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奠基人: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2、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工厂的大门》(《工人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4、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电影,世界电影诞生。
“电影魔术大师”乔治·梅里爱(法国)1909年,35毫米胶片成为国际影片的标准。
19141、故事片开始成为电影工业的标准产品。
1915美国人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这部纪念碑式的、同时引起激烈争论的影片长达近3个小时,它使用了许多以前影片所没有使用过的方法。
电影艺术的奠基人,获得“现代电影之父”的称号在1927年之前,电影都是无声电影(默片),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了第一步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无声片的结束。
1927年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第一次推出了奥斯卡奖。
美国人威廉·威尔曼拍出了《翼》。
这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壮观的空战场面的影片荣获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1932年后期配音技术开始应用。
威尼斯电影节开始举办。
这是这一类型的国际电影节中的第一个。
1935年,世界上第一步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
1977年卢卡斯拍摄了《星球大战》(美国)。
这部塑造英雄人物的太空幻想片取得了好莱坞票房史上最大的成功,全球票房7.754亿美元,并使科幻片得到了复兴。
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梁》在西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这一级别的电影节上获得大奖。
1993年斯皮尔伯格拍摄了《侏罗纪公园》(美国)。
这部超级科幻恐怖片创造出惊人的史前动物恐龙的形象,并创下超过8亿美元的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
1994年世界第一家通过光缆从发行公司直接向影院传输影像的新型电影放映方式开始在美国投入使用。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一、电影的诞生与早期发展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电影还是无声的黑白影像。
1895年,法国兄弟雅克和路易·吕米埃尔成功展示了他们的电影《出口工厂的工人们》,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商业上成功的电影。
随后,电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二、无声电影时代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电影还是无声的。
无声电影时代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电影艺术的初期探索阶段。
在这个时期,电影的表现手法逐渐丰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无声电影作品,如《大都会》、《黄金时代》等。
无声电影时代也见证了一些电影巨星的诞生,如查理·卓别林和巴士比·卡普兰等。
三、有声电影的出现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这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观众可以听到演员的对话和音乐,这大大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体验。
有声电影的问世对电影产业和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彩色电影的兴起上世纪30年代末,彩色电影开始兴起。
最早的彩色电影使用了双色染色和三色染色技术,后来发展出了更加先进的彩色胶片技术。
彩色电影让电影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电影的色彩和情感。
五、电影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宽银幕电影开始流行,为观众呈现更广阔的画面。
上世纪70年代,电影开始使用计算机生成特效,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全息电影。
上世纪80年代,数字电影技术的出现使电影制作更加灵活和高效。
六、电影产业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影产业也开始走向全球化。
好莱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中心之一,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
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如印度的宝莱坞和中国的华语电影产业。
七、新兴电影形式的崛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新兴的电影形式开始崛起。
电影发展史

(一)世界电影发展简史形成期(1895-1907)早期电影发展期:(1908-1926):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6)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918-1930)前苏联蒙太奇学派(1924-1930)成熟期(1927-1945)经典好莱坞电影(有声)新发展期(194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942-4951)•法国新浪潮运动(1959-1964)•新德国电影运动(1962-1984)•新好莱坞电影(70-80年代)•当代电影(90年代-)一、形成期1、世界第一部电影▪片名:《火车进站》▪时间:1895年12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创始人:卢米埃尔兄弟2、卢米埃尔兄弟与梅里爱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贡献: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局限性:过于贴近现实,影片时间很短梅里爱:《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等三大贡献:特技的应用、场景的变化、戏剧化手法局限性:拍摄的角度固定,景别无变化3、鲍特和格里菲斯鲍特:《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镜头的切换和剪辑、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发现并任用了格里菲斯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交叉剪接和特技、自觉使用蒙太奇(平行和隐喻)二、发展期·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1.影城好莱坞的建立2制片厂制度制片人和明星制3、代表人物喜剧大师卓别林《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一个国王在纽约》冷面笑星基顿《航海家》、《将军号》德国表现主义电影(1919-1926)1、表现主义①主要受绘画领域的达达主义的影响,认为:“电影的画面应该像绘画作品一样”②创作者把本人的内心骚动情绪外化于所描绘的形象之中③导演们推出一批充满神秘感的以剖析心理活动见长的影片2、代表作品《卡里加里博士》《三生记》、《泥人哥连》、《演皮影戏的人》、《蜡像馆》《吸血鬼诺斯费拉枉》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918-1930)1、印象主义①努力在叙事形式中呈现角色内心深处的意识②擅长使用心理叙述、主观镜头和特定的剪辑模式2、超现实主义①与文学和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有关②根源于一种信仰,相信某些被忽略的联想形式存在于现实之外,它们存在于梦境中,存在于不受控制的思想之中③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寻求表现潜意识的暗流④“自动”的写作或绘画,探索奇异事物或勾起回忆或感情的想象,拒绝与排斥理性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1924-1930)1、库里肖夫《死光》、《西伯利亚人》2、维尔托夫《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电影眼睛派倡导者3、普多夫金《母亲》4、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墨西哥万岁》理性电影倡导者三、成熟期经典好莱坞电影(有声1927-1945 )1、有声片的普及《爵士歌王》1927 《纽约之光》19292、类型电影的发展①西部片、科幻片、歌舞片、犯罪片②喜剧片、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惊险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片四、新发展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942-4951)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正特征:纪录性、实景拍摄、长镜头的运用、非职业演员的运用、结构形式简单直观、地方方言的运用代表人物和作品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1.法国“新浪潮”运动(1959-1964)①“电影手册派”巴赞:电影理论家,作品《电影手册》特吕弗:《四百下》作者电影的倡导者戈达尔:《精疲力尽》②左岸派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新浪潮运动的三位主将:特吕弗、戈达尔、雷乃2.新德国电影运动(1962-1984)《奥伯豪森宣言》反对旧的电影样式,提倡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对富裕的联邦德国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消极心态表示愤概,洋溢着高昂的革新热情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代表人物:文德斯:《事态》、《德克萨斯州的巴黎》郝尔措格:《上帝的愤怒》、《玻璃心》小结: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的特点反对传统情节,体现人本主义戈达尔:《精疲力尽》强调表现作者“自我”,体现唯我主义费里尼:《八部半》强调表现内心,体现非理性主义伯格曼:《野草莓》▪新好莱坞电影(70-80年代)6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危机影片成本昂贵、电视网的冲击、家庭录像机的普及等70-8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复苏一批年轻导演执导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代表作品:《教父》《驱魔人》《大白鳌》《星球大战》系列▪当代电影的特点(90年代-至今)美国雄踞世界电影市场之首欧洲实力较弱,但仍努力追赶亚、非、拉电影逐步发展(二)电影发展的“第一”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2、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3、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4、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5、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6、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8年)(三)电影诞生的科技和物理学原理▪一、视觉滞留▪二、摄影术▪1878年爱德华幕布里奇“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专利权▪三、放映术▪1、既可以拍摄又可以放映的软胶片机器▪2、机器的成本和重量,低于其它设备▪3、“活动电影机”1/16秒画格思考:影视作品与文学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A、名著的作者侧重于语言的修炼、意境的展开;而影视剧作者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如场景、特技之美的安排B、文学作品主要是利用动作的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体现作品主题;而电影(电视)除去这些刻画、表现手段之外,还要使用视频所特有的蒙太奇、特写、化装等手段来刻画人物,推进情节的发展,进而体现作品的主题。
世界电影的详细发展史

11世纪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将一束光透过小孔可以使一个外部的形象在内部显现出来。
16世纪雷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概略地描绘出"黑箱"的概念。
"黑箱"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
它是一个类似镜头式的暗箱,里面射出的光线可以在其对面的墙上形成颠倒的影像。
16世纪中叶一17世纪1、钱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意大利)通过"黑箱"放映了一组不长的风光图画。
2、阿塔内休斯·基歇尔(德国)发明了他的"魔灯"。
这是一种通过蜡烛和透镜放映画面的方法。
1824年彼得·马克·罗热(英国)向伦敦的皇家协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动物体的视觉留影原理"的报告。
1826年约翰·艾尔顿·帕里斯博士发明了"幻影转盘",即在一圆盘上一面画有鸟笼,一面画一只鸟,旋转时产生"鸟在笼中"的感觉。
19世纪30年代1、约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达遣?均为法国)发展了照相制版工艺,使被拍下来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属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英国)在纸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1、约瑟夫·普拉图(比利时)制造出了"诡盘"。
这是一只画有一系列动作分解图形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有钗h齿孔。
操作者面对镜子,把眼睛对准任何一个齿孔,转动圆盘,可在镜中看到活动的影像。
2、西蒙·里特·冯·施坦普夫(德国)发明了"圆筒动画镜",这是一种与"诡盘"相类似的玩具。
1834年威廉姆·乔治·霍纳(英国)发明了"活动连环画转筒"。
它在一只圆筒状的内环中贴上画有一系列分解动作的纸片,通过圆筒的旋转使人看到连续活动的影像。
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发明期。
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根据“视象暂留原理” 发明了“诡盘”,这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89年,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1895年,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
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之父”。
二( 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电影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以后,1908年,1927年,电影进入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电影处于全盛阶段。
涌现出一大批闻名于世的电影艺术家。
他们在艺术上不断探索,拍出了一批流传于世的电影名作,极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之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要算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一)格里菲斯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
其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也就是蒙太奇。
(二)卓别林与喜剧电影的兴盛查理•卓别林(1889-1977),著名的喜剧电影大师,188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贫困的演员家庭,1913年进入美国好莱坞,从此开始他的电影生涯。
卓别林一生总共拍摄了80多部影片,其代表性的影片有《淘金记》(1925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等,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2. 悲喜剧结合的风格3(大胆的夸张手法(三)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蒙太奇的实践虽然始于美国,但格里菲斯并未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总结,首先提出并对蒙太奇理论作了深入研究的是以谢尔盖•爱森斯坦为代表的前苏联电影艺术家。
《世界电影发展史》课件

电影对艺术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影通过影像、 音效、表演等多种表现手法,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 体验。
电影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其他科技领域的发展。例如,电 影的特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为游戏、动画等产 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意和表现手法;电影的数字化技术 也为摄影、广告等领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制作工具。
电影对文化交流的贡献
电影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媒介,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看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幽默和戏谑的方式,带给观众欢乐和放松。
详细描述
喜剧电影通过幽默的对白、滑稽的表演和搞笑的情节,让观众在笑声中释放压力 ,享受生活的乐趣,强调娱乐性和轻松氛围。
科幻电影
总结词
以科学和技术为背景,探索未来世界 和未知领域。
详细描述
科幻电影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 科技元素,展现未来世界或未知星球 的人类生活和探险,强调对科技发展 的探索和对未来的展望。
卢米埃尔的发明得到了专利保 护,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早期电影的发展
早期电影主要是短片,内容以记录生活场景为主。
1903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推出了《火车大劫案》,标志着西部片的诞生。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推出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成为一种 艺术形式。
电影技术的进步
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标志着电视媒体 的诞生。
世界电影史综述

二、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类型片
1、什么是类型电影
广义上的类型电影没有地域或时代限制,泛指 按照各种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 影片,强调影片创作上的规范化、程式化、模式 化。
狭义上特指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占统治地位的 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与创作方法。
在具体某一类上,其人物形象、叙事结构、主 题对象、视觉图谱、社会观念是较定型的。
《烧草的妇女们》、《照相师》、《水浇园丁》以及《消防员》 (四部)等等。
二、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婴儿的午餐》、《玩纸牌》、《下
棋》、《钓鱼》、《金鱼缸》、《猫的午餐》、《儿童吵架》、 《家庭聚餐》、《恬静的家庭生活》等等. 三、政治、文化、新闻实录比如:《耶路萨冷教堂》、《沙皇尼 古拉二世的加冕礼》、《日本内宅》、《代表们登陆》、《一艘新 的船下水》等等。 四、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出港的船》、《火车进站》、 《警察游行》、《街景》、《骑兵表演》,以及由卢米埃尔的两个 摄影师分别拍摄的两部影片《在美国拍摄的39个景象》和《威尼 斯景象》等等。
斯约史特洛姆的《生死恋》(1917) 莫里茨•斯蒂勒《阿尔纳的宝藏》(1919)
26
记录学派: 1、[美]罗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纳
努克》 2、[苏联]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
《扛着摄像机的人》 3、[英]约翰·格里尔逊1929年导演
《飘网渔船》
27
第三节 有声故事片创作时期
(1927-1945年)
13
从1919年开始,卓别 林独立制片,此后一 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 片,其中在电影史上 著名的影片有《淘金 记》、《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大 独裁者》、《凡尔杜 先生》、《舞台生涯》 等。
14
创作特点:
世界电影发展史

• 世界影坛真正认识、了解乃至接受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日 本电影,是从黑泽明(1910-1998)开始的。
黑泽明
乱
影子武士
• 黑泽明1936年进入电影界,始终贯穿着他的仁爱和利他主义的思 想,1951年以后,他开始了“世界的黑泽”电影生涯。
世界电影发展史
•
二、梅里爱(法国)
•
原为舞台魔术师,大胆把戏剧引入电影,重视
艺术的假定性,开辟了与卢米埃尔自然写实完全不
同的电影创作道路,擅长利用停机再拍和更换布景
的方法拍摄神话片,首创出科幻片(《月球旅行
记》),其影片是电影成为艺术的第一步。
三、格里菲斯(美)和好莱坞
• 从格里菲斯开始,美国电影的重心由纽约转移到好莱坞。
架已经开始趋于模糊,各国民族电影纷纷崛起,大有并驾齐 驱的发展势头。这是本期世界电影横向发展中的一个新特点。
一、新德国电影运动
• 指从1962年“奥勃豪森宣言”开始,在西德境内掀起的一 次要求改变旧德国电影现状,创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电 影艺术运动。这一运动前后延续了20多年,是持续时间最 长的一次电影运动。
(一)新浪潮——划时代的作者电影 • 1958:诞生年,1959:幸福年,1960:顶峰年, • 1961:没落年,1962:危机年 • 1959—1961年:真正代表新浪潮水平。67名青年导演登
场,拍出100部影片 • 1959年:新浪潮大获全胜,很多导演的影片获奖。
• 巴赞——“新浪潮”精神之父
④运用简短的、近乎电报式的对白,并常常被长时间的沉默所打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概念:二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电影美学运动,是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成就,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
2、美学特征:纪实性(鲜明的特征)形式特征:一、纪实性(巴赞称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纪录性,具有极为特殊的美学价值。
)二、实景拍摄三、长镜头的运用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五、结构形式六、地方方言的运用3、现实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思考:反对战争,以及侵入他们国家的那种致命的政治混乱;反对饥饿;反对贫困和失业所造成的困境;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
4、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罗西里尼1945年《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奠基之作)(工作方法:调查、采访、记录)维斯康蒂(“新现实主义之父”)1947a、完全适用真实的外景拍摄;b、选用非职业演员的真正渔民。
艺术特征:以近似记录式的写实主义,以长镜头和变焦镜头的手段处理,以画面景深镜头的浓郁诗意,将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化追求。
德·西卡1948年《偷自行车的人》(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新现实主义杰作)(艺术和美学特征:语调温和但情感冲突强烈;故事简单但社会含义深刻;结构以现实为依托,以“平民化”剧情推进;拍摄风格完全实景,用非职业演员)德·桑蒂斯1951年《罗马11时》(特征:使用摄影棚,采用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混用)柴伐梯尼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理论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戏剧作家5、转型的开始:《城市里的爱情》(集锦片)二、战后美国电影从战后开始直至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后一段繁荣时期。
A、值得关注的影片:1、1951年《欲望号街车》(白兰度、费雯·丽表演极具感染力,具有强烈的讽喻性)2、1950年《彗星美人》(第2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电影剧本、男配角)3、1952年《正午》(世界电影史上最经典的西部片之一)B、麦卡锡主义: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C、希区柯克及其代表作品1、1935年《三十九级阶梯》1954年《后窗》1940年《蝴蝶梦》1958年《眩晕》1945年《爱德华大夫》1959年《西北偏北》1946年《美人计》1960年《精神病患者》1948年《绳索》1963年《群鸟》1951年《火车上的陌生人》1972年《狂凶记》2、艺术成就: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他是悬念大师、心理大师、电影中的哲学大师多重电影人格深刻洞察到人生的荒谬和人性的脆弱3、艺术特色:别具一格的主题、新颖严谨的文本结构、巧妙驾驭情节转换、特别善于制造悬念、镜头语言精巧别致、多种摄影技巧综合运用三、战后法国电影1、“优质电影”为主导特征:依赖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特别重视编剧的作用;沉迷于浪漫主义的氛围;镜像风格上,多运用豪华的布景、特技效果、精心布置的灯光、华丽的服装等元素,来表现和强化“优雅的故事”代表作品:1946年《夜之门》1947年《肉体的恶魔》1952年《禁止的游戏》《我们都是凶手》1950年《公正与命运》2、老一辈电影导演复出雷乃·克莱尔1947年《沉默是黄金》让·雷诺阿1951年《河》1955年《法国康康舞》让·谷克多1945年《美女与野兽》1950年《奥菲斯》1959年《奥菲斯的遗嘱》3、新一代的独立导演让·皮埃尔·梅尔埃尔《大海的沉默》《可怜的孩子们》布莱松《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死囚越狱》雅克·塔蒂《假日》《于洛先生的假日》(成为战后法国喜剧电影的大师之作,具有非常独特的喜剧风格)4、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A、概念: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宏大、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具有电影创作观念和电影作品的电影活动。
B、导演分为两部分人:“新浪潮”和“左岸派”“新浪潮”:团结在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周围的以特吕弗为核心的年轻影评人。
他们大多是电影杂志《电影手册》(1951年创立,是运动的另一个精神堡垒)的编辑和主要作者,因此人称“电影手册派”、“作者电影”。
“左岸派”: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电影工作者和小说作家,包括瓦尔达、雷乃、马勒、杜拉等人。
他们大多寄寓在塞纳河左岸,故称。
又叫“作家电影”。
C、关于“作者论”:1948年电影理论家、导演阿斯特吕克在《法兰西银幕》上提出“摄影机笔论”;特吕克在1954年发表了他最初的“作者策略”理论,为后来“作者论”奠定了基础。
“作者论”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则“尊崇导演的全部作品,通过系统的考察去追溯导演个人特有的主题、结构和形式的特色”。
D、“八武士”: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罗麦尔、夏布罗尔、阿伦·雷乃、瓦尔达、德米。
E、主要风格特色:a、题材多为现代城市题材(充满主观性与抒情性)b、拍摄风格上写实为主,强调个性c、结构上自由随意,不拘一格d具有较强的互文性F、主题:⑴非政治性的电影⑵摄影方法:侧重于电影的照相性和画面新鲜感;极强的现实风格;顾及时空的完整性及节奏的运动感,又出现大量长镜头、景深镜头的摄影⑶音响处理: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⑷剪辑:快速的剪辑方法,增加镜头数目:镜头之间直接衔接;长镜头的使用是增加影片的真实色彩⑸采用大批不知名的年轻人做演员,汲取意大利非职业演员的方式及“不表演的表演”的风格,十分灵活的制片原则G、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特吕弗《论法国电影的倾向》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一个宣言1959年《四百下》1960年《枪击钢琴师》1962年《朱尔与吉姆》1980年《最后一班地铁》主要创作特色:叙事主题清晰,情节结构完整,关注人物的命运和社会背景的历史性关联,彰显特吕弗电影的思想特征和人文情怀;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将传统与现代的技巧融汇一体;刻意在电影中插入其他影片片断,构成戏仿或反讽。
让-吕克·戈达尔(世界上所有新浪潮运动中影响力最大,生涯变化最大也最特立独行的怪杰)1960年《筋疲力尽》(“新浪潮”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61年《女人就是女人》1962年《随心所欲》1967年《中国姑娘》1982年《激情》1983年《芳名卡门》2001年《爱情研究所》主要创作特色:建构现代自由表达的叙事主题与疏理性为主导的叙事风格;复杂多义的文本;杂糅与辩证的艺术手法阿伦·雷乃(左岸派的领军人物,50-60年代法国电影最重要的革新人物)1959年《广岛之恋》(现实主义作品中最罕见的高峰,标志着电影史上的转折点)1961年《幸福在马里昂巴德》(迄今为止最难懂的影片之一)2006年《心迹》四、战后英国电影1、英国自由电影运动:1962年2月,一群年轻的电影制作者在英国国家电影剧院发表了他们的宣言,他们称之为“英国自由电影运动”。
他们将摄影机架上了街头,力求捕捉到一个全新的丰富而自由的英国。
2、自由电影:主要是指从1956年2月到1959年9月在伦敦国家影院上演的一个包含6组—主要是短的纪实作品系列。
代表作品:著名的电影人林德塞·安德森、卡雷尔·赖兹他们强调电影制作者的自由(《长跑选手》《甜蜜的尝试》《如果。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A、卡洛尔·里德1939年《星星下凡》(社会性作品,充分发挥它的纪录片的手法,奠定了他在影坛的地位)1949年《第三个人》(嘎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68年《雾都孤儿》(获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他善于吸收各派之长,把德国的表现主义、美国的摄影技巧、法国战前的诗意现实主义用于商业化的目的。
B、大卫·里恩1942年浪漫之作《相见恨晚》1946年《孤星血泪》1948年《雾都孤儿》(有浓郁的英国民族特色)20世纪50年代走国际化道路,专拍“跨洋电影”《桂河大桥》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1962年历史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再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65年《日瓦戈医生》1984年《印度之行》五、瑞典电影1、四十年代学派:瑞典文艺青年一代中文艺创作的一种美学思想流派,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战争、战后的欧洲局势和资本主义社会感到失望的情绪。
2、著名导演及其作品A、斯约堡《只有一个母亲》《朱丽小姐》《父亲》《巴拉巴》在处理人与社会这一主题时u,原则是剧情紧张,人物感情充沛,形象鲜明,摄影角度奇特,明暗处理大胆。
B、英格玛·伯格曼哲理性的电影大师1944年写出一部剧本《折磨》1945年执导处女作《危机》《渴望》《监狱》《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术师》《呼喊语细语》沉默三部曲:《狱在镜中》《冬日之光》《沉默》1978年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1981年最后一部影片《芳妮与亚历山大》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⑴影片主题的形而上色彩(大多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以沉郁的理性精神来探索与追问生与死)⑵艺术语言上的精致与深邃(精致是指伯格曼的影片在镜像语言和文本结构上精雕细刻的镜头配置与精炼简约的结构风格见长。
深邃是指伯格曼往往将现实、记忆和梦幻糅杂在一起,既是现实生活风貌的平实纪录和呈现,又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和表现。
)⑶对色彩、音乐和隐喻的出色运用(他的电影都包含着隐喻的象征和对光影、色彩与音乐的运用。
如巧妙的幽默又有委婉的讽刺的《夏夜的微笑》)六、战后日本电影1、日本电影企业是唯一按照好莱坞企业组织起来的电影企业,即围绕着制片厂系统的电影企业。
它的制片系统是围绕着导演,制片人只是导演助手,突出的是“监督”。
2、创作上的特点:富有实力的创作队伍的变化;题材与样式多样化(战后关心现实生活的冲突、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产品数量上的增强3、日本电影的复兴:开始于1946年,首先出现了一批反映战争痛苦和社会腐败的电影;其次出现了社会批判意识和意识形态倾向性的电影,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艺术性的电影,形成了日本第一次独立制片运动和战后日本“社会现实派”电影的创作源流和倾向。
4、日本电影“民族风格”的主流:注重传统和影像表现的结合,标榜鲜明的个性风格。
战后电影工业和日渐增强的国际声誉共同营造出日本电影史上辉煌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的特征:电影人才辈出、作品丰富多样、产生出较大的国际影响5、主要导演及作品A、沟口健二处女作《爱情复苏日》(1923年)成名作《浪华悲歌人》《青楼姐妹》(1936年)被誉为日本女性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1952年名噪一时的《西鹤一代女》1954年《山椒大夫》1953年《雨月物语》(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日本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为沟口赢得“女性电影大师”名号。
)艺术特色:沟口是最早和最顽固意识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大师,他的作品展示了一个更为一贯的和单一的视觉风格,一个更为一观点的主题和环境,以及一个更为狭窄的情绪和情调的范围,他擅于“时代剧”和“女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