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影像学表现

合集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7月19-20日,2019山东急性脑血管病防治论坛和临沂市脑卒中急救联盟成立大会顺利召开,来自上海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的田冰教授在此次大会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享了长海模式影像评估的经验。

田冰教授在会上报告~田教授指出影像学是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断与评估的主要手段,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准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患者(可能有良好预后的患者)进行适合的治疗,以及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

AIS影像学检查扫描方案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可用CT,也可用MRI进行评估。

与磁共振相比,CT最大的优势是快速,所以目前在急诊患者中CT 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评估方法。

AIS治疗前评估在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初步评估,田冰教授指出有2个评估是必须的:脑实质的评估、血管的评估。

在这2个必须评估的基础之上,如果能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侧支循环、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体积、血栓负荷符合评估,那么患者治疗前的评估会更加完善。

1、脑实质的评估1)排除脑出血和卒中样病变2)识别脑组织缺血:影像学表现征象为灰白质界面消失/脑实质密度减低。

2、脑血管的评估主要采用CTA来判断有没有血管闭塞。

3、侧支循环的评估主要是一级侧支及二级侧支的评估。

对于侧支循环的评估,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的方法包括结构评估及功能评估,影像学上最常用的是结构评估,TCD、CTA、MRA、DSA都可以对侧支循环进行结构评估,如果能够把结构评估和功能评估进行结合,对于侧支循环的评估会更加准确。

结构评估01、经颅多普勒(TCD)、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CD检查无创又较经济,可直接测量血流速度、判断侧支情况及血管舒缩反应性,可用于评估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软脑膜动脉等侧支血流。

02、基于CT血管成像(CTA)的评估方法CTA原始图像、CTA多平面重建图像、最大密度投影图像、非时变CTA技术、三相CT灌注、多时相CTA。

放射学中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与诊断知识点

放射学中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与诊断知识点

放射学中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与诊断知识点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各种影像技术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放射学中,掌握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知识点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放射学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知识点入手,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一、脑部疾病在脑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中,头颅CT和头颅MRI是常用的检查手段。

脑卒中是脑部疾病中常见的急性疾病,其CT表现为脑出血、脑梗死等,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梗死灶的范围和变化。

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的形态、边界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结合肿瘤的生长速度和位置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

二、胸部疾病在胸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中,胸部X线片和胸部CT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肺部病变的大致范围和密度,胸部CT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细节。

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在影像学上有不同的表现,了解其特点对于做出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三、腹部疾病在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中,腹部CT和腹部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手段。

腹部CT可以显示腹部器官的结构、大小和密度,从而做出初步诊断。

腹部超声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腹部器官的形态、包膜以及内部结构,对于腹部肿块、腹水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四、骨骼和关节疾病在骨骼和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中,X线片、CT和MRI是常用的检查手段。

骨折、关节炎、软骨损伤等疾病在影像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影像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放射学中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知识点对于临床医生把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熟练掌握各种影像技术和了解不同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希望本文对于读者对放射学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知识点有所帮助。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目录:1.脑部疾病影像学诊断1.1 脑卒中1.1.1 缺血性脑卒中1.1.2 出血性脑卒中1.2 脑肿瘤1.2.1 胶质瘤1.2.2 脑膜瘤1.3 脑血管畸形1.3.1 动静脉畸形1.3.2 动脉瘤2.胸部疾病影像学诊断2.1 肺部炎症2.1.1 肺炎2.1.2 支气管炎2.2 胸腔积液2.2.1 肺水肿2.2.2 胸腔积液2.3 胸部肿瘤2.3.1 肺癌2.3.2 食管癌附件:1.图片1:脑卒中影像示例2.图片2:胶质瘤影像示例3.图片3:动静脉畸形影像示例4.图片4:肺炎影像示例5.图片5:肺癌影像示例注释:1.脑卒中: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流障碍引起的短时间内发生的脑功能异常症状。

2.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所致的脑卒中。

3.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所致的脑卒中。

4.胶质瘤:一类源于胶质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5.脑膜瘤:在脑膜组织中形成的肿瘤。

6.动静脉畸形:动脉和静脉之间异常的血管相互连接,导致血流异常。

7.动脉瘤:动脉壁局部血管扩张性病变,常见于脑动脉。

8.肺炎:指肺实质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

9.支气管炎:指支气管黏膜和黏液腺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

10.肺水肿:指因肺泡间负压减小或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泡壁通透性增加,进而肺泡内液体渗出所引起肺部病变。

11.胸腔积液:胸腔内液体积聚所引起的病变。

12.肺癌: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

13.食管癌:食管发生的恶性肿瘤。

本文档涉及附件:见附件1-5。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对原创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

2.专利:对新发明、新型和功用性设计享有的独占权。

3.商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符号。

4.法律责任:因违反法律规定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5.侵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1.脑卒中的定义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脑血供中断或缺乏,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2.病因与发病机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血液高凝状态等。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缺氧和能量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

3.影像学诊断技术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于神经影像学技术,如头颅CT扫描、脑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MRI)等。

3.1 头颅CT扫描头颅CT扫描可以用来鉴别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显示缺血区域的程度和范围。

常见的CT表现包括脑梗死灶、脑水肿、脑血管阻塞等。

3.2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直接观察脑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和病变部位。

常见的脑血管造影表现包括脑血管阻塞、动脉狭窄、动脉瘤等。

3.3 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脑图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常见的MRI表现包括脑梗死灶、脑水肿、脑血管阻塞等。

4.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与预后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与预后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梗死灶体积、血流再灌注情况、脑组织损伤程度等。

早期的血管再通治疗和综合性康复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5.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头颅CT扫描图片示例- 脑血管造影图片示例- MRI扫描图片示例6.法律名词及注释- 缺血性脑卒中: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血供中断或缺乏,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 血液高凝状态:血液中凝血因子活性增强,易导致血栓形成的状态。

- 炎症反应:机体对组织损伤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炎性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等。

- 脑梗死灶: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区域。

- 脑水肿:脑组织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细胞内外液体聚集。

- 动脉狭窄:动脉管腔变窄的病变。

- 动脉瘤:动脉壁薄弱、膨出的部分。

脑卒中医学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脑卒中医学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二)上矢状窦血栓行成
(三)侧窦(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
(四)直窦血栓形成
十一、颅外段动、静脉疾病
(一)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二)颈动脉扭曲
(三)颈动脉、椎动脉动脉瘤
(四)其他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11
卒中的类型
缺血性
卒中
动脉系统
出血性
24小时内恢复 TIA
静脉系统 超过24小时
破入脑实质
6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 CCCD—1995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435)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卒中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430)
1.动脉瘤破裂引起 2.血管畸形 3.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其他 5.原因不明
7
(二)脑出血(431)
1.高血压性脑出血 2.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出血 3.继发于梗死的出血 4.肿瘤性出血 5.血液病源性出血 6.淀粉样脑血管病出血 7.动脉炎性出血 8.药物性出血 9.其他 10.原因不明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筛选和术后随访 DSA:必要时选用及介入治疗首选
19
主要内容
脑卒中影像学检查方法 出血性脑卒中的CT诊断 出血性脑卒中的MRI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的CT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的MRI诊断
20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1972年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 螺旋脑CT是一种相对新的技术,1秒钟内即可完
(一)囊性动脉瘤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动脉瘤 (五)其他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血管畸形 (四)毛细血管畸形 (五)脑-面血管瘤病 (六)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七)硬脑膜动静脉瘘 (八)其他

脑卒中的判断标准

脑卒中的判断标准

脑卒中的判断标准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神经功能缺损。

脑卒中的判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然发病、迅速发展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言语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偏瘫、视觉障碍、行走困难等。

2. 影像学表现:通过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征象,如低密度梗死灶、高密度出血灶等。

3. 排除其他病因: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病因,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等。

4. 发病时间:脑卒中的发病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通常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5. 严重程度:根据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脑卒中的判断标准的一般描述,具体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脑卒中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标准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急性非创伤性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
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脑卒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临床表现。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言语障碍、
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在进行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时,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对于突发性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特别重视,这些都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CT、MRI等检查。

CT检查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对于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而MRI检查则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脑卒中的分型和病变
的范围有着更为准确的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和脑脊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
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情况,对于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而脑脊液检查则可以帮助医生排除脑膜炎、脑脊液出血等疾病,对于脑卒中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
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卒中,
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帮助。

脑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脑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血管造影 Angiography(CT-A、MRA、DS-A)
超声
3
内容
CT、MR、DSA检查技术和图像的特点 脑卒中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各种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4
一、CT
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中,CT是一项重要的检 查
◦ 急诊病人:CT:几乎100%,MR:0~3%左右 ◦ 治疗后随访
CT急诊平扫:可靠、快速排出出血性病变, 发现脑梗塞的早期征象
◦ 平扫CT后,在多层螺旋CT上很快获得 ◦ 可定量、定性评价BF,BV和MTT
19
CT上半暗带的判断
半暗带
◦ (a) MTT增加+中等程度BF降低 (>60%) +BV正常或增加
(80%–100% or higher)
◦ (b) MTT明显增加+BF明显降低(>30%) +中等程度的BV
(>60%)降低
fMRI用于手术计划系统
34
2021/3/9
三、DSA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X-线血管造影术
◦ 血管内插入导管,注射造影剂,摄片 ◦ 三者间分辨率最高,血管病变诊断“金标准” ◦ 介入治疗:动脉内溶栓、支架植入、动脉瘤治疗等
35
四. 脑卒中的影像学诊断
27
弥散成像( DWI )
原理:利用小分子的扩散特性 作用:提高急性期水肿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效方
法,帮助鉴别肿瘤的性质
28
发病3小时的脑卒中
29
灌注成像(PWI)
原理:局部微循环的状况 作用: 与常规增强扫描互为补充帮助鉴别
肿瘤的性质; 与DWI结合,显示半暗带
30
灌注成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