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垂状指)完全断裂
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体会

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体会目的:评价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6年2月~2008年6月,采用强生公司的微型快速固定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30例31指。
结果:本组30例患者26例获随访,时间13~25周,平均17.5周。
手指功能良好,畸形完全得到矫正。
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
结论: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锤状指畸形手术方法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标签:骨折;骨折固定术;指关节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引起的锤状指畸形临床上比较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较多,我科2006年2月~2008年6月采用微型快速固定可吸收锚钉(Microfix Quickanchor)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30例31指,手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31指,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0~49岁,平均26.5岁。
右手28例,左手3例。
损伤部位:中指末节17例,示指末节5例,环指末节6例,小指末节3例。
伴有末节撕脱骨折11例。
手术时间距伤后4 h~15 d,平均4.2 d。
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新鲜损伤。
1.2 治疗方法1.2.1 手术器械Mitek microfix quickanchor plus 是强生公司生产的预载一次性锚钉和插入器组合件,该设计有利于将microfix quickanchor 传送并固定至末节指骨。
组合件由插入手柄、轴、锚钉、缝合线、缝合针构成。
锚钉材料为可吸收多聚乳酸,缝线为18 cm长3-0不可吸收编织聚酯双针缝合线。
1.2.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指根麻醉,于手指末节背侧做V-Y 或S形切口,暴露出肌腱断端,肌腱近端稍做锐性游离,保护好指间关节囊、支持韧带斜束纤维、甲基质。
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效果

准确 把握病情和 及时对症治疗 对于挽 回患者健康乃至 生命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多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器质性基础疾病并发症,患者可能
存在包括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心绞痛 、心 肌梗死 、炎 性反应等在 内的
一
1 . 4观 察指标
3 . 2胺碘酮 治疗 恶性室性心律失 常的优势
L V E S 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 V E D D、左室射血分数L V E F )情况。临
床有 效率 :显效 :心律失 常改善9 0 %以上 ;有效 :心律 失常改善 5 0 % 以上 ;无效 :心律 失常无 明显改善 ,心 电图、心功能指 标无变化 或死
善 ,见表 l 。
表 1治 疗前 后相 关指 标 考察 ( 士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常
规对症治疗 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 ,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 、心率及心功能
状态 , 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参 考 文献
本组病例 共有8 例不 良反应 患者 ( 1 3 . 1 %) ,其 中心动过缓5 例 、低
血压3 例,在对症治疗或停药后 自行恢复,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讨 论
[ 4 ] 陈太 中胺 碘酮 干预 治疗恶 性 室性心律 失常及心源性 猝死 疗 效分 析[ J ] . 中国当代医药, 2 0 1 2 , 1 9 ( 2 0 ) : 8 8 - 8 9 . [ 5 】 王 玲 胺碘 酮 治、 疗J 律失常 6 4 例 疗 效及 安 全性 评价 [ J ] 当 代 医学,
注 : 与治疗 前相 比 , <0 . 0 5
[ 1 ] 王 兰香' 彭强, 潘赛 英 , 等. 恶性心 律失常 院前急救 治疗 的研 究 [ J 】 . 中
微型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3例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处断裂,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4~12个月(平均7.4个月),按TAM 系统功能评定法评定:优12例,良8例,可2例,治疗优良率为91.3%。
结论应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指伸肌腱止点;微型可吸收锚钉;重建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2238(2017)12-1328-02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17.12.025微型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观察夏启水,李强,冷元曦,周雄,支乐(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伤六科,南昌330008)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是手外科的常见疾病,因该部位肌腱组织较为薄弱,位置浅表,且腱周血供较差,损伤后易导致手指末节伸直障碍,产生“锤状指”畸形。
以往治疗方法很多,术后疗效不一,近年来国内多采用微型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1-3]。
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23例。
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2岁);损伤手指:拇指1例,食指2例,中指3例,环指10例,小指7例。
致伤原因:切割伤2例,戳伤15例,扭伤4例,压砸伤2例。
其中5例开放性损伤,18例闭合性损伤。
本组中伴有末节指骨基底撕脱骨折10例,且撕脱骨折小,无法用细克氏针固定,均采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法。
本组患者开放性损伤均为急诊手术,闭合性损伤均在伤后3周内完成手术。
1.2手术方法患者均采用指根局部浸润麻醉,指根部予以橡皮止血带缠扎止血。
闭合性损伤在远侧指骨问关节背侧作类“S ”形切口,全层切开皮肤,于伸肌腱腱膜表面仔细锐性剥离,充分显露肌腱断端和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止点处,对肌腱断端稍作修整。
探析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

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可导致患者远侧指间关节发生屈曲畸形,因此在临床上又称之为锤状指畸形,属于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若患者未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发展为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外观受损等并发症[1]。
有研究表明,锤状指畸形诱发原因为手指I区屈肌腱力量较强,而长时间的牵拉,可影响手指外观和灵活性,最终出现手指畸形。
目前临床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2]。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该院在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随机选取10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患者,分别进行传统抽丝钢针法治疗和微型锚钉修复治疗,且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0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抽签分组DOI:10.16662/ki.1674-0742.2017.10.100探析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张岩斌1,2,常文凯31.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山西太原030001;2.长治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山西长治046000;3.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足组,山西太原030001[摘要]目的探析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抽丝钢针法治疗和微型锚钉修复治疗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断端恢复时间、优良率、住院时间、总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8.00%)、住院时间(21.36±2.58)d、手术时间(34.05±5.47)min、断端恢复时间(19.34±4.52)d、总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患者效果显著。
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可 吸收锚钉重建伸 指肌腱 止点断裂 的临 床疗效 。方 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1 0
年 1 月至 2 0 1 1 年 1月在我院收治 的 5 O例伸指肌腱 止点断裂 患者 的临床病 例资料 , 所有 患者给予 可吸收 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 断裂 的方 法进行 治疗 , 对 所有 患者 治疗后 随访 6个 月 一2年 , 分 析患 者 的临床效
二、 结 果 所 有 患 者在 随访 期 间 均 未 发 生 肌 腱 再 次 断 裂 , 手 指 功 能
指 。因此 , 及 时治疗 指伸肌腱 止点 断裂在 临床上 显得至 关重
要 J 。本研究现对 2 0 1 0年 1 月至 2 0 1 1 年 1 月 在 我 院 收 治 的
5 0例伸指肌腱止 点断裂 患者 的临床病 例资料 进行 回顾 性分 析, 给予所 有患者可吸收锚 钉重建 伸指肌 腱止 点断裂 的方法 进行治疗 ,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 6个 月 ~ 2年 的随访 , 分 析患者 的临床效果 。现具体报道如下 。
医学院学报 2 0 1 3年第 3 4卷第 2 1期
J o u m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i t Y o f
Q
:
:
・
3 1 3 9・
.
经验 交 流 .
可 吸 收锚 钉 重 建 伸 指 肌 腱 止 点 断裂 的临 床疗 效 观察
腱 止点 断裂 的 目的 是 恢 复 患 者 手 指 原 有 的 正 常 的解 剖 关 系 ,
背侧伸指肌腱 附着处钻 孔 , 方 向为 : 中央斜 向掌 侧 4 5 。 , 之后
将可吸收锚钉置入孔 , 固定 牢 固 。
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处断裂对患指屈伸活动功能的影响

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处断裂对患指屈伸活动功能的影响李玉华【摘要】目的观察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处断裂对患指屈伸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治疗的116例伸肌腱止点处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8例.对照组实施经皮下隧道钢丝捆绑修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型锚钉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指各关节屈伸活动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39±8.24) min、住院时间(7.36±1.73)d,少于对照组的(70.56±12.48) min、(8.69±2.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2.41%,高于对照组的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5%、8.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锚钉用于手指伸肌腱止点处断裂修复中效果确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提升患指屈伸活动功能恢复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9(027)002【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微型锚钉;患指屈伸活动功能;并发症;手术时间【作者】李玉华【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医院骨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1伸肌腱腱周血供差且组织菲薄,损伤后极易断裂,临床上多称为锤状指,受到伸肌腱解剖结构及血运的影响,极易对术后愈合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故采取何种治疗手段以提升患指屈伸活动功能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1]。
目前手术疗法为伸肌腱断裂治疗中的主要手段,既往临床多应用克氏针固定钢丝经皮下隧道捆绑修复治疗,但该术式操作复杂,且易出现伸肌腱无力、肌腱粘连及屈、伸肌腱不平衡等现象,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较大[2-3]。
目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的治疗已为临床处理的难点所在,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将微型锚钉用于该类患者治疗中可良好恢复患指屈伸活动度[4-5]。
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体会

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7-03-14T15:13:18.9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邵志恩缪玉龙朱文华刘敏峰黄涛[导读] 探讨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临床效果。
(扬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施乐辉公司微型双固定锚钉治疗25例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
结果: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
按照Dargen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
结论: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优点突出,安全可靠,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闭合性;伸肌腱止点断裂;锚钉【中图分类号】R6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98-02 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属手外科的常见创伤疾病,闭合性多见。
生产生活中往往由不经意的压砸、夹击、扭曲等作用力所致,致使手指Ⅰ区伸指肌腱断裂或伴骨质撕脱[1],又称锤状指。
我院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用施乐辉微型锚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25例,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9岁。
新鲜损伤11例,陈旧性损伤14例。
食指3例、中指9例、环指10例、小指3例,其中伴有撕脱骨折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2~45d。
1.2 手术方法采用臂丛或指神经阻滞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无菌区,患指指根橡皮条止血。
微型锚钉选用施乐辉公司2.0双固定锚钉系统。
取远侧指间关节背侧侧方弧形切口,翻转皮瓣,暴露伸肌腱断端和伸肌腱止点,适当游离伸肌腱,可切除部分瘢痕,打磨伸肌腱止点骨质呈粗糙面,使用锚钉置入装置于远节指骨基底背侧伸肌腱附着处中央斜向掌侧45°开孔,拧入带线锚钉于指孔口至手柄上的标记线,牵拉附着在锚钉上的缝线,确认锚钉无松动,背伸远侧指间关节10°~15°,用一枚直径1mm 克氏针从指端侧方斜行钻入,固定远侧指间关节,用锚尾部双针缝线与指伸肌健断端做褥式缝合。
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 图分 类 号 】 R 8 .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7 — 34 2 1 ) 1 04 — 3 中 6 72 文 文 6 3 0 6 (0 2 0 — 0 3 0
E au t no b ob be n n h r rR c ntu t no xe srT n o emia u tr L a e g LU v la o f sr a l Mii c osf eo s c o f tno ed nT r n l pu e UJ n n , I i A A o r i E R if Z  ̄ o,C IZ io. D p r e to r o e i ,Z a ̄i ag Fr epe Ho il hnfaag 2 5 0 ,C ia o o U hho e a m n f O t p dc h n a n itPo l t h s g s s t ,Z ag g n 66 0 hn. pa i C r so dn to L a eg(- i 2 5 6 3 @ qcm) or p n iga h r UJ n n E ma :2 72 9 q . . e u : if l o 【 s at O jcie oeaut tee et eeso asral mii nh r i tercnt c o fetno tno Abt c】 bet T vla f ci n s f bob be n c os n h eo su t no x sre dn r v eh f v a r i e
1 ~ 8岁 ( 均 3 . 85 平 1 5岁 ) 开 放 伤 6例 , 合 伤 1 6 : 闭 4 例 。 放性 损伤 中 , 开 2例合并血 管 、 神经 损伤 。 手示 右 指损 伤 3例 , 中指 5例 , 环指 3例 : 左手 示指 3例 ,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垂状指)完全断裂
发表时间:2015-12-22T16:13:05.5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作者:臧成1 张永超1 于学娟2 刘俊1
[导读]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创伤骨科采取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断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1.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创伤骨科;
2.青岛青锻锻压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青岛市 266003
【摘要】目的介绍采用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断裂(垂状指)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0年2月~2015年4月,采用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断裂16例,疗效满意。
结果随访12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
15例患者指间关节比较稳定,无压痛,能胜任原来的体力劳动;1例病人远侧指间关节肿胀,压痛(+),但能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
X线片未见缝合锚钉松动、脱落。
结论:采取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断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缝合锚钉;伸指肌腱附着点;指间关节;断裂,内固定
作者自2010年2月~2015年4月,采用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断裂(垂状指)16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9~53岁,平均34岁。
戳伤12例,刀割伤4例。
16例均为新鲜损伤。
伤后患指末节背伸活动消失,远侧指间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压痛,以伸指肌腱附着点处为重。
所有患者均行患指X线片对比检查,结果显示4例病人伴有小片状骨折块撕脱。
诊断明确后,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阻滞麻醉,远侧指间关节行“Z”形切口,逐层切开,淤血所在部位提示肌腱断裂处。
常规探查伸指肌腱止点、断端及患指远侧关节囊。
术中见伸指肌腱断裂部位:单纯伸指肌腱断裂12例,伸指肌腱断裂伴有撕脱骨折4例。
修整肌腱断端待用,5ml注射器针头固定伸指肌腱。
将伸指肌腱附着点处骨面打磨成新鲜粗糙面,把带线缝合锚钉完全拧入骨中,使锚尾埋入孔内约1.5-2 mm,牵拉附着在锚钉上的缝线,确定锚钉固定牢固,用锚尾部Ethibond2股缝合线与背伸肌腱断端做褥式(双线交叉)缝合。
使肌腱与骨面紧密结合。
术中见其中4例患者骨附着点处有撕脱骨折,2例撕脱骨折块较大,累积关节面,给予骨折块钻孔、缝合、固定。
2例骨折片体积小并且不累及关节面,无法直接固定,遂将骨折片去除,余手术操作相同。
1.3术后处理
术后使用指骨夹板固定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伸位5°~10°,固定4-6周后去除外固定夹板,开始在医师和康复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行指间关节屈伸锻炼。
2结果
随访16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
随访结果:15例患者膝关节比较稳定,无压痛,能胜任原来的体力劳动;1例病人远侧指间关节肿胀,压痛(+),但能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
3讨论
3.1伸指肌腱的解剖可以分为五区:
Ⅰ区:由中央束在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抵止处至两侧束、中央束延续的终腱止点。
接近止点的一段肌腱菲薄呈膜状,部分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关节囊融合。
Ⅱ区:近节指骨近端至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的伸指肌腱。
分为三束,即中央束和两侧侧束。
Ⅲ区:腕背横韧带远端至掌指关节背侧伸肌腱帽处,肌腱间多有联合腱。
Ⅳ区:伸指肌腱位于腕背纤维鞘管内,有滑膜包裹,肌腱走行于不同的纤维管壳内。
Ⅴ区:从腕背管壳近端至前臂肌肉-肌腱交界处。
3.2伸指肌腱损伤机理:
3.2.1伸指肌腱止点切割伤
由锐器造成伸指肌腱止点附近的整齐切割伤。
伤口为新鲜,断裂的肌腱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3.2.2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闭合损伤)
常有戳伤引起,即伸指的手指末节被动突然、强力屈曲。
部分老年病人远侧指间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关节周围骨质增生,背侧关节囊变得薄弱,轻微外伤或戳伤,即可造成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断裂。
此种损伤断端不整齐,手术时将断端修整整齐为佳。
3.2.3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伴有骨折块撕脱
多见于有戳伤病史引起,即伸指的手指末节突然被动、强力屈曲所致。
伴有断裂的伸指肌腱附带撕脱骨折块,可以分为累积关节面的撕脱骨折和未累积关节面的撕脱骨折,术前给予拍片检查,术中考虑骨折块大小以及是否影响关节面,可以给予缝合固定或是摘除。
对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既往多采用指骨夹板固定保守治疗、直接缝合、打骨隧道缝合、开骨槽等许多方法。
但这些方法有的过于简单,不利于肌腱重建,有的手术较为繁琐,且创伤相对较大。
我们采用缝合锚钉对伸指肌腱附着点处的断裂进行重建,发现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避免了对附着点处骨骼的多次操作;且固定效果可靠。
缝合锚钉是一种末端带尾线的钛钉。
使用其重建伸指肌腱附着点处断裂(垂状指)具有以下优点:1能简便地完成肌腱-骨接触固定缝合,手术步骤简单,只需暴露远侧指间关节及伸指肌腱断裂部位。
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
2能在撕脱处定点固定,肌腱修复后与骨面连接紧密,能更好地恢复伸指肌腱解剖连续性。
3手术创伤小,手术剥离范围小,软组织损伤轻。
4避免了对骨骼进行过多操作所带来的可能并发症,如骨折等。
5.避免了损伤指神经、指动静脉等重要组织。
手术时要注意的问题:1因缝合锚要拧入骨质中,必须要有足够的骨量,以保证锚钉能够牢固固定,所以严重骨质疏松及肌腱附着点有骨折的患者因有拔钉的危险故不适合使用。
2要对附着点处骨面进行处理,去除其上多余的软组织,并将骨面处理成粗糙面,以利于肌腱
的愈合。
3拧入锚钉要完全,我们倾向于使钉没入骨面约1.5-2mm,否则可能导致锚钉脱出。
采取缝合锚钉治疗伸指肌腱附着点处断裂(垂状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