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晨诵儿歌童谣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晨诵课一年级上册

晨诵课一年级上册

晨诵课一年级上册晨诵课一年级上册可以参考以下课程安排:一、课程内容:晨诵课程主要包括诗歌、儿歌、童谣、谚语、古诗词等,通过朗读、背诵、欣赏、感悟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能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等方式,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3.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能够通过诗歌、儿歌、童谣等方式,创造出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4.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孩子能够热爱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课程安排:每周安排2-3次晨诵课,每次课程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建议每次课程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不宜过长。

可以选择在早上进行,也可以选择在孩子状态最好的时间段进行。

四、教学建议:1.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诗歌、儿歌、童谣等素材,注意选择具有积极意义和美好情感的内容。

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朗读、背诵、欣赏、感悟等,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感受诗歌、儿歌、童谣的魅力。

3.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晨诵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想象等方式,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5. 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在晨诵课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资源:晨诵课需要用到一些教学资源,如诗歌集、儿歌集、童谣集、音频、视频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

以上是晨诵课一年级上册的课程安排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晨诵教案

一年级晨诵教案

1、晨诵课《早安,小松鼠》师:今天,老师又带给小朋友们一首非常好的诗,是新加坡诗人写的,题目是《早安,小松鼠》这里有两个生词,跟老师读一读:“玲珑”和“嚼”(各领读三遍)生:“玲珑”“嚼”(三遍)下面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得好?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愿意试一试?一生:朗读,(“松鼠” song shu读成了shong shu ,平翘舌不分)师正音:跟老师读,song——shu——(学生读对了才停)还有谁来读?一生:朗读师:评价师:我想小朋友们都想把自己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大家,那么再练一练,老师相信你一定读得最棒。

生:自由练读。

师:我看到大家刚刚读得都很认真,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生:齐读。

师:我们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再慢一点,会更好的。

生:再次齐读。

师:这遍齐读的很好,有哪个小朋友来读读?五生朗读师:评价,并适时指导学生语速、节奏、停顿师:男女生分句读。

师:范读师:谁还想读一读?生:(朗读时不太流利,师给予鼓励)师:看来,同学们还要再练习练习。

生:练习朗读。

师:齐读一遍。

(生读)师:你看,这首诗是写向谁问早安的?生齐答:小松鼠!师:你读完了这首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师生交流反馈师:你们就是向小松鼠问好的那个小朋友,再读。

生:齐读。

师:这首诗写得很有意思,老师把这首诗改写了一下,就变成我们自己的师:最后,我们把这首诗也送给听课的老师(把刘老师改成老师们),再次朗诵改写的诗。

生:齐读。

下课。

2、《小蚂蚁》晨诵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儿歌《小蚂蚁》2、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受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出示开启诗(课件出示)师:亲爱的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诵成玲珑的诗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晨诵。

昨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可爱的雪娃娃,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这首儿歌。

二、复习儿歌《雪娃娃》过渡:太阳公公抱走了雪娃娃,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蚂蚁图片)三、学习新诗《小蚂蚁》师:对,是小蚂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小蚂蚁的这首儿歌吧。

一年级晨诵课教案

一年级晨诵课教案

一年级晨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喜欢晨诵,感受晨诵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晨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晨诵材料,如儿歌、古诗、寓言故事等。

2.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晨诵内容。

3. 注重选用具有教育意义、富有启发性的晨诵材料。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富有情趣的晨诵环境。

2.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晨诵活动。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想象、表达。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做晨间运动,活跃气氛。

2. 晨诵导入: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晨诵材料,引起学生兴趣。

3. 晨诵讲解:教师讲解晨诵材料的意义、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4. 晨诵实践:学生跟读、自主朗读,体会晨诵的韵味。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晨诵心得,教师点评、引导。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晨诵要点,引导学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晨诵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参与、态度是否积极等。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分享晨诵心得时的表达能力。

3. 学生理解力: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晨诵材料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审美情趣:观察学生在晨诵过程中的审美表现,如是否喜欢、是否有想象力等。

六、教学设计1. 晨诵材料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富有童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晨诵材料。

2. 晨诵环境的设计: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晨诵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晨诵的美好。

3. 晨诵活动的安排:设计丰富多样的晨诵活动,如跟读、朗读、合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晨诵书籍:收集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晨诵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2. 音频资料:整理晨诵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晨诵的韵味。

3. 晨诵道具:准备一些晨诵道具,如图片、卡片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晨诵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原创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原创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原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单元,主要围绕童谣和儿歌展开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节《春天在哪里》中的童谣和儿歌,通过学习这些充满韵律和趣味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童谣和儿歌,感受其韵律美。

2. 学会运用简单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创作简单的童谣和儿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童谣和儿歌的韵律特点,学会创作简单的童谣和儿歌。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和欣赏童谣和儿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歌曲,谈谈对春天的印象。

(2)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的春天元素,如花儿、草儿、鸟儿等。

2. 新课内容呈现:(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天在哪里》童谣,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2)分析童谣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讲解儿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儿歌。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春天的事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简单的童谣。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如:“草地上,绿油油,什么在跳跃?”(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例题,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儿歌。

(2)同学间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春天在哪里2. 内容:童谣:春天在哪里儿歌特点:韵律美、简洁明快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创作提示:选择春天事物,运用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童谣或儿歌。

答案示例:春天来,花儿笑,鸟儿唱,草儿跳。

阳光下,欢声笑语,我们一起找春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童谣和儿歌,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儿歌《一年级》教案

儿歌《一年级》教案

儿歌《一年级》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的儿歌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学唱儿歌《一年级》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年级的认知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一年级》的歌词,唱出来,并能理解歌词的意思,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年级》的音乐,同时在黑板上写出歌词中的几个关键字,如“开学、小学、书包、同学等”,让学生猜测是关于什么的歌曲。

2. 学唱歌曲(15分钟)教师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哼唱,然后再音乐停止后,教师分段教学唱歌词,学生也跟着唱。

3. 歌曲欣赏(10分钟)教师再次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4. 歌曲理解(10分钟)教师放音乐,让学生听歌词并观看教师呈现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5.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代表该小组朗读和解释歌词中的关键句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

6. 整体唱歌和展示(15分钟)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整体上台一起唱歌,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加入动作或简单舞蹈的表演。

学生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创意。

7. 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儿歌学唱和表演活动。

并展示其他相关的儿歌或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学资源和评价1. 教学资源:音乐播放器、黑板、白板、图片等。

2.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来评价他们对《一年级》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学生的歌唱声音、动作表演和对歌词理解的回答来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唱儿歌《一年级》,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对年级的认知。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整体表演,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一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共5篇)

一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共5篇)

一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一年级晨诵教学设计一年级晨诵教学设计一语组刘江霞一、开启诗师:亲爱的孩子们早上好!生:亲爱的刘老师早上好!师:整个早上我一直在看着你们。

生:整个早上我一直在看着刘老师。

师:听见你们用美妙的声音晨诵,就像百灵鸟在唱歌。

生:听见我们用美妙的声音晨诵,就像百灵鸟在唱歌。

二、复习诗孩子们,冬天刚刚过去,让我们再次重温堆雪人时的快乐。

(齐诵《堆雪人》)堆雪人堆呀堆,堆雪人,圆圆脸儿胖墩墩。

大雪人,真神气,站在院里笑眯眯。

不怕冷,不怕冻,我们一起做游戏。

三、新诗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名字叫做《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1、师范读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

绿树对我招手,花儿对我挤眼,小鸟儿在枝头吱喳叫,小草儿们弯腰齐声问我好。

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从今要做个好孩子。

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2、生自己读师:想读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3、和同桌一起读。

4、指名读。

5、齐读。

四、创编诗歌师:你们下决心了吗?(指名说并完成填空)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结束语:同学们,向着我们的目标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第二篇:一年级晨诵设计《春雨》晨诵教案一、开启黎明师:亲爱的孩子们,早上好!生:老师,早上好!师:清晨是一天的开始,是一天工作生活的开端,清晨有饱满的热情和清新的心情,是一天好生活、做好工作的保证。

而春雨对植物尤为贵重,春雨贵似油,每到春天,满山的花儿草儿都期盼着春雨下来。

二、出示课题,朗读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上,你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老师,也可以问问同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春雨是群小乖乖,夜里悄悄下起来。

浇了禾苗浇花草,浇得草绿花儿开。

师:想不想听听老师怎们读的?生:想。

老师示范。

师:谁想读一读?学生读。

齐读,小组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一年级语文教案儿歌3

一年级语文教案儿歌3

一年级语文教案儿歌3【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儿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2.理解儿歌的意义,感受其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儿歌学习拼音音节,初步认识拼音字母和声母韵母的组合。

【教学重点】1.掌握儿歌的歌词和曲调;2.掌握儿歌中的一些重要拼音音节;3.学会欣赏儿歌。

【教学准备】教材:儿歌同步录音带、儿歌教材【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老师播放儿歌录音,让学生用手拍节奏,并尝试跟着节奏拍拍手。

2.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唱的儿歌,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儿歌。

Step 2 学唱儿歌1.老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儿歌,并放录音带进行整体练习。

2.老师不断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保证学生能准确地掌握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3.学唱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手势、肢体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儿歌的情感和意境。

Step 3 拼音教学1. 老师将儿歌中的一些重要拼音音节进行单独教学,比如“a”、“o”、“an”、“ai”等。

2.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字卡,让他们根据音节进行分类,并鼓励学生将相同音节的字卡组成字母棋盘。

3.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用字卡拼音,或者听到声母、韵母的快速组合。

Step 4 儿歌欣赏1.老师播放儿歌录音,让学生闭眼静听,感受儿歌中的情感和节奏。

2.老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儿歌传达的意义。

3.老师也可以选择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他喜欢的儿歌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Step 5 小结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儿歌中的重要拼音音节。

2.老师可以把学生总结的音节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读一读。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复习儿歌,尽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唱儿歌。

2.要求学生找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准备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儿歌的歌词和曲调,理解其中的意义,同时初步了解了一些重要拼音音节。

一年级儿歌诵读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儿歌诵读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儿歌诵读》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邬益懿陈娜教学目标: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读儿歌,背儿歌,从快乐的诵读和讨论中体验儿歌的魅力。

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会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喜欢上语文。

从儿歌入手,逐渐成为一名浓浓书香气的博爱孩子。

好的儿歌是需要大声朗读的,而朗读也是一个吸引孩子兴趣的好方法。

请孩子大声朗读儿歌,可以让他们感受儿歌语言的魅力。

当孩子们从读儿歌、诵儿歌中得到了灵感,就可以开始创作。

让孩子们依循简单的步骤来创作属于他们自己有趣的儿歌,这些不同形式有趣的儿歌,可以带给他们不同于故事创作的乐趣。

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习题
小调皮, 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燕; 小燕飞, 画乌龟; 乌龟爬,画小马; 小马跑,画小猫; 小猫跳, 吓一跳。 学文化,怕动脑, 看你怎么学的好?
马大哈
马大哈爱画画, 彩色铅笔一大把, 画只螃蟹四条腿, 画只鸭子尖嘴巴, 画只小兔圆耳朵, 画匹马儿没尾巴, 真是粗心的马大哈。
不动脑筋别发言
一头黑驴走在前,
白驴脚步轻又快,
背上驮着一担棉。
黑驴慢慢落后边。
一头白驴走在后,
问你这是为什么?
背上驮着一袋盐。
不动脑筋别发言。
途中趟过一条河,
泡了棉花浸了盐。
小蚂蚁背米
一二三,三二一, 三只蚂蚁来背米。 嗨哟哟,嗨哟哟, 回到家里数米粒。 你一粒,我一粒, 还有一粒在哪里? 蚂蚁弟弟笑嘻嘻: 还有一粒在我的肚子里。
十二生肖歌
小老鼠打头来, 牛把蹄儿抬; 老虎回头一声吼, 兔儿跳得快; 龙和蛇尾巴甩, 马羊步儿迈; 小猴机灵蹦又跳, 鸡唱天下白; 狗儿跳猪儿叫, 老鼠又跟来;
十二生肖转圈跑, 请把顺序排!
东西 东西街,南北走, 忽闻门外人咬狗。 拿起门来推开手, 拾起狗来打砖头, 又被砖头咬了手。 骑了轿子抬了马, 吹了锣鼓打喇叭。
小猫养鱼 鱼儿小,吃不饱, 不如养大再吃好。 放水盆里怕鸡叼, 放入河中怕它跑。 小猫想出新办法: 放进肚子最牢靠! 啊呜一口吞下去, 刚刚养了一清早。
小竹笋 小竹笋,耳朵尖 春天姐姐走来了 它在地下能听见 能听见想看见 尖尖脑,吹口哨. 小秧苗,做早操。 向左看,向右看, 曲曲身,弯弯腰。 天天练,天天操。 长得壮,长得高。
我们都是好朋友
小鸟儿,成群飞, 小鱼儿,成群游, 小朋友,手拉手, 排起队伍向前走, 唱着歌,拍着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
捉迷藏 太阳找月亮, 月亮紧紧藏。 月亮找太阳, 太阳下山梁。 一个藏白天, 一个藏晚上。 太阳和月亮, 最爱捉迷藏。
小板凳儿
小板凳儿, 四条腿儿, 我给奶奶嗑瓜子儿。 奶奶嫌我嗑得慢, 我给奶奶煮碗面; 奶奶嫌我没搁油, 我给奶奶磕仨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沥沥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儿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看月亮 初一看,一条线。 初二看,眉毛弯。 初五六,挂银镰。 初七八,像小船。 初九十,切半圆。 十五六,像玉盘。
雷爸爸雷妈妈
雷爸爸,雷妈妈, 二人脾气真是大。 只要心里不高兴, 轰隆轰隆就吵架。 还要动手摔东西, 咔嚓咔嚓卡嚓嚓。 乌云娃娃吓哭了, 眼泪流下哗哗哗。
雨来了,快回家! 小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 小蘑菇,说不怕。我已备好伞一把。 雨来了,快回家! 甲壳虫,说不怕,我有一件防雨褂!
小槐树 小槐树,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蝇子踏死驴, 蚂蚁踩踏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中漂。 小鸡叼个饿老雕, 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天上打雷没有响, 地上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 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炎热直流汗, 六月寒冷打哆嗦。
西瓜房 半个西瓜没有瓤, 扣在地上小绿房。 一只蚂蚁看见了, 一群蚂蚁搬家忙。 住进去,喜洋洋, 西瓜屋顶,西瓜墙。 渴了啃,饿了尝, 又当房子又当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