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一、中国与邻国南海争端的起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南海争端的实质南海问题实为中美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解决了,南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否则南海问题会愈演愈烈,不仅会趋于多边化,国际化,而且会导致冲突,进而使中国卷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之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因此被打乱,事实上,这是美国幕后操纵南海问题的真实用意。

那么中美关系的问题是什么呢?简单地讲中美关系问题就是中国崛起了,而美国衰退了,所以美国想压制中国,所以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些麻烦。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所以它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是维持其世界的领导地位,任何崛起的大国或者小国,都是美国可能的威胁,所以美国必须加以遏制。

冷战结束,随着前苏联的瓦解,美国首先遏制的是其盟友日本,日本第一,让美国神经紧张,于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日本很快陷入了经济低迷的十年;接着是普京执政时的俄罗斯,美国加速北约扩建,把它压制在欧洲的顶端;然后美国打击的是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朝鲜,即所谓的邪恶轴心国;接着是走向一体化的欧盟,希腊债务危机使欧洲一蹶不振。

在搞乱了中东,欧洲之后,繁荣的亚洲和崛起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下一个战略目标,目前亚洲是整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亚洲的繁荣,一体化进程以及去西方化,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显然是美国不能容忍的,于是美国还未等阿富汗事情解决,就匆匆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锁定中国。

首先,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制造舆论,引起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忧虑,其次,宣称美国在亚洲太平洋的利益,其三,拼凑联盟,大搞价值观外交,其四,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藉此将中国推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中。

中菲南海问题

中菲南海问题

中菲南海问题摘要:中菲南海问题和周围几个国家及美国的关系,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与复杂关键:南海中菲争端国际管理前言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东南亚国家纷纷抢占南海岛屿。

目前南海争端已成为全世界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之一。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的,是除越南之外占领南海岛屿最多的国家。

2009年2月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南沙部分岛屿与黄岩岛划为菲属,至此,菲律宾共侵占南海10个岛礁,将4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划为其领海。

菲律宾的行为侵犯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解决中菲南海争端有助于解决整个南海争端,特别是在在当前短时期内解决整个南海争端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如果能将菲律宾当作突破口,从经济、政治、法律、国防等各方面努力,和平解决中菲之间的争端,受“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的争端也会容易解决。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中菲南海争端,以求得和平、发展、双赢。

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一起为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与进步做出贡献。

中菲南海争端的内容是南海岛屿主权之争、油气资源之争、海域划分之争。

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争端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菲律宾国内将争端看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是争端产生的菲律宾方面的原因;中国长期对南海争端重视不够,是争端产生的中国方面的原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争端加剧的法律方面的原因;美国、日本、印度的介入成为中菲南海争端产生的外部原因。

中菲南海争端出现了国际化、集团化、复杂化的趋势,归纳出了争端的发展对中国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中菲南海争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

因此,解决中菲南海争端已经变得非常迫切。

中非黄岩岛事件分析

中非黄岩岛事件分析

中非黄岩岛争端分析事件的起因此次黄岩岛事件的起因很简单,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发生对峙,中菲黄岩岛对峙已经一个多月,其间国内外媒体、学者,外交官员、军方人士纷纷发表感想、建议、谈话,搞得中菲两国人民都热血膨胀,头脑晕晕。

局势也日渐紧张,有人主战,有人主和。

然而,无论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是否开战,美国均会得到不少实惠。

中菲之战,中国胜不是问题,问题是以何种方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让美国的春秋大梦破灭。

有专家曾说过,美国不希望中菲开战,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然而,恰恰相反,美国人希望中菲打场有限战争,这才是真正符合美国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利益。

下面一一列举美国的利益所在。

首先,通过中菲战争,美国人可以评估中国军队的武器种类,性能,军队的战术和战斗力,情报的分析力等,另外,如果有必要,美国人还可以在战争中暗地里适当的帮助菲律宾,以此来就某些方面来考量中国军队。

其次,不管中菲战争谁胜谁负,美国都是赢家,周边国家更需要美国重返亚洲,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就算是坐实了。

三、美国可以借机推销军火,周边国家也在观望,依局势变化会加大向美国求购武器诉求,由此也可以拉动美国经济发展。

四、美国在周边国家的影响会更大,有利于美国在亚太的经济布局,通过武器输出中国周边国家来更多的牵制中国,让中国不敢轻举妄动。

五、一旦战争爆发,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伤害,进而截断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

美国一直都希望中国出点事,通过中菲海战,希望中国出点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中国的发展失速。

六、如果不发动战争,中国很丢面子。

中国国内对于开战的呼声很高,对菲律宾已忍无可忍。

如果最后没有开战,在国际上中国会落下怕美国的形象,不利于国内的安定团结。

而美国人在中菲之争中,即不愿公开持菲律宾也不愿过分得罪中国,心里希望自己在不被菲律宾绑架的情况下,让菲律宾和中国干一场,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大着胆子打菲律宾一下,还不能让菲律宾看出是自己默许中国人打的。

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

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

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首先,我们要谈及南海问题的由来,从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

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

○2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

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

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

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

《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

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有的国家声称南沙群岛在其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内,并据此主张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根据国际法和海洋法,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础,海洋权益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

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海洋管辖权扩展到别国的领土上,更无权以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为由侵占他国领土。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问题分析:南海争端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多国之间就南海部分岛屿及其资源的归属权和使用权而陷入的双边争论。

在南海争端问题中,领土主权和资源使用权是两个核心问题。

要想在南海进行资源开发,就必须在南海地区拥有绝对领土主权。

南海资源开发的争端,实质上就是因为其丰富资源引起的领土争端。

一.南海争端- 南沙之争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1.名存实亡的“九段线”,好岛屿已被瓜分殆尽。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

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依次列出南海群岛既得利益者的名单:越南派兵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最多的。

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

2.南海群魔乱舞背后是利益纷争,是大国角力。

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菲律宾参众两院2月正式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为菲“所属岛屿”,该法案最后由总统阿罗约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

南亚有关当事国把东盟作为区域共同体,基于共同立场,协力对抗中国,以达到其进一步侵食和霸占南海之目的。

二.南海争端- 中越南海争端2007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

中菲南海仲裁案评析

中菲南海仲裁案评析

中菲南海仲裁案评析自从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事件”以来南海局势动荡不安,其中既有中美在南海南沙、西沙海域的军事摩擦与对峙,又有中菲、中越围绕南沙、西沙岛礁权利和海上资源开采的冲突与对峙。

同时还有中国同美、日等西方国家围绕包括南海在内的海洋问题所展开的外交博弈以及菲律宾在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围绕南海问题诉中国案所引发的法律纠纷。

总之,尽管中国政府试图低调处理南海纠纷并坚决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但是南海局势的实际演变却正在使得围绕南海的纠纷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并且围绕这一问题中国在军事、外交和法律层面都面临巨大压力。

也就是说,在军事上中国面临着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及其盟国在南海发生军事摩擦与冲突的可能性,在外交上中国同样面临着同美国及其盟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由于南海问题而出现的外交摩擦,甚至这些国家对中国在南海行为的疑虑而试图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法律上中国则更是面临从未有过的压力,不但美国等西方大国通过各种场合不断呼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遵守国际法,而且作为南海争端当事国之一的菲律宾直接将中国告上了国际常设仲裁法庭。

面对这种情形,对于长期以来相对更习惯于从实力和外交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的中国政府来说,在法律上所受到的压力感觉就更大,尤其在应对菲律宾仲裁案方面,显得极为被动。

“黄岩岛事件”之后不久,菲律宾于2013年1月22日向中国发出包含有15项仲裁诉求的《通知及权利主张》,2月19日中国向菲提交照会,菲方拒绝接受书面通知并将其退回,随后菲律宾遂单方面向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提起仲裁请求。

同年4月5日,联合国海洋法法庭任命5名分别为德国、波兰、法国、荷兰和加纳国籍法官组成仲裁小组开始工作并在6月25日组成仲裁法庭,法庭于7月11日在海牙召开第一次会议并发布了程序令,通知中菲双方享有对程序规则草案提交意见的机会。

菲律宾于7月31日提交意见8月1日中国向常设仲裁法院递交照会重申不接受的立场。

8月27日,法庭确定了程序规则及仲裁的初步时间表,确定2014年3月30日为菲方提交书面陈述的日期,陈述内容包括法庭的管辖权、诉求的可受理性及争议实体问题。

从中菲舰船南海对峙看南海争端

从中菲舰船南海对峙看南海争端

重返亚洲,挤压、遏制中国; 重返东南亚,包围中国; 还拉拢日本、印度、欧洲等国家 遏制中国。
虽然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一 直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 政策。 但我们的诚意并不代表软弱可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现在的中国:
中国
政治上更有影响力
经济上更有竞争力
形象上更有亲和力 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虽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是我们的一贯立场,但是忘战必 危,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 上,我们没有打不还手的雅兴。 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去威慑住 各种武力挑衅,哪怕是狐假虎威 式的武力挑衅。
感谢您的欣赏
让我们一起努力 捍卫我们的家园
亮剑
中美战略 经济对话
中美防长 对话
一: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两军防务部门和两军间的战略沟通,坚 持通过对话磋商增进战略互信,妥善处理分歧 敏感问题; 三:双方同意在多个领域(人道主义救援减灾、 军事档案、医学、环保、学校教育、文体等领 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四:中美两军继续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双方同意于年内举行多项联合演练。
握 手
日本防卫省声称,5月6日上午6时左右,日 本海上自卫队P-3C巡逻机在冲绳本岛西南 650公里的西太平洋海域,发现东南航向的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编队中包括一艘两栖 舰、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均为新型 战舰。
南海诸岛在我国的公元前1112 年,周朝立国后,周武王大赐封神 榜,土行孙被封为南海王,南海诸 岛在3000年前就已经是中国人的领 土,那时菲律宾人还没有国家,只 是在山林上过着猴群母系生活。
第一类问题是岛屿主权问题。 岛屿主权是一个双边问题,无须纳 入国际化的多边轨道。
第二类问题是南海航海自由和 无害通过的问题。航海自由和无害 通过是一个国际海洋法问题,应该 交给海洋法和国际法专家通过联合 国多边平台解决,不应该被误当做 政治问题。

由仁爱礁剖析中国南海问题

由仁爱礁剖析中国南海问题

仁爱礁事件国际法分析一、菲律宾争岛礁的原因1、仁爱礁区位优势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处环礁,位于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处,距离菲律宾西南部的巴拉望岛150海里。

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5.63公里。

通常情况下,仁爱礁的大部分在低潮时会露出,其北半环较完整,呈半圆形;南半环的礁盘并不连续,断成数节,形成若干礁门,一直作为重要的捕鱼场所和避风地。

除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外,其地理位置也十分关键。

仁爱礁是南沙群岛的南大门,是菲律宾进出礼乐滩的交通要道,而礼乐滩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以说封住仁爱礁,就相当于给礼乐滩封上了一道大门,对于保护油气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仁爱礁与美济礁相对位置很近,形成双子关系,占领任何一礁都能对另一礁起到支援保障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监视和控制其他岛礁,这也是菲律宾试图争夺侵占仁爱礁的原因之一。

2、为海上划界做铺垫菲律宾已经占据中国南沙群岛,这八个岛礁地理位置相对集中,而且距离菲律宾巴拉望不到两百公里,菲律宾将其命名卡拉延群岛,归巴拉望省管辖。

被菲律宾侵占的这八个岛礁,地理位置重要,可形成南海战略防线。

同时,菲律宾可以依托这些岛去划领海基点、基线,如果菲律宾把这些岛都划上领海基点基线,基本上要占上南海的一半。

其中中业岛面积最大,若设立指挥部,可以对周围进行指挥控制和补给。

仁爱礁和美济礁介于司令礁、南玥岛和马欢岛中间,美济礁和仁爱礁以及周围几个小礁,再往北延伸就是黄岩岛,如果将其连成一条线,就形成了一道南海的战略防线。

黄岩岛、仁爱礁和美济礁,在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中菲仁爱礁冲突原委菲律宾对仁爱礁“打主意”,始于上世纪90年代。

1995年2月和1998年10月,菲律宾先后挑起第一次和第二次美济礁事件,但均告失败。

此后,菲律宾便把目光投向了距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的仁爱礁,意图以其作为据点,监视和骚扰美济礁并择机侵占南海岛礁。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遇袭,从而引发严重的中美外交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分析报告
南海自古一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了南海,是中国政府最早对南海实施有效管辖。

由于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菲律宾内部政治斗争和中国长期以来对中菲南海争端的不够重视的原因,同时还有区域外大国介入的原因,南海问题更加不稳定,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中菲南海争端,面对争端现状和趋势,要全方位思考、多角度采取措施。

携手两岸人民,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

一、中菲南海争端的历程
中菲南海争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驻菲律宾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

1997年4月30日,菲律宾两位众议员公然搭乘海军舰艇登上黄岩岛,他们在岛上竖旗立碑,并对中方人员进行拦堵和恫吓。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巴拉望号在海南省三沙市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上的中国渔民。

2013年3月26日,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

2013年4月初,中菲南海争端并未提交至国际海洋法法庭,而是遵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在争端一方菲律宾的要求下,进入到争端解决机制之一的“仲裁”程序
中。

2013年7月16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国际法庭对中菲南海争端仲裁程序已经开始。

二、关于中菲南海争端问题的定义
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主要是指我国与菲律宾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及资源争端。

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经109°33’至117°50’。

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

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

三、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出现的原因
1.丰富的资源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灌木繁茂,海鸟群集。

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同时蕴含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2.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被称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

3.菲律宾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
菲律宾国内民主问题、宗教问题突出,政治派系竞争激烈。

菲律宾政治人物将南海争端,用来转移矛盾、分散民众对国内问题的关注的筹码。

4.中国对中菲南海争端的不重视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陆地主权很重视,却忽略海洋主权。

我国领导人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菲律宾将中国的善意当成软弱可欺,大量掠夺南海岛屿,疯狂掠夺海上资源。

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

6.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势力,一直与中国“作对”,作为一个绝佳的遏制中国的机会,美国从来都是义不容辞的,更何况同时能保障美国的航行自由和经济利益。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国际势力,也是中国的老邻居、老对手,南海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而且日本对于遏制中国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印度也是世界上的重要国际势力,和日本的目的很相似,都是为了实现大国目标,为了遏制中国,对南海争端问题不断搅混水。

四、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等国制造的南海争端问题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和平形象。

这里主要说一下南海争端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石油的80%以
上将通过南海航线运输而来。

南海问题的存在,意味着中国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南海,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南海问题”时时威胁着自贸方的信任与合作。

如把握不当,它可能直接威胁双边已取得的合作成果这对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五、解决方法
对于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中国必须谨慎而有力地做出应对。

第一,菲律宾以中国的“九段线”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由,将中菲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新近又在半月礁海域抓捕中国渔民,并以“非法捕捉海龟”为名进行起诉。

这些说明,周边争议国正在使用“国际法”挑战中国,宣示主权,而中国却很少对周边国家越境进入管辖海域的渔民提出起诉。

这与中国相关的法制建设长期滞后有关,亦与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主权的意识淡薄有关。

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制订《海洋基本法》,以应对在南海面临的法律挑战,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第二,在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方面,单纯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不够的,因周边国家不与你“搁置争议”,而是以单方面声称的“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来声索其开发权。

其实,中国与周边南海主权声索国之间的争议问题主要是岛屿归属与海域划界问题,因此可优先考虑寻找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突破点,摸索出一些海域划界的成功经验,以便进行推广。

第三,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美菲《强化防务合作协议》的签署,中国在南海的外部环境越发恶劣。

面对这种态势,中国除了强化自身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外,也要努力捍卫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并积极以地缘经济优势击破美国的战略包围,团结周边国家,强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减少它们对美国的依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