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营养不良性水肿

合集下载

小腿浮肿是什么病

小腿浮肿是什么病

小腿浮肿是什么病导致小腿浮肿的病因有很多的,一般是有以下的几种,下面我会在以下的文章中提到的,首先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看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如果是病理性的因素的话就听从医生的治疗意见进行治疗,保证自己的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当然了要保证一个好的心情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水肿从分类上讲有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等,因此建议从5个方面考虑。

一是排除有无慢性肾炎,相关的检查可以做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

二是排除心脏方面的原因,综合考虑是否爬楼觉得吃力,做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

三是排除肝脏的问题,肝功能不好同样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浮肿,可抽血查肝功能。

四是排除内分泌的问题,如甲减,这方面可以通过抽血查T3、T4,T4降低而T3正常可视为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

如果这四种情况都已排除,临床上则将之称为女性特发性水肿。

此病多偏爱女性,发病女性多处于育龄期,年龄在20~50岁之间。

水肿往往呈周期性,待水肿发展至一定程度后,机体可将较多的水盐排出体外,经休息、平卧后水肿可减轻。

患者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一个立———卧位水肿试验:晨起醒来后排空大小便,称体重并做下记录,饭后3个小时再称一次体重,连续三天,如果两次的体重差大于1公斤,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出特发性水肿诊断前,应谨慎排除其他器质性水肿发生的可能,避免误诊。

1、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不足也会引起全身性的身体浮肿,当然也包括了腿部。

形成此种症状的原因和前述肾脏及肝脏发生病变时的情形一样,都是为了平衡蛋白质在血管及组织内的含量,使得液体自血管中流出,进入组织内而引起肿胀。

这是原因之一。

2、心脏病,高血压,病毒感染或是心瓣膜病变等等疾病使心肌变得衰弱无力,这时心脏无法将血液顺利送入肺部,血液便开始倒流入静脉当中,然后就会汇流入位于心脏下面的器官??肝脏,使得肝脏充血而肿胀起来。

如果情形未见改善,最后血液甚至会回流腿部的静脉里而形成腿部肿胀。

关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的描述

关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的描述

关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的描述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说得简单点,就是孩子的身体缺乏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结果导致身体里的一些水分积攒在不该积的地方,形成水肿。

这种情况,通常会让孩子看起来又瘦又肿,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胖头陀”,走路晃晃悠悠的,感觉哪里都软软的,好像一捏就会出水一样。

听着是不是有点吓人?但这其实就是营养不良的一个表现,尤其是当孩子的饮食营养不均衡时,情况就会更加严重。

想想看,孩子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可如果这两样东西都缺了,怎么办?咱们得先明白,蛋白质对孩子来说可是“黄金”级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不像糖分那样容易消耗掉,它可是孩子身体内每一个细胞的“建设者”,就像是咱们盖房子需要砖块一样,蛋白质是细胞、肌肉、器官这些“大楼”的基础材料。

可是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生活节奏快,往往忽视了孩子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

你看,现在很多家庭的饭桌上,鱼肉鸡蛋都成了“奢侈品”,主食米饭面条倒是吃得多,但这个蛋白质嘛,往往就成了“缺席”。

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像是水肿、体重增长缓慢、精神萎靡等等,都是缺少蛋白质的“信号灯”。

不过,问题来了,水肿怎么就找上门了呢?正常情况下,咱们的身体会有一定的水分储存,用来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

但是,一旦蛋白质缺乏,尤其是那种水肿型营养不良,就会发生不正常的水肿。

这是因为,蛋白质是帮助身体保持水分平衡的一个重要角色。

没有了足够的蛋白质,身体的水分就无法正常调配,结果一部分水分就开始在身体里“乱跑”,而且往往积存在肚子、腿部、脸部等地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气球,胖乎乎的,弄得孩子整个人看起来既无精打采又闷闷不乐。

不得不说,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这种情况最常发生在那些生活条件比较差,或者饮食不规律的孩子身上。

大多数都是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父母为了省钱,常常把高蛋白食物省了,结果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6其他因素
酗酒和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消胆胺、新霉素、秋水仙碱等 均可导致VA缺乏
临床表现

眼部症状
1眼干燥症—毕脱氏斑 2夜盲症 3角膜软化

皮肤症状
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出现蟾皮症 皮肤毛囊角化出现毛囊丘疹
毕脱氏斑

眼干燥症

毛囊丘疹

骨骼系统
缺乏VA儿童表现为骨骼停止生长、发育迟缓。 齿龈增生角化,牙齿生长缓慢容易发生龋齿。
早期诊断VA缺乏的依据. 测定结果排除受眼部疾病、血糖低和睡眠不足与VA无关的因素影响。
生理盲点 判断VA缺乏的较灵敏的指标。正常人生理盲点1.8cm² ,VA不足盲点扩大。
眼结膜印记细胞学法
对发现早期角膜组织异常有帮助。 VA缺乏期间眼结膜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变大且角化。
尿液上皮细胞检查 计数上皮细胞超过3个/mm³ ,排除尿路感染后可确认VA缺乏。
贫血种类(细胞学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生的溶血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贫血:
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

缺铁性贫血病因 1 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 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部大部分切除后、肠道功能
维生素D缺乏
缺乏原因
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中的钙吸收、骨质生成。
阳光照射不足 VD和钙磷摄入不足

维生素及钙磷肠道吸收障碍
依赖肠道的脂质吸收能力,代谢过程需要肝肠循环,所以肝 病和肠道病引起缺乏。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答:(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3)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4)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营养学:指研究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6)儿童营养学:研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规律,探讨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提出相应的喂养要求、食物选择方法和平衡膳食,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2、改善我国学前儿童营养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重视孕期妇女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2)全社会都要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3)科学、合理添加辅食,维持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速率;(4)防治婴幼儿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制订有效改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5)进一步研究评估婴幼儿喂养状况的新指标;(6)注重幼儿园和散居学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7)制订中国婴幼儿和学前儿童喂养指导建议。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

(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2、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答:(1)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比较差。

(2)学前儿童脑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

(3)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皮质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

营养不良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有极强的再生能力,恢复期可形成淋巴管之间或淋巴管与静脉间的吻合,淋巴引流得以恢复,因此,水肿也就自行消退。

(4)辐射:继发于辐射的淋巴性水肿,常于放射治疗后数月出现。

动物实验证明,给腹股沟部辐射3~6个月,就可引起继发性淋巴性水肿。

3 治疗原则重度肢体淋巴性水肿病人,首先应抬高肢体位置,促使淋巴回流,从而减轻水肿。

例如应用特殊设计的挂带,把水肿的小腿放在挂带上,使足部与床的平面形成45°角,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同时投用利尿剂,能加速水肿消退。

一旦水肿明显消退,就可以训练病人使用弹力支座。

也可以使用弹力长袜。

长袜由膝盖到足部,紧贴肢体,但不妨碍足部血液循环,并应有间断休息。

例如,中午让病人休息,可除去长袜1小时。

此外,用固定绷带或保护性橡皮绷带,也能妥善控制水肿。

间断使用利尿剂,限制食盐摄入(低盐饮食),低能量饮食等,对于治疗淋巴性水肿都是有益的措施。

对于继发于感染的淋巴性水肿,必须控制感染。

乳腺癌根治术后手臂淋巴性水肿,可用物理疗法。

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治疗。

作者单位:13003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贺玉泉);洮南县医院内科(王淑丽)营养不良性水肿尚冬梅 汲清湘 营养不良是各种营养素缺乏的综合征,它散见于各种疾病中,可有不同的表现。

营养不良不是消瘦的同义词,诸如单纯的蛋白质缺乏,患者可出现浮肿,不一定有明显消瘦。

反之,体形瘦削,亦不一定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因此要根据具体病情,做必要的分析、判断。

1 病因引起蛋白质缺乏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食物供应不足、质量不良所引起;另一类则为疾病所诱发。

很多疾病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常见者有下列几组。

(1)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有食欲不振,妨碍食物的摄取,上消化道梗阻、胃大部切除、各种肠炎、慢性胰腺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均可因营养素不能自肠道很好吸收,产生显著消瘦。

如手术切除小肠过长,也常引起显著的营养不良。

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

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

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通常是由于体内液体潴留导致的。

水肿的病因复杂,可能是由于心脏病、肾脏疾病、肝病、淋巴系统疾病、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水肿病人的护治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程和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评估病情评估病情是治疗水肿病人的首要任务。

评估应包括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通过病情评估,可以确定病因、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治疗原则治疗水肿病人的原则是去除病因、消除水肿、改善症状、防止并发症、预防复发。

具体措施如下:1. 去除病因去除病因是治疗水肿的关键。

如果水肿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应首先治疗原发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肝病、淋巴系统疾病等。

2. 限制水钠摄入限制水钠摄入是治疗水肿的重要措施。

水肿病人应避免食用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尽量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

每天的水摄入量应控制在1000毫升以下。

3.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水肿的主要药物之一。

利尿剂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液体潴留,从而缓解水肿。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4.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和肺部的功能,有助于消除水肿。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肿病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

5. 应用压力治疗应用压力治疗是治疗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压力治疗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减少组织间液体潴留,从而缓解水肿。

常用的压力治疗器具包括弹力袜、弹力绷带等。

6.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治疗水肿的另一种选择。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气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作用,缓解水肿症状,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熟地、黄芪等。

三、护理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适当的护理措施也可以帮助水肿病人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具体措施如下:1. 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水肿病人应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水肿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水肿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水肿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由于血管内外液体转移失去平衡或钠水过多潴留所致组织间隙液增多称为水肿(edema)。

根据发生水肿的部位、性质和渗出液的性状可分为:①全身性水肿与局限性水肿。

前者指体内各部分(主要是皮下组织)的血管外组织间隙均有体液的积聚;后者指体液仅积聚于局部组织间隙中。

②炎症与非炎症水肿。

前者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后者不具备上述特征。

③凹陷性与非凹陷性水肿。

前者以水分为主,后者含黏性蛋白或淋巴液较多。

【诊断提示】1.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为充血性右心衰竭的主要症状之一,亦可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

水肿首先发生在身体下垂部位,非卧床患者于午后出现下肢水肿(踝部较明显),卧床患者则首先出现于骶部。

有相应病史和体征。

(2)肾源性水肿: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病综合征及其他肾脏疾病晚期。

水肿发生较快,早期常于晨起时发现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延及全身。

患者有相应病史和体征。

(3)肝源性水肿:见于肝硬化、肝癌等。

先出现下肢水肿,继而出现腹水或全身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和营养摄入不足,伴有消瘦、贫血、乏力等。

(5)内分泌性水肿:①黏液性水肿,为甲状腺功能降低所致。

有非凹陷性的颜面及下肢水肿。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可见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伴有向心性肥胖、毛发增多、面色红润、肌肉软弱、骨质疏松、糖耐量减低等。

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下肢及面部轻度水肿伴有高血压、低血钾、高血钠、血浆容量增加、多尿等。

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于月经期或经前出现眼睑、踝部与手部轻度水肿,伴有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状,月经来潮后水肿及其他症状逐渐消失。

⑤药物所致水肿,常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睾丸酮)、雌激素等药物,停药后水肿迅速消失。

⑥妊娠中毒症,多见于初产妇,产生于妊娠24周后,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和眼底改变等。

2.局限性水肿多见于下列情况:①局部炎症,如丹毒、蜂窝织炎;②淋巴管梗阻,如慢性淋巴结炎、丝虫病;③变态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皮炎;④静脉梗阻,如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结肿大、动脉瘤压迫静脉或淋巴管、妊娠后期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等。

中医科水肿护理常规

中医科水肿护理常规

中医科水肿护理常规水肿就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多由外感风邪,感受水湿,皮肤疮毒,饮食劳倦内伤所致。

病位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涉及膀胧、三焦。

临床辨证分阳水证、阴水证两类:风水相搏、水湿浸渍、湿热内蕴属阳水证;脾虚湿困、阳虚水泛属阴水证、现代医学中得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得水肿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

三、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可取半卧位;下肢水肿较重者,适当抬高患肢,水肿减轻后可适当活动。

四、重症患者应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得患者,做好预防褥疮护理、五、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总量多于前一日总出量500m1为宜,若有高热、呕吐、泄泻者则适当增加入量。

六、谁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定期测量体重,如有腹水时测量腹围,做好记录。

七、水肿部位不宜针刺,皮肤瘙痒时勿重抓,以免流水不止,导致感染。

八、出现尿血时,遵医嘱做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尿MDI)与细菌培养。

九、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忧虑、悲观情绪,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得信心、十、观察水肿得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尿量及颜色、体温、血压、舌象、脉象得变化、如观察到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协作处理:1、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或尿闭。

2、表情淡漠、疲乏无力、腹胀、呼吸深长、胸满气急、恶心呕吐。

3、气短促、吐白色泡沫、面白唇紫、冷汗肢厥、烦躁心悸等水气凌心之危候。

十一、临证(症)施护:1、风水相搏、及水湿浸渍及阳虚水泛者,若水肿剧,适当限制水量。

汗多时及时擦干。

2、湿热内蕴者,皮肤有疮疖溃疡时,按外科换药护理。

3、水气凌心: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给氧气吸人。

4、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热姜糖水或按揉内关穴。

十二、水肿严重者,应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头;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慎防营养不良性水肿
*导读:案例:阿珍的宝宝才7个月,刚开始添加辅食,可
是一个月不到,宝宝的体重却“突飞猛进”,比同龄宝宝重了很多。

阿珍觉得这种“长势”似乎不太正常了,于是抱起宝宝前往儿童医院就诊。

……
案例:阿珍的宝宝才7个月,刚开始添加辅食,可是一个月不到,宝宝的体重却“突飞猛进”,比同龄宝宝重了很多。

阿珍觉得这
种“长势”似乎不太正常了,于是抱起宝宝前往儿童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宝宝患的是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
何为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
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在早期往往已被忽视,婴儿时期的轻度水肿,往往因皮肤弹力很好不易识别,须注意体重的突然增加,在一天增长数百克,是水肿的可靠标志。

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病因
本病常发生于工业不发达的地区如非洲地区,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一种营养不良,多见于6个月(断奶后)至5岁小儿。

本病在我国较为少见鶒近期调查表明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热能和蛋白质的
摄入量尚显不足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

病因如下——
1.喂养不当
膳食中供给的蛋白质总量和优质蛋白长期不能满足需要健康搜
索,而能量供给尚能维持最低水平健康搜索,多见于婴儿母乳量长期不足又未添加乳类制品,或仓促断奶
2.蛋白质吸收障碍
长期腹泻、慢性疾病肠结核幽门痉挛或梗阻,胰蛋白酶缺乏等。

或由于影响了食欲;或妨碍蛋白质的吸收;或蛋白质不能利用等
均可导致发生水肿。

3.蛋白质的消耗过多
脓胸、肺脓肿腹水、大量失血、外科伤口引流及严重灼伤,使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

并发寄生虫病如钩虫病、疟疾等,还有肠炎及全身感染如麻疹、结核病等使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都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

4.蛋白质合成障碍
肝脏能合成各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凝血酶原亦能合成部分球蛋白。

患者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肝内脂肪积聚,虽然蛋白质的供给和吸收正常但合成血浆蛋白的功能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可低于10g/L,因而发生水肿及腹水等症状。

如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
在注意观察了解病儿病情及以往饮食情况的基础上,分清病儿具体对待。

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以此减少热能及蛋白质的消耗。

减少下肢积存的水分,水肿消失、并发症痊愈后,即鼓励活动,安排规律的生活。

饮食应注意及时补充蛋白质。

对未合并胃肠道疾病,应迅速增加
蛋白质的摄入量,于数日内可达每日每公斤体重2~4克。

在摄入大量蛋白质后2~3日,以至2~3周内,患儿尿量增加,体重减轻,水肿消失。

在这一过程中,注意限食盐。

待水肿消失,应及时恢复盐的入量,以免食欲减退。

但应注意不能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发烧脱水时,尤为重要的是矿物质的补充,应注意低钠,足量的钾,镁及适量的铁;补充多种维生素,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C;饮食应从少量开始,随生理机能的适应和恢复而逐渐增加,并应少量多餐;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采用流质,半流质或软食等。

饮食最好经口供给,必要时可采用胃肠外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