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4(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2、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元朝时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北庭都元帅府C.安西都护府D.中书省4、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的表述错误的是()A、熔音乐、舞蹈、动作、念白于一炉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5、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的作者是()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6、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苦深冤重。
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A.吴承恩B.关汉卿C.徐光启D.曹雪芹7、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A.四川行省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8、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A.西周的分封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D.清朝的军机处9、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10、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字。
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会..早于( )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1、“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戚继光抗倭D.康熙帝抗俄12、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13、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含答案)

IL元朝的统治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元朝在漠北设立宣慰司都元帅府既管军、也管民:云南行省下辖路、府多用当地士官世袭任职;吐蕃则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
这些措施()A.具有因地制宜的特色B.源于蒙古的固有制度C.主要沿用了前朝做法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3.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B.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C.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4.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到“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字。
绘制着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A.隋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下属于管理西藏的机构是A.宣政院B.西域都护C.澎湖巡检司D.市舶司6.我国历史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7.“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了元朝的A.宣政院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北庭都元帅府D.中书省和行中书省8.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由台湾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群等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在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河南江北行省B.北庭都护府C.北庭都元帅府D.澎湖巡检司9.下列不属于元世祖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是()A.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B.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C.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D.设转运使负责财政事务10.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浪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融C.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D.马可•波罗东游中国促交流二、填空题11.【制度创新】元朝疆域辽阔,为了便于地方管理,推行制度,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沿用至今。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1.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其中属于东南地区的是()A.台湾府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安西都护府2.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以下关于台湾地区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抵达流求B.元朝设澎湖巡检司,首建行政机构C.郑成功击败日本殖民者,收复台湾D.康熙统一台湾,设置行省3.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清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
两代这样做主要是A.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B.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C.强化地方自治的需要D.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4.《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而元人赵天麟也认为行省“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由此可知,元朝设置的行省A.具有较强独立性B.设置在边远民族地区C.加强了中央集权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李治安提到: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
这反映了元代A.优化边疆治理B.削弱行省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君主专制6.“元代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的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由此可知,元代此举()A.以文化分流为行政划分原则B.客观上促进了文化融合C.有利于文化趋同制度的推行D.合理设置区划巩固统治7.在行省制度下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
可见这一制度着眼点是()A.顺应山川之势B.遏制地方割据C.发展南方经济D.推进民族交融8.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仔细观察,判断下列解读与之吻合的是A.该地图是清朝疆域图,都城在大都B.今天的西藏在地图中的宣政院辖地C.今天的山西省隶属于图中陕西行省D.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多民族国家9.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今天的新疆、西臓、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它的统治范围之内,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是( )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2元朝有诗云:"胡人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该诗句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又有一个新的民族开始形成,它是( )A.维吾尔族B.满族C.回族D.藏族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更好地管理西藏,元朝设立了( )A .西域都护B .宣政院C .驻藏大臣D .伊犁将军4.“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 .台湾府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台湾省5.在元朝,直属于中书省的管辖区域被称为“腹里”。
当时被称为“腹里”的包括( )A .山东山西河北B .山东山西河南C .山东山西陕西D .山东山西北京6.下图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 )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7.《元史。
地理志》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之边,唐所谓羁糜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 .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B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 .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D .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8.元朝疆域“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司制D .行省制9.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A .防止分裂割据B .实现国家统一C .强化思想控制D .开发边疆地区10.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堂作业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郡县制度D.三省六部制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台湾府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西域都护3.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4.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制度开始于()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5.在中国历史上,元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都护府的设置C.市舶司的设立D.宣政院的设立6.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A.实行盐铁官营B.订立“澶渊之盟”C.在地方设行省D.在地方设“三司”7.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含答案

《元朝的统治》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市舶司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西域都护【答案】C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 行政军事监察B. 行政外交军事C. 财政监察外交D. 财政军事监察【答案】A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C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6.澎湖巡检司是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历史上哪一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这一行政机构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元朝政府D. 明朝政府【答案】C7.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司农司D. 行省制【答案】D8.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A. 尚书省B. 辽阳行省C. 行中书省D. 中书省【答案】D9.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其中,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A. 新疆B. 台湾C. 西藏D. 东北【答案】C10.据有关资料统计,□□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4(含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练习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秦朝 B.隋朝 C.西夏D.元朝2.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 B.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范围内C.南逾阴山,北越海表 D.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尧舜时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D.元朝的行省制4.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6.元朝时,现在的北京人归哪个行政区管辖?()A.尚书省B.辽阳行省C.澎湖巡检司D.中书省7.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期的名称是()A.流求B.琉球C.夷州D.澎湖8.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加强了民族融合C.推行行省制度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10.我国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②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③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④有利于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A.女真族B.契丹族C.鲜卑族D.蒙古族2.“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主要反映了()A. 宋朝军事力量的强大B. 元朝疆域的辽阔C. 元朝社会经济遭破坏D. 汉唐阶级矛盾尖锐3.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4.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地。
在元朝,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被称为“腹里”。
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A. 山东山西河北B. 山东山西河南C. 山东山西陕西D. 山东山西北京5.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A. ①②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④6.(2019·湖北随州·9)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 )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7.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分裂割据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8.“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府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9.(2019·黑龙江大庆·11)图中①位置在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地区是()A.新疆B.西藏C.台湾D.黑龙江10.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
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材料解析】11.观察历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将该疆域图所属朝代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A”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元朝的统治》练习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秦朝 B.隋朝 C.西夏D.元朝
2.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 B.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范围内
C.南逾阴山,北越海表 D.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尧舜时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D.元朝的行省制
4.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6.元朝时,现在的北京人归哪个行政区管辖?()
A.尚书省
B.辽阳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中书省
7.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期的名称是()
A.流求
B.琉球
C.夷州
D.澎湖
8.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0.我国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②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③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④有利于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2)该制度有何重大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10 DCDBD DBCDA
【解析】
5.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故选D。
9.本题主要考查元代的成就。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建立元朝,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推动了历史进步;元世祖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管辖。
这一制度被后世沿用,影响深远;元朝时期,各民族人口大量流动,促进各民族融合,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
ABC都推动历史进步。
元朝实行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人分为四等,进行民族歧视及压迫。
故D说法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故选D。
11.(1)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2)影响: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我国近现代的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得,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
据材料“世祖”“中书省”“行省”可知这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统治。
(2)本题考查行省制度的影响。
行省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为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