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甲板标准
1.2 船舶部位、尺度、吨位和水尺

(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
1.位置名称
如图1-l-1所示,船的前端叫做船首,后端叫做船 尾。而船首两侧船壳弯曲处叫做首舷,船尾两侧 船壳弯曲处叫做尾舷。船的两边叫做船舷。船舷 侧板与船底板交接的弯曲部分叫做舭部。 船舶的首尾连线称为首尾线(或纵中线、中央 线),它将船体分成左右两半,从尾向首看,在 首尾线右边的部分叫做右舷,在左边的部分叫做 左舷。
①总载重量
总载重量是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情况下所能装载货 物、燃润料、淡水、供应品以及其他等总重量。 其值等于该吃水时船舶排水量(装载排水量)与 空船排水量之差,即 总载重量=装载排水量一空船排水量 总载重量用来表征船舶的载重能力和船舶的大 小,也可用来统计货船的拥有量以及作为航线 配船、订舱配载、船舶配积载等的重要依据。
③船深
对金属外板的船舶,系指在中剖面处从龙骨上表 面量至量吨甲板在船舷处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 对非金属船舶,此垂直距离应包括底板的厚度。
3.最大尺度
最大尺度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主要用于船 舶停靠码头,进坞,过船闸、桥梁、架空电缆 和狭水道以及船舶避碰等。
(l)最大长度
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 固定突出物(如顶推装置等)在内的水平距离。 最大长度就是船舶的实际长度。
3.舱室名称
船体内部根据需要用纵、横舱壁分隔成若干个大 小不同的舱室,如图1-1-3所示。些舱室按照各 自的用途或所处的部位而命名,如首尖舱、尾尖 舱、货舱、压载舱、机舱、油舱、淡水舱、锚链 舱等。
船舶尺度
船舶尺度主要是指表示船体外形大小的尺度, 即船的长、宽、深和吃水等。它是根据各种船舶 规范和船舶营运中使用上的要求而定义的。按照 不同的用途,船舶尺度一般可分为船型尺度、登 记尺度和最大尺度三种。
(完整版)船舶结构规范计算书

(完整版)船舶结构规范计算书船舶结构规范计算书2.1 概述(1)本船为单甲板,双层底全焊接钢质货船;货舱区域设顶边舱和底边舱。
货舱区域主甲板、顶边舱、底边舱及双层底为纵⾻架式结构,其余为横⾻架式结构。
(2)本船结构计算书按CCS《钢质海船⼊级规范》(2006)进⾏计算与校核。
(3)航区:近海(4)结构折减系数:0.952.2 船体主要资料L 96.235m 总长oaL 92.780m ⽔线间长W1L 89.880m 两柱间长bp型宽 B 14.60m型深 D 7.000m设计吃⽔ D 5.600m计算船长L 不⼩于0.96Lwl=73.344m,不⼤于0.97Lwl = 89.997m取计算船长L = 89.900m 肋距 s 艉~ Fr8, Fr127 ~ 艏 0.60mFr8 ~ Fr1270.650m 纵⾻间距甲板及双层底下 0.60~0.70m顶边舱及底边舱0.60~0.80ms=0.0016+0.5 0.644m 标准⾻材间距bC(对应结构吃⽔) 0.820 ⽅型系数b系数C = 0..412L+4 7.704b f =b F =1.00 d f =d F =1.00主尺度⽐ L/B=6.158 > 5B/C=2.09 <2.5货舱⼝尺度⽐No.1货舱 b 1=10.60 m L H1=25.35 m L BH1=32.20mb 1 /B=0.726 >0.6 L H1 / L BH1=0.726 > 0.7No.2货舱 b 2=12.60 m L H2=25.60 m L BH2=33.60mb 2 /B=0.863 >0.6 L H2 / L BH2=0.750 > 0.7 本船货舱开⼝为⼤开⼝.主机功率 1544kW2.3 外板计算 2.3.1 船底板(2.3.1)(1)船舯部0.4L 区域船底板厚t 应不⼩于下两式计算值: (2.3.1.3)b F L s t )230(043.01+== 8.86mm b F h d s t )(6.512+== 9.35mm式中:s ——纵⾻间距,取0.644mL ——船长,取89.90mF b ——折减系数,取1 d ——吃⽔,取5.60mh 1——C h 26.01==2.003 且1h ≤d 2.0=1.120m, 取 1h = 1.120实取 t = 10 mm(2)艏、艉部船底板 (2.3.1.4)在离船端0.075L 区域船底板厚t 应不⼩于下式之值:mm s sL t b19.9)6035.0(=+= 式中: L ——船长,取89.90m s ——纵⾻间距,取0.650m b s ——纵⾻的标准间距,取0.644m 实取 t=10mm 2.3.2 平板龙⾻ (2.3.2)平板龙⾻宽度b 应不⼩于下式之值:=+=L b 5.39001214.65 mm (2.3.2.1) 2t t =+=底11.35 mm (2.3.2.2) 式中: L ——船长,取89.90m实取平板龙⾻ b=1800mm t =12mm2.3.3 舭列板 (2.3.3.1)舭列板处为横⾻架式,其厚度应不⼩于船底板厚度 (2.3.1.2)b F L Est )170(1072.01+== 11.58 mm b F h d s t )(0.712+== 11.79 mm式中:E = 1+(s/S)2 = 1.0050, 其中, S 为船底桁材间距, 取2.900ms ——纵⾻间距,取0.650mL ——船长,取89.90mh 1——C h 26.01==2.003 且1h ≤d 2.0=1.120m, 取 1h = 1.120 F b ——折减系数,取1 实取 t =12 mm2.3.4 舷侧外板(1) 3D/4 以上及顶边舱与底边舱间横⾻架式舷侧外板厚度应不⼩于按下列三式计算所得之值: (2.3.4.3、 8.3.2.1)d F L Est )110(1073.01+== 9.49 mm =+=)(2.422h d s t 7.53mm ==L t 3 9.48mm 式中: E = 1 s ——肋⾻间距,取0.644mL ——船长,取89.90m d ——结构吃⽔,取5.60m F d ——折减系数,取1 2h ——C 5.0h 2==3.852且d h 36.02≤=2.016, 取2h = 2.016实取 t=14mm(2) 距基线D 41以下舷侧外板厚度t 不⼩于下式: (2.3.4.2)d F L Es t )110(1072.01+== 8.80mm=+=b F h d s t )(3.61210.62mm 式中: E = 1s —— 肋⾻间距,取0.644mL ——船长,取89.90m d ——结构吃⽔,取5.60m F b ——折减系数,取1h 1——1h =0.26c=2.003, 且d h 2.01≤=1.120, 取h 1=1.120 实取 t =12mm2.3.5舷顶列板 (2.3.6.1)宽度 b = 800+5L = 1249.5d F L s t )110(06.01+==7.72 mm)75(9.02+=L s t = 7.44mm 式中:S=0.644 m d F =1 实取: t=14mm2.3.6 局部加强(1)与尾柱连接的外板、轴包处的包板: (2.3.6.1)外t t 5.1== 14.025mm中t t == 9.35mm 实取t=16mm(2)锚链管处外板应予加强: (2.3.6.2)2+=外t t = 11.35mm 实取t=14mm2.4 甲板计算2.4.1 强⼒甲板(1)船中0.4L 区域纵⾻架式甲板,不⼩于下式之值: (2.4.2.1)d F L s t )110(06.011+== 8.40 mm759.02+=L s t = 8.09 mm式中: s ——纵⾻间距,取0.70mL ——船长,取89.90m1L =L , 取89.90m d F ——折减系数,取1实取 t =14 mm(2)开⼝线以内及离船端0.075L 区域内强⼒甲板t 不⼩于下式之值 (2.4.2.2)759.02+=L s t = 7.51 mm式中: s ——横梁间距,取0.65 mL——船长,取89.90m实取t=10 mm2.4.2 甲板边板 (2.4.3.1) 船中部4.0L区域,甲板边板宽度,=b1111.32 mm8.6L≥500+厚度t不⼩于强⼒甲板厚度实取甲板边板 t x b = 14?20002.4.3 平台甲板厚度t应不⼩于下式之值: (2.4.5.2) t = 10s = 6.50 mm式中: s——⾻材间距,取0.650m实取 t = 8mm2.4.4甲板开⼝(2.4.4.2) 货舱及机舱开⼝的⾓隅采⽤抛物线,货舱⾓隅板实取 t=14mm 机舱⾓隅板实取 t=10mm2.4.5开孔平台(2.15.1.11) 艏尖舱设开孔平台开孔平台甲板开孔⾯积 a = 0.1A = 0.07m2式中: A = 0.700 m2实取: a = 10.8 m2开孔平台甲板厚度 t= 0.023L + 5 = 7.07 mm实取: t = 8mm开孔平台甲板横梁的不连带板的剖⾯积(隔档设)A = 0.13L + 4 = 15.69 cm2实取: L100x63x8 (每档设) A= 25.20 cm22.4.6 顶边舱斜板 (8.6.2.1)斜板厚度t 应不⼩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且应不⼩于8mm:h s t 41= + 2.5 = 8.93 mms t 122= = 9.34 mm式中: h = h 1cos θ+ b 1sin θ= 2.8 x cos30°+ 3.7x sin30°= 4.275s = 0.778 m实取: t = 10mm2.5 双层底结构 2.5.1中桁材(2.6.2.1~2.6.2.3)中桁材⾼度 30042250++=d B h = 900.2 mm 中桁材厚度 t =0.00770h +3 =9.93 mm式中:B=14.6m d=5.6m 0h =900.2mm ≥700mm 实取 0h =1050 mm t=12mm2.5.2 旁桁材(2.6.10.2, 2.6.4.1)t =0.00770h +1 =6.93mm 实取: t = 10mm 加强筋两端削斜其厚度与肋板相同,宽度为肋板⾼度的1/10B = 0.10h = 90.02 mm 实取: t=10mm b=100mm2.5.3 实肋板 (2.6.11.2, 2.6.5.1)(1)在机舱区域,⾄少每个肋位上应设置实肋板,货舱区每四肋位设置实肋板。
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是指船舶上用于船舶运输和操作的各类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船用甲板机械主要包括起重机、绞车、舱盖板、船用风机、船用泵等设备。
这些机械设备在船舶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船用甲板机械的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至关重要。
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需要考虑船舶的特殊环境。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面临着海洋风浪、腐蚀、湿度等极端条件,因此船用甲板机械设备需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用性。
船用甲板机械还需要考虑到船舶的震动和运动,因此机械设备需要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需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
船用甲板机械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海事法规的要求,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船用甲板机械设备还需要符合相关的船级社和船级社的认证要求,确保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需要考虑到船员的安全和操作便利性。
船用甲板机械设备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确保船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安全、便利地操作设备。
船用甲板机械设备还需要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提高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船用甲板机械设备在船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只有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才能确保船用甲板机械设备在海上运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船用甲板机械设备能够更好地适应船舶运输的需求,为海上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是指用于船舶甲板上的各种机械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船用甲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船舶甲板上的各种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船舶甲板上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绞车、容器吊装设备、缆绳等,这些机械设备对船舶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CTC船薄板甲板建造工艺.doc

PCTC船薄板甲板建造工艺刘立新PCTC船的甲板分段板较薄一般在5.5mm—10mm,横向构架间距离效大,纵桁材较单薄,在制造时的变型控制成为首要考虑的;为了有效的控制吊装、切割、装配、焊接变型,减小火工量同时减少收缩量,在制定一个合理、实用、合符实际的工艺的同时要求建造者严格的执行。
精度控制:由于PCTC船结构的特殊性,船体变型、收缩量的控制犹为重要,对精度的控制每个制造环节必需严格。
切割时每条拼板缝划出100mm对合线,数切的需喷粉并敲洋冲,拼板时测量,焊接冷却后再测量,并作好收缩记录;小组T排校直后做测量记录(船名、分段号、部材名)。
分段主板焊后划线时划出四边100mm处对合线、肋检线、中心线、大合拢定位等基准线并敲洋冲(全部两面施工)。
分段焊前、焊后测量记录。
一、起重运输1、薄板整板上下车时尽量不用铲车;有磁铁吊的地方尽量用吸铁;2、用吊钩、扁担吊板时两端吊钩离板中心要对称,尽量避免板材的物理变型;3、切割平台上料时要保证板材的平整度,卸料要保证部材叠放平整;4、运送部材时铲车铲齿要顺着板面方向,避免铲齿造成的部材变型;5、转运小组部材时,尽量避免平板车上的部材叠放挤压造成的变型;6、主板拼板后要叠放的,在主板吊运吊耳旁加高于吊耳的垫木,且最多只能叠一张,最上一层不得放置重物,人不得站在上面蹦跳、奔跑。
7、所有预处理后的材料、加工好的部材、分段上不得有油和车胎痕迹;二、切割号料1、按图施工,如图纸有误要及时和设计交流解决;2、数控切割机每天切割前要认真调校好角尺;3、切割机的轨道要保证平直、清洁;4、各切割机切割时火焰要垂直于材料,以保证切割断面的垂直;5、薄板切割时火焰要适当调小,速度适当加快;以不产生氧化渣裹渣现相。
6、所有部材的切割划线(包括喷粉划线)必需准确与部材切割一致。
7、切割下料零件收料时按分段左右、按分段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散装件、标准件等,分阶段配套、堆放,确保分段零件配套完整及零件分流正确。
船舶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概述本船按CCS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对无限航区有关散货船的要求进行设计。
2 基本结构计算书.2.1 外板 2.1.1船底板2.3.1.3:船底为纵骨架式时,船中部0.4L 区域内的船底板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b F L s t )230(043.01+= b F h d s t )(6.512+= 式中:s ——纵骨间距,m ,计算时取值应不小于纵骨的标准间距,本船为0.82m , d ——吃水,m ,本船为14.8m ;L ——船长,m ,本船为225m ,计算时取不必大于190m 。
b F ——折减系数,由2.2. 7对于外板和甲板,折减系数和d b F F 应不小于0.7;对于骨材,折减系数和d b F F 应不小于0.8,在此取为0.8;==C h 26.01,计算时取不大于=d 0.2,C ——系数,根据2.2.3.1,当90300L m≤≤时,10.01)100182300(75.102/3=--=C计算得: 2.3.1.4 :离船端0.075L 区域内的船底板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bs sL t )6035.0(+= 式中:s ——肋骨或纵骨间距,m ,计算时取值应不小于b s ;b s ——肋骨或纵骨的标准间距,m 。
肋骨、横梁或纵骨(船底、舷侧、甲板)的标准间距应按下式计算:=+=5.00016.0L s b m ,且不大于0.7m 。
1.2.2平板龙骨2.3.2.1 :平板龙骨的宽度b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3.5L 900b += mm ,且不必大于1800mm ,在整个船长内保持不变。
计算得=+= 3.5L 900b mm ,在此取。
实取平板龙骨尺寸为:。
2.3.2.2 :平板龙骨的厚度不应小于上述所要求的船底板厚度加2mm ,且均应不小于相邻船底板的厚度。
固在船中部0.4L 区域内取mm ,离船端0.075L 区域内。
船舶外板和甲板板

三、外板的布置
1、外板的边接缝:考虑其他纵向构件的布置,考虑 钢板的规格 。
2、外板端接缝:排列应力求整齐美观,考虑强度 。
考虑船体分 段情况,利 用钢板的长 边。
各列板的端 接缝尽量布 置于同一横 剖面上。
外板展开图(shell expansion plan)
2. 外板的并板(stealer strake)接缝
首端锚孔区域:
腹板 (doubling plate) 锚穴 (anchor recess)
尾段螺旋桨区域:螺旋桨上方的外板,与尾柱连 接的外板,轴毂处的包板以及尾轴架支撑固定处 的外板,需加厚,厚度应≧端部外板厚度的2/3, 也要≧船中外板厚度。
外板开口:外板开口大于板厚20倍应采取加强措 施:开口角耦必须具有足够的圆角,半径≧开口 宽度的1/10,并用加厚板或复板,或在开口附近 增设小骨材加强。
② 横向载荷 :外板直接承受舷侧外水压力,以及 舱内液体压力。
③ 动力载荷:外板在首部承受较大的波浪冲击力, 在尾部承受螺旋桨工作时的水动压力。
④ 偶然性载荷:如碰撞、搁浅等。
上翼板
腹 板
下翼板
波峰
中拱弯曲
波谷
中垂弯曲
波谷
波峰
二、外板的厚度
外板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受力也不同, 其厚度也会相应。
外板厚度沿船长方向的变化 主要受总纵弯曲力 矩的影响
第二章 外板和甲板板
§2.1 外板 §2.2 甲板
尾
首
沿船长方向为纵向
§2.1 外板(shell plate)
外板-- 构成船体底部、舭部及舷侧的外壳,它由 许多钢板拼合焊接而成。
钢板的布置和接缝:钢板横向的接缝称为端接缝 (butt),纵向的接缝称为边接缝(seam);钢板逐 块端接而成的连续长板条称为列板。
船舶建造质量标准

船舶建造质量标准建造精度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体建造、涂装和舾装的建造精度。
本标准适用于50000吨以上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常规钢质海船的建造,对于50000吨以下或特殊用途的船舶也可参照执行。
1 船体建造1.1钢材1.1。
1钢板表面缺陷的限定按表1-1。
表1—11—2。
表1-1(续)1.1。
2船体结构钢板厚度负公差限定船体结构钢板厚度负公差最大为—0.3mm。
1.1.3钢板夹层处埋限定应按表表1—21。
1.4铸钢表面缺陷处理限定按表1-3。
1。
2划线1。
2。
1零部件线条的位置偏差限定按表1—4.表1-4 mm1.2。
2零部件划线尺寸偏差限定按表1-5.表1—5 mm1。
2。
3分段划线尺寸偏差限定按表1—6。
表1—6 mm1.3切割1。
3。
1气割1.3.1。
1气割表面粗糙度限定按表1—7。
表1—7 mm1。
3.1。
2气割缺口限定按表1-8。
表1—8 mm1.3.1.3气割尺寸偏差限定按表1-9.表1—9 mm1.3.1.4气割边缘打磨要求按表1-101.4 成形1。
4.1折边T型材、圆角偏差限定按表1-11。
表1-11 mm1.4.2槽型板偏差限定按表1—12。
表1—12 mm1.4.3波型板偏差限定按表1—13。
表1-13 mm1.4.4型材、桁材弯曲偏差限定按表1—14.表1—14 mm1.4。
5外板弯曲偏差限定按表1-15。
表1-15 mm1。
4.6加热要求限定按表1-16。
表1-16 mm表1-16(续)mm1.5装配1.5.1各类焊接头的装配精度1。
5.1。
1角焊接头偏差限定按表1—17。
表1-17 mm1.5。
1。
2 搭接间隙偏差限定按表1-18。
1.5。
1.3对焊接头偏差限定按表1—19。
1.5.1.4焊缝间最小间距限定按表1—20.表1—20(续)1.5。
2分段装配1。
5。
2.1平面与曲面分段装配偏差限定按表1—21。
表1—21 mm1.5.2.2 立体分段装配偏差限定按表1-221。
5.2.3 含艉柱的立体分段装配偏差限定按表1—231.5。
船舶舱容标准

船舶舱容标准
船舶舱容标准取决于货物的类型和船舶的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散装容积:是指货舱能够装载散货的空间,它是包括舱口围在内,由两舷外板内侧、两横隔舱壁和舱底板之顶面所包围的理论容积,在扣除舱内骨架、横梁、支柱等所占容积后得到的。
2. 包装容积:是指货舱内能够装载包装件货的空间,它是包括舱口围在内,由两舷肋骨护板内侧、两横隔舱壁、舱底板之顶面和横梁下端所包围的理论容积,在扣除舱内、通风孔等所占容积后得到的。
一般货舱的包装容积约为散装容积的90%\~95%。
3. 液货舱容积:是指液货船的液货舱的总容积。
4. 甲板货位:是指集装箱船、木材船等甲板上能够装载货物的地方。
请注意,不同的船舶类型和货物类型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具体标准应以相关行业的规定或合同约定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甲板标准是指船舶结构中位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将船体分隔成上、中、下层。
甲板由钢板与骨架构成,对保证船体强度及不沉性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甲板的标准分类如下:
1. 上甲板:船舶最高一层甲板,通常用于承载货物、船舶设备及船员生活区域。
2. 驾驶甲板:位于上甲板之上,设有驾驶室、导航仪器等,用于船舶驾驶和操控。
3. 顶甲板:位于驾驶甲板之上,主要用于船舶的通风、照明和航行设备。
4. 艇甲板:船体最高一层全通甲板,通常用于放置救生艇、潜水艇等救援设备。
5. 平台甲板:位于船体两侧,用于安装船舶设备和承载货物。
6. 游步甲板:船舶甲板中的一层,主要用于船员行走和活动。
7. 货甲板:用于承载货物的甲板,可分隔成多个货物区域。
8. 罗经甲板:位于船舶最高一层甲板,用于安装罗经等导航设备。
9. 舱室甲板:位于船体内部,用于分隔船舱空间。
10. 底层甲板:船体最低一层甲板,位于内底板之下,用于承载船舶重量和提供船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