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无限
师爱无限论文

师爱无限世上有很多的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
有人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你:“那就是爱”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育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
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十多年来,我一直奉行着一个准则:那就是既要努力教好学生学科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作为班主任,在治理班级过程中,我严字当头,爱在其中,平时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和他们教朋友,加强心理沟通,严中有爱,循循善诱。
对学生的爱不是盲目的姑息迁就,更不是放任自流。
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教育。
2005年,承蒙学校领导的信任,让我接任了学校哈飞中学班任工作。
当我拿到此班的花名册时,我的脑袋立马大了起来,这个班的入学平均成绩仅仅是300多一点点。
而且全学年最后几名都在这个班。
顿时我感到巨大的压力。
在这之前,我曾经设想过这样那样的困难,但绝没感到过如此的压力。
学校用我,是对我的信任,我深深知道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
开学一周大家表现得不错,这是因为彼此之间还不熟悉。
第二周学生就全露馅了:上课睡觉的,听随身听的,看言情小说的,唠嗑的,一个个东倒西歪没个人样,看得我的心直堵的慌。
在周末的班会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来读书?”当时就有好几个学生跟我说“老师你就跟我家长说我不是念书的料,就别让我遭这份洋罪了。
”我又问道:“你们打算干什么?”“打工挣钱呗”。
我说“那请你们说说你们有多大的本事,多高的身价?”一句话问得学生都没的说了。
他们坦诚地告诉我目前什么都不会。
我又问“你们一年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是多少?一双名牌运动鞋是多少钱一双?父母的一个月又是多少钱?”一连串的问话把学生问得哑口无言。
师爱“无穷大”

师爱“无穷大”——浅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关怀摘要:《学记》中曾提到“亲其师信其道”,固有其道理的,学生亲近老师才会信任老师才愿意去学习。
学生何为亲近老师呢?那么只有老师倾注于学生无私广博的爱,学生才会亲近、信任老师,如此故为——师爱。
师爱在平常的教学中起到及其重要的,老师可以用爱去关心学生,亦可用爱改变学生。
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存在的价值亦是举足轻重的。
关键词:学生;老师;师爱;一、何谓师爱?大千世界,“爱”无处不在。
对于“爱”的诠释亦有无数种:父亲的爱严厉如高山;母亲的爱细腻如温泉;邻里之间的爱亲密如家人;朋友之间的爱纯洁如百合。
然而有一种爱,它比父爱更严厉,比母爱更细腻,比邻里之爱更亲密,比朋友之爱更纯洁!它就是——师爱。
这份爱很普通,但它却正如人们说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它呵护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予受挫孩子无限的自信心。
为他们点亮人生征途的启明灯。
二、师爱的作用。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内心深处。
”倘若我们只仅仅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工具,每天无限量的灌输他们无穷无尽的知识。
那么,敢问:“学生开心吗?学生幸福吗?学生真正乐学吗?”这正是引起我们深思的有问题。
1、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枢纽是师爱。
有的老师经常会在我面前抱怨“我们的某某同学生活习惯真不好”“我们班的小王真是调皮”“乐乐同学根本不爱听我的教导”,其实当我听着他们的诉说时,我在沉思:“这到底是老师问题还是学生问题呢?”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信任与沟通。
作为老师平时课余或课后时间多于“问题”学生多聊聊天、多接触,那么学生从某种程度来说愿意与你成为朋友,他随之愿意信任你,愿意敞开心扉接受你。
逐渐就形成了一种隐性似的朋友关系,久而久之这不就形成了纯洁的友谊吗?2、运用师爱引导学生。
以纯洁的朋友相处之道去教育学生,告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他们心里就不会排斥你的教导,心愿诚服的改正。
爱生如子演讲稿九篇

爱生如子演讲稿九篇爱生如子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爱无限,今生无悔!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
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从这些话语中,我领悟到: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艺术,就是一种宽容,一份鼓励,一句提醒,老师的教育就像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备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
一转眼,我走上教师岗位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中,微笑过、哭泣过、感动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教师岗位。
不断的尝试,可又接二连三的陷入失败,不断的失败,又不断的总结分析,我终于找到了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
一切因爱而生,一切从爱出发。
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学校,我就是这七十二个孩子的妈妈,我既有责任和义务教他们知识,更有责任和义务教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于是,我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用一颗爱生如子的心面对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
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会关切的问他们原因;当学生失落时,我会鼓励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热情的帮助他们。
爱是神奇的,可以点石成金。
爱是世上最伟大的语言,是激发潜能的最好动力。
课堂上,我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一颦一笑中,给他们一张微笑的脸,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信任与鼓舞。
记得有一位学生曾这样告诉我:“我喜欢看老师对我笑。
我可以感受到温暖与信任,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
”很质朴的话,却又让我感动。
下课后,我把自己变成一个幽默的“妈妈”。
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和我的交流多了,偷偷放到桌子的零食多了……爱学生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一条作业的批语,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涟漪。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献出更多的爱,来塑造更多的孩子美好心灵呢?是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
师爱无限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2012.11【本刊视点】视野特殊关爱生,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值得老师关注和爱护的学生。
他可以是双差生,可以是后进生,也可以是特困生。
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动力,源于我新接手的这个班级。
开学不久,学校让我们统计班级的特困生,我才发现,我班竟然有6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这给我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针对这一情况,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些学生的状况。
CL 是个不错的孩子,我和他认识是在两个月前的一天。
他加我为QQ 好友,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网上聊天。
开学后,我发现他有些异常,他没有一般男孩子的调皮与嬉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趴在桌子上想着什么,似乎在刻意引起老师的注意。
平时老师对他说的每一句话甚至给他的每一个眼神,他都格外在意。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因为平时网上和我聊天多了,到了现实中不好意思,直到有一天,他给我发了封e-mail,诉说了他的内心真实感受。
从那时起,我决定帮助他。
为了帮助CL 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亲人和学校、老师的关怀和温暖,打消其消沉思想和自暴自弃的心理,重建自信心,我悄悄地走近了他。
一、家校沟通,架起桥梁一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指着远处独自一人走在跑道上的孩子,问我:“那个学生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每次学生自由活动时,他就一个人绕着操场走。
”我一看,那不是我班的CL 吗?据了解,CL 父母一年前离异,孩子一直跟随爸爸生活。
爸爸承包一个小工厂,整天忙得没有时间顾及孩子,这就使得孩子格外无助,经常一个人走在操场上,把头埋得深深。
针对CL 的这些表现,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迫在眉睫,家访工作必不可少。
家访的时间定在了周六早晨,因为每周六早上,他妈妈都会回家来看孩子。
走进CL 的家,看着高大宽敞的房子,桌子上摆着很多零食,感觉他的家庭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只是家里少了点生气,房间里比较凌乱。
我走进他家的时候,他妈妈正在打扫房间,爸爸就在一旁抽着烟,玩着电脑游戏,孩子则在一旁写着作业。
我把CL 目前的学习状况及在学校的所有表现告知他们,要求他们配合,无论多忙,每天至少有一人要回家陪同孩子做作业,照看他,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爱校如家

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平凡的业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一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对学生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和炽热的爱心,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事业如生命,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一、爱岗敬业、勤学苦钻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正是因为喜欢,在这岗位上,她一干就是二十一年,把整个身心都扑在教育事业上,无怨无悔。
二、爱校如家、无私奉献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加油站,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
朝阳就是我们的家,一天之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在这里,我们相互学习,相互研究,汲取营养,喜悦和快乐的事情常常发生在校园里。
在这里,还有热情友好的同学和我们朝夕相处。
所以,这个整洁、可爱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它,关心它。
在班里,办公室里,总是以身做则,其带头作用。
每天下班后,总是亲自检查一遍,看看窗户是否关好,灯是否关闭,走廊灯亮着,亲自把它关掉,还经常教育学生,当我们弯一下腰捡起身边的一张废纸;当我们拿起抹布擦掉墙上的污迹;当我们擦除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的印记;当我们拿起扫帚扫去楼梯上的灰尘;当我们随手拧紧水笼头,关掉日光灯;当我们轻轻地关每一扇门;当我们认真地书写每一项作业;当我们自豪地说出我们来自“朝阳小学”,这就是我对学校的爱。
爱校如家,就是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真诚的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三、爱生如子,师爱无限冰心老师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从这些话语中,我领悟到: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艺术,就是一种宽容,一份鼓励,一句提醒,老师的教育就像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备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
一切因爱而生,一切从爱出发。
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学校,我就是学生的妈妈,我既有责任和义务教他们知识,更有责任和义务教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以人为本师爱无限

以人为本师爱无限作者:王珏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年第09期【摘要】教育——是永无休止的美妙音符。
中考的脚步还未远去,我会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用我最真的师爱对待每一个孩子,“以人为本,人人成功”——这就是我眼中的成功教育!【关键词】师爱;以人为本;亲其师;教育当最后一个孩子通报完成绩,我挂断电话,才意识到今年中考真的结束了。
一年的艰辛顿时化作欣慰的泪水冲出眼眶。
这一年是我工作的第14个年头,这个班是我所带的第四个毕业班。
连续做了几届治理“差班”的工作,压力和疲惫接二连三地向我发起攻击,但最终我打赢了每一仗。
静下心来,我扪心自问:这些年,面对“差班”,我不是没有不耐烦过,支撑着我不懈努力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爱,是我对孩子们深深的爱!我怎么能够不爱这些孩子?他们是我精神花园里一朵一朵的花儿,我浇水、施肥、除草、捉虫;风疾的时候,我忧心它们;霜冻的时候,我忧心它们;烈日的时候,我忧心它们;一丝的损伤足以令我心疼,而一毫米的成长又使我倍感欣慰!就是这一群孩子,让我牵肠挂肚,让我百转千回,让我感慨万千;就是这群孩子,让我触碰到内心柔软的角落,感受到爱的力量!我梳理自己的情绪,我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的预期值太高,对教育目标的完成显得操之过急。
《管子·权修》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可见,改善和塑造学生的品性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教育学》一书中,西南师范大学的教授研究得出数据:培养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最少需要九年教育,培养一个专门人才,需要20~25年的系统教育。
这样说来,我急切的心情的确可以放松了。
放松之后我才发现,对学生的“顽疾”,不再厌烦,我对学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个富有活力并时刻迸发崭新思想的时代。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摒弃陈旧教育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用大胆的思路培养每个孩子。
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人们开始对自身价值重新审视、大胆判定。
教师演讲稿:师爱无限

教师演讲稿:师爱无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爱无限,今生无悔!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冰心老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从这些话语中,我领悟到: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艺术,就是一种宽容,一份鼓励,一句提醒,老师的教育就像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备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
师爱无疆

师爱无疆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1师爱无尘教师对学生的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高度责任感。
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奉献的热忱。
作为教师,我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
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教育中,我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
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我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
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教育教学中我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学生的过失和错误,辅之以耐心的劝导、细心的指导,使学生在如春风细雨般的环境中慢慢地领会,慢慢地体味,摒弃浮躁的心情,用静谧的心情学会改正错误,在理智中成长。
一位教育家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
师者,人之模范也。
”因此,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我还教会学生做人是根本,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2因人施教“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爱无限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开始,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发自心灵深处对学生的爱,去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并转化为学生自信、向上、进取的动力,从而达到教人、育人的目的。
师爱是心灵的沟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人的深处。
”作为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
这样,你会感到一种心灵的愉悦,这份愉悦来自学生带给你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般滋润,如融融春意般温暖。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人者,人恒爱之。
”只要你付出爱,用心去爱,就能感受到来自学生的爱。
师爱需要换位意识。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当有了缺点或错误时,往往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
当众批评。
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的确,我们必须蹲下身子,学会变成孩子,要有一种换位意识,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理解学生,真正把师爱转化为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积极进取的力量源泉。
师爱需要讲究艺术。
有些教师埋怨:“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重老师,一点也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
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至学生“谈师色变”。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近似溺爱,对学生缺乏基本要求,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
过犹不及,爱学生不等于放任自流,但更不能吝于施与,关键是要讲究分寸,讲究艺术。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教师既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也要注意师道尊严,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师爱是催生百花的春风,是抚慰心灵的阳光,是滋长希望的土壤。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用“心”去爱学生,让你对学生的爱孕育出教育的累累硕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做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师爱无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