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
十大诚信缺失案例

十大诚信缺失案例一、雷曼兄弟破产案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因为2007年金融危机而破产。
雷曼兄弟在卖出次级房贷债券时进行了欺骗,故意掩盖了其高风险性,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损失惨重。
这一事件暴露出了许多金融机构在诚信方面的严重缺失。
二、沃尔沃汽车缺陷案2015年,沃尔沃汽车因缺陷制动系统问题,导致数十万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沃尔沃公司在发现问题后积极隐瞒,未及时召回受影响的车辆,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益。
该事件引起了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对公司的形象造成了巨大损害。
三、百事可乐染毒事件2003年,百事可乐在印度市场销售的产品中被发现含有农药成分。
该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并对百事可乐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此事揭示了百事可乐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与消费者隐瞒了产品质量问题。
四、丰田汽车制动失灵案2009年,丰田汽车因制动失灵、加速失控等安全缺陷问题,导致数百人死亡,成为汽车行业中的一起重大诚信缺失案例。
丰田在发现问题后未及时公开并采取措施,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益。
五、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奶粉被曝光存在大量的三聚氰胺问题,造成大量婴幼儿生病甚至死亡。
三鹿公司在发现问题后选择隐瞒,而不是立即召回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该事件对中国奶粉行业的信任度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六、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安然会计丑闻2002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涉嫌为安然公司提供虚假审计报告,帮助其掩盖财务危机。
此举导致了安然公司的破产,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
德勤此次丑闻揭示了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客户信任和守护公众利益方面做得不够好的问题。
七、长江商学院造假事件2010年,长江商学院被揭发造假,学院在招生中夸大宣传自己的关系、资源和声誉,欺骗考生和家长。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长江商学院的声誉和学院的招生形象,也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
八、雅虎用户信息泄露事件2014年,雅虎公司被曝光泄露了5亿用户账户的信息。
投资学作业魔鬼交易员大和银行案例与启示知识讲稿

h
7
h
8
h
9
三、风险启示及对策
(一)要重视操作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利率风险
信用风险
国家风险
流动性风 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h
10
其中,操作风险十分重要
由于其他几种风险的发生都往往有由于内部控制 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而导致操作风险的问题。这 种失效使得银行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必 要的对策,无法避免各种操作失误或欺诈,如银 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 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从而导致银 行的财务损失,或使银行在其他方面的利益受到 损害。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 法案》获得总统签署,该法案的颁布意味着在美 国实行了近 70年,并由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 对世界金融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金融分业经营 制度走向终结。
日本大和银行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 为日本在金融分业经营体制方面改革滞后。
h
13
目前,中国也是实行银证分业经营制度,分业经营虽 然可以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分业经营将银行业 务范围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在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仍 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服务对象的情况下,银行的风险实 际上更加集中了。考虑到当今世界银证融合是发展的大趋 势,但银证分、业又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选择,在这种 情况下,应积极探索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合作,如银行与证 券经营机构之间的相互投资、资金结算、基金托管、金融 服务外包、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 方面开展合作。逐步创造条件,加快银证分、业经营制度 的改革,跟上世界金融发展的步伐。
h
11
•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和巴林银行的倒闭,大 和银行的巨额损失,实际上都是由于内部 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以及外部监管 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 特别是从事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要从大 和银行事件中吸取教训。
笼罩在美国人心头的黑色梦魇,至今想起来仍浑身战栗!

笼罩在美国人心头的黑色梦魇,至今想起来仍浑身战栗!展开全文1929年是烙印在金融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一个印记,这一年史无前例的大萧条由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本文带着大家回顾一下曾经惊心动魄的往事。
1914-1921的第一次世界一战,美国坐山观虎斗,倒卖军火,大发战争财,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都欠着美国的巨额债务。
源源不断流入的财富,转化为了美国国民旺盛的购买力和投资需求,彼时,美国城镇化高速发展,一座座摩天大楼和商业大厦拔地而起,城镇建设如火如荼。
加之流水线革命推动了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生产效率的增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产业资本推波助澜,当时连路边的广告牌上的摩登女郎向人们展示,优质中产的生活是家庭最好拥有两辆车,人民生活可谓是生机勃勃。
普通大众买不起,怎么办,有信用卡。
对未来的信心及宽松的货币环境,那时的人们人手数张信用卡,都会用分期付款买大件商品。
从金融市场来看,一战期间,美国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美联储上调贴现利率,取得了较好的遏制通胀的效果。
1921 年之后,美国物价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美联储因此逐步下调贴现利率,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成本资金,为居民消费、企业投资、证券市场资金流入等创造了条件。
在长期牛市与宽松的货币环境下,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其中包括大量个人投资者,此外大量有盈余资金的实体企业也加入到高利润的配资链条中来,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0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
杠杆资金涌入股市,使得美股在牛市中后期出现严重泡沫。
美国股市从 1921 年开始单边上涨,到 1929 年 10 月崩盘为止,道琼斯指数从 67 点上涨至 365 点,涨幅超过 4 倍。
1928年开始,美联储注意到证券市场存在过热的迹象,开始上调利率并增加股市拆借成本,杠杆资金渐渐撤离股市。
金融风险案例及分析

2019/9/17
金融投资
案例1-36 广发银行郑州银基支行180余万元现 金遭持枪歹徒抢劫
案例1-37 32亿元集资大骗局
案例1-38 “女企业家”10年非法集资诈骗6.8亿 元
案例1-39 非法集资13亿,血本无归7亿
案例1-40 广东省恩平市政府前领导人组织非 法集资案
2019/9/17
案例1-30 抵押物品违法,抵押合同无效
2019/9/17
金融投资
案例1-31 已办抵押并经公证,信用社优先受偿仍未 落实
案例1-32 国家机关担保的借款合同无效
案例1-33 主合同无效,贷款担保亦无效
案例1-34 海南省破全国最大骗汇案——骗汇8亿美元
案例1-35 原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行长骗汇13亿 元被判10年
金融投资
案例1-54 高速成长的“郑百文”如何变 成ST
案例1-55 “长虹”事件
案例1-56 西安航标操控海鸥基金案
案例1-57 西藏圣地大股东虚假出资,损 害其他股东合法权益
案例1-58 蓝田股份造假材料,虚增资产, 欺骗投资者
案例1-59 广东飞龙诈骗成都联益案
2019/9/17
2019/9/17
金融投资
险公司利益案
案例1-48 异地诈骗保险业务人员
2019/9/17
金融投资
第三部分 证券业风险案例
案例1-49 深圳8.10风波震撼全国 案例1-50 “苏三山”事件 案例1-51 2019年5月“327”国债期货事
件
案例1-52 “琼民源”事件 案例1-53 “红光”事件
2019/9/17
金融投资
第二部分 保险业风险案例
案例1-41 为骗保险 烧死母亲 案例1-42 亿元保险单下的特大焚尸骗保
史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失败案例-LTCM基金

史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失败案例-LTCM基金从风险管理失败的角度考虑该案例,供参考。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是一家主要从事定息债务工具套利活动的对冲基金,拥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在1994年到1997年间,它的业绩辉煌而诱人,以成立初期的12.5亿美元资产净值迅速上升到1997年12月的48亿美元,每年的投资回报为28.5%、42.8%、40.8%和17%,1997年更是以94年投资1美元派2.82美元红利的高回报率让LTCM身价倍增。
然而,在98年全球金融动荡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难逃一劫,从5月俄罗斯金融风暴到9月全面溃败,短短的150多天资产净值下降90%。
9月23日,美联储出面组织安排,14家国际银行组成的财团注资37.25亿美元购买了LTCM90%的股权,共同接管了LTCM,避免了它倒闭的厄运。
1. 时间线上个世纪80年代John Meriwether在所罗门公司成立债券套利业务部门,获利颇丰。
1991年,由于一起交易丑闻,John被迫离开所罗门。
1993,他招募之前的同事一起成立长期资本投资公司。
LTCM吸引了Myron Scholes和Robert C. Merton,两位计量金融学和衍生品定价先驱,前者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的创立人之一,后者是公式的改进人之一。
在美林证券的协助下,成功募集12.5亿美元初始资金,包括合伙人的1.46亿。
亚太地区的外部投资人包括香港土地署、台湾银行和日本住友银行。
1994年2月24日,LTCM正式开始交易。
当年获得28.5%的收益率。
1995年,LTCM收益率为43%。
1996年初,LTCM拥有1400亿资产,是最大的共同基金的2.5倍,只有25个交易员。
当年收益率41%。
1997年,Myron Scholes和Robert C. Merto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年基金收益率17%,年末资产净值高达48亿美元。
LTCM的声望一时无基金可及。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

为第三大股东占董事四席位共 九席位、监事会两席位共三席位
为第三大股东委派两名董事
合计4460万股占比14.4%已支付 预付款3000多万元但转让交易受阻
德隆系事件引发对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密切关注
9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重大事件
美国富豪斯坦福涉嫌欺诈失踪引发拉美储户挤兑潮
1人民币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大幅下降2008 年9 月~12 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一年期存贷款基 准利率累计分别下降了1.89 和2.16 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存贷款利差收窄基准 利率下调对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利率水平的影响在2009 年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市场利率大幅下行 2009 年人民币七天SHIBOR 利率平均值为1.24%较上年下降1.68 个百分点一年期央票收益率平 均值为1.50%较上年下降2.17个百分点
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重大事件
中国非银行高官涉案案例
2004年11月25日中行储蓄所全体员工公款炒汇案: 中国银行北京的一个储蓄 所里从所长到储蓄员的6名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女职工 在10个月内挪用了3 000万公款同客户炒汇 2005年1月15日 中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内外勾结 进行票据诈骗 涉 案金额达10亿人民币 2005年3月24日 银监会披露 农业银行包头市分行汇通支行、东河支行在办理 个人质押贷款和贴现业务中 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贷款 查明涉案资金累计98 笔、 金额11498.50 万元涉案人员43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目 录 Contents
案例1:中外商业银行重大风险事件举例 案例2:次贷危机中的汇丰银行与花旗银行 实 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洛克希德事件发生经过_洛克希德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洛克希德事件发生经过_洛克希德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洛克希德事件,发生于1976年,与昭和电工事件、造船丑闻事件、里库路特事件并称日本战后四大丑闻事件。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洛克希德事件发生经过,一起来看看吧。
洛克希德事件经过在1976年的时候曾经有公司向美国委员会的跨国公司小组进行举报,声称洛克希德公司曾经因为飞机交易对日本政界要员进行了贿赂,这件事很快就在日本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件事就被人们称为洛克希德事件,而洛克希德事件经过调查之后也很快就有了结果,那么洛克希德事件经过是怎样的呢?洛克希德公司专门生产飞机,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军火供应商,在被人举报之后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贿赂日本政要这件事上,在日本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于是日本当时的首相三木武夫也立即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表示一定要支持这次的调查工作,为此还专门组成了调查委员会,协助司法部完成调查。
与此同时,他还要求外交大臣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且要得到美国的相关材料。
在2月18日这一天,日本以及东京地区的检察厅组织了联席会议,四天之后,他们联合起来开始对丸红公司以及和本案有关的人员进行调查。
到了3月底,美日两国签署了协定,美国开始给日本提供相关的资料,之后日本则开始扩大了调查的范围,到了7月份的时候便将丸红的董事长以及其他重要人物抓捕起来。
就在这个月的二十七日,东京的监察厅将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抓捕起来,宣布他曾经收受过四次贿赂,总额达到了五亿元。
之后又对其进行了一个月的审讯,但是过程中田中角荣却用律师团不断地辩解着,直到最后病逝也没有承认自己的罪行!洛克希德事件的原委洛克希德事件是在1976年的时候曝光的,这件事虽然发生在日本地区,但是其中的洛克希德指的却是在美国地区的洛克希德公司,这是一家专门生产飞机的制造公司,而且也是最大的一个军火方面的供应商,因此这件事牵连非常的广泛,被称为是日本一战之后四大丑闻之一,那么洛克西德事件怎么发生的呢?关于洛克西德事件怎么发生的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据说在1976年的2月份,美国的外交委员会曾经参加过一次跨国公司小组委员会主席的一场听证会,当时在会上美国其他的飞机制造商进行了举报,声称洛克希德公司在向其他国家推销飞机的时候,总是运用各种不同的名义来进行行贿,而行贿对象则是外国的政要人物,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对其他公司是不公平的,而且也是不合法的,所以他们要揭露这件事。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目录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案例四:“中航油”事件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案例九:AIG 危机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
案例: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
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
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
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
19世纪中叶,日本市场逐步对西方开放,住友商社也更为广泛地在冶钢及炼钢等领域发展起来。
到20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
本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集团成为日本军
国主义的主要追随者,住友财团也不例外。
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
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
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
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
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
从那以后,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1995年会计年度,住友在全球的总销售额达16兆日元,合1468亿美元之多。
1996年6月,住友家族面临着历史性大灾难。
而且这一灾祸又恰恰是在曾给住友家族带来滚滚财源的法宝——铜闯下的。
肇事者是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
滨中泰男有两个绰号十分耐人寻味,一个是“百分之五先生”,一个是“锤子”。
前者是圈内人对他能力的尊称,而后者正刻画了他的性格。
圈内人士之所以称他“百分之五先生”,是因为滨中泰男所带领的住友商社有色金属交易部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的5%之多。
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国际铜期货交易上的显赫战绩,同时也反映出住友在这上面的买卖决策对国际钢市场所能造成的重大影响。
“锤子”是从滨中泰男的英译名称Yasuo Hamanaka演绎而来的,因为滨中泰男在英
语中的读音与“锤子”十分类似。
但这个雅号之所以能叫开来,更主要是因为它正反映了滨中泰男在交易中所具有的锤子一般坚硬的性格。
这种性格促成了他的成功,但或许也正是这种性格又铸就了他的失败。
1970年,年仅22岁的滨中泰男加盟住友商社。
从那以后,他在国际铜市上连续征战了20多年。
滨中泰男能长期保住这一身份,是极不寻常的。
据日本商业内部人士介绍,日本的交易行通常在两至三年间便调整一次交易员。
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交易中的能力非同一般。
70年代末,滨中泰男终于有机会到伦敦金属交易所参与金属期货交易,当时他主要做的是锡和镍的期货合约。
刚开始时,他没有什么名气,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职员。
但仅仅几年时间,滨中泰男就开始显露其英雄本色。
到l983年,他的铜交易量每年就已经达到1万吨。
到80年代末,他已经在国际期铜大户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百分之五先生”和“锤子”就是这时候喊出来的。
但是,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滨中泰男后来会犯下如此“前无古人”的超级失误。
在他给住友商社带来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后,人们已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住友商社总
裁秋山富一不得不承认重用滨中泰男是一个错误,并宣布解除滨中泰男的职务。
他十分沮丧地说:
“在我的印象中,他十分富于自制力,而且也十分讲究逻辑,于是我信任他,并委任他为首席金属交易员。
但我现在感到非常失望!”
滨中泰男的错误是利用公司的名义以私人账户进行期铜交易,正是他的“锤子”性格,给他、也给住友商社造成了19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滨中泰男在期铜交易中所持有的是多头头寸,即大量买进期铜合约,这在铜价上涨之时无疑是获利的,滨中泰男曾经为此暗喜。
但是,自1995年以来,国际铜价一跌再跌,1995年1月20日有国际铜价还高达每吨3075美元,到1996年初,却跌至每吨2600美元以下。
铜价的连续下挫使得滨中泰男的多头头寸赢利不仅损失殆尽,而且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亏损。
其实,据伦敦金属交易所总裁大卫?金介绍,早在1991年末,他们就已注意到了滨中泰男的行为,并数次对他提出过警告。
1991年11月,金收到了DLT经纪公司总裁施瑞尔凯德的来信,信中披露了滨中泰男要求他向其非法提供虚假交易证明,并建议对滨中泰男进行调查。
这位负责交易的总裁还不止一次地召见滨中泰男以及另一位交易员。
1991年底以及1993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几次对住友在该交易所铜市中所持有的头寸规模表示担忧。
1995年10、11月份,有人已经意识到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的不合理状态,要求董事会展开详细调查。
在对每个客户各个合约上所持有的头寸,及交易所仓库中仓单的所有权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伦敦金属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相互之间毫无联系、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专业人士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就如何处理进行了探讨。
这个特别委员会包括行业著名律师和资深监管人员等。
但是,正是滨中泰男的“锤子”性格再次将他推出深渊。
他天真地认为,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必将扼住铜价连续下跌的强劲势头。
基本面的不佳表现在他日益发胀的头脑中已经显得不再重要,于是在他的操纵下,伦敦交易所铜价果然在1995年末略微持稳。
铜价的反常波动再度引起了英美两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滨中泰男企图操纵市场的行为也逐渐败露。
监管部门的追查以及交易大幅亏损的双重压力,使滨中泰男难以承受。
1996年5月,伦敦铜价已经跌至每吨2500美元以下,有关滨中泰男将被迫辞职的谣言也四处流传。
业内人士担心,一旦这样一位对铜价起巨大支撑作用的显赫人物退出,国际铜价又如何能挺得住?于是,在这些传闻的刺激下,大量恐慌性抛盘使得随后几周内铜价重挫25%左右。
1996年6月5日,滨中泰男未经授权参与期铜交易的丑闻在纽约逐渐公开。
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布巨额亏损19亿美元并解雇滨中泰男之后。
铜价更是由24小时之前的每吨2165美元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每吨1860美元,狂跌之势令人瞠目结舌。
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住友商社的亏损额约在19亿美元左右,但是接踵而来的恐慌性抛盘打击,使住友商社的多头头寸亏损扩大至40亿美元。
事发之后,人们都在捉摸到底是谁赚走了住友的钱,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商业好奇,而是这些资金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谁会在期铜市场上起更大的作用。
期货交易是零和交易,有人亏必定有人赚。
那么住友的巨额亏损资金到底流到了谁的手中呢?
目前,在国际期铜中放空的主要有一些国际基金,其中包括美国金融大户。
在80年代英磅危机中一举“打败”英国政府而举世闻名的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及罗宾逊的老虎基金,加拿大富豪布莱克和至少一名欧洲知名金属交易商。
一些交易人士认为,目前这些基金已经或多或少地控制住了大局。
但是它们在这场风波中获利多少,以及对今后铜价能够带来的影响依然鲜为人知。
不过索罗斯的发言人6月18日在纽约极力否认,并表示索罗斯并未介入这个市场,而且与滨中泰男无任何业务往来。
这样,是谁赚走了住友商社的钱顿时成为一团迷雾——毕竟与财大气粗的住友财团作对还是小心点为好,赚了钱也不要声张。
目前,国际铜价虽基本持稳,但是风光已去,而且交易商们普遍认为一旦住友多头平仓,铜价必将继续走低。
但是美国信孚银行和美澳交易商们都在猜测,住友可能早已平仓,因而市场不必太过忧虑。
然而日本和亚洲的金属交易商们则对此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
总之,一旦住友商社在国际期铜中强劲的多头地位有所动摇,国际铜价势必将继续走软,更何况近年来全世界铜的生产速度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长。
因此,有交易人士预测,今年下半年国际铜价将会在每吨1750-1950美元之间波动,重返每吨2000美元以上只不过是一个奢望。
住友事件发生后,该商社总裁秋水富一仍然在公告中信誓旦旦地强调,住友商社将保持正常运作,并继续积极广泛地参与国际期铜及其他商品的交易。
而且,尽管遭受巨大损失,住友商杜的金融体制及资金实力依然强劲雄厚。
但是,世界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亚洲)公司已经将住友商社的短期信用评级由A-1+降到A-l,还表示将对住友商社及其两个分支机构继续进行信用考察。
纽约的穆迪信贷评级机构也在“住友事件”后发表声明,计划将住友的高级债务等级AA-3降低。
秋水富一还允诺住友商社将积极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英国证券投资委员会以及日本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就此事进一步展开调查。
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召开紧急会议,拟定了许多应急措施稳定交易,纽约及日本国内各金融部门也相继采取了行动,力求把“住友事件”给市场带来的动荡控制在最低限度。
案例评点
在投资风险极高的期货市场,任何一个投资者如果漠视规范交易的条款及规定,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虽然在投资市场上,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冒险会带来滚滚财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