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东校区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交通满意度社会调查报告书

交通满意度社会调查报告书

交通满意度社会调查报告书摘要:交通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从来都不陌生,因为它跟我们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

随着现代交通系统的日益发达和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应该不断加强,为了进一步引起xx在校大学生群体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做了这份关于xx交通满意度的调查。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够对相关部门的一些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学生们安全出行提供更多保障。

关键词:交通大学生满意度近年来,随着xx市的经济发展和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居住郊区化等带来的交通需求量的剧增,使得交通量和道路交通设施供应、管理、技术、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xx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xx市城市交通问题。

xx市的城市交通已经极大地影响了xx 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成为最为深刻的城市问题。

所以,大力发展xx市的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迫在眉睫。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一)调研目的1.掌握在校大学生对交通工具的使用状况、偏好程度、满意程度;2.根据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向相关企业和交通部门提供有效信息,改善相关策略及政策,提高居民对xx交通的整体满意度;3.交通项目调查主要是为了向交通科学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公安交通管理等行政机关部门提供用于改善、优化道路交通的实际参考资料。

(二)调研内容1.选择交通工具所关注的内容以及对交通拥堵的认知;2.造成拥堵的原因以及对交通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调查;3.对公交车的环境、线路以及司机的满意度调查;4.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存在的一些问题;5.为营造良好的城市交通,对一些意见或者建议的满意度调查。

(三)调研地点、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法,在长江大学东校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

(四)调研过程1.为调查xx地区人们对交通工具的满意度,确定所需的信息资料,根据一些资料,找到相关问题;2.针对各方面我们从出行方式的选择,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环境,出行中不文明的行为,信息交通以及改善方法这六个方面做了具体调查,同时也有专门的答案用于参考回答;3.在问题上我们采用封闭式和评论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答案进行选择,有单选也有多选,有相互排斥也有彼此共存;4.题目的编排,一般简单的、容易回答的放在前面,逐渐移向难度较大的,问题的排列有关联,合乎逻辑,便于填卷人合作并产生兴趣,最后我们会有专门的意见或建议框,广纳贤言;5.问卷的测试与修改,在问卷用于实地调查以前,先初选一些调查对象进行测试,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补充、完善;6.为使调查结果更为真实有效,我们采取匿名调查的方式,针对群体主要是青少年;7.采用文字,图解等分析方法,在调查的100个人中做了具体分析。

长江大学宿舍环境问卷调查(共5篇)

长江大学宿舍环境问卷调查(共5篇)

长江大学宿舍环境问卷调查(共5篇)第一篇:长江大学宿舍环境问卷调查大学宿舍环境问卷调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想要了解您对大学宿舍环境的看法,以方便我们及时将您的想法汇报给学校,完善宿舍建设,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份问卷调查,谢谢您的参与!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您所在__号宿舍楼您所在__年级您的性别__1.你对宿舍卫生的满意程度是()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好E.非常不好2.你所在宿舍有没有个人卫生值日安排()A.有严格轮换 B.谁想起来谁打扫 C.集体打扫 D.从不打扫3.你对学生会生活部检查宿舍卫生工作的评价()A.非常好B.良好C.有与无都一样D.反对E.强烈反对4.你觉得宿舍的活动空间充足程度()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好E.非常不好5.你对宿舍的生活设施满意程度是()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好E.非常不好6.如果给你增加一个宿舍设施,你会考虑()A.卫生间 B.洗漱台 C.书柜 D.衣架 E.空调7.你对宿舍的安全措施满意程度是()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好E.非常不好8.你对宿舍管理制度的满意程度是()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好 E.非常不好9.你对宿舍管理人员管理态度满意程度是()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好E.非常不好10.你认为宿舍是否应该熄灯()A.应该B.不应该C.看情况D.无所谓11.你认为你的宿舍室友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是:()A.非常好B.一般C.时好时坏D.很不好,非常想换宿舍12.你们宿舍的娱乐活动通常为()A.读书B.下棋C.打牌D.聊天E.其他13.你们宿舍通常的聊天内容关于何方面(可多选)()A.学习生活 B.时事新闻 C.娱乐八卦 D.时尚潮流 E.他人是非 F.其他14.你是否希望校方统一为宿舍连接网络()A.非常期望 B.无所谓 C.不希望15.请留下你对进一步改善宿舍环境的良好建议(没有想到的可以不填)第二篇:宿舍安全用电问卷调查宿舍安全用电问卷调查为了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我们班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我们学生日常用电的一些情况,通过了解,然后提出安全问题,从中提高我们的用电安全意识。

校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校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校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校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如下:
本次校区建设调研旨在评估和分析目前校区建设的情况,以便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通过对多个校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校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验室等。

然而,部分校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老化、空间不足等,需要加大投入进行更新和扩建。

2.环境布局:校区环境布局方面,大多数校区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营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

但是,在交通规划和停车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进一步规划并加强管理。

3.教学资源配置:校区的教学资源配置在整体上比较合理,但在某些校区中存在资源不均衡的情况。

建议通过合理规划和调配资源,确保各校区都能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4.学生生活设施:大部分校区在学生生活设施方面已经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包括宿舍、食堂、体育馆等。

然而,在部
分校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宿舍条件待提升、食堂供应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善。

综上所述,校区建设调研报告指出了校区建设的优点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建议加大投入,更新和扩建基础设施;加强交通规划和停车管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改善学生生活设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校区的整体建设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测量实习报告与心得(完整

测量实习报告与心得(完整

实习报告(第十组)一、前言1、测量实习时间:8月29日~9月2日2、测量地点:长江大学东校区第十区3、测量实习目的:利用《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完成实际中的测设和测定工作。

通过测量实习,除了验证课堂理论外,还可进一步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实践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作业的操作、记录、计算、地形图测绘等基本技能,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应用测绘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有关问题打下基础。

4、测量实习任务:测绘150m*150m、1:500地形图一幅5、天气状况:基本为多云晴朗天气6、每天工作安排:8月29日:测量实习动员会议、测量准备工作(测量道具的领取、测量场地的选定、测量任务、时间及人员的安排)8月30日:控制点的设定、测量、数据整理8月31日-9月2日:碎部点的设定、测量、数据整理及绘图7、出勤情况:每天每人基本到齐二、实习内容1、测量准备工作:(1)测量实习动员会议(2)测量道具的借领(3)踏勘测区,选地势相对平坦,便于测量的地块(4)测量任务安排:8月29日:测量准备工作8月30日~9月1日:测量工作,包括控制点、碎部点的测量;数据整理工作;9月2日:后期数据整理;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成果数据表(5)测量时间安排:上午6:30—11:30,下午3:00—6:30(6)人员安排:测量时间段,全体组员须到位2、控制点测设:(1)踏勘选点:在所选测区进行踏勘,根据测区范围和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使各级控制点的密度能覆盖整个测区,并便于碎部测量。

点位确定后,用黄油漆在地上作下标记。

(2)测量方法:a.水平角观测:利用经纬仪测回法观测一测回b.边长测量:利用经纬仪和皮尺进行测量c.高程测量:利用水准仪进行测量(3)精度要求:在水平角的测量过程中,盘左、盘右两个半测回的水平角之差小于40″在高程测量中,fh<=fh容(4)实测结果:数据整理,计算出各控制点间的水平角,长度及高程数据,并得出各控制点在所选测区上建立起的平面控制网中的坐标。

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高校宿舍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长江大学东校区学生宿舍为例

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高校宿舍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长江大学东校区学生宿舍为例

建筑设计·理论 2021年9月第18卷总第403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08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高校宿舍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长江大学东校区学生宿舍为例陈 康(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 434000)摘要:高校宿舍作为能源消耗较密集的建筑,老旧宿舍一直存在节能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亟须新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文章以长江大学东校区1、2、5、6栋宿舍改造项目为例,为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前提,进行现状调研及问卷调查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复合型策略,总结了此类改造项目的设计要点。

希望该项目能对今后的大学生老旧宿舍改造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宿舍改造;可持续设计;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26.28Research on the Design Strateg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ormitoryin Yangtze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sign—— A Case of the Student Dormitory on East Campus of Yangtze UniversityChen Kang(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00, China)Abstract: As the energy intensive buildings, the old dormitories have been have the problem of poor energy-saving effect, so new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are urgently needed. T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No. 1, 2, 5 and 6 dormitories on the East Campus of Yangtz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new composite strategy, and summarizes the design points of this kind of transformation project. It is hoped that the project can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the old dormitories in the university.Key words: dormitory transformation; sustainable design; transformation design; strategy research可持续建筑理念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得到大力推广,很多专家学者已着手高校宿舍节能的相关研究。

校区调研报告

校区调研报告

校区调研报告校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区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学生对校区设施和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为校区改进和提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范围包括校园建筑、设施设备、餐饮服务、图书馆资源、教学质量和文化活动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50份有效问卷。

同时,调研小组成员还进行了校园环境的实地考察和观察,对校区的建筑和设施进行评估和记录。

三、调研结果1. 校区建筑和设施大多数学生对校区建筑和设施的评价较好,认为新建的教学楼和图书馆设备齐全、宽敞明亮,能够满足学习需要。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教室设施和体育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 餐饮服务学生普遍对校区餐饮服务的满意度较低,认为食堂菜品种类少、口味一般,价格略高。

同时,学生也提出对校区食堂环境卫生、用餐时间和食材质量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3. 图书馆资源大部分学生对校图书馆的资源和设施表示满意,认为馆内书籍丰富,阅览室条件良好。

但也有学生提出希望图书馆能增加电子书籍数量,提供更多的电子资源,方便学生获取和阅读。

4. 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较为一致,认为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课程内容丰富。

然而,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希望能增加更多互动和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5. 文化活动学生对校区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质量表示满意,认为学校组织的文化节、社团活动等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也有学生表示希望能增加一些创新性和多元性的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校区建筑和设施的维护和改善,及时更新老旧设备。

2. 提升餐饮服务的质量,增加食堂菜品种类和口味的选择,合理调整价格,并加强食堂环境卫生。

3. 加大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力度,满足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需求。

4.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和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校区建设调研报告

学校校区建设调研报告

学校校区建设调研报告学校校区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学校校区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区建设对于提供优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学校校区建设的情况,本次调研就校区规划、建筑设计、设施配套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校校区的规模、功能布局、设施配套以及教学效果等进行了调查。

实地考察则通过参观学校校区内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校区规模: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校区规模较小,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需要进一步扩大校区规模,提供更多的教学和活动空间。

2. 校区功能布局:调研显示,部分学校校区功能布局不合理,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设施之间距离较远,不便于师生的学习和交流。

建议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功能布局的合理性,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行系统。

3. 设施配套: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校区的设施配套较为简单,缺乏先进的教育设备和设施。

建议加大对校区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设备和学生活动场所。

4. 管理服务: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校区的管理服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下等。

建议学校加强对校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师生和家长的满意度。

四、建议与措施1. 加大校区规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扩大校区规模,提供更为宽敞和舒适的学习和活动场所。

2. 完善校区功能布局: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设施之间的布局,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行系统,方便师生的学习和交流。

3. 提高设施配套:加大对校区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学生活动场所,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4. 加强管理服务:加强对校区的管理和服务,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影响力。

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调研报告[5篇范例]

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调研报告[5篇范例]

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调研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调研报告1总体环境我国高校的老校区基本上历史都比較悠久,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千建筑物的增加,导致建筑和路网密度增加,而开放空间渐渐缩小,再加上树木比较高大,因此校园户外空间的尺度往往不大,各个功能区相互混合, 户外空间体系中各个部分的界限被模糊。

原先的规划格局除局部外, 已经不再明显。

整个校园不同部分之间的活动与环境差异減小, 呈现出均匀化的分布趋势。

量然大部分老校区集中绿化比较少,但是对已有的绿化的人为干涉会比较少,由此得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另外,校园中往往有历史比较悠久的建筑或纪念物。

新建的大学则刚好与之相反, 由于功能分区明确,所以往往户外空间系统整体性很好,并且具有明确的等级一以绿化系统为例,“校园中心绿地一组团绿地一建筑绿化关系明确,界限清楚。

由于新建大学建筑体量一般比较大, 造成校园户外空间的尺度也相应加大,再加上树木尚未长大,更强化了校园户外空间的空E广感。

户外设施比较齐全, 相比老校区一般环境设计的种类会更多样。

因为新建校园往往会追求绿化率, 所以绿地较老校区多, 特别是草坪很多, 而树林比较少, 尤其是高大乔木组成的树林。

在建造时,新校园大多会采用整体平整再重建的方式, 而且大部分新校区的景观基本上属于人造景观, 所以除非利用校区的外部条件, 否则绝大多数新建校园都没有形成生态系统。

2 行为一环境关系空间的差异造成了行为的差异。

如前文所述, 由于新校区比较重视户外环境设计, 因此更能吸引学生到户外活动。

另一方面, 老校区拥挤的状况则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定出室内。

但是比较矛盾的是除了在拥挤和由此引发的服务设施、交通以及安全的问是题上,在其他方面,老校区的学生户外环境的满意度似乎比新校区学生更高。

更重要的事,在校国特色和校园氛围上,老校区比新校区拥有相当大的优勢.对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本人认为,主要在于大部分新校区尚未建立起固定的环境一行为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江大学东校区现状
的调研报告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关键时期。

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现有条件,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学校竞争力、凝聚力、吸引力、贡献力、影响力明显提升,力争1~2个学科进入世界ESI前1%;石油和农业领域的优势学科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取得10项以上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区域经济和荆楚文化研究处于国内前列,取得10项以上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育人条件与环境进一步优化,建成平安、和谐、绿色、数字、人文“五佳”校园。

一、长江大学基本状况
学校本部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

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

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742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7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3136人,专任教师2202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337人,副教授8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36人。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拥有 7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4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8 个实验室和实验中心,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地,2 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 个中央与湖北省共建基础实验室,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其中“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 个一级学科在 2002~2004 年度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进入全国前 10 名。

二、长江大学现状
1.布局结构现状
1.1 校园结构模式分析
根据国际、国内已建成主要大学校园布局结构分析,影响大学校园布局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点:
1、校园与城市的关系
2、校址的社会、人文、自然环境
3、学校性质、规模、自然环境
4、校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建筑思潮
1.3用地布局现状调研
大学校园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和发展,长江
大学校园空间布局结构,按照空间开放
论原则和环境生态化原则,采用“中心
突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组团式布
局”的模式,将校园内部空间和校外城
市空间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一
心、二轴、三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模式。

一中心:该中心由主教教学楼及十二教教学楼、绿地、广场构成,是 长江大学的核心区,也是重要的资源分享区。

二轴:从长江大学东校区教学区主轴线及中央绿化带延伸下来的两条南北向景观轴——中央生态景观轴线、人文知识景观轴线。

三带:在校园内形成东西、南北、斜向三条绿化景观带。

东西向景观带为从南苑门口至西部凤台路次入口的景观带。

南北向景观带为从主教延伸至北门的绿化景观带。

斜向景观带为从东校区图书馆及13号数学楼广场斜向延伸至东南角运动区景观带。

多组团:学校由十三,十四号教学楼已及文科大楼的新教学楼的组团,以及带状教学楼的组团形成最主要的两大教学组团。

其他组团以学生宿舍,留学生宿舍,以及教师公寓各自形成组团。

组团内各有道路绿化相联系。

1.4用地布局分析
长江大学东校区功能分区
较为明显,但是结构还不够严谨。

景观绿化没成体系。

教学楼主要
在西侧,与宿舍等其他功能分区
较远,联系不够紧密。

行政不够
紧凑,并于教学区联系不够。

校园绿化不够完善,景观不够系统。

应该加强校园绿化,对绿化进行更加系统的规划。

为了突出学校的特色,选择了一些适宜的树木花卉,采用乔木、灌木、花卉、草坪有机组合,充分利用绿地,增加绿化植物的层次、加大绿量和提高绿地率,使景观更趋于生动自然;更好的降低噪音、阻滞灰尘、分隔空间。

在局部绿地中,利用乔灌木组织空间的功能,巧妙的开辟静谧、优美的大小绿地空间,来满足学生晨读、课外活动、游憩等多种需求。

2.道路现状调研
2.1前言
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的城市社区,它为
学生、教工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设施。

区内的交
通形式主要是以行人步行交通和非机动车(自行车)
交通为主,汽车等机动车交通为辅。

根据校园功能
分区布局,对长江大学校园内各类交通组织进行
调研,分析及建议。

主要内容包括:
1、机动车交通系统——车流
2、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自行车流
3、步行交通系统——人流、水流
4、停车系统——静态交通
2.2现状
长江大学位于荆州城南科教园区东南部,现状在南环路为主入口,南湖路为生活区主入口,并在凤台路和校区南部设有次入口。

北门和东门以车流为主,南门和西门以人流为主。

车流:由场地内侧“椭圆”形干道构成,通过各功能內部支路形成环状加枝状的机动车交通体系。

在各个门口入口处设立交通指示,以限制外来车辆进入,达到安全的目的。

人流:以中央景观生态轴线及人文知识景观轴线双
轴为核心主路及呈网状放射至各功能区的步行系统共同
作用,形成整个园区的步行交通网络。

在各功能区內部
原則上以步行交通为主,同时考虑特种车辆及服务性机动
车的进入和停放。

另外,规划还特別注意考虑为建立无障
碍设计创造条件。

停车:在大学校园中,交通现象主要是以行人步行
交通和学生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车交通为辅。

校内在一
号宿舍楼西侧建立了一个集中地上停车场,校内在各个道
路上有零散的停车位。

2.3分析
大学校园内一般有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车行道担负着大学校园内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联系,同时它作为主要的道路骨架,起到划分各功能区的作用。

长江大学东校区道路部分不合理,例如,在宝石花食堂东的道路存在不合理,车流,人流使得道路拥挤,并有发生危险的情况。

校内道路人车分流不明显,车辆到处乱放,影响日常学习,生活。

道路两侧绿化不完善,有些道路绿化存在裸漏。

3.景观现状
3.1景观重要性
景观具有净化空气、隔音、交通流向导向、边界定位、保密等功能。

它决定校园区的整个路网结构,透过不同的园林元素缔造一个鲜明的绿化景观系统及生态环境。

景观设计的宗旨是使室外环境适应人们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功能性的、审美方面的、社会的及环境的。

3.2现状
入口广场:以草坪为基调,以各种花卉等组成植物
模纹,形成简洁、活泼明快的景观效果。

教学区:为了给教学创造出良好氛围,其布局形式
与建筑相协调,采用规则式布置,在楼南种植落叶乔木,
在楼北面种植耐阴性常绿树种。

在13,14号教学楼前
有草坪,并种植低矮的树木。

生活区:生活区的绿化功能主要是为了改善小气候。

在运动场西侧有小游园和疏林草地,供教职工和学生业
余时间游览、休憩和锻炼。

3.3分析
3.3.1校园景观目标
绿化的组织营造以“大学园林”为特征的山水田园式的校园环境,在校园中形成大大小小有主有次的园林群。

中心园以中心教学楼为主体,注重体现生态性。

在中心园的处理上,引入居区规划的“均好性”理念,与校园所有功能区渗透。

其次,在各功能组团之间,以及各功能区与校外空间之间的园林,作为各功能体之间的界质,着重在于不同活动和行为转换过程中的休憩功能。

再次建筑群围合形成的公共绿地、广场绿地强调鲜明、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公共交往为主要特征,以动为主。

最后,将大面积的绿色环境引入建筑单体院落之中,形成多层次相互交融的绿色空间。

3.3.2问题
入口广场景观过于简单,入口广场应突出校园特色。

景观系统不成体系,校园绿化不够完善。

教学区的草坪和景观过于简单,生
活休息的小游园只有一个比较美观舒适。

其他生态区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绿化景观应该赋予人文,文化气息。

还应该对植物选择进行细致的研究。

将景观做细,做好。

三、调研小结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长江大学东校区在结构,交通,景观等方面有一些不足。

1.校园布局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区与其他功能区域联系不紧密。

2.交通系统不够完善,人车关系处理较为粗糙。

道路需要改善
3.景观系统不成体系,校园绿化较差。

绿化需要系统规划,并突出特色。

因为即将建设新校区,可在新校区建设时,同时对东校区进行总体规划,完善东校区的一些缺点。

为在校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化、共享化、生态化、园林化、可达化的校园,创造一个全新的校园空间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