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首件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注塑产品检验标准书

注塑产品检验标准书

注塑产品检验标准书一、引言。

注塑产品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注塑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生产厂家和检验机构对注塑产品进行有效的检验。

二、外观质量检验。

1. 表面光洁度,注塑产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气泡、烧结、裂纹、凹凸或色斑等缺陷。

2. 色泽一致性,同一批次的注塑产品应保持一致的色泽,不得出现色差。

3. 印字和标识,产品上的印字和标识应清晰可见,不得模糊或缺失。

三、尺寸精度检验。

1. 外观尺寸,根据产品图纸要求,测量注塑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外观尺寸,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壁厚测量,测量产品各部位的壁厚,保证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壁厚不均匀而影响产品质量。

3. 其他尺寸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和用途,确定其他尺寸精度的检验项目,如孔径尺寸、配合尺寸等。

四、物理性能检验。

1. 强度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等设备,对注塑产品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进行测试,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耐磨性检验,通过磨擦试验等方法,评估产品的耐磨性能,判断产品表面的耐磨程度。

3. 耐候性测试,将产品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紫外线照射等,检验产品的耐候性能,判断产品是否会出现老化、变色等问题。

五、化学性能检验。

1. 化学成分分析,对注塑产品的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原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因原料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2. 热稳定性测试,通过热失重试验等方法,评估产品的热稳定性能,判断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3. 燃烧性能检验,对产品进行燃烧性能测试,判断产品的燃烧速度、烟气生成量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六、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注塑产品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至关重要。

注塑件通用检验标准

注塑件通用检验标准
需电镀的注塑件必须用可电镀级别的材料,如对材料电镀性能 不明确,必须先进确认电镀性后才使用。
试喷油,不允许有5.9E可视的因注塑变形导致的飞油现象。
喷印遮盖性
喷印电镀后,注塑件上的注塑缺陷,5.9E不可明显可视。
说明:凡是后工序需电镀或喷印注塑件,均不能使用可影响喷印电镀效果的脱模剂和清洁剂。配合间隙和变形 Nhomakorabea变形
1.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 2.对照签办,5.9E变形不能明显可视。
污点、黑点、杂色点、压花点 隔水线或夹水纹:注塑时熔胶的接合线
同颜色相配合胶件颜色一致性 与存仓胶货以及存仓相配件颜色一致性 上油性能测试 电镀性能测试 与喷油模配合度
缺陷5.9E不可明显可视。
1.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需要的强度。 2.组装后产品外露部分,缺陷5.9E不可明显可视。 在本厂的对色灯箱里,5.9E不可有超过一个PANTONE色号的色 差 在。 本厂的对色灯箱里,5.9E不可有超过一个PANTONE色号的色 差。 需喷印胶件,必须进行试喷油测试,不允许有脱油现象
对照签办,组装后成品可视部位胶件,5.9E时色差不可明显超 一个PANTONE色号。
对照签办,组装后成品可视部位,凡抛光位在5.9E可视时必须 光亮如镜面,不可有刮花,压花等。凡晒纹位,5.9E可视时与 签办无明显差别,且纹理均匀。
本厂对色灯箱、目测 目测
透明性:透明件的透明度
对照签办,5.9E可视,不可有明显差别(可透过胶件看图案来 对比清晰和变形情况)。
试装、目测
试装、目测
试装、目测
扭力计
试装、目测、拉力计 试装,拉力计 试验、目测 试验、试装 试验、试装
第2页 共3页 版本:1
标准说明: 1.以上标准规定的是检验要求,而缺陷分类和抽样标准由品管部制定。 2.具体产品如无特别规定,则按通用标准执行。 3.以上标准执行出现异议时,可向工程部寻求确认和极限签办。

注塑车间检验规范

注塑车间检验规范

湖北索瑞电气有限公司
注塑车间首末检、巡检、入库检检验规范
注:
1、在更换模具、修理模具、换班、首件检验不合格时必须进行首末件检验。

首件检验2件产品在检验员首件检验未完成前隔离放置在机台边(可放置在空箱中,待末件检验完毕后同当批产品入库)。

2、首件检验不合格不得开始批量生产,必须调整设备或修模后再次首检,直到合格为止。

在检验员首件检验未完成前,所生产的产品隔离放置。

首件检验必须在上班后1小时内完成。

3、末件检验不合格时,当班生产(本次首检之后)的产品进行隔离,要求员工进行挑选,将不合格品挑选出后,由检验员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才能办理入库。

4、巡检时发现不合格时,要求员工立即整改,必要时并将上次巡检之后的产品进行隔离,要求员工进行挑选,将不合格品挑选出后,由检验员再次抽检,抽检合格后才能办理入库。

5、巡检频次规定为每台机每2小时1次。

入库产品根据需要随时进行。

6、外观关键部位为:透明材料所有部位,非透明材料产品外表面、受力部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

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注塑件检验标准:闭合度为0.65即可。

检验标准:1、MIL-STD-105E II表,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订定为CRI=0、MAJ=0.65、MIN=1.5。

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质量要求:一、基本尺寸1、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

2、通用结构尺寸标准。

a、胶件一般要求做到平均胶厚,非平均胶厚应符合图纸要求。

b、螺柱根部直径:M3螺丝为φ6.0+0.2mm,火山口直径φ10.0mm;M2.6螺丝为φ5.0+0.2mm,火山口直径φ9.0mm。

c、叉骨、围骨根部厚度:1.2+0.2mm。

d、按钮的顶RUBBER十字骨顶部厚度:0.9+0.1mm。

e、司筒柱顶部壁厚:1.2±0.1mm。

f、电池箱后模勾针位胶厚小于2.0mm。

g、胶件同PL面处前后模出胶位时其错位小于0.05 mm。

h、面底壳配合。

3、二级或三级止口配合要求PL面错位小于0.1 mm,没有刮手现象;4、包止口配合单边间隙为0.1~0.3 mm,外形复杂取大值。

a、电池门与电池箱间水平方向单边间隙为0.2~0.3 mm。

b、钮与孔配合。

一般几何形状钮与孔单边间隙为0.15~0.25 mm。

异形钮与孔单边间隙为0.3~0.4 mm,喷油钮间隙应取大值。

钮与花仔配合时其配合情况能达到安全测试标准。

c、插卡位配合。

插卡门与面底壳的配合单边间隙为0.2~0.3 mm。

插口与插盒单边间隙为0.5mm。

d、四大件转轴位轴向单边最小间隙0.1~0.2 mm。

e、LOCK与其配合枕位孔单边间隙为0.2 mm。

f、支架与其配合孔单边间隙为0.1~0.2 mm,长度大于150mm 的取大值。

注塑关键过程检验规范

注塑关键过程检验规范
产品
名称
安全注射器
卡片名称
注塑工序过程检验规范
零件名称
外套
版本号
序号
检验项目
类别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频次
抽样方法
1
尺寸
A
主要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外径千分尺、游标
卡尺、塞规、投影仪
1.首检:1次/班,更换规格、原料批号应重新首检,首检应记录
2.员工自检:生产全过程,应做好记录
3.抽检:检验员对整模产品进行检验,并对操作工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检,出现返工应进行记录。巡检频率不少于1次/1小时目测4Fra bibliotek异物杂质
A
清洁无杂质、油污、异物
目测
5
透明度
C
透明光洁
目测
6
收缩变形和偏心
C
无明显收缩变形、偏心及气泡
目测
7
全长不直
C
无明显弯曲变形
目测
8
浇口
C
不得有明显过大浇口缺陷
目测
1.首检检验全部合格
2.抽检:(1-8)项
N>3200,n=80
N≤3200,n=50
A类:Ac=0,Rc=1
B类:Ac=2,Rc=3
C类:Ac=5,Rc=6
3.返工加严抽样检验:
2
注塑缺陷
A
外套与针座配合的一端不得有毛
刺、飞边、料屑、无色斑、网状
组织、塑流痕迹、气泡等缺陷
目测
3
缺损
A
完整,无缺陷、豁裂的现象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1 目测观察点的定义:
1.1 消费者常看到的顶面或侧面,为“A面”;
1.2 消费者偶然看到的侧面,拐角或旁边,为“B面”;
1.3消费者很少看到表面,为“C面”;
1.4 装配或加工后(喷油、丝印、电镀),被包装或覆盖,而看不到的表面,为“D面”


常见质量缺陷及特征检验标准
1 油污:表面有出模时的脱模剂
或外来油渍
“A、B、C面”不允许有,“D面”考虑是否外露
2 披锋:胶件有利边、利角外观上以看上去不飞出,且手触摸不刮手为准,孔位及装配位置
以不影响装配为准。

3 变形:胶件有严重或轻微翘起同一平面差值可接受一处(一边或一角)小于0.5mm,涉及功能
之变形,应做试装且出现间隙小于,可接受一处。

4 缩水:表面不平,有凹陷状或
呈小孔“A、B面”从90°、60°、45°观看无明显缩水痕,如在柱位位置及骨位位置之缩水,“C”面可接受轻微缩水, 1尺距离90°观看不明显且手触摸无较明显凹陷感;具体标准以限度样品为准。

小孔“A、B”面直径在0.04㎡内不得出现两个;“C”面直径在0.04㎡内不得出现两个。

5 缺料、断柱、断针:胶件不完
整,缺料大小不一
“A、B、C、D面”不允许有;
6 黑点: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黑点
(次项暂不受限制)“A面”小于㎡,每面不超过5点,不可2点集中,且分隔5—10cm;“B面“小于0.7 m㎡,每面不超过5点,分隔5—10cm;“C面”小于
“A”面“B”面
“C”面。

瓶盖公司注塑车间首件检验规程

瓶盖公司注塑车间首件检验规程

注塑车间首件检验规程1、检测范围1.1检验员必须对新模具试模及修模后上模的产品进行首件确认、停机后生产的产品须进行首件确认。

2、样本2.1检验员在上模正常生产半小时后抽取一模进行首件确认。

3、要求3.1尺寸:各档尺寸符合检验图纸的规定3.2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不良品分类不合格合格飞边1、下口整圈直飞边高度超过0.3mm;单边超过0.2mm2、下口有横飞边.3、止推板处直飞边超过0.5mm.4、止推板处横飞边超过0.5mm. 1、下口整圈直飞边高度低于0.3mm;单边高度低于0.2mm;2、同一只产品允许2个止推片处有小于0.5mm的横飞边和直飞边。

浇口1、外盖顶部有浇口高起2、外盖顶部有浇口碎裂刀伤1、外盖顶部有刀伤印刷烫金不能覆盖1、顶部有刀伤能覆盖的合格缺料1、外套、内件有缺料油污1、外套、内件有油污拉毛1、外套拉毛有手感印刷烫金不能覆盖超过3mm.2、内件密封圈处有拉毛1、外套拉毛小于3mm;2、外套拉毛无手感印刷烫金能覆盖3、内件不是密封圈处拉毛黑点1、内件同一只产品存在2个以上黑点。

2、内件不允许存在面积在1.0*1.0mm以上黑点1、外件需要涂装的允许有黑点2、内件允许产品存在1个黑点,但面积需小于1.0*1.0mm.熔接痕1、外套有熔接痕涂装遮不住的2、内件有熔接痕,挤压后有碎裂的1、外套有熔接痕涂装能遮住的2、内件有熔接痕,挤压后无碎裂的水迹3、外套类有水迹缩形1、内件密封圈处有缩形2、外套有手感缩形1、内件不是密封圈处缩形2、外套缩形手感不严重,涂装烫金能遮住蕉疤1、产品有蕉疤翻边1、外套翻边有挂手感觉的,目视较明显的。

1、外套翻边有挂手感觉的,但目视不明显的。

顶白1、外套顶白高起的。

1、外套顶白没有高起的,涂装能盖住。

偏心1、偏心大于0.25mm 1、偏心小于0.25mm3.3功能性测试3.3.1密封性能3.3.1.1经密封性能试验,不发生液体渗漏。

3.3.1.2开启后的瓶盖旋紧后,经密封性能试验,不发生液体渗漏。

注塑产品检验指导书

注塑产品检验指导书

注塑产品检验指导书
1、目的:规范检验程序,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牢记“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就是客户”。

2、范围:适合本公司所有注塑产品。

3、内容:
3.1及时进行首件合格品的鉴样。

3.2巡检(QA)为1小时,抽检率10%.QC为每件需检验。

产品检验项目:
3.2.1壳体颜色与样件、配套产品颜色应一致。

3.2.2壳体上所有结构不能缺失或不饱满。

3.2.3壳体与配套产品应自由配合,无变形。

3.2.4壳体外表面无划伤、杂点、黑点、欠注、银丝、顶白、修伤、水波
纹、缩痕、浇口处无流纹、明印。

3.2.5毛刺修理干净,不剌手。

3.2.6重量、尺寸符合标准。

3.2.7检验章、生产日、工章号齐全,位置正确。

3.3检验本批次产品使用原料是否符合要求,若使用色母、再生料时应检查使
用比例及搅拌是否均匀。

3.4包装箱不能变形、破损。

3.5停电、停水时,调整工艺后恢复生产前应从新检验确认合格。

3.6修模后开机的产品从新确认,合格后做标记单独放置。

3.7入库产品标识清楚(产品名称、原料产地、数量),并做好防尘、防潮。

2011年9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3 异常调机后的产品由注塑部技术员先调好机台参数做好初步判定OK后,填写“首件检验报告”连同产品交由注塑IPQC质检员一同确认,依照产品规格、工程部或客户签板和《注塑成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若OK则将相应的数据和检验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上,合格后技术员跟质检IPQC签样悬挂于机台前才可量产。
5.1.4 换模后的产品由注塑部技术员先调好机台参数做好初步判定OK后,填写“首件检验报告”连同产品交由注塑IPQC质检员一同确认,依照产品规格、工程部或客户签板和《注塑成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若OK则将相应的数据和检验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上,合格后技术员跟质检IPQC签样悬挂于机台前才可量产。
5.1.2 模具修改后第一批产品由注塑部技术员先调好机台参数做好初步判定OK后,填写“首件检验报告”连同产品交由注塑IPQC质检员一同确认,依照产品规格、工程部或客户签板和《注塑成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若OK则将相应的数据和检验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上,合格后技术员跟质检IPQC签样悬挂于机台前才可量产。
1.目的
规范注塑产品首件检验
3.注塑制品首件检验时机
a)新模第一次生产时
b)模具修改后第一批产品
c)异常调机后的产品(即工艺参数有变更时)
d)换模后产品
4.权责:
注塑部技术员&IPQC质检员:负责注塑产品首件自主检检。
5.作业流程
5.1 注塑部首件确认流程:
5.1.1新模第一次生产时由注塑部技术员先调好机台参数做好初步判定OK后,填写“首件检验报告”连同注塑产品交由注塑IPQC质检员一同确认,依照产品规格、工程部或客户签板和《注塑成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若OK则将相应的数据和检验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上,合格后技术员跟质检IPQC签样悬挂于机台前才可量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