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呼叫中心如何进行手工排班
呼叫中心生产力管理-预测及排班

呼叫中心生产力管理——预测与排班前言在呼叫中心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最高达到80%。
每一名一线员工即是呼叫中心的生产力。
如何对这些生产力进行管理是高绩效呼叫中心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呼叫中心管理最核心的因素包括4项(如下图):规划及领导力是驱动因素;绩效结果达成是最终目标;而实现因素包括流程及人员。
在流程环节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预测及排班管理。
众所周知,呼叫中心的关键KPI包括顾客满意度、服务速度、服务质量、成本、员工士气等。
从影响这些指标的主要行为(下表)可以看出,预测排班影响到多项指标。
对于任何呼叫中心管理人员来讲,预测及人员排班是实现高效率的呼叫中心运营管理,降低整体运营成本,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呼叫中心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呼叫中心生产力管理的目标及步骤:呼叫中心生产力管理达成的绩效目标包括3项:服务水平、放弃率和员工利用率。
具体分解到预测排班的直接目标也包括3项:预测准确性,高绩效呼叫中心目标值±10%;排班吻合度,高绩效呼叫中心目标值-10% —+20%;员工满意度,主要指流失率和缺勤率。
围绕这些目标,呼叫中心的生产力管理主要通过七个步骤来实现。
具体如下图所示:呼叫中心生产力管理目标及七步骤图:以下说明各关键步骤实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年度业务量预测/排班/短期预测预测包括两类:一是年度(长期)业务量预测;二是短期业务量预测。
长期业务量预测是根据历史来电趋势、业务发展趋势、公司业务发展计划来进行年度业务量预测。
年度业务量预测通常指的是预测全年或近3个月业务量。
预测因子主要包括7个:1、年成长率2、日平均话务量3、季节指数4、周话务量因子5、月话务量因子6、假日因子7、营销因子通常的做法是,先收集往年话量,一般收集近2年每月的话量数据,做成EXCEL表格后绘制全年的话量趋势图。
由于我们所处的旅游行业特点,需要特别对每年五一、十一以及春节所在的相应月份要进行标注并进行重点观察。
呼叫中心的排班流程优化---班务衔接

制定班表
根据分析和预测 武预测结果规划 人力排班, 人力排班,设定 班次, 班次,班务衔接
效果评估
客观评价执行后对 预测、 预测、实际生产数 据的优缺点, 据的优缺点,提出 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总体规划
分解指标
制定生产秩序
不断优化
3
一、排班流程的现状与分析
2、排班 制定班表环节 、排班--制定班表环节
二、班务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建议
探索: 探索:通过电子表格工具代替人工检查 1、班务衔接检查工具的工作思路 、
检测班务名称是 否吻合 计算班务时间间 隔
班表初稿
班表检查工具
输出运算结果
标识运算数据
8
二、班务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建议
2、班务衔接检查工具界面 、
界面数据说明: 界面数据说明: 1.小于原设定的班务间隔的班务标成红色,提示需要修改。 小于原设定的班务间隔的班务标成红色, 小于原设定的班务间隔的班务标成红色 提示需要修改。 2.红色的负数表示班务间隔少于设定时间的时长 红色的负数表示班务间隔少于设定时间的时长 3.正数表示比原设置的间隔时间多出的时长 正数表示比原设置的间隔时间多出的时长
耗时长
手工计算,容易出现计算失误。 手工计算,容易出现计算失误。
准确性低
发现衔接时间不足,做班务调整后,需要重新计 发现衔接时间不足,做班务调整后, 算班务的间隔时间, 算班务的间隔时间,班务调整多的情况下容易出 现遗漏。 现遗漏。
遗漏
6
目录
排班流程的现状与分析
班务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建议 议
效果评估
10
目录
排班流程的现状与分析
班务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建议 议
效果评估
三、效果评估
大型呼叫中心排班算法的研究

出 了智 能排 班算法 并 实现 了大型呼 叫 中心智 能排 班 系统。分析 了排班 的本质 及其 所面 I 问题 , 用外点 法抽 象除 了拟合 临的 利 坐席 预测 曲线的数 学模 型 ,并基 于粒子群 优化机 制对 坐席 预测 结果进 行 了分段 自适 应 的拟合 ,最后 采用 队列轮循 法生成 了 班表 。 实践 结果表 明, 利用该 算法 所生成 的班表规律 高, 能很 好地 适应呼 叫 中心的需 求。 关键 词 : 叫 中心;排 班 ;外点 法;粒 子群优化 算 法; 队列轮循 法 呼 中图法分类 号: P 9 T 3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7 2 2 L) 35 0 —5 10—04(O O 2 —1 80
t eo e ai gc s g e t ,t ei t l g n r w se ig s s m f ag —c l a l e t r s r p s da di l me t d h p r t o t r al h el e t er trn t o l e s a e l c n e o o e n n y n i c o y e r c ip mp e n e .Th h r c e si s ec a a tr tc i
(.四川 大学 计 算机 学 院 ,四川 成都 6 0 6 ;2 1 10 4 .中国民航 飞行 学 院 空 中交通管 理 学 院 ,四川 广 汉 6 8 0) 137
摘 要 : 了 实现 对 大型 呼 叫 中 心 系统 人 力 资 源 的 合 理 配 置 , 而 极 大提 升 呼 叫 中 心 生 产 力 并使 得 运 营 成 本 得 到 最 小 化 , 为 从 提
M e n i , t eca s a l sa ec e t db u u ic lt g ag r h . I i p o e a eca s a l s e e a e yt e s h d l ga — a wh l e h ls b e r r ae y q e ecr u a i l o t m t n i t s r v d t t h ls b e n r t db c e u i l h t t g h n g r h a er g l r n a e er q ie n s f al e t r ey we1 o i m e u a d c n me t h e u r me t l c n e r l t r a t o c v .
呼叫中心应急坐席排班方案范文

呼叫中心应急坐席排班方案范文
内容:
一、背景
最近公司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较为紧张,经常出现排队等待的情况。
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经研究决定在节假日期间实施应急坐席排班方案,确保客服能力不受影响。
现将具体排班方案如下:
二、目标
1. 保证假期来电量的接听率和服务水平。
2. 最大限度保证员工的假期休息时间。
3. 节约人力成本支出。
三、实施对象
呼叫中心客服部全体员工。
四、实施时间
20xx年元旦、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节等法定节假日。
五、实施方法
1. 制定应急值班计划表,按照工作人员的假期计划安排值班时间。
2. 假期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排班方案的培训和通知。
3. 按计划表调配人员值班,确保假日期间来电不打烊。
4. 假期后,对参与应急坐席值班人员给予适当补休。
六、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应急坐席排班方案,确保法定假日期间呼叫中心工作效率不受影响,来电客户得到满意的服务,达到节假日期间保证客服质量和工作人员假期休息的双赢效果。
七、后续工作
应急排班结束后,总结应急排班方案的实施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备后续应用。
呼叫中心排班方案

呼叫中心排班方案一、呼叫中心的排班条理分明,依法、依规并人性化进行编排。
根据劳动法规定,可编排每个坐席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人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
坐席总体可分为:日班和倒班人员,每个班次以月进行轮换,这样坐席可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工作量,增强处理呼叫来件的应变能力(如图1)。
(一)日班人员日班人员可分为:正常班和插班。
其中,可根据呼叫中心规模和工作量,正常班可分为正常日班和机动日班,插班可拆分为两组人员。
1、正常班1)正常日班人员:主要的工作时间是8:00,16:00,该班组人员是固定在这一时间段内工作,不另作安排。
2)机动日班人员:主要的工作时间是8:00,16:00,该组人员主要是应付其他班组人员在特殊情况下不能上班需要替补的情况。
另外,机动日班人员若替补非正常日班时,为避免影响坐席积累太多补休假期,应马上给予顺延的休息时间,减少因坐席补休太多而影响排班的现象。
也就是说:星期六或星期天需要替补的人员,休息时间就安排在上星期五或下星期一。
3)插班:插班人员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该组人员的工作时间,可根据呼叫中心绩效分析文档中的高峰呼叫量来安排。
例如:通常呼叫中心的高峰呼叫量普遍发生在9:00,13:00和16:00,20:00,这两个时间段我们可根据呼叫量进行分析,编排插班A和插班B。
一般正常日班人员应是机动日班人员的四倍(规模较小的呼叫中心,可不用编排机动日班人员),插班的方式可以应付呼叫中心高峰呼叫量。
这样的班次编排,即可确保呼叫中心日间的工作覆盖面,缓解因高峰时间而有可能对呼叫中心造成呼叫流失量的情况,亦可应付特发事件。
(二)倒班人员提供24小时服务的呼叫中心,建议用四班三运转的方式对倒班人员进行排班。
提供10小时、14小时或16小时等非24小时服务的呼叫中心,建议用连休为原则的方式对倒班人员进行排班。
1.24小时的倒班方式24小时的倒班时间,根据劳动法规定,可把人员分出4个班组4个时段进行倒班,这个四班三运转的倒班方式有两个:1)若晚上呼叫量较少的呼叫中心,可参考的编排时间是:以四天为一个周期,A 班的上班时间是8:00,16:00(日班),B班的上班时间是16:00,24:00(中班),C班的上班时间是24:00,翌日8:00(夜班),D班一天休息,如此类推(如图2)。
呼叫中心排班管理方案计划

呼叫中心排班管理呼叫中心中座席代表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绩效与班表。
对于绩效方案和结果,座席代表可以影响的比较少.他们不知道谁设定绩效方案,有问题的时候也只能一层层的跟领导汇报,因此有意见也多是生闷气了。
而班表,在呼叫中心里一般都是有专人负责,座席代表觉得班表安排不如意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认为是“人”的原因而造成,并引发一些针对个人的抱怨,在此同时一些员工为了个人利益,随心所欲的上自己爱上的班次,会产生非正常的要求和沟通,对排班人员排班的公平性和沟通协调而言是个很大挑战,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后遗症”。
在呼叫中心里排班师往往容易成了“炮灰”。
呼叫中心的排班综合协调业务发展、上级指标规划、下属人性化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作为排班师首要条件就是能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顶住压力,做好指标与员工之间的平衡。
整个排班的流程可分为:需求分析、话务预测、制定班表、效果评估四个环节。
现继续就手工排班的实务上作相关的阐述。
一、制定班表分析和话务预测后,排班师基本上能从整体的话务中了解一年当中每个月的发展走势和业务重点,并对全年的人力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本年度的人力如何规划,人力是否有增删?高峰期的话务是通过工时池来“削峰平谷”,还是需要增加人力预算?排班师需要在各个KPI中取得平衡点。
在呼叫中心中由于业务和员工熟悉程度和需要照顾的原因会被分成很多个级别来进行人力安排,从而会让一些排班师产生不一样的处理方法,比方说,有一部分员工会上相对固定的班次、有一部分员工会上与他技能相一致的时段等等。
除去技能的原因,对于一个简单的排班,处理的流程一般由以下步骤构成:(一)人力测算排班就是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但人力如何计算呢?人力计算公式在业内有很多个公式,包括有ERLANG C公式、线性计算公式及接话能力换算公式。
业内的排班软件也多基于这些方法,只不过运算更加精细一些。
1、ERLANG C公式是丹麦人Agner Krarup Erlang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这是出现得最早的人力计算公式,最初是用于计算中继线负荷,后来被呼叫中心所采纳,为排班人员的人力安排最早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他计算的前提是:客户呼入的电话是在不放弃的前提下计算所需人数,而实际情况是客户往往由于业务或自身的原因,等候到一定时间的时候就会自动挂线,因此计算出来所需的人数与实际人员相比会比较多。
呼叫中心的劳动力优化和排班管理

运作的条件下,与其他座席对调排班。正确的选
择和使用劳动力优化和排班管理解决方案,将给
呼叫中心带来如下的好处:&8226;降低管理
人员化在非核心工作的时间和精力&8226; 降低座席的空闲等待时间&8226;降低座席 的流失率&8226;降低座席工作时间的收缩 &8226;提高座席的工作效率&8226;改 善服务水平科胜通软件(ConcertoSoftware)开 发的 RightForce 软件提供了目前呼叫中心劳动
能:&8226;能处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CMS,Excel,Text)&8226;能与多数呼叫
中心系统有效的整合&8226;精确预测呼叫
流量&8226;为多技能的座席排班&8226; 允许对特殊事件进行处理&8226;可以处理 多点和多服务渠道的呼叫中心&8226;易伸 缩性(从几十个座席到上千个座席)&8226; 实时监测并允许实时调整排班&8226;座席 对排班和工作时间有一定的选择权&8226;
班管理解决方案就是专门为这个目的而设计的。
呼叫中心的劳动力优化和排班管理是一门艺术。
它所作的就是要把具有适当技能的适当数量座
席安排在最恰当的工作时间,按照服务水平和服 务质量的要求,去处理呼叫请求。换句话说,劳 动力优化和排班管理就是要把最具竞争力的座 席安排在最能发挥他们优势的时间段内。尽管各 个厂商提供的劳动力优化和排班管理解决方案 在形式上有较大的不同,但是,在劳动力优化和
(完整版)呼叫中心手工排班中的话务预测

呼叫中心手工排班中的话务预测都说呼叫中心的管理难:人多难管,数杂难理,班表难排,流程难定,质量难一致……而这当中受个人影响最大,与每个座席代表相关性相大,影响数据最多的,最受争议的,当数班表。
班表一边关系着话务量的拟合、人力的成本,另一方面影响着管理的方向和管理指标的落实。
班表影响着大部分的KPI指标,如:接通率、服务水平、平均等候时长、平均占线率、考勤率、人员流动率、单次呼叫成本……呼叫中心的大部分工作都跟班表密不可分,影响着呼叫中心的日常管理、考勤、培训、绩效等,因此班表排得好与差直接影响着呼叫中心的整体运作。
曾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好的排班师能顶上半个呼叫中心。
现时帮助我们排班的工具通常有EXCL手工排班,以及软件系统排班。
在这里我们就呼入队列使用手工排班的过程做一个简要的讲述。
手工排班的过程总的来说可分前期分析、话务预测、排班与合理性检验四个部分,现就这四个部分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前期分析每个呼叫中心排班前,我们都需要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你所排线路的线路走势、话务规律、影响话务的具体因素、管理层面的要求、员工层面的实情等等。
在这些因素当中最重要,同时也最难克服的是话务自有规则,一般而言,针对服务于公众客户和服务于商业客户的话务会有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规律。
大部分商业客户主要是呈周规律特征,周一到五呼入量相对较高,节假日呼入量低,即所谓的上班模型。
下图为某呼叫中心08年9月日呼入图:时走势是典型的早上10:00,下午15:00两个双驼峰的趋势。
班次主要是以行政班次为主,对座席代表的身体影响相对而言不大,排班时还需注意一下座席代表的公平性及总工时的落差不能过大。
时趋势如下图所示:而对于服务对象为公众客户的话务服务而言,主要受服务提供者的商业活动影响较大。
移动的动感地带就是比较明显的个案。
他们受每月的帐期影响,月初呼入量较大,公众休息日对其影响不大,下图为某地动感地带的业务日走势图:时走势方面与商业客户的走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呼入的重点时段是每天两个就餐时段和晚上,而这些时段正是对座席代表身体规律影响较大的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呼叫中心如何进行手工排班
卢巧环 2008/08/26
笔者在此之前有谈过关于大型呼叫中心普遍面临的六大困难:现场人员管理难、排班难、招聘难、服务一致性难、完成投诉积压难、提升员工工作自豪感难。
本篇,笔者将针对呼叫中心该如何进行手工排班这一问题,来和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呼叫中心管理金三角为“数据——排班——现场管理”。
整个金三角以数据为中心,只有基于准确的数据基础,排班师才能做到相对准确的话务预测与人员排班,而现场管理的职责是对排班师的班表做出最圆满的执行。
所以,无论是系统排班还是手工排班,准确的数据基础是保证服务水平的关键。
我们一起看看系统排班与手工排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
1.以真实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数据点需12个月以上(才能看出变化趋势)才能被
参考;
2.同一周期内的增长率,如去年X月与今年X月的比较增率(可为负数);
3.同一周期内的季节因素;
4.同一周期内的节假日因素;
5.营销活动影响;
6.重复拨打情况;
7.放弃率(客户主动放弃电话比率);
8.人员损耗(日损耗及时段损耗),如员工请病事假等不可预知的缺勤;
9.排班师经验。
不同点:
∙自动化VS手工。
系统排班可直接得出话务日/月/年模型,并可随时适当调整话务影响因子,以符合要求。
手工排班需手工建立EXCEL表格及公式,数据录入稍有不慎则结果大相径庭。
∙模版化VS灵活。
系统排班往往有固定的班别模式,对于人性化较高或排班限制较多的呼叫中心(如员工班车限制、休假限制等)较不合适,因系统排班往往是为耦合话务量排班,而缺乏人性管理的考虑。
而手工排班则可考虑这些人性化因素。
系统排班是科学的排班工具,准确率较高。
目前大部分排班软件都是应用爱尔兰C 公式进行的话务预测,但爱尔兰C公式是假设客户永远在等待,不会放弃电话的前提下进行运算的,与呼叫中心的实质有较大出入。
很少手工排班的呼叫中心排班师会用爱尔兰C公式进行话务预测与话务员人数预测。
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共同探讨手工如何更好地拟合话务量进行排班。
首先,谈谈如何进行话务预测。
一、真实的历史呼入号码数据
真实的、准确的数据是话务预测的基础。
我们每天都得到很多数据,呼入量2.1万,服务水平75%/20s等等。
如果排班师利用的是这些时/日/月的呼入量数据进行话务量预测,那预测的结果绝对偏离事实。
因为这些呼入量是假定在100%接通率,所有电话都在一次内被接起的前提,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服务水平仍然不高。
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了重复拨打率。
即2.1万的呼入量里,也许有3000个,甚至5000个都是客户的重复拨打。
造成重复拨打的原因有很多,如一次性问题解决率、服务水平等等,其中排班的好坏是主要因素。
那这些我们每天看到的数据难道就没有意义了吗?其实不是,它们可以帮助管理者深入分析员工的一次性问题解决率情况及排班师的水平。
排班师在进行话务量预测时,需要用真实的呼入号码数据作为预测基础。
真实呼入号码数的定义为客户拨打呼叫中心的号码的个数,反映的是客户的真实需求。
即当日呼入量2.1万,但也许有3000个是客户的重复拨打,则真实的客户需求只有1.8万个(假设所有客户当天只有同一个需求)。
我们需要取到时段/日的真实呼入号码数,才能得出客户的需求模型。
根据每时段呼入的真实号码数情况,可得出日呼入话务的基础模型,如下图:
根据每周呼入的真实号码数,可得出周呼入话务的基础模型,如下图:
根据每日呼入的真实号码数,可得出月呼入话务的基础模型,如下图:
从以上的日模型、周模型及月模型的数据结果,我们发现该话务具有强烈的日规律与周规律,月规律不明显,但注意到每月月初、6日-10日、月底话务均较高。
故在进行手工排班的时候,人员安排要遵守日规律、周规律、月固定忙日来进行调整。
二、同一周期内的增长率
根据手头上已有的真实号码数据,我们可以对比去年与今年的年增长率、月增长率等统一周期内的增长率,从而估算本次排班话务预测的增长话务。
也可以从市场部门拿到全年的客户增长计划,估算每月的客户增长率。
三、同一周期内的季节因素
对比去年每个月之间真实号码数受季节因素变化的情况,因季节因素是较为抽象的概念,故多评排班师经验判断。
但在呼叫中心工作多年的运营主管会发现,冬天全月的呼入量较夏天要少,冬天早上与晚上的呼入量也较夏天少,客户拨打电话时间集中在白
天;而夏天客户的电话可能从一大早一直忙碌到夜晚。
这就是存在了明显的季节影响。
在做手工排班的时候,排班师需参考历年的数据去判断季节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设置班次时也需要考虑到季节因素对客户拨打行为的影响。
四、同一周期内的节假日因素
排班师在进行次月话务预测时,需要考虑到节假日的影响。
同样参考历年的节假日真实号码数的变化情况。
像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十一、圣诞、寒暑假等大的节假日,排班师需慎重考虑。
在每次重大节假日过后,排班师都需要回顾并且分析节假日话务模型,作为日后排班的有力参考数据。
五、营销活动影响
每月进行排班工作前,排班师需要向业务管理员或市场部了解次月的营销活动情况,是属于常规的营销活动,还是新上线的大型营销活动。
每次营销活动后,排班师都需要记录该次活动对话务的影响作为日后参考。
同样,在每次排班前,排班师需参考曾经做过的营销活动记录,如遇新上线的影响活动,则需提前做话务影响预判。
话务预判工作需和业务管理员共同讨论进行。
六、重复拨打情况
客户的重复拨打行为由很多原因造成,如中继不足、排班安排人数不足、问题没有解决,等等。
故每日报表呈现给我们的呼入量数据对排班没有很大的意义。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大部分常规的日子里(除重大故障影响或重大营销活动影响外),同一周期内的真实号码数与呼入量之间的重复拨打率是基本相近的。
排班师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月/日/时的重复拨打率情况。
做到第六步的时候,排班师基本可以估算出次月的话务情况。
我们连贯性地回顾一遍:①根据历史真实呼入号码数的得出话务的日/周/月模型。
②参考历年的真实号码数情况,分别计算出同一周期内的增长率、季节影响因素、节假日影响因素。
③参考历年的营销活动影响,计算出因营销活动而带来的话务量。
④综合以上的数据,得出次月真实号码数预测量。
⑤根据历史真实号码数情况,计算出日/时的话务量占比情况。
⑥根
据预测的次月真实号码总量,按日话务占比及时段话务占比,分配到每天及每时段。
⑦根据历史呼入量及真实呼入号码数,计算出月/日/时的重复拨打率情况。
⑧将次月的月/日/时预测的真实号码数,乘上月/日/时的重复拨打率,则可得出次月的月/日/时的预测呼入量。
排班师在做好了话务预测后,第二项主要工作就是要进行人员排班了。
一、放弃率(客户主动放弃电话比率)
放弃率映射了客户等待的耐心度,一般呼叫中心的放弃率为2%-5%之间,甚至有更高的。
虽然我们理解这部分放弃来话的客户也是属于有需求的(在真实呼入号码数里就有体现),但由于客户在未得到话务员服务之前主动放弃了电话,则相当于在等待服务的过程中呼损了。
呼叫中心的客户放弃率一般都较为稳定,我们可以剔除掉这部分的话务需求。
即假如预测了5000通的呼入量,放弃率为2%,则我们实际需要去应付的是5000*(1-2%)=4900通。
我们在进行人员排班的时候则按4900通的需求进行安排。
二、计算需求话务员人数
排班师根据预测出来的月/日/时D的呼入量,乘以服务水平,再除以当前话务员的平均处理时长(通话均长+整理时长),则可相应得出月/日/时的话务员需求数。
但是,我们都知道,话务员不可能满负荷工作的,必然存在一些人员损耗。
如出勤损耗(病事假等)、时段损耗(如申请小休等),这些损耗排班师必须额外计算。
如日出勤损耗为8%,则需求话务员数要再增加8%。
时段损耗也需考虑在内,特别是吃饭前后、交接班前后的时段的人员损耗。
这样才能保证时段接通率的平滑过渡。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时段的服务水平很低,但排班没有问题,人员也都在岗位上,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时段的服务水平低呢?通过数据报表,我们不难发现是员工的通话利用率很低,大都在申请小休或整理工单。
这些员工虽然在岗位上,却没有从事有效生产的活动。
这就需要排班师需关注到这些特殊时段的人员损耗,同时需提醒现场主管关注这些时段的人员效率,勿让某些时段成为客户的倒霉时段。
排班师在计算了人员需求后,需告诉领导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是盈还是亏,并告知领导根据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服务水平是否可以达标。
三、班次设计
排班师根据计算出来的每日各时段需求人数及日需求人数,综合考虑公司的人性化排班要求,设计出相应的班次。
应注意的是,最后根据排班师设计出来的班次得出的每时段在线人数与日在线人数,应该是和每时段呼入量及日呼入量的模型是一致的。
以上是笔者对大型呼叫中心如何进行手工排班手工排班了解到的一些方法,科学性不如系统排班强。
但是,对目前仍在使用手工排班的呼叫中心,希望能有一些帮助。
笔者也很希望大家可以对大型呼叫中心如何进行手工排班手工排班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与
分享,以便得出一套更为科学的方法。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08年8月刊;作者单位为广东移动客户服务(深圳)中心。
客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