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跨径桥梁建设之悬索桥

合集下载

悬索桥

悬索桥

2014-11-25 建筑资料商城专家一见解:因为悬索桥的主体结构做到了没有弯矩,只承受拉力。

这几乎是效率最高的结构体系。

简单说,拿筷子做类比。

随便一用力就可以把筷子掰断,这就是筷子在受弯;但几乎很少有人能够把筷子拉断,这就是筷子在受拉。

几乎所有的材料,受拉的效能都要远远高于受弯的效能。

(具体的分析,可以参照这个回答:为什么对木棍,铁棒等,折断比拉断更容易)再举个例子,想想一下晾衣服。

受弯的例子就是晾衣杆,木头的、竹子的、金属的,这些杆子都要有足够的直径,否则很容易就被衣服压断了;受拉的例子则是晾衣绳,很细的一根绳子,所用的材料比木杆子少得多,晾上衣服之后下垂的弧度很大,但一般情况下很难被拉断。

与轴心拉压相比,受弯是一个效率极低的承载方式。

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效能就是尽量的把受弯转化为受拉或者受压。

如果同时能够做到尽量减轻结构自重,那就更完美了。

拱结构就是转化为受压的例子,而悬索桥则是转化为受拉的例子。

a 图就是最普通的梁式桥,完全依靠受弯承载。

这种形式非常常见,地铁、高架、小型公路桥梁,几乎全部是这样的。

右边是它的截面的应力分布,上下表面大,中间位置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整个截面的应力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存在一个“水桶效应”,尽管中间位置几乎没有应力,但是,只要上下边缘达到了极限,整个截面就离破坏不远了。

上下边缘处的应力就是这个水桶最短的那块木板。

既然中间截面几乎为零,那么为什么不把它们省略呢?于是,就有了 b 图这种开孔梁。

截面中间部位应力很小的那些地方被省去,减轻了自重。

拉压应力集中在上下边缘处。

把这个趋势进一步扩大,也就是把原来的梁式结构进一步格构化,去掉应力小的部位,保留最基本的部位,我们就得到了 c 图的这种桁架结构。

d 图是它的大致内力分布,红色受拉,蓝色受压。

它的截面分布更加合理,上弦杆件受压,下弦杆件受拉,中间没用的部位全是空的。

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这样的结构形式。

如果把这个最优化的趋势做到极致,那就达到了 e 图这种的悬索结构。

世界十大悬索桥

世界十大悬索桥

No.1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1米,日本,建成时间:1998年明石海峡大桥是连接日本神户和淡路岛之间跨海公路大桥,它跨越明石海峡,是目前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桥梁及悬索桥,桥墩跨距1991米,宽35米,两边跨距各为960米,桥身呈淡藍色。

明石海峡大桥拥有世界第三高的桥塔,高达298.3米,仅次於法国密佑高架桥(342米)以及中国苏通長江公路大桥(306米),比日本第一高大楼橫滨地标大廈(295.8米)还高,甚至可与东京铁塔及法国艾菲尔铁塔相匹敌,全桥总長3911米。

大桥耗资5000多亿日元,于1998年4月建成通车,其间经历了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的考验。

阪神大地震的震中虽然距桥址仅4公里,但大桥安然无恙,只是南岸的岸墩和锚锭装置发生了轻微位移,使大桥的长度增加了约1米(大桥原设计长度为3910米,主跨距1990米)。

桥面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可承受芮氏規模8.5強震和百年一遇的80米/秒强烈台风袭击。

由于明石海峡大桥的建成,再加上原有的连接淡路岛和四国的大鸣门大桥,本州与四国在陆路上连为一体。

No.2舟山西堠门大桥,主跨1650米,中国,建成时间:2009年舟山西堠门大桥是继金塘大桥之后宁波往舟山方向的第二座跨海大桥,也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的特大跨海桥。

项目全长5.452公里,大桥长2.588公里,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连接册子岛和金塘岛,主跨1650米,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跨径世界第二、国内第一特大桥梁,设计通航等级3万吨,通航净高49.5米,净宽630米。

舟山跨海大桥全长近五十公里,总投资逾一百三十亿元,是目前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

整个工程共由五座大桥组成,起于中国第四大岛舟山本岛,途经里钓、富翅、册子、金塘四岛,跨越了六个水道和灰鳖洋,至宁波镇海登陆。

No.3大伯尔特桥,主跨1624米,丹麦,建成时间:1996年丹麦大伯尔特桥,也叫斯托伯尔特桥、大带桥,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和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所在的菲英岛之间,于1998年6月14日竣工通车。

悬索桥

悬索桥
3
为英国人设计,所以形成了英国悬索桥风格。
1.2.3
美洲悬索桥的发展历程
美洲 20 世纪前的悬索桥。李约瑟认为是由中国人传入美洲的。20 世纪美国的悬 索桥,20 世纪中叶,美国大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大跨桥梁建设的发展,至今美国仍 是世界上拥有悬索桥最多的国家。在科研、设计和施工技术上形成优势,是悬索桥成 为唯一超过千米的成熟桥型,并形成美国流派的悬索桥风格。
7
350
350 I14 350
350
I36b
图 2-2 纵、横梁布置
曲线上查得
* a0 ( * a0 )a 1.7 0.35 0.595 m a
又由
* a0 0.595 0.243 t1 2.45
查《钢桥》图 1.33 得
' a0 a0 ' * 0.91 0.595 0.54 m 0.91 ; a 0 ( * )a 0 * a0 a0
1.2.4
日本悬索桥的建设
日本近代悬索桥发展势头迅猛,后来居上,日本的悬索桥,大部分为钢塔和钢桁 加劲梁,并且大多为公铁两用悬索桥。 综上所述,国内外悬索桥的建设一次次刷新了桥梁的跨径记录,并将在 21 世纪 桥梁的建设中,继续显示出特大跨悬索桥的勃勃生机。
1.3 悬索桥的计算理论简介
1.3.1 传统的“弹性理论”简介
1
了钢箱加劲梁的优越性,同时避免了采用有争议的斜吊索。
1.1.2
主要构造
现代悬索桥通常有桥塔、锚碇、主缆、吊索、加劲梁及鞍座等主要部分组成。 1.1.2.1 桥塔
桥塔是支撑主缆的重要构件。悬索桥的活载和恒载(包括桥面、加劲梁、吊索、 主缆及其附属构件,如鞍座和索夹等的重量)以及加劲梁主承在塔身上的反力,都将 通过桥塔传递到下部分的塔墩和基础。桥塔采用钢结构,随着预应力混凝土和爬模技 术的发展,造价经济的混凝土桥塔将有发展的趋势。 1.1.2.2 锚碇 锚碇是主缆的锚固体。 锚碇将主缆的拉力传递给地基基础。通常采用的有重力式 锚碇和隧洞式锚碇。 重力式锚碇依靠巨大自重来抵抗主缆的垂直分力,水平分力则由 锚碇与地基间的摩擦力或嵌固力来抵抗。 隧洞式锚碇则是将主缆中的拉力直接传递给 周围的基岩。 1.1.2.3 主缆 主缆是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除承受自身恒载外,主缆本身又通过索夹和吊索 承受活载和加劲梁(包括桥面)的恒载。除此之外,主缆还承担一部分横向风载,并将 它直接传递到桥塔顶部。 主缆有钢丝绳和平行线钢缆等, 由于平行线钢缆弹性模量高, 空隙率低抗锈性能好, 因此大跨度悬索桥的主缆都采用这种形式。现代悬索桥的主缆 多采用直径 5mm 的高强度镀锌钢丝组成,设计中一般将主缆设计成二次抛物线的形 状。 1.1.2.4 吊索 吊索也称吊杆。 是将活载和加劲梁的恒载传递到主缆的构件。吊索的布置形式有 垂直式和倾斜式等。其上端与索夹相连,下端与加劲梁连接。吊索宜用有绳蕊的钢丝 绳制作,其组成可以是一根、二根或四根一组。 1.1.2.5 加劲梁 加劲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桥面和防止桥面发生过大的挠曲变形和扭曲变形。 加劲 梁是承受风荷载和其他横向水平力的主要构件,长大悬索桥的加劲梁均为钢结构,一 般采用桁架梁形式和箱梁形式。目前看来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仅适用于跨径 500m 以 下的悬索桥。在长大悬索桥设计中,加劲梁宽度与主跨径的比例,即宽跨比将是一个

悬索桥的优势及发展史

悬索桥的优势及发展史
拉杆 (6)鞍座采用大型铸钢件。
悬索桥发展史
欧洲悬索桥的发展
欧洲各国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大力修建 大跨度悬索桥,现共有500m以上悬索桥14座,其 中最为闻名的是英国的塞文桥和恒比尔桥。
1966年,英国Severn桥,首创流线形箱梁桥面 和混凝土桥塔,主跨988米的新型悬索桥
1981年,英国建成当时世界第一大桥恒比尔桥, 1410米,斜吊索,扁平钢箱梁,混凝土索塔
工作原理: 悬索桥中最大的力是悬索中的张力和塔架中的压力。由于 塔架基本上不受侧向的力,它的结构可以做得相当纤细, 此外悬索对塔架还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假如在计算时忽视 悬索的重量的话,那么悬索形成一个抛物线。这样计算悬 索桥的过程就变得非常简单了。老的悬索桥的悬索一般是 铁链或联在一起的铁棍。现代的悬索一般是多股的高强钢 丝。
悬索桥的优势 及发展史
悬索桥的形式
与其它桥型相比 悬索桥的优势与劣势
在界面设计和材料用量方面
优 在构件设计方面 势 合理的受力形式
施工方面
劣 刚度较小,挠曲变形大(尤其古代) 势 受风荷、动荷载等影响易发生振动
悬索桥发展史
古代悬索桥
悬索桥是跨越能力最强的桥型之一,其雏 形三千多年前已在我国出现。据记载,最迟在 唐朝中期,我国就从藤索、竹索发展到用铁索 建造索桥,西方到16世纪才开始建造索桥。
No.2舟山西堠门大桥, 主跨1650米,中国,建成时间:2009年
舟山西堠门大桥是继金塘大桥之后宁波往舟 山方向的第二座跨海大桥,也是舟山大陆连岛 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的特大跨海桥。项目全长 5452米,大桥长 2588米,是两跨连续钢箱梁悬 索桥,连接册子岛和金塘岛,主跨1650米,是 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跨径世 界第二、国内第一特大桥梁, 设计通航等级3

国内外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国内外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古根代。悬索桥一般只适用于人、畜通过,跨径小,桥面窄,
无加劲梁,上下波动大 5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
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6
国外现代悬索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 后期
前期(1801——1870)
从1801年现代悬索桥大师詹姆斯·芬莱建雅各布涧悬索桥开始至罗勃 林的逝世、布鲁克林桥的建成。这一时期有以下典型桥例:
悬索桥的跨越能力大、抗震性能好、桥型美观,已越来
越成为特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型。
由于悬索桥是柔性结构,对风荷载激励非常敏感,对悬 索桥(特别是大跨悬索桥),空气动力稳定性往往成为
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3
古代悬索桥

前期(1801——1870)

国外

后期(1871年至今)

近现代悬索桥

近代(1858—— 1949 )
建成时间:1926年 跨度:218+533+218(m) 加劲梁:钢桁梁
12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大跨度悬索桥发展 最迅速的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座 桥为: 1931年建成首座跨度破千米的悬索桥— 华盛顿桥,主跨达1067m; 1936年建成旧金山—奥克兰海湾桥西桥, 由一前一后两座主跨均为705m的悬索桥 组成; 1937年建成的旧金山金门大桥,主跨 1280m,保持了最大跨度记录27年之久。
里昂机械 工程师赛昆和拉梅首先用锻铁丝代替链条,在俄国跨丰塔卡 河建成第一座法国式悬索桥。1844年,俄国在彼得堡建成涅瓦河悬 索桥。
美国在向法国学习后,也开始用锻铁丝代替缆索,先后修建了跨俄亥 俄河的悬索桥、匹兹堡悬索桥等吊桥。罗伯林一家两代三口人用15年 时间,并为之付出生命和一生智慧于1883年建成的布鲁克林桥,主 跨达488m,当时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斜拉桥与悬索桥简介

斜拉桥与悬索桥简介

西堠门大桥
西堠门大桥由四川公路桥梁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第二 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西堠门大桥 是连接舟山本岛与宁波的舟山连岛 工程五座跨海大桥中技术要求最高 的特大型跨海桥梁,主桥为两跨连 续半漂浮钢箱梁悬索桥,主跨 1650米,位居目前悬索桥世界第 二、国内第一,其中钢箱梁全长位 居世界第一。2007年12月16日主 桥宣告全线贯通,设计通航等级3 万吨、使用年限100年。该桥具有 技术难度大、科技创新多、抗风性 能高等亮点。
世界第二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
三汊矶大桥
三汊矶大桥,是悬索大桥,全长 1577米,其中主桥长732米,主跨长 328米。该桥跨度达328米的自锚式悬 索桥,在同类桥梁中居世界第一。而 且是我国最大的自锚式悬索大桥。湘 江三汊矶大桥地处长沙市二环线的北 环线,是一座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自 锚式悬索桥,西起潇湘大道西侧,东 止湘江大道东侧,全长1442m,主桥 主孔跨径达328m,边跨132m,两边 对称排列。大桥由主桥、塔柱、悬索 吊杆、桥墩、桥面组成,主桥为钢箱 梁。由中南大学与长沙规划院共同设 计而成!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跨径1088米, 全长32.4公里,其中跨江部分长8146米。 工程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于2008年6 月30日建成通车。苏通大桥北岸连盐通 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通启高速公 路,南岸连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 公路。
沪通长江大桥简介
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江苏 南通和张家港段,连接南通市和张 家港市,是沪通铁路全线的控制性 工程,全长11072米,大桥采用主 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 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 桥,也是世界上首座超过千米跨度 的公铁两用桥梁。大桥采用主跨 336米的刚性梁柔性拱桥结构,合 拢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大跨度悬索桥(400米以上)-2013

大跨度悬索桥(400米以上)-2013

主跨400米以上的大跨度的悬索桥序号工程名称工程概况(主要桥型)施工单位开、竣工时间备注1 明石海峡大桥全长3911米,主桥墩跨度1991米法国埃菲尔集团公司1988.5-1998.3日本2 虎门二桥一条为大沙(浮莲岗)水道,工程采用主跨1200米钢箱梁悬索桥,另一条为坭洲(狮子洋)水道,工程采用主跨1680米钢箱梁悬索桥还未招标3 舟山西堠门大桥(578+1650+485)米连续钢箱梁悬索桥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2005.5-2009.74 润扬长江大桥南汉桥为主跨1490米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跨径布置为470m+1490m+470m,北汉桥为(176+406+176)米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悬索桥)2000.10-2005.45 南京长江四桥三跨悬索桥,其主缆分跨为575+1418+483=2476m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2008.10-2013.46 江阴长江大桥桥型采用主跨为1385m钢悬索桥,桥塔高190米,为两根钢筋混凝土空心塔柱与三道横梁组成的门式框架结构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1994.11-1999.107 青马大桥主跨1377米(333+1377+300),但300米边跨侧主缆不设吊杆,实际上只有2跨加劲桁。

桥塔高131米,在青衣岛侧采用隧道式锚碇,在马湾岛侧采用重力式锚碇,加劲桁梁高7,54米,1992.5-1997.10香港8 阳逻长江大桥主跨1280米双塔单跨悬索桥,主塔结构采用了别致的“剪刀撑”形式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2003.11-2007.129 广西龙门跨海大桥大桥全长7756米,其中主桥为单跨双铰悬索桥,采用门式混凝土索塔,塔高173米,主跨1160米还未招标10 保腾高速公路龙江特大桥大桥全长2470.58米,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设计,保山岸索塔高度为169.688米,腾冲岸索塔高度为129.703米。

悬索桥

悬索桥

今后的世界记录可能是意大利的墨西那 海峡大桥(Messina Bridge)
主跨3300m 主跨3300m
该桥将跨越意大利大陆与西西里岛之间的一条宽3.3km的海峡。大桥从1968年就开始酝酿, 的海峡。大桥从 年就开始酝酿, 该桥将跨越意大利大陆与西西里岛之间的一条宽 的海峡 年就开始酝酿 年才提出最终设计方案, 到1992年才提出最终设计方案,其间历时 年。大桥采用悬索桥方案,全桥长 年才提出最终设计方案 其间历时24年 大桥采用悬索桥方案,全桥长5070m,主 , 跨3300m,大陆侧和西西里岛侧的边跨分别为 ,大陆侧和西西里岛侧的边跨分别为810m和960m。边跨只在近塔段布置吊杆, 和 。边跨只在近塔段布置吊杆, 前无先例。桥面总宽60.4m,主缆直径1.2m,钢桥塔总高358m. 前无先例。桥面总宽 ,主缆直径 ,钢桥塔总高
5.悬索桥 5.悬索桥
⑴.概念
是一种古老桥型。早期 制索材料为藤条、竹子、 皮革、铁链等。至今我 国四川灌县安澜竹索桥 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建于公元1705年的四川 大渡河的泸定铁索桥, 主跨达103m,很可能 是当时世界跨度最大的 悬索桥。 该桥已属于第一批国家 保护的重要文物。
⑵.基本组成 ⑶.荷载传递
两个主塔将作为主要承重 构件的主缆索架起,再由 固定在主缆索上的吊杆将 作为桥面承重构件的主梁 悬吊住。 桥面 主塔 地基 在力的传递过程中,吊杆和主 缆索承受很大的拉力,此拉力 由两岸桥台后修筑的巨型锚碇 平衡。 主梁 吊杆
钢缆采用高强钢丝成股 编制, 编制,充分发挥材料优 越的抗拉性能。 越的抗拉性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世界最大悬索桥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主跨 桥址 (m) 明石海峡大桥( Akashi-Kaikyo) 1991 日本本州四国联络 线(神户-鸣门) 大贝尔特东桥(Great Belt East) 1624 丹麦 汉伯桥(Humber) 1410 英国 长江江阴公路大桥 1385 中国 青马大桥(Tsing Ma) 1377 香港特区,中国 费 拉 赞 诺 桥 (Verrazana- 1298 纽约,美国 Narrows) 金门大桥(Golden Gate) 1280 旧金山,美国 霍加大桥(Hoga Kusten) 1210 瑞典 麦金内克桥(Mackinac) 1158 美国 塔盖司桥(Tagus) 1104 里斯本,葡萄牙 桥名 年份 1998 1997 1981 1999 1998 1964 1937 1997 1957 19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大跨径桥梁建设之悬索桥
悬索桥是一种古老的桥型,起源于中国,革新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广泛应用于日本。

它因具有跨度大、美观、架设方便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高强钢丝和优质材料的出现,架设工艺的改进以及计算理论和手段的不断完善,悬索桥正朝长、大方向发展,并因其在大跨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成为现代大跨径桥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从1816 年,英国建成了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悬索桥——跨径为124m、以钢丝做主索的人行吊桥起,工程界开始重视对悬索桥的理论研究。

1823年纳维尔发表了加劲梁悬索桥理论,认识到竖向挠度随着恒载的增加而减少。

到19 世纪末,悬索桥的跨度达到200~300m 。

1883 年列特和1886 年列维分别发表了弹性理论,这使悬索桥的跨径达到了500m 以上。

1888 年米兰提出了挠度理论,利用该理论分析的第一座桥是曼哈顿(Manhattan )大桥(主跨径为448m )。

到1931 年,挠度理论使悬索桥的跨度增大了一倍,且突破了l000m ,这就是跨越哈得孙河的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 大桥(主跨1067m )和旧金山金门(Golden Gate )大桥(主跨1280m )。

悬索桥的发展至今已有近200 年的历史,它是大跨径(尤其是1000m 以上的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优美的造型和宏伟的规模,常被人们称为“桥梁皇后”。

1966 年英国塞文(Severn )桥的加劲梁首先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增大了桥梁抗风性能和抗扭刚度,且用钢量少、维护方便。

1970 年丹麦小贝尔特(Small Belt )桥的钢箱梁首先采用箱内空气干燥装置,增强了防腐性能。

跨径为世界第一的明石海峡大桥悬索桥的抗震设计成功地经受了1995 年日本神户大地震考验。

我国虽然很早就开始修建悬索桥,但是其跨径和规模远不能同国外现代悬索桥相比。

我国悬索桥发源甚早,已有3000 余年历史。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悬索桥、近代悬索桥和现代悬索桥三个时期。

古代悬索桥:在我国四川境内,远在公元前250 年就有李冰所建的人行“笮桥”。

汉宣帝甘露四年建成长百米的铁索桥,它比英国在1741 年修建的铁链悬索桥要早1800 年。

古代悬索桥只适用于人畜通过,跨长小于130m , 面窄无加劲梁,上下波动较大。

近代悬索桥:1858一1949 年修建的悬索桥归为近代悬索桥。

近代悬索桥与古代悬索桥相比,其进步之处首先是按力学理论进行静力分析计算,其次以钢索代替铁链,设高塔和加劲梁,改缆顶面上承为缆底面下承,提高了载重量和稳定性,可供汽车等车辆通行。

我国近代第一座公路悬索桥是湖南能滩桥。

现代悬索桥:自1949 年至今,我国建成悬索桥约为50 座,跨径也大幅度地提高。

20 世纪50 年代所建的悬索桥,基本上为通行汽一10 级单车道桥,有加劲式和柔式两种形式。

20 世纪60 年代我国悬索桥修建较多,不少桥跨径超过150m ,最大的为186m 。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我国相继建成60 多座悬索桥,但跨径小、桥面窄、荷载标准低。

直至1997 年建成通车的香港青马大桥(主跨达到1377m)才使我国悬索桥
的跨径超过了l000m ,随后1999 年9 月建成通车的堪称“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主跨达到1385m ) 和2005 年4 月建成通车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汉桥(主跨达到1490m ,建成后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跨径也超过了1000m ,在世界上已经建成的主跨超过了1000m 的18 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中占得 3 席[2 , 5 ]。

这些桥梁的建成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国外悬索桥梁建设水平的差距。

表1-2 和图1-2 为国内外著名的特大跨径悬索桥[2 , 3 , 6 ]。

1.2 加劲梁常用结构形式
作用在缆索支承桥梁上的绝大部分外荷载是由加劲梁和与其相结合的桥面板所承受。

这是因为全部车辆荷载均作用于桥面板上,而大多数情况下加劲梁的恒载和承风面积均比缆索体系的大。

因此加劲梁必须能够承受和传递局部荷载,并在将整个荷载传递给主墩的过程中,对缆索体系起着决定性的辅助作用[1]。

1 .
2 . 1 斜拉桥常用加劲梁结构
由于受拉索的支承作用,加劲梁的受力性能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结构体系,同时与塔的刚度、梁塔的连接方式、索的刚度和索形等密切相关,所以加劲梁在设计时一般都要综合考虑梁、塔、索三者之间的关系。

加劲梁的截面形式应该根据跨径、索距、桥宽等不同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力学要求、抗风稳定性、施工方法等选用[ 7 ]。

斜拉桥常用的加劲梁结构形式通常有下列四种类型:
1. 钢梁
钢梁的主要优点是跨越能力大,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程度高。

但是钢加劲梁价格较昂贵,后期养护工作量大,抗风稳定性较差。

图1-3为San Francisco 一Oakland Bay Bridge 东跨斜拉桥的钢加劲梁截面形式。

斜拉桥常用的钢梁形式为钢箱梁。

表1-3为我国主跨500m 以上斜拉桥采用的主加劲梁类型。

由表1-3 可以发现,90 年代以来,大多数斜拉桥都采用钢箱梁作为主加劲梁,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加劲的钢箱梁桥是大跨径公路桥梁最有效的结构形式之一,以其承载力和重量而言,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结构体系,可以达到(此词被过滤)类型加劲梁无法达到的大
跨度[3]。

图l-4 为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主加劲钢箱梁截面形式。

2 .混凝土梁混凝土梁的主要优点是:
(1)造价低。

但是对于跨径较大的斜拉桥,混凝土加劲梁的低造价难以抵消由于混凝土自重大而导致拉索和基础额外增加的费用。

(2)刚度大挠度小。

在汽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梁产生的主要挠度约为类似钢结构的60 %左右。

(3)抗风稳定性好。

这是由于混凝土结构振动衰减系数约为钢结构的两倍。

(4)后期养护比钢桥简单便宜。

3. 叠合梁叠合梁即在钢加劲梁上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代替常用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它除具有与钢加劲梁相同的优点之外,还能节约钢材用量,且其刚度和抗风稳定性优于钢加劲梁。

叠合梁一般采用双钢加劲梁,其断面形式常用实腹开口工字形、箱形、n 形等。

图1 —5 为叠合梁典型结构[7] 。

4. 混合梁在中孔大跨全部或者部分采用钢加劲梁,两侧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这种结构称为混合梁。

其优点是:
(1)加大了侧跨加劲梁的刚度和重量,减少了主跨的内力和变形。

(2)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边跨端支点出现负反力。

(3)边跨PC 梁容易架设,主跨钢梁也可以较容易地从主塔开始用悬伸法连续架设。

(4)减少全桥钢梁长度,节约造价。

这种桥型特别适合边跨与中跨比值较小的情况。

德国Kurt 一Schoemacher 桥、日本的生口(Ikuchi )桥、法国的诺曼底(Normandy )桥和我国的武汉白沙洲大桥都采用了混合式加劲梁。

1 .
2 . 2 悬索桥常用加劲梁结构
悬索桥的加劲梁一般都采用钢结构。

早期以钢桁梁为主,个别中小跨径的悬索桥也有采用钢板作为加劲梁。

1940年11 月被风振毁的美国塔科马( Tacoma )桥,其加劲梁就是下承式钢板梁。

由于钢板梁的抗风性能不佳,所以世界各国较大跨度的悬索桥从此不再用钢板梁〔8 〕。

塔科马桥重建时采用钢桁梁作为加劲梁。

1 .钢箱梁
采用流线型钢箱结构作为悬索桥加劲梁是从1966 年建成的英国赛文( Severn)桥开始的〔8 〕,其断面如图 1 一 6 所示。

欧洲研究者发现,正交异性板钢箱作为加劲梁,梁高较小,外形类似机翼,空气动力性能好,横向阻力小,大大减小了塔的横向力;顶板直接作桥面板,恒载轻,抗扭刚度大,主缆截面可以减小,从而降低用钢量和造价。

我国悬索桥普遍采用钢箱作为加劲梁。

针对桁架梁作为加劲梁的优劣,专家们有着不同的意见。

由于我国已修建的几座大跨径悬索桥,桥面沥青铺装相继出现了早期严重破坏,有的桥梁工作者认为,一方面钢箱梁作为加劲梁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改进,如钢箱梁桥面板的局部挠度以及箱体的通风和降低钢箱梁铺装层的温度等;另一方面桁架梁作为加劲梁,还有不少优点,如加劲梁刚度大,桥面温度相对低,还可解决双层交通等,因而主张使用木行架梁作为加劲梁表1 一4 为我国主跨在450m 以上的悬索桥采用的主加劲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