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分析共33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上海某地块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pdf

上海某地块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pdf

马桥镇元江路南、曙光路东16A-02/04地块规划设计目录:一、效果图篇----------------------------------------见第1页二、设计说明---------------------------------------见第14页(一)、总体规划设计说明-------------------------见第15页 (二)、建筑单体设计说明-------------------------见第18页 (三)、景观绿化设计说明-------------------------见第21页 (四)、经济技术说明-----------------------------见第24页 三、规划篇-----------------------------------------见第26页(一)、规划设计——区位分析---------------------见第27页 (二)、规划设计——地形地貌现状-----------------见第28页 (三)、规划设计——规划理念---------------------见第29页 (四)、规划设计——总平面图---------------------见第30页 (五)、规划设计——中国传统空间文化特征---------见第31页 (六)、规划设计——生态性规划-------------------见第35页 (七)、规划设计——交通分析---------------------见第38页 四、建筑篇-----------------------------------------见第41页(一)、国际古宅度假酒店——设计理念-------------见第42页 (二)、国际古宅度假酒店——传统庭院空间组织-----见第43页 (三)、国际古宅度假酒店——内部空间序列---------见第44页 (四)、国际古宅度假酒店——传统建筑语汇复原-----见第45页 (五)、国际古宅度假酒店——传统古宅细部节点复原-见第46页 (六)、国际古宅度假酒店——平面、立面、剖面-----见第47页(七)、国际古宅度假酒店透视图-------------------见第71页 (八)、国际古宅商务办公——设计理念-------------见第76页 (九)、国际古宅商务办公——平面图---------------见第77页 (十)、国际古宅商务办公透视图-------------------见第79页 (十一)、国际精品度假酒店——设计理念-----------见第80页 (十二)、国际精品度假酒店——传统建筑功能的置换-见第81页 (十三)、国际精品度假酒店——内部空间序列-------见第82页 (十四)、国际精品度假酒店——传统建筑语汇的提炼-见第83页 (十五)、国际精品度假酒店——平面、立面、剖面---见第84页 (十六)、国际精品度假酒店透视图-----------------见第91页 (十七)、商务办公——设计理念-------------------见第96页 (十八)、商务办公——传统院落组合分析-----------见第97页 (十九)、商务办公——庭院空间序列---------------见第98页 (二十)、商务办公——传统建筑语汇的创新--------见第100页 (二十二)、商务办公——平面、立面、剖面--------见第101页 (二十三)、商务办公透视图----------------------见第109页 五、景观绿化篇------------------------------------见第114页(一)、现代中式园林——景观总平面图------------见第115页 (二)、现代中式园林——对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见第116页 (三)、现代中式园林——特色香樟树布置总平------见第117页 (四)、国际古宅度假酒店景观——----------------见第118页 (五)、国际精品度假酒店景观--------------------见第122页(六)、典型A型商务办公景观--------------------见第126页 (七)、典型B型商务办公景观--------------------见第129页 (八)、入口景观区节点设计----------------------见第131页 (九)、上架通道和跨河桥梁节点设计--------------见第133页 (十)、植物配置图------------------------------见第135页 (十一)、铺装意向图----------------------------见第136页 (十二)、小品意向图----------------------------见第137页二、设计说明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一)、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文件(二)、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合同(三)、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相关文件(四)、《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年版)(五)、现行国家标准,行业(专业)标准及地方相关法规与规范二、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马桥镇旗忠森林体育城,地块范围东至规划道路,南至青登河,西至曙光路,北至元江路。

上海城市规划志.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城市规划志.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1)概述 (1)第一章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规划 (2)第一节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 (2)第二节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 (3)第三节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5)第二章“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7)第一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案 (7)第二节1958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 (8)第三节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 (9)第三章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1)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2)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4)一、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14)二、总体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15)三、总体规划方案审批 (22)第四章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25)第一节浦东新区规划纲要和初步方案 (26)第二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27)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概述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和建设管理的蓝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功能分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指导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总体部署各项建设。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努力恢复发展生产,关心劳动人民生活,重视城市建设,提出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1949年12月,政务院邀请苏联专家希马柯夫(CиMAKOB)、巴莱尼柯夫(BEHEHиKOB)来上海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1953年9月,穆欣(MOжиH)来上海指导编制《城市总图规划》,并作专题报告,为上海引进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工作方法,推进了上海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

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及时制定了上海工业“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方针,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1958年,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上海、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这阶段编制的《上海市1956年~1967年近期城市规划草图》和《上海市1958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提出开辟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适应了工业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需要,上海市城市布局开始形成以市区为主体,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镇相对独立又有有机联系的群体组合城市。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摘要:本文档旨在介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的主要内容。

上海市是中国的一个国际大都市,面临着持续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土地资源有限等挑战。

为了推动上海市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市政府制定了这份规划。

规划资源的合理分配、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更新、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城市功能是本规划的重点。

第一部分:背景上海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和国际航运枢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房地产泡沫、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政府决定制定一份长期的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规划目标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并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1. 人口控制目标: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2035年不超过3000万。

2. 经济发展目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上海市经济由产业链延伸向产业网络转变。

3. 环境保护目标:通过提高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保护上海市的自然生态环境。

4.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服务体系。

第三部分:规划内容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加强核心城区的功能,推进城市副中心和郊县协同发展,形成多中心城市格局。

2. 人口分布调控:通过引导人口向远郊区域和城市副中心转移,减缓核心城区人口压力。

3. 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网络,提升交通网络的覆盖面和运输能力。

4. 城市更新与土地利用:推动旧城区、老工业区和城市边缘地区的更新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6. 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规范(2010年最新版)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规范(2010年最新版)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规范(试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0年5月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深度,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制定本规范。

1.2.适用范围本市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2.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两部分。

2.2.法定文件的成果构成1.法定文件包括图则和文本两部分。

图则包括普适图则和附加图则。

2.普适图则分为整单元图则和分幅图则。

整单元图则是以单元为单位出图的图纸,分幅图是以街坊为单位出图的图纸,两者均包含用地编号、用地面积、用地界线、用地性质、混合用地比例、容积率、建筑高度、备注、控制线、建筑界面等普适性控制要素。

3.针对重点地区,应在普适图则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设计或专项研究编制附加图则,并作为法定文件的组成部分。

附加图则的出图方式另行制定。

4.针对发展预留区,应适时增补普适图则。

根据需要,可同步编制附加图则。

5.文本是以条文的方式对图则的解释和应用说明。

2.3.技术文件的成果构成1.技术文件是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是规划管理部门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参考文件,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提供指导。

2.技术文件包括基础资料、说明书和编制文件。

其中,基础资料包括文字材料和现状图纸;说明书包括规划说明和规划系统图。

2.4.电子数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除书面印刷方式外,还应包括“电子数据”方式。

电子数据标准应统一,详见附录四。

3.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的成果要求3.1.法定文件《图则》的内容3.1.1.整单元普适图则的组成。

包括图、表、图纸信息和编制信息四部分。

其中:1.图纸:含本单元的区域位置、比例尺和风玫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例。

2.表:含用地汇总表、地块控制指标表和备注。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昆山太仓并入上海)!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昆山太仓并入上海)!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昆山太仓并入上海)!上海市域2030年远期的整体布局。

一个主城区:北侧以富锦路(绕城高速北段)、翔浏公路、蕰藻浜为界,西侧以嘉金高速、吴淞江、绕城高速西段、规划沪湖客运专线、嘉金高速为界,南侧以黄浦江、大治河为界,东侧以申江南路、迎宾大道、三甲港至狮子林段长江口岸线为界,面积约162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在外环线以内的660平方公里,可以分为浦西苏州河北、浦西苏州河南、浦东三片;浦东外环线以外,主要是川沙老城区和曹路、合庆、唐镇新城区及外高桥港区,以及康桥园区及航新、浦江、周浦新城区;浦西外环线以外,分为虹桥商务区、宝山-江翔地区,闵行及九新车地区。

主城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是覆盖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发展轴线的主体部分,加上江湾五角场、大场、张江科学城、召稼楼、莘庄七宝、真如桃浦地区等六个城市副中心所涵盖的直接影响区。

同时,根据不与省市边界过度接触和与北京对齐的惯例,不把白鹤地区与川沙以南地区、浦东机场周边划入主城区。

三个辅助城区(即内部不能实现自体循环,主要是与主城区采取生态屏障隔离开的、采取组团化城市向乡村形态过渡区域):青浦辅城区,北起吴淞江,东至绕城高速西段,南起沪湖客运专线及练塘、金泽地区上海湖区规划线南侧,西至省市边界,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空港辅城区,西起申江南路、东至大海、北至迎宾大道、南至大治河,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涨滩因素);宝山北部辅城区,即翔浏公路以东、长江口以西、省市边界以南、绕城高速北段以北的三个镇和宝钢地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个支撑性的重点新城:南汇、松江、嘉定。

南汇新城除了东海湖工程区域向东不断拓展以外,向西拓展到海港综合开发区西侧的洪庙附近,向北包括大团地区,拓展到大治河一线,远期约450平方公里以上;嘉定新城向西、向北与昆山太仓两地连为一体,面积在280平方公里;松江新城向南拓展到黄浦江,西南的新浜和石湖荡地区与上海湖区联动发展,面积在300平方公里左右。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返回
END
感谢下载
• 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 • 三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之一) • 国际航运中心
返回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 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 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 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纽港,初步形成亚太地区航空枢纽。 建成上海国际信息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总体
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的相应水平。 上海港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从国家整体利益
出发,统筹考虑,通力协作,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 建设,核心是建设水深15m以上的深水港区。
4、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 城保护
六个基本形成,即:
• 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 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 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 局;
• 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 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 • 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 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新 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 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 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 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 般20-30万人;中心镇是 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 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 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 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 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北至大治河、东至 H4 路、西至胜利塘、南至 J2 路(三 三公路),面积 5.3 平方公里
《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 年)》2004 年市政府批复 1、待批上位规划(临港综合区分区规划) 2、上海临港产业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 年完善版) 3、上海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4、临港产业区土地利用规划
术审查,规委会评审,形成深化完善意见,修改方案。 2013 年 11 月 30 日之前完成临港综合区 LB02 单元(滨
海地区)控规编制,形成审稿上报。
联系人
市规土局联系人 区规土局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2

以高尔夫球场和森林公园支撑,发展商业和旅游业及 相配套的居住区。
容积率 0.6~2,旅游和商业用地 0.6~1.4 控制,居 住 1.0~2.0 控制,建设高度不高于 50 米。涉及建筑高 度突破控详技术准则 50 米的具体项目可在项目实施阶 段通过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确认。
绿地率:整个区域绿地率不少于 30%,具体项目在实 施阶段通过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确认。
临港综合区滨海区域,是历史遗留下来存量地块,各 项目单位是按 2003 年之前的规划要求取得土地使用权, 2003 年人民政府 16 号令和沪规划(2003)538 号文下达 后,该区域受控已经 10 年,凭着既尊重历史、又坚持 整体发展、错位发展、复合发展,盘活历史存量地块原 则,有必要重新编制规划。其二,依靠现有高尔夫球场 和滨海森林公园的良好环境和各项目单位建设项目的 积极性,促进综合区快速良性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积; 5、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改建。
根据准备、编制、上报三个阶段确定时间节点 2012 年 10 月~2013 年 7 月,规划准备,前期梳理和

(完整版)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完整版)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规划编制体系的构成和特征特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层级往往较一般城市更为复杂,规划的门类与内容也更加丰富。

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在行政分级管理体制背景下展开的,既要保证市、区县、乡镇几级政府在规划管理上的独立性,也要确保各级政府所执行的规划具有高度的衔接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规划编制体系势必呈现多层次的特征,以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的延伸关系,战略部署与实施安排之间的衔接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地域大,规划管理涉及的覆盖面大、地区多,那么为了使规划便于实施管理和突出地区特色,规划的编制也会在横向上进行细分和针对性处理,加强网格化的管理方式和具体规划类别的延伸.所以,特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会呈现出“纵向拉伸和横向切割”的突出特征,而规划管理也会相应呈现出“分级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的模式.1.1总体结构特征上海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整体"、“二大片"、“三系统”、“四层次”纵横结合的网络结构。

即是在市辖范围内,以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总体规划为总纲领和总指导,通过中心城和郊区两大地域板块进行具体规划,在二大片规划中涉及产业布局、专业系统、重点地区等三类专项规划,整体来看,各种规划所确定的条条框框都将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四个层次来逐级推进,最终联系实施。

纵向的规划层次是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从规划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进行的纵向梳理和重新架构;横向的规划类型是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根据规划的内容而设定的,从“面、线、点”三个层面对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进行的横向梳理。

这其中,从规划的法定性来讲,分区规划和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起到积极的衔接作用,既在管理过程中有效的指导地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也具体落实了城市总体规划对地区发展的总体意图,将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细化分解并传递至实施性规划.尤其以新增设的规划环节——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的介入效果突出,确保规划落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