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一轮复习资料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汇总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 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时间
所有制形式
特点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 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雇佣劳动 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
亚伯拉罕·林肯 (美国第16任总统)
采摘棉花的奴隶在太 阳落山后返回。
被鞭打的黑人奴隶 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 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和南 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最终南北和谈结束。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由松 散的联邦彻底转变为团结的合众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 奴隶制度。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 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此战不但改变了当时 美国的政治经济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 对日后美国民间社会及文化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
1881年,泰罗25岁那年开始进行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 的研究,1898-1901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某钢铁厂进行咨询工作, 主要完成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这为科学管理理 论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901年他退休,开始从事无 偿地咨询和演讲活动,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是他的代表作,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管理原则 1、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3、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4、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 的各种工作都承揽下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三一轮复习课

全体学生【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程度的问题】
备注:特点之三 提问的技巧
课堂设问要具有四性——适时性、适度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适应性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认知水平有3个层次:“已
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 提问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课堂设问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 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
发。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
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
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 机在美国正式诞生,被称为是20世纪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中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增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奠定了现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 长点是什么? 信息技术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 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 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成为新增长 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加紧了对 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点的? 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1969年,美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关于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探究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 本主义的新变化。
备注:特点之一 抓住课堂实效 【考点】甘地Δ
考点明确 解析目标
【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 用。
意大利(1978年) 法国 联邦德国 比利时 奥地利 爱尔兰 希腊 英国 荷兰 瑞典 发达国家平均 (国营工业 1982年)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要求]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 (1)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其他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分期付款 过度膨胀,银行信贷泛滥;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 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标志(导火线):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4.影响⎩⎪⎨⎪⎧ (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 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思维导图] 世界经济大危机史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史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人们纷纷贷款购物。
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解读史料反映的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及银行信贷、分期付款等金融现象存在的现实,为经济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史料三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
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
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
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
解读史料表明了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经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课件

深思: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
中东地区如此富足的资源不得不让西方列强眼红,
他们在以任何借口,对这宝地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
2、70年代的滞胀
• 原因:
(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 (直接原因)
• 特点: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 具体表现:
出现滞胀局面,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尼克松(69-
74)
福特(74-77)
卡特(77-81)
——交替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的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失灵
•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政策,它们在制定 时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到了后来却成为了社 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下列选项与上述说法相符合 的是( )
C.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 策。
(4)作用:
50年代初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60% 50% 40% 30% 20% 10%
0%
柱形图 1
代表美国
包括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 大利
GNP
工业生产
出口
黄金储备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请思考
1、上图表明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反映了 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的繁荣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泰罗科学管理的特点是从每一个工人抓起,从每一 件工具、每一道工序抓起,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设计出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 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例如他在某钢 铁公司进行的搬运生铁和铲铁试验中,就具体规定 了工人所铲物资的轻重不同,所用的铲子大小也应 该不同。为此,他专门设立了一个工具室,存有10 种不同的铲子,供工人们在完成不同作业时使用。 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 的程度, 有人形容,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找不 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 停地工作。
•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 革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 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 作用的结果。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 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 个体资本所有制
1.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
2.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1. 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 2. 企业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经营
3. 法人资本所有制
1. 企业法人所有制和机构法人所有制 2. 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重新合一
法人的種類
• 法人就是指依法律所创设之一种权利义务 主体,由于法律有所谓「公法」、「私法」 之别,所以法人就其创设所依据法律之不 同,首先应可区分为以下「公法人」与 「私法人」两大类:
• 公法人:指依据公法而成立之法人者,如众所悉知的国 家,国家所得设立之其他行政主体(如地方自治团体), 以及法律明定具有公法人资格的人民团体(如农田水利 会)等均属于公法人。其实,除了国家以外,其他由国 家直接或间接得设立之行政主体,尚可进一步细分为:
2021高考历史调研大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二十八)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D )A.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D.a理论在1980年后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出现“滞胀”危机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失效,于是自由主义被提出并用来指导国家经济的发展,故选D。
根据曲线图判断,a理论是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A项错误;根据曲线图判断,b理论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它反对自由放任,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开始,曲线图所示b理论的开始时间是1936年,C项错误。
2.下表反映了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削减的部分内容及金额(单位:10亿美元)。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D )内容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医疗、住房补贴1 1.2 1.7其他项目21.829.735.3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解析: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表明美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选D。
自由放任政策是罗斯福新政前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A项错误;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不是为加强宏观调控,而是减少国家的干预,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发展高新技术,C项错误。
3.“特别是从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
”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D )A.国家干预的加强B.混合经济的完善C.第三产业的兴起D.信息技术的推动解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选D。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知识提纲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1)背景①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③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3)主要措施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4)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提示: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的“救世主”。
④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的影响。
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2.20世纪70年代(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2)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国际协调(1)措施: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
(2)目的: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
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1)时间:20世纪。
(2)内容: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
(3)意义: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时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2)内容①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③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⑤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提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全国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1含解析

第十四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改变练好题·考点自测1.[2024广东广州高三阶段训练]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运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共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供应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C.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2.[2024天津高考,8,4分]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爱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
当时这种措施 (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复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24海南高考,19,2分]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实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
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复原国内的旺盛,主见降低关税。
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缘由不同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4.[2024湖南四校调研]胡佛政府对苏联的出口商品实行了很多卑视性措施,还极力怂恿一些欧洲国家抵制苏联商品。
1933年,苏联对美国的出口额仅为1929年的32.25%。
胡佛政府的这些措施( )A.缓和了美国的经济危机B.导致美苏两国冷战加剧C.中断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D.破坏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5.[2024海南高考,17,2分]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生气的葡萄》(1939年)一书中描述了美国贫苦农夫的境况:他们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土豆漂走,听着尖叫的猪被杀死在河沟里,被埋上生石灰。
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生气的葡萄正在长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建立“福利国家”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及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战后仅过了10年左右的时间,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过战前, 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
1.国有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开始执政,其中 心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国有化。
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 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 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开始实施 煤炭工业国有化。政府用1.6亿 英镑的补偿费,将全国800家公 司收归国有,并建立煤炭工业管 理局统筹经营。 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 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 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 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
1. 国有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2.国家财政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 高,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加强
很多国家的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直接支配了国内大部分财富, 国家用这些钱进行国防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社会福 利、调节社会收入等等,充分发挥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 调节。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制度的实质 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福利制度的实质:保障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活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制度的实质 2.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有哪些内容?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阶段 概念起源 成功实践 高峰 缩小规模
9 8 7 6 5 4 3 2 1
8.7
黄金
5.6
6.3
繁荣
复苏
3.3 3.9 4
滞胀
衰退
0 1950 -1 -2
1960
1970
1980 -0.8 -1.9
1990
2000
年份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
20世纪50—70 年代初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 预经济的政策
20世纪80年代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倡导第三条道路(介于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 原因是什么? 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奉行国 家干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 宏观调控。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 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二战后加强 宏观调控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
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法国国营核电站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邮政 电站 煤炭 铁路 航空
英国 法国 西德 100
100 100 75 私有 25
100 100 50 私有 私有
100 100 100 75 25
75 75 100 25 私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
1. 国有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2.国家财政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 高,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加强 3.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 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 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 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由 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区的 中央管理委员会和12家分 布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 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 艾伦· 格林斯潘为美联储管 理委员会主席,现任本· 伯 南克。通过调整利率、发 行证券等方式影响美国经 济。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及国家干 预经济政策
2、70年代中后期的滞胀现象及“混合 经济”的出现
70年代出现滞账现象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 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并 对西方某些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危机导致经 济危机,西方国家经济陷入一片混乱。提价以前, 石油价格每桶只有3.01美元,两个月后,到1973 年底,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1.651美元,涨价3~4 倍。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 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 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英国最懒家族: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
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 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 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 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德国从业年龄人口越来越少,而这些人却必须供养 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是,正在工作的人缴纳保险,支付已退休老人的养老 金。目前德国人每个月缴纳的养老保险总额达160亿欧 元,而支付现行的养老金马上会把这笔钱用光。出路 只有两条,一是提高养老保险费,二是降低养老金标 准。另外一个办法是推迟退休年龄。奥地利政府公布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计划后,国内发生了50年来第一 次波及全国的罢工。
利:减少贫富差 距,缓和矛盾; 扩大消费。 弊:财政困难; 降低人们的工作 积极性;贫富差 距仍然存在等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关于第三产业的兴起
原因: 表现: 影响: 什么是第三产业?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关于第三产业的兴起 2.“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年的持续增长,称为“新经济的胜利”。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已不能奏 效,出现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 状态,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失业严重、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 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 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世 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经济政策调整,开始减 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英美等国出现了政府 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 合经济”。
艾德礼说,在英国,资本主义同 社会主义的优点已经综合在一起,
而它们的缺点正在得到改正。
怎样区分资本主义的“国有”经 济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之 间的差别?
美国所有制结构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其它原因:
①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 的宏观调控。 ②科技的飞速进步,大量利用第三次科技革 命的成果。 ③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凭借发达国家的 优势地位大力输出资本、扩大市场。
“新经济”:是指不同于传统经济 ──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 也称知识经济。
“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 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 信息技术为主导。
小结
战 后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经 济 的 恢 复 和 发 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美国 西欧 高科技
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 改革 新经济
总结: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情况
年代 项目 国民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1950-1973
1974-1982
6% 3.4%
2.4% 9.9%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美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英国% 2 38 60
法国% 2 38 60
日本% 3 40 57
中国% 13.1 46.2 40.7
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
探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 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何启示?
提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改革要不断深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福利国家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新经济 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球化
回顾:资本主义发展各阶段经济政策的调整
自由资本 主义
自由放任
垄断资本 主义
自由放任
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
19世纪前 半期,重 商主义不 利于英国 工业的发 展。
1929-33年经 济危机, 自由放任束 手无策
罗斯福新政 开创国家干 预经济
二战后 各国加 强对经 济干预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增长率(%)
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 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 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 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 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
5.2 24.9 69.9
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示意图
世界工业增长率示意图
1948- 1971年 1879- 1900年 1860- 1870年 0.00% 2.00%
5.60% 3.70% 2.90%
4.00% 6.00%
系列1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的汽车工厂
“二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1946年 的工业产量超过1937年水平的50%。 1946年到1948年,美国钢产量由6000万吨 升至8000万吨。汽车由309万辆增到528万辆。 通用汽车公司的利润1949年比1939年增加了 258%。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5233亿 美元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
时间 19世纪中叶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六七十年代 80年代
瑞典的社会福利是全球最好的之一,全民公费医 疗,实行义务教育,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全由政 府包下来。可享受幼儿保育费、学生学费、失业救 济金、退休金、安葬费、抚恤费等等,名目繁多。 法定年工作量只有6个月,是全世界最短的。新生 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婴儿的母亲也同样 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孩子年满16周岁以前,父母 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年满16周岁以后,完成九年义 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深造可获得学习津贴。病人 享受病假补助,医疗费用和经医生之手的药品开支, 大部分由国家负担。在瑞典没有贫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