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的概念体系及工程评价指标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关键评估指标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关键评估指标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改进建议,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本文将以审核的角度,探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评估指标。
一、质量方针及目标的制定与执行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石。
审核者需要评估企业是否明确制定了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且这些方针和目标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
同时,也需要评估企业在实践中是否能够积极执行和实现这些方针和目标。
二、组织结构及责任制的落实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制对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审核者需要评估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责任制是否明确,并且责任能否有效落实到各个岗位和个人。
此外,还需要评估企业是否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责任的履行。
三、质量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质量管理流程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核者需评估企业的质量管理流程是否规范、合理,并且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此外,还需要评估企业是否有相应的流程改进机制,以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四、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企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审核者需要评估企业是否有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还需要评估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得到满足。
五、供应商和分包商管理供应商和分包商的质量控制能力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至关重要。
审核者需要评估企业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选择和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确保所提供的材料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六、质量数据和记录管理质量数据和记录是评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审核者需要评估企业是否能够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质量数据,是否能够及时记录和归档各类质量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以便后续的监督和改进。
七、持续改进和问题处理能力持续改进和问题处理能力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之深基础介绍课件

考虑相邻建筑物 的影响:基础埋
4 置深度应考虑相 邻建筑物的影响, 防止相互干扰
基础结构形式
01
桩基础:由桩和承台组成,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 况
03
沉井基础:由井壁和底板组 成,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 土质较差的情况
02
地下连续墙:由钢筋混凝土 墙体和支撑系统组成,适用 于深基坑支护和防渗
03
地基稳定性分析:分析地基在 04
地基抗震分析:分析地基在
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确保地
抗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性能,
基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
确保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
基础埋置深度
考虑地基承载力:
1 根据地基承载力 确定基础埋置深 度
考虑地下水位:
2 基础埋置深度应 高于地下水位, 防止地下水渗入
考虑冻土深度:
建筑施工技术之 深基础介绍课件
目录
01. 深基础的概念 02. 深基础的施工技术 03. 深基础的设计要点 04. 深基础的案例分析
1
深基础的概念
深基础的定义
01
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较深的基础,通 常位于地面以下数米至数十米。
02
深基础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大 型设备等荷载较大的工程。
03
深基础的类型包括桩基础、地下连续 墙、沉井基础等。
04
深基础的设计、施工和检测需要遵循 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深基础的分类
1
按照基础埋置深度 分类:浅基础、深
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按照基础材料分类: 混凝土基础、钢基 础、复合材料基础
3
按照基础形式分类: 独立基础、条形基 础、筏形基础、箱
工程技术指标

工程技术指标工程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用于衡量工程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标准。
工程技术指标的制定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程技术指标的概念、分类、制定原则以及具体的编制方法。
一、概念工程技术指标是指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工程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衡量和评价的指标。
它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帮助工程管理者和决策者判断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分类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工程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质量指标:衡量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包括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的质量、结构的质量等。
例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材的强度等。
2. 安全指标:衡量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设备的安全性能等。
例如,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3. 可靠性指标:衡量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设备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性等。
例如,设备的故障率、结构的使用寿命等。
4. 经济指标:衡量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
例如,工程项目的总投资、每年的运营费用等。
5. 环境指标:衡量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适应性,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资源利用效率等。
例如,工程项目的废水排放标准、能源利用效率等。
三、制定原则制定工程技术指标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工程技术指标应该与工程项目的目标一致,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
2. 可行性原则:工程技术指标应该具有可行性,即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能够实现和满足。
3. 全面性原则:工程技术指标应该全面考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指标。
4. 可比性原则:工程技术指标应该具有可比性,即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指标可以进行比较和评价。
5. 可量化原则:工程技术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可以通过数据和指标进行衡量和评价。
深部建井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深部建井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深部建井力学是石油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在地下深部进行井的钻探和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力学问题。
随着人们对深海和深层地下资源的开发需求不断增加,深部建井力学的研究变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深部建井力学的相关内容,从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深部建井力学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说明,明确其研究范围和意义。
其次,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通过对深部建井力学的全面介绍和分析,我们旨在提高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和理解,为深部建井工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在实践中,深部建井过程中会遇到材料力学、岩土力学、地下水力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深部建井力学,我们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总之,本文将详细介绍深部建井力学的相关内容,包括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以期为石油工程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及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促进深部建井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2. 正文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围绕着深部建井力学展开讨论。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深部建井力学概述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深部建井力学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概述。
我们将讨论建井力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深部建井力学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2.2 深部建井力学要点1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深部建井力学的第一个重要要点。
我们将讨论该要点涉及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以及对工程实践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深部建井力学的实质和作用。
2.3 深部建井力学要点2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深部建井力学的第二个重要要点。
我们将对该要点的背景、原理和相关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工程部岗评标准

工程部岗评标准工程部是一个组织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项目的规划、管理和执行。
为了确保工程部岗位的招聘和评选能够有序进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标准则。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工程部岗的评标准。
一、技术能力在招聘和评选工程部岗位时,技术能力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以下是评定技术能力的几个方面:1.专业知识:应聘者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理解并应用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2.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应聘者需要展示出良好的工程规划和设计能力,具备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的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应聘者需要展示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创新能力:应聘者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改进项目工艺和方法的建议。
二、团队合作工程部岗位往往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因此团队合作能力也是评定标准之一。
1.沟通能力:应聘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明确地传达工作要求和项目进度。
2.协调能力:应聘者需要展示出协调解决问题、处理冲突的能力,并能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3.领导能力:对于担任团队负责人的岗位,应聘者需要展示出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推动团队实现目标。
三、项目管理工程部岗位负责项目的执行管理,因此项目管理经验也是评选标准之一。
1.项目计划与执行:应聘者需要展示出良好的项目计划与执行能力,能够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并按时完成。
2.风险管理:应聘者需要具备较好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识别和应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3.资源管理:应聘者需要具备合理的资源管理能力,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的协调与分配。
四、问题应对能力在工程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应聘者需要展示出其应对问题的能力。
1.紧急处理能力:应聘者需要能够迅速响应突发情况,并能够稳定处理应急事务。
2.问题分析与解决:应聘者需要展示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包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3.学习能力:应聘者需要能够快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工程质量管理评估指标与方法解析

工程质量管理评估指标与方法解析工程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
而质量管理评估指标和方法,作为评估和监管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工程质量管理评估指标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解析,以期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
一、宏观评估指标宏观评估指标从整体角度评估工程质量的优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合格率:工程合格率是一个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工程中合格部分与总部分的比例,合格率越高,说明工程质量越好。
2. 工程事故率:工程事故率是评估工程安全情况的指标,能够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
事故率越低,说明工程的安全管理越到位。
3. 工程质量缺陷率:工程质量缺陷率是指工程在规定使用寿命内存在的质量缺陷的比例。
它能够反映工程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中观评估指标中观评估指标从局部细节出发,评估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和要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工序合理性:评估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可以通过对比计划与实际施工情况来确定。
合理的施工工序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2. 材料选用合理性:材料的选用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选用适当的材料能够确保工程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每一步操作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三、微观评估指标微观评估指标从细微的细节和数据出发,对工程质量进行精细化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评估工程细节的关键指标。
它反映了工程中各个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表面光洁度:表面光洁度是评估工程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能够反映工程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3. 强度测试:强度测试是评估工程结构稳定性的指标。
通过对工程结构材料的强度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其是否满足相应的承载要求。
四、质量管理评估方法1. 抽样检验法:抽样检验法是通过对工程建设中的样本进行抽取,并进行检验和测试,以评估整体工程质量的方法。
研究复杂深部环境隧道灾害评价系统

研究复杂深部环境隧道灾害评价系统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矿山资源深部开采)已成为未来世界工程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在这些地下空间工程建设中,由于建设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岩爆、突水、地表沉陷、冲击地压、热动力灾害(火灾与爆炸)等灾害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下工程重大灾害孕育演化规律与成灾机制、监测预警技术、关键控制理论与技术等已成为地下工程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事故、灾难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单个灾种,对多灾种共同作用导致的事故、灾难的发生机理、发展规律及其预测预报、风险评估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甚少,尚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单个灾种的信息数据库及其背景数据库比较完善,但多个数据库数据共享、信息融合,特别是大数据挖掘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开展较少,尚缺乏数据共享机制及信息融合与分析方法等。
此外,多参数耦合作用下事故、灾难的致灾机理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亦需得到重视。
纵观隧道的修建历史,制约长大隧道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施工技术方面的,如:掘进技术、通风技术及支护衬砌技术等;另一类则是开挖可能遭遇的施工地质灾害的超前预报及其控制技术。
施工地质灾害本质上是由水、岩、热、气等固体、准流体及流体构成的复杂地质系统对开挖扰动作出的响应或反馈,响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灾害的类型和规模也就不同,具体灾种包括硬岩岩爆、软岩大变形、高压涌突水、高地温及瓦斯突出等(图1)。
风险概率增强系数,“风险概率增强系数”是将统计规律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建立的一个数学关系。
即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风险事故的概率增加或减小的幅度。
其采用的是通过专家调研的方式得到了相应的增强系数。
表示为:[k]=[p][p°]-1式中,[k]-风险系数的增强系数;[p]-风险事故实际发生概率;[p°]-风险事故发生统计意义上的平均概率。
在隧道工程风险事故概率的基础上根据风险值的定义,工程项目总体风险值表达为:各相互独立风险事故的风险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受到工程实践的驱动,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后20年,以来,我国深埋长大隧道地质灾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施工现场施工质量评估的关键指标与标准

施工现场施工质量评估的关键指标与标准在施工项目中,施工质量评估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评估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施工质量评估的关键指标与标准,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更好地进行施工质量管理。
一、工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1.施工图纸的完善程度施工图纸是工程实施的基础,图纸的准确性和完善程度对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评估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时,应对施工图纸的完善程度进行评价,包括图纸中的细节设计、符合性和与其他专业的衔接等。
2.施工技术与方法施工技术与方法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评估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时,应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包括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操作规范性以及施工工艺的科学性等。
3.施工设备与机械施工设备与机械的质量和使用情况也是评估施工现场的关键指标之一。
应对施工设备的种类、规格和数量进行评估,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
二、材料质量评价指标1.材料的质量标准与验收施工项目中涉及到大量的材料使用,评估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时,要对材料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情况进行评价。
包括材料的规格、材质、质量证明文件等。
2.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的储存与保管直接影响着材料的质量,评估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时,要对材料的储存条件和保管措施进行评价。
应注意材料的防潮、防晒、防火等情况。
三、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1.施工现场的卫生与安全评估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时,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卫生与安全情况。
包括道路畅通、施工区域的干净整洁、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是评估施工现场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节点和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
3.施工现场的施工记录与档案施工过程中的记录与档案是评估施工现场的重要依据。
应评估施工现场的施工记录和档案情况,包括施工日志、进度表、检验报告、质量确认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深部的概念体系及工程评价指标
作者:何满潮, HE Man-chao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刊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24(16)
被引用次数:46次
1.景海河深部工程围岩特性及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2002
2.徐则民;黄润秋;王士天隧道的埋深划分[期刊论文]-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04)
3.何满潮深部开采工程岩石力学的现状及其展望 2004
4.谢和平深部高应力下的资源开采--现状、基础科学问题与展望 2002
5.古德生金属矿床深部开采中的科学问题 2002
6.Sun Jun;Wang Sijing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in C hina:developments and current state-of-the-art 2000(37)
7.钱鸣高20年来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回顾[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01)
8.钱七虎深部地下工空间开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2004
9.钱七虎非线性岩石力学的新进展--深部岩体力学的若干问题 2004
10.Malan D F;Spottiswoode S M Time-dependent fracture zone behavior and seismicity surrounding deep level stopping operations 1997
11.Fairhurst C Deformation, yield, rupture and stability of excavations at great depth 1990
12.Kidybinski A Strata Control in Deep Mines 1990
13.SellersEJ;KlerckP Modeling of the effect of discontinuities on the extent of the fracture zone surrounding deep tunnels 2000(04)
1.左建平.谢和平.吴爱民.刘建锋深部煤岩单体及组合体的破坏机制与力学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
2.GUO Zhibiao.SHI Jianjun.WANG Jiong.CAI Feng.WANG Fuqiang Double-directional control bolt support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t large span Y-type intersections in deep coal mines[期刊论文]-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 2010(2)
3.LI Guofeng.HE Manchao.ZHANG Guofeng.TAO Zhigang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xcavation process of large span intersection within deep soft rock roadway[期刊论文]-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 2010(1)
4.牟宗龙.窦林名.王绪胜.王占成.郑玉友工作面终采线附近冲击矿压综合防治技术[期刊论文]-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1)
5.黄文辉.杨起.唐修义.唐书恒.陈萍.敖卫华.万欢中国炼焦煤资源分布特点与深部资源潜力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煤炭地质 2010(5)
6.郭志飚.王炯.蔡峰.王福强煤矿深部Y型大断面交岔点双控锚杆支护技术及工程应用[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z1)
7.郑玉友.王占成.赵厚春.窦林名.张明伟冲击矿压综合防治技术在星村深井的应用[期刊论文]-煤矿现代化
2010(2)
8.蔡光顺.左建平.李毅.闫万俊.李生亚.于洋中兴矿近距离煤层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研究[期刊论文]-矿业工程研究2010(2)
9.郭志飚.李乾.王炯深部软岩巷道锚网索-桁架耦合支护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z2)
10.张农.王成.高明仕.赵一鸣淮南矿区深部煤巷支护难度分级及控制对策[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12)
11.杨军.孙晓明.王树仁济宁2~#煤深部回采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11)
12.刘文宝.刘增平.陈绍杰.李博深井采空区宽条带煤柱受力状态研究[期刊论文]-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
13.郑玉友.王占成.路军.窦林名.张明伟深井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期刊论文]-煤炭科技 2009(4)
14.齐干.李占金.唐强达.贾云东深部大断面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及耦合支护设计[期刊论文]-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4)
15.孙晓明.张国锋.蔡峰.于世波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对称变形机制及控制对策[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6)
16.李刚.梁冰.张国华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特征及其支护参数设计[期刊论文]-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2)
17.GUO Zhi-biao.GUO Ping-ye.HUANG Mao-hong.LIU Yin-gen Stability control of gate groups in deep wells[期刊论文]-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 2009(2)
18.杨冬成煤矿深部顺槽破坏原因及支护对策分析[期刊论文]-西部探矿工程 2009(5)
19.郭志飚.李国峰兴安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底臌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煤炭工程 2009(2)
20.王磊深部煤巷支护技术分析[期刊论文]-煤矿开采 2009(2)
21.曾开华.王春光.王桂莲.杨生彬底角锚杆抗剪特性研究[期刊论文]-金属矿山 2009(2)
22.曾开华.王春光.刘静姚桥矿深部软岩巷道底臌控制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金属矿山 2009(10)
23.齐干.刘银根.唐强达.李占金旗山矿深部巷道底臌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矿业 2009(11)
24.李伟.冯增强南屯煤矿深部沿空巷道耦合支护技术[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
25.卢敦华.王星华深部岩体水热弱化修正及其因素确定方法[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08(23)
26.柏建彪.王襄禹.贾明魁.侯朝炯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原理及应用[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2008(5)
27.王光亚.施斌.徐玉琳.顾阿明南京石膏矿特大突水灾害机理研究[期刊论文]-工程地质学报 2008(5)
28.何满潮.李国峰.任爱武.杨军深部软岩巷道立体交叉硐室群稳定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2)
29.郑玉友.郭启彬星村煤矿深部冲击矿压防治技术[期刊论文]-煤矿开采 2008(2)
30.李铁.蔡美峰.蔡明采矿诱发地震三个特征震源深度的探讨[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8)
31.张少波我国煤矿光爆锚喷支护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期刊论文]-煤矿爆破 2007(3)
32.何满潮.齐干.程骋.张国锋.孙晓明深部复合顶板煤巷变形破坏机制及耦合支护设计[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5)
33.何满潮.苗金丽.李德建.王春光深部花岗岩试样岩爆过程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5)
34.周小平.钱七虎深埋巷道分区破裂化机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5)
35.吴立新.姜云.车德福.祝文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模糊综合评估与3D可视化[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1)
36.许家林.连国明.朱卫兵.钱鸣高深部开采覆岩关键层对地表沉陷的影响[期刊论文]-煤炭学报 2007(7)
37.何满潮.齐干.许云良.白雪松深部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期刊论文]-煤炭工程 2007(3)
38.何满潮.杨军.齐干.王树仁深部软岩巷道耦合支护优化设计及应用[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
39.胡江春.王红芳.孙晓明.何满潮岩石的交流阻抗初步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9)
40.王明洋.宋华.郑大亮.陈士林深部巷道围岩的分区破裂机制及"深部"界定探讨[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9)
41.刘文涛.杨生彬.王晓义.张艳博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井交岔点支护关键技术研究[期刊论文]-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6(11)
42.何满潮.李乾.蔡健.郭志刚兴安煤矿深部返修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期刊论文]-煤炭科学技术 2006(12)
43.杨承祥.罗周全.胡国斌.唐礼忠.贾明涛深井金属矿床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期刊论文]-采矿技术 2006(3)
44.柏建彪.侯朝炯深部巷道围岩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2)
45.胡全舟深部岩体损伤破坏评价方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46.赵宝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7.左建平.谢和平.吴爱民.刘建锋深部煤岩单体及组合体的破坏机制与力学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slxygcxb200516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