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采访

合集下载

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概述

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概述

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概述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它是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信息和见解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闻采访方式和方法的概述:1. 面对面采访:面对面采访是最常用的采访方式之一,记者和采访对象直接进行对话。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观察和感知采访对象的情绪、态度和目光,也能更深入地询问问题和引导对话。

2. 电话采访:电话采访是一种更方便和快捷的采访方式,特别适用于远程采访或采访时间紧迫的情况。

记者可以通过电话直接与采访对象交流,并记录他们的回答。

3. 邮件采访:邮件采访是一种常用的远程采访方式,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向采访对象发送问题,并等待他们的书面回复。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采访对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但缺点是无法获得面部表情和口头交流的信息。

4. 现场采访:现场采访是指记者到事发现场或事件发生地进行实地采访。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记者更全面地感知和了解事件的真相,获得目击者的证词和观点。

5. 专家采访:在某些情况下,记者可能会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以获得他们的专业意见和见解。

这种方式能够为新闻报道提供权威性和专业性,但需要记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提问能力。

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和真实,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他们需要准备好问题,并灵活地在采访过程中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追问。

同时,记者还应注意采访对象的情绪和反应,并尽量营造积极的采访氛围,以获得更真实和有用的信息。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挖掘背后的真相、获取各方的声音和观点。

通过采访,新闻记者可以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将事件还原并向公众传递。

面对面采访是最常用且也是最直接的采访方式。

记者和采访对象直接进行对话,可以更好地观察和感知采访对象的情绪、态度和目光。

这种采访方式也能够更深入地询问问题、引导对话,从而获取更具深度和独特性的信息。

然而,面对面采访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记者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常见的几种新闻采访方式

常见的几种新闻采访方式

常见的几种新闻采访方式采访是新闻报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采访,记者能够获取真实的信息和观点,使新闻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新闻采访方式:1. 个人采访:记者直接与某个个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了解其观点、经历和见解。

个人采访常见于采访专家、政治人物、名人或当事人,通过个人采访可以深入了解其思维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2. 小组采访:记者将一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采访。

小组采访适用于同一事件或话题上有不同立场或观点的人,可以比较不同人的意见和看法。

小组采访可以加深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丰富报道内容。

3. 电话采访:记者通过电话与采访对象进行对话,通过交流获取信息。

电话采访在远程采访的情况下非常实用,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但电话采访可能会受到电话拒绝或信息失真的影响。

4. 网络采访:记者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在线视频等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

网络采访具有便捷性和非实时性的特点,适用于对时间要求不高的采访。

但网络采访可能受到信息可信度和真实性的影响,需要记者谨慎判断。

5. 外出采访:记者亲自前往事件或地点现场进行采访。

外出采访可以获取实时、直观的信息和素材,对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外出采访也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调查和采访技巧,以应对现场环境和突发事件。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新闻采访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特点。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采访方式,以获取更真实、全面的信息,为读者呈现更优质的新闻内容。

不同的新闻采访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以下将继续探讨这些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以及如何在采访过程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

1. 个人采访:个人采访是最常见的采访方式之一,适用于深入了解某个人的观点和经历。

通过直接与个人面对面交流,记者可以触及到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过程,获取详细的信息。

此外,个人采访还可以让记者更好地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和意图,为读者传递更丰富的信息。

浅析人物专访中的追问技巧--以央视《面对面》节目为例

浅析人物专访中的追问技巧--以央视《面对面》节目为例

浅析人物专访中的追问技巧----以央视《面对面》节目为例鲁子钰(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山西晋中230719)摘要:在关键时刻发出合适的追问可以让新闻记者收获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使得采访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追问技巧既是新闻记者采访的专业技巧,也是打开受访者内心,建立良好沟通基础的钥匙。

本文将从追问技巧的概念、追问技巧在新闻采访中发挥的作用、采访中追问技巧使用的方法三方面来分析追问技巧,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将结合《面对面》的具体节目片段来进行论证。

关键词:采访技巧;追问;细节;采访主题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疫情停课期间,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的内容是学生通过自主观看片例,大家线上交流分析的方式进行学习的。

新闻采访技巧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被灵活运用,笔者在有关采访技巧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追问技巧是被多次提到的重要采访技巧。

一、追问的概念追问是指被设置在一个初级提问或次级提问之后,用来发现其它隐含信息的提问[3]。

追问是新闻采访中获得准确详细事实的重要方式,真相往往不是一个回答就能发现的,需要记者发出追问,步步跟进,最终获得答案。

追问可以帮助记者获得准确的新闻事实和详细的细节,能够从更多角度深入地展现采访内容。

二、追问的作用(一)还原事件,丰富节目内容追问会在对事件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做出补充说明,甚至一些通过追问发掘出的细节才是发现真相的关键所在。

在节目《吕保民:离凶手最近》中,为了还原事发时的真实情况,记者不断发出追问,确定细节,在节目中补充了许多事发现场的情况,丰富了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5-0064-03节目内容,使观众对吕保民见义勇为的经过在脑海中有了画面感,更加了解这一事件的始末。

同时,也使得吕保民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有时直入主题的提问往往会引起采访对象的戒备,导致记者得不到有效信息,这时就可以灵活运用追问,巧妙设计问题,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一步一步追问,引导采访对象,从而使记者得到想要的事实信息与细节,还原事件。

如何进行面对面采访和访谈

如何进行面对面采访和访谈

如何进行面对面采访和访谈面对面采访和访谈是一种传统而又重要的人际交流方式。

在信息高度数字化的时代,虽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采访也是常见的,但面对面交流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和观点,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和访谈。

首先,进行面对面采访和访谈时,应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确认采访对象后,尽可能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背景信息,这样可以让采访更有针对性和深度。

同时,要设定好明确的采访目的和问题,不仅可以使自己思路清晰,还能避免在采访过程中迷失方向。

其次,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耐心。

面对面采访和访谈往往是一种双向交流,需要倾听采访对象的每一个细节和情绪变化。

在采访时,要时刻保持关注、提问和反馈,积极与对方互动。

这样不仅可以让采访对象感受到尊重,还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在进行面对面采访和访谈时,要注意倾听和体谅对方。

有些采访对象可能会表达出情绪波动或不愿意回答某些问题,此时采访者要保持冷静、耐心,并尊重对方的选择。

在处理敏感话题时,可以转移话题或委婉提问,避免伤及对方感情。

最后,进行面对面采访和访谈时,要及时整理和分析所获得的信息。

采访结束后,要尽快整理笔记、录音,并进行信息分类和分析,确保采访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后续的跟踪采访或深入调查,以获取更多深入的信息和见解。

总之,面对面采访和访谈是一种传统而又重要的交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前准备、保持专注、倾听体谅,并及时整理和分析信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的面对面交流,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常见的几种新闻采访方式

常见的几种新闻采访方式

汇报人:日期:目录•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视频采访•书面采访•网络采访•其他采访方式面对面采访定义及特点特点直接性: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直接交流,信息传递直接、真实。

灵活性:面对面采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问题内容和提问方式。

互动性:双方可以进行即时互动,采访者可以适时提出问题,被采访者也可以对问题做出即时的反馈。

定义:面对面采访是一种传统的新闻采访方式,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在现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优缺点分析优点信息真实:面对面采访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可以直接交流,不会受到中间环节的干扰。

深度挖掘:面对面采访可以深入挖掘被采访者的想法、情感和观点,因为双方可以即时互动,采访者可以根据被采访者的反馈进行追问或深入探讨。

缺点时间成本高:面对面采访需要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流,这会增加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

采访者主观影响:面对面采访中,采访者的言谈举止、态度和情绪都会对被采访者产生影响,可能会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不便进行远程操作:面对面采访需要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在同一地点进行,对于远程的被采访者来说不太方便。

优缺点分析实例二某电视台对一位明星进行面对面采访,探讨她在剧中的表演技巧和心得体会。

在采访中,明星通过直接表达和即时的反馈,向观众展示了她的专业素养和演技实力。

实例一某记者对一位企业家进行面对面采访,探讨他的创业经历和成功之道。

在采访中,记者通过直接提问和适时追问,深入了解了企业家的创业过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功的秘诀。

实例展示电话采访定义及特点缺乏面对面交流:缺乏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交流,有时会影响采访效果。

信息真实:采访对象无法掩饰或篡改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成本低:只需电话费用,无需其他成本。

电话采访是通过电话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采访方式。

其特点包括方便快捷: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采访双方可以随时进行沟通。

0102优点方便快捷、成本低、信息真实、适合远程采访。

舆论应对——面对媒体采访应该怎么讲?

舆论应对——面对媒体采访应该怎么讲?

舆论应对——面对媒体采访应该怎么讲?最近又有两名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舆情,被大家戏称为“茅台哥”“退休哥”。

网友们在调侃他们的同时,也真诚发问,基层干部该如何正确地接受媒体采访?我们看到,这次央视的采访视频并不是以往那种隐藏摄像机偷拍,而是摄像机、话筒直接面对被采访人,在一种面对面、略显轻松的氛围里采访的,我在想,也许是采访过程比较久,聊的话题也比较多,加上专业记者的套路,让两位领导“放松了警惕”,开始信口开河。

以前知乎上有人问,陈鲁豫采访嘉宾时为什么表现得像傻子一样,却在媒体界拥有那么高的地位?确实,我们看到她在采访中老是问一些白痴问题,把嘉宾都惹怒了,她是不是很不专业?有个回答说,媒体行业的资深人士,都有一项技能,就是要通过一些方式来挑起嘉宾的发言欲望,故意装傻或者作出错误表达是常见伎俩。

当嘉宾情绪被调动起来(也可能是被激怒),就会控制不住地把内心的观点往外掏。

很多时候酣畅淋漓地讲完,可能才意识到自己讲多了或者讲了一些不该讲的话,而这正是记者想要的“爆点”。

这是记者的基本素养和技能,但是也可能是很多时候我们讨厌记者的原因,因为他们采访后放出来的画面,也许是断章取义的,也许是被恶意放大的,并不能完整地展现采访的全部内容。

当然了,全椒县这个采访,三个领导干部(局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的表现确实很差,后续的处理也绝对不会轻,毕竟县委书记都免职了,下面的人不可能只是个免职。

很多人不知道县委书记免职是什么概念,觉得是在保护,其实不是,他的免职意味着调查,如果有违法乱纪问题将会被严肃处理,就是我们常见的“经查,xx还存在其他严重违法违纪犯罪问题”,那就真的要被一撸到底了。

就算他没有问题,接下来几年他可能也只能以“正县级干部”的身份干工作,仕途将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是就到头了,并不像一些网友所说,明年又当县委书记了。

不过因为这几个干部在采访时的表现,确实也能上升到全县干部作风问题,作为县委一把手,难辞其咎。

《与乡镇党代表面对面》采访提纲

《与乡镇党代表面对面》采访提纲

《与乡镇党代表面对面》采访提纲
1、您好,作为一名乡镇党代表,在平时的工作中,您如何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纪律要求,配合乡镇党委正确履行职责来发展乡镇的经济发展?
2、党代表是一名议政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公认的好代表,是着力探索操作性强、民主化程度高的一员,请问您在平时工作中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3、作为乡镇党员代表,您是如何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履行职责,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乡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为选举实现组织意图与人民意愿相结合奠定坚实基础?
4、作为一名党代表,您是如何发挥在生产、生活中的表率作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乡镇党委与百姓联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5、目前贵乡镇已召开党代表大会,并确定了今后五年发展新思路。

结合贵乡镇今后的发展目标,您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
6、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

新时期下,您作为乡镇党代表,对于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请谈谈您自己的看法?。

如何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

如何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

如何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采访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面对面采访,作为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更是受到广泛应用。

但要进行一次成功的面对面采访,并非易事。

以下将从前期准备、采访过程和后续处理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

首先,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首先要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在确定采访对象和主题后,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包括其背景、观点、言论风格等。

同时,要提前制定好采访提纲,明确要询问的问题和重点。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采访工具,如录音笔、摄像设备等。

只有经过充分而周密的前期准备,才能为面对面采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采访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不要做出冒犯或侵犯隐私的行为。

同时,要学会倾听和引导,引导采访对象深入思考和表达观点。

若遇到采访对象不愿回答或回避问题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提问方式或角度,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留意采访对象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从中获取更多信息。

只有善于沟通、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应变能力,才能在采访中取得成功。

最后,在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后,还需要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首先要及时整理和归纳采访内容,确定重点和亮点。

可以结合录音、摄像资料进行回放和分析,以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然后,可以撰写采访报道或整理成文稿、视频等形式,进行后续的传播和展示。

另外,也可以考虑与其他采访对象或专家进行对比、验证,以确保采访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通过系统而周密的后续处理,可以使采访工作更具实效性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要进行有效的面对面采访,关键在于前期准备、采访过程和后续处理的全方位把握。

只有充分准备、熟练沟通和周密处理,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以上几点能给各位进行面对面采访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和帮助,使采访工作更加高效和有成效。

愿每一次面对面采访都能带来更多收获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谈话兴趣,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一般而言,采访对象更愿意在非正式的场合接受采访, 而且会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在正式场合采访对象对记 者常常存有戒心,或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顾虑。
如果采访纯属工作方面的内容,那么最好选择在工作
场所采访。
(四)记者自身形象的选择
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
交纸质,电子文档在10月24日前发到我 的QQ邮箱。 三、10月26日半期考。
拟制采访方案的要求
1.要有 采访主题: 采访目的: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2.采访前与主题相关材料的准备。 3.采访提纲,针对不同对象,设计1-2个问题。 4.采访前的物质准备。
集体采访
记者招待会(多个记者同时面对一个或 一组采访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面访对象的选择
(二)采访时机的选择 (三)采访场合的选择 (四)记者自身形象的选择 (五)记者交往身份的选择
(一)面访对象的选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曹仁义概括: ‚1.最有发言权的人。其中包括新闻事实的参与者、
抢险人员称仍全力以赴 /news/world/201103/9db 21d66-796c-418f-a1fc-bd182a833926.shtml
一、搜集: 1.福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地址; 2.该中心从事交易的项目; 3.办理房产证的流程; 4.有关2011年第二季度福州市房地产交易信息; 5.福州市房地产发展的趋势. 二、编制一份采访方案 10月24
信任无从谈起。
与受访者初次见面,记者所能做的就是尽力给对方留
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记者要做的准备包括:服饰、妆容、言行等。
(五)记者交往身份的选择
1.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者
2.采访对象的质疑者 3.公众的代言人
“不要在采访的第一阶段过多地谈论自己,你的
条有价值的新闻并不急于马上报道,而是根据其新闻特 点,或放长线钓大鱼,或待时机成熟时抛出,以求挖掘 潜在的更大的新闻价值,争取达到意想不到的深度和影 响力。‛[1]

[1]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166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5。
(三)采访场合的选择 选择一个理想的采访环境,对于消除采访对象的顾忌,
第一节 面对面采访

面对面采访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 的采访,又称直面采访,简称面访。在这种采 访方式中,记者通过口头提问,以一问一答的 方式来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这是最 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采 访方式。
个别采访/单独采访(一个记者面对一个采访对 象)
面对面采访
座谈会(一个记者同时面对多个采访对 象)
(四)注意文化差异
采访记录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即录音笔(机)
记录、心记和笔记。
录音笔(机)
长处与不足。
(一)记内容要点、关键点
(二)掌握速记法
(三)关键的采访笔记应请对方签字确认
(四)事后立即整理
面对面采访 凤凰网编辑面对面采访艾滋病患者(上) /society/201011/fba83a8f
主要目的是使你的采访对象无拘无束、津津乐 道,而你这时只需注意打量他和他所谈论的问 题。‛[1]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要太关注自己的表现,二 是要多倾听、多关注采访对象的表现。

[1] [美]约翰· 布雷迪:《采访技巧》,68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一)专心听 (二)全面听 (三)听时要做出恰当的反应
-16d3-445c-8a52-997712a1b928.shtml
视觉采访 利比亚政府与媒体的新闻战 /news/world/201103/b59
74643-ebbc-4e3b-b288-13a7eaa50410.shtml
电话采访 高辐射缩短工作时间
目击者或直接关系人。 2.围绕新闻事实的知情人。 3.对采访的事实有研究、有见解的人。这样的人有助 于我们认识、评价新闻事实。‛
1与2类人属于新闻事实的知情者,
3类属于对新闻事实与背景的专门研究者。
(二)采访时机的选择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要求记者快速反应、即使采访。
有些新闻就需要‚养‛。‚所谓‘养’新闻,就是对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