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水产人的福音:原来一桶菌就能解决池塘当中90%的问题

水产人的福音:原来一桶菌就能解决池塘当中90%的问题

水产人的福音:原来一桶菌就能解决池塘当中90%的问题一、乳酸菌简介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产生大量乳酸的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主要包括乳杆菌属(如嗜酸乳杆菌)、链球菌属(如粪链球菌)、名串珠菌属(如乳酸明串珠菌)、双歧杆菌属(如长双歧杆菌)、片球菌属(如戊糖片球菌)等。

乳酸菌耐酸,在pH 3.0-4.5的酸性条件下能够生存,但不耐热,温度达到 65-75°C便会死亡。

近几年在水产养殖上应用广泛,针对水产养殖池塘的水质调节、以及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显著。

二、针对水产养殖乳酸菌的作用促进肠道健康(定值于肠道、抑制肠道有害细菌,促进消化、生长、提升免疫力)在肠道方面:【促消化、吸收,提升】内服使用,三管齐下、呵护养殖动物肠道健康、提升免疫力!(1)定值于肠道,抑制肠道有害菌群,避免肠炎等肠道问题!长期的养殖实践证明在饲料当中加入乳酸菌拌服可以显著的避免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原理是乳酸菌进入了肠道中将能够很好地定值于肠道,在肠道内进行增殖,提前占据肠道的空间,同时其本身也会产生诸多的抑菌物质如“乳酸、过氧化氢”等致病菌类抑制物,避免因为肠道有害细菌增多而引起的肠炎等肠道疾病,呵护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2)在肠道内产生促消化的各种酶类,显著提升养殖动物的消化能力乳酸菌分泌促消化酶类能分泌乳酸等有机酸和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类从而达到促进消化吸收的目的,对于水产养殖动物而言,消化、吸收好了其饲料的利用率也自然能够得到提升,最终也会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在水产养殖长期的使用中证明定期使用乳酸菌的池塘养殖对象的规格、活力以及总产量等均要比没有使用的池塘高出不少,如下图所示:(3)提升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减少发病乳酸菌可产生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养殖动物的营养代谢。

同时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刺激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方式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动物自身对疾病侵染的抵抗能力,一旦免疫力下降将直接引起养殖对象感染各种疾病最终死亡,产量受到威胁!实践证明长期投喂乳酸菌的池塘产量普遍高于未投喂的池塘水平。

乳酸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酸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酸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
一方面由于它能在肠道定植,相当于天然自动免疫
另一方面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腹膜巨噬 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促进细 胞免疫等,所以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日本海洋科技大学的一支研究小组2003年报道, 饲 喂鼠李糖乳酸杆菌后, 虹鳟的多个免疫参数, 如免疫 球蛋白水平、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吞噬活性和补 体活性等显著上升, 而且活菌制剂的免疫增强效果 要明显优于死亡的乳酸菌制剂。
2001,WHO组织阐述了益生菌的概念:当宿 主动物摄入适量的活的微生物时,自身的免 疫力得到提高,这类活的微生物即为益生菌。
益生菌应用于水产养殖
改善养殖体系的水体环境;在宿主体 内分泌营养物质和消化酶,提高宿主 的抗病性,改善其兔疫系统,降低疾 病的发病率,进而提高水产养殖业的 产量和经济效益。
乳酸菌的抑菌机理
② 乳酸菌通过粘附素与肠粘膜细胞紧密结合, 在肠粘膜表面定植占位。当乳酸菌及其它有 益菌成为肠道的优势菌群, 可大量占据肠壁上 的靶细胞, 形成生物保护屏障, 抑制病原菌对 肠壁的定植,成为生理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而达到恢复宿主抵抗力,修复肠道菌群屏 障、治愈肠道疾病的作用。
乳酸菌的抑菌机理
Fuller R,1989,将益生菌定义为“熊够改善宿主 动物的肠道体系平衡的一种添加在饲料中的活的微 生物”。
目前益生菌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研究 表明,微生物体内的一些物质成分也能起到 有益于宿主的作用,这种有益的作用不只局 限于宿主的肠道区域。
Moriarty D J WL建议将水产养殖业中的益生 菌的定义范围扩大为“微生物添加剂” 1998。
维持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乳酸菌产品在水产上的三大应用效果说明

乳酸菌产品在水产上的三大应用效果说明

乳酸菌产品在水产上的三大应用效果说明一.乳酸菌内服乳酸菌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类益生菌,是温血动物胃肠道中的优势菌群。

乳酸菌在饲料添加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美国FDA公布的42种微生物中有近30%是乳酸菌类。

在鱼类养殖中,通过添加含乳酸菌的饲料可抵御致病菌侵袭、提高苗种成活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乳酸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能降低日粮pH值,使胃内pH值下降,酶的活性提高;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改善。

有些有机酸是能量转换过程中重要中间产物,可直接参与体内代谢,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

乳酸菌作为鱼类益生菌,在肠道内具有较好的定植能力,而且在水产动物中,这种定植无明显的宿主特异性。

乳酸菌内服的缺陷性:该菌在生长过程中不形成芽孢,抗逆性差,易失活而难以保藏,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二.泼洒降pH值乳酸菌制剂泼洒进入水体后,在适合的条件下繁殖,分泌乳酸等代谢产物降水体的pH值,具有持效的特点。

乳酸菌因厌氧或兼性厌氧,在池底会长得好。

使用:将乳酸菌产品用50倍以上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亩水面(水深1米)使用乳酸菌制剂100克以上(1克活菌量≥50亿个)。

使用注意事项:1晴天上午使用,使用时及时有效增氧2小时以上,当晚注意有效增氧;2使用时配合红糖溶解泼洒效果更佳;3避免与氧化剂、抗生素或消毒剂同时使用。

三.乳酸菌发酵饲料近年来,使用乳酸菌产品发酵水产饲料后再投喂,诱食、增食效果好,提高成活率明显。

尤其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上,使用发酵饲料可以增加投喂量,缩短摄食时间、降低发病率,接受度颇高。

发酵饲料的注意事项:1饵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或消毒剂,2发酵时每40千克饲料添加500克红糖效果更佳,3饵料发酵成熟再使用。

乳酸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酸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酸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乳酸菌是一类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其主要代表是乳酸乳球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乳酸菌具有很强的耐酸能力和抗菌能力,并且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综述乳酸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酸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乳酸菌具有优良的发酵能力。

乳酸菌能够利用水体中的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生成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

这些有益物质可以提高水质和饲料的品质,促进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增强其免疫力,减少因环境变化和疾病而引起的应激反应。

其次,乳酸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乳酸菌通过产生有益物质,如有机酸、抗菌肽和酶等,可以抑制水产养殖环境中的病原菌和有害菌的生长。

这些有益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降低水产动物感染疾病的风险,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提高养殖效益。

第三,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可以降低饲料中的纤维素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能量利用率,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浪费,提高饲料的经济效益。

最后,乳酸菌可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乳酸菌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养殖废水对水体的污染,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减少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目前,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

乳酸菌株的筛选和鉴定是乳酸菌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关键步骤。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和鉴定,筛选出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其产酸能力、抗菌能力和对水产动物的影响,为乳酸菌应用于水产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乳酸菌对水产动物的生理效应研究。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可以通过对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的调控,影响其饲料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乳酸菌对水产动物生理的积极影响,为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乳酸菌用于水产养殖

乳酸菌用于水产养殖

微生物菌剂-乳酸菌水产养殖中乳酸菌的作用:乾界复合乳酸菌是一种乳酸菌、丁酸复合菌,属于水生动物源益生菌。

乳酸菌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投入使用,其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

该乳酸菌具有抗恶劣环境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内能耐受胃液、胆汁酸和消化液,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贮存和稳定性。

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酸,它还产生丁酸、短链脂肪酸、丙酸、各种氨基酸、b 族维生素如叶酸、维生素k,以及多种酶、乳酸菌素、胞外多糖,其中主要产物乙酸具有以下生物学作用:1是肠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增殖,分化和再生主要营养成分,是基于细胞的合成基质2增强患者肠道进行防御技术屏障系统功能:影响以及结肠上皮细胞黏液中TFFS (TrefoilFactors)和粘蛋白的表达3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对所引起的反应的氧化应激损伤的肠组织。

4乳酸菌可以具有一定抑制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等肠道主要致病菌的生长进行繁殖,抑制中国艰难梭菌生长迅速繁殖,促进双岐杆菌、乳酸菌等肠道健康有益的生长影响繁殖主要代谢产物醋酸,可供给肠上皮细胞以加强肠黏膜的营养代谢,改善肠黏膜屏障,激活免疫细胞,改善和恢复正常的肠道免疫。

二使用乳酸菌注意事项1. 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乳酸菌需要用40-50 °c 的稳定水和1:1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整个过程不需要氧气,密封发酵状态最佳。

2、由于其生长需要ph 偏酸,对于ph 值在8.2以上的池塘采用混料喂养效果较好,全池喷洒时,建议早上活化,晚上使用。

图3。

藻类较少的池塘应与生物水培剂一起使用,以防止水变得更干净乾界生物乳酸菌是一种复合乳酸菌,以嗜酸乳杆菌为主导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及多种微元素和生长因子等,颜色是褐色液体,1刺激水产品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新陈代谢,促进水生动物生长。

2可阻断弧菌和发光菌的养分来源,抑制有害菌生长。

3改善养殖水体,维持生态平衡。

2. 使用本产品切记不要使用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等强酸,强碱等杀菌物质。

水产乳酸菌的应用和原理

水产乳酸菌的应用和原理

水产乳酸菌的应用和原理1. 介绍水产乳酸菌是一类微生物,生长在水产产品中,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因此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产乳酸菌的应用范围以及其原理。

2. 应用范围水产乳酸菌的应用范围广泛,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水产养殖: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养殖中,帮助提高水质,增加鱼类和虾类的体质健康,并增加饲料的消化率。

此外,水产乳酸菌还能够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降低水产疾病的发生率。

•水产品加工: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帮助水产品保持新鲜和延长保质期。

乳酸菌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水产品腐败和变质的可能性。

•水产酿造: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酿造中,例如制作鱼酱和虾酱等。

乳酸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和其他物质可以改善水产制品的味道和口感,并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环境净化:水产乳酸菌还可以用于环境净化和废水处理。

乳酸菌能够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3. 作用原理水产乳酸菌的应用是基于其作用原理的,下面是水产乳酸菌的主要作用原理:•产生有益物质:水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乳醛酸和乳酸菌素等有益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调节肠道菌群:水产乳酸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乳酸菌能够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降低pH值:水产乳酸菌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乳酸可以降低鱼塘或水产品的pH值。

较低的pH值可以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产酶作用:水产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酶,例如淀粉酶和蛋白酶等。

这些酶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 注意事项在应用水产乳酸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选择适宜的菌株:不同的水产乳酸菌菌株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菌株。

•合理控制添加量:添加水产乳酸菌时,应根据养殖水体的情况合理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使用。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行业的应用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行业的应用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行业的应用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也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在众多微生物添加剂中, 乳酸菌制剂是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应用最为广泛、效果较好的一类,它是多种水产动物消化道主要的共生菌,能形成正常菌群,也是中国最早公布的两种可直接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之一。

乳酸菌可以在水产动物肠道内大量定植,有效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可分泌乳酸,并产生多种消化酶,帮助食物消化和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它还能通过竞争营养、占位竞争、分泌细菌素等与致病菌竞争,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改善肠道内环境,调整胃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它为饲料和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高效、无公害、无污染的新途径。

1 乳酸菌的生理特性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形态、代谢性能和生理学特征不完全相同。

细胞形态多为杆状或球状,不生产孢子,不运动或少运动,不耐高温,但耐,在pH3.0-4.5时仍可生长,对胃中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营养要求严格,除了碳水化合物,还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肽等。

在动物体内通过生物颉颃,降低pH,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侵入及定植,降解亚硝氨、氨、吲哚和粪臭素等有害物质,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

目前在自然界已发现的这一类菌在细菌分类学上至少包括 23 个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肉食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球菌属、乳球菌属和芽孢乳杆菌属等。

乳酸菌绝大多数生长繁殖于厌氧或微耗氧、矿物质和有机营养物丰富的酸性环境中,分布十分广泛,在发酵生产(青贮饲料、泡菜和酸奶)的培养物和动物消化道中含量较高。

2 乳酸菌的作用机制2.1 抑菌机制细菌在动物肠道内定居和继续生存的因素,包括胃酸、胆盐、消化酶、免疫反应、内源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抗菌素。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导致细菌活的超氧化歧化酶(SOD),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乳酸菌的抑菌机制正是它的生化特性改变了致病菌的生存环境和生长机制, 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

乳酸菌与酵母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乳酸菌与酵母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乳酸菌与酵母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随着生态养殖发展的需求,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式,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

我国农业部第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公布了15种允许使用的微生物。

现对其中的乳酸菌(10种)和酵母菌( 2种)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乳酸菌和酵母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健康发展和高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1 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乳酸菌与酵母菌都富含酶系和高价值生理活性物质,是水产动物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其发酵产品是优质的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经常用于饲喂水产动物。

乳酸菌与酵母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许多相似的作用。

1.1 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1.1 提供营养,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乳酸菌能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将机体不易吸收的大分子量蛋白质降解为易于吸收的游离氨基酸和多肽,合成机体所需的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 B1、维生素 B6及维生素 B12等多种物质,为水产动物提供营养,并能产生乙酸、乳酸和促生长因子。

此外,乳酸菌能降解饲料在消化中产生的一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动物的摄食率,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乳酸菌还能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和脂类的消化,提高矿物质磷、钙和铁的利用率。

1.1.2 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乳酸菌可通过脂磷壁酸以及菌体分泌的表面蛋白黏附在肠道黏膜细胞上,从而在水产动物肠壁上定植。

乳酸菌在肠壁定植后,可以竞争性地利用肠道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合成大量的有机酸和细菌素等物质,从而降低肠道 pH,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致病菌的外排,也抑制了大肠杆菌、沙门菌、梭菌等致病菌的繁殖; 乳酸菌的兼性厌氧的特性还能消耗肠道中的氧气,从而抑制有害需氧菌的繁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1.1.3 增强免疫力乳酸菌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主要是通过乳酸菌菌体或代谢产物对水产动物肠道黏膜的免疫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乳酸菌是一群能从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中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

乳酸杆菌有44个种,连同亚种共51个种,是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细长、有弯曲的杆菌。

有9个属:其中5个属呈球状,如乳酸球菌(1act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等;4个属呈杆状,如乳酸杆菌(1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rium)等。

乳酸菌是被人类作为食品微生物利用的一大类菌,尤其在增强牛奶保健功能、提高青贮品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降低畜产品贮藏对肉品风味的影响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效果,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业和畜牧业等领域。

目前在水产上对乳酸菌的报道主要集中于乳酸菌在水产动物肠胃和其他内脏器官中的栖息情况。

乳酸菌在水产上的应用较多,主要是拌入饲料一起投喂给养殖动物,或做为EM菌的主导菌在水体泼洒。

1、生理功能及代谢产物1.1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乳酸菌在动物体内能发挥许多生理功能。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能调节动物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细菌表面成分等物质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可刺激组织发育,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应激反应等产生作用。

1.2 乳酸菌的代谢产物乳酸菌最终代谢产物除乳酸、乙酸外,还能代谢产生其他形式的有机酸、细菌素、过氧化氢、乙醇和罗伊氏素等多种抑菌物质。

这些代谢产物不仅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对其近缘相关的种或菌株也有生长抑制作用。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现已证明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都可以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抑制作用。

尽管乳酸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但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乳酸菌发酵的代谢终产物之一是乳酸,乳酸的积累导致周围环境pH值下降,降低氧化还原点位,可对许多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

有研究证明,双歧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未解离的乳酸是对潜在肠道致病菌和腐败菌拮抗作用的主要成分。

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是一大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类物质,除对近缘相关的菌株具有抑制效果外,某些细菌素如Nisin具有广谱性的抑菌能力。

1933年Whitehead H R等从乳酸菌分离出一类细菌素,在1947年将其命名为尼生素(Nisin)。

1953年,尼生素首先在英国上市,随后在48个国家开始利用尼生素,1988年尼生素通过美国FDA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

乳酸菌产生的过氧化氢能够激活牛乳中的过氧化氢酶—硫氰酸系统,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类和沙门氏菌属等。

Hemandez等将奶酪中分离到的植物乳杆菌进行抑菌研究,发现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并确定抑菌物质是细菌素类物质,并且该物质在pH值1-9内都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Vizoso等发现从人粪便和发酵产品上分离到的两株乳酸菌具有体外抑菌活性,并认为是乳酸菌产生的有机酸在起作用。

Shahani等认为乳酸杆菌产生的复合物可以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细菌素是最主要的,但过氧化氢、乳酸也有一定的作用。

Stoffels等发现肉食杆菌生长的肉食素对其他乳酸菌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2、对水产养殖环境的适应性2.1 乳酸菌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定植状况乳酸菌作为鱼类益生菌,在肠道内具有较好的定植能力,而且在水产动物中,这种定植无明显的宿主特异性。

Ringoe应用从大西洋鲑分离的广布肉杆菌,研究在大菱鲆幼鱼肠道内的定植时,证明了这一点。

王福强等研究表明,来源不同的鼠李糖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均可在牙鲆消化道定植,乳酸杆菌定植和对弧菌产生抑制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Joborn 等用肉杆菌来研究其在虹鳟肠道内的定植和对鱼类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肉杆菌可以在虹鳟肠道内大量增殖并定植下来,但定植效果不佳,停喂肉杆菌3d后广布肉杆菌的数量明显下降。

Rengpipat等用Bacillus 11养殖斑节对虾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抑制了水中弧菌数量的增长。

陈营研究表明,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由单一鼠李糖乳杆菌P15制备的微生态制剂,证明鼠李糖乳杆菌P15可以在牙鲆仔稚鱼肠道中定植,并能控制肠道中的弧菌数量。

2.2 水产养殖环境对乳酸菌的影响一般水产养殖在养成期间环境的温度、盐度和pH值的变动范围分别为20-35℃和0-38、6.9-8.7。

有研究表明,通过环境因子对菌株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对水产养殖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

乳酸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40℃,在溶解氧高或低的条件下都能很好生长,也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厌氧生活。

在池塘养殖水体中,中下层水的溶解氧一般较低,病原菌容易滋生,如在其中投入乳酸杆菌使其成为优势菌,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乳酸菌的其他菌株对水产养殖环境的适应性的研究鲜有,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水产养殖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对乳酸菌的影响利用有益菌来抑制病原菌,预防病害发生现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在生产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但利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仍是最主要的手段。

各种有益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一,同一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常存有差异,因此在应用上要考虑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3、乳酸菌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由于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在水产上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水产养殖领域,人们越来越提倡生态养殖技术。

美国在FDA(1989)规定的40多种饲用微生物中有近30种是乳酸菌。

我国农业部在1994年批准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等,其中大部分为乳酸菌。

乳酸菌耐酸,在pH为3.0-4.5时仍可生长,能适应胃肠内的酸性条件,饲喂后能在水产动物体内迅速定植,因此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微生物制剂。

乳酸菌在水产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抑制病原菌,抗病害乳酸菌能有效调整水产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通过营养竞争、附着位点竞争或分泌抗生素、细菌素等毒素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强抗感染能力,调节机体肠粘膜的免疫活性,提高动物在遭受病害侵袭时的存活率。

近年来,一些乳酸菌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实践证明应用乳酸菌防治水生动物疾病是可行的。

陈营等从健康牙鲆肠道中分离得到多种乳酸菌,且体外实验表明对弧菌均有抑制作用。

周海平为探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生物防治功能,采用试管稀释法和平板抑菌圈检测法,探讨了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沙蚕弧菌(Vibrio nerei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漂浮弧菌(Vibrio natriegen)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乳酸杆菌对病原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Jiravanichpaisal等报道了乳酸杆菌作为有益菌可以用来防止由发光细菌感染造成的斑节对虾的白点病。

杨莺莺等研究乳酸杆菌L1对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证明乳酸杆菌及代谢物质对鲨鱼弧菌和溶藻弧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杨勇等证明乳酸菌代谢产物对鳗弧菌的生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代谢产物对鳗弧菌的抑制效率在90%以上。

姜英辉等研究了乳酸链球菌L3-18的培养及其对海洋弧菌的抑制作用。

窦晓明就乳酸菌胞外产物对副溶血弧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表明,3株乳酸菌(命名为A-1,A-2,A-3)胞外产物对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2 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乳酸菌能分泌乳酸,产生多种消化酶,可帮助鱼类消化吸收,促进生长。

Byurl 等从鲆鱼分离并筛选出一菌株Lactobacillus sp.DS-12,它表现出强的抗菌活性,能抑制多种鱼体病原菌(如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的生长,在2次各为期1个月的饲喂实验中,他们发现饲喂含有DS-12菌株的试验组,鱼的平均体重的增加均比对照组的快,揭示了乳酸菌同时拥有既抑菌又促生长的双重机能。

Gildberg等用含有大西洋鳕鱼内脏提取出来的乳酸菌的饲料喂鳕鱼苗,3个月后将鱼苗放养在带有强致病弧菌的环境中,能够提高抗病率。

Gatesoupe利用乳酸菌饲养的轮虫作为大菱鲆仔鱼的鲜活饵料,证明乳酸菌可以提高仔鱼对病原弧菌的抵抗力。

Nikoskelainent等研究表明,给虹鳟投喂含有乳酸杆菌的饵料,可以提高它们的免疫力。

桂远明等报道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对鲤具有促生长和提高抗病力作用。

3.3 净化养殖水体向养殖水体投放有益菌(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及有益酶(蛋白分解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的复合制剂,不仅促进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生长,而且可分解鱼类残饵、粪便及水中有机质,改良水体环境,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繁殖生长,调节藻相平衡,控制有害菌藻。

使用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而芽孢杆菌对于水体中氨态氮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比较明显,可降低水体中氨态氮、亚硝酸盐的含量,避免了传统肥料高耗氧、破坏和污染水质、高发病率的缺点。

所以乳酸菌可与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反硝化菌等有益菌混合使用,作为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剂,改善水中生态环境,净化水质,促进鱼虾类健康生长。

经现场与室内实验乳酸杆菌对养殖水体,饲料的降解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中的NO2--N、NO3--N、PO43-P从实验第1天到第4天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NH4+-N呈上升趋势,对COD无降解能力,温度、菌浓度、底物浓度对NO2--N、NO3--N、PO43-P、NH4+-N降解率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

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结合乳酸杆菌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养殖水体氨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目前市场上畅销的EM菌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活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上既可用作水质净化、改良剂,保持水质稳定,又可作为饵料拌合剂,增强养殖品种的免疫力,促进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乳酸菌作为EM菌的主导菌应用于水质净化的效果良好。

经实验在养殖池中使用EM菌,实验池溶氧量比对照池提高11.2%,NH4+-N和NO2--N含量分别降低了54%、55%,饵料系数降低8.2%。

江苏赣榆罗阳用户用解毒益水露(水产EM)与水溶性腐植酸降低虾池PH效果明显,且不反弹。

4 应用前景从目前的研究报道来看,乳酸菌对动物免疫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在对病原菌的定植拮抗方面,这使对乳酸菌等益生菌研究成为当今生物技术的热门课题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