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公差设计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机械设计的尺寸与公差控制

如何进行机械设计的尺寸与公差控制

如何进行机械设计的尺寸与公差控制机械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尺寸与公差控制是机械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尺寸与公差控制可以确保机械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制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从尺寸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公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尺寸与公差控制的实际案例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机械设计的尺寸与公差控制。

一、尺寸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1 尺寸设计的原则尺寸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合理性、可行性和统一性。

合理性是指尺寸设计应以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为基础,保证产品满足使用要求;可行性是指尺寸设计应具有可实施性和经济性,要考虑到工艺制造的可行性和成本;统一性是指尺寸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系列的一致性要求,以便于标准化生产和维修。

1.2 尺寸设计的方法尺寸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尺寸设计和配合尺寸设计。

基本尺寸设计是指按照功能要求和可制造性要求确定主要功能尺寸的方法,采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方式确定尺寸值;配合尺寸设计是指确定配合尺寸的方法,包括确定公差带和公差分配的方法。

二、公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1 公差设计的原则公差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功能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功能性是指公差设计应保证产品在设计寿命内能够正常工作;经济性是指公差设计应考虑到工艺制造和测量检验的成本因素;可靠性是指公差设计应确保产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2.2 公差设计的方法公差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统计法。

经验法是指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来确定公差的方法,适用于简单形状和小批量生产的产品;统计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统计原则和方法确定公差的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和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三、尺寸与公差控制的实际案例3.1 机械连接件的尺寸与公差控制机械连接件是机械产品中常见的一类零部件,其尺寸与公差控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在轴-孔连接中,轴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确定了轴的直径范围,孔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确定了孔的直径范围,通过控制轴和孔的公差配合,实现机械连接的准确和可靠。

国标尺寸公差标准

国标尺寸公差标准

国标尺寸公差标准国标尺寸公差标准是指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的关于尺寸公差的规范,它是工程制图、工艺加工、产品检验等领域的重要依据。

尺寸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之间的差值,它决定了零件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合理的尺寸公差设计能够保证产品的互换性、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标尺寸公差标准主要包括GB/T 1804-2000《一般零件的公差》、GB/T 1804-2010《一般零件的公差》等,这些标准规定了零件的尺寸公差系列、公差等级、基本公差、公差配合等内容。

在实际工程设计和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国标尺寸公差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尺寸公差系列是指在国标尺寸公差标准中规定的零件尺寸公差的一组数值,它包括从最小尺寸到最大尺寸的一系列公差数值。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尺寸公差系列,以满足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

公差等级是指国标尺寸公差标准中规定的零件尺寸公差的精度等级,通常包括IT01、IT0、IT1、IT2、IT3、IT4等,公差等级越高,零件的精度和成本要求也越高。

基本公差是指在国标尺寸公差标准中规定的零件尺寸公差的基准数值,它是根据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公差等级确定的。

基本公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制造工艺和检验方法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公差配合是指在国标尺寸公差标准中规定的零件尺寸公差之间的配合关系,它包括过盈配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等,不同的公差配合适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

在实际工程设计和生产中,必须根据国标尺寸公差标准合理选择尺寸公差系列、公差等级、基本公差和公差配合,以满足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

同时,还应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加强质量控制和检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国标尺寸公差标准是工程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依据,它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零件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合理设计

零件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合理设计
2 形 位公 差 项 目的选定 :
般 情 况下 ,同一 表 面 上 的形 状公 差 、尺 寸公 差 、 位
置公 差 的公 差 值 选 用 存 在 这样 的关 系 :尺 寸 公 差 >位 置
公 差 >形 状 公 差 。
在考 虑 加 工 的难 以程 度 和 除 主 参 数 外 的 其 他 参 数 影
独立 原 则是 指 尺 寸公 差 和形 位 公 差分 别 满 足要 求 、 互
不 相 关 的公 差原 则 。该 原 则 是 形 位公 差 和尺 寸 公 差 遵 循
公 差功 能上 能 够 控 制 形 状 误 差 时 ,而 且 可 以满 足 使 用 要
求 , 不 再单 独 给 出形 状 误 差 。 则 综 合公 差 和 单项 公 差 的关 系 :圆柱 度 、跳 动公 差 、 位
3 公 差 值 的选 用 :

最 小 尺寸 要求 主 要 用于 保 证零 件 有 足够 的强度 , 轴 对 类 要 求保 证 最小 截 面 , L ' 对 ̄ M 保证 最 大 壁 厚 。 J 最 大 尺寸 要求 主 要用 于 保证 零 件 可 装 配性 的场 合 , 该 原 则扩大 了形 位公差 , 提高 了产 品合 格率 , 有 良好 的 经济 具 性 , 是该 原则 只有在 形位公 差控 制 中心要 素时才 可使 用 。 但 可逆 要求 只用 于被 测 要 素 , 用 于 基 准要 素 。 不
的基本 原 则 。独 立 原 则一 般 用 于非 配合 零 件 , 对形 状 和 或 位 置要 求 严格 , 对 尺 寸精 度 要求 相 对较 低 的场合 。 而
相关 原则 是 指 图样 上 的 尺 寸 公 差 与 形 位 公 差 相 互 有 关 的 公差 要 求 。该 原 则 适 用 于有 配合 或 装 配 性 质 要 求 的 场 合 ,此 时 需 要 尺 寸公 差 补偿 形 位 公 差 或 反 之 以 获 得 最 佳综 合 效 果 。相关 原 则 有 包 括 包 容要 求 、 小 实体 要 求 、 最 最大 实 体要 求 、 逆要 求 。 可 包 容要 求 主要 用 于 装配 要 求 严格 的场合 , 件 的互 换 零

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概述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是工程领域中用于描述零件尺寸间允许的变化范围的重要概念。

公差和偏差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零件的相互配合和功能可靠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的概念、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尺寸公差定义尺寸公差(Dimensional tolerance)是指用来描述零件尺寸间允许的变化范围的一种度量。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和工艺的限制,零件尺寸往往无法完全做到理想值。

因此,为了确保零件功能的可靠性和互换性,就需要规定合理的尺寸公差。

分类根据尺寸变化的方向和范围,尺寸公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零偏公差(Unilateral tolerances):允许尺寸在某一方向上的变化范围,如仅允许尺寸增大或减小。

2.对称公差(Symmetrical tolerances):允许尺寸在两个相反方向上的变化范围,如允许同时增大和减小。

3.平均公差(Average tolerance):对于相同特征的多个尺寸,允许平均偏离理想值的范围。

计算方法尺寸公差的计算是基于设计要求、生产设备精度和材料性质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最大材料条件法(Maximum Material Condition,MMC):根据最不利的设计条件,即零件尺寸达到最大允许值时的情况计算公差。

2.最小材料条件法(Least Material Condition,LMC):根据最不利的设计条件,即零件尺寸达到最小允许值时的情况计算公差。

3.中间材料条件法(Median Material Condition,MMC):根据设计要求和生产设备的精度范围,计算公差使得零件可以在各种材料条件下都保持功能和互换性。

示例假设某个机械零件的设计尺寸为50mm,要求尺寸公差为±0.1mm。

根据对称公差原则,该零件允许尺寸在50mm±0.1mm的范围内变化,即实际尺寸可以在49.9mm和50.1mm之间。

公差设计-尺寸公差

公差设计-尺寸公差

最小极限过盈 Ymin = Dmax(ES) – dmin(ei) <0 最小极限间隙 Xmin = Dmin(EI) – dmax(es) >0 最大极限过盈 Ymax = Dmin(EI) – dmax (es) <0
TD Xmin
Xmax Td
Ymin TD
Td Ymax
Xmax TD
Td Ymax
d7 e7 f7 g7 h7 j7 js7 k7 m7 n7 p7 r7 s7 t7 u7 v7 x7 y7 z7
c8 d8 e8 f8 g8 h8 j8 js8 k8 m8 n8 p8 r8 s8 t8 u8 v8 x8 y8 z8
a9 b9 c9 d9 e9 f9
h9 js9
a10 b10 c10 d10 e10
基本偏差种类:孔、轴各28个
zc
+
m n p rs
t uv
x y z za zb
0-
d e ef f fg g h js j k
D
c cd
b
a
孔、轴基本偏差系列特点
孔的 基本 偏差 系列
轴的 基本 偏差 系列
基本偏 差代号
A~H Js J~ZC
a ~h js j~zc
基本偏差
EI EI(或ES) ES es es(或ei) ei
A9 B9 C9 D9 E9 F9 H9 JS9
N9 P9
A10 B10 C10 D10 E10
H10 JS10
A11 B11 C11 D11 A12 B12 C12
H11 JS11 H12 JS12 H13 JS13
优先公差带-----13种 常用公差带-----44种 一般公差带-----105种 总公差带---- 543种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是用于描述零件尺寸允许范围的一种工程标准,它对于产品
的质量控制和互换性非常重要。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是指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确定各个尺寸的公差范围的一种计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尺
寸公差计算方法。

1.杂凑法:这是最简单的计算尺寸公差的方法之一、首先列举出所有
与尺寸相关的特征,然后将它们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尺寸的不同变化来确
定公差值。

2.统计法:统计法是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计算尺寸公差的一种方法。

通过收集一定数量的零件测量数据,计算出其均值和标准差,然后根据所
要求的可靠度水平确定公差范围。

3.定性法:定性法是根据产品使用要求以及尺寸影响因素的经验判断
来确定公差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初步设计阶段,可以帮助工程师在
具体计算之前对尺寸公差进行大致评估。

4.统计规则法:统计规则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它是根据产品使用的可靠度要求,结合零件尺寸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确定
公差范围的。

5.数字化技术法:数字化技术法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计算尺
寸公差的一种方法。

通过建立尺寸公差模型和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可以
更精确地计算出尺寸公差范围。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不同的方法适
用于不同的设计阶段和产品类型。

此外,尺寸公差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
到材料的可用性、制造工艺的限制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

因此,合理选择
和应用尺寸公差计算方法对于产品的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尺寸的精度设计尺寸公差配合与检测

尺寸的精度设计尺寸公差配合与检测
• 6)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简称公差 (size tolerance),用T表示。
– T=D(d)max-D(d)min=ES-EI=es-ei 尺寸的精度设计尺寸公差配合与检 测
3.1.2 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 7) 尺寸公差带图:零线(zero line)+公差带
– 公差带(tolerance zone):公差带图中,上下偏差之间 的区域。
第三章 尺寸精度设计
尺寸的精度设计尺寸公差配合与检 测
第三章 尺寸精度设计
• 3.1 有关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3.1.1 有关孔、轴的定义 – 3.1.2 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 3.1.3 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 3.2 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简介
– 3.2.1 配合制(fit system) – 3.2.2 标准公差(standard tolerance)系列 – 3.2.3 基本偏差系列

尺寸的精度设计尺寸公差配合与检 测
3.1.2 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 解:
– ES=Dmax – D =25.021 – 25=+0.021mm
– EI = Dmin – D =25.000 – 25=0
– es =dmax – d =24.993 – 25= –0.007mm
– Ei =dmin – d = 24.980 – 25= –0.020mm
– 极限偏差: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limits of deviations)
– 最大值——上偏差(upper deviation),用ES(孔)或es(轴) 表示;
– 最小值——下偏差(lower deviation),用EI(孔)或ei(轴) 表示。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尺寸公差计算方法尺寸公差是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零件尺寸进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尺寸公差的计算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尺寸公差计算方法。

一、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公差计算最大材料条件是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零件的尺寸达到允许的最大值。

在最大材料条件下,尺寸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零件的最大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在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

2. 确定零件的最小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在最小材料条件下的尺寸。

3. 计算公差: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尺寸公差等于最大尺寸减去最小尺寸。

二、配合公差计算方法配合公差是指在装配过程中,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

配合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装配要求,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

2. 确定上偏差和下偏差:根据零件的配合要求,确定零件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3. 计算公差:配合公差等于上偏差减去下偏差。

三、累积公差计算方法累积公差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多个零件之间的尺寸公差的累积效应。

累积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

2. 确定零件的装配顺序:根据零件的装配顺序,确定每个零件的装配位置。

3. 计算公差累积:根据零件的装配顺序,计算每个零件之间尺寸公差的累积效应。

四、统计公差计算方法统计公差是指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公差。

统计公差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进行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得到实际测量数据。

2. 统计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3. 计算公差:根据统计指标,计算出适用于该零件的公差范围。

尺寸公差的计算方法因不同的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最大材料条件、配合公差、累积公差和统计公差是常用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2.尺寸链的分类 装配尺寸链按照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长度尺寸
链、角度尺寸链;按几何特征和所处的空间位置可分
为线性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按尺寸应 用类型可分为零件尺寸链、装配尺寸链(见图3-1)和 工艺尺寸链(见图3-2)。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1.3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中间计算
中间计算是反计算的一种特例。它一般用在基准换 算和工序尺寸计算等工艺设计中,零件加工过程中,往 往所选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则应根 据工艺要求改变零件图的标注,此时须进行基准换算, 求出加工时所需工序尺寸。 例 3-3 (见P97)略。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2
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完全互换法也叫极值法、极大极小法,即从尺寸链各环
的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出发。进行尺寸链计算,不考虑各环 实际尺寸的分布情况。
3.2.1
基本公式
设尺寸链的组成环数为m,其中有n个增环,Ai为组成环的基本尺寸, 对于直线尺寸链有如下计算公式。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尺寸链线图的建立
正确建立和描述尺寸链是进行尺寸链综合精度分析
1.建立尺寸链
计算的基础。建立装配尺寸链时,应了解零件的装配关 系、装配方法及装配性能要求;建立工艺尺寸链时,应 了解零、部件的设计要求及其制造工艺过程。同一零件
的不同工艺过程所形成的尺寸链是不同的。
(1)正确地确定封闭环。 (2)正确地确定组成环。
3.3
用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
大数互换法也叫概率法。生产实践和大量统计资料表明,
在大量生产且工艺过程稳定的情况下,各组成环的实际尺寸 趋近公差带中间的概率大,出现在极限值的概率小,增环与
减环以相反极限值形成封闭环的概率就更小。采用概率法,
不是在全部产品中,而是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不需要 挑选或修配,就能满足封闭环的公差要求,即保证大数互换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2.反计算 求各组成环的偏差。 设计计算是根据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组成环的基本 尺寸,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最后再进行校 核计算。具体分配各组成环的公差时,可采用等公差法 或等精度法。 (1)等公差法。当各环的基本尺寸相差不大时,可将 封闭环的公差T0平均分配给各组成环。如果需要,可在 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这种方法叫等公差法,即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2.查找组成环
查找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时,先从封闭环的任意一 端开始,找相邻零件的尺寸,然后再找与第一个零件相 邻的第二个零件的尺寸,这样一环接一环,直到封闭环 的另一端为止,从而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例如,图3-3所示的车床主轴轴线与尾架轴线高度差 的允许值A0是装配技术要求,为封闭环。组成环可从尾 架顶尖开始査找,经过尾架顶尖轴线到底面的高度A3、 与床面相连的底板的厚度A2、床面到主轴轴线的距离A1, 最后回到封闭环。其中A1、A2和A3均为组成环。 图3-3 车床顶尖高度尺寸链
0

i 1
2 i
(3-10)
如果组成环的实际尺寸都按正态分布,且分布范围与 公差宽度一致,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如图6-7所 示,则封闭环的尺寸也按正态分布,各环公差与标准偏差 的关系如下。 T0 = 6 0
Ti=6i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将此关系代入公式(3-10)得
T0
a
i
i 1
m
(3-9)
计算出a后,按标准查取与之相近的公差等级系数, 进而査表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确 定方法是先留一个组成环作为调整环,其余各组成环的 极限偏差按入体原则确定,即包容尺寸的基本偏差为H, 被包容尺寸的基本偏差为h,一般长度尺寸用js。 进行公差设计计算时,最后必须进行校核,以保证 设计的正确性。 例 3-2(见P95)略。
T0
2 T i i 1 m
(3-11)
即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图3-7 组成环尺寸Fra bibliotek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2.封闭环的中间偏差 封闭环的中间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中间偏差之和减 去所有减环的中间偏差之和,即
Δ0 Δz
z =1 n j n 1

m
n m 0 max
A0 min Az min
z 1
z 1 n
z max
j n 1 m
j min
3.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 减环下偏差之和;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下偏差之 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
ES0 ESz
z 1
n
性。
采用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封闭环的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与完全互换法相同,所不同的是公差和极限偏差的计算。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3.1 基本公式 设尺寸链的组成环数为m,其中n个增环,m−n个减环, A0为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i为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则对于 直线尺寸链有下面的公式。 1.封闭环的公差 根据概率论关于独立随机变量合成规则,各组成环 (独立随机变量)的标准偏差i与封闭环的标准偏差0的 关系为 m
图3-1 图3-2 装配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1.2 尺寸链的组成和分类 1.尺寸链的组成
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环。尺寸链的环分为封闭环和组 成环。 (1)封闭环。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那个尺寸称封闭环。 封闭环是尺寸链中唯一的特殊环,一般以字母加下标“0”表示,如A0、 B0等。如图3-1中的尺寸A0就是封闭环。 (2)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称组成环。同一尺寸 链中的组成环一般以同一字母加下标1,2,3,…”表示,如A1、A2… 根据它们对封闭环影响的不同,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① 增环。与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即当该组成环尺寸增大 (减小)而其他组成环不变时,封闭环的尺寸也随之增大(减小)。 ② 减环。与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即当该组成环尺寸增大 (减小)而其他组成环不变时,封闭环的尺寸却随之减小(增大)。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画尺寸链线图 为了清楚地表达尺寸链的组成,只须将尺寸链中各尺 寸依次画出,形成封闭的图形即可,这样的图形称为尺寸 链线图,如图3-3(b)所示。画出装配尺寸链图后,要判别 组成环的性质。判别组成环性质的方法有两种:定义法和 箭头法。 定义法:当组成环尺寸增大(减小)时,封闭环尺寸也随 之同向增大(减小),则该组成环为增环;反之,则该组 成环为减环。 箭头法:在尺寸链线图中,用带单箭头的线段表示各环, 箭头仅表示査找尺寸链组成环的方向。与封闭环箭头方向 相同的环为减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的环为增环。在 图3-3(b)中,用箭头法判断A1为减环,A2、A3为增环。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尺寸公差设计
3.1
3.2
概述
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3.3
3.4
用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
用其它方法解装配尺寸链
3.5
思考题与练习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1 概述
3.1.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的结构尺寸总存在着一些相互联系, 这些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
公差单位i的值
> 18~ 30 1.31 > 30~ 50 1.56 > 50~ 80 1.86 > 80~ 120 1.17 > 120~ 180 2.52 > 180~ 250 1.90 > 250~ 315 3.23 > 315~ 400 3.54 > 400~ 500 3.89
0.54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由式(3-6)可得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1.4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分析计算尺寸链是为了正确合理地确定尺寸链中
各环的尺寸和精度,计算尺寸链的方法通常有以下3 种。
(1)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封闭环
的极限尺寸。 用于校核验算 。 (2)反计算。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各组成环的 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用于设计上 。 (3)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的极限尺 寸,求某一组成环的极限尺寸。用于加工工艺上。 反计算和中间计算通常称为设计计算。
重要的环作为封闭环,而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装配
的最终要求。为了减小封闭环的公差,应尽量减少尺寸链 的环数,这就是在设计中应遵守的最短尺寸链原则。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3.2.2 尺寸链的计算
1.正计算
例 3-1 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偏差。如图3-4 (a)所示,先加工A1=50±0.2,A2=35±0.1, 求尺寸A0及其偏差。 解:(1)确定封闭环为A0。确定组成环并画 尺寸链线图,如图3-4(b)所示。判断A1= 50±0.2为增环,A2=35±0.1为减环。 (2)按式(3-1)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0 =A1−A2 = 50−35 = 15(mm)。 (3)按式(3-4)和式(3-5)计算封闭环的 极限偏差: ES0=ES1−EI2 = [ + 0.2− (−0.1) ] = +0.3(mm); EI0=EI1−ES2=[−0.2− (+0.1) ]= −0.3(mm)。 即封闭环的尺寸为15mm ± 0.3mm。 图3-4 车床顶尖高度尺寸链
称为尺寸链。
尺寸链具有两个特性。 (1)封闭性。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按一定顺序构成一个封
闭系统。
(2)相关性。其中一个尺寸变动将影响其他尺寸变动。
第3章 尺寸公差设计-尺寸链
例如,图3-1的孔和轴零件的装配过程,其间隙(过盈) A0的大小由孔径A1和轴径A2所决定,即A0 = A1−A2。这些尺 寸组合A1、A2和A0就是一个尺寸链。又如,图3-2所示的零 件,先后按A1、A2加工,则尺寸A0由A1和A2所确定,即 A0 = A1−A2。这样,尺寸A1、A2和A0也形成一个尺寸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