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声音非常大。
__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1)这段话写了蔡伦________。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3)照样子,用一句话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答案】(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考查动词。
此题较容易,细读句子把动词一一找出来即可。
(3)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答案为:(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2.阅读《花钟》选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七点,睡莲从;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张开________ 发现________ 怒放________ 艳丽________(3)照样子写两个。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 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完满版 ) 】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百怪千奇。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忧如是一架搬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相同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别的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止步。
(1)依照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声音特别大。
__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2 )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详尽介绍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止步(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解析】【解析】( 1)此题是依照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修业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依照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解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此题主要观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尔后结合前后句 (题目供应的信息 )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 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止步(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议论】( 1)此题观察学生对课文中要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说明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必然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虑,才能填好每一空2.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________上,或者刻在________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________上;再后来,就可以在________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________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答案】(1)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蔡伦(2)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而且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蔡伦;(2)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而且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鹿口(渴喝)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渴喝)起水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到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倒)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均匀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______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_______,而且强调了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答案】(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寻找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4)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选择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来介绍不同花的开放的。
(3)这段话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照样子,写一写。
例:蔷薇绽开了笑脸。
桃花________。
荷花________。
【答案】(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2)时间(3)羞答答的睁开了朦胧的眼;悄悄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凌晨四点、五点左右、七点、中午十二点左右、下午三点、傍晚六点、在七点左右、晚上八点”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故答案为:(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时间(3)桃花羞答答的睁开了朦胧的眼;荷花悄悄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仿写答案丰富多彩,要做到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2.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4)题。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河和大海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
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
他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去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翻卷着浪花,顺流而下。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的力气,抬起脚跟,却怎么也看不到岸边。
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唉,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1)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意扬扬(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完语段,选词填空。
谦虚骄傲①从“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这句话,我感觉到小河很________。
②从大海说的这句话“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我感觉到大海很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 小河没有大海大。
B. 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C. 江河都流到大海里。
【答案】(1)毛手毛脚;人来人往;百发百中;白发苍苍;兴致勃勃;微波粼粼(2)骄傲;谦虚(3)B【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自言自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得意扬扬”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1)毛手毛脚、人来人往、百发百中、白发苍苍、兴致勃勃、微波粼粼(2)骄傲、谦虚(3)B【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星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注,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東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1)选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
它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想象ー下,云彩会呈现出什么形状?云彩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
【答案】(1)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的)余晖(2)雨后,我们会看到……映射着我们的脸。
;水洼;镜子(3)高山;骏马;巨人【解析】【分析】(1)寻找文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写出云彩会呈现出什么形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形象,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答案为:(1)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的)余晖(2)雨后,我们会看到……映射着我们的脸;水洼;镜子(3)高山;骏马;巨人【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写想象内容注意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几种动物。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________ 忽然—________ 旅游—________ 一般—________(4)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答案】(1)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2)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3)长途;突然;旅行;普通(4)旗鱼的背上长着一块长长的翅,就像一面旗。
旗鱼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唯一的一种游动不是靠弯曲身体来产生动力的鱼!【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故答案为:(1)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2)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3)长途;突然;旅行;普通;(4)旗鱼的背上长着一块长长的翅,就像一面旗。
旗鱼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唯一的一种游动不是靠弯曲身体来产生动力的鱼!【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相关知识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是一个________结构的段落。
()A. 总—分B. 分—总C. 总—分—总(2)请你用“_____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A. 语意未尽B. 引文的省略C. 说话时断断续续D. 列举的省略(5)请你用“________”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答案】(1)A(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4)D(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解析】【分析】(1)总分结构式很简单的,也就是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分析可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插说。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A(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
(4)D(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方法的掌握。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鹿口(渴喝)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渴喝)起水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到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倒)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均匀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
口________(渴喝)(渴喝)________起水(到倒)________影注意________(到倒)多么________(均匀匀称)(2)照样子写词语。
痛痛快快(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量词。
一________镜子一________清风四________腿两________角(4)用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
(5)比较鹿角与腿,选择填空。
A.鹿角 B.鹿腿①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美观、更漂亮。
②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有实用性。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所有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东西,都会存在送命的危险。
②所有像鹿腿这样有用的东西,都会是难看的。
③鹿角虽然美丽,却也有致命的缺点;鹿腿虽然难看,却有很大的用途。
④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答案】(1)渴;喝;倒;到;匀称(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3)面;阵;条;只(4)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5)鹿角;鹿腿(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痛痛快快”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渴、喝、倒、到、匀称(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3)面、阵、条、只(4)比喻: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反问句: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5)鹿角、鹿腿(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4)考查学生对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答案】(1)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我们应该爱护小蜜蜂,不能随便伤害它。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填充题,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