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欣赏
• 徽派民居的特点: • 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 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 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 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 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 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 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 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 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 曲同工之妙。
• 朝北居 • 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 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 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 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 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 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 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 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 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 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 脊吻 • 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徽州古建的词堂, 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宋营造法》官式 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 吻,角戗兽,套兽等。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 属徽派特色。且来历附会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 影响和意义
• 徽州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 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 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 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 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 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 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布局之工, 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 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徽州建筑景点

徽州建筑景点
徽州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种以木构架为主,以砖石作支持的建筑。
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徽州建筑又称徽州民居,简称“徽”,是中国三大民居流派
之一,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境内,俗称“三雕”艺术。
徽州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其规模大、风格古、造型美、结构奇等特点闻名于世。
徽州建筑的特点有三:
一是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
二是建筑布局既有封闭的庭院,又有开放的天井;
三是门窗多用木雕装饰。
徽州民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具有代表性的有:宏村古建筑群、西递、黄山区程阳八景、黟县南屏、黟县宏村古建筑群等。
黄山市徽州府古建筑群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艺术之精华。
它集中反映了徽州人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世界民居建筑艺术宝库”。
— 1 —
徽州府古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徽州府署与古城墙、文昌阁、城隍庙等。
— 2 —。
徽州民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徽州民居阅读练习及答案《徽州民居》阅读材料徽州古称新安,范围在以黄山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
徽州古民居建筑之所以享誉海内外,成为徽派,一方面是由于它保留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在于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这集中体现在徽州建筑的风水美。
他们利用徽州山地“高低向背异、阴晴众豁殊”的环境,以阴阳五行为指导,千方百计去选择风水宝地,选址建村,以求上天赐福,衣食充盈,子孙昌盛。
在古徽州,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定的风水依据。
或依山势,扼山麓、山坞、山隘之咽喉;或傍水而居,抱河曲、依渡口、汊流之要冲。
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儒家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尊卑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观表现得也十分明显。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徽州民居的又一典型特点。
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
村落建于水旁,既可以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
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较窄,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
这种结构,节约土地,便于防火、防盗,降温、防潮,使各家严格区别,房子的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水中,十分的美观。
徽居的天井,可通风透光,四水归堂,又适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朴素心理。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
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
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
一屋多进。
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
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
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
一般是一个家庭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
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
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
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中国传统民居――徽州民居PPT课件

建筑文化总是根植与一定得地理环境之中。古徽州所辖区域位于中国原 始江南古陆地带的皖南丘陵山地,处在黄山南麓,天目山以北。位于北 纬30度左右,自然环境神奇,气候温润,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徽州 64%的高山海拔平均为1332米,另外34%的高山海拔1131米。境内山地 与丘陵面积9/10,山脉间盆地占1/10.四周高山使徽州形成了相对封闭的 生存区域。加上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加之在这块被誉为“天然公 园”里生活的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徽派民居建筑 风格。
1.2 徽州建筑文化的历史成因
1.徽州建筑文化是指历 史上的徽州区划范围内 的文化。其地理区域范 围包括当年徽州府辖的6 个县,黟县、歙县、休 宁、祁门、绩溪、婺源 六县。
2.徽州的历史至少有五 六千年,其文化可以归 为广义的大徽州文化的 范围。但严格和典型意 义上所说的徽州建筑文 化概念,主要还是指北 宋宣和三年(1121年) 设了徽州府后才全面崛 起,在明清时达到鼎盛 文化,这一文化与其早 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 内在的关联。
•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自然观 •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社会观 • 徽州建筑审美文化心理积淀举要
4.1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自然观
• 天人合一 • 天人合德
有机建筑空间 现代山水城市 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观
通过景观空间营造,建筑装饰中的文化表达,形成 人与自然物质的“德”互动
4.2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社会观
• 礼乐
形成了徽州建筑的方正,严谨,浑厚而又有秩序
• 仁和
空间形式如同 人侧身互让,亲切和谐,彬彬有礼
4.3 徽州建筑审美文化心理积淀举要
• 空间 • 山水 • 植物
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 继承与发展
提问与解答环节
徽州民居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价值

徽州民居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价值徽州民居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建筑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其建筑风格独特、构造精巧,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州民居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极高,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徽州民居的历史演变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受到地理、气候、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徽州地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加上当地传统的文化积淀,使得徽州民居具有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徽州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是徽州民居真正开始发展壮大是在宋朝之后。
到了明代,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开始形成,并逐渐发掘了自己的建筑特色。
此时期,徽州地域内开始兴起一批富商大贾,他们将发家致富的理念融入到建筑形式之中,导致徽州民居开始出现大门高耸、宅门深伸、屋角斜昂的特殊建筑风格。
到了清朝,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了新的变化,建筑形式更加精美且来源更加广泛。
在这一时期,徽州地区逐渐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四合院”,这种形式将小型的建筑院落组合成了更大、更复杂的建筑结构,注重了建筑之间的联系与和谐。
徽州民居的文化价值徽州民居拥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有着无与伦比的建筑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首先,徽州民居的建筑形式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外观雅致、规模宏大,建筑结构上运用了很多工艺和技术,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
其次,徽州民居从建筑设计到内部装修都充满了哲学与文化。
徽州人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将大量天然材料应用于建筑中,建筑构造中的善用对称、对称组合等,无不体现出徽州建筑以自然为依托的人文情怀。
最后,徽州民居传承了徽州古老的文化血脉,是徽州地区文化思想的缩影。
徽州民居内部装修精美而讲究,墙壁上的装饰工艺、器具摆放、家风文献等,无不让人感受到徽派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结语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完美结合。
徽州民居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安徽徽州民居结构形式

安徽徽州民居结构形式安徽徽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
民居建筑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与当地的文化传承、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安徽徽州民居的结构形式。
一、建筑风格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徽州民居以徽派建筑为主要风格。
徽派建筑以“三进四合院”为基础形式,强调结构对称、线条流畅、雕刻精美,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徽派建筑在民居中的体现,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格,也融入了时代的发展。
二、建筑布局徽州民居的建筑布局一般分为三进和四进两种形式。
三进式建筑比较简单,通常由大门、前厅、后厅、庭院和厨房组成。
而四进式建筑则更为复杂,包括正房、厢房、后花园和厨房等多个部分,其中正房通常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三、建筑材料徽州民居的建筑材料多为木、砖、石等,其中木材是最常用的材料。
民居的檐口、门窗等部分经常会镶嵌着精美的木雕,以突显其艺术价值。
四、建筑装饰徽州民居在建筑装饰方面也有独特的风格。
墙面装饰多以壁画、彩画等形式呈现,色彩鲜艳、寓意深刻。
民居的门窗、梁柱等部分也会精心雕琢,体现了徽州人对于建筑美学的追求。
五、建筑功能徽州民居的建筑功能多样。
除了居住之外,还包括商业、文化、宗教等方面。
例如,民居中的庭院可以用来养花种草,也可以作为商业活动的场所。
同时,民居中还常常设有神龛和祭台,以示对宗教信仰的尊重。
六、建筑保护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也是当地政府和民众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徽州民居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包括对建筑结构和装饰的修缮、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等方面。
安徽徽州民居的结构形式不仅是当地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其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功能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徽派建筑的特点和徽州民居的独特魅力。
徽州民居建筑的历史演化与文化价值

徽州民居建筑的历史演化与文化价值徽州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枝独秀,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探索。
徽州民居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千年前的南宋时期,但是真正兴盛的时期是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
为何会在这一时期迎来全盛期?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徽州民居建筑的历史演化1、南宋时期的徽州民居建筑南宋时期(960年~1279年),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通过贸易致富的商人、官吏、文人等,同时人民普遍崇尚文化,擅长诗词歌赋等艺术活动。
在这种背景下徽州民居建筑逐渐形成,从构造结构、建筑材料、装饰工艺等方面均融入了南宋时期的文化特点。
2、明清时期的徽州民居建筑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徽州地区经历了政治稳定、社会繁荣、文化繁荣等时期,此时期也是徽州民居建筑的全盛期。
在这个时期里,徽州民居建筑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和完善,夯土墙、黑瓦头、雕花楼、插板门、腰斗窗等一系列特点被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高峻、雄伟、精美的建筑群体,赢得了广泛赞誉。
二、徽州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1、建筑艺术价值徽州民居建筑的建筑艺术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工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徽州民居建筑的修建,以夯土为基材,运用了植物纤维等自然环保材料,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同时,徽州民居建筑的立面特点,如墙面砖雕、花草图案、人物故事、道德寓意等,皆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精品,也是文化遗产的珍品。
2、历史文化价值徽州民居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它是徽州特有的文化符号,记录了徽州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内容。
从夯土墙到黑瓦头,从成列式庭院到插板门,徽州民居建筑把徽州的特色文化、传统习俗、地域特点等融于现代生活之中,在徽州百姓中享有盛誉。
3、社会价值徽州民居建筑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有着深厚的社会意义。
徽州民居建筑特点研究

徽州民居建筑特点研究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代道县,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和建筑。
徽州民居建筑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篇文章将探讨徽州民居建筑的特点,包括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和建筑材料等方面。
建筑风格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它的屋顶与墙体。
它的屋顶通常是由两条坡走向的,这种形式叫做悬山式屋顶。
悬山式屋顶在古代中国的建筑中是很少见的,但在徽州却是常见的。
徽州民居的墙体采用干挂砖墙面,这种方式通常是先在砖墙上打上一层石灰,然后再用砖头覆盖整个墙面。
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潮气侵入房间内部。
空间布局徽州民居的空间布局采用了排屋的建筑形式。
这种方式将多个房间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庭院空间。
在徽州的民居中,庭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
庭院通常会有半封闭的设计,这样可以保护住户的隐私。
徽州民居的庭院设计也体现了徽州建筑的精髓。
庭院中通常有一些石灵墙和水池,还有一些长凳和椅子,这些都能增加庭院的美观和生活的舒适度。
建筑材料徽州民居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木结构和石材。
在庭院中,有一些非常漂亮的石灵墙,这些也是徽州历史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材料之一。
另外徽州民居的木结构也非常漂亮,却也非常实用。
徽州建筑材料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耐用性、保温性和防震性等等。
这些特点为徽州的民居带来了长期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为之后的建筑者提供了很好的建筑样本。
结论徽州民居的建筑特点体现了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对生活的保护。
无论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或者建筑材料,都充分体现了徽州人的智慧和理念。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独特的建筑,在今后的生活中好好享受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建筑风格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流派,是因为她的美始终恪守着自然的规律, 徽州建筑风格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流派,是因为她的美始终恪守着自然的规律, 从自然中吸取养分,同周围的光、 气等自然因素相融合, 从自然中吸取养分,同周围的光、水、气等自然因素相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水墨意 使建筑超越了其本身而存在,这也是是她能长久的存在几百年的缘由。 境,使建筑超越了其本身而存在,这也是是她能长久的存在几百年的缘由。
砖雕 三雕装饰——至诚至精 三雕装饰——至诚至精 ——
石雕
徽州建筑中最重要的装饰就是所谓的三雕了,即木雕、 徽州建筑中最重要的装饰就是所谓的三雕了,即木雕、 石雕、砖雕。大量的木、 石雕、砖雕。大量的木、砖、石雕被用来装饰厅堂内的梁 门窗、栏杆、隔屏、照壁等建筑细部。 柱、门窗、栏杆、隔屏、照壁等建筑细部。其中木雕又是 有变现力,也是最精美的, 有变现力,也是最精美的,徽州民居的建筑木构架和家具 上都采用了大量的木雕装饰。现存的徽州木雕多是清代的, 上都采用了大量的木雕装饰。现存的徽州木雕多是清代的, 其艺术风格细腻繁复,在方寸之间安排丰富的内容, 其艺术风格细腻繁复,在方寸之间安排丰富的内容,亭台 楼榭,数目山水,人物走兽,花鸟鱼虫集于同一画面, 楼榭,数目山水,人物走兽,花鸟鱼虫集于同一画面,玲 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徽州,就是一幅宁静淡泊的桃花源画卷, 徽州,就是一幅宁静淡泊的桃花源画卷,轻轻的 舒展开,山水风雨的水墨画卷中, 舒展开,山水风雨的水墨画卷中,展现的却是一座座 露天的与天然融为一体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露天的与天然融为一体的古代建筑博物馆,静静的已 伫立百年。在钟灵毓秀的天地间, 伫立百年。在钟灵毓秀的天地间,老房子也赋予了生 如同在人生长河中行舟多年的老者, 命,如同在人生长河中行舟多年的老者,有着自己独 特的人生经历,有着饱经沧桑后的淡定, 特的人生经历,有着饱经沧桑后的淡定,更有着属于 各自刻画特定历史的神秘。 各自刻画特定历史的神秘。
木雕
造 着 世 界 。
在 不 断 地 变 幻 中 , 光 重 新 塑 之
光 是 万 物 之 源 , 更 是 一 种 颤 动 ,
之 ], 与 水 [ 一 不 动 , 水 能 。 水 , 意 , 一 种 。 ,
如 果 你 抵 抗 他 , 极 有 可
李 小 龙 协
如 果 与 水 协 作 , 水 就 是 你 朋 友 。
整体外观——富于美感 整体外观——富于美感 ——
群房一体,独具一格的马头墙,采用高墙封闭,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 群房一体,独具一格的马头墙,采用高墙封闭,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 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质朴中透着清秀。 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质朴中透着清秀。
在 与 不 不 断 头 合 , 。
众 。
意 犹 帅 也 , 无 帅 之 兵 , 乌 合 之 建筑艺术——诗性空间 建筑艺术——诗性空间 ——
中国具有“诗画同源” 中国具有“诗画同源”的艺术审 美观。在诗歌创作中, 美观。在诗歌创作中,渗透着着绘 画的意境, 画的意境,而在绘画中则追求诗性 的表达。 的表达。建筑的审美受到这种诗性 审美的影响, 审美的影响,强调诗画意境就开始 成为自觉或不自觉的重要追求, 成为自觉或不自觉的重要追求,使 建筑具有了“诗性” 身处其中, 建筑具有了“诗性”,身处其中,人 体验到的空间充满了诗的意向, 体验到的空间充满了诗的意向,这 一意向使人的想象力突破了概念的 僵化思考和固定化而得以自由漫游, 僵化思考和固定化而得以自由漫游, 这就是所谓的“诗性空间” 这就是所谓的“诗性空间”。 与 能 一 能 合 一 万 地 物 是 , , 。 。 断 , 。 , 之 , , 变 是 。 有 能 无 。 沉 , 可 地 , 在 地 ,
慎思堂空间结构 慎思堂首层平面
1穿斗抬梁混合式 2外砌空斗墙
慎思堂主立面
剖面
徽州民居静卧于青山绿水中已数百年, 徽州民居静卧于青山绿水中已数百年,她所产生的那个年代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 慢慢逝去,体现的价值也与新的时代不尽相同,然而在这风雨飘摇的几百年间, 慢慢逝去,体现的价值也与新的时代不尽相同,然而在这风雨飘摇的几百年间,为什 么还能这样牢牢的扎根于大地,扎根与人们的心田,被众多建筑师所疯狂迷恋, 么还能这样牢牢的扎根于大地,扎根与人们的心田,被众多建筑师所疯狂迷恋,在近 些年兴起一股股研究、模仿、学习徽派建筑的风潮。 些年兴起一股股研究、模仿、学习徽派建筑的风潮。
•
徽者 , 山水人文皆有也 。 徽州顾名思义, 徽州顾名思义,即是美好的地 徽州人杰地灵, 方。徽州人杰地灵,历来以山 水之秀,商贾之富,文风之盛, 水之秀,商贾之富,文风之盛, 古迹之多,林茶之美, 古迹之多,林茶之美,民风之 淳而蜚声辫内外。 淳而蜚声辫内外。
汤显祖云:“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水印其中——水为财源 水印其中——水为财源 ——
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 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 念的影响, 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 其重视村落的“水口” 其重视村落的“水口”,构成了 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 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而且 村落水口林木能使村落居民冬季 屏蔽寒风,夏季遮挡骄阳, 屏蔽寒风,夏季遮挡骄阳,又能 涵养水源,吸附尘砂和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吸附尘砂和净化空气。 此外,村落水系既汲取充沛水源, 此外,村落水系既汲取充沛水源, 又可以防止洪涝, 又可以防止洪涝,建立拍灌水渠 以利耕作。 以利耕作。
厅堂设置——有礼有制 厅堂设置——有礼有制 ——
徽州建筑中,厅堂作为最重要的空间,其装饰陈设方面自然也非常讲究。 徽州建筑中,厅堂作为最重要的空间,其装饰陈设方面自然也非常讲究。一 般在堂中央挂堂匾、下挂中堂画、两侧柱子上挂木质楹联、左右挂条屏字画。 般在堂中央挂堂匾、下挂中堂画、两侧柱子上挂木质楹联、左右挂条屏字画。字 画内容大多都是教育子孙后代的一些格言,多为家族家训, 画内容大多都是教育子孙后代的一些格言,多为家族家训,在传统社会中被置于 非常重要的地位。充满了功利的教意,也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 非常重要的地位。充满了功利的教意,也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 崇文重学的思想。直接反应了人们对读书、经商务农、做官的理念, 崇文重学的思想。直接反应了人们对读书、经商务农、做官的理念,题写了家庭 宗族的核心精神。通过文字图画, 宗族的核心精神。通过文字图画,传递着传统文化赋予了居住环境的精神内涵影 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 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 厅堂中配套的家具对称摆开,通常以迎门桌案为中心,壁下都设置条桌, 厅堂中配套的家具对称摆开,通常以迎门桌案为中心,壁下都设置条桌,作 为供桌,摆放自鸣钟和“东瓶西镜” 两者的谐音都是“ 为供桌,摆放自鸣钟和“东瓶西镜”,两者的谐音都是“平”、“静”,而自鸣钟放在 中间,三者合起来为“终生平静” 也寓意着徽商在外永远平安。 中间,三者合起来为“终生平静”、也寓意着徽商在外永远平安。条桌前放置八仙 取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寓意经商成功,接待客人时可当餐桌使用, 桌,取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寓意经商成功,接待客人时可当餐桌使用,平 则摆供果。这些看似简单的程序化摆设富有含义,表达的是徽州人对祖宗的供慰, 则摆供果。这些看似简单的程序化摆设富有含义,表达的是徽州人对祖宗的供慰, 对后代子孙的告诫,和对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 对后代子孙的告诫,和对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
选址巧妙 水印其中 整体外观 空间布局 内外空间 厅堂设置 三雕装饰 建筑艺术
• 徽风——新徽派建筑风潮 新徽派建筑风潮
徽州的古代建筑代表着历史,饱经沧桑, 徽州的古代建筑代表着历史,饱经沧桑, 平静自然,有时候他是安详的老人, 平静自然,有时候他是安详的老人,或者就 是蕴涵丰富的历史本身。, 徽州古称新安,范围在以 黄山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 黄山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自 从北宋宋徽宗以帝号改新安为徽 州后,一直沿用至今。 州后,一直沿用至今。徽州地处 安徽省南部东毗浙江省, 安徽省南部东毗浙江省,西邻江 西省。 今安徽省歙县、 西省。古辖 今安徽省歙县、黟 休宁县、绩溪县、 县、休宁县、绩溪县、祁门县和 江西省婺源县。史称“ 江西省婺源县。史称“一府六 县”。
《永西递》 永西递》 青山云深处, 青山云深处, 白屋烟中出。 白屋烟中出。 双溪左右环, 双溪左右环, 群木高下密。 群木高下密。 曲径如弯弓, 曲径如弯弓, 连墙若比栉。 连墙若比栉。 自入桃源来, 自入桃源来, 墟落此第一。 墟落此第一。
曹文埴
徽韵水墨的迷失
• 徽州——简叙徽州历史 简叙徽州历史 • 徽派
卢村崇德堂平面图 空间布局——有理有序 空间布局——有理有序 —— 方
徽州的村落大多是有机生长的, 徽州的村落大多是有机生长的,布 局不严谨, 局不严谨,而民居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则 条理井然,方整对称。大多数以围绕天 条理井然,方整对称。 井为基本单元。单元之中多是三间、 井为基本单元。单元之中多是三间、四 合的格局,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 合的格局,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 设一开敞式的厅堂, 设一开敞式的厅堂,设左右对称的两厢 形成一个三间或四面围合的空间, 房,形成一个三间或四面围合的空间, 轴线取中。 轴线取中。
丈 泰 宅
宏村承德堂平面图
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
“天井”是徽州民居的标志,是建筑的核心。典型的徽州 天井”是徽州民居的标志,是建筑的核心。 民居多是两层楼建筑,在楼下中央, 民居多是两层楼建筑,在楼下中央,正对着大门朝着天井开放 的部分被称为“正堂” 祖堂” 的部分被称为“正堂”或“祖堂”,其他的房间被壁板等掩盖 无法知道其中情况。 住,无法知道其中情况。 天井的设置充分体现出了民居的魅力和精神。 天井的设置充分体现出了民居的魅力和精神。天井是天然 的空调,充分发挥了通风、透光、排水作用, 的空调,充分发挥了通风、透光、排水作用,利用空气动力学 的原理,冷空气从地面进入。暖空气从空中跑掉, 的原理,冷空气从地面进入。暖空气从空中跑掉,自动调节了 气温,让厅堂的起居环境保持了适度的安静和温暖, 气温,让厅堂的起居环境保持了适度的安静和温暖,也宣泄了 深宅高墙内封锁的古民居所形成的心理压迫感。因此, 深宅高墙内封锁的古民居所形成的心理压迫感。因此,徽州古 民居被形象地称作“会呼吸的房子” 民居被形象地称作“会呼吸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