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派
中国现代诗派

风 里 落 花 谁 是
卷 真 珠 上 玉 钩
主依
溪 沙 ( 李 璟 )
接香 天空 流结
雨
思 悠 悠
前 春 恨 锁
中
重
愁
楼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 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象我在这世界一样。
• 4、现代情绪:现代派诗中,我们很难找出描写 都市,描写机械文明的作品。
• 在内容上,是横亘着一种悲观的虚无的思想,一 种绝望的呻吟,他们所写的多绝望的欢情,失望 的恐怖,过去的迷恋。他们写自然的美,写人情 的悲欢离合,写往古的追怀,但他们不曾写到现 实(孙作云《论现代派的诗》)
• 一种失落、惶惑、感伤、苦闷的情绪,反映出现 代人孤独、寻梦、沉思、倦怠的心态(孙玉石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
• 内向性的自我开掘,咀嚼人生的彷徨忧郁,表现 时代的阴暗情绪,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主要情调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
•
二、“雨巷诗人”戴望舒
• 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的是戴 望舒,在新诗发展中,他是以最少的
作品而领袖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 他一生发表诗作仅90余首,大都收在
《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 《灾难岁月》四个集子里。
现代诗派的名词解释

现代诗派的名词解释现代诗派是指在20世纪以及21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系列诗歌流派和风格,其形式和主题与传统诗歌有所不同。
现代诗派以其新颖独特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探索语言的界限,同时也在艺术上追求自由和创新。
1. 纯艺术主义诗派纯艺术主义诗派强调诗歌本身的形式和结构,以及诗人对语言和音韵的精确处理。
这一派别重视诗歌的美学价值,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例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通过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表达超越现实的内在感受。
2. 像征主义诗派像征主义诗派探索与象征与隐喻相关的诗意和主题。
这些诗人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他们的作品常常富有复杂的象征意味,需要读者通过解读隐喻和符号来理解意义。
例如,意大利诗人马林纳蒂的诗歌,以浓郁的象征主义风格表达爱、死亡和宗教的主题。
3. 现实主义诗派现实主义诗派对诗歌作品进行了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描绘。
这些诗人常常以直率和客观的方式表达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关注。
他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揭示现实世界的不同面貌。
例如,美国现实主义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以其简约和生动的语言风格透露出对都市生活和民生问题的关切。
4. 现代主义诗派现代主义诗派追求对传统结构和形式的颠覆,同时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实验。
这些诗人常常打破常规的语法和逻辑规则,挑战读者对诗歌的传统理解。
例如,美国现代主义诗人艾米丽·迪金森的诗歌,以其省略和不完整的语言形式探索个人内心世界和宇宙的哲学问题。
5. 后现代主义诗派后现代主义诗派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强调对权威和观念的怀疑,以及对语言和现实的多元解构。
这一派别的诗人常常将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元素融合在作品中,创造出超越传统诗歌的新方式。
例如,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艾什贝里的作品,通过多种语言和文化元素的交织,反思语言、思想和身份的构建。
总结起来,现代诗派包含了纯艺术主义、像征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流派和风格。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一、现代诗派的定义及基本特征30年代初,出现了对新诗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
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
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作品大多不讲究诗形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奏,追求诗歌的散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而晦涩的诗风。
诗作多表现诗人瞬间的情绪和遐想,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
戴望舒被称为现代诗派的"诗坛的首领",他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势,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这首诗,就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
1932年,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创刊(1935年5月终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和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其而得名,1934年,卞之琳在北平编辑《水星》,1935年、1936年,戴望舒等主编的《现代诗风》和《新诗》月刊先后出版,把这股现代派的诗潮推向了高峰,伴随着这一高峰的,是1936年到1937年大量新诗杂志的问世,以至于作为现代派诗人一员的路易士认为"这两年是中国新诗自五四以来一个不再的黄金时代",达到了其创作的极盛期。
抗战爆发后,现代诗人群急剧分化,现代派诗潮也就越过了黄金时代而走向了衰退,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被40年代的"九叶诗人"所继承和发展。
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现代》主编施蛰存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几乎可以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
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这里连用,七个"现代"来概括现代诗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归结起来,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追求"纯诗"的艺术观。
第七讲 现代诗派与戴望舒的诗

是从乐园里来的呢, 还是到乐园里去的? 华羽的乐园鸟, 在茫茫的青空中, 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 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 可以对我们说吗, 华羽的乐园鸟, 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 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抗战爆发以后,戴望舒积极投身抗日救 亡运动 经过艰难困苦的生活和侵略者铁窗血雨 腥风的磨练,他把抒写个人的苦难与书 写民族的苦难结合在一起,并表达了胜 利的信念,唱出了悲愤的强音 《元旦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损 的手掌》《心愿》《等待》
费特列戈· 洛尔迦 艾吕雅 《见毋忘我花》《微笑》《霜花》《古 意答客问》《灯》
1934年到1945年是戴望舒诗歌创作的 第三个阶段——《灾难的岁月》时期 接受了瓦雷里、艾吕雅、许拜维艾尔、 洛尔迦等人的影响,创作上呈现出象征 主义、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融合 诗风明朗、雄强
三、戴望舒诗歌年到1927年是戴望舒诗歌创作的 第一个时期——《雨巷》时期 《我底记忆》:分为《旧锦囊》《雨巷》 《我底记忆》三辑 明显地带着新月派诗和中国旧诗词的影 响,高度重视形式美和音乐性
1927年到1932年是戴望舒诗歌创作的 第二个时期——《望舒草》时期 逐渐倾向于果尔蒙(Remy de Gourmont)、耶麦(Francis Jammes)、 保尔· 福尔(Paul Fort)等后期象征派诗人 自由自在、朴素亲切的诗风,放弃韵律, 转向自由诗体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的诗》: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 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 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 现代的诗形。
二、戴望舒的创作道路
戴望舒(1905—1950)一方面继承中国 传统诗歌的神韵,一方面又旁采法国象 征主义的芳芬,在30年代的中国诗坛上 创造了一种表达现代情绪、具有独特形 式的现代诗,从而领导了一个诗歌流派, 并标志着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原名戴朝寀,浙江杭州人
现代诗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现代诗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现代诗派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旨在通过简洁、直接、感性的语言来表达现代人类的思想和感情。
该流派的诗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抒情诗、叙事诗、短句诗、自由诗等。
其中,一些著名的现代诗人包括威廉·福克纳、艾米·布朗特、乔治·艾略特、托马斯·品钦、约翰·基茨等。
现代诗派的兴起与20世纪初期现代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形式的自由和抽象,而现代诗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他们试图通过直接表达情感和思想来打破传统诗歌的限制,创造出一种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诗歌形式。
与现代文学相比,现代诗派的诗歌形式更加自由和多样化,而文学的目的则更多地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现代诗派的影响下,现代文学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开始更加注重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此外,现代诗派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学理念,例如“自然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等。
这些理念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现代诗派是20世纪初期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和文学理念。
随着现代诗派的不断发展壮大,现代文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进步。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是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品展现了对传统文学形式和思想观念的挑战,以及对现代性和个体主义的追求。
以下是一些中国现代主义诗群的代表性群体和诗人:
1.草地诗派:
•代表诗人:王佐良、郑振铎、顾城等。
•特点:草地诗派主张个体的自由和对传统规范的反叛,以及对现代性的追求。
其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直观感受
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2.白话诗运动:
•代表诗人:茅盾、郭沫若、闻一多等。
•特点:白话诗运动主张用白话表达诗意,打破了古典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强调现实主义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新月派:
•代表诗人:蔡元培、闻一多、郭沫若等。
•特点:新月派诗人主张通过文学实践来推动社会变革,关注社会现象,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的关切。
4.新诗运动:
•代表诗人:徐志摩、胡适、闻一多、郭沫若等。
•特点: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主张用白话表达个体的内心体验,注重诗歌的表达性和情
感性。
这一运动推动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
5.红星派:
•代表诗人:茅盾、沈从文等。
•特点:红星派的诗人强调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关注。
其作品常常具有社会批判和人道主义
的色彩。
这些诗群和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篇章,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流派有不同的特点和追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多元面貌。
现代诗派名词解释

现代诗派名词解释现代诗派是指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诗歌创作风格和主题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形成的不同派别和流派。
现代诗派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元视角。
现代诗派的名词解释如下:1. 行动派:行动派主张以行动为出发点,关注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致力于在诗歌创作中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2. 形象派:形象派注重将抽象概念和主题通过具象的形象和意象表达出来,强调诗歌中形象的直接和感性的作用。
3. 内省派:内省派关注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和思考,探索人类思想、感情和意识的深层内涵。
4. 后现代派:后现代派批判并颠覆传统的现代主义观念和传统文学形式,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描绘多样性,注重个人主体的多元性和多重性。
5. 后殖民派:后殖民派关注殖民地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批判和反思殖民主义的影响,并试图找到一种新的身份观念和文化自觉。
6. 地域派:地域派以特定地域和文化为创作出发点,将地域的文化、历史和地理风貌融入诗歌创作中,展示地域之美和地方意识。
7. 技巧派:技巧派注重诗歌的形式和语言技巧的运用,例如押韵、音韵、韵律和修辞手法等,追求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完美。
8. 经验派:经验派关注个体经验和个人感受,以自身经历为主要创作素材,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思考和体验。
9. 现实主义派:现实主义派关注现实生活的细节和社会的真相,以真实和客观的方式呈现社会现象和人类的命运。
现代诗派的名词解释只是对一些主要派别进行了简要概述,实际上现代诗派非常多样和复杂,每个派别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不同的派别之间可能会有相互影响和交叉,也可能会有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
诗歌创作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是现代诗派的一大特点,这些派别的成立和发展凸显了现代诗歌的繁荣和多元性。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及代表人物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及代表人物
一、唐诗派
唐诗派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陆游等。
二、宋词派
宋词派是宋代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欧阳修、黄庭坚等。
三、元曲派
元曲派是元代文学流派,由满清禁演诗文而形成,其重要代表人物有明世宗、蒙古帝君、张籍、元稹等。
四、近代诗歌派
近代诗歌派是比较完整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学派有鲁迅的“怪诞派”、梁实秋的“国学派”、郭沫若的“现实主义派”、徐志摩的“华韵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特色
1、运用幻觉和虚拟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前后鲜明的对比
拓展阅读一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结构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 北方——中原——江南——岭南——南海
雪峰
冷 到 彻 骨
黄河
水 夹 泥 沙
水田
蓬 蒿
荔枝花
憔 悴
雨船
苦 水
重点难点释疑: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祖国 的 土地,他当 时的感受和内心世界是怎 么样的?
2、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及描写明显 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用了什么样的 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两者的艺术风格不同 现代诗派:自觉追求“纯诗”艺术 美的一个诗歌流派。 九叶诗派:艾青的评价可以概括:"接 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采用欧美 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画了经过战争 大动乱之后的社会现象."
两者的诗歌创作不同 现代诗派:现代派继承了初期象征派对“纯诗”的 强调,对“契合”与“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 主义的借鉴
拓展阅读二
书灯墙我 和和和和 我我我世 之之之界 间间间之 是是是间 棗书灯是 隔,,墙 膜 , !
拓展阅读三
而 有 一 天 会 像 花 一 样 重 开 。 它 们 只 是 像 冰 一 样 凝 结 , 因 为 一 切 好 东 西 都 永 远 存 在 , 这 些 好 东 西 都 决 不 会 消 失 , 再 听 见 明 朗 的 呼 唤 棗 这 些 迢 遥 的 梦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 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 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 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 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 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 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 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象征主义 “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代 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 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 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 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 深广。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 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雨巷诗人”戴望舒
20世纪30年代“现代 派”的代表诗人。早 期的诗多写个人哀愁, 情调比较低沉;抗战 爆发后,诗风有较大 转变。代表作有《雨 巷》、《在天晴了的 时候》、《偶成》、 《烦忧》和《狱中题 壁》。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 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 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 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 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1942年2月投笔从戎,1942 年2月投笔从戎,报名参加 中国入缅远征军。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 “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 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 , 12月在佛罗里达州与正在 生物系留学的周与良结婚 。
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诗中道 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 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 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 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 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主要著作
创作:《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 (1939-1945)》(1947)、《旗》(1948)、 《穆旦诗选》(1986)、《穆旦诗文集》 (1996); 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1954)、 《欧根· 奥涅金》(1957)、《唐璜》 (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 《穆旦译文集》(2005)。
那 时 我 会 再 看 见 灿 烂 的 微 笑 ,
古 旧 的 凝 冰 都 哗 哗 地 解 冻 ,
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 生 命 的 春 天 重 到 ,
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惟一的美梦。
穆旦与妻子周与良
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 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 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 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 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 作品。 1976年3月31日右腿股骨颈折断[2]。翌年2 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 逝世,享年59岁。
现代诗派
戴望舒
一、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 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 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 创办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 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 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 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代表诗 人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人。
意象的不断铺陈 情感的不断激荡 对祖国的热爱及忧患意识
二、现代诗派的创作艺术特点 (1)从诗歌内在审美机制的衍 化角度来看,现代诗派的诗美建 构是对初期象征诗派象征品格的 继承与超越,其诗意核心是象征 主义。
(2)、从内容上看,现代派诗人追随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创作风格,力图充分 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 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 精神:彷徨和失落。 (3)、在诗歌技巧上,现代派继承了初期 象征派对“纯诗”的强调,对“契合”与 “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借鉴。 但是,现代诗派排除了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 意象的盲目照搬,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 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
九叶诗派:他们在诗歌艺术上追求诗歌的“平衡 美”。 (1)在创作中自觉地追求诗歌艺术与现实的“平衡 美”。 (2)在诗歌内容上追求表现现实与挖掘内心的“平衡 美”。 (3)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理性与感性的“平衡美”。 (4)在诗歌创作中追求中西诗歌艺术融汇过程中的
穆旦
1918—1977,原名查良铮,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 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 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曾用 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 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 伯兄弟,皆属“良”字辈。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 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 诗歌第一人。
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本语文教科书。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 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 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 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 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 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 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九叶派特点之一注重现实。 (1)在诗的表现内容上,“九叶派”强 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 (2)在诗与现实的关系上,“九叶派” 主张“要扎根在现实里,但又不要给现实 绑住”。 (3)在艺术表现上,“九叶派”自觉地 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
30年代的现代诗派与40年代的 九叶诗派的异同
两者的相同之处 : 1、两者存在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两者都具有现代诗歌的特点 : 接受西方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诗 潮的影响 , 强烈的自我意识中的同样强烈的 社会意识 。
不同之处
两者的诗歌内容不同 现代诗派: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九叶诗派:追求表现现实与挖掘内心的 “平衡美”。 两者的表现手法不同 现代诗派: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 念联络 九叶诗派:间接性的表现形式:意象/象 征/借喻和客观性的抒情风格:思想知觉 化对民族与人民命运的强烈关注
两者的诗歌主张不同 现代诗派: 施蛰存代表刊物撰写了 《创刊宣言》,提出:“《现代》中 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 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 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的现代 的诗形。” 九叶诗派: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 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 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