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人类的食物《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九、自我评价 本实验编排成演示实验,学生不仅学到 了知识,学会了如何开展实验,同时也 培养了关注自身以及他人身体健康的生 活态度。
六、实验器材:青椒、橙子、新鲜果蔬 饮料、研钵、纱布、试管架、试管、烧 杯、量筒、滴管、高锰酸钾溶液
七、实验结果
三种果蔬汁液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
褪色所需滴数不同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讨论:1、三种果蔬汁是否都含有维生素C?
2、果蔬饮料与新鲜果蔬汁液,哪一种维生 素C含量更高? 3、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青椒 滴数 橙子 果汁
八、教学反思 在整个探究过程 中,学生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研磨的过 程太慢,用的时间较多。我觉得在这个环节,老师需 要很大的耐心。再有,就是研磨完一种果蔬后改换另 外一种果蔬和取果汁的 环节,学生的操作不够严谨, 不同种类的互相干扰,使这个成为实验不成功的一个 重要因素。下次实验老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这个因 素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结 论更有说服力。
三、创新之处
本实验在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演示实验。我认为应该编 排为演示实验,直观性强。通过比较学生日常生活中 喜欢吃的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培养学生多吃新鲜 果蔬的好习惯,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并且不同的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反思—应用的 科学探究过程。 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比较维生素C的含量。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意识到饮食需合理搭配。 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3.教学重点: 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比较维生素C 的含量。 4.教学难点:控制变量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动手能 力。
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一、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课中,安排了进一步探究实验,即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我们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二、探究原理: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不同果蔬中含量不同。
维生素C具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它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并却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三、实验材料、用具:1、材料:苹果一个(也可直接用苹果汁);鲜橙一个(也可直接用鲜橙汁)。
(如果还想测定其它的蔬菜和水果可仿照操作)2、用具:试管3个;小烧杯3个;试管架一个;装水的大烧杯一个;滴灌一个。
实验盘一个。
四、方法步骤:本实验属于定性分析实验,具体比较方法有如下两种:1、比较颜色:(1)首先把试管编上号:1、2、3;把小烧杯编上号1、2、3;(2)、在1号小烧杯里装上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注意浓度不要太大;、在2号小烧杯里装上苹果汁;在3号小烧杯里装上鲜橙汁;在大烧杯里装上清水。
(3)在3个试管中各装上2毫升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
(4)1号试管作对照;在2号试管和3号试管各装入等量的苹果汁和鲜橙汁。
(对于蔬菜或水果可用榨汁机榨汁液)(5)边震动,边观察,过一段时间比较2、3号试管里溶液颜色的深浅度,颜色浅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多;溶液颜色比较深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少。
2、比较果汁使用的滴数前1、2、3步与上述方法相同,在第4步中,1号试管仍然作对照;取1支洁净、干燥的小滴管吸取苹果汁液,逐滴地滴入2号试管中,边滴、边震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滴数;再用同一支小滴管,在清水中清洗干净后,用吸水纸吸干滴管内外的水分。
取鲜橙汁液滴入3号试管中,操作方法同2号试管,记录滴数。
最后比较2号、3号试管的滴数:滴数多的维生素C含量少,滴数少的维生素C含量多。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课教案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维生素C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实验原理:利用维生素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维生素C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讲解实验原理,演示实验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5.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
6. 总结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 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4. 学生对维生素C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各种果蔬、高锰酸钾溶液、滴管、试管等。
2. 教学课件:维生素C的概念、作用、实验原理等。
3. 参考资料:有关维生素C的研究成果、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数据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实验操作的技能培养。
3.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难点:1. 实验条件的控制。
2. 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
3. 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
2. 使用直观演示法,展示实验步骤和结果。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4. 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分配实验材料和仪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说课稿

《⽐较不同果蔬中维⽣素C的含量》说课稿《验证⾷物⾥含有维⽣素c》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家好!我是同⼼县第⼆中学的⽣物⽼师,罗彦娜。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节《饮⾷与营养》中的“验证⾷物⾥含有维⽣素c”这⼀实验。
我将从以下六⽅⾯进⾏说明:⼀、实验教学⽬标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初中⽣物内容标准的10个⼀级主题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
学⽣能够初步具有⽣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定的科学探究能⼒;初步学会运⽤所学的⽣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活、⽣产中的实际问题等。
根据课程⽬标及本节课所处的章节我确定了本实验的教学⽬标。
知识⽬标:1.了解维⽣素是维持⼈体健康的重要物质。
2.明确实验原理:即维⽣素c具有使⾼锰酸钾溶液褪⾊的特性。
3.维⽣素c不稳定,⾼温易被破坏,存储时间越长越易流失。
能⼒⽬标:1.通过⾃⼰动⼿完成实验,养成规范严谨的实践能⼒和团结协作的能⼒。
2.能够正确使⽤滴管和量筒。
3.学会⽣物探究的⼀般⽅法,能够在已有经验上提出继续探究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通过实验探究使学⽣养成不挑⾷等健康良好的饮⾷习惯⼆、实验内容设计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是:⾷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材中对⼈体所需的糖类、脂肪、蛋⽩质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性有⼤篇幅的介绍,同时还安排了学⽣实验,⽽对于维⽣素这种⼈体需要量少但对⼈体⽣长发育以及⽣命活动调节有及其重要作⽤的营养物质只做了简单的⽂字介绍,未在课上⽤直观的实验展⽰,这样不仅使学⽣失去了⼀次引起学⽣学习兴趣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让学⽣进⼀步获取新知识的机会。
所以我对此进⾏如下的改进:本实验在教材中为课外探究实验,我将其安排为课内实验,直观性强,通过⽐较学⽣⽇常⽣活中喜欢吃的果蔬以及果蔬饮料中的维⽣素c的含量,培养学⽣吃新鲜果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法设计除了实验内容的拓展,本实验中我还做了⼏个⼩⽅⾯的改进:1.在器材选择上,没有准备铁架台、滤纸,⽽是改⽤将果蔬⽤纱布进⾏包裹以挤出汁液;青椒不⽤研钵制取,采⽤家庭所⽤的研蒜⼩⼯具,实践发现此⽅法更节省时间。
初中生物_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教学课件设计

2、需用哪些实验器材?
3、该实验要分几步完成?
4、对于每一步,小组人员又该如何分配?
组长
实验操作员 .
记录员
实验监督员 .
汇报员
仪器整理员
.
实验器材:研钵,烧杯,漏斗,纱布,小试管, 滴管,体积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蒸 馏水等。
研钵
烧杯
纱 布
高 锰
酸
钾
漏
滴管
斗
小 试 管
实验大致分三步
研磨时研锤不能垂直砸下
滴管 。
实验记录单:
一组 二组 青椒
三组
萝卜 猕猴桃
梨
得出结论:
。
1、为什么实验中要用同一支滴管? 2、为什么要用等量的且浓度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 3、不同的实验小组所选的实验材料相同,为什么所滴
的滴数不同?试分析原因。
娓娓道来
维生素的种类 含量丰富的食物
缺乏症
维生素A 动物肝脏、玉米、 夜盲症、皮肤干燥、
中。( )×
3.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刘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 钾溶液2 ml,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 观察结果如下,判断哪种蔬菜含维生素C最多。
√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实验小知识】
维生素C具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它能 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 维生素C的含量 。 2.形成在探究过程中能周密地考虑 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3.培养同学们自主、参与、合作、 创新的能力。
实验材料
制定计划
小组合作,制定出探究计划
比较不同果蔬中的Vc含量教学设计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等自主探究能力,让其养成动手实践及与人合作的习惯;
3、情感目标: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认同合理膳食的观点;学会用健康的理念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二、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分组实验等方法,层层质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材料及用具
四、教学流程。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教案设计

实验探究教案设计: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症。
知道维生素C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的实施,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探究过程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教学难点】探究过程中计划的制定。
【教法设计】
以学生探究为主,注重巡视指导,随时准备处理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规范的操作,对比、综合、各种现象,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共同进步。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维生素C的作用。
【学习过程】
导入:出示大屏幕上的水果蔬菜图片,由此导入本课。
一、请同学们说说对维生素C的认识。
二、本实验的原理:(看投影)
三、小组合作,讨论、并制定本实验的实验方案。
四、清点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看投影)
五、动手操作。
六、各小组的结果,登记在黑板上。
七、汇总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八、总结一下,在这次试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九、清点器材、整理归位。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设计

《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初中生物教材(苏教版)初一下册中的一个小实验。
在教学实施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实验,并组织学生对实验的方案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综合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知道维生素C很不稳定,容易流失。
能力目标:1、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定性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2、.形成在探究过程中能周密地考虑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创新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3、通过拓展引伸,让学生建立科学膳食,营养均衡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定性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2个量筒、3个滴管、实验记录纸、高锰酸钾溶液、至少3种水果汁及少量蔬菜。
实验器材:材料:菠萝、西红柿、菠菜、苹果、甜橙或葡萄、柑橘、梨、西瓜等水果。
用具:烧杯、试管、吸管、高锰酸钾溶液、纱布、小刀、研钵、玻璃棒、漏斗、滤纸、吸水纸等。
实验原理: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不同果蔬中含量不同。
维生素C具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它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故事引入,提出问题(此略)船员患了什么病?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治愈坏血病呢?你怎么知道的?(说明: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坏血病。
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2、谈话与交流:是因为柑橘中有丰富的VC,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中也含有维生素C 呢?3、谈话:这些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维生素C,那么它们中的维生素C含量一样吗?(学生猜测)?师:回答的非常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初中生物教材(苏教版)初一下册中的一个小实验。
在教学实施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实验,并组织学生对实验的方案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综合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知道维生素C很不稳定,容易流失。
能力目标:
1、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定性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2、.形成在探究过程中能周密地考虑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创新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3、通过拓展引伸,让学生建立科学膳食,营养均衡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能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定性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2个量筒、3个滴管、实验记录纸、高锰酸钾溶液、至少3种水果汁及少量蔬菜。
实验器材:
材料:菠萝、西红柿、菠菜、苹果、甜橙或葡萄、柑橘、梨、西瓜等水果。
用具:烧杯、试管、吸管、高锰酸钾溶液、纱布、小刀、研钵、玻璃棒、漏斗、滤纸、吸水纸等。
实验原理:
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不同果蔬中含量不同。
维生素C具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它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故事引入,提出问题(此略)
船员患了什么病?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治愈坏血病呢?你怎么知道的?
(说明: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坏血病。
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
2、谈话与交流:是因为柑橘中有丰富的VC,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中也含有维生素C 呢?
3、谈话:这些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维生素C,那么它们中的维生素C含量一样吗?(学生猜测)?
师:回答的非常好。
不同的水果或蔬菜维生素C的含量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亲自来比较一下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明确步骤,完成实验
1、检查实验器材:首先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实验器材。
学生检查器材,汇报检查情况。
2、任选两种本地常吃的水果,将水果放到研钵中挤出汁液或用榨汁机榨出汁液.
介绍榨汁机的使用方法。
(也可以在课前由老师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榨汁机榨出汁液)学生尝试使用榨汁机榨出汁液(或用研钵挤出汁液)。
3、将这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小烧杯内
4、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约2毫升)。
(说明:为了形成对照,两个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应该浓度相同,而且容积也要一样。
)
5、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加一滴水果汁,振荡试管,观察紫色是否有变化;再逐滴滴入水果汁,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试管中的紫色褪去。
(说明:滴加汁液时要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边观察。
如果滴完后再观察可能会导致水果汁液滴加多了,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
6、用同样的方法向2号试管中滴入第二种水果汁,直至试管中的紫色褪去。
(说明;如果用不同的滴管很难保证每一滴的量是一样的。
所以应该用同一个滴管。
而且在滴完第一种汁液后要用清水冲洗掉滴管上的汁液,避免两种汁液混合,同时要用吸水纸把滴管吸干净。
)
7、当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后,记录所用水果汁的滴数.
记录实验数据:
8、尝试用不同的蔬菜与水果重复上式实验,以对比其VC含量的差异。
9、整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实验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
往同一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水果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水果汁中含维生素C 较少,滴加水果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水果汁液体中含维生素C较多。
实验注意事项:
1、滴加汁液时应当使用同一滴管滴加两种不同水果的汁液。
2、使用该滴管滴加第二种汁液前,需要用清水将滴管洗净,并用吸水纸吸干滴管内外的水分。
3、一定要逐滴加入,边滴加边震荡,边观察,避免滴加过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4、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不易过高。
5、为了避免操作的偶然性,我们可以设置重复组,然后取平均值。
实验改进措施:
1、任选两种本地常吃的蔬菜或水果,将蔬菜或水果放到研钵中挤出汁液或用榨汁机榨出汁液.
2、取两支试管,分别注入不同的两种蔬菜或水果汁液约2毫升.
3、取洁净,干燥的滴管,向两个试管中逐滴地滴入高锰酸钾溶液,边滴,边观察.
4、刚好不能褪色时,记录滴加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说明:此改进方案与上式正好相反,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越多,说明该水果中含维生素C越多。
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知识链接:
1、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ml,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观察结果如下,试判断哪种蔬菜含维生素C最多。
()
A.黄瓜 B.青椒 C.菠菜 D.韭菜
2、在测定橘子、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探究活动中,分别滴加这两种汁液到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褪色,滴入橘子汁液的滴数较少,说明橘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A.较少 B.较多 C.相
同 D.无法确定
应用拓展
同学们,知道了这个实验结果后,有些同学会说:‘既然橘子中的VC很丰富,我以后就多吃新鲜橘子,不吃苹果了。
’你们看行吗?为什么?(学生交流看法)
师:VC只是维生素家族中的一员,维生素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你还知道还有那些维生素种类吗?(学生交流,媒体出示)
师:不同的维生素对身体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这些维生素的作用吗?它对我们平时养成良好的营养均衡,合理膳食的习惯有何启迪?请同学们课后到网上或到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