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年表(1279-1368)

合集下载

元代纪年表

元代纪年表
1295年
乙未
元贞元年
1296年
丙申
二年
1297年
丁酉
三年,大德元年
1298年
戊戌
二年
1299年
乙亥
三年
1300年
庚子
四年
1301年
辛丑
五年
1302年
壬寅
六年
1303年
癸卯
七年
1304年
甲辰
八年
1305年
乙巳
九年
1306年
丙午
十年
1307年
丁未
十一年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
戊申
至大元年
1309年
己酉
二年
1310年
庚戌
三年
1311年
辛亥
四年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
壬子
皇庆元年
1313年
癸丑
二年
1314年
甲寅
三年,延佑元年
1315年
乙卯
二年
1316年
丙辰
三年
1317年
丁巳
四年
1318年
戊午
五年
1319年
己未
六年
1320年
庚申
七年
元英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
1321年
辛酉
至治元年
1322年
辛巳
十八年
1282年
壬午
十九年
1283年
癸未
二十年
1284年
甲申
二十一年
1285年
乙酉
二十二年
1286年
丙戌
二十三年
1287年
丁亥
二十四年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 蒙古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以东地区。

唐代蒙古之名始见于史籍。

蒙古族后西迁至蒙古高原,从事游牧畜牧业。

金泰和四年(公元 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

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

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

至蒙哥汗时,已先后灭亡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多次攻伐南宋。

蒙哥(元宪宗)死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位。

随后战胜了争夺汗位的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平息了汉人李叛乱,巩固了统治。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正式改国号为大元。

次年,建都于大都。

自成吉思汗(元太祖)建国起,历史上泛称为元朝。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南宋恭帝赵及谢太后。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流亡官员和宋军残部所重建的新朝,南宋灭亡。

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凡九十八年。

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

元朝的军、政体制与前代相比是较为健全的。

中央政府的军、政统治机构,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构成。

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

地方行政机构,分别为行省、路、府、州、县。

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

以后行省由中央临时派出机构转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除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和宣政院管理吐蕃以外,元朝在全国设有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云南、甘肃、江浙、江西、湖广等十个行省。

行省握有很大权宪,统辖路、府、州、县的政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事等等。

元代行省制度是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

元朝军事制度是蒙古旧制和中原王朝军制的结合体。

元朝历史大事件表

元朝历史大事件表

元朝历史大事件表元朝历史大事件表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

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

造成了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

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后期因统治腐败和民族压迫,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中文名称:元朝英文名称:Yuan dynasty简称:大元所属洲:亚洲主要城市:临安,和林,奉元,成都,广州国土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1310年)首都:大都(今北京)货币:圆形方孔钱人口数量:约一亿左右主要民族:蒙古族、汉族、女真族、回族等主要宗教:藏传佛教,道教等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决策机构:中书省地方机构:行中书省、宣政院文学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文学形式:元曲民族制度:四等人制元朝皇帝大蒙古国:烈祖神元皇帝把阿秃儿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成吉思汗睿宗监国仁圣景襄皇帝也可那颜太宗英文皇帝木亦坚汗昭慈皇后脱列哥那定宗简平皇帝贵由钦淑皇后海迷失宪宗桓肃皇帝蒙哥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忽必烈元朝: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忽必烈成宗钦明广孝皇帝铁穆耳武宗仁惠宣孝皇帝(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海山仁宗圣文钦孝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睿圣文孝皇帝(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硕德八剌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文宗圣明元孝皇帝(钦天统圣至德诚功大文孝皇帝)图帖睦尔明宗翼献景孝皇帝(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和世琜宁宗冲圣嗣孝皇帝懿璘质班惠宗顺皇帝妥欢帖睦尔北元:惠宗顺皇帝妥欢帖睦尔昭宗必里克图汗爱猷识理达腊乌萨哈尔汗脱古思帖木儿恩克卓里克图汗卓里克图汗也速迭儿恩克可汗尼古埒苏克齐汗额勒伯克坤帖木儿事件大蒙古国蒙古统一指成吉思汗自12世纪80年代至13世纪初统一在蒙古高原上分布着几个强大的游牧部落的战争。

元朝年号表

元朝年号表

中统(1260年五月—1264年八月)至元(1264年八月—1294年)元贞(1295年—1297年二月)大徳(1297年二月—1307年)至大(1308年—1311年)皇庆(1312年—1313年)延佑(1314年—1320年)至治(1321年—1323年)泰定(1324年—1328年二月)致和(1328年二月—1328年九月)天顺(1328年九月—1328年十月)天暦(1328年九月—1330年五月)至顺(1330年五月—1333年十月)元统(1333年十月—1335年十一月)至元(1335年十一月—1340年)至正(1341年—1368年八月)北元年号至正(1368年八月—1370年)宣光(1371年—1379年六月)天元(1379年六月—1388年)元朝帝王列表,1206年-1402年,在位时间均为农历时间元太祖(在位:1206年春天—1227年七月)拖雷(监国:1227年七月—1229年八月)元太祖第四子。

元太宗窝阔台(在位:1229年八月—1241年十一月)元太祖第三子。

乃马真后(摄政:1241年十一月—1246年七月)元太宗皇后元定宗贵由(在位:1246年七月—1248年三月)元太宗长子。

海迷失后(摄政:1248年三月—1251年六月)元定宗皇后元宪宗蒙哥(在位:1251年六月—1259年七月)拖雷(元睿宗)长子。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1260年三月—1294年正月)拖雷(元睿宗)第四子。

元成宗铁穆耳(在位:1294年四月—1307年正月)真金(元裕宗)第三子。

元武宗海山(在位:1307年五月—1311年正月)答剌麻八剌(元顺宗)长子。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1311年三月—1320年正月)答剌麻八剌(元顺宗)次子。

元英宗硕德八剌(在位:1320年三月—1323年八月)元仁宗长子。

元泰定帝(在位:1323年九月—1328年七月)甘麻剌(元显宗)长子。

元天顺帝(在位:1328年九月—1328年十月)元泰定帝之子。

元代年表(1279-1368)

元代年表(1279-1368)

公元 544 年,蒙古先民失韦遣使与东魏建立联系。

公元 7 世纪,蒙古以"蒙兀室韦"之称载入《旧唐书》。

1162 年,铁木真出生。

1171 年,铁木真父王耶速该巴特尔被塔塔尔人毒害,蒙古部落联盟解体。

1189 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

1201 年,合答斤等 11 部推举札答兰部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

1202 年,答兰捏木儿格思战役,铁木真灭塔塔尔部。

1203 年,铁木真灭克烈部,王汗被乃蛮边将执杀。

1204 年,铁木真灭乃蛮,太阳汗受伤致死。

1205 年,铁木真征西夏。

1206 年,铁木真即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1207 年,术赤征服林中百姓。

成吉思汗再征西夏。

1208 年,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辽。

1209 年,畏兀儿国归附。

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夏主李安全纳女请和。

1211-1214 年,蒙古首度伐金,破河北、山东、山西 90 余州,围攻中都。

金献岐国公主及金帛、马匹请 和。

蒙古撤兵。

金迁都汴京。

1214 年,蒙古与南宋建立夹击金朝同盟。

1215 年,占领中都,破金城邑多处。

1217 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总理伐金事宜。

图马惕部叛乱,博儿忽阵亡。

1218 年,哲别攻西辽。

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1219 年,成吉思汗亲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

1221 年,花剌子模国亡。

巴剌率军追击札兰丁进入北印度。

1222 年,哲别、速不台征服阿哲儿拜占、谷儿只(格鲁吉亚),越太和岭(高加索),败阿兰、钦察联军。

1223 年,蒙古军攻入南俄,在迦勒加河败罗斯、钦察联军。

1225 年,成吉思汗回师土拉河。

1226 年,成吉思汗进兵西夏,围攻中兴府。

1227 年,成吉思汗病逝。

西夏亡。

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监国。

1229 年,举行大会,推举成吉思汗子窝阔台为汗。

1230 年,窝阔台汗亲伐金,派绰儿马罕征讨西亚。

元朝年号对照表

元朝年号对照表

元朝年号对照表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该朝的年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历史文献、碑刻和史书中。

了解元朝的年号对照表,对于研究该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元朝年号对照表,并简要介绍每一年号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一、 1. 元好问元年(1271年):元好问,字伯温,元朝重臣、理学家。

他于此年开始主持编纂元和正仪,被赐“学官”之号,因此成为元朝的第一个年号。

2.至元元年(1271年):至元意为至尊元首降世之年。

这一年号标志着忽必烈成为元朝的建立者,统一全国。

3.至元二年(1272年):意指忽必烈继位的第二年。

4.至元十年(1283年):这一年号是指元成宗至元十年即位。

5.至元十七年(1290年):元成宗至元十七年即位。

6.元光元年(1293年):元世祖元光元年即位。

7.元光三年(1295年):元世祖元光三年即位。

8.元光四年(1296年):元世祖元光四年即位。

9.元光十一年(1303年):元聖宗元光十一年即位。

10.成祖文皇帝元贞元年(1308年):元成宗废黜,元聖宗元贞元年即位。

11.成祖文皇帝元贞五年(1312年):元聖宗元贞五年即位。

12.元定宗至治元年(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即位。

13.元定宗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即位。

14.元定宗至治五年(1325年):元英宗至治五年即位。

15.太和元年(1326年):元皇宗太和元年即位。

16.天顺元年(1330年):元仁宗天顺元年即位。

17.天顺二年(1331年):元仁宗天顺二年即位。

18.天历元年(1333年):元英宗天历元年即位。

19.天历三年(1335年):元英宗天历三年即位。

20.至治元年(1335年):元幼主至治元年即位。

21.至治三年(1337年):元幼主至治三年即位。

22.至治四年(1338年):元幼主至治四年即位。

23.至治五年(1339年):元幼主至治五年即位。

24.康兴元年(1340年):元武宗即位,改元康兴。

元朝(1271—1368)

元朝(1271—1368)

• • • •
(三)四等人制。 第一等(蒙古人), 第二等(色目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中国的人), 第三等(汉人,指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 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 • 第四等(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 二、社会经济。
• • • • • • 1.手工业: (1)彩瓷(青花瓷),瓷器与丝绸一样大量出口。 (2)棉纺织业:黄道婆。 2.实行匠籍制度。 3.元代大运河。 4.纸币广泛流通。
• 三、思想:程朱理学官方化。 • 四、文学艺术。(元曲与元杂剧) • 五、科技。(王祯《农书》,郭守敬《授时历》、简仪)
元朝(1271—1368)
• 一、政治 • (一)中央行政机构:
• 1.中书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长官为中书令,
副职为左右丞相)
• 2.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院使) • 3.御史台(管黜陟监察,长官为御史大夫) • 4.宣政院(主管全国释教及吐蕃地区军民之政,为元代新创)
• (二)地方: • 1.行中书省 • (1)内容:长官为丞相。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 地称腹里,有关事务由六部掌管。全国分为十个行省。行省以下的行 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为达鲁花赤。 • (2)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 a.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 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事从公议" 。 • b.行省区划上的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格局。(打破了秦汉以来依 “山川形便”的自然地理界限和历史传统的进行区划的惯例,地方丧 失了割据的地理条件。) • c.设置行御史台及二十二道廉访使司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 • d.地方各级官员均由朝廷铨选。 • e.中央派专员收取行省财赋,三分留于地方,七分收归中央。

元朝的历史事件与战争年表

元朝的历史事件与战争年表

元朝的历史事件与战争年表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

在元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战争。

本文将以年表的形式,介绍一些元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战争。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帝国。

公元1215年:蒙古帝国攻破金朝首都中京(今北京),迫使金朝退守南京(今南京)。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由其子窝阔台继承大汗位。

蒙古帝国扩张势头不减。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攻破金朝南京,金朝灭亡。

蒙古帝国开始对南方宋朝发动进攻。

公元1235年:蒙古帝国开始对西夏(今宁夏一带)发动进攻。

公元1237年:蒙古帝国攻破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灭亡。

公元1238年:蒙古帝国攻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迫使南宋朝廷迁往南方。

公元1258年:蒙古帝国攻破四川,迫使南宋朝廷再次迁往南方。

公元1260年:蒙古帝国突然发生内乱,帝国分裂为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和大元朝。

公元1271年:忽必烈创建大元朝,改国号为“大元”,并将首都定为大都(今北京)。

公元1279年:大元朝攻破南宋最后的抵抗,南宋灭亡,中国历史上出现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公元1281年:大元朝试图对日本进行海上侵略,但遭遇失败,被后来称为“东风祸”的台风所摧毁。

公元1368年:红巾军领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元朝灭亡。

元朝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元朝的战争也是元朝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元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了中原地区,征服了南方的各个王朝,扩展了自己的疆域,并对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张。

同时,元朝的战争也为后来的明朝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历史进入明朝时期奠定了基本格局。

总结:元朝的历史事件与战争年表,呈现出一个蒙古帝国崛起、统一中原、征服南方的历史进程。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使中国进入了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朝的崛起与灭亡也为后来的明朝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 544 年,蒙古先民失韦遣使与东魏建立联系。

公元 7 世纪,蒙古以"蒙兀室韦"之称载入《旧唐书》。

1162 年,铁木真出生。

1171 年,铁木真父王耶速该巴特尔被塔塔尔人毒害,蒙古部落联盟解体。

1189 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

1201 年,合答斤等 11 部推举札答兰部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

1202 年,答兰捏木儿格思战役,铁木真灭塔塔尔部。

1203 年,铁木真灭克烈部,王汗被乃蛮边将执杀。

1204 年,铁木真灭乃蛮,太阳汗受伤致死。

1205 年,铁木真征西夏。

1206 年,铁木真即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1207 年,术赤征服林中百姓。

成吉思汗再征西夏。

1208 年,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辽。

1209 年,畏兀儿国归附。

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夏主李安全纳女请和。

1211-1214 年,蒙古首度伐金,破河北、山东、山西 90 余州,围攻中都。

金献岐国公主及金帛、马匹请 和。

蒙古撤兵。

金迁都汴京。

1214 年,蒙古与南宋建立夹击金朝同盟。

1215 年,占领中都,破金城邑多处。

1217 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总理伐金事宜。

图马惕部叛乱,博儿忽阵亡。

1218 年,哲别攻西辽。

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1219 年,成吉思汗亲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

1221 年,花剌子模国亡。

巴剌率军追击札兰丁进入北印度。

1222 年,哲别、速不台征服阿哲儿拜占、谷儿只(格鲁吉亚),越太和岭(高加索),败阿兰、钦察联军。

1223 年,蒙古军攻入南俄,在迦勒加河败罗斯、钦察联军。

1225 年,成吉思汗回师土拉河。

1226 年,成吉思汗进兵西夏,围攻中兴府。

1227 年,成吉思汗病逝。

西夏亡。

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监国。

1229 年,举行大会,推举成吉思汗子窝阔台为汗。

1230 年,窝阔台汗亲伐金,派绰儿马罕征讨西亚。

1231 年,窝阔台汗召集官山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伐金。

立中书省,理汉地财赋。

1232 年,三峰山战役,托雷大败金兵,连取河南 10 余州。

1233 年,速不台破金南京,哀宗逃往蔡州。

1234 年,蒙、宋军破蔡州,哀宗自缢,金亡。

1235 年,建哈剌和林城。

长子军西征。

皇子阔端、阔出分道攻宋。

1236 年,初行交钞。

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

西征军降不里阿耳,南征军占襄阳,破成都。

绰儿马 罕军占谷儿只(格鲁吉亚)。

1237 年,西征军破钦察、罗斯也烈赞。

1239 年,西征军征服阿速。

绰儿马罕占阿美尼亚。

1240 年,西征军占乞瓦(基辅),进兵孛烈儿(波兰)。

《蒙古秘史》成书。

阿美尼亚王赴蒙古朝见窝阔台 汗。

1241 年,西征军败马札儿(匈牙利)军,进至维也纳附近。

窝阔台汗逝,皇后乃马真氏称制。

绰儿马罕离 世,拜住继统其军。

1242 年,金帐汗国正式成立。

西征军东还。

拜住攻占鲁迷(小亚西亚)。

宗王察合台谢世。

1243 年,拜住败鲁迷算端凯亦·豁思鲁,进占西瓦思(今土耳其锡瓦思)。

凯亦·豁思鲁称藩纳贡。

1244 年,西征蒙古军东还本土。

西里西亚王海一世遣使向拜住请求归附。

1245 年,蒙古占领底格里斯河上游。

大马士革王向蒙古纳贡。

1246 年,贵由汗即位。

罗马教皇使者普兰·迦尔宾抵哈剌和林。

谷儿只(格鲁吉亚)女王之子大卫兄弟入 和林朝觐,贵由命兄弟二人分治其国。

1249 年,三月,贵由汗驾崩,皇后海米司称制。

1251 年,蒙哥汗即位。

1252 年,蒙哥汗处置政敌,杀海米司、镇海等。

将窝阔台兀鲁思分数块,授予窝阔台系诸王。

鲁布鲁克 入哈剌和林朝觐。

1253 年,旭烈兀西征。

忽必烈军分三路攻云南,进入大理国。

1254 年,兀良合台攻大理,俘乌蛮王。

1256 年,忽必烈建开平城。

旭烈兀灭木剌夷国。

1257 年,兀良合台平云南,置郡县。

兀良合台攻安南(即交趾)。

安南国成为蒙古藩属。

1258 年,旭烈兀破报达(巴格达),阿拔斯王朝亡。

蒙哥汗亲征南宋。

1259 年,蒙哥汗围攻合州钓鱼山,中流矢,故于军中。

忽必烈接受贾似道划长江为界和议,南宋献贡保 安。

1260 年,忽必烈称汗于开平。

其弟阿里布哥在哈剌和林稍先被推举为汗。

同室操戈,大争汗位。

忽必烈 建元中统。

以吐蕃八思巴为国师。

立十路宣抚司。

1261 年,立翰林国史院。

封皇子真金为燕王,领中书省事。

1262 年,金帐汗别儿哥与旭烈兀为争夺南高加索地区发生内讧,旭烈兀败。

1263 年,改开平府为上都。

1264 年,阿里布哥被迫受制于忽必烈。

忽必烈立诸行中书省。

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立翰林国史院。

改燕京为大都。

1265 年,并六部为四部:吏礼部、户部、兵刑部、工部。

定:以蒙古人充各部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 色目人充同知。

1266 年,忽必烈遣里德出使日本。

1267 年,扩建中都城,定蒙古军制。

1268 年,海都、八剌二王反。

罢诸路女真、契丹、汉人为达鲁花赤者。

1269 年,诏以八思巴新制蒙古字颁行天下。

立国子学和诸路蒙古字学。

1270 年,设诸路蒙古字学教授。

遣赵良弼出使日本。

1271 年,选随朝百官近侍蒙古、汉人子孙及俊秀者入国子学。

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

1272 年,改中都为大都。

1273 年,正月,以国字书宣令。

以翰林院纂修国史,敕采录累朝事实以备编集。

1274 年,宫阙告成,忽必烈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官朝贺。

元军征日本。

1275 年,分置翰林院,专掌蒙古文字。

伯颜分军为三,趋临安。

宋二次遣使请和,不纳。

1276 年,元军至临安,宋帝上表降元。

命作《平金录》、《平宋录》及《诸国臣服传》,耶律铸监修国 史。

1277 年,云南行省派兵征缅国,招降 200 余寨。

1278 年,遣使至杭州等处,取在官书籍版刻至京师。

命虎符旧用畏兀儿字,易以国字(八思巴字)。

1279 年,宋帝广王投海自尽。

南宋亡。

禁中书省文册奏检用畏兀儿字书。

1280 年,二征缅国。

元将范文虎东征日本,遇飓风,不果行。

1281 年,遣军十万二征日本。

遭飓风,船毁,军士多亡,阿剌罕、范文虎逃脱。

郭守敬等制定《授时 历》,颁行天下。

1282 年,阿合玛伏诛;蒙元斩文天祥。

1283 年,元将塔海再次东征。

宗王相吾答儿统军攻缅甸,破其首都太公城(杰沙城南),缅王出逃,元 设万户府于此。

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二百余所。

十月,福建建宁黄华起事,有众十万,号头陀军。

1284 年,缅甸反攻,元兵败退;脱欢、李恒、嗦都南征安南。

托欢攻占城国,其主遣使献象,款服。

托 欢军分六道进安南。

1285 年,元兵破安南首都,安南王之弟陈益稷投降,会盛暑霖雨,安南反攻,元兵大败,李恒、嗦都败 死。

1286 年,五月,元军复侵安南,六月退还。

六月,以《农桑辑要》颁诸路。

十月,元军再次侵缅国。

元 廷封陈益稷为安南王。

黄河 15 处决堤,元廷发 20 万民力筑堤。

1287 年,三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

四月,诸王乃颜据辽东反,忽必烈亲征,乃颜战败被擒,处死。

是 年,福建钟明亮起义。

脱欢二征安南,安南王陈日南遁。

1288 年,宗王火鲁火孙、哈丹图鲁反。

遣皇孙铁穆耳击败之。

脱欢先败陈日恒,陈日恒东遁入海,后为 陈日恒大败,北退;陈日恒遣使赴元廷献金人代己谢罪,忽必烈怒止。

1289 年,二月,籍江南户口。

七月,海都军进攻漠北,破和林,忽必烈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

江 南各族人民起义,凡四百余处。

1291 年,二月,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

五月,颁行《至元新格》。

本年,蒙元丞相桑哥事发伏狱 死。

1292 年,九月,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将亦黑迷失、高兴、史弼统兵 2 万 远征爪哇。

1293 年,亦黑迷失、高兴、史弼先胜后败,退还泉州(福建境)。

七月,开通惠河,海运漕粮可直达大 都。

1294 年,正月,元世祖忽必烈卒。

四月,铁穆耳即帝位于上都,是为元成宗。

罗马传教士孟特戈维诺来 华。

1297 年,爪哇奉表来降。

1300 年 元将刘深南征八百媳妇国(缅甸境)。

1300 年,十二月,元成宗发军侵八百媳妇国。

1301 年,五月,云南宋隆济、贵州蛇节相继起事,围攻元朝侵八百媳妇军。

海都再次进攻蒙元,蒙元太 子海山与月赤察儿迎战,败海都、笃哇军,察儿儿嗣位。

1302 年,刘深败北,成宗罢征八百媳妇国。

1303 年,三月,《大元大一统志》编成。

蒙元北疆诸位反王投降,北疆定;山西太原、平阳大地震, “人民压死不可胜计”。

1304 年,命诸王、驸马所分之郡邑达鲁花赤惟用蒙古人,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罢之。

元朝与西北诸王 约和,各遣使赴伊利汗处宣谕和好之意。

1307 年,正月,元成宗死。

三月,侄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北方迎其兄海山。

五月, 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被立为皇太子。

1308 年,武宗海山帝命翰林国史院纂修《顺宗实录》、《成宗实录》。

河南、山东大饥,人相食。

1309 年,将成吉思汗以来执行的九千余条政令,删除繁冗,使归于一,编为定制。

黄淮海平原、长江下 游蝗灾;八百媳妇国进攻蒙元云南边境。

1311 年,正月,武宗死。

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执政。

三月,即帝位,是为元仁宗。

命翰林国史院修先帝实 录及累朝皇后和功臣列传。

蒙元将领亦怜真征讨吐蕃。

1314 年,诏行科举。

十月,遣张驴等经理江南田粮。

1315 年,七月,赣州蔡五九聚众起事,反对经理田粮;九月败死。

1316 年,海山帝之子起兵关中,事败,奔金山。

1319 年,疏浚会通河。

1320 年,正月,元仁宗死。

三月,太子硕德八剌嗣帝位,是为元英宗。

答己太后与权臣铁木迭儿弄权。

1321 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蒙兀儿斯坦和马维兰纳尔两部分。

1322 年,答己太后与铁木迭儿先后卒。

1323 年,二月,颁《大元通制》,凡格例二千五百三十九条。

八月,硕德八剌自上都还,驻南坡,为御史 大夫铁失等所杀。

是为"南坡事变"。

九月,晋王也孙铁木儿即帝位,是为泰定帝。

泰定帝诛铁失。

1328 年,七月,泰定帝卒。

九月,泰定皇太子阿剌吉八即帝位于上都。

燕铁木儿迎海山子怀王图帖睦尔 至大都即位,是为元文宗。

上都、大都两个政权并立。

十月,燕铁木儿齐王月鲁帖木儿兵围上都,倒剌 沙出降。

十一月,图帖睦尔遣使往漠北迎其兄和世剌。

1329 年,正月,和世剌于和林北即帝位,是为明宗。

五月,和世剌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

八月,和世剌南 来,与图帖睦尔会于王忽察都,数日后暴死。

图帖睦尔复即帝位。

本年,囊加台起兵四川,旋败。

1330 年,燕帖木儿专权,自任右丞相,不设左丞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