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合集下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我们受到启发: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这个故事说明看不到真正的敌人,就会给强敌制造有利的机会,给争执双方带来灭顶之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坐山观虎斗”都有“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好处”的意思;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偏重在客观地形容双方相斗让第三者获利;“坐山观虎斗”偏重在形容人的意愿和行动。

原文赵①且伐燕②,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蚌方出曝(暴)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⑧。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⑨之为渔父⑩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译文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去劝赵惠王说:“臣这次来的时候,(我)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

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

’河蚌也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

打渔的人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

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父”那样的角色。

所以(我)希望大王好好地考虑考虑。

”惠王听了,说:“对啊!”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注释①赵:国名,都城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

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②燕:国名,都城在现在的北京市。

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③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④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⑤易水:在现在河北省境内。

⑥曝:pù,晒太阳。

⑦鹬(yù):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

中国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中国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中国寓⾔故事-鹬蚌相争渔⼈得利 将⼀些去向做⼈做事的道理融⼊到⽣动的故事中,对孩⼦来说更容易去理解,如果只是单纯的道理孩⼦可能很难听懂,甚⾄感觉枯燥,但是在故事的代⼊感中去感受故事⼈物的⼼理变化和情节变化,能更⽣动的让孩⼦设⾝处地的去感受。

下⾯让⼩编给孩⼦们讲⼀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相争渔⼈得利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很强的国家,然⽽赵惠⽂王⽆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王说: "⼤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边,很快地⽤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

河蚌猛⼀惊醒,迅速⽤⼒把蚌壳⼀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明天不下⾬,你就会被⼲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只死蚌了。

" 河蚌也⼗分强硬地说: "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只死鹬了。

" 两个⼩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位渔⼈⾛过来,⼗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讲完,赵惠⽂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的脑袋说: "多谢先⽣的启发,如果我们⼩国间⾃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刚愎⾃⽤的鹬和蚌⼜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不论⼲什么事情,都要全⾯、周密地思考⼀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动。

关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历史典故

关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历史典故

三一文库()〔关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历史典故〕导语: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汉字】鹬蚌相争【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基本释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近义词】鱼死网破▲【成语故事】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散文随笔、观后感、故事大全、总结报告、工作计划、致辞讲话、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稿大全、办公文秘、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prose essays, afterthoughts, stori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speeches, experi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letter letters, speech drafts, office secretaries ,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鹬和一只蚌住在一条小河里。

它们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情,但它们却因为一条小鱼而开始了争斗。

一天,鹬在河边觅食时发现了一条美味的小鱼,正当它准备张嘴把小鱼吞下肚时,却被一只蚌看中了这条小鱼。

蚌说,“这条小鱼是我发现的,我应该有权利享用它。

”鹬却不同意,它认为自己发现了这条小鱼,所以应该属于自己。

于是,它们两个开始了争斗。

争斗中,鹬和蚌都不肯让步,它们争得面红耳赤,却始终没有人能够占据上风。

就在它们争斗的时候,一位渔翁走了过来,他看到了它们争斗的情景,于是走上前来,把它们一起捉了起来。

渔翁得到了这两个美味的食物,而鹬和蚌却因为争斗而失去了自由。

它们非常后悔,明白了相争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相争是没有意义的。

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妥协,放下争斗,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得到更多的利益。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争斗。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和别人起争执,却忽略了争执的结果可能是双输的局面。

像鹬和蚌一样,它们因为争斗而最终失去了自由,得到的只是被捉住的命运。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避免无谓的争斗,学会妥协和包容,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得到更多的利益。

相互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这样才能够共同谋求利益,实现双赢的局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尊重彼此,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共同的发展。

总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告诉我们,相争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双方都陷入困境。

我们应该学会避免无谓的争斗,而是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的利益,实现双赢的局面。

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个故事,讲述了鹬和蚌因为一场添石之争,渔夫却得到了好处,常常被用作人们提示效利的警示故事。

很久以前,鹬和蚌打起了场添石的游戏,鹬说:“不准你在我的石头上多添加一个!”而蚌则咬着他的嘴,不让容石头再往上多添加一个!于是,双方就继续这样的争执,一直到天黑的时候,这两只小生物依然没有停止自己的争吵。

这时,一个渔夫正巧走近了河边,面对这场河边的无尽争执,他细细思量了一番,而后他便拿出了他手上的钩子,将石头下面的浮萍一一捞起,放进了自己的篮子中,然后得意洋洋离去了。

解读:蚌和鹬之间因争添石头而起争执,其实是渔夫利用他们的争执而获得了萍贵之物,也打出了一种立竿见影的警示:争夺就会带来损失,而和安分知足的人才有可能受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有一天,一只大蚌慢慢地爬上了河滩,张开两扇椭圆形(椭,tuǒ)的蚌壳,舒舒服服地躺在那里晒太阳。

这时候,一只鹬鸟正顺着河沿觅(mì)食。

它那又尖又长的利嘴,一会儿啄(zhuó)住一条小鱼,一会儿吞下一只水虫。

当它看到大蚌裸露(裸,luǒ)的的嫩肉时,它馋极了,用尖嘴猛地啄去。

大蚌遭到突然袭击,吃了一惊,啪地一声合拢甲壳,象一把铁钳紧紧夹住了鹬鸟的尖嘴巴。

鹬鸟死死地咬住蚌肉,大蚌紧紧地钳着鹬嘴,谁也不肯松口。

鹬鸟威胁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在河滩上!”大蚌也不乐弱,回击说:“你的嘴今天拨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就会饿死在沙滩上!” 鹬鸟和大蚌就这样你咬着我,我钳住你,谁也不肯相让,谁也没法解脱。

这时候,有一个渔翁来到河滩,看见鹬蚌相争的场面,就毫不费力地把鹬鸟和大蚌一起捉走了。

[提示]这是一则十分生动的寓言故事。

它告诉我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

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早已成为大家常用的成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人人都听过,但往往遇到冲突,双方正吵得不可开交时,是否注意到身旁有个第三者,正虎视眈眈的注视你们,最后从中获得利益?而“争吵”这两个字已在无形中变成损失的终极杀手。

初中,正是大家血气方刚的时候,一点小事就吵得面红耳赤。

有天在操场,见到班上的男生,只因为不小心撞到对方,就在操场上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吵起来,老师还没到,其他同学便纷纷躲到树荫下避暑,而他们两个,在艳阳高照下仍僵持不下,汗水浸湿了衣服,却似乎没感觉到似的,面子让两人互不相让,战火也越烧越烈,待老师处理后,才暂时告一个段落,这时老师却对大家说:“等会儿分成五组比赛一百米传接跑,输的那组要在跑两圈操场。

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鹬和蚌在海滩上争夺一条
小鱼,最终渔翁介入并将它们赶走,从而得到了这条小鱼的故事。

这个故事常常被用来比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情况,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外表看似无害的人或事物。

实际上,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庄子》中。

在庄子的寓言中,这个故事被描述为蚌和鹬在海滩上争夺一条小鱼,而渔翁趁机将它们分开,最终得到了这条小鱼。

这个故事强调了机智和谋略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敬畏和尊重。

在现代,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被广泛用来比喻各种情况,例如在商业竞争中,两个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竞争,但最终却让第三方受益的情况。

这个故事也常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不要陷入对手的陷阱中,要保持警觉和冷静,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是一个经典的寓言,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翻译成y a third party
或者借用英语中一句相应的俗语:When shepherds quarrel, 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这句俗语翻译成中文,也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借用英语中的固定表达法来翻译成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同学们要记得平时多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哦。
狐假虎威
肯尼迪总统曾在自己的讲话中引用这个成语,他说的是:to seek power by riding the back of the tiger。
1 crafty
adj.狡猾的,诡诈的
参考例句:
He admired the old man for his crafty plan.他敬佩老者的神机妙算。
With Dimitar Berbatov and Wayne Rooney primed to flower anew,Owen can gild the lily.贝巴和鲁尼如今蓄势待发,欧文也可以为曼联锦上添花。
更多英语学习方法:企业英语培训/
He was an accomplished politician and a crafty autocrat.他是个有造诣的政治家,也是个狡黠的独裁者。
2 gild
vt.给…镀金,把…漆成金色,使呈金色
参考例句:
The sun transform the gild cupola into dazzling point of light.太阳将这些镀金的圆屋顶变成了闪耀的光点。
当然,在不怎么正式的场合,这个成语我们也可以简单翻译成: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A crafty1 person has more than one hideout.
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出自一个典故,意为当很多人都以讹传讹的时候,谎言也就成了真理。
可以翻译成:A lie, if repeated often enough, will be accepted as truth.
画蛇添足
同样,这个成语也可以借用英语中现成的表达法:gild the lily,给百合花镀金,当然就是画蛇添足的意思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