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原文和译文

合集下载

强项令文言文翻译酷吏

强项令文言文翻译酷吏

昔者,酷吏横行,天下震恐。

所谓酷吏,者,严刑峻法,不畏权势,敢于执法,不畏死也。

其人,或雄才大略,或刚毅果断,或威严雄健,或铁面无私。

然酷吏之行事,多矫枉过正,严刑峻法,虽一时权宜,而长远之患,亦不可忽视。

酷吏之所以称酷,以其用法之严也。

古有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然酷吏则不然,凡所犯者,不论贵贱,皆严惩不贷。

其法严苛,使人望而生畏,不敢犯法。

然严法之弊,亦显而易见。

严法之下,民不敢言,官不敢报,以致积怨成疾,终成祸患。

酷吏之所以称酷,以其手段之毒也。

或以酷刑逼供,或以私怨陷害,或以严法勒索,无所不用其极。

其行径之毒,令人发指。

然毒手段之弊,亦不可谓小。

毒手段之下,人性失丧,道德沦丧,国将不国。

酷吏之所以称酷,以其心肠之硬也。

酷吏者,心肠硬如铁石,不畏生死,不惧权势。

其人如狼似虎,凶狠残暴,令人胆寒。

然心肠之硬,亦有其弊。

心肠硬之下,人情淡漠,亲情疏远,友道不存。

然酷吏亦有其强项。

强项者,刚毅果断,不畏权势,敢于执法,不畏死也。

酷吏之所以能称霸一时,正因其强项。

强项之下,不畏权势,敢于执法,虽严法酷刑,亦能令天下震慑。

然强项之弊,亦不可谓无。

强项之下,积怨成疾,终成祸患。

夫酷吏之强项,实为国家之害。

盖酷吏之行,虽一时权宜,而长远之患,亦不可忽视。

严法之下,民不敢言,官不敢报,以致积怨成疾,终成祸患。

毒手段之下,人性失丧,道德沦丧,国将不国。

心肠硬之下,人情淡漠,亲情疏远,友道不存。

是以,酷吏之强项,实为国家之害。

吾人当以此为鉴,警惕酷吏之强项。

治国之道,在于宽严相济,赏罚分明。

严法不可失,人情亦不可弃。

唯宽严相济,赏罚分明,方能国泰民安。

酷吏之强项,实为国家之害,吾人宜深以为戒。

夫酷吏者,如疾风骤雨,虽一时权宜,而长远之患,亦不可忽视。

吾人宜以史为鉴,勿使酷吏之强项,再兴于世。

治国之道,在于宽严相济,赏罚分明。

宽以待民,严以治官,方能天下太平。

强项令的原文和翻译

强项令的原文和翻译

强项令的原文和翻译强项令指东汉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

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匿于主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强项令的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原文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二、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终究不肯就范。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最新范文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最新范文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强项令董宣文言文翻译

强项令董宣文言文翻译

强项令董宣文言文翻译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恳请得自杀未遂。

即以头击楹,流泪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并使崇跪拜谢主,宣不从,弱并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敢翻飞。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无法行及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而令出来!获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入贡者临视,唯见布扁枝尸,妻子对大哭,存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坐。

帝伤之,曰:董宣清正廉洁,死去无之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获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9.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5分)①大言数主之失掉②即以头击楹,流泪被面③宣悉以班诸吏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

⑤将何以理天下乎二、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由就是拳击权贵,莫不震栗。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21、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锣不鸣董太少元显恭,运用了什么描绘?充分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3分后)参考答案:(三)强项而令19、①数:列举②被:盖,覆盖③悉:全,都④乃于是⑤以:凭20、(1)从此抓取压制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谁不惧怕得颤抖。

(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21、侧面描绘,不惧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9、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后特征为洛阳而令 ( 特例征召入伍) ⑵大言数主之失掉 ( 列出 )⑶宣悉以班诸吏 ( 分发) ⑷莫不震栗 ( 害怕得发抖 )10、译者以下句子。

(3分后)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译作: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荡家奴枪杀百姓,将拎什么去环境治理天下呢?1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请问:①即以头击楹,流泪被面。

强项令董宣翻译

强项令董宣翻译

强项令董宣翻译【强项令董宣前言】《强项令董宣》讲述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仆人杀人后藏匿在湖阳公主家,董宣乘公主外出的机会将这个仆人正法。

湖阳公主企图借弟弟光武帝的威势压倒董宣,可董宣不买账,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坚持原则,不肯违心认错,被光武帝封为“强项令”。

【强项令董宣原文】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椽。

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

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

青州(牧)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

及当出刑,官属县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

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

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

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

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禽奸贼,故辱斯任。

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喜等闻,惧,即时降散。

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侯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初三上学期语文《强项令》翻译和注释【牢记】

初三上学期语文《强项令》翻译和注释【牢记】

初三上学期语文《强项令》翻译和注释【牢记】(1)[陈留圉人]陈留郡圉地人。

陈留,汉代郡名,在今河南开封。

圉(yǔ),地名。

在今河南杞县。

(2)[征]征召。

(3)[湖阳公主]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

(4)[苍头]奴仆的通称。

(5)[主]公主的简称,这里指湖阳公主。

(6)[骖乘(cānsheng)]陪乘。

(7)[夏门亭]指夏门外的万寿亭。

夏门,洛阳城北面的门。

(8)[驻车叩马]拦住车马。

驻,停留。

叩,拉住,勒住。

(9)[大言数主之失]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

大言,大声说。

数(shǔ),列举(罪状或过失)。

(10)[格杀]打死。

格,击打。

(11)[帝]指汉光武帝刘秀。

(12)[箠杀]用鞭子打死。

箠(chui),行刑的鞭子或棍子。

(13)[中兴]复兴。

这里指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恢复了刘汉的统治。

(14)[良人]平民,百姓。

(15)[理]治理。

(16)[楹(ying)]柱子。

(17)[被]通“披”,盖,覆盖。

(18)[小黄门]汉代低于黄门侍郎以及的宦官。

后泛指宦官。

(19)[谢主]向公主谢罪。

谢,认错。

(20)[顿]叩头。

(21)[据]按,撑。

(22)[文叔]汉光武帝刘秀的字。

(23)[白衣]平民,百姓。

(24)[臧亡匿死]藏匿逃亡犯和死刑犯。

臧(cang),藏匿。

现在写作“藏”。

(25)[威不能行一令乎]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行,施行,施加。

(26)[敕(chi)](皇帝)命令。

(27)[强项令]硬脖子县令,指董宣。

强,硬。

项,脖子。

强项,指不肯随便向人低头。

强项令是刘秀赐给董宣的称号。

(28)[悉]全,全部。

(29)[班]通“颁”,分发。

(30)[搏击]捕捉打击。

(31)[震栗]害怕的发抖。

栗,发抖。

(32)[枹鼓不鸣]意思是没人击鼓鸣冤。

枹(fu),鼓槌。

(33)[临视]察看,视察。

临,居上视下。

(34)[妻子]妻子和儿子。

(35)[二千石]年俸二千石粮食。

古代官俸的计量单位。

(36)[艾绶]系印纽的绿色丝带,二千石以上官员用。

强项令节选文言文翻译

强项令节选文言文翻译

原文:强项令者,汉光武时人也。

其人刚直,不屈不挠,故号强项令。

光武闻其名,欲试其才,乃召见之。

问曰:“子何为而得此名?”对曰:“臣性刚直,不曲意从人,故号为强项令。

”光武笑曰:“善哉!吾闻刚直者必刚毅,子果刚毅也。

”于是光武命其试职,欲观其才。

令其治狱,强项令不挠不屈,案法断刑,无枉纵之私。

光武大悦,曰:“真刚毅之才也!吾用子矣。

”遂用为县令,以治县有方,政绩显著,百姓称颂。

强项令闻之,自喜曰:“吾得用吾所长,政事必有所成。

”于是励精图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县中之事,无不严加考校,政事井井有条。

县令之政,威严而不失仁慈,百姓安居乐业。

一日,光武遣使至县,察其政绩。

使者至,强项令迎之,礼遇甚厚。

使者观其县治,见百姓安居乐业,皆曰:“此县令真贤也。

”使者还报光武,光武闻之大悦,曰:“强项令果非虚名也。

”强项令在县令任上,勤政爱民,政绩卓著。

光武闻之,欲进一步考察其才能,遂升迁其为郡守。

强项令到任后,治理郡事,依然刚正不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郡中百姓,皆安居乐业,政通人和。

时值边境有乱,敌军侵犯。

强项令闻之,立刻召集郡中将领,商议对策。

他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率领将士,奋力抵抗。

在强项令的带领下,郡中军队士气大增,敌军败退。

光武闻之大喜,封强项令为将军,赐予爵位。

强项令得此殊荣,更加勤勉治国,为民造福。

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曲意逢迎,不偏不倚,以公正之心治理国家。

在强项令的治理下,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译文:强项令,是汉光武帝时期的人物。

这个人性格刚直,不屈不挠,因此被称为强项令。

光武帝听说他的名字,想要考验他的才能,于是召见了他。

问道:“你为何得到这个称号?”他回答说:“臣性刚直,不曲意迎合他人,所以被称为强项令。

”光武帝笑着说:“好!我听说刚直的人必定刚毅,你果然是刚毅之人。

”于是光武帝命令他试职,想要观察他的才能。

让他负责审理案件,强项令不屈不挠,依法断案,没有偏袒纵容的私心。

光武帝非常高兴,说:“真是刚毅之才!我要用你了。

强项令董项文言文翻译

强项令董项文言文翻译

董宣,字少平,东汉人。

性刚直,善断决。

为洛阳令时,有豪族张敬者,家富势大,为恶不悛。

宣察其奸,收捕之,欲加其罪。

敬党与知宣将至,乃怀金十斤,往谢宣。

宣不受,曰:“贫贱,我固所欲也;富贵,汝不能移我。

”遂斩敬,悬首洛阳城门,威震百姓。

后宣迁河南尹,有百姓陈元者,为县吏所冤,诬以盗贼。

宣闻之,立召县吏,诘问其事。

吏惧,不能对。

宣怒,命杖杀之。

元得白,感激宣,誓报其德。

宣在官,常以法自守,不挠于权贵。

时有大将军梁冀,权倾朝野,宣虽尊其位,而不畏其势。

冀尝欲见宣,宣辞以疾。

冀怒,遣刺客往杀之。

宣觉,匿民间,冀终不得害。

宣性刚直,不曲意逢迎,故人皆畏之。

时人有语曰:“宁为董宣死,不为梁冀生。

”宣闻之,曰:“吾生为忠臣,死为烈鬼,有何惧哉!”宣居官数十年,清正廉洁,百姓爱戴。

及宣卒,洛阳人士无不痛哭流涕。

汉桓帝闻之,乃赠宣谥曰“刚毅”。

译文:董宣,字少平,东汉时期的人物。

性格刚直,擅长断案决断。

担任洛阳令时,有一位名叫张敬的豪族,家财万贯,势力庞大,作恶多端,毫无悔改之意。

董宣察觉他的罪行,将其逮捕,准备对他进行惩罚。

张敬的党羽知道董宣即将到来,于是带着十斤黄金前来贿赂董宣。

董宣不接受,说:“我固然愿意过贫贱的生活;但是富贵,你却无法改变我的志向。

”于是斩杀了张敬,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洛阳城门上,威慑了百姓。

后来,董宣升任河南尹,有一位名叫陈元的百姓,被县吏冤枉,被诬陷为盗贼。

董宣听闻此事,立即召见县吏,质问他事情的真相。

县吏害怕,无法回答。

董宣愤怒,命令杖杀县吏。

陈元得以昭雪,对董宣感激涕零,发誓要报答他的恩情。

董宣在官场上,始终以法律自守,不向权贵低头。

当时有大将军梁冀,权势倾覆朝野,董宣虽然尊敬他的职位,但并不畏惧他的权势。

梁冀曾想见董宣,董宣以生病为由推辞。

梁冀愤怒,派遣刺客前往杀害董宣。

董宣察觉到刺客的意图,躲藏在民间,梁冀最终未能得逞。

董宣性格刚直,不曲意逢迎,因此人人敬畏。

当时有人传言:“宁愿为董宣而死,不愿为梁冀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项令
南朝宋范晔
1.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
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帝曰:“欲何言?”
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
10.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11.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
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16.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宣悉以班诸吏。

董宣把钱全都分给了手下的众官吏。

19.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0.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京城称董宣为“卧虎”。

人们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21.在县五年。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

22.年七十四,卒于官。

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

23.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24.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


25.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因为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安葬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