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深度解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1991.12.10•【文号】高检发刑字[1991]121号•【施行日期】1991.12.10•【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检察机关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02年2月25日实施日期:2002年2月25日)废止(原因:该细则中的相关内容已在1999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作出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1991年12月10日高检发刑字〔1991〕121号)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业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七十次会议原则通过,现印发试行,在试行中遇有什么问题,请随时报告我院。
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1991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七十次会议原则通过)第一章通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的实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刑事检察工作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专门业务,其任务是:履行侦查监督、审判监督职责,追究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国家刑事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刑事检察工作必须遵守下列原则:(一)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受其他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二)忠实于事实真象,忠实于法律,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三)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五)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负责人就发布涉民生控告申诉检察典型案例(第一批)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负责人就发布涉民生控告申诉检察典型案例(第一批)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4.06.07•【分类】问答正文民生无小事履职见担当高质效办好涉民生控告申诉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负责人就发布涉民生控告申诉检察典型案例(第一批)答记者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最高检近日印发第一批涉民生控告申诉检察典型案例。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最高检发布涉民生控告申诉检察典型案例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这批案例有何特点?答:今年1月,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着力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月,最高检印发《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就业、食药、社保、住房、养老、环保等民生热点以及劳动者、消费者、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聚焦一个地区、一类人群、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等突出民生问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
第十检察厅专门印发《关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贯彻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六项推进措施”,强调充分发挥控告申诉检察职能,积极主动找准落实检察为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集中力量办好各类涉民生控告申诉案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中更好落地见效。
各地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积极行动,把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务实举措,作为贯彻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的有力抓手,作为深入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推进,取得初步成效,并涌现了一批办理效果较好的涉民生控告申诉检察案件。
司法救助工作细则

司法救助工作细则----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司法救助工作细则内容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根据《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
第三条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辅助性救助。
对同一案件的同一当事人只救助一次,其他办案机关已经予以救助的,人民检察院不再救助。
对于通过诉讼能够获得赔偿、补偿的,应当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二)公正救助。
严格把握救助标准和条件,兼顾当事人实际情况和同类案件救助数额,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
(三)及时救助。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依据职权及时提供救助。
(四)属地救助。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由办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负责救助。
第四条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承担下列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职责:(一)主动了解当事人受不法侵害造成损失的情况及生活困难情况,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告知其可以提出救助申请;(二)根据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审查国家司法救助申请的需要,提供案件有关情况及案件材料;(三)将本院作出的国家司法救助决定书随案卷移送其他办案机关。
第五条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承担下列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职责:(一)受理、审查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二)提出国家司法救助审查意见并报请审批;(三)发放救助金;(四)国家司法救助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六条人民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部门承担下列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职责:(一)编制和上报本院国家司法救助资金年度预算;(二)向财政部门申请核拨国家司法救助金;(三)监督国家司法救助资金的使用;(四)协同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发放救助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十八批指导性案例解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十八批指导性案例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十八批指导性案例解读作者:阚林、兰楠、刘小艳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2021年4月1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四次会议决定,最高检围绕民事执行监督主题发布了第二十八批指导性案例,包括江苏某银行申请执行监督案、湖北某房地产公司申请执行监督案、黑龙江何某申请执行监督案共三件指导性案例。
为促进指导性案例的理解与适用,现就案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指导要点进行解读。
一、发布第二十八批指导性案例的背景和意义(一)发布背景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2016年,为促进法院依法执行、规范检察机关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活动,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了《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事执行监督原则、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等问题予以明确。
2020年7月,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全国执行与法律监督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就“全国执行与法律监督工作平台”建设、加强协作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等内容作出相关规定。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认真履行民事执行监督职能,全面加强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力求在破解“执行难”“执行乱”中与法院形成合力,做到监督与支持并重,依法办理了一批典型案件,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结民事执行监督案件48620件,提出检察建议37427件,法院同期采纳36754件。
但民事执行检察工作也存在配套规定不足、监督质效不高、各地工作不平衡、人员力量与监督职能不匹配等问题。
此次制发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指导性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依法办理执行监督案件提供办案指引,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湖南司法救助的条件和范围

湖南司法救助的条件和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湖南省司法救助是指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对因家庭贫困、生病、遭遇意外等特殊情况下无力行使诉讼权利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法律援助、代理、代为履行法律义务和其他法律援助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
湖南省司法救助旨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司法效率,构建和谐社会。
一、湖南司法救助的条件和范围1.条件:(1)家庭贫困:指无劳动能力或者劳动能力较差的困难群体,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生病、伤残或生活困难:指因疾病、伤残、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无法自行承担诉讼费用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面临困境:以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援助有利于实现公正裁判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条件。
2.范围:(1)刑事司法救助:包括被告人、私诉人、被害人等在刑事诉讼中需提供资金和法律援助的各类当事人。
(2)民事司法救助:包括当事人在涉及生命健康、财产、人身自由等重大事项上无力自行承担法律费用的各类当事人。
(3)行政司法救助:包括受行政行为侵犯权利、被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等需要法律援助的各类当事人。
二、湖南司法救助的实施机构和程序1.实施机构:湖南省司法厅负责具体管理实施司法救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为司法救助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
2.程序:(1)申请:当事人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有关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司法救助,并提交相应的材料和证据。
(2)审核:司法行政机关接到申请后,进行审核,核实当事人的困难情况,确定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
(3)决定:经审核确认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司法救助决定,明确救助范围和救助方式。
(4)执行: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决定的内容和要求,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代理、代为履行法律义务等服务,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湖南司法救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救助是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缓解其经济困难,增强其诉讼平等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司法救助规范性文件新闻发布会

司法救助规范性文件新闻发布会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9.02.26•【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司法救助规范性文件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主任刘竹梅(2019年2月26日)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程序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文书样式(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三个司法文件。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的制度和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障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中央政法委作为该项改革任务的牵头单位,曾于2014年初联合财政部、我院、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中政委〔2014〕3号),将改革目标确定为“实现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司法救助的对象、范围、方式、标准、程序、资金保障、审批权运行等内容,但部分内容比较原则。
我院作为该项改革的主要参与单位,院党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以期将中央精神落到实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其中,2014年2月的会议,将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为“救助案件司法化、救助制度法治化”,并纳入“四五司改纲要”一体推进。
2016年4月的会议,专门听取了本院赔偿委员会办公室(司法救助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改革情况的汇报,并讨论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法发〔2016〕16号),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的概念、功能、重点和工作机构,确立了统一立案和处理机制,完善了救助公开和监督机制等,对于加强和规范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11月的会议,传达了中央政法委《关于近年来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了赔偿办《关于近年来人民法院系统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情况的专题报告》,要求“进一步推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规范化进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出台系列配套规范文件”。
【必修三必刷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解析版)

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51.(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辽宁省表决通过了《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该《条例》共7章49条,就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严厉追究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为更好保护知识产权()①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定程序制定基本法律,推进科学立法②行政机关要带头依法执政,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严格执法③司法机关通过程序公正,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推进公正司法④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依法治国长期性基础工作,推进全民守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①: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依法定程序制定地方性法规,全国人大才有权制定基本法律,故①错误。
②:行政机关要带头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故②错误。
③:司法机关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故③正确。
④:全民普法守法作为依法治国长期性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守法,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2.(2022·青海西宁·一模)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交出了一份法治中国建设的成绩单。
以下对“两高成绩单”解读对应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交出了一份法治中国建设的成绩单,因为价值追求是人民中心,所以要回应关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追求公平正义,所以要公正司法,定分止争化解矛盾,①②符合题意。
③:权责统一强调的是要依法行使职权,而不是民主协商,法治德治相得益彰,③错误。
④: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没有立法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53.(2022·北京·模拟预测)南四湖流域位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多头管”“交叉管”“无人管”现象并存,一些企业和个人在不同水域“打游击”,持续实施污染环境行为。
控告申诉业务竞赛题(含答案)

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内容,不属于控告申诉检察职责的是(C)。
A.办理不服检察院刑事诉讼终结处理决定的申诉案件B.办理不服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的申诉案件C.办理不服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违法行为的申诉案件D.办理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案件2.下列不服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决定的申诉,根据检察机关内部职责分工,属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管辖的是(C)。
A.不服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补充侦查而作出的不批捕决定B.不服因构成犯罪但没有逮捕必要而作出的不批捕决定C.不服因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情形而作出的不批捕决定D.不服因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适宜羁押而作出的不批捕决定3.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并已执行,其亲属不服。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人员中可以提出刑事申诉的是(C)。
A.王某60岁的堂兄B.王某20岁的养女C.王某10岁的儿子D.王某的辩护律师4.根据规定,控申部门接收的刑事申诉案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予以处理并告知申诉人,受理后多长时间内作出审查结案或者移送刑检部门办理的决定?(D)A.3日,1个月B.7个工作日,2个月C.3个工作日,2个月D. 7个工作日,3个月5.李某因故意伤害王某,被T市J县检察院作不起诉处理,李某不服,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7日内向T市J县检察院提出申诉。
J县检察院处理正确的是(A)。
A.应当立案复查B.应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复查C.应当告知李某向T市检察院申诉D.应当将申诉材料连同案卷一并报送T市检察院处理6.检察院对被不起诉人李某不服不起诉决定申诉经复查,维持了原不起诉决定,现需要制作法律文书送达李某。
该法律文书是(A)。
A.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B.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C.刑事申诉复查结果通知书D.刑事申诉复查通知书7.地方各级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对不服同级法院生效裁判的申诉复查后,认为需要抗诉的,应当(D)。
A.直接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B.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C.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未被采纳的,可以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深度解读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切实做好司法办案过程中对困难群众的救助,进一步规范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颁布了《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下称《救助细则》)。
《救助细则》如何体现检察特色,又有哪些亮点,检察机关如何正确贯彻执行?记者就相关问题专门采访了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负责人。
如何把握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的“度”?国家司法救助不是国家赔偿,要防止其诉讼化和信访化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当前司法实践中,一些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权案件,因案件无法侦破、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致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得不到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不断增多。
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2014年1月,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为各地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
“深入贯彻《意见》,推进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亟待检察机关结合实际工作细化相关程序和机制。
对此,《救助细则》适时颁布。
”刑事申诉检察厅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如何准确定位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针对这一问题,该负责人指出,检察机关在司法办案过程中开展国家司法救助,不同于社会救助。
检察机关应当妥善处理监督职能与国家司法救助的关系,注意防止将其诉讼化和信访化,切实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公平救助、及时救助。
“辅助性是准确理解国家司法救助的一个关键,对把握好国家司法救助的‘度’,公正合理地进行救助,具有重要意义。
”该负责人解释说,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首先,必须在司法办案过程中进行,不能脱离办案职能和办案环节单纯开展救助。
其次,国家司法救助是运用国家权力和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采取的救济帮扶措施,本质上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不是国家赔偿,也不是国家代位进行民事赔偿。
再次,国家司法救助是临时性社会保障措施,其前提是有关刑事案件或者民事侵权案件的发生,且当事人受不法侵害导致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其目的是帮助当事人摆脱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
同时,国家司法救助是直接针对案件的被害人采取的一次性救助,不针对同一对象长期适用或者多次反复进行,不取代社会保障。
哪类案件被害人可向检察院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救助对象有限,民事侵权案件中单纯财产损失不在救助范围内记者注意到,《救助细则》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对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和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第7条规定了应当予以救助的七类具体情形,第8条规定了一般不予救助的六种情形。
“救助的对象应当是部分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或者部分民事侵权案件的受害人,不在《意见》和《救助细则》明确规定的受害情形之列的,不属于救助的对象。
”刑事申诉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说,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对象具有有限性,民事侵权案件如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案件只限于人身伤害,单纯的财产损失不在救助范围内。
据了解,在工作分工方面,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和范围有别于其他政法机关。
比如,《意见》规定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当事人申请救助的,应当向法院提出。
“对这类案件的裁判结果无异议,仅向检察机关申请救助的,检察机关不予受理。
”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根据《意见》,涉法涉诉信访人,其诉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过法律途径难以解决,且生活困难,愿意接受国家司法救助后息诉息访的,可参照执行。
但实践中,有些地方为了减轻办案压力、化解矛盾,将救助的重点倾向信访人,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反而得不到救助,背离了司法救助制度的初衷。
为了纠正信访化偏向,《救助细则》没有涉及涉法涉诉信访人的救助问题。
国家司法救助是不是意味着给钱就行?资金救助的同时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援助、诉讼救济等手段根据《救助细则》第9条的规定,国家司法救助的主要方式是向救助申请人发放救助金,使其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能够摆脱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防止将救助工作简单化,简单给钱了事。
”刑事申诉检察厅负责人强调,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要恪守真诚救助精神,全面了解救助申请人面临的实际困难,深入调查核实,增强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效性,切实做到雪中送炭、扶危济困。
要注意在救助工作中加强思想疏导和宣传教育,综合运用法律援助、诉讼救济等手段,切实优化救助工作效果。
同时,要注意将司法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衔接,救助申请人接受国家司法救助后仍然生活困难的,检察院应当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予以社会救助。
如何确保各地司法救助标准公平公正?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执行相同救助标准救助标准是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重要因素,明确救助标准是该制度得以规范统一实施的前提。
记者注意到,《意见》对救助标准问题设定了一个弹性较大的操作空间,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具体标准,以案件管辖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一般不超过三十六个月的工资总额。
刑事申诉检察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研究制定《救助细则》过程中,不少地方反映,如果将案件管辖地理解为办理案件的检察院所在的县、市,则案件管辖地随着诉讼程序的推进会不断变动,相应的平均工资标准也会处于变动状态,导致无法执行。
另外,有的县、市不公布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标准,国家司法救助无标准可循。
为了增强可操作性,《救助细则》将案件管辖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明确为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本省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根据已经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尚未公布的,以公布的最近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准。
“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执行相同、确定的救助标准,更有利于实现救助的公平公正。
”该负责人表示。
•合同附随义务的含义_合同附随义务的特征/ht/808901.html•违约金的定义_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是什么/ht/808900.html•签合同时违约金如何约定/ht/808899.html•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如何处理_如何确定违约金计算标准/ht/808898.html•违约责任实际损失 /ht/808897.html •什么是居间人_如何区分居间人和经纪人/ht/808896.html•建设工程合同的内容_如何防范建设工程合同的风险/ht/808895.html•旅游纠纷行政处理规定(2018)有哪些内容/ht/808894.html•“定金”错写成“订金”一字之差权益无保障/ht/808893.html•什么是发包人_怎样认定发包方的责任/ht/808892.html•什么是不安抗辩权_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有哪些/ht/808891.html•天津融资租赁公司注册程序是怎么样的/ht/808890.html•购房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时是否可以请求法院变更合同或者撤销合同 /ht/808889.html•保证人如何行使追偿权_保证人行使追偿权的范围/ht/808888.html•如何行使撤销权_行使撤销权有什么效力/ht/808887.html•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有什么义务_受委托人有什么义务/ht/808886.html•旅游合同纠纷解决方案有哪些/ht/808885.html•签订预售合同能换房吗/ht/808884.html•破产企业的哪些行为可撤销_申请撤销权的情况有哪些/ht/808883.html•合同期满后违约责任是什么样子的/ht/808882.html•抗辩权的特点有哪些_如何限制抗辩权的行使/ht/808881.html•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吗/ht/808880.html•什么是非定期行为_非定期行为的合同如何解除/ht/808879.html•撤销权的消灭一年和五年有什么区别/ht/808878.html•什么是表见代理_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ht/808877.html•格式合同的法律风险_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况是什么/ht/808876.html•当事人约定违约金应注意什么问题/ht/808875.html•什么是违约金_什么情形下可以调整违约金数额/ht/808874.html•哪些事由可以令赠与合同终止_赠与合同可以附义务吗/ht/808873.html•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判决书是什么样的/ht/808872.html•如何区分违约金与赔偿金_怎样处理违约金与损害赔偿/ht/808871.html•旅游纠纷案例,该如何维权/ht/808870.html•旅游消费者可以索赔的情形有哪些/ht/808869.html•如何区分预付款和定金_如何区分违约金与定金/ht/808868.html•什么是约定损害赔偿_如何理解法定损害赔偿/ht/808867.html•什么是无名合同_无名合同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ht/808866.html•违约责任的承保原则是什么样子的/ht/808865.html•建筑工程机械租赁合同范文/ht/808864.html•定金合同成立需满足哪些条件_定金罚则应如何适用/ht/808863.html•保证合同是指什么_保证合同的内容有哪些/ht/808862.html•租赁合同的形式_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如何确定/ht/808861.html•一般合同纠纷案件多久宣判/ht/808860.html•保管人能否使用保管物_保管人私自出卖保管物怎么办/ht/808859.html•二建违约责任种类 /ht/808858.html •什么是违约金_如何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ht/808857.html•房屋居间合同代签 /ht/808856.html •赠与的任意撤销条件是什么_赠与的法定撤销条件是什么/ht/808855.html•在哪些情况下一方可变更合同/ht/808854.html•什么是赠与合同_赠与合同双方当事人有何权利义务/ht/808853.html•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ht/808852.html•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_违约金与定金罚则能并用吗/ht/808851.html•什么是定金罚则_违约金责任和定金罚则能否并用/ht/808850.html•哪些情形构成合同变更_什么情形属于合同转让/ht/808849.html•如果想出国旅游需要什么证件/ht/808848.html•预防合同纠纷 /ht/808847.html•什么是违约_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ht/808846.html•什么是同时履行抗辩权_如何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ht/808845.html•寄存人应该怎样支付保管费/ht/808844.html•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ht/808843.html•发包人的权利与义务_承包人的权利与义务/ht/808842.html•什么是违约责任_违约责任的形式有哪些/ht/808841.html•法律先履行抗辩权租赁合同中仙侣抗辩权的规定(2018) /ht/808840.html•房屋租赁期间出售房屋可以吗/ht/808839.html•标的物交付期限如何确定_标的物毁损的责任由谁承担/ht/808838.html•房改房可以出租吗_承租人不交房租该怎么办/ht/808837.html•农村私人土地买卖合同是什么样子的/ht/808836.html•合同法定解除权产生的情况_合同解除权行使方法/ht/808835.html•民法撤销权的相关规定(2018)是什么样子的/ht/808834.html•什么是保证担保_保证担保的保证期间多久/ht/808833.html•民法三大抗辩权具体有哪些/ht/808832.html•越权代理是什么意思_越权代理签订合同怎么办/ht/808831.html•不抗辩权应当如何行使/ht/808830.html•撤销权消灭的判决结果是什么样子的/ht/808829.html•房屋租赁最长多长时间_房屋转租合同无效怎么办/ht/808828.html•居间合同中居间人有哪些义务_居间人有哪些权利/ht/808827.html•订立合同是否一定要用书面形式/ht/808826.html•请求权已过的抗辩权如何行使/ht/808825.html•什么叫附随义务_处理附随义务纠纷应注意的问题/ht/808824.html•工程承包中哪些是工程价款_实践中如何确定工程价款/ht/808823.html•私人制定的合同有法律效果吗/ht/808822.html•什么是房地产赠与_赠与人何时可以不履行赠与义务/ht/808821.html•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_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效力/ht/808820.html•什么是恶意串通合同_恶意串通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ht/808819.html•网站不履行合同如何赔偿/ht/808818.html•什么是土地承包合同_订立土地承包合同的程序是什么/ht/808817.html•什么是定金_定金生效后产生怎样的法律效力/ht/808816.html•撤销权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样子的/ht/808815.html•怎样调解旅游纠纷,调解旅游纠纷要注意什么/ht/808814.html•违约金如何赔偿_违约金过高如何处理/ht/808813.html•违约责任的成立条件是什么_违约责任有什么法律特征/ht/808812.html•合同抗辩权哪三类抗辩权/ht/808811.html•公房租金减免的情况有哪些/ht/808810.html•什么是预期违约_预期违约有什么特点/ht/808809.html•什么是添附_房屋租赁中的添附物包括什么/ht/808808.html•个人出国旅游材料及程序2018最新/ht/808807.html•应该书写格式2018房屋租凭合同/ht/808806.html•赠与合同的特点有哪些_怎么办理赠与公证/ht/808805.html•什么是继续履行_适用继续履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ht/808804.html•签订购房居间合同反悔怎么办/ht/808803.html•三方协议解约函格式是什么样子的/ht/80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