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了解经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
(重点)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海洋和陆地,知道以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
(难点)【教学模式】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理助学、幻灯片。
我们教室中的横排相当于坐标中的横坐标,竖排相当于坐标中的竖坐地球仪中的横线和竖线呢?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线的作用也是确定点的位置。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地球仪上竖着的线——经线。
【当堂达标】1、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经线长度都相等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2、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A、180°B、0°C、160° ED、20°W3、东半球的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E到160°E 之间C、20°W到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之间4、以下位于西半球的经线是()A、10°EB、10°WC、165°ED、40°E5、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6、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用性较强。
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
主
学
习
新课导入:
你知道经线的特点吗?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
明确目标、
让学生看同步学习读出学习目标
3,指导自学
让学生看课本做同步学习第3--5页中的填空题,并在课本上画出来。
教师查看自学情况,并辅导不会的学生。
回答:不知道
一学生读出
学生看课本独立做。
展
示
交
流
各个小组讨论探究同步学习p3--5的合作探究问题,让会的学生先说,不会的学生听、记,学生之间互帮互学。
展示讲解:
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区别?字母?
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3.南纬、北纬的区别和字母?
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看p8东西半球图回答:
东经多少度在西半球?
西经多少度在东半球?
检
测
反
馈
学生独立做同步学习p4—5巩固提升题。
教师讲解11题
指导学生看图填出图中的经纬度。
纠正讲解学生做错的题
课堂小结
让学生看板书说出本节主要内容,并填出同步学习p7知识网络中的填空题。
做完后,学生轮流回答讲解10个选择题,不对的其他学生纠正。
学生听、记、改错。
学生记忆,回答,填空。
找出自己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再看课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认识并学会运用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观察并描述经线、经度的划分及特点。
【学情分析】对于地球仪,学生见的比较多,甚至有的家庭也有,但大多停留在把玩的层面,很多学生对于地球仪的更多功能和用途了解还不够。
所以,在上一节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后,本节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对地球的更进一步科学认知。
由于七年级学生空间思维还不够强,经纬度的划分及特点和经纬网定位、东西半球的划分对他们来说将会感觉很难。
【教学目标】1.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与真实地球的区别。
2.能够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了解经线的特点,掌握经度的划分和排列规律。
3.通过观察对比0度经线、180度经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了解并掌握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会根据某地的经度判断其所在的东西半球。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地球仪、经纬仪【教学过程】转承过渡观察发现探究思考轴、赤道、北极、南极。
2 •教师展示大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上前指出哪儿是地轴、赤道、北极和南极(教师拨动地球仪,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点名上前指出,要求其他同学判断对不对?)3.即时练习:要求学生在《地理填充图册》中填出地球仪各部位的名称。
4.质疑:,大家继续观察地球仪,如果让你把地球仪切割成相等的两半,你会选择沿着哪些线去切?仪,指名上前指出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的位置,其他同学一起判断。
解释地轴、两极和赤道是怎样确定的。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围绕的轴。
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赤道: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学生练习填图,同桌互相检查。
4.学生探讨:(多数学生能想到沿赤道分割,能把地球仪切割成相等的两半;少部分学生能够发现,沿着连结南北两极的线并经过地轴切割也能把地球仪分割成相等的两半。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找出经线的特点,并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
(重点)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
(难点)【教学模式】一案三环节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合作探究一)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一样吗?(布置活动任务)让学生转动地球仪,北极、南极。
2、在地球仪上找到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读出0°经线穿过洲和洲的一些国家。
20°W经线穿洋,160°(教师利用多媒体归纳小结)1、东西经判断的关键是看经度变化,1.以下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2.下列有关经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线中本初子午线最长B.因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最短,所以把它作为经度的起点C.从某点沿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回到原点D.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3.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越大经线越长 B.最大经度是90°C. 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D.180°经线以东经度为东经 4.下列经线只有一条的是( )A. 120°经度B.30°E 经线C. 180°经线D.90°经线 5.下列经线位于东半球的是( )A. 30°E 经线B. 165°E 经线C. 30°W 经线D. 60°W经线7.读右图填空:(1)读出A 、B 、C 、D 四点的经度 A. B.C. D.(2)A 、B 、C 、D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位于西半球的是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第一课时)【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了解经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
(重点)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海洋和陆地,知道以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
(难点)【教学模式】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理助学、幻灯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认识地球仪很简单,只要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到并记住几个关键的部位就可以了。
(当然这只是开始阶段)1、看一看:自己看课本P6页,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找到地轴、北极、南极和赤道。
2、指一指:找同学在地球仪上指出并解释地轴、北极、南极和赤道。
3、标一标:完成助学第1题:填出地球仪各部分的名称。
老师强调一下赤道的概念并让学生记住。
4、提问: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5、活动:在教室确定每一个同学的位置。
数学中我们学过在坐标图中用一对数字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例如:我们教室中的横排相当于坐标中的横坐标,竖排相当于坐标中的竖坐标。
地球仪中的横线和竖线呢?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线的作用也是确定点的位置。
1、学生自己看课本P6页,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找到地轴、北极、南极和赤道。
2、同位两个同学一人指,一人答地球仪各部分的名称。
3、在助学上标出地球仪各部分的名称。
4、学生自己找到地球仪的作用,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好帮手。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地球仪的作用,学会使用地球仪。
2.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经度的划分,明确经线的特点,经度的排列规律。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模式。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图示法。
【教具准备】地理室,学生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教师演示用地球仪。
【教学过程】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展示地球仪)观察模型,了解功用。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观察:地球仪的构成。
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点和线,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吗?2、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3、转动:说说地轴和两极是怎样确定的?4、讨论: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网格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
5、思考:地球仪对于我们学习有何作观察汇报结果:1、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
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2、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
熟悉自己手中的地球仪,并学会演示。
(生到讲台前面指出地轴、南极、北极、赤道)4、生明确:能表示地球上的地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
培养思考探究的习惯。
用?6、制作:用铁丝制作地轴等,用乒乓球制作地球。
并标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
观察与发现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网格线,就是经纬线。
下面学习经线和经度。
二、经线1、定义:什么叫经线?2、观察形状:继续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的形状。
3、感知形状:任意找出一条经线。
用手指从北极到南极指出。
动手感知经线的形状。
4、比较长度:任意两条经线的长度。
5、方向: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沿着经线方向,永远指向南北方向。
4、在赤道上空和在南北极上空观察经观察动手,填完表格。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地球仪的构造、经纬网的构成、地球仪和经纬网的应用。
②关键词:地球仪、经纬网、纬线、经线、国家和地区、定位、导航。
详细介绍地球仪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经纬网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构成和作用。
过程:
讲解经纬网的定义,包括其构成要素和作用原理。
详细介绍经纬网的构成和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4. 地球仪和经纬网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仪和经纬网的特性和重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主要介绍地球仪和经纬网的相关知识。本节内容通过介绍地球仪的构造、特点及其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球仪的概念,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时,通过学习经纬网的构成、作用及其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经纬网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经纬网进行简单的地理位置定位。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地球仪的特点、构造以及使用方法。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仪上的各种符号和表示方式,如纬线、经线、国家和地区等,并能够通过地球仪来观察和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表特征。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如何利用经纬网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和导航。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仪和经纬网的应用。学生可能对地球仪的构造和符号表示方式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地球仪如何反映地球的形状和地表特征。同时,学生可能对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不知道如何利用经纬网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和导航。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地球仪的作用,学会使用地球仪.2。
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经度的划分,明确经线的特点,经度的排列规律.【教学模式】讲练结合模式.【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图示法。
【教具准备】地理室,学生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教师演示用地球仪。
【教学过程】地球,于是……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展示地球仪)观察模型,了解功用。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观察:地球仪的构成.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点和线,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吗?观察汇报结果:1、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
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2、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
熟悉自己手中的地球仪,并学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2、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 3、转动:说说地轴和两极是怎样确定的?4、讨论: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网格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二)纬线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什么是经纬网。
2、学会利用简单的经纬网定位
3、了解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4、区别纬线和经线,掌握纬线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阅读简单经纬网图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经纬网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
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著名的
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线都是
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
在这一纬度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自然谜团频频发生,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约旦的“死海”、古埃
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
遗址”可以说,在北纬30度附近或在这一纬度线上奇事怪事,数不胜数。
那么什么是纬线呢?它和经线有
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共同探究的内容。
板书:纬线和经纬网
二、比较学习,探究新知板书:一、纬线和纬度。
观察
这两
幅图,
这一
条条
的圆圈是什么呢?它们和赤道有什么关系呢?Hsa
生
师
生
师完成下表。
经线纬线
纬线
那么能不能告诉我它的定义是什么吗?在地球仪上,我
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称为纬线。
很好,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咱们上节课对经线和经度的学习总结出关于纬线的知识点。
形状
数量无数无数
指示方向
长度是否等长
0 °线名称本初子午线
经线纬线
形状半圆形圆形
数量无数无数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
长度是否等长是否
0 °线名称本初子午线赤道
师:(老师讲授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南北纬:赤道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纬度的写法:先数字后N/S , 0°只有一条,不能标南北纬。
)同学们观察一下纬度的变化。
看一下有什么规律没有?师:咱们课本上介绍了一个新概念,叫高中低纬。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范围。
中高低纬划分:
低纬:南北纬30°之间;中纬:30° —60°之间;高纬:60° —90°之间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牛刀小试:
1.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D.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2.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
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A.①②
C.③④
3.中纬度是指(
A. 30° ~60°C.0 ° ~30°D.60
90°
B.
纬线
①④
D.②③
B.23.5 °
~66.5
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的是经线和纬线,他们都是单独出现的,我们观察地球仪的时候发现, 经纬线是同时出现的,而且组成了网状结构。
师:1、请同学们任意画出一组纬线和一组经线
1、在两组线上各取一点A和B
2、现在我将两组线组合到一起,请同学们看一看像什么?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经纬网(板书:经纬网)
师:
1、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副图,说一说什么是经纬网?
2、经线和纬线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呢?
3、那么只有在哪里我们才能够看到它们呢?
4、那谁能更准确的说一说什么是经纬网呢?
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就是经纬网。
不是。
在地图和地球仪上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
网,就是经纬网。
生:
师:
(过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经纬网有哪 些用途呢?
课件播放: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返航、 “和平号”空间站碎片入海、台风“桑
美”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让同组同学合作看谁找的快,组长提出问题,
找到相关的位置。
比如有些组长会问到, 我们首都北京的地理坐标, 找到(35° N, 120° E )
大体是哪里?等等 牛刀再试:
1、请说出你是如何找到 C 点的。
2、 总结:
CD 断经纬:横纬竖经
② 找交点:该点所在的经线与纬线的交 占
八、、
③ 标符号:将该点标注在所给经纬网上
3、 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 位置,
就像在影剧院里找座位一样, 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
4、 那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将准备 好的标
有经纬度的纸片发给最前排 与最右排的学生),请说出你所在位 置的经纬度
5、 同学们说的很好。
现在有个叫小明的 小朋
友,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 一封信。
杰克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 笑。
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 116° 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 动。
信中所定的地点在哪里?请帮助 小明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方,看 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分组探究,并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 标出出点C
阐述找到C 点的方法。
恰当
观察经纬度, 经纬度。
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
分组探究,说出这样的地点有四 个,并进一步说出这四个地点分别
为:(40°N ,116°E )、( 40°N ,
116 °W )、( 40 °,116 °)、
( 40 °,
116 °W
观察课件内容,说出经纬网的实际 用途: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 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
读图(1-2)
,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A
、B 两点的地理坐标。
A : __北_ _纬40_ _ , 西 经70 ___ 度; B : _南_ —纬 _0 __ , 东 经 50 ___ 度。
(2) 根据下面C 、D 两点的经纬度,在上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C :西经50°、南纬40° D :东经70°北纬60°
看右图回答
A 点的纬度是 20 ° N 经度是
110_ E
B 点的纬度是 40 ° S 经度是70 _ W
A 、E 分别属于那个半球
A: 北半球、 东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比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经纬网的作用,我们利用经纬 网可以做什么。
通过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经纬网上两点的位置关系。
)
板书设计
纬线和经纬网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会学生学
习为目的。
不应该向学生强行灌输知识, 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讲授经纬网卅M 11『120B
加
團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