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 六七年级第十单元5 齐人攫金

合集下载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课件:(十一)《齐人攫金》和《晋人好利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课件:(十一)《齐人攫金》和《晋人好利
【乙】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
பைடு நூலகம்
贩卖,
动词。
作器皿
也,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
市场上的
管理官吏
通“值”。
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
索要
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
当尔偿。”
(shěn)
用鞭子打
讥笑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
戟(jǐ)。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 这是骂人时侮辱人的动作。
“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
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鬻(yù):卖。②可羞:可食用。羞,通“馐(xiū)”, 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③资:贩卖,动词。④器:作 器皿。⑤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⑥直:通“值”。⑦哂(shěn): 讥笑。⑧戟(jǐ)手: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这是骂人时侮辱人的动作。
(十一)《齐人攫金》 和《晋人好利》
穿(衣服)
前往,到
【甲】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
(yù),卖。
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
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说符》
可食用。羞,通“馐(xiū)”,美好的食品,
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
5.(1)【甲】【乙】两文都讽刺了什么人?
甲乙两文都讽刺了那些利欲熏心、贪婪成性、利令智昏的人。
(2)【甲】中齐人大胆攫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走进文言文第八,九,十单元译文

走进文言文第八,九,十单元译文

黄衣裳济友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交往的时候,一点也不牟取私人利益。

后来田雪龛被免官,没有钱回不了家。

黄仙裳正要回家,口袋中只有二十两银子。

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分出一半(银子)送给(田雪龛)。

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急需要钱,就不能把钱分给田雪龛了。

”刘氏善举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

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

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李氏之友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

(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

李氏把他邀请到家,杀鸡做饭。

晚上10点左右,黄生的肚子就很疼,疼得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

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打算找医生(赶快)来看看。

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

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

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走。

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

医生给(黄生)做针灸,一会(病)就好了。

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的对待你,你为什么要说(报答的)这些话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田真兄弟京城地区,田真与弟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

夜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

第二天,田真去截树时,发现树已经枯死,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十分震惊,就对两个弟弟说:“这树本是一条根,听说要把它截成三段就枯死了,人却不如树木,反而要分家。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doc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doc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Version Comments Author Note draft version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Contents...................................................................第 1 单元 ..................................................................杨修啖酪.............................................................王戎识李.............................................................诸葛恪得驴...........................................................谢道韫咏絮...........................................................曹冲称象.............................................................2 第 2 单元 .................................................................黄香温席.............................................................陈遗贮焦饭...........................................................哑孝子 ...............................................................郑人买履.............................................................鲁人锯竿入城.........................................................3 第 3 单元 .................................................................智勇退笔冢...........................................................一箧磨穴砚 (y í qi è mó xu é y à.........................................n)王羲之书六角扇.......................................................掩耳盗钟.............................................................红毛毡 ...............................................................4 第 4 单元 .................................................................盲子窃钱案...........................................................张佐治遇蛙...........................................................焚猪见真情...........................................................蜜中鼠屎案...........................................................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走进文言文》参考答案(六七年级)完整版35页

《走进文言文》参考答案(六七年级)完整版35页

《走进文言文》参考答案(六、七年级)第一单元1.杨修啖酪(1)①用食物赠送②吃③写④依次;轮到(2)①把它用来给众人看②众人不能理解这题字③还有什么可怀疑的(3)“合”字可分解为“一人口”2.王戎识李(1)①众②争着;奔过去③只有(2)①李树上有很多果子,压弯了枝条②摘下果子,确实是这祥(3)若李子甜,早被路人摘光了3.诸葛恪得驴(1)①聚集②写③听从④全(2)请求给笔增加两字(3)在营帐里运用策略4.谢道韫咏絮(1)①们②急③乘(2)侄儿;侄女(3)盐不可能轻飘落下,且盐呈粒子形。

(4)可以燎原5.曹冲称象(1)①长到②达到③送④比较⑤之于(对它)(2)①向手下人询问这件事,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②称了实物把它装上船第二单元1.黄香温席(1)①正当②使③睡④到了⑤京城;国都(2)“以身暧其亲之衾”中的“暖”,是形容词作动词用(3)就用自己的身体使他父母的被子暧和(4)相似,逼真;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2.陈遗贮焦饭(1)①极②锅③总是;贮存④送给⑤收⑥逃⑦饿(2)①常准备好一只布袋②后来遇到孙恩攻打(他们的)郡③没什么用来作粮食3.哑孝子(1)①极②蜷曲不能伸直③同情④依靠⑤交换,买⑥死⑦十分悲伤⑧往(2)①接受后放进饭篮②诚实而守信用(3)①自掘野草以食②尽倾箪中物敬父母③为父母备棺④哭之恸4.郑人买履(1)①度量②却③同“返”(2)①等到到了市场上而忘记拿尺码②等到返回(市场),市场(交易)已结束③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④宁可相信度量的尺码,不要相信自己(的脚)5.鲁人锯竿入城(1)①拿②也③一会儿④只是(2)①想不出什么计策②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中间截断③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第三单元1.智永退笔冢(1)①寻求;字②洞,此指凹下去③皮④称;墓(2)并且请求写匾额的人像市场上的人(一样多)(3)写坏的毛笔头(4)勤学苦练才能成功2.—箧磨穴砚(1)①写字②交给③开④穿洞⑤早年⑥同“返”(2)①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②直到使他的技艺精通(3)全;对;全没对的地方3.王羲之书六角扇(1)①老妇人②恼怒③只要;写④争着(2)①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②请求王羲之写字(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文徵明4.掩耳盗钟(1)①可是②用③急忙(2)想背着它跑(3)掩耳盗铃;蠢人自己欺骗自己5.红毛毡(1)①坚持②只③一边……一边④同时,一起(2)边防头领想,一块毡毯所容纳的没多少(3)同意,允许;左右(4)其人置租(于)岸上第四单元1.盲子窃钱案(1)①是②清楚的样子③是(2)①第二天早晨互相争吵(最后)向官府告状②核对这钱确实是的2.张佐治遇蛙(1)①引路②在那里③提④热水⑤深水⑥跟随;斧头⑦同时(2)①没多时便又苏醒了②在路上看见两个人担着两只竹筐到市场上去③没几天人与银子都被缴获3.焚猪见真情(1)①县官②县,当地③说,扬言(2)向官府告状(3)如果是活活烧死的,定会因挣扎而吸入烟灰4.蜜中鼠屎案(1)①皇帝游猎的花园②浸③陈述(2)①早先索要过,实在不敢给(他)②周围的人没有不惊讶害怕的(3)向求,实不敢与5.谜语一则(1)①娱乐②再(2)日第五单元1.鳝救婢(1)①经营②同情③之于④水边⑤等到⑥早先⑦歇(2)①像这样有好几年②高怀中被这奇异的现象所感动③都把它们放人河中(3)③2.二鹊救友(1)①幼鸟②停③躲,栖④发出⑤向下⑥原来(2)①喜鹊在它上面筑巢②像互相对话的样子(3)俄而,未几3.知恩图报(1)①丢失②正③这(是)④过了⑤冲破⑥终于(2)就给他们饮酒(3)考虑4.蝙蝠(1)①朝拜②只有③诞辰④同“欤”,呢⑤到⑥人,家伙(2)①你在我下面,为什么要骄傲呢?②凭什么要向你祝贺③真是拿他没办法!5.杀驼破瓮(1)①从前②采纳(2)①那人为这件事感到忧虑②我教你(使胳驼头)出来(的方法)③杀了骆驼后,又摔破了瓮④被世上的人嘲笑第六单元1.虎画(1)①擅长②都③有的④带领⑤求请⑥左右⑦蹲⑧喜悦的样子(2)①都十分像(真的)②我把它挂在东面墙壁上,十分喜爱。

文言文

文言文

初一文言文阅读语段练习(1)(一)齐人偷金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①被衣冠,往鬻②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③而夺之。

吏搏④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⑤不见人,徒⑥见金耳。

” ——《吕氏春秋》[补充] ①清旦——清早。

②鬻(yù)——卖。

③攫(jué)——夺取。

④搏(bó)——捕捉。

束缚——捆绑。

⑤殊(shū)——完全。

⑥徒——仅仅。

耳——罢了1、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字词意思齐人有欲得金者欲见人操金操清旦被衣冠被吏搏而束缚之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3、故事中的偷金人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来形容。

你获得了什么生活启示?(二)拔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zhǎng)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补充]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揠(yà):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

④予:我⑤趋:快走。

⑥槁(gǎo):草木干枯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义: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之其子趋而往视之其谓其人曰谓以为无益而舍之者舍2、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3、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什么生活启迪?(三)东施效颦西施①病心而颦②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③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④妻子而去之走⑤。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补充】①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②颦:pín,皱眉。

③捧心:托着心口④挈:qiè,带领。

⑤走:跑。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义。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美其里之富人见之之坚闭门而不出坚挈妻子而去之走去2、翻译下列句子:贫人见之,挈④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3、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齐人攫金 译文

齐人攫金 译文

齐人攫金译文一个叫黔夫的齐国人,在路上拾到了一块黄金,十分惊讶,怕被别人看见。

黔夫把黄金包好放进自己的衣袋里。

在路上遇到了许多朋友,他们问起黄金的事情,黔夫只是说“我衣袋里有黄金”。

黔夫说“我知道这是不义之财,就像偷来的东西,虽然占有,但心里仍然觉得不安。

如果告诉你们这件事,你们定会嘲笑我。

现在请你们保密,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啊!”大家笑着表示同意,没有人再向别人提起这件事。

1、攫金:用口咬金子,咬得住才算攫金;2、衣中金:放进衣服里面的金子;3、舆中金:放在车里的金子。

5、孰:谁; 6、见:使……暴露; 7、效:效法,学习。

8、黔夫:名叫黔夫的齐国人;9、者:…的人; 10、孰:哪个,何况; 11、先言:首先说; 12、后言:随后说; 13、匿:隐藏; 14、效:仿效,学习; 15、后:后来; 16、更:变得。

黔夫知道自己占有不该得的钱财,自认为羞耻,但又怕别人嘲笑自己,所以极力避免说出去。

黔夫是怎么攫取金子的呢?黔夫在路上拾到黄金时,本想把它拿回家,让妻子儿女共享,可又担心别人发现,于是他决定把黄金放在一个大袋子里,然后再放进自己的衣服中。

他路过熟人的家门时,便对其中一人说:“我的袋子里装满了黄金。

”熟人听后立即打开袋子查看,发现袋子里确实有很多黄金,喜不自胜,便毫无戒备地把袋子里的金子倒在桌上。

黔夫则乘机拿走袋子。

当黔夫捡起地上的金子准备离去时,正好碰到另外几个同行的人。

黔夫对他们说:“我的袋子里装满了黄金。

”有人闻言,也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果然装满了金子,顿生贪念,也马上动手拾金子。

如此这般,人越聚越多,最后竟围成了一圈。

黔夫见状,赶忙说:“各位都是熟人了,在此相遇真是有缘。

我要急着赶路,希望你们能够忍痛割爱,各自拿走属于自己的部分金子,而且还要学习我的做法,谁把金子给了别人,就跟谁断绝关系。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黔夫见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拿走了金子,这才放心地离开了。

随着那样子,第二天,黔夫仍旧挑着装满金子的大袋子出发,路上碰到熟人,便对其中一人说:“我的袋子里装满了黄金。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总5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错误!未指定书签。

Contents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1单元..................................................................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杨修啖酪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王戎识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诸葛恪得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谢道韫咏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曹冲称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齐人攫金文言文节奏划分

齐人攫金文言文节奏划分

齐人攫金文言文节奏划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一、字词解释
1. 欲:想要。

2. 清旦:清早。

3. 衣冠:这里用作动词,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4. 之:到……去。

5. 适:往,到。

6. 鬻(yù):卖。

7. 攫(jué):夺取。

8. 徒:只,仅仅。

二、句子翻译
1.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集市上去。

2. 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 他到了卖金子的人(做生意)的地方,趁机夺取了人家的金子就跑。

3.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 官吏抓住了他,问道:“人们都在那里(你怎么敢抢人家东西),你抢别人的金子是为什么呢?”
4. 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 (他)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三、主题与启示
1. 主题
-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齐国人在集市上公然抢夺金子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利欲熏心、见钱眼开而不顾一切的人。

2. 启示
- 它告诫人们不要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不能因一时的贪念而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适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

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译文以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场去。

他到出售金子的人住的地方,乘机拿了金子离开了。

差役把他逮住,当官的审问他:“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要夺取别人的金子?”齐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看见人,只看到了金子。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适鬻(yù)金者之所。

适:到,地方
因攫(jué)其金而去因:乘机去:离开
人皆在焉焉:那里
对曰对:回答
不见人,徒见金徒:只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清旦衣冠而之市:一早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到市场上去。

子攫人之金何:你为什么要抢别人的金子。

齐人的行为可用成语(利令智昏)来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