良好的交往。在人世间的关系越多越深,也就意味着你超越死亡的追求越成功。

人的肉身当然会死,而人的创造物却可永存,这是精神可以超越死亡的第二个

方面。与人无关的物那就只是一个自然物,但若加进了人的智慧与主观的意识,则就成了一个人的创造物。它实际上就是注入了人之精神的物,是人的意识的结晶,此时,这个物就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了,它具有了某种价值,使社会或一些人愿意去欣赏、保存。比如那些不朽的画作,撼人心魂的音乐,伟大的科学发明,等等。创造了这些物的主人,由于将自己的精神和意识贯进了其中而得以使生命永存。

很自然的,人在创造物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血越多,则创造出的

物就越有价值,因此它在世间就会保存得越久,那么,人们通过将精神贯注在创造

物之上而达到的对死亡的超越就越有效,相反,则对死亡的超越就十分有限。

对死亡超越的追求对人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人生的定位、人生意义的确

立、生活的追求目标,等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没有对死亡超越的追求者,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沦入无所事事,或无所不为,或无所用心的状态;而有着对死亡超越的企盼者,则在自我的生活中目标坚定,行为规范,有所作为。因此,当我们从死亡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并意识到了死亡也有它的意义与价值之后,我们就必须树立超越死亡的追求,这不仅仅可能使我们经过努力真的达到了对死亡的超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方向,内蕴更为丰富,生活步入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美)米奇·阿尔博姆著,白裕承译

大块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

《一起面对生死》,(日)山崎章郎著,林真美译

圆神出版社1995年版

《生死智慧》,郑晓江著,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中国死亡智慧》,郑晓江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

《生死两安》,郑晓江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内容提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经典台词。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的死亡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意识升华 著名学者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这里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以文学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死亡哲学”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是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海明威的生死哲学 人类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风格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科技的发展让曾经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自我满足,逐渐开始主宰这个世界,可是人无法改变的是自己终将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样,在某一天离开这个自己生存的世界,所有自己在这个世界辛苦得到的一切,都将随着死亡的到来,化为乌有。那么,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我们死后到底变成了何种物质?这种对死亡的思考不断困扰着人们,死亡也成为了哲学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所以,认清死亡的本质,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心灵上的解脱。 一、何为死亡 要研究死亡是什么,我们就要先搞明白究竟什么是人。按照物理主义者所言,一个人只是一个正常运作的人体,一个可思想、可感知的生物。倘若我们接纳了这一观点,死亡究竟是什么?答案似乎再简单直不过了:我拥有一具肉体时,我就活着;而当我们不再拥有这样的肉体,当肉体功能停止正常运作的时候,我便死亡了。当然人体除了肉体功能还有一系列较高层次的人格功能,我们在死亡时几乎是同时丧失两种功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患了重症,丧失了所有隶属人格功能的较高层次认知行为能力,但身体依然可以进行普通的肉体功能行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格功能的停止远早于肉体功能。那么死亡是在人格功能停止时,还是在肉体功能停止时发生?这就取决于我们接受的是肉体论还是人格论。假设我们接受人格论,这就意味着,我存在,我的人格就必须存在。如果一个人丧失进行人格功能的能力,而且是永久性丧失,便是死亡。根据肉体论,如果我存在,那么我的肉体就存在。但我们死后的尸体仍然是肉体,我的尸体存在,那么我的身体也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作为非人的状态存在下去。 在我看来,只要我们是物理主义者,死亡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具健康的人类身体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功能活动,只要相关的低级肉体功能活动也在发生,那么身体就是存活的。当然,如果一切正常,身体也足以进行较高级的认知活动,那么我们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身体开始损坏,丧失了人格功能,这时我们眼前的人就不再是活生生的。而最终肉体功能也将丧失,即肉体的死亡。简而言之,人体运作着,接着垮掉了,这就是死亡。 二、自杀的合理性 人终有一死,我们无法对此作出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选择在死神来临之前结束生命,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传统观念中,有自杀倾向的人一般都是有心理疾病者,都会对自杀抱有一种鄙视、不认同的态度,认为自杀是不道德的。但是不道德就意味着不合理吗?我们讨论事情合理性的时候,至少在讨论自杀是否符合理性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判断其是否符合个人的利益。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有没有一些时候死了确实比活着好,而且这种想法实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已经确认是对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会是件坏事,因为它会夺走我们生命中本能拥有的美好事物,而只要我们活着就可以得到这些美好事物。这种判断只有将我死后的状态和我活着的状态进行对比时,才能成立。但是,如果我自杀了,我就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不是一种状态,所以无法满足对比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不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1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1 第一课:课程介绍 穿着随意、行为不羁的教授在这节课里主要介绍了这门课程的讨论范围,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课程的成绩考核。 教授明确了这门课程不会考虑宗教问题,也不会讨论有关死亡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避免死亡的生物学问题。这门课主要考虑讨论死亡的本质以及通过讨论此类问题时所产生的哲学疑问。 整个课程第一部分为死亡本质问题,即形而上学部分,主要方向为自我本质和人的同一性问题。第二部分为死亡的价值论,也就是对死亡的态度和评价。最后讨论自杀问题。 教授在这门课程的介绍中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灵魂是不存在的,对永生的渴望可能是没有价值的,甚至自杀也不是完全不符合道德的。由此看来,教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门课可以教授一些思维方法,以及颠覆一些关于死亡的世俗观点。 在关于灵魂的介绍中,教授指出,人希望有灵魂是因为希望永生。这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灵魂学说不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论,而是一种感性渴望的产物。

第二课:人的本质:二元论与物理主义 这节课主要是引题,通过层层剖析介绍两种对灵魂的主要观点,并且表现了教授的思维方式,就是层层深入,不停的提问,产生新问题,再分析,再提问。 教授就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延伸,既然是死亡课,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幸免一死?由于我们都知道人是不可能永生的,起码身体不能,那么死后是否会有一部分,比如灵魂,可以继续存在?这就进一步引出了“我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有了人活着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最后提及了同一性的问题。 这门课的前半部分主要讨论死亡的本质问题,或者说是形而上学问题,基本就是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分析。 1、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人能否幸免一死?教授不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只从哲学角度考虑。他认为,这个问题首先就是定义的问题,死亡的定义就是生命的结束,死亡之后就无所谓生命,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教授的意思是,如果定义明确了,自然就可以避免愚蠢的问题,讨论这样哲学问题都是故作高深,而他讲了那么多比喻和笑话都是对故作高深的嘲笑。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认为:(1)解决死亡的 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2)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3)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 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 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 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

(完整版)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1、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尽管物理主义是随着科学发展看似是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式,但二元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思考首先就要把事物分类、明确、定义,而把事物一分为二是寻找区别的过程。比如说,我们研究大脑时,就可以把人类大脑后天积累的神经连接模式单独区分出来,也可以叫做灵魂。大脑这个宇宙最复杂的装置可以看作人体的灵魂。人的复杂性可以看作是生物界的灵魂,同理,所有星体可以看作宇宙的灵魂,因为宇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目前还是理论阶段,姑且信之),所有熵减的存在都可以看作与基本的事物本质相反的东西,而且这种熵减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宇宙的形态,因此可以被看作灵魂。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其实和认识论的基本过程有相通之处,也许正因如此,笛卡尔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这两块。 唯心主义认为没有身体,只有灵魂。这种论点很迷人,很多哲学家都喜欢这样的思维游戏,也许他们智商太高,内省太深,也许是他们乐于质疑常人所习惯的观感。唯心主义琢磨起来也确实有趣,就象电影《黑客帝国》。唯心主义认为,人所认为存在的东西都是人“认为”存在的,没有灵魂去认为,物质可能是不存在的,或者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的存在,而且不同的灵魂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感知。

按现代科学哲学说法,这种理论的问题是不能证伪,就像如果有人说孙悟空在前一秒钟制造了人类,而且给所有人类各自的记忆,都以为自己活在一个有悠久历史、完整的社会关系的土地上。这样的论点是没法去证伪的,唯心主义也是如此。另外,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其实恰好可以反驳灵魂说,人之所以认为人有心灵是不是因为人感觉自己有心灵?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只是人感觉的结果,不是原因。也就是说,心灵的概念也可能是人感觉到结果,而心灵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人是用什么认为自己有心灵呢?心灵吗?这应该算循环论证还是自相矛盾呢? 但唯心主义也有其实际用处,质疑自身的感觉体验,是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进步的一大助力。比如康德认为所谓的物质只是人们所认为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只是人感觉的方式,不是真正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物质本质。从现代理论物理的成果看,如果弦论是对的,事物的本质是十一个维度的,只是我们只能感觉到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其它都是蜷曲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做为三维生物体能感觉到的是有限的。和康德的论述很有相通之处,现代科学也的确需要质疑一些我们公认的物质特性。(康德在当时本身也是一流的天体物理学家)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摘要 人对生存的执著,其实是源自对死后的无知,只有超越生死,超越无常,才是绝对的快乐。本篇文章主要阐述本人对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解决死亡的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突显。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能够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理性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还有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人人害怕。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现在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

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也不完全相同。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人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或者其它生物也罢,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呢?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孕育着我成长,那就应该好好地活;天地“父母”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可是,即便人们从生命之根理解到了死亡的必须降临,仍然会在情感上万分恐惧与害怕死亡。这一点必须从死亡本质的角度来加以化解。 古希腊的圣哲指出:死是人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时候,死离我们很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思虑了。人们对死的害怕、焦虑、恐惧,等等,无不都是一种活着时才有的感受,而当死亡来临时,人所有的知觉、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们又怎么会能害怕呢?既然不能够去害怕,我们活着时就没有必要去恐惧死亡。也就是说,当人存在的时候,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我们不存在死去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害怕。因此,活着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本不是起于死亡本身,而是人们从棺材、死尸等死亡的现象中获得的一些恐怖的观念。仅仅是观念而已,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对象。所以,人类的确可以从主观上努力,改变以至取消这些观念,以消除对死的焦虑、恐惧、害怕和担心。这些有关死亡本质及如何免于对死亡恐惧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对有效的,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经常沉思一下,去倾听古代贤哲的声音,积极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以获得某种生死的智慧,应该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Open Yale course—Philosophy:Death)课程目录及下载地址(不断更新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Open Yale course—Philosophy:Death) 简介

课程类型:哲学 课程介绍: 这次讲课的教授是个大仙.他那么"朴素",我是说他的坐姿那么朴素,因为人类自古就是那样坐的,盘腿坐.不过他是盘腿坐在讲台上,这就不是很朴素了,因为古代没有桌子,大家都坐在地上。 我大学的时候,美国老师屁股一扭坐在课桌或讲台上,我们这些有着“师道尊严”的中国人是很“友邦惊诧”的,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英国人不这样,他们总那么严谨严肃,有点象中国人——但千万别真的以为英国人象中国人,与其说英国人与中国人象,不如说美国人与中国人更象一些:都很粗俗豪放,并且中国与美国越 来越象了。

这老师穿着鞋子直接盘腿坐在讲台上,还好他穿的球鞋很白很干净,不太碍眼。他长得有点象撒达姆大叔,还满脸胡须,但他个子很小,所以他要坐在桌子上才能显眼一些,台下据说有150-180名学生,是个大教堂,要我个子那么小我也“坐”桌子上。他常说,we are sitting here to ...,确实彼此都“坐着”,很平等。相比古代的大师,比如柏拉图或佛都是如此随意开讲座谈生死的吧。看着他那样手舞足蹈的乱说一气,我觉得很舒服。这大叔一定是个很怪的人,这从一开课就看出来了。不过不会特别怪,因为这里毕竟是耶鲁,我是说,假如他有精神病啊什么的偏差,心理学院的老师们肯定就早就派上用场了。 他一上来就说,别管我叫什么什么“教授”,我喜欢听你们叫我shelly。 从他的简历看,他应该是个伦理学专家,写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今天香港著名艺人肥姐逝世,这就是活生生的死亡。死亡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死亡对哲学家又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讲死亡的哲学就是在讲哲学家们如何看待死亡。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可以有不同的死亡哲学,哲学不是科学,随便说随便假设。 我还没有看文字稿子,大约听了一遍,中间漏了一部分,发现shelly多数时间在讲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直到结束。还好,我只是来学英语的,否则不气死我了。 后来看稿子,发现中间有一段是介绍这门概论课的核心是什么,说,其中前半期会是行而上学性质的,后半期将涉及价值理论,当然都围绕死亡展开。 其 中他的一句话很有趣,大家都觉得死亡bad,那么,起码对于死者,他死了就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好”“坏”呢?还有自杀,理性与道德之间怎么划分。其他方面我们经常能想到的死亡话题,他一一否定,说我们都不谈,真的那些才是我真正关心的,看来我走错课堂了,不过为了学英语过一遍吧。 从这些课堂上看,美国人的课堂是非常开放的,思想的开放,没有老师有灌输的倾向,尽管老师不说,你也知道他们其实是在与你“交流”,帮助你思考,帮助你学会辩论的技巧,以及哲学地思考问题。老师与学生是友好平等的,很平和,人显得“很正常”。我知道这些耶鲁的老师很可能都是故意挑出来的,但是真的能够感受到一些明显与中国不太一样的东西,我喜欢耶鲁。 ——选自苏三博客 课程主讲人:Professor Shelly Kagan

享受死亡-哲学人生

享受死亡-哲学人生 如果你在思考人生,你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究竟为什么了什么而活着? 我也在思考人生,同样这个问题也让我困惑了很多年。我是在上大学的那一天开始思索这个问题的,转眼已过数载。 在曾经五年的时光里,我的认为是:我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活着。 个人认为,每个人都完完全全地为了自己而活着,完完全全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思考和行动。也许你在反对我的观点,因为你愿意为了你的亲情、友情、爱情付出了你的所有“利益”,甚至你为了一个陌生人都付出了很多很多,还有付出炙热的生命的范例。给人们的感觉是:你在为别人而活着,你的眼里没有你自己。其实,每个人都在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衡量自己的大小多少,当然这其中包含着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的统一体。当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许你的物质利益受到了损害,但你也在精神利益上得到了补偿,其在你心中的价值肯定超越了你的损失。这个世界绝对不会出现心甘情愿两方面都受损失的事情,这点我想我敢肯定。如

果你因为没有在弱者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而感到内疚和寝食难安,那么你帮助弱者自然就习以为常了;不帮助弱者,看着他们受到伤害,你感觉无所谓或者幸灾乐祸,你自然也不会损失你的实物了。如果你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一次,你就会陷入深深自责,那么你肯定不会去伤害别人了,至少不会是有意的。当你伤害别人过后你还津津乐道,有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你伤害别人也就会成了家常便饭。 在此,我也不是说帮助别人和伤害别人是一回事,没有区别。我认为的是:更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人,看重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利益,他是伟大的,因为属于他的那份人性更加靠近神性了;喜欢伤害别人,更加看中物质利益的人,那么可以说他是“欲”的化身,他是可悲的,因为属于他的那份人性是更加和兽性靠拢了。 不管怎样,我还是相信,每个人的活着还是为了自己。 关于人为什么要活着,我请教过很多人,答案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活着;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活着,如是。我不是不可以接受这样的答案,至少我在曾经的五年时间里,我也是相似的答案:“为了理想而活着”。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 导读:本文庄子的死亡哲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庄子的死亡哲学 张尚仁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2010)02 - 0013 - 05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

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老子《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老子提出了人的生死问题,认为人人都追求长寿,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一些人采取的是“生生之厚”的办法;一些人采取的是避开死地的办法。采取“生生之厚”的办法,不仅达不到长寿的目的,反而归入到“动之死地”的人群中去了。他认为,从“生”的方面来说,人不必主动地过多去作为,顺应自然养生是最有益的。人要有所作为的,是尽可能地避开“死地”。“无死地”才是真正的“善摄生”。

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苏格拉底的相关思考 我和大家分享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我认为是学习西方哲学的重要命题,我们应该引以思考和重视。 死亡,这是我们首先会问的关于这句话的问题。那么,在今天我们对于死亡的描述是怎样的呢?医学上解释,所谓死亡,就是指大脑坏死,但人体各部分器官并非伴随大脑细胞死亡而死亡,在大脑细胞死亡后它仍可存活一段时间,其存活期限依保存方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新陈代谢的停止,心脏的停止跳动等具体的现象。那么,苏格拉底是如何理解死亡的呢?他说:死亡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和分离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用了解脱和分离这两个词,那么我们平时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两个词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解脱—说明某样东西收到束缚,想通过某种方式从中脱离控制,在此,我把它理解为个褒义词,例如我们在某件事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当这些压力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说:终于解脱了!那么分离呢?用到这个词时说明几样东西是一个整体,或者存在着某种关联。如: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既然这句话是苏格拉底说的,我们就有必要谈论一下他的死。 苏格拉底当时是最有智慧的人,却被希腊以最公正的方式处死,为什么会这样呢?本质上来讲,苏格拉底之死是一

个真正的悲剧:它意味着一个更高的精神原则——个人的意识作为独立的意识——出现了;而这个原则又意味着人拿自我意识来代替神谕——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这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寓意。但是,这个新原则最初是破坏性的,因为它与雅典生活的实质相对立;当希腊世界的现存原则与新的主观反思的原则相冲突时,苏格拉底之死便表现为一种悲剧的必然性。于是在柏拉图《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最后说道:“死别的时候已到,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其实希腊并不是真的想要他死,而只是想封住他的嘴。他死了,是对雅典的一种抗议,也是一种感激,希腊人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犯下了多大的错误,他必须在法律上忠诚才能在精神上反抗,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临死之前,他这样说:如果我的哲学是教人们如何认识死亡,那么,我逃亡我的哲学还有价值吗?我的一生都致力于城邦的法律维护,如果我现在选择违背法律方式逃亡,岂不是对我自己一生的嘲笑?难道你不知道我一生下来就是要死的吗?苏格拉底之死,并非因为伦理力量的冲突,而是因为他对自己思想的信仰,他是为自己的信仰而殉道。 在监狱的最后日子里,他还学习弹琴,并且和他的朋友讨论灵魂问题,他认为:肉身迫使哲人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把时

庄子的死亡哲学

2010年第2期No.2,2010学 术 探 索Academic Exploration 2010年4月Apr.,2010 收稿日期:2010-01-12 作者简介:张尚仁(1942) ),男,广东梅县人,广东行政学院教授,云南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庄子的死亡哲学 张尚仁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0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0、/生亡0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 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2-0013-05 老子的5道德经6提出/死而不亡者寿0(第33 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一 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老子5道德经6第50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0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 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老子提出了人的生死问题,认为人人都追求长寿,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一些人采取的是/生生之厚0的办法;一些人采取的是避开死地的办法。采取/生生之厚0的办法,不仅达不到长寿的目的,反而归入到/动之死地0的人群中去了。他认为,从/生0的方面来说,人不必主动地过多去作为,顺应自然养生是最有益的。人要有所作为的,是尽可能地避开/死地0。/无死地0才是真正的/善摄生0。老子对生死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看法,对死亡问题的专门论述并不多。 比之老子,庄子更感叹生命的短促,特别对/死0的感触最深。5庄子6一书,有很多篇谈论到死亡问题。书中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一个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终点是死亡。如果说庄子的哲学是生命哲学的话,那么死亡哲学就是生命哲学的另一面。 5庄子#养生主6篇中有一节写的是:老聃死了,他的好友秦失来吊唁,哭了三声转身就走。老聃的学生认为,别人来吊唁都哭得很伤心,好朋友怎么能哭三声就走呢?秦失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也0。意思是:老聃该来时,应时而生;该去时,顺命而死。认识到这一点,听从时间的安排,顺应自然的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进入人的心中。 13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内容提要:漫漫人生路,从出生起,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死亡的责任。在哲学的世界里,我们看他们直面死亡的勇气,热爱生命的激情,追求自由的不羁。原来死亡是美的。 关键词:直面死亡热爱生命追求自由 诸神里面最冷艳最无情的死神。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在正常人的眼里,死亡是是一种解脱?结束?抑或其他。在哲学里,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那些哲学家从出生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孤独的生活,直到死亡。如果没有死亡,那么哲学也就不能称之为哲学。而哲学家就是在直面死亡。他们时刻进行着死亡的练习。在哲学的世界里,害怕死亡是无知。 一、哲学家是直面死亡的,心是虔敬的。 元前399年,春暖花开,雅典面向大海 苏格拉底佇立法庭,卷发如雪 三个公诉人的愤怒也不再年轻 可爱的斯科里亚(Skolia)地方诗人迈雷托(Meletus) 可怜半辈子默默无闻的修辞学教授赖肯(Lykon) 可敬的硝皮匠兼不甚可敬的政客安尼托(Anytus) 五百零一颗德谟克拉西(democracy)的头颅,在审判席上簇动 没有人勘破他们座位前后左右排序的秘密 究竟是按门第高低,还是按钱袋盈虚 惟有拿起陶片,决断哲人生死的一瞬间。 苏格拉底在申辩中第一次讨论了“死亡”,这是冥王哈得斯(Hades)管辖的世界、一个真正的洞穴世界;人们却惧怕这个未知的地下世界,胜过惧怕已知的人世恶行。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否真的是一种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们害怕死亡,就好象他们可以肯定死亡是最大的邪恶一样,这种无知,亦即不知道而以为自己知道,肯定是最应受到惩罚的无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之后再次发言,

“死亡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之一。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或者如有人所说,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如果人死时毫无知觉,而只是进入无梦的睡眠,那么死亡真是一种奇妙的收获。我想,如果要某人把他一生中夜间睡得十分香甜,连梦都不做一个的夜晚挑出来,然后拿来与死亡相比,那么让他们经过考虑后说说看,死亡是否比他今生已经度过的日日夜夜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他把死亡看成是一中奇妙的收获,一种美好,一种幸福。在明知自己被判死刑依然如斯,无悲无喜直面死亡,心怀虔敬. “法官先生们,你们也必须充满自信地看待死亡,并确立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 “我非常明白我最好去死,我摆脱心神烦乱的时候已经到来了。”自信!死亡来了,我终于可以摆脱心烦了,神是伟大的,怀着虔敬的心迎接死神。 “我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我去死,是时候不顾一切的走了,就好像七十岁的老人在和蔼的跟你摆手再见一样从容无畏,无愧,无悔;你们去活,依然不忘对年轻人的孜孜教诲。站在死神的身边,看着凡尘的晕晕碌碌,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幸福,得到了重生。回头,他是默默注视着神祗,心怀虔敬,为之神圣。 二、哲学家是热爱生命的。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无畏死亡,是哲学家的大智慧,但并非就是不珍惜生命,随随便便就失去她。相反,正因为他们无畏死亡,他们才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好好的活,做有意义的事。莎翁说,只有明白了人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他正是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利用自己的生命。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 欢乐之海的 澎湃波涛中, 在大气之流的 宏亮回声里, 在宇宙呼吸的 吹拂的一切, 沉溺了,淹没了。 无常识的,最高的狂喜! 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眼和心都几近失眠。这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时的尼采;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在外人眼里,死亡前的尼采。亲人的眼泪,朋友的忧伤,追随者的扼腕,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崇敬与叹息,犹如看见一颗强健心灵的破

死亡哲学名言句子精选

死亡哲学名言句子精选 死亡哲学名言句子精选 导读:当心灵获得自由不受它的眼前状态影响的时刻,它看上去就恰是它所是,惟其如此,它才是不死的和永恒的。下面是励志故事网小编为你精选的死亡哲学名言。 1. 生命和日常劳动是我们唯一可靠和亲近的东西,而死亡是遥远的。——温塞特 2. 困境,谁也逃不过,人生的一切事就是在与困境周旋,这需要靠爱去延缓死亡。 3. 一个老年人如果能有广泛的兴趣,学会关心他人,使自己的生活汇入到整个世界的生活中去,他就会象一滴水归入大海,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最终,也不会再有对死的恐惧。——罗素 4. 鲜活的生命突然消失,突然成一堆黄土和一把灰,是我们大多数人心理难以承受的,可是,这是一条必经的路,也是一条解脱的路,生和死都在一笑之间,看懂了,就什么都明白了。 5. 死亡,你虽是千古以来最可怕之事,但你又有什么值得骄傲!——古龙

6. 风不懂云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魄。眼不懂泪的懦弱。所以你不懂我的选择。也可以不懂我的难过。不是每一个人都一定要快乐。不是每一种痛都一定要诉说 7.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西塞罗 8. 凡是好的东西都不会死的,而且它的生命力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趋强大。——亚米契斯 9. 死亡是结束现有该结束的一切,而开始即将开始的一切。 10.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我依旧有很多真诚,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11. 死亡不过是向彼生的过渡,你应该愉快地祝福。 12. 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13. 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后悔。——汪涵 14.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 15. 每个正直的人,就像躲避死亡一样,避免撒谎。——柯罗 16. 谁告诉我真话,即使他的话里藏着死亡,我也会像听人家恭维我一样听着他。——莎士比亚 17.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 18.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第1周定义新运算

六年级举一反三教材 第一周 定义新运算 专题简析: 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从而解答某些特殊算式的一种运算。 解答定义新运算,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然后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程序,将数值代入,转化为常规的四则运算算式进行计算。 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的“?、#、*、·”不同的。 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定律的。 例题1。 假设a*b=(a+b)+(a-b),求13*5和13*(5*4)。 13*5=(13+5)+(13-5)=18+8=26 5*4=(5+4)+(5-4)=10 13*(5*4)=13*10=(13+10)+(13-10)=26 练习1 1..将新运算“*”定义为:a*b=(a+b)×(a-b).求27*9。 2.设a*b=a 2+2b ,那么求10*6和5*(2*8)。 3.设a*b=3a -12 ×b ,求(25*12)*(10*5)。 例题2。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4×q-(p+q)÷2。求3△(4△6). 3△(4△6). =3△【4×6-(4+6)÷2】 =3△19 =4×19-(3+19)÷2 =76-11 =65 练习2 1.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4×q -(p+q )÷2,求5△(6△4)。 2.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p 2+(p -q )×2。求30△(5△3)。 3. 设M 、N 是两个数,规定M*N =M N +N M ,求10*20-14 。 例题3。 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210*2=? 7*4=7+77+777+7777=8638 210*2=210+210210=210420

死亡哲学的探讨——蒙田死亡哲学随笔

读书报告:修辞于哲学中的运用 四川大学胡泽阳研读文本:《蒙田随便全集第20章》-----之“研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 注:以下以部分摘录的形式界说修辞于哲学的运用及其相关意义。 报告: 一、一出笼就会被撵走:比喻,我姑且理解为人类的躯壳既是思想的诞生地,也是思想禁锢的牢笼。形形色色的思想孕育其中,而唯有被语言表达出来的、被行为彰显出来的思想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走出牢笼的。 二、死亡突然袭击的方式——钉死、人群挤死、比武死、猪撞死、房倒压死、龟壳砸死、葡萄梗死、梳头死、碰门槛死、撞门死、纵欲死、球击死:气势恢宏的枚举/排比,以事实举证死亡的不同形式,旨在告知威胁生命的意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死亡无论于时间还是于空间都是同我们活着的人亲密接触的。它不是一件值得逃避的遥远的事情,反而它是时时刻刻在场的、邻近的、正在发生的。它的降临不存在身份、年龄、学识、方式的甄别,而是毫无差别的、不可预期的剥夺在死者现存的生命形态。也因而它终是该习以为常的。 三、他们悲痛欲绝、呼天抢地、怒不可遏或垂头丧气:华丽的辞藻勾勒了对死亡无所知觉的人在面临他者已死之时的愚蠢行径。对死亡毫不在意或是漫不经心都是荒唐而可笑的生活方式。由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理性思维在此必不可少,它可以使

我们提前预告自己的归期甚至提前准备自己的死亡事宜,规避那种荒诞的怯弱与惊惧。 四、我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消失:消失是死亡的代名词。似乎消失只是对生命存在长短的不确定性的质疑。它所揭露的是威胁生命并最终导致死亡的意外无处不在。我们活着就是在时刻面临死亡、亲近死亡,或是此时、彼时或是今天、明天、未来。而它预示我们要在生命依旧磅礴的时候随处感受快乐,随时准备即将发生的事情,以不至于茫然无措于已经降临的死的事实。 五、青春的消逝,其实也是一种死亡,甚至比生命衰竭而死,比老死更不堪忍受:类比中见证死亡的轨迹。青春不在、生命衰竭、老死只是死亡存在的三中不同形态,但人却恰巧感受后两者更加强烈与痛彻心扉。而这剖露的是死亡对生命走向终结的引导。 六、生命不懈营造的就是死亡:有死和已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死观。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却也是不可避免的。活着,也就意味着等待死去,虽然这种想法未免消极。但是,活着的每一分钟都是距离死亡更近一步,都是对生命另类的索取与压榨。正是如此,我们反而要珍惜生命,享受每一份在死的快乐以削减命运对将死的唾弃与残暴。 七、我们人未死就入殓埋葬:看似一种夸大或滑稽的说法,却告知死亡只是意味着生命存在的消逝,而恰恰人人都是有死的。所以死亡本身并不是可让人畏惧的,因为我们活着就是在死亡,在趋向终点。但是由于人们对死亡认知的缺乏使得外在者在人死之前就表现出种

哲学死亡

1、本课主要概括和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门关于死亡的课程,这是一门哲学课。要讨论的是当我们思考死亡本质或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哲学疑问。如死亡和生存是怎么一回事儿,死亡是坏事吗,永生是件好事吗,自杀就是毫无意义的吗? 2、二元论的理论讲的什么? 二元论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组成它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肉体和灵魂。 心灵被认为是与肉体区分开来,截然不同的东西,用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表述,它是灵魂。一个不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东西、一个不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某物,它是灵魂,它是意识,思想,也许是人格的归属地。 3、灵魂存在观点是什么? 二元论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严格地说来,我们可以表达为:灵魂是人最本质的部分,尽管它和肉体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4、老师观点是什么?

我们有灵魂,那个观点从头至尾都是错的!老师相信灵魂是不存在的,永生并不是一件好事,对死亡感到恐惧是正常的反应。自杀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合理的,在道德上也是正当的。 5、第四节视频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概述? 机器人可以战胜人类但是他们没有自由意志而我们有自由意志。 一、我们有自由意志 二、任何服从决定论的实体都没有自由意志 综合一和二,得到结论:如果任何遵守决定论的实体都没有自由意志!但我们有自由意志,那就表明我们不遵守决定论。 假设我们再往后添加第三点,所有纯物理系统都遵守决定论。那好,一和二说我们不遵守决定论,三说,所有纯物理系统都遵守决定论。那么,综合一二三我们得到,我们不仅仅是纯粹的物理系统 结论:四、我们不只是纯粹的物理系统。那好,这就是从自由意志得出的论证。现在这个论证是有效的,那是哲学家的术语。这就是说,有了这三个前提,我们确实能得到这个结论。 1、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人生和生命是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但有本质的不同。人生是生命在人间旅行的一个片断,人生是短暂的,而生命是久长的。人生是生命长河里展现的一个生命段落,而生命是从宇宙源头延伸到无限时空的连续剧。人生随时会结束,但生命不会随着人生的结束而结束,生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