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育力保存新进展

合集下载

女性生育力保存和保护的热点问题

女性生育力保存和保护的热点问题

女性生育力保存和保护的热点问题的种类与应用生育力保存技术主要包括卵子冷冻、卵巢组织冷冻、卵巢切片冷冻、卵泡切片冷冻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为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或即将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的女性提供保护,使她们在治疗后仍然有可能怀孕。

此外,这些技术也可以为有计划推迟生育的女性提供选择,以便在未来的生育期间使用保存的卵子或组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2生育力保护对青少年和儿童的重要性青少年和儿童的生育功能尚未完全发育,但某些疾病或治疗可能会对其生育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对于患有这些疾病或即将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和儿童,生育力保护非常重要。

这些方法包括卵巢组织冷冻、卵泡切片冷冻等,可以在治疗前采取措施,以保护他们未来的生育功能。

尽管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尚未得到充分证明,但它们已经成为了青少年和儿童生育保护的重要手段。

3生育力保护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生育力保护涉及到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例如对于未成年人的决策权、对于保存的卵子或组织的处置等。

此外,一些国家的法律也对生育力保护进行了规范,例如对于保存期限、使用条件等的规定。

在进行生育力保护时,必须遵守相关的伦理和法律规定,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

4生育力保护的经济问题生育力保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例如,卵子冷冻需要进行多次取卵和冷冻,费用较高。

而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这些费用可能是难以承担的。

因此,为了使更多的女性能够受益于生育力保护,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降低费用并提高保障范围。

总之,生育力保存和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或即将接受治疗的女性、青少年和儿童来说,这些技术可以提供保护,使他们有机会获得后代。

在进行生育力保护时,需要遵守相关的伦理和法律规定,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降低费用并提高保障范围。

胚胎冻存是一种常用的生殖医学技术,特别适用于肿瘤患者。

该方法通常在化疗或放疗前10~14天获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并冷冻保存胚胎,以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

女性生育力保存和保护的热点问题

女性生育力保存和保护的热点问题

女性生育力保存和保护的热点问题生育力保存(fertility preservation )是指保存卵子或生殖组织的方法和手段,适用于有不孕不育风险的人群和治疗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生育功能的患者;而生育力保护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者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人、青少年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生殖功能,以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浒多威胁女童或年轻女性生命的生殖系统疾病多数可以治愈,但也常常因患某些疾病、损伤或者意外事件而影响生育力,故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生育能力的保存和保护,使她们有机会获得后代,已成为全球相关技术创新与临床探索的热点。

本文将就女性生育力保存和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与讨论。

1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1.1胚胎冻存(embryo cryopreservation )世界首例女性W瘤患者的胚^冻存是在2006年,该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生殖医学中心常用的方法和不孕患者的首选,该方法一般是在化疗或放疗前10~14 d 获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共需2~5 周促排卵时间,而且仅适用于已婚女性。

肿瘤患者可以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冷冻而保存生育能力,虽然此类患者获得的优质胚胎不多,但获取卵母细胞的数量、受精率、活产数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肿瘤患者上匕较,无明显差别。

肿瘤患者往往需要尽早治疗,可以在自然月经周期中取出成熟卵子受精,并冻存胚胎,适时进行胚胎移植。

1.2成熟及未成熟卵母细胞冻存(mature and immature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第1例用冻存的成熟卵母细胞获得活月台是在1986年。

21世纪初,应用玻璃化冷冻技术把卵母细胞解冻后进行IVF ,可以使活产率上升至40% ,而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未见增加。

肿瘤患者成熟卵母细胞冻存的相关文献较少,一项关于176例肿瘤患者的研究显示,用玻璃化冻存的成熟卵母细胞进行IVF ,胚胎移植的活产率与非月中瘤患者结果相似。

卵子冷冻在女性生育力保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卵子冷冻在女性生育力保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细胞造成致命的伤害。然而玻璃化冷冻就可 以很好 地解决这一问题。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高
浓度( m l ) 4 o L 的冷冻保护剂溶液[ / 如乙二醇( G 、 E ) 二甲基亚砜( M O 、 D S )聚乙二醇 (E ) 经急速降 P G 等] 温后 ,由液 态转化 为外形 类似 玻璃 状 的非 晶体 化 固 体状态。由于玻璃化液在低温时黏稠度变得很高而 不结晶. 形成形态不规则的玻璃样固体 , 留了细 并保 胞内外液体正常的分子和离子分布 。避免产生冷冻 损伤。 目 前使用的玻璃化冷冻保护剂有渗透性保护 剂和非渗透性保护剂两种。渗透性保护剂通常是小
卵子 冷冻的 方法

B l 等[ ot d ] 改变传统的含钠保护剂而使用低钠保护 剂行 卵子慢 速冷 冻 ,获 得 了 7 .%复苏率 及 5%的 4 4 9 受精 率 , 接 受胚 胎 移植 (T 的 l 个 周期 中 , 4 在 E) 1 有 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并分娩 5 个婴儿 ,而使用含钠保 护剂组 复苏 率仅 为 1.%, 未妊 娠 。 2 3 且 慢速 冷冻 法需 要严格控制冷冻和解冻过程中形成的冰晶数量 . 期 望在各因素间保持精细的平衡 。 减少冰晶造成的损 伤、 渗透压改变造成的损伤。ei ei 19— LvSt 等【 t ] 99 对 20 0 3年 IFE V —T周 期 中多余 的 290枚 卵 子 用慢 速 0 冷 冻一 快速 解 冻法 复 苏后 行显 微 注射 后受 精 ,结 果 获得 了 6 . 9 %的存活率 ,有 5 . 9 3 %的成活卵子受精 3
蔗糖溶液 .卵母细胞纺锤体与染色体正常排列受到
收稿 1期 : 0 -11 修 回1期 : 0 .7 9 3 2 80 — 0 0 3 2 8 . 0 02

2022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全文

2022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全文

2022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全文)随着全球生育力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中国的生育力下降也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女性肿瘤患者的一些相关治疗,例如化疗、盆腔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涉及卵巢的手术治疗都可能对生育力造成显著的损伤。

而非肿瘤疾病,主要涉及顽性免疫性疾病、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良性血液性疾病、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ovarian insufficiency , POI)相关疾病,虽然只占女性生育力保存需求的8%~19% ,但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女性生育力保存相关技术主要涉及胚胎冷冻、卵子冷冻、卵巢组织冷冻及相关衍生技术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卵泡培养等。

1胚胎冷冻及卵子冷冻冻融胚胎移植技术已存在30余年,目前冻融胚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妊娠率无明显差别,是已婚育龄女性进行生育力保存的有效方法。

根据国内外生育力保存指南建议,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和胚胎冷冻保存一样,都是生育力保存的一线治疗方案,主要针对无配偶的未婚女性。

在我国,胚胎冷冻和卵子冷冻均是以玻璃化为主流的冷冻方法,已经基本代替了程序冷冻法。

对于安全性,从目前的研究随访结果来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除文献报道可能出现新生儿体重高于新鲜胚胎移植外,围产期母儿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并没有明显的增加。

根据《冷冻胚胎保存时限的中国专家共识》,胚胎冷冻6年内不影响妊娠结局,但尚无足够证据证实胚胎冷冻保存时间超过6年对冻融胚胎移植安全性有影响。

目前也无证据表明长期保存玻璃化冷冻卵子存在安全性问题。

女性卵子冷冻时的年龄与活产率密切相关,35岁以下女性冷冻卵子的活产率随着冷冻卵子数的增多而持续增高,大于35岁女性冷冻卵子累计到20枚其活产率将不再增加。

2卵巢组织冷冻卵巢组织冷冻适用于青春期前的儿童或需紧急生育力保存的患者。

对于已接受化疗的患者,相较于胚胎冷冻与卵子冷冻而言,更推荐选择卵巢组织冷冻,其原因是化疗对于分裂活跃的细胞具有更加明显的毒性作用,而对始基卵泡相对不敏感。

女性生育力保存冷冻技术研究进展

女性生育力保存冷冻技术研究进展
统 慢速 程序 化冷 冻 ¨ , 是 目前 比较 有 效 的方 法 。在
2 0 0 5年前 仅有 几例 报道 , 主 要 由于冷 冻 技术 的限 制 和卵 子脆 弱 性 致 使 卵子 复 苏 后 生 存 率 和 妊 娠 率 很
低” 。随着玻 璃 化 冷 冻 方 法 和 试 剂 以及 载 体 的 改
1 适 用 人 群
报 道用 冷冻 卵子 进行 I V F并 成 功 妊娠 后 , 2 0余 年 来 发 展缓慢 , 原 因为卵 母 细 胞 体 积 大 、 细 胞 质 复杂 、 特 殊 的细胞膜 及不 断 变 化 的状 态 等 , 使 其 成 为 所 有 细 胞 系 中最难 成 功冷 冻 和 解 冻 的细 胞 , 因此 临床 妊 娠 率 相对 于胚 胎 冷 冻 技 术 较 低 。2 0 1 3年 美 国 生 育 年 会 颁 布 的指 导原 则 表 明 , 目前 成熟 卵子 冷 冻 不 再 局
早衰 ; 体外 受 精 取 卵 日取 精 失 败 ; 因某 些 原 因 不
职业 、 经济 等原 因需 要推 迟生 育 的女性 。
2 冷 冻 方 法
能冻存 胚胎 ; 希 望延 迟 生 育 年 龄 ; 建立卵子库; 调 配 供 卵 与受 孕 最 佳 时 机 之 间 的 时 间 。将 卵 母 细 胞 冷
2 . 2 卵母 细 胞冷 冻 卵母 细 胞冷 冻 自 C h e n " 首 次
细 胞冷 冻 、 卵巢组 织 冷 冻 以及 卵母 细胞 体 外 培 养 技 术, 其 中冷 冻 技 术 对 于 生 育 力 保 存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现 将该 技术 适用 人群 及方 法综 述 如下 。
性 双侧 卵巢 切 除者 、 子 宫 内膜 异位 症患 者 ; 有家族 性

女性生育力保存ESHRE 2020年指南解读

女性生育力保存ESHRE 2020年指南解读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1 年 6 月第 37 卷第 6 Hlj Journal o 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1 Jun. VoL 3 1 , No. 6
• 421 •
3 . 2 评 估 方 法 为 预 测 对 卵 巢 刺 激 的 高 、低反应,建 议 使 用 窦 卵 泡 i十数(AFC ) 或 A M H 评 估 卵 巢 储 备
选择或治疗决策的相关性较低。 3. 2. 3. 2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严 重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患 者尤其是双侧子苜内膜异位囊肿,A M H 水平较低,发 生 POI的风险较高。手术治疗可进一步影响卵巢储 备 和 A M H 水平。关 于 A M H 水平用于预测未来妊娠 机会或用于评估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H 前相关的 研 究 报 道 结 论 不 一 ,仍 然 没 有 定 论 。
胞冷冻保存应作为生育力保存的既定选择。针对有 配 偶 的 妇 女 ,指 南 小 组 提 出 这 类 患 者 间 时 也 具 有 冷 冻 保存未受精卵母细胞的选择权,或 N 时行部分胚胎和 卵 母 细 胞 冷 冻 的 选 择 权 有 足 够 的 研 究 数 据 表 明 ,卵 母细胞冷冻对生育力保存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尽 管 H 前尚无治疗后出生儿童长期随汸的数据。临 床医生可闷患者提供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相关知识, 如 冻 卵 助 孕 活 产 率 、肿 瘤 患 者 冷 冻 卵 母 细 胞 后 的 成 功 率可能低于非肿瘤患者等。 4 . 3 胚胎冷冻保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胚胎冷冻保
功能、 3 . 2 . 1 治疗前卵巢储备的评估治疗前卵巢储备以 A M H 水平衡量,其 与 性 腺 毒 性 治 疗 后 卵 巢 功 能 恢 复

女性生殖功能保存的研究进展

女性生殖功能保存的研究进展

伤、 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影响着女性生殖功能。这使 得越来 越多的女性 希望 可以保存生育功能或 内分 泌功能 J 。近些年 , 冷冻技术 的发展和各类辅助生 殖技术的开展让这类人群看到 了希望 , 现今, 女性
生殖 功 能 的保 存 方法 有 卵母 细胞 冻存 、 卵母 细胞 体 外 成熟 培 养 ( i n v i t r o ma t u r a t i o n , I V M) 、 卵巢 组织 冻 存、 胚胎 冻存 、 子宫移植 等。本篇综述将对这 些技术 进行 寸论。
慢速程序化冷冻 和玻璃化冷冻 2 种。慢速程序化 冷冻是在低 浓度冷冻剂 的保护下 以及程序化冷冻 仪的控制下 , 缓慢地程序性降低温度使卵母细胞冻
存, 由于所 需仪 器 设 备 昂贵 、 程 序复 杂 , 且存 在 冷冻 时间长 、 易形成冰 晶、 保 护 剂 与 卵母 细 胞 接 触 时 间
通讯作者 :李文 ( E ma i l :l y y l i we n @s i n a . c o m)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 0 1 6 年7 月 第 4卷第 3期
J De v e l o p me n t Me d ,J u l y 2 0 1 6 ,V o 1 . 4 ,No - 3
李文 审校 ( 第二军 医大学 附属长征 医院 生殖 医学 中心 ,上海
随着 人 们生 活 方 式 、 工 作 环境 、 社 会发 展 等 因 素 的改 变 , 女 性 生育 年 龄 明显 推 迟 ;随着 医疗 水平
随着 一 些 国 家 法 律 禁 止 胚 胎 冷 冻 , 卵 子 捐 赠
和卵子银行的发展让人们对 卵母细胞冻存又有了
有 研 究将 纳 米微 粒 应 用 到 卵母 细 胞 冻存 中 , 李 维杰等 ¨ 认 为 , 加 入 一 定 浓 度 的纳 米 颗 粒 到低 温 保 护剂 中 , 能 有 效 降低 复温 过 程 中 出现 的重 结 晶现 象; 郝 保 同和刘 宝 林 ¨ 认 为 , 纳米 颗 粒 能够 改 变 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031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031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031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0.27•【文号】•【施行日期】2020.10.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女保障,计划生育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031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重视我国妇女生育力保存的建议》收悉,经商公安部,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生育力保护是指对可能引起男女生育力下降的各种因素采取早防早治,使存在不孕不育风险的人群能够保护生殖潜能,以达到维护生殖健康、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

生育力保护对象包括有生育需求的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

生育力保存是指保存配子、合子或生殖组织的方法和手段,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范畴。

随着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群众的生育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委围绕群众生育服务需求,推动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项目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安全分娩、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综合服务。

同时,着力加强计划生育技术、助产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管理,为生育力保护营造有利环境。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属于限制性应用的特殊临床诊疗技术,其应用除医学问题外,还涉及社会、伦理、法律等诸多问题。

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应当以医疗为目的,并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

近年来,我委着力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制度建设,通过规范技术行政审批、加强技术日常监管、建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长效机制,促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有序应用。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一)关于制定针对女性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的法律法规。

生育力保护涉及推动适龄婚育、促进生殖健康等多方面内容。

多年来,我委认真落实《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后制定《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孕前保健工作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规范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指导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利用妇女之家、新婚学校、孕妇学校等阵地,结合日常医疗保健活动,大力宣传婚前保健、科学备孕、优生优育等健康知识,显著提高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积极开展“关爱青少年生殖健康”、“青少年健康与发展”等项目,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对生育力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生育力保存新进展女性生育力保存新进展* ·专家述评·女性生育力保存新进展* 李尚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女性生育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影响了女性生殖健康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生殖健康和生育力保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生育力保存手术日渐被妇科肿瘤患者接受,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和卵巢组织冷冻方法的不断改善为生育力保存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卵巢体外激活技术及干细胞技术的探索为生育力保存提供了更宽广的思路。

本文将从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因素、生育力保存技术的适应征及其生育力保存的主要方法与进展作一述评。

【关键词】生育力保存;女性;生育力保存手术;深低温保存;述评女性生育力是指女性能够产生卵母细胞、受精并孕育胎儿的能力。

通常包括:生育质量、妊娠或再次妊娠称之为母亲的潜力[1]。

生育力保存(fertility preservation)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实验室技术对存在不育风险的各年龄段女性提供帮助,保护和保存其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2]。

社会的不断发展带给人类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环境污染、社会压力等综合因素也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在25 个国家的33个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发达国家不孕症的患病率约为5% ~8%,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可高达30%[1]。

不孕症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

女性生育力存在个体差异,易受众多因素影响,女性生育力的改变影响了女性生殖健康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生殖健康和生育力保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因素、生育力保存技术的适应症和生育力保存的主要方法三个方面做一评述。

1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因素 1.1生理因素女性年龄增加导致生育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目减少及卵子质量下降。

1.2病理因素卵巢早衰(POF,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是常见的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力的病理因素,患病率高达1% [3],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性异常、卵巢破坏等多种因素相关。

①遗传因素:决定卵巢功能的基因位点为Xq21.3-q27 或Xq26.1-q27和Xq13. 3-q21.1,此区域的缺失可能减少原始卵泡数、增加凋亡或卵泡成熟障碍导致的闭锁,如Turner综合征。

大多数Turner综合征病人在出生时生殖细胞已丧失, 但是也有部分病人是XO/XX嵌合体, 晚期才出现卵巢功能早衰[4]。

②免疫学因素: POF 患者及自然绝经后妇女体内CD8+、CD16+ T 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升高,CD4+/CD8+ 明显降低,可能影响淋巴细胞的调节功能,引起POF。

③卵巢破坏因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感染因素、放化疗史、盆腔手术史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从盆腔解剖结构、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腹腔免疫环境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等多个方面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育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双极电凝术产生的热能可损伤卵巢基质血管和卵巢髓质组织,导致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更显著。

化疗后癌症病人, 尤其是采用烷基化药物, 卵巢早衰的风险增加9倍, 其中21~25岁女性病人卵巢早衰风险高达约27倍, 儿童病人化疗后卵巢早衰发生率高达60% [5]。

盆腔放射治疗过程中,20Gy辐射就可导致40岁以下病人卵巢功衰竭[6]。

化疗、全身放疗联合骨髓移植治疗, 卵巢毒副作用更明显, 80%的儿童病人面临卵巢功能早衰[7] 。

1.3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和内分泌因素。

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常见:麻醉性气体、抗肿瘤药物、重金属和溶剂等。

内分泌因素是指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

1.4社会因素因个人、职业或经济等社会因素推迟生育计划的女性越来越多[8]。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女性怀孕后会选择人工流产,甚至多次人工流产,如人工流产后处理不当,患各种疾病,从而导致不怀孕。

基于人口普查和近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使用人口预测模型得出:“全面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

夫妇中60%是35岁以上的育龄妇女,生育难度增大。

另外,人口学数据显示,1975年到2010年中国产生2.18亿独生子女,每年新增约7.6万个失独家庭。

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100多万个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

失独家庭夫妇较多已达到高龄,错过再生育的最佳时期。

1.5其他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过大心理压力均会对生育力产生影响。

不良生活方式包括: 吸烟、饮酒、长期服用咖啡因、不规律饮食、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自然怀孕或助孕过程中,精神紧张、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也常影响女性生育力。

生活方式或心理因素的单个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女性生育力,如果两种或多种叠加,会加重对生育力的危害。

2生育力保存的适应征 2.1癌症病人青春期前及生育期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乳腺癌,宫颈癌,脑肿瘤,肾癌,骨肉瘤,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疾病[9,10]。

放疗、化疗和盆腔手术治疗都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降低或损失生育力。

随着癌症早期诊断率的提高、新型化疗药的出现和放化疗方案的改进, 儿童、年轻女性癌症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大剂量放、化疗及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可使超过90%年轻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得到缓解[11],但卵巢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约80%的病人面临卵巢功能早衰[7]。

2.2自体免疫性或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自身免疫性或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 接受大剂量化疗/放疗后, 有卵巢功能衰竭的风险。

2.3妇科手术病人卵巢部位手术可引起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如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守性或半根治性手术、子宫切除术、根治性输卵管切除术等。

另外,腹腔镜双极电凝术可能对卵巢造成热损伤,引起卵巢功能下降。

2.4卵巢功能早衰病人 2.5要求推迟生育的病人 2.6不孕症病人不孕症病人移植新鲜胚胎后剩余胚胎可以冻存, 以备再次移植。

3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的主要方法 3.1手术治疗卵巢移位:肿瘤患者在接受盆腔放疗时,可将卵巢固定到尽量远离盆腔的位置,而不改变其与输卵管的解剖关系。

然而,由于辐射具有分散性,卵巢移位有一定的风险性,卵巢并非总能得到保护,因此卵巢移位实施时间应尽量接近开始放疗的时间,以缩短移位时间[10]。

生育力保存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y,FSS)[12]。

①宫颈癌:为保存年轻女性生育力,Ⅰa2 ~Ⅰb 期宫颈癌患者可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术式包括经阴道、开腹、腹腔镜和机器人宫颈切除术[10]。

经阴道宫颈切除术仅适用于肿物直径2cm时,阴式手术切除范围局限,复发率显著增高。

其他三种术式可在必要时扩大宫旁组织的切除范围,因此可适用于肿物直径>2且[13]。

②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局限于子宫内膜,病理分型为高分化腺癌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选择口服孕激素来暂时保存生育力。

由于子宫内膜癌高复发率的特点,当患者完成生育计划后,应手术治疗。

文献报道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孕激素治疗后成功妊娠,但是孕激素治疗的最佳剂量和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明确。

另外,该治疗在高期别和复发率较高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安全性也需进一步证实。

③卵巢癌:交界性卵巢癌和恶性卵巢干细胞肿瘤患者可考虑生育力保存手术。

但在侵袭性卵巢上皮癌患者中,生育力保存手术的应用晚于交界性卵巢癌和恶性卵巢干细胞肿瘤。

目前尚缺乏前瞻性实验来评估生育力保存手术在侵袭性卵巢上皮癌患者中的作用,但就目前的证据来看,FSS在部分年轻的卵巢上皮癌患者中是安全的,适用于病理分型不明确的IA-IC1-2期患者和病理分型明确的IA期患者。

最新报道指出,对于高期别的交界性卵巢癌患者,FSS与肿瘤复发无明确关系[14],对于高风险的卵巢癌患者不应该完全否定FSS[15]。

3.2辅助生殖技术3.2.1胚胎冷冻技术目前胚胎冷冻技术较成熟,卵裂球期或囊胚期的胚胎对冷冻较稳定,玻璃化冷冻胚胎复苏率已达到90% 以上[16],是目前惟一被北美生殖医学委员会认可的临床可开展的生殖力保存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反复接受激素刺激促排卵治疗。

研究表明,冻融周期与新鲜周期胚胎相比,妊娠率显著提高[17]。

冻融胚胎与新鲜胚胎移植后单胎妊娠患者产前出血、早产、低体重儿和围产期死亡率风险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冻融胚胎移植后围产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新鲜胚胎移植[18]。

该技术仅适用于已结婚的女性,而且需要对卵巢进行药物刺激以获得多个卵母细胞进行受精。

卵巢刺激过程中的高雌激素治疗方法对激素依赖性肿瘤,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有不利的影响,无法很好的保证其安全性[16]。

另外,获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之前,促排卵需要2 ~5 周的时间,因此该技术也不适用于开始化疗或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患者[19]。

3.2.2卵母细胞冷冻包括未成熟卵母细胞(GV或MⅠ期)或成熟卵母细胞(MⅡ期)的冷冻。

将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在需要时解冻并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受精获得胚胎,在女性生育力的保存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20]。

对于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玻璃化冷冻方法冻存的卵母细胞存活率优于慢速程序化冷冻方法,是冻存卵母细胞非常有效的方法[21]。

随着卵母细胞冷冻技术及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技术的逐步成熟,冷冻卵母细胞的复苏率、受精率、临床妊娠率都有了明显提高[22,23]。

成熟卵母细胞(MⅡ)解冻后经受精形成胚胎,单胚胎移植后妊娠率32%~65%,活产率>50%,出生婴儿的先天性异常率与自然妊娠相似[19]。

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主要针对卵巢不能刺激和不能推迟治疗的癌症患者,可从卵泡期、黄体期以及卵巢组织中收集,但是总体妊振率是很低的[24], 低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仍是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的瓶颈。

另外关于GV 是在培养成熟后冷冻还是冷冻后再培养的问题,目前普遍倾向于未成熟卵母细胞先体外培养成熟后冷冻[24]。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接受肿瘤放、化疗而损伤卵巢功能患者;遗传性疾病( 如BRCA突变)需要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卵巢及卵巢早衰;体外受精取卵日取精失败;因某些原因不能冻存胚胎;希望延迟生育年龄;建立卵子库;调配供卵与受孕最佳时机之间的时间[19]。

3.2.3卵巢组织冷冻癌症病人因治疗时间紧迫或禁忌症等原因不能接受超排卵而冻卵或冻胚, 可采选择冻存卵巢组织方法保存生育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