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护理与查房教程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护理与查房教程介绍肠系膜上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MVT)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常见于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或血栓形成导致的肠缺血。
对于MVT患者的护理和查房,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重要的策略和措施。
护理措施1. 监测患者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情况等指标。
-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肠道坏死的迹象,如腹部压痛、腹膜刺激征等。
2. 维持循环稳定-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时纠正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 给予充足的液体支持,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 避免使用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药物,以免加重肠道缺血。
3. 防止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
- 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避免导管相关感染。
- 根据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但应遵循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4. 饮食和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肠道病变程度,合理调整饮食方案。
- 避免给予高渗食物,以免加重肠道水肿和炎症反应。
- 考虑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查房教程1. 询问患者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 了解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时间,以及与进食、排便等的关系。
2. 体格检查- 仔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神志、面色、精神状态等。
- 仔细触诊患者的腹部,寻找压痛点和腹膜刺激征。
- 听诊患者的肠鸣音,了解肠道蠕动情况。
3. 监测指标- 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 了解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4. 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治疗的效果。
- 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消化道症状等改善情况。
以上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护理与查房教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注意与专业医生的沟通与协作。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指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指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流程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疾病概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肠系膜上静脉或其分支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肠缺血、坏死和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该病常见于老年人、孕妇、癌症患者和长期卧床者。
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2. 护理查房流程2.1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原因、症状、体征、治疗经过等。
-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饮食情况等。
2.2 体检-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 检查患者的腹部体征,如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
- 检查患者的肠鸣音和腹部血管杂音等。
2.3 辅助检查- 了解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 了解患者的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2.4 诊断和治疗- 了解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 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手术史等。
3. 护理措施3.1 一般护理- 保持患者的休息和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易消化的饮食。
- 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压疮。
3.2 抗凝治疗护理- 观察患者的出凝血功能,监测INR值,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
3.3 溶栓治疗护理- 观察患者的尿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出血等并发症。
-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等。
3.4 手术治疗护理-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剃毛、灌肠、禁食等。
- 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症状、治疗和护理措施。
-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实务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实务介绍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可能导致肠道缺血和坏死。
在护理查房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查房要点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休克、低血压等征象,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 定期观察患者的肠道功能,包括排便情况、腹胀程度和肠鸣音等。
若发现肠道功能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肠道引流等。
3. 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评估并给予镇痛药物。
同时,注意观察疼痛是否加重或向其他部位放射,及时通知医生。
4. 注意患者的血液凝结功能,监测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
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5. 鼓励患者积极活动,适当进行床边体操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血栓形成。
6. 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确保足够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静脉输液。
同时,注意监测尿量和尿液颜色,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7.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按时给予抗凝药物和抗生素等,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 在进行护理查房时,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及时沟通患者的病情变化。
2. 在记录护理过程中,要详细准确地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3.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权和尊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以上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实务的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与查房知识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与查房知识一、病情概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SMVT)是指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的一种疾病。
该病病情进展迅速,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
二、临床表现1. 急性腹痛:为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部。
2. 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
3. 腹泻:水样便或血便,严重时可出现脓血便。
4. 腹部包块:由于血栓导致肠道缺血、坏死,可形成腹腔包块。
5. 休克: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三、护理措施1. 急性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 腹痛护理: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减轻腹肌紧张。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注意观察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3. 恶心、呕吐护理:保持呕吐物干净,及时清理呕吐物。
给予止吐药,观察止吐效果。
4. 腹泻护理:保持肠道通畅,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预防脱水。
观察大便性状,如出现血便、脓血便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5. 腹部包块护理:观察包块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避免揉搓、压迫包块。
6. 休克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扩容、升压药物。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7. 心理护理: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解答疑问,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信心。
四、查房知识1. 查房时间:每日至少查房一次,特殊情况下需增加查房次数。
2. 查房内容:a.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疼痛程度等。
b. 评估患者腹部体征,如腹部包块、腹膜刺激征等。
c. 了解患者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d.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
3. 查房注意事项:a. 查房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及家属。
b. 查房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疾病护理体会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疾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对14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总结了护士在疾病护理中应充分掌握病情观察,抗凝治疗,饮食和心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可引起肠系膜血管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因起病比较隐匿,早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典型体征,且发病急骤故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和误诊,多数患者在出现腹膜炎和肠坏死,甚至剖腹后才能做出诊断,往往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该病高死亡率[1]。
我科近10年共收治14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在护理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42~68岁,其中无明显诱因5例,有脾切除史3例,血栓性静脉炎史3例,腹外伤史2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患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时间最短为1 d,最长20 d,多数3~15 d,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6例,血性腹泻5例,腹部均有程度不一的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体温37.5℃~39.0℃。
1.2 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CT检查确诊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例行急诊剖腹探察术证实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前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中证实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其中8例经抗凝溶栓综合治疗痊愈出院,3例发生小肠坏死导致中毒性休克死亡,2例行手术治疗后在配合抗凝综合治疗痊愈出院,2例患者经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放弃治疗出院。
2 护理2.1 专科护理评估2.1.1 仔细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血栓史、外伤使、高血压病及腹腔感染等本病易患因素,对于女性患者应询问是否有服用避孕药的历史。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PPT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2. 谁需要护理和监测? 3. 何时进行干预? 4. 护理措施有哪些?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 成?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定义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肠系膜上静脉内形成 血栓,导致血流受阻,可能引发肠道缺血和坏死 。
该病症通常与腹部手术、肿瘤、脱水或使用避孕 药等风险因素相关。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
有时,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或腹部压痛。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方法
通过超声波、CT扫描或血液检查可以确诊肠系膜 上静脉血栓形成。
及时的诊断对于防止并发症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干预?
根据医嘱用药
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抗凝治疗与对症处理。
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措施有哪些? 疼痛管理
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确保患者舒适。
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
护理措施有哪些?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适当的饮食有助于肠道恢复。
护理措施有哪些?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
建立良好的沟通,增强患者的信心。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腹痛、恶心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定期进行腹部体检,评估腹部状况。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血液指标监测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液指标,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 。
关注凝血功能指标,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需特别关注可能的并发 症。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指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指南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PVT)?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肠系膜上的静脉血管中形成血栓。
它通常发生在肠系膜上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肠系膜静脉内的血流减慢或阻塞。
查房指南
1.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和病史
-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手术史、肝脏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2. 进行体格检查
- 检查患者的腹部,观察是否存在腹胀、压痛、肠鸣音减弱等症状。
- 检查患者的肝脏、脾脏是否有肿大。
3. 进行实验室检查
- 抽取患者的血样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4. 检查影像学
- 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观察肠系膜上的静脉血流情况和是否存在血栓。
-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CT扫描或MRI检查进一步确认诊断。
5. 管理和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给予抗凝治疗,如肝素或华法林等药物。
- 控制疼痛和恶心的症状,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缓解。
- 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复查。
6. 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支持
-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焦虑。
以上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2. 病人的评估与监测 3. 护理干预措施 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5. 患者教育与随访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定义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肠系膜上静脉发生血 栓,导致肠道的血液供给减少,可能引发缺血性 肠病。
谢谢观看
早期识别和管理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血液凝固异常、腹部手术、肠道炎 症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需高度警惕。
病人的评估与监测
病人的评估与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观察并发症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肠坏死、出血等并发症。
及时发现并发症可以降低病死率。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紧急处理
如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紧急处 理。
包括输液、输血等措施。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康复指导
出院后指导病人进行适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适当锻炼有助于预防血栓复发。
患者教育与随访
患者教育与随访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
患者教育与随访 定期随访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评估病人的恢复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疗效。
患者教育与随访 复查安排
安排必要的复查项目和时间,确保病情得到有效 监控。
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解剖
• 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表现 • 术前护理诊断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诊断 • 术后护理 • 出院指导
临床症状
①腹痛 间断或持续性的难以定位的腹部绞痛,起病急骤 且腹痛难以用解痉或镇痛药缓解;发病早期腹部体征 轻微,症状和体征不相符(早期特点) ②恶心呕吐是经常伴随的症状; ③呕血或便血,黑便; ④发热及腹膜炎 为中晚期表现,一旦出现,提示有肠坏 死的可能; ⑤其他 晚期可出现酸中毒、贫血、休克。查体可有腹胀, 肌紧张,肠鸣音活跃,发生系膜或肠梗塞时可伴腹水 征。腹腔穿刺可以抽出血性液体
病情介绍
• 孙XX 男性 45岁 • 主诉: • 查体:腹平,未见肠型或胃肠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腹壁静脉 曲张,全腹软,未及异常包块肠鸣音6-8次/分,未及气过水声。 • 肛指检查:未及明显肿块,肠壁无触痛,肛门扩约肌有力,指套无血 染。 • 发病过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部为主,开始为阵发性 绞痛,无明显放射痛,曾有呕吐胃内容物一次,非血性、非喷射性, 呕吐后腹痛未见明显好转,起病后不久解黄色稀烂便,无明显血性物, 5小时后开始解解红色水样便,共5次。 • 病史:既往有痔疮病史1年,无明显出血情况。有胃病5年,去年于我 院曾做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两个月前因右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行 “双膝关节探查+双侧盘状半月板成形术”。
【术后护理诊断】
• • • • 1.疼痛:与切口疼痛有关 2.体液不足: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潜在并发症:吻合口出血、肠粘连和瘘、 血栓形成
术后护理
• • • • • • 体位与活动护理 病情观察 疼痛护理 管道护理 营养支持 药物应用护理
• 全麻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 醒后若血压稳定取半坐卧位。 • 术后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如:多翻身,肢体伸屈 运动,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避免术后发生肠粘 连及血栓形成。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 呼吸及血压,密切注意伤口敷料是否完整、脱落、 有无渗血、出血、伤口有无感染等并发症的早期 症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有效的处 理。
【术前护理诊断】
• 1.急性疼痛 与肠壁缺血有关 •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呕吐或禁食、胃肠 减压等所致的液体丢失有关 • 3.恐惧/焦虑 与未曾经历过此类腹痛有关
术前护理
• (1)观察:密切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伴 随症状有无变化,及其与生命体征的关系; • (2)体位:非休克病人取半卧位,有助减轻腹壁张力, 减轻疼痛 • (3)禁食和胃肠减压: 禁食并通过胃肠减压抽吸出胃内 残存物,减少胃肠积液积气 • (4)解痉和镇痛:对疼痛剧烈病人可遵医嘱落实止痛措 施。 • (5)维持体液平衡:补充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根 据医嘱正确、及时和合理安排晶体和胶体液的输注种类和 顺序。若有大量消化液丢失,先输注平衡盐溶液;有腹腔 内出血或休克者,应快速输液并输血,以纠正血容量。 • (6)完善术前准备:术前备皮,禁饮食,配血等 • (7)减轻焦虑和恐惧:术前:病人往往缺乏思想准备, 担心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或预后不良,常表现 为恐惧、躁动和焦虑。护理人员要主动、积极迎诊和关心 病人,以稳定其情绪;并创造良好氛围,减少环境改变所 致恐惧感。
病因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动力学异常,凝血状 态和血管壁损伤有关。根据其诱因的有无分为两 类,即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有多种诱因,包 括血栓性静脉炎、内脏炎性疾病、腹部术后、肝 病(肝硬化)、恶性肿瘤、心脏病、充血性脾肿 大、口服避孕药、血液学疾病、便秘、糖尿病、 创伤、宫外孕、减压性疾病,由肝素诱发的血小 板减少症(HIT)等。找不到诱因的为原发性,许 多原发性患者过去曾有深静脉炎或迁延性静脉炎 病史,所以是全身静脉炎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 患者血液中抗凝血酶元Ⅲ缺乏,凝血酶元数值明 显高于正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入院后急查腹部CT初步结果示1、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入院诊断:1、腹痛、便血查因: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升结肠肿瘤?;2、肝囊肿;3、 右肾结石。 • 2013-6-12急诊送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空肠部分切除术+空肠断端吻合术。 • 术后床边心电监护及中流量吸氧、禁食,停留胃管、尿管、 盆腔管、PCA镇痛泵,于14号解柏油样便四次后拔除胃管, 持续静脉泵注生长抑素稀释液,于15号拔除尿管,予16号 停心电吸氧,17号改全流,停泵;18号拔除盆腔管并下床 活动改半流饮食,于21号切口间断拆线,现患者切口敷料 外层干洁,红外线灯照射切口,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脉血康胶囊
•
可遵医嘱落实止痛措施,如通过PCA 和药物镇痛等,注意评估镇痛效果和观察不良反 应;非药物性措施:包括静松疗法,如按摩、指 导病人有节律地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法,如默念 数字或听音乐;暗示疗法、催眠疗法和安慰剂疗 法等。 • 妥善固定管道,避免扭曲、受压、阻塞等情况, 保持持续有效引流,观察各引流液颜色、性质、 数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并记录24h引流液。更换 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如腹腔引流液每小时大 于100ml,为血性液体,应及时报告医生。
• 应用药物的护理:遵医嘱应用抗凝剂或改善微循 环的药物,用药期间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若凝血 时间为20-25分钟,应请示医生调整药量,观察切 口渗血情况,注意有无牙龈、皮肤、黏膜的自发 出血。观察尿液、大便的颜色等 。 • 并发症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遵医嘱予雾 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咳嗽咳痰等,预防 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如患者腹腔引流管或切口 渗出液体带粪臭味,同时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 炎的表现,应警惕肠瘘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
• 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①环境: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 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②饮食和活动: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多食含纤维素食物, 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避免长时 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前、术后禁食、 禁水的患者,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血液浓缩。③术后预防: 术后卧床期间,定时变换体位,每1 h 1次,每次30 min, 以利于静脉回流。定时督促患者做下肢肌肉主动运动,包 括关节的伸屈运动。尽可能早的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 循环。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动作,每小时10~20次,增加膈 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④输液操作的预防:术中及术后最 好选择上肢静脉输液,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 一静脉反复穿刺,以免造成机械性损伤。输液过程中严格 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穿刺部位感染。
出院指导
• 1.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宜进食营养丰 富、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 暴饮暴食,戒烟酒、咖啡; • 便秘者应通过注意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 方法保持大便通畅; • 保持心情愉悦,每天行适量体育锻炼; • 加强自我监测,若出现腹痛、呕吐、停止 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 营养支持:禁食期间给予肠外营养,合理安 排输液速度种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遵医嘱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肠蠕动恢复后 可拔除胃管,拔除胃管后则可经口进流质食 物,以后逐渐过渡为半流质及普食。少食产 气食物,忌生、冷、硬和刺激食物,少量多 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 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