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复习
动物学复习题

动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2、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3、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4、书肺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5、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
国际上统一使用。
6、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7、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
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8、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9、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内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10、马氏管11.脊索12.咽鳃裂13.恒温动物14.双重呼吸15.羊膜卵16背神经管17真体腔18原体腔二、选择题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C )。
A 浮浪幼虫B 牟勒氏幼虫C 担轮幼虫D 钩介幼虫2、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C )。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3、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B )。
A 体壁突起B 口器C 生殖器D 听器4、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 辐射对称B 两侧对称C 两侧辐射对称D 无对称5、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C )。
A 身体末端B 身体腹面C 内鳃瓣的鳃上腔D 口附近6、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D )。
动物学复习提纲范文

动物学复习提纲范文一、动物的分类1.动物的基本分类原则2.动物的主要门类3.动物的种类和特征二、动物的生命活动1.动物的营养和消化-动物的摄食方式-动物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2.动物的呼吸和循环-动物呼吸的方式和器官-动物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动物的运动和感觉-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结构-动物的感觉器官和感知机制4.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器官-动物的生殖周期和发育过程三、动物的演化1.动物的起源和进化-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什么-动物起源的主要证据和理论2.动物的适应和变异-动物的适应环境和方式-动物的遗传和突变机制3.动物的系统发育-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树-动物的共同祖先和亲缘关系四、动物的生态学1.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态位-动物的栖息地类型和特征-动物的生态位和相互作用2.动物的生态适应-动物的生态适应策略和机制-动物的行为和生态适应关系3.动物的种群生态-动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变动-动物的种群生态调控机制五、动物的行为学1.动物的基本行为型-动物的觅食行为和繁殖行为-动物的群居行为和迁徙行为2.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动物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动物的记忆形式和保存机制3.动物的社会行为和智能-动物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动物的智能表现和发展六、动物的保护1.动物的濒危和灭绝-动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和现状-动物保护的意义和挑战2.动物的保护行动-动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动物保护组织和活动七、动物的实验和利用1.动物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动物实验的历史和发展-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动物的养殖和利用-动物养殖的类型和目的-动物产品的利用和影响总结: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起源、分类、生命周期、行为习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一门学科。
本提纲主要包括了动物的分类、生命活动、演化、生态学、行为学、保护以及动物的实验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复习时可以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巩固,同时注意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新教材)一年级动物归类复习

(新教材)一年级动物归类复习1. 动物的分类动物是地球上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主要的动物分类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具有脊椎的动物,例如鱼、鸟、哺乳动物等。
- 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例如昆虫、蜗牛、水母等。
冷血动物和热血动物- 冷血动物:体温不会自动调节的动物,例如爬行动物。
- 热血动物:体温可以自动调节的动物,例如哺乳动物。
鸟类、鱼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鸟类:具有羽毛、喙和两只翅膀的动物,例如麻雀、鹦鹉、孔雀等。
- 鱼类: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具有鳞和鳍,例如金鱼、鲨鱼、鲤鱼等。
- 哺乳动物:具有乳腺和体毛的动物,可以哺乳幼崽,例如狗、猫、人类等。
- 爬行动物:用腹部的鳞片爬行的动物,例如蛇、蜥蜴、鳄鱼等。
2. 动物的特征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帮助我们将它们归类。
一些常见的动物特征包括:- 外形:动物的外形可以根据身体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鸟类有翅膀,鱼类有鳞片。
- 食物:动物的食物惯也可以帮助进行分类,例如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 生活环境:动物根据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可以进行分类,例如陆地动物、水生动物等。
- 动作方式:动物的行动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飞行、跑动、游泳、爬行等。
3. 动物归类的重要性动物归类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从而更好地研究和保护动物。
通过归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态环境、食物链以及不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动物归类的方法动物归类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来进行。
这种方法称为比较法。
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我们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区别,从而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环境、食物和行动方式等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和归纳。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的奥秘。
以上是一年级动物归类的复习内容。
希望通过学习和复习,你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动物的多样性和美丽。
祝你学习进步!。
动物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物种species:具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或者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2.亚种subspecies: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类任何其它种群有别。
亚种用于表示动物,变种用于表示植物。
3.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是国际上对神统-采用的命名法,它规定每种动物都仃一个学名(science name),其学名是由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组成,主要由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第一个字母小写)构成,有时加上定名人姓氏、时间等,用斜体写属和种。
4.三名法trinomial nomenclature: Vulpes vulpes schiliensis属名种名亚种名入二、填空1.关于生物的分界有多种方法,其中五界分类系统是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2.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般有:1.描述法2.比较法3.实验法3.动物的主要分类阶元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4.三名法依次是由属名、种名、亚种名构成的。
三、简答(了解)1.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有哪些?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乂有哪些?意义:1.动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2.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3.医药卫生方面4.工业工程方面另:在了解个动物类群的进化历程和演变规律、形成保护动物多样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素质、推动动物学的进-步发展为人类造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1.描述法2.比较法3.实验法2.动物分类的依据有哪些?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3.为何生物分界的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考虑到了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三,简答题1,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有哪些?1.动物资源保护,开发,可持续发展方面2.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3.医药卫生方面4.工业工程方面5.仿生学中的应用等2,动物分类的依据有哪些?细胞是否具有成型的细胞核.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动物生殖方式发育方式,呼吸方式等等原生动物门一、名词解释原生动物:是最原始和最低等的动物类群,包括一切单细胞和单细胞群体,细胞内有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的胞器,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有机体。
26个动物练习题总复习

26个动物练习题总复习这份文档旨在为您提供26个动物练题的总复。
以下是题目的简要描述和答案。
1. 什么动物有黑白相间的条纹,也是非常喜欢吃竹子的动物?答案:大熊猫2. 有一种动物具有强大的呼叫声,独特的羽毛颜色,且只在雄性个体上生长。
这种动物是什么?答案:孔雀3. 哪种动物有长颈和长腿,还以迅猛的奔跑速度而闻名?答案:长颈鹿4. 哪种动物具有很长的鼻子,还可以喷出水来?答案:大象5. 什么动物通过发声和其他种类的沟通呢?答案:鸟类6. 有一种动物可以悬挂在树上,它们都生活在丛林中。
你知道它们是哪种动物吗?答案:猴子7. 有一种动物是大型食肉动物,也是非常善于游泳的。
它们被认为是北极地区的君王。
答案:北极熊8. 什么动物有漂亮的羽毛和鸣叫的声音?答案:鸟类9. 哪种动物具有特别长的尾巴,可以用于平衡身体?答案:袋鼠10. 哪种动物能够在水中生活和陆地上跑步?答案:海狮11. 什么动物有黑白相间的斑纹?它善于捕食并潜水。
答案:斑马12. 有一种动物具有大而圆的耳朵,非常擅长飞行。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答案:蝙蝠13. 哪种动物是非常善于攀爬树木的?答案:猴子14. 什么动物拥有强壮的肌肉,非常善于奔跑?答案:狮子15. 哪种动物会用尾巴来抓住树枝?答案:松鼠16. 有一种动物是懒惰的代名词,它们总是十分慢动作。
答案:树懒17. 什么动物有大而圆的耳朵,并且只在夜晚活动?答案:猫头鹰18. 哪种动物有很长的脖子,还可以喷水?答案:鳄鱼19. 有一种动物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脴体斑纹,而且可以变色。
答案:变色龙20. 什么动物非常善于在地下挖洞生活?答案:土拨鼠21. 哪种动物在长长的颈上拥有许多绚丽的羽毛?答案:孔雀22. 有一种动物像老鼠一样,可以飞行。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答案:蝙蝠23. 什么动物有长而充满力量的鼻子?答案:大象24. 哪种动物是非常珍稀的,有着黑白相间的外观?答案:黑白熊猫25. 有一种动物以它们腿部具有的特殊结构而闻名,能够在水面上奔跑。
实验动物知识复习题+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知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豚鼠的寿命一般为一年。
()A、8B、6C、7D、5正确答案:B2、家兔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特征是长期不愈,鼻腔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
()A、肠炎B、肝炎C、鼻炎D、心肌炎正确答案:C3、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是 o ()A、清洁动物B、普通级动物C、无特定病原体动物D、无菌动物正确答案:A4、大鼠天开始长牙。
()A、5B、15C 8-10D、20正确答案:C5、牛属于 o ()A、爬行纲B、偶蹄目C、食肉目D、奇蹄目正确答案:B6、作为基因改造动物的材料可以真实的模拟人类,因此其基因组的改造和操纵对于功能基因与基因信息学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大鼠B、猴C、犬D、小鼠正确答案:D7、预防犬瘟热的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是经多年使用表明其安全有效,且可用于紧急接种()A、鸡胚细胞培养弱毒疫苗B、自身灭活疫苗C、自身弱毒疫苗D、肾细胞培养弱毒疫苗正确答案:A8、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能在实验动物之间地通过媒介物(生物或非生物的传播媒介)相互传播,构成流行。
()A、被动B、直接或间接C、垂直D、水平正确答案:B9、研究人类基因功能最理想的模式动物是 o ()A、小鼠B、豚鼠C、大鼠D、犬正确答案:A10、豚鼠属于 o ()A、扁形动物门B、环节动物门C、脊椎动物门D、节肢动物门正确答案:Cn、主要的灭菌方法有热灭菌法、冷灭菌法和。
()A、X射线B、γ射线C、紫外线D、60CO辐照灭菌法正确答案:D12、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o ()A、引进、收集和保存实验动物品种、品系B、研究实验动物保种新技术C、培育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D、负责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正确答案:D13、无汗腺,无膀胱。
()A、鼠兔B、犬C鸡D、小型猪正确答案:C14、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 o ()A、SPF动物B、无菌动物C、清洁动物D、普通动物正确答案:A15、急性实验中最常用去除被毛的方法是()A、剃毛法B、拔毛法C、脱毛法D、剪毛法正确答案:A16、《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第2号令,这政府颁布的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是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管理准则。
动物保护复习题(答案)

动物保护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动物保护:就是保护动物、保存动物种群和保障个体福利。
2动物康乐:是指动物自身感受的状态,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的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3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尽可能适应其环境的状态.福利是动物个体的特征,也包括对环境中各要素的有适应范畴。
4动物健康:1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动物能正常发挥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地生长和繁殖,行为表现无异常.2心理健康,通过行为学的观察,判断动物是否精神愉快及正常地嬉戏玩耍。
5动物园:是展示、保存、繁育动植物的场所。
既是物种迁地保护的地方,又是对公众进行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教育的基地.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观赏游览的场所.6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由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7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与多样性。
即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
8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基因组的变异性。
即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
9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圈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整个自然界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稳定。
10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的变化与频率.即指生物圈内生活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1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复杂的系统。
12动物行为: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运动方式、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
13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14反应性行为: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刺激或对其他动物所作出的反应,包括动物的姿势、姿态、反射及呼唤等。
15社会行为:是群居动物常见的行为现象,其作用在于有效地辨认同种个体、家庭成员、信息传递以及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
实验动物复习资料

实验动物复习资料1、一种会引起动物心跳、呼吸次数及血压增加,血糖值出现明显不同,白细胞数、免疫机能变化,大鼠出现高血压,心脏肥大的环境因素是(A)A、噪音B、温度C、湿度D、光照2、一种会引起动物的姿式、摄食量、饮水量、母性行为、心跳。
呼吸、新陈代谢等出现相应改变的环境因素是(B)A、噪音B、温度C、湿度D、光照3、一种对动物的散热率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是(C)A、噪音B、温度C、湿度D、光照4、能控制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的环境因素是(D)A、噪音B、温度C、湿度D、光照5、与体热的发散有关的环境因素是(A)A、风速B、氨浓度C、饲养密度D、粉尘6、一种引起呼吸器官粘膜异常,发生流泪、咳嗽、粘膜发炎,肺水肿和肺炎且是动物室中臭气物质主要来源的环境因素是(B)A、风速B、氨浓度C、饲养密度D、粉尘7、一种引起动物群体增重慢、饲料报酬低,肠内异常菌丛增加,并导致传染病的发生率增加、动物寿命缩短的环境因素是(C)A、风速B、氨浓度C、饲养密度D、粉尘8、能形成气溶胶,不仅刺激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载体,人类变态反应的变应元的环境因素是(D)A、风速B、氨浓度C、饲养密度D、粉尘9、光照对动物的生殖影响很大,其关键在于每日光照的(D)A、光通量B、波长C、强度D、明暗周期10、动物饲养室中的空气含有大量的粉尘,它们悬浮在空气中,这种浮游的粉尘微粒与空气的组合称之为(B)A、气流B、气溶胶C、乱流D、层流11、光照对动物的生殖影响很大,其关键在于每日光照的(D)A、光通量B、波长C、强度D、明暗周期12、屏障环境饲育室应安装低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的位置分别是(B)A、低效在机房,中、高效位于饲养室 C、低、中效在机房,高效位于饲养室C、中、高效在机房,低效位于饲养室D、高效在机房,低、中效位于饲养室13、根据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监测标准,屏障环境空气洁净度指标是(C)A、100级B、1000级C、1万级D、10万级14、为了防止SPF级动物饲料营养成份遭受破坏损失,最理想有效的消毒方式是(D)A、紫外灯照射B、烤箱烘烤C、高压锅高温高压D、60Co辐照15、需要以某种方式特别补充维生素C的实验动物是(A)A、豚鼠B、大鼠C、犬D、猴16、一种维持实验动物体内环境稳定的必要原素,维持酸碱平衡,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调节心脏肌肉活动的必须物质是(A)A、钙B、钠C、铁D、碘17、一种与体内红血球构成有关,如缺乏时,动物即会出现贫血症的微量元素是(C)A、钙B、钠C、铁D、碘18、一种作为甲状腺素的主要成份,如缺乏时,则会产生甲状腺肥大的微量元素是(D)A、钙B、钠C、铁D、碘19、一种细胞增殖生长,维持上皮的正常状态和视网膜功能的重要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半索动物代表柱头虫的主要结构和特征柱头虫(Balanoglossus)属于肠鳃纲(Enteropneusta),体呈蠕虫形,由吻(proboscis)、领(collar)和躯干(trunk)三部分组成。
躯干部最长,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和肠,末端为肛门。
虫体内的各部均有空腔,即由体腔分化而成的吻腔、领腔和躯干腔具有背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消化管的前端有鳃裂,为呼吸器官;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口索”,这是半索动物特有的2.半索动物在动物界地地位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鳃裂及中空的背神经索又与脊索动物相似,说明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均有亲缘关系。
近年来对半索动物的组织胚胎研究的结果,表明半索动物的口索与脊索既不同功,也不同源。
所以将半索动物列为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门,属于过渡类型。
一、支持归入脊索动物的依据1、具有口索?2、神经索在领部有狭窄的空隙——相当于神经管3、具有鳃裂二、反对归入脊索动物的依据1、与棘皮动物更接近:后口、中胚层形成方式、幼虫形。
2、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含有肌酸;非脊索动物的磷肌酸含有精氨酸。
3、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的肌肉中同含有肌酸和精氨酸。
4、把口索直接看成是与脊索相当的构造,还欠说服力,因为根据一些研究报告,口索很可能是一种内分泌器官。
5、具有一些非脊索动物的结构,例如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肛门位于身体末端等等。
三、目前较一致的看法作为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独立的门。
与棘皮动物的亲缘更近,它们可能是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3.半索动物与哪一类动物亲缘关系最近?根据是什么、?(答案见上↑)4.适应辐射?用半索动物为例说明。
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特称为适应辐射(adaptive radiation)。
5.脊索动物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加以简略说明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如存在心脏,在身体消化管得腹面。
如果有尾为肛后尾。
骨骼尾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而不是由外胚层形成的外骨骼,两侧对称,身体分节,后口动物,身体具三胚层,体腔为次生体腔。
脊索是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原肠背侧的部分细胞离开肠管,成为中胚层而形成的棒状结构。
位于身体背部、消化道上方、神经管的下面既结实又有弹性,故能支撑身体。
低等脊索动物种类终生具有脊索,有的种类仅在胚胎和幼体存在脊索,高等的种类脊索只出现在胚胎期,成长时即被脊柱(vertebral column)取代。
背神经管位于身体背部脊索(或脊椎)的上方的管状结构,来源于外胚层高等动种类的背神经管前方分化为脑(brain)、后段成为脊髓(spinal cord)。
咽鳃裂位于咽部两侧,左右成对,是消化管前段的两侧裂开与体外直接相通而形成的裂孔,内有咽鳃(gill) 。
低等脊索动物咽鳃裂终生存在,是呼吸器官;高等种类只见于胚胎或幼体,随后完全消失6.脊索动物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简述各亚门各纲特点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1,脊索只局限在尾部的身体,2包被一种称为被囊的结构,3营固着或自由生活(海鞘)头索动物亚门:1有脊索,且从头到尾,2有脊神经管,3有咽鳃裂(文昌鱼)脊椎动物亚门:1神经系统发达神经管分化成脑,2以脊柱代替脊索,3各个系统分化明显,营自由生活7.什么事逆行变态?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的现象,称为逆行变态,也叫做退化变态例如:初生的海鞘尾部很发达,中央有一条脊索,脊索背面有一条直达身体前端的神经管,咽部有成对的鳃裂,小海鞘能在海里自由地游泳。
然而,几小时后,它的身体前端就渐渐长出突起并吸附在其他物体上。
随后,尾部逐渐萎缩以至消失,最后只留下一个神经节。
海鞘这种由小到大的变态与进化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生物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逆行变态。
8.试绘文昌鱼血液循环9.为什么说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的一个纲,简述其主要特征从特征看来:1口味吸附型,无上下颌。
2脊索终生存在,无脊椎。
3无偶鳍只有奇鳍,只有一个鼻孔。
4骨骼为软骨,头骨不完整,无真正的齿,肌肉分化少,脑分化程度低10.七鳃鳗目的消化、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这些结构和七鳃鳗的生活习性有何关系?习性:七鳃鳗有淡水产,也有海水产。
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i):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海产,均营半寄生生活,常用口吸盘吸附在鱼类身上,吸食鱼的血肉,给渔业造成危害消化系统:口漏斗深处为口,无上、下颌。
口内具小舌,舌上有角质齿,称锉舌。
锉舌能上下运动将口开闭。
七鳃鳗靠口漏斗吸附鱼体,并借口漏斗和锉舌锉破鱼体,吸食血肉,有口腺,分泌物使血不凝固。
口后为咽,咽分背腹两管,背管为食道,腹管为呼吸管。
食道接肠,无胃。
肠为直管,肠内有纵走的螺旋状垂膜,称盲沟或螺旋瓣,伸入肠腔,增加消化吸收面积。
肠前端腹面具两叶肝脏,但无胆囊、胆管。
胰细胞群散布在肝和肠壁上呼吸系统:1.呼吸管:口腔后部腹面分出的一支盲管,入口处有缘膜,当食物进入咽部时,缘膜即将呼吸管挡住,防止食物进入呼吸管。
呼吸管为一盲管,两侧寄有7个内鳃孔,各通入一球形鳃囊,再经外鳃孔通出体外。
2.鳃囊:球形,由两个孔,内鳃孔(通呼吸管)和外鳃孔(通体外),共有7对鳃囊,其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囊内壁具许多鳃丝,起源于内胚层,为呼吸的本体。
3.呼吸水流进出口:均通过外鳃孔,与鱼不同,鳃囊周围肌肉收缩,水流出,鳃囊弹性复位时,水流入,与口漏斗经常吸附在鱼体有关。
七鳃鳗因适应寄生生活,水流皆通过外鳃孔进出而别于鱼类。
水进入鳃囊,与鳃毛细血管行气体交换。
循环:静脉窦→心室→腹大动脉→入鳃动脉→鳃→出鳃动脉→背动脉根→身体各处→静脉11.七鳃鳗目和盲鳗目有什么重要区别?七鳃鳗目特征:1. 具有吸附型口漏斗和角质齿,口位于漏斗部。
2. 鼻垂体囊是盲管,不与咽部相通。
3.鳃囊7对,分别向体外开口,鳃笼发达。
4.内耳有2个半规管5.成体营半寄生生活。
卵小,发育有变态。
盲鳗目特征:1.无背鳍,口位于身体最前端,无口漏斗。
2.鼻垂体囊与咽相通。
3.眼退化,隐于皮下。
4.鳃孔1-16对,鳃笼不发达。
5.内耳仅有一个半规管。
6.营寄生生活。
雌雄同体,发育无变态。
均为海产,以鱼为食,常从鱼鳃钻入鱼体,吸食血肉,将鱼吃成只剩皮肤和骨骼的空壳,为渔业的大害。
12.简述七鳃鳗的生活史及幼鳗的变态发育。
七鳃鳗在生殖季节,均需溯河洄游到江河上游产卵、排精,然后亲体死亡。
受精卵沉入水底,在沙中孵化。
经一月左右孵出幼体,称沙隐幼虫,经3-7年变态为成体。
沙隐幼虫有许多特征似文昌鱼,如:无口漏斗和角质齿,有上下唇,上唇呈马蹄形,似文昌鱼的口笠;无呼吸管而有内柱,变态后内柱演变为甲状腺。
沙隐幼虫的生活方式为钻沙少动,被动滤食,昼伏夜出。
13.七鳃鳗的神经系统有什么特点?①脑已分化为五部分:大、间、中、小、延脑,无任何脑曲,但脑发达程度很低。
②有脑神经10对,脊神经根若干对。
脊神经背根和腹根不合并为混合神经。
③鼻孔1个④鼻孔下方有松果眼,有晶体和视网膜,有感光作用(特有)(顶眼)来自于脑上腺(松果体),间脑顶壁具松果眼和顶眼,前者有感光作用,后者退化。
⑤单个鼻孔通至单个嗅囊,嗅囊再延伸为鼻垂体囊,为盲管,不通至咽。
⑥1对内耳,内耳中有两个半规管。
⑦咽部有味蕾。
⑧头部腹面一体侧有感觉小窝,排列成行,称侧线,为水流感受器14.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适于水生生活的一大类群,是试从它们的形态结构上加以说明。
1体多呈纺锤形,并常覆有保护性鳞片2终生生活在水中,以腮呼吸3以鳍运动,有奇鳍和成对的胸鳍、腹鳍15.鱼类的鳞鳍和尾有哪些类型?鳞:盾鳞、硬鳞、圆鳞、栉鳞鳍:背鳍D、臀鳍A、尾鳍C、胸鳍P、腹鳍V尾型:原尾型、歪尾型、正尾型16.鳔的功能是什么,有什么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在多鳍鱼、肺鱼中鳔起肺的作用,在大多数鱼中,起到调节身体比重的作用,使鱼能自由的在不同的水层升降类型:通鳔类,通过鳔和食道相连的鳔管来调节鳔内气体。
闭鳔类,无鳔管,鳔内具气体分泌和重吸收的系统,其中的红腺(red g1and)能从具有动脉和静脉对流系的毛细血管网中分泌气体到鳔内;鳔的另一特殊的卵圆区(oval area)能行气体的重吸收17.比较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循环系统主要不同点。
18.鱼类的洄游可分为几种类型?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19.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不完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初步解决了:(1)在陆地上支持身体并完成运动(2)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3)出现了初步适应陆生的神经系统和感官2 .不完善性表现在:(1)肺呼吸不完善,必须要有皮肤辅助(2)皮肤的防水性和防蒸发性不完善(3)必须在水中受精,幼体必须在水中发育(4)仍为变温动物,过冬时必须冬眠(5)在盐分高的地区生活困难,无海生种类20.简述两栖纲动物各目主要特征,各主要科的特点和代表动物。
无足目(Apoda),又称蚓螈目(Caeciliformes)为原始而又特化的一类,形似蚯蚓,尾短,四肢退化,皮肤裸无胸骨,具长肋,体内受精。
本目只有蚓螈科一科,约160多种,多分布热带林中,广西的双带鱼螈和云南的版纳螈是我国的代表种有尾目(Urodela),又称蝾螈目(Salamandriformes)体多呈圆柱形,终生有尾,一般有两对细弱而均等发达的附肢,体裸露,低等种类为双凹型椎体,高等种类为后凹椎体。
有肋骨和胸骨,水栖生活。
分布于湘、鄂、黔、桂、晋、陕等省区的大鲵(娃娃鱼)(Megalobatrachusdavidianu,s)体扁圆,头大而扁阔,口甚大,体长达一米以上,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
它喜栖于湍急清凉的小溪中,晚上出来活动觅食,肉食性。
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此外,极北小鲵(Hynobiuskeyserlingii)、中国小鲵(H·chinensis)、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蝾螈、泥螈、鳗螈世界共约8科,230余种。
我国约37种。
无尾目(iAnura)又称蛙形目(Raniformes)为现存两栖类中结构最高等,种类最多,世界约18科2000多种,我国约240多种,是分布最广的一目。
成体短而宽,无尾,后肢强大,皮肤裸露多腺体,具活动眼睑,前凹型或后凹型椎体,胸骨发达,不具肋骨。
肩带固胸型(蛙)或弧胸型(蟾蜍)。
营两栖生活。
黑斑蛙(Rana aigromaculata)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是动物学教学、科研及医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许多教材中还用其作为两栖纲的代表。
21.两栖纲的主要特征?1、变温、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辅以皮肤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