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争端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2016.07.03•【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目录引言一、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历史上确立的(二)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三)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二、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由来(一)菲律宾非法侵占行为制造了中菲南沙岛礁争议(二)菲律宾的非法主张毫无历史和法理依据(三)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三、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一)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是中菲共识和承诺(二)妥善管控南海有关争议是中菲之间的共识四、菲律宾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一)菲律宾企图扩大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侵占(二)菲律宾一再扩大海上侵权(三)菲律宾企图染指中国黄岩岛(四)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是恶意行为五、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一)关于南沙群岛领土问题(二)关于南海海洋划界问题(三)关于争端解决方式(四)关于在南海管控分歧和开展海上务实合作(五)关于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六)关于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引言1.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面,通过狭窄的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闭海。
南海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
2.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这些群岛分别由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岛、礁、滩、沙等组成。
其中,南沙群岛的岛礁最多,范围最广。
3.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国际法律争端著名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南海仲裁案是近年来国际法律争端中最为著名和敏感的案件之一。
南海仲裁案源于中菲两国在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上的争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菲两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分歧。
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要求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作出裁决。
二、争议焦点南海仲裁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领土主权:菲律宾声称对南海的九段线范围内的一系列岛屿和海域拥有主权。
2. 海洋权益:菲律宾主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相关规定,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域划界问题。
3. 资源开发:菲律宾要求仲裁法庭裁决有关南海海域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
三、仲裁程序1. 提起仲裁: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向联合国海洋事务和海洋法仲裁法庭提起仲裁。
2. 仲裁法庭组成:根据UNCLOS规定,仲裁法庭由5名仲裁员组成。
2013年7月,仲裁法庭正式成立。
3. 仲裁程序:仲裁程序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仲裁法庭对案件管辖权进行审查;第二阶段是对实体问题进行审理。
4. 裁决公布:2016年7月12日,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作出裁决,认为菲律宾对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
四、裁决结果1. 领土主权:仲裁法庭认为,菲律宾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主张没有法律依据。
2. 海洋权益:仲裁法庭裁定,菲律宾关于南海海域划界的诉求没有法律依据。
3. 资源开发:仲裁法庭支持菲律宾关于南海海域资源开发的相关诉求。
五、争议处理1. 中国立场:中国政府对南海仲裁案一直持反对态度,认为仲裁法庭对案件的管辖权存在争议,且仲裁程序存在不公正现象。
2. 国际反应:南海仲裁案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部分国家支持菲律宾的诉求,认为仲裁法庭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而另一些国家则支持中国的立场,认为仲裁法庭的裁决不具备法律效力。
3. 和平解决:南海仲裁案凸显了国际法律争端处理的复杂性。
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分析报告

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分析报告南海自古一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了南海,是中国政府最早对南海实施有效管辖。
由于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菲律宾内部政治斗争和中国长期以来对中菲南海争端的不够重视的原因,同时还有区域外大国介入的原因,南海问题更加不稳定,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中菲南海争端,面对争端现状和趋势,要全方位思考、多角度采取措施。
携手两岸人民,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
一、中菲南海争端的历程中菲南海争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驻菲律宾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
1997年4月30日,菲律宾两位众议员公然搭乘海军舰艇登上黄岩岛,他们在岛上竖旗立碑,并对中方人员进行拦堵和恫吓。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巴拉望号在海南省三沙市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上的中国渔民。
2013年3月26日,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
2013年4月初,中菲南海争端并未提交至国际海洋法法庭,而是遵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在争端一方菲律宾的要求下,进入到争端解决机制之一的“仲裁”程序中。
2013年7月16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国际法庭对中菲南海争端仲裁程序已经开始。
二、关于中菲南海争端问题的定义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主要是指我国与菲律宾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及资源争端。
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经109°33’至117°50’。
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
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
三、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出现的原因1.丰富的资源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灌木繁茂,海鸟群集。
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同时蕴含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2.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中菲南海争端

黄岩岛的重要性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
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西沙是扼守南中国海的闸门的化,
那么中沙和黄岩岛就是这个闸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
拉仅300多公里,是菲海军武器试验场。如果中国稳稳的占据这个支 点的话,菲海军只能在港口内转了。中菲南海争端
中菲南海争端,主要是围绕岛礁主权归属 及海域划界问题而引发的争议。
最新实况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 莹26日在此间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不接 受菲律宾就南海问题所提仲裁,坚持按国 际法的有关规定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的有关精神,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领土和海 洋划界争议。
九段线
九段线是我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 一种叫法。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划定 标准,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 里的海洋国土,是世界上海岛 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南海海 域内的岛屿有1700多个,从中 国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岛屿都 位于一条被称为“九段线”的 国界线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 复杂原因,在属于中国300万平 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近一半 存在争议,总面积达100多万平 方公里。这些海域中的许多岛 屿被他国所占,情况最严峻的 要属东海的钓鱼岛和南海的南 沙群岛。
菲律宾侵占的8个中国岛礁
马欢岛 费信岛 中业岛 南钥岛 北子岛 西月岛 双黄沙洲 司令礁
20世纪50年代初,驻菲律宾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 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
1997年4月30日,菲国两位众议员公然搭乘海军舰艇 登上黄岩岛,他们在岛上竖旗立碑,并对中方人员进行拦 堵和恫吓。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巴拉望号在海南省三沙市 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上的中国渔民。 2013年3月26日,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 际海洋法法庭,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 2013年4月初,中菲南海争端并未提交至国际海洋法 法庭,而是遵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在争 端一方菲律宾的要求下,进入到争端解决机制之一的 “仲裁”程序中。
“南海仲裁”涉及的考研知识点

“南海仲裁”涉及的考研知识点下面是凯程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南海问题会涉及的知识点。
一、中菲南海问题争议的由来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
此外,随着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中菲在南海部分海域还出现了海洋划界争议。
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包括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华盛顿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
中国南海诸岛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外。
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曾企图染指中国南沙群岛。
但在中国坚决反对下,菲律宾收手了。
表示,克洛马此举菲律宾政府事前并不知情,亦未加以同意。
自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先后以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提出非法领土要求。
1970年8月和9月,菲律宾非法侵占马欢岛和费信岛;1971年4月,菲律宾非法侵占南钥岛和中业岛;1971年7月,菲律宾非法侵占西月岛和北子岛;1978年3月和1980年7月,菲律宾非法侵占双黄沙洲和司令礁。
1978年6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署第1596号总统令,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连同周边大范围海域称为“卡拉延岛群”(“卡拉延”在他加禄语中意为“自由”),划设“卡拉延镇区”,非法列入菲律宾领土范围。
菲律宾还通过一系列国内立法,提出了自己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主张。
其中部分与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产生冲突。
二、外交部关于南海仲裁案的声明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于前日(12日)作出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郑重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涉及到的考研政治考点一、中美关系1、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中国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化:①中国周边的军事安全压力正在不断增大;②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益增多的变数;③中国在地缘经济上面临新挑战。
中菲南海问题

中菲南海问题摘要:中菲南海问题和周围几个国家及美国的关系,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与复杂关键:南海中菲争端国际管理前言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东南亚国家纷纷抢占南海岛屿。
目前南海争端已成为全世界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之一。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的,是除越南之外占领南海岛屿最多的国家。
2009年2月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南沙部分岛屿与黄岩岛划为菲属,至此,菲律宾共侵占南海10个岛礁,将4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划为其领海。
菲律宾的行为侵犯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解决中菲南海争端有助于解决整个南海争端,特别是在在当前短时期内解决整个南海争端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如果能将菲律宾当作突破口,从经济、政治、法律、国防等各方面努力,和平解决中菲之间的争端,受“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的争端也会容易解决。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中菲南海争端,以求得和平、发展、双赢。
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一起为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与进步做出贡献。
中菲南海争端的内容是南海岛屿主权之争、油气资源之争、海域划分之争。
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争端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菲律宾国内将争端看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是争端产生的菲律宾方面的原因;中国长期对南海争端重视不够,是争端产生的中国方面的原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争端加剧的法律方面的原因;美国、日本、印度的介入成为中菲南海争端产生的外部原因。
中菲南海争端出现了国际化、集团化、复杂化的趋势,归纳出了争端的发展对中国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中菲南海争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
因此,解决中菲南海争端已经变得非常迫切。
国际法法律知识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南海争端是指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争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争端一直存在,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在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争议,主要涉及岛礁主权、海洋划界、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等问题。
二、案例简介本案涉及我国与菲律宾在南海黄岩岛的主权争议。
黄岩岛位于南海中部,是我国固有领土。
2012年4月,菲律宾政府派兵占领黄岩岛,导致中菲黄岩岛争端升级。
我国政府坚决主张黄岩岛主权,并通过外交途径与菲律宾政府进行交涉。
在此背景下,我国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就黄岩岛主权问题作出裁决。
三、国际法适用1. 约束力本案涉及的国际法主要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和《国际法院规约》(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根据这两部国际法,我国与菲律宾都有义务遵守。
2. 适用范围(1)领土主权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条第1款规定:“每一国家的主权及管辖权均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及领海。
”本案中,我国主张黄岩岛主权,依据的是我国领土主权原则。
(2)海洋划界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3条规定:“在专属经济区,沿海国的主权权利及管辖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内水以外,至其领海以外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
”本案中,我国与菲律宾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存在争议,需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进行解决。
3. 解决方法(1)谈判与协商我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与协商解决南海争端,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2)国际法院诉讼本案中,我国选择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就黄岩岛主权问题作出裁决。
四、案例评析1. 我国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我国在南海争端中坚持以下立场:(1)主权原则:我国坚决主张黄岩岛等岛礁的主权。
(2)和平解决争端:我国主张通过谈判与协商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3)国际法适用:我国主张在解决南海争端过程中,充分尊重和适用国际法。
从中菲舰船南海对峙看南海争端

重返亚洲,挤压、遏制中国; 重返东南亚,包围中国; 还拉拢日本、印度、欧洲等国家 遏制中国。
虽然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一 直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 政策。 但我们的诚意并不代表软弱可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现在的中国:
中国
政治上更有影响力
经济上更有竞争力
形象上更有亲和力 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虽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是我们的一贯立场,但是忘战必 危,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 上,我们没有打不还手的雅兴。 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去威慑住 各种武力挑衅,哪怕是狐假虎威 式的武力挑衅。
感谢您的欣赏
让我们一起努力 捍卫我们的家园
亮剑
中美战略 经济对话
中美防长 对话
一: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两军防务部门和两军间的战略沟通,坚 持通过对话磋商增进战略互信,妥善处理分歧 敏感问题; 三:双方同意在多个领域(人道主义救援减灾、 军事档案、医学、环保、学校教育、文体等领 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四:中美两军继续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双方同意于年内举行多项联合演练。
握 手
日本防卫省声称,5月6日上午6时左右,日 本海上自卫队P-3C巡逻机在冲绳本岛西南 650公里的西太平洋海域,发现东南航向的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编队中包括一艘两栖 舰、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均为新型 战舰。
南海诸岛在我国的公元前1112 年,周朝立国后,周武王大赐封神 榜,土行孙被封为南海王,南海诸 岛在3000年前就已经是中国人的领 土,那时菲律宾人还没有国家,只 是在山林上过着猴群母系生活。
第一类问题是岛屿主权问题。 岛屿主权是一个双边问题,无须纳 入国际化的多边轨道。
第二类问题是南海航海自由和 无害通过的问题。航海自由和无害 通过是一个国际海洋法问题,应该 交给海洋法和国际法专家通过联合 国多边平台解决,不应该被误当做 政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菲南海争端问题概述
摘要
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南沙群岛的国家,也是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中国拥有充分的历史依据证明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菲律宾侵占了包括中业岛、北子岛在内的南沙9个岛屿、多种因素影响着中菲之间的南海争端,科学解决中菲之间的南海争端不仅有助于中国解决同其他争端国在南海地区的争端,缓和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而且还有助于中国构建和平的周边环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本文通过对各种资料、文献的研究分析中菲南海争端,揭示了导致中菲南海争端的各种因素,阐述了中菲南海争端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探讨中国应对南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菲律宾影响因素对策探讨
中国早在汉代时候就发现了南沙群岛,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汉武帝时代,中国就开始通过南海航行前往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岛、缅甸等地区。
并且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发现了南沙群岛。
在二战结束后,民国政府曾派出军舰收复南沙群岛,并在多个岛屿上树立了收复纪念碑,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也多次在国际场合宣布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享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而当时菲律宾等各国并无异议。
因此中国有充分的历史证据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南山群岛历朝历代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随着世界能源局势的紧张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南海地区丰富的油气、矿产、海洋生物资源引起了各方对中国南海的窥视。
菲律宾、越南等国自知综合国力明显若于中国,积极寻求美、日、俄、印等域外大国的介入和支持南海争端。
以增强在南海争端中与中国抗衡的力量和筹码,推动南海争端的复杂性和国际化。
菲律宾希望通过迎合美国的需要而在南海争端中以更多的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庇护。
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海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南海的地缘战略利益。
南沙群岛是中国出入马六甲海峡,挺进印度洋的重要基地。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海岛屿及其附近海域,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实际存在形成了极大的挑衅,削弱了中国对南沙海域的甚至东南亚的影响力。
由前文可以看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岛屿的主权要求有着充分的依据。
只有维护中国在南沙海域的领土主权,促进菲律宾承认并尊重中国对南沙海域的主权要求,中菲之间才能以一种平等、和平的方式相互交流。
国家的领土完整是中国最大的根本利益。
在领土问题上,中国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出任何让步,中国和菲律宾要想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基本前提是菲律宾必须要承认南海主权属于中国。
任何涉及但南海主权的原则性问题中国都不能做出任何让步,中国必须坚决反对菲律宾任何涉及到损害中国南海利益的声明、主张。
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时一直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立场。
“搁置争议,共同发展”,是指由于当前中菲之间并没有彻底解决南海争端的条件,为了不影
响中菲当前的相互关系和维护整个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中菲双方应该从大局出发,在保证不损害双方主权和独立的前提下,可以先把中菲主权有争议的南沙问题暂时放在一边,“等待适当的时候大家来协商解决”,目前大家共同合作开发南海,然后可以根据具体的合作结果制定详细的政策、措施双方再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端,避免双方暂时矛盾激化,一起冲突。
但是要注意的是,搁置争端时必须坚持对南海的主权不动摇。
此外,为了更好的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中国必须加强军事力量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海权建设,增强海军的力量。
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解决中菲争端,但是中国也不能放弃使用武力。
要想和平解决中菲南海争端,要继续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做到“主权归我”,这是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前提和必要原则。
处理好域外大国的关系。
我们要坚决捍卫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不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做出任何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吴世存南沙争端的起源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斯雄.南沙探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曹云华.南海地区形势报告.北京.时事出版社2012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期末结业论文
课程名称;国际法
姓名;刘泉彤
学号;16747001
院系专业;法学院(国际法学)
考试时间;2016.11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