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名人传》 教学设计

《名人传》 教学设计

《名人传》教学设计《<名人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名人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传记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让学生感受三位名人在苦难中展现出的伟大精神,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和主要成就。

(2)分析三位名人的精神品质,理解苦难与成功的关系。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在传记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2)引导学生将名人的精神品质与自身生活相结合,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名人传》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三位名人的经历和精神,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传记的方法,如做笔记、写读后感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名人奋斗历程的视频或讲述一个名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名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出《名人传》这部作品。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罗曼·罗兰,包括他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创作《名人传》的初衷。

2、讲述《名人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三)作品内容概述1、简要介绍《名人传》中三位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

2、重点讲述他们在追求艺术和真理的道路上所遭遇的苦难和挫折,以及他们如何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战胜困难。

(四)阅读方法指导1、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浏览作品,了解大致内容和框架。

2、教导学生如何精读重点章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

3、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五)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三位名人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2)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对他们的人生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名人传》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名人传》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名人传》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名人传》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传》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名人传》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序言的文体知识。

2、正确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3、明确作者写作《名人传》的目的,学习名人们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1、罗曼·罗兰写作《名人传》的目的。

2、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四组查阅资料,分别了解罗曼·罗兰及《名人传》、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和傅雷。

二、了解罗曼·罗兰与《名人传》1、大声朗读课文。

2、请学生简介罗曼·罗兰及《名人传》,突出罗曼·罗兰写作《名人传》的背景,教师适当补充。

(进入20世纪,罗曼·罗兰意识新的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即将到来。

他在尖锐抨击庸俗的资产阶级文化时,主张“应当为新社会创造一种新的艺术”。

因此,他在创作“革命戏剧”集的同时,还和法国文化界的进步人士一起酝酿创立“人民戏剧”。

可是,他的这一主张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反而遭到责难。

罗曼·罗兰一方面感到沮丧,一方面希望重新获取精神的源泉,他说:“那是一九零二年。

我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

”罗曼·罗兰离开巴黎,来到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在这里寻找贝多芬当年的影子,寻找英雄的苦难、勇气、欢乐、悲哀,写下了《贝多芬传》。

随后又写了《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统称为《名人传》。

)3、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曼·罗兰写作了《名人传》,那么他的序文中谈及了写这部作品的目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呢?请学生作答,可用自已的话,也可引用原文。

《名人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名人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名人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名人传的特点和写作方式;2. 培养学生对名人传的阅读兴趣;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名人传的概念和形式;2. 培养学生对名人传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名人传的写作技巧;2.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名人传的样本;2. 配置多媒体设备;3. 准备写作素材和范例。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多篇名人传样本,让学生先浏览一遍,然后请他们分享对名人传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二:讲解名人传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讲解名人传的定义、特点和写作形式。

重点介绍名人传的目的是通过名人的事迹和品格塑造一个真实而鲜明的形象,让读者得到启发和指导。

步骤三:分析名人传的写作方式(15分钟)教师逐一呈现名人传样本,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让学生留意名人传中的描写手法、人物关系的构建以及时间顺序的安排。

步骤四:引导阅读名人传(15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名人传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跟随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培养他们对名人传的阅读能力。

步骤五:写作实践(4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名人,根据名人的事迹和品格写一篇名人传。

教师提供写作素材和范例,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运用适当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方法,抒发个人情感和态度。

步骤六:交流展示(1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文章,进行评价和分享,提供修改意见和建议。

六、课堂作业:完成名人传的写作,并交流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名人传的特点和写作方式,培养了他们对名人传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写作实践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交流展示,学生们也学会了给予他人建设性的评价和意见,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名人传》教学设计

《名人传》教学设计

名人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名人及其对社会、人类文明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名人的尊重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4.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名人简介阅读。

2.名人传作文撰写。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名人简介的阅读能力提升,尤其是对关键词和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进行创新性的文本写作。

四、教学方法1.听取学生在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对名人的印象和认知。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名人的成就和不足,了解其对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影响及其价值。

3.名人简介阅读课堂,学生对不同的名人及其不同的经历、价值进行理解和思考。

4.撰写名人传作文,学生进行文本改写和思考,提升写作水平。

五、教学步骤5.1 第一课时:名人简介阅读1.教师讲解名人传的意义,为学生打开视野。

2.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人,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3.配发名人简介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名人的基本情况。

4.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找出关键词并进行讨论。

5.2 第二课时:名人传作文1.教师讲解作文要求,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结构,主旨明确。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取自己关注的名人进行作文创作。

3.学生进行文章撰写和文本修订,并对作品进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文本效果。

4.学生进行文章讲解,相互之间进行提问和点评。

六、作业布置1.提醒学生按时完成本次名人传作文,并进行提交。

2.学生可以选择在作业提交前进行检查和修改。

3.教师将作文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文本表现进行反馈。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通过简短的名人简介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形成自己对名人的理解。

2.学生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名人传作文,并进行修订和修改使其更加完整。

3.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经验和理解对其他名人进行评价和写作。

名人传教学教案参考

名人传教学教案参考

名人传教学教案参考第一章:名人传概览1.1 课程目标了解名人传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掌握名人传的编写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名人传的定义与特点名人传的编写步骤与技巧1.3 教学活动引入名人传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名人传的编写方法和技巧1.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位名人,进行初步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第二章:名人的生平与成就2.1 课程目标深入了解名人的生平背景和主要成就学会如何整理和表达名人的生平与成就2.2 教学内容名人的生平背景与成长经历名人的主要成就和贡献2.3 教学活动通过视频、阅读等方式,了解名人的生平与成就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和思考,表达名人的生平与成就2.4 作业布置第三章:名人的思想与影响3.1 课程目标理解名人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学会如何分析名人的思想与影响3.2 教学内容名人的主要思想观念名人的思想对社会的深远影响3.3 教学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名人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表达名人的思想与影响3.4 作业布置第四章:名人的遗产与评价4.1 课程目标理解名人的遗产及其评价学会如何评价名人的贡献与影响4.2 教学内容名人的遗产及其价值名人的评价及其标准4.3 教学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名人的遗产及其价值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表达名人的贡献与影响4.4 作业布置第五章:名人传的阅读与分析5.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名人传的内容和深层含义学会如何分析和解读名人传5.2 教学内容名人传的阅读技巧名人传的分析方法和角度5.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阅读和分析名人传的方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读名人传的内容5.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部名人传进行阅读,并填写阅读笔记第六章:名人传的写作与表达6.1 课程目标学会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来编写名人传6.2 教学内容名人传的写作技巧名人传的表达方法和注意事项6.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编写名人传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编写自己的名人传6.4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之前搜集的资料,编写一篇名人传第七章:名人传的评估与反思7.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名人传的评估能力,评价名人传的质量和深度学会如何反思和修正名人传的不足之处7.2 教学内容名人传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名人传的反思和修正技巧7.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和反思自己的名人传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指导学生进行修正7.4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名人传第八章:名人传的展示与分享8.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名人传的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学会如何通过演讲和写作来展示名人传的内容和价值8.2 教学内容名人传的展示技巧名人传的分享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进行演讲练习,展示自己的名人传8.4 作业布置学生准备演讲稿,并进行演讲练习第九章:名人传的综合与应用9.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名人传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如何将名人传的编写和分析应用到其他领域和情境中9.2 教学内容名人传的综合应用方法名人传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联系9.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名人传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名人传的编写和分析应用到实际情境中9.4 作业布置第十章:名人传的评价与总结10.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名人传学习的评价能力,总结学习经验和成果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学习过程10.2 教学内容名人传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名人传学习的总结技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名人传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指导学生进行改进10.4 作业布置第十一章:名人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名人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学会如何从名人传中汲取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11.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名人传中的正能量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11.3 教学活动分析名人传中名人的行为和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比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从名人传中汲取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11.4 作业布置第十二章:名人传与现代社会12.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名人传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如何从名人传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应用于现代生活12.2 教学内容名人传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名人传中的经验和启示及其对现代生活的意义分析名人传中名人的成功因素和经验,与现代社会进行联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从名人传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应用于现代生活12.4 作业布置第十三章:名人传与个人成长13.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名人传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借鉴名人传中的经验和智慧,促进个人成长13.2 教学内容名人传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名人传中的经验和智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启示13.3 教学活动分析名人传中名人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与个人成长进行联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借鉴名人传中的经验和智慧,促进个人成长13.4 作业布置第十四章:名人传与人生规划14.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名人传与人生规划之间的联系学会如何借鉴名人传中的经验和智慧,制定合适的人生规划14.2 教学内容名人传与人生规划的关系名人传中的经验和智慧及其对人生规划的启示分析名人传中名人的人生规划和成就,与个人人生规划进行联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借鉴名人传中的经验和智慧,制定合适的人生规划14.4 作业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名人传中的经验和智慧,制定一份个人人生规划第十五章:名人传的终身学习15.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如何从名人传中汲取学习动力和目标15.2 教学内容终身学习的概念和意义名人传中的学习动力和目标及其对终身学习的启示15.3 教学活动分析名人传中名人的学习态度和成就,与终身学习进行联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借鉴名人传中的学习动力和目标,实现终身学习15.4 作业布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围绕名人传的定义、编写方法、阅读与分析、写作与表达、评价与反思、综合与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与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个人成长和人生规划的关系、以及终身学习等方面展开教学。

《名人传》教案

《名人传》教案

《名人传》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中学生阅读与写作技巧,通过学习名人传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名人传的特点和功能;2. 学生能够分析名人传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撰写名人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名人传的特点分析和撰写;2. 教学难点:运用批判性思维剖析名人传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名人传》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2.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或讲述,引导学生了解名人传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名人传的兴趣。

2. 名人传的特点分析(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名人传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讲述名人的生平、功绩和思想等;2) 结构:情节发展清晰,多采用线性叙事方式;3) 语言风格:较为庄重且修辞手法丰富;4) 功能:娱乐、教育、启示读者等。

3. 名人传中人物形象与情节(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名人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或学生展示的形式呈现。

4. 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阅读与写作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技巧:了解背景、抓住关键信息、分析人物形象与情节等;2) 写作技巧:明确目的、组织结构合理、语言优美等。

5. 撰写名人传(4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与写作技巧,选择一个名人传的题材,撰写一篇名人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撰写。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可以互相展示他们创作的名人传,教师可以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撰写名人传,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七、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名人传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八、拓展延伸教师可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名人传或相关文学作品,加深对名人传的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名人传》序 教案教学设计

《名人传》序 教案教学设计

《名人传》序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名人传》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等。

激发学生对《名人传》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及其背景。

简要介绍《名人传》的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名人的看法。

1.4 教学活动播放罗曼·罗兰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其有更直观的了解。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名人,分享对该名人的看法和兴趣。

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兴趣,激发全班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作者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 教学内容介绍罗曼·罗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

分析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动机和目的。

2.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者。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

2.4 教学活动播放罗曼·罗兰的生平介绍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创作《名人传》的动机和目的。

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思考,促进全班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三章:名人传概览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对《名人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引导学生了解名人的生平和成就。

3.2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名人传》中涉及的名人及其生平和成就。

分析名人的成功要素和给我们的启示。

3.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对名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名人的成功要素和给我们的启示。

3.4 教学活动播放《名人传》的预告片或相关片段,让学生对名人的生平和成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名人的成功要素和给我们的启示。

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思考,促进全班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四章:名人传精读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名人传》中的名人和他们的成就。

《名人传》序 教案教学设计

《名人传》序 教案教学设计

《名人传》序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名人传序言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名人传》的基本信息和作者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名人传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名人传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名人传》的作者、出版时间和背景。

简述《名人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强调名人传对个人成长和启发思考的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名人传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增强学生对《名人传》的了解。

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名人传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名人传的写作目的和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名人传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名人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分析《名人传》的写作目的,如传扬名人成就、传承名人精神等。

探讨名人传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如激发奋斗动力、提供人生启示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名人传》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写作目的。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名人传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名人的奋斗历程与成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名人的奋斗历程和主要成就。

引导学生从名人经历中获取奋斗动力和人生启示。

3.2 教学内容:分析《名人传》中名人的奋斗历程,包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总结名人的主要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

引导学生从名人经历中获取奋斗动力和人生启示。

3.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生动介绍名人的奋斗历程和成就。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名人经历中获得的奋斗动力和人生启示。

第四章:名人传的阅读与思考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人传的方法和技巧。

激发学生思考名人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教授阅读名人传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名人的成长背景、成就和经验等。

引导学生思考名人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如激发斗志、提供借鉴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展示阅读名人传的方法和技巧。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名人传的心得和感悟。

第五章:名人传的案例分析与启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名人传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罗曼•罗兰及他的《名人传》。

2.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二、能力目标
1.揣摩和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学会根据语境领会句子深刻含义的方法。

2.通过比较阅读领略《〈名人传〉序》与《〈呐喊〉自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三、德育目标
1.学习英雄的自强不息,学习英雄的乐观主义,从他们闪着人性光辉的人格魅力中汲取精神的动力。

2.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探究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写作手法、人生感悟等。

教学难点
对于精彩的语句能够进行初步的赏析,能够从英雄的身上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教学方法
电脑点击阅读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认真阅读课文,深刻理解《名人传》的创作意图,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名人效应”实在是威力无比。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名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英雄?什么样的人才真真正正值得顶礼膜拜呢?让我们走进罗曼•罗兰,走进《名人传》。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自读方法指导
(1)要达到深刻、透彻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要认真、反复地阅读文章;借助相关资料拓展性地研究阅读,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内容梗概。

(2)作者简介:
1866年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小的时候他身体很弱,但他的心灵却有着非凡的敏感,莫扎特、贝多芬等的音乐使他入迷,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他更具有奇异的魔力。

1889年,罗曼•罗兰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作为官费生前往罗马研究历史。

1892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巴黎几家中学和巴黎大学教授音乐史课程。

在90年代中期发生的德雷福斯事件的影响下,一个信守个人主义的罗曼•罗兰不由自主地为社会主义思想所吸引。

罗曼•罗兰的初期文学活动集中于历史戏剧的创作,那时他认为戏剧是直接影响群众的最有效的手段。

他的戏剧创作主要成就是以19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戏剧。

”面对现代资产阶级精神道德的沉沦,他要“以共和时代的烈焰重新点燃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信仰”。

罗曼•罗兰前期的“革命戏剧”共有《群狼》等4部。

罗曼•罗兰希望建立起一种不是供少数人消遣,而是为群众提供精神养料的“人民戏剧”。

他还
为此写了一系列论文,汇成《人民戏剧》一书。

可是他的这一努力从资产阶级那里得到的却
是指责,这使他更痛切地感到被利己主义腐蚀着的资产阶级社会空气的龌龊。

“让我们把窗子打开!让我们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他这样大声疾呼着。

罗曼•罗兰前期世界观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中都充分
袒露了出来。

一方面,他无情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堕落,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
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通过克利斯朵夫的经历,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
对艺术才能的摧残。

另一方面,他笔下的克利斯朵夫终究不能理解群众,而到骄傲的孤独中
去寻找安慰,最后竟然与敌人和好,向现实妥协。

(3)内容梗概:
《名人传》中的三人,虽然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
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
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

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供大家享乐
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的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

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
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
才称为“英雄”。

他所谓的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

那种人凭借强力,在虚荣或个
人野心的驱策下,只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

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4)背景简介:
罗曼•罗兰认为在这个腐朽的社会上,鄙俗的环境里,稍有理想而不甘于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围的压力抗争。

但他们彼此间隔,不能互相呼应,互相安慰和支援。

他要向一切为
真理、为正义奋斗的志士发一声喊:“我们在斗争中不是孤军!”他要打破时代的间隔和国界
的间隔——当然,他也泯灭了阶级的间隔,号召“英雄”们汲取“英雄”的勇力,结成一支共同
奋斗的队伍。

罗曼•罗兰从贝多芬的人格和音乐中汲取过力量,得到过鼓舞,“唤醒了永久的
生命的火花”。

所以,他才能那样充满激情地写出《贝多芬传》。

他在那里面寄托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通过贝多芬的形象,向那些在生活的重压中苦闷、彷徨、挣扎的人们发出了真挚
的呼唤,希望他们振奋地抬起头来,坚定地迎着风浪前进。

三、结合课文内容,在学生自行研读的基础上,设计探讨性问题,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课文
1.设计探讨性问题如下:
(1)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缘由是什么?
(2)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名人”“英雄”是什么样的人?
(3)罗曼•罗兰为何“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
2.分组讨论以上问题,每组选一人代表本组发言。

学生交流,明确:
(1)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缘由,在序言首段已有所昭示:“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

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
个人的行动。

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

人类喘不过气来。

”正因为如此,罗曼
•罗兰想打开窗子,“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人们‘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自由的空气”就是《名人传》,“英雄们”就是他所崇拜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

作者创作《名人传》就是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

(2)在罗曼•罗兰看来,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

(3)罗曼•罗兰为何将首席英雄的位置给予贝多芬,我们认为一方面取决于他的英雄观,正如文中所言:“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

”更重要的是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

贝多芬的艰苦始于童年,他的一生一开始就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当他要展开美好的人生年华时,肉体的痛苦给予他以致命的打击,音乐家赖以生存的听觉开始失去,爱情也折磨着他的心灵。

面对双重的人生重击,贝多芬选择了坚强,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发出坚毅的呼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把悲观深藏在心底,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了奇迹;他历尽坎坷,却给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乐章。

是他的超凡的精神力量感动了罗曼•罗兰,震撼了罗曼•罗兰。

四、质疑、解难,探究提高
1、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这句话是否也强调了真正的英雄应该能笑面灾难这一点?
2、如何理解“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这句话?
五、布置作业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


请结合上面文段,搜集贝多芬的材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