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风疹疫情暴发流行病学论文

合集下载

风疹爆发疫情论文:一起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风疹爆发疫情论文:一起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风疹爆发疫情论文:一起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关键词] 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各地学校陆续出现风疹群体发病的现象,大学生风疹爆发也常见有报道,为了探讨大学生风疹的特点,爆发的原因,以控制风疹疫情,笔者就2009年2月18日至2009年5月8日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发生一起累及17人的风疹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1 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年颁布的诊断标准判定,采用麻疹爆发的定义,21天内连续发生≥5例风疹或在集体单位中连续发生≥3例即视为爆发。

由金华市疾病控制中心负责风疹的鉴别诊断,采用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

2 一般情况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学科性综合性大学,18个学院,5个住宿点,50幢宿舍楼,,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276人,其中大学生23694人(一年级6205人、二年级6101人、三年级5931人、四年级5457人),研究生2582人,男生9631人,女生16645人。

从2009年2月18日至5月8日共有17例风疹病人,罹患率为0.065%。

3 流行病学特征3.1 时间分布:自2009年2月18日出现第一例风疹病人后,陆续有病人出现直至2009年5月8日最后一例病人,经过一个最长的潜伏期观察无病人出现止,历时长达80天,2月份共3例,3月份4例,4月份8例,5月份2例。

3.2 年级分布:17例风疹病人中,一年级6例,占病人总数的35.29%,罹患率为0.097%;二年级4例,占病人总数的23.53%,罹患率为0.066%;三年级4例,占病人总数的23.53%,罹患率为0.067%;四年级3例,占病人总数的17.65%,罹患率为0.055%;研究生0例。

3.3 性别分布:17例风疹病人中,男生12例,罹患率为0.125%,女生5例,罹患率为0.030%,男:女=2.4:1,年龄在19-25岁之间,平均21岁。

一起校园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起校园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起校园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尹作轶;王娜
【期刊名称】《井冈山医专学报》
【年(卷),期】2004(011)001
【摘要】目的了解此次风疹流行特征.方法对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 2003年 5月 14日沂南县辛集镇库沟中学出现首例风疹病例,最后一例发病时间为 6月 5日.共发生病例 43例,罹患率为 3.91%. 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 88.37 %; 12~ 16岁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 12~ 13岁年龄组例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 62.82 %;此次风疹暴发男女发病无性别差异.结论在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后此次风疹暴发在库沟中学已经得到控制.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尹作轶;王娜
【作者单位】临沂市沂南县卫生防疫站,山东,沂南,276300;临沂市沂南县卫生防疫站,山东,沂南,276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8+1
【相关文献】
1.一起风疹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潘太锦;张光华;陈国英
2.一起大学校园内风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J], 周晓玲;唐震;张春年;安晋英;于波
3.孝昌县一起校园风疹暴发调查分析 [J], 钟玉叶;施尚志
4.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王传耀;朱亮;谢翠蓉;丁义
5.一起农村小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文中兰;王继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起山区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一起山区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 O 1 4年 1 2月 第 2 0卷 第 6 期
S t r a i t J P r e v Me d, De c 2 0 1 4 , Vo 1 . 2 0 , No . 6
・ 4 1 ・
餐 饮 单 位 在 自制 香肠 、 香肚等腌腊制 品时 , 将 不 能使 用 亚 硝 酸
[ 3 ]孙 秀芹 , 毕 春蕾 , 等. 亚硝酸盐食 物中毒探 讨[ J ] . 中 国卫 生 检 验 杂
志. 2 0 0 8 . 1 8 ( 1 1 ) : 2 4 0 8 — 2 4 0 9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8 ;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0 7 — 0 2
责任 编 辑 : 李 明芳

突发 事 件 调查 ・

起 山 区学 校 风 疹 暴 发 的流行 病 学 分 析
李会 彩 , 王 芳 琼
楚 雄 市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 云南 6 7 5 0 0 0
摘要 : 目的 分 析 一起 山 区学 校 风 疹 暴 发 的原 因及 流行 特 征 , 指 导 防治 工 作 。方 法 对 疫 情 资 料 进 行 描 述 流 行 病 学 分 析,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试 验检 测 风 疹 I g M 抗 体 。结 果 2 0 1 3年 5月 1 6 ~3 0 日, 楚 雄 市 八 角 镇 中 学和 中心 小 学校 发 生风
关键词 : 风疹 ; 学 校卫生 ; 流行特 征 ; 突发事件 ; 疾 病 控 制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1 1 . 2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7 0 5 ( 2 0 1 4 ) 0 6 — 0 0 4 1 - 0 2

一起电子公司风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一起电子公司风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参 考 文 献
[1] 贺雄 , 孙美平. 北京 市免疫 预防工 作技术 规范 . 北京: 科 学 出 版社 , 2 0 0 7 : 5 5— 6 3 . [2] 吴 殚 , 张松建 , 王凤双 . 北 京市顺 义 区 2 0 0 5~2 0 0 7年 流
率, 对 于学 校 和幼儿 园加 强查 漏补 种工 作 , 认真 执行 凭
[5] . 宋新 , 侯 文俊 , 唐 金凤 , 等. 2 0 0 5~ 2 0 0 9年 北 京 市 大 兴
区 流 行性 腮 腺 炎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 首都 公共 卫生 , 2 0 1 1 , 5
( 2): 7 4—7 7
[6] 马静 , 郝利新 , 罗会 明, 等. 中国 2 0 0 8— 2 0 0 9年 流 行 性 腮 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中国 疫 苗 和 免 疫 , 2 0 1 0 , 1 6 ( 6 ) :
53 3 —53 5.
障, 同时做 好健 康人 群抗 体水 平 监测 , 为 防控 流行 性腮
腺 炎 提供更 加 科学 可靠 依据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1 —2 1 )
中图分类号 : R 5 1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7 8 3 0 ( 2 0 1 3 ) 0 2— 0 0 8 5— 0 2
性腮腺炎 流行 病 学 特 征. 首 都 公 共卫 生 , 2 0 0 9, 3 ( 5 ) :
2 O1 2 —21 3 .
童 漏种 现象 ; ③ 卫生 部 门和教 育 部 门要 加 强宣传 力 度 , 提 高家 长依 从 性和 对 一些 常见 传 染 病 的知 晓 率 , 家 长 配 合学 校做 好 儿童 日常 传染病 防控工 作 , 学校 、 托 幼机 构 健全 传染 病 的各 项 管 理制 度 , 特 别是 一 些 外 来 打 工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发表时间:2012-01-06T10:23:01.24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12期供稿作者:王纯明[导读] 对前10 份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

王纯明(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 111000)【摘要】目的了解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基本情况,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抗体鉴定。

结果对前10 份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

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疫情,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风疹;暴发;流行病学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出疹和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2010 年3 月17日至4 月28 日,辽阳市某高级中学暴发了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一起风疹暴发流行。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报告,以风疹个案调查资料为依据。

1.2 暴发的判断在一个村、居民委或集体单位(1000 人左右),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病20 例。

1.3 实验室检查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风疹IgM 抗体。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0 年3 月辽阳市某高级中学发生以发热、出疹为特征的出疹性疾病暴发。

该校有学生4497 人,男生2434 人,女生2063 人,分76个教学班,住宿生2192 人,占学生总数48.74%,走读生2408 人(含租房)。

学生来自全市各个乡镇,年龄为16~20 岁。

从3 月17 日报告风疹疫情至4 月28 日最后1 例病人止共发生风疹病例239 人,全校罹患率531.46/万。

2.2 时间分布本次暴发发生于2010 年3 月13 日至4 月28 日,持续时间为47 天。

湖北省随州市一起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湖北省随州市一起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湖 北 省 随 州 市 一 起 风 疹 暴 发 的流 行 病 学 调 查
杨庆 , 叶峰
[ 摘要 ] 目的
通过对某学校一起风疹暴发疫情 的流行病学 调查 , 分析病例 暴发 的原 因和规律 , 采取相应 控制措 对暴发调查 的疫情资料进行描 述流行病 学分析。结果 该疫情该 中心学校
Hale Waihona Puke 施, 总结疫情控制 的有效 经验。方法
标 准》 wS 2 9 7—2 0 0 8 。 1 . 4 统 计 分 析 采 用 描 述 流 行 病 学 方 法 进 行 统 计 分析。
2 结 果
接 到随 县某 镇卫 生 院公 共卫 生 科 电话报 告 称 : 该院8 :
3 0时左 右接 诊 1例 出疹性 疾病 病例 , 系该镇 中心 学校

2 2 6 ・
2 0 1 5年 l 2月第 1 3卷 第 4期
P a r a s i t o s e s a n d I n f e c t i o u s Di s e a s e s D e c2 01 5. v n 1 . 1 3. No . 4
共发生风疹 1 4例 , 分布在 8年级 3班 , 男生 1 0人 , 女 生 4人 , 男女性别 比为 2 . 5 : 1 , 患病年龄都在 1 4~1 6岁之 间, 全 校罹患率为 1 . 9 0 %, 班级罹 患率 为 2 4 . 1 4 %, 疫情 持续 时间为 3 d , 通 过采 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 疫情迅速有 效控制 。 均无风疹类疫苗接种史 ; 有 1 2人发热 , 全身 出现皮疹 , 伴有咳嗽 、 卡他 症状 。2人发热无 出疹 , 伴有 咳嗽 、 卡他等 症
内, 分 别是 : 2 0 1 3—2 6 , 1例 ; 2 0 1 3— 2 7 , 3例 ; 2 0 1 3— 2 8 ,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44-01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两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本病多见于己于1~5岁儿童,它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预后佳,并发症少。

2008年春天,新疆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某学校发生了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现将此次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8年5月1日~5月21日,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某中学爆发风珍疫情。

博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对所有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

1.2诊断与分类标准:根据1990年8月卫生部颁布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中风疹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2结果2.1疫情概况阿热勒托海牧场某中学学生总数611人,5月1日~5月21日累计发病36例,无死亡病例,其中男生14例,女生22例,发病年龄12~19岁,12岁14例,13岁6例,14岁5例,15岁6 例,16岁2例,17岁2例,19岁1例。

36例患者中,既往接种过麻疹疫苗,均未接种过风疹疫苗。

2.2流行病学特征:①时间分布本次流行从5月1日出现首例患者到5月21日共发生36例风疹患者,高峰出现在5月产3日14例,占病例总数的38.9%。

5月4日由博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疫情,5月5日起进行风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14d后患者明显减少,5月21日出现最后一例病人。

②实验室检查结果:采集患者急性期12份血清标本,均为风疹IgM抗体阳性,可确定本次流行为风疹爆发。

3讨论次起风疹爆发的特点是:疫情发生在春季,首发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疫情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处理,并进行相应疫苗的应急接种,在未患病者中开展医学观察并加强主动监测,同时利用黑板报,广播及宣传数据向学校师生开展风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尽量减少集会等聚集性活动,学生宿舍开窗通风,消毒每日2~3次,对所有患者进行家庭隔离治疗,并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一周。

禄劝县乌蒙乡一起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禄劝县乌蒙乡一起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禄劝县乌蒙乡一起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目的:了解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蒙乡一起流行性风疹爆发流行的原因和传播特征,为控制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经过统计学分析进行疫情分析及实际采取隔离、预防接种等疫情应急处理方法。

结果:该起风疹流行以在校小学生发病为主,经综合处理,疫情很快得以控制。

结论: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发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措施,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风疹;爆发流行;调查分析风疹的危害不仅仅是发热、局部有红肿、疼痛、触痛及渗出、淋巴结肿大。

更严重的是它可引起睾丸炎、脑膜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其发病与流行不但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影响身体健康,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2010年11月18日~12月13日,禄劝县乌蒙乡施宽小学相继出现发热、局部有红肿、疼痛、触痛、渗出及皮疹等症状的41名学生。

根据上级要求开展深入流行病学调查,并经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取得迅速控制疫情的明显效果。

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材料来自本法定疫情报告系统,以及乡村、学校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1.2 方法采用统一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逐个进行调查,并采用性流行病学方法整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基本情况施宽村委会有18个自然村,人口2653人,有532户,六岁以下儿童242人,设小学1所,在校学生178人,教职员工10人,一至五年级均设1个班,其中一年级35人,二年级33人、三年级36人,四年级34人,五年级40。

发病情况主要为小学五年级以下人群,没有见成年人等其他年龄组人群发病。

首发病人4例于2010年10月18日出现,学校动员发病学生在家治疗,未将情况向卫生院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由于疫情报告不及时,贻误了及时扑灭疫情的最佳时机。

曾有2例患者在乡村医生处就诊,乡医也未作传染病登记和报告,直至有病例到乡卫生院就诊才由乡疾控专干报告疫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风疹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91-01
【摘要】目的查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来源,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早扑灭疫情。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对病例采集血清进行麻疹及风疹igm抗体的检测。

结果 2011年4月25日出现首例出疹病例,疫情历时35天,共发生病例102例,罹患率为7.09%(102/1438)。

疫情波及全校92.86%的班(26/28),均为学生发病,无出现教师患病。

在10份患病学生的血清标本中有6份检出风疹igm抗体阳性。

结论此事件为一起风疹疫情的暴发。

【关键词】风疹;暴发;流行病学
2011年4月25日至5月30日,佛冈县高岗中学发生一起群体性以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症状为主,部分伴有咳嗽、低热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的事件,共发生病例102例,经采血样
检测确定为风疹暴发疫情,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定义:(1)疑似病例:2011年4月25日以后学校内凡出现全身红疹的师生。

(2)临床诊断病例:有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3)确诊病例:有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流行病学关联者;又或者是抽血检测风疹igm抗体阳性者。

1.2 流行病学调查: 使用风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搜索到的所有疑似病例的患者逐一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资料等;将收集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采集症状典型病例的血清,立即送清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清学的检测。

1.3 实验室检测: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首先考虑是麻疹和风疹,于是,对10份症状典型病例的血清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的检测。

检测方法按ws296-2008麻疹诊断标准和ws297-2008风疹诊断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发生疫情的高岗中学位于清远市佛冈县的北部,高岗镇高岗街的旁边,占地面积约4千平方米,只设初中部,建有1栋行政综合楼,2栋教学楼,3栋学生宿舍楼,5栋教师宿舍楼;全校师生共1438人,共28个班,学生1334人(男生730人,女生610人),主要为内宿生,占84.70%(1130/1334),教师104人。

每间宿舍约25平方米,住学生约20人,较为密集,卫生环境差,通风及采光一般,空气不够流通。

课室采光尚可,空气流通。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2011年4月25日出现首例病例,末例病例发生在5月30日,疫情历时35天,共发生病例102例,罹患率为7.09%(102/1438)。

病例主要集中在4月25日至5月12日,占病例总
数的87.25%(89/102)。

见图1。

图1 2011年佛冈县高岗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时间分布图
2.2.2 病例分布全校28个班,除初一(7)班及初三(2)班外,各个班均有病例出现。

男性46例,女性56例,男女性别比为1:1.22。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4-16岁,占92.16%。

病例全为学生,主要为内宿生99例,走读生3例,罹患率分别为8.76%和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p <0.01)。

2.2.3 病例临床症状病例100%出疹,为充血性小丘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四肢,有痒感,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占85.94%,发热占49.13%,主要为38度以下低热,咽痛占32.5%,咳嗽占22.5%,极个别有流鼻涕现象。

病程平均4.27日。

2.3 实验室检测情况: 在现场调查的患病学生中,对10例症状典型的病例采血,进行了麻疹及风疹igm抗体检测,其中6例风疹igm抗体阳性,全为麻疹排除病例。

2.4 控制措施: 为了及早控制疫情,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制措施,包括对患病学生实行居家隔离治疗,病愈后方可上学;同时做好晨检工作,及时发现新病例,每日上午将新增病例情况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做好宿舍、课室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及心理辅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于5月6日下午和5月10日下午对高岗中学未患病的学生实施应急接种免费麻风二联疫苗,共接种麻风疫苗685人(其中教师5
人)。

对已出疹及正在出疹的学生和有过敏史的不实行接种,发热及其它不适者,暂缓接种。

3 讨论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次事件为一起风疹暴发疫情。

风疹是属于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日常密切接触亦能传播本病,人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好发季节3-5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1周内,同一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即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级别。

故此起事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已登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造成本次风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因素有:学校报告疫情意识差,首例病例出现后,学校没及时向当地卫生院或疾控部门报告,且没提高警惕,未进行疑似病例的排查和及时隔离,导致风疹疫情的迅速扩散,造成二、三代病例的发生;该校接近八成半的学生住宿,宿舍卫生条件差,学生居住密集,每间课室约有学生50人,人口密度大,宿舍和课室的空气都不够流通,也是造成疫情容易传播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学校未采取停课措施,且开展应急接种的学生不到一半,致使疫情迁延时间长达1月余。

风疹症状虽然大多表现轻微,但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中易于传播,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建议学校和托幼机构今后做好以下工作: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向当地疾控
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校医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使病例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防病意识;保持课室、宿舍的空气流通,搞好校内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参考文献
[1]黄飞,罗会明,伍岳琦.卫生应急实用手册[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92-95
作者单位:511600 广东佛冈清远市佛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